登陆注册
1903900000028

第28章 西征新疆建奇功(6)

我们知道,曾国藩攻克洪秀全的老巢南京后,被封为一等侯爵。左宗棠是曾国藩扶植起来的,如果给他的奖赏和曾国藩一样,就有些过了。在官场要分个三六九等,论资排辈,奖赏也要因人而异。所以,虽然左宗棠收复失地,抵抗侵略有功,也不能封赏他一等侯爵。

其实,左宗棠取得了如此大的功绩与一个女人的支持是分不开的。这个女人就是大清的实际统治者慈禧太后。

想当初,左宗棠提议设局造船就遇到了国内外反对势力的阻挠,慈禧觉得左宗棠的想法很好,利国利民,便不顾大臣们的反对,颁布上谕,批准左宗棠关于设厂造船的请求。有了慈禧的支持,左宗棠才得以开设福州船政局,为中国的造船事业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后来,左宗棠在西北作战时,有些人横竖不相信左宗棠在经济上是干净的,不断告他的御状。其中有一条指控非常致命,说他袒护浙江富商胡雪岩套购军火,向八国借款,从中渔利,为国家留下了沉重的外债。

胡雪岩出生于安徽绩溪,是一个大商人,怎么就和左宗棠扯上关系了呢?让我们慢慢道来。

当时,左宗棠奉曾国藩之命率军来到浙江准备全力肃清浙江和福建两省的太平军。但他的军队却缺钱和粮。我们知道打仗就是一台烧钱的机器。如今左宗棠手里没有钱,还打个屁仗。

这时,胡雪岩毛遂自荐,要为左宗棠的军事事业投资。当然,胡雪岩这么做也是有目的的,他希望自己在官场中找到一座稳固的政治靠山。

因为有了胡雪岩奉献的军粮,左宗棠带兵打仗才没有了后顾之忧。于是,左宗棠任命他为军中的总理粮台,还保荐他为候补道,后来又奏请皇帝给他加授布政使衔,赏穿黄马褂,使他成为显赫一时的红顶商人。

后来,左宗棠在中国西北部作战时,在财政上也得到了胡雪岩的鼎力支持。但左宗棠没有利用手中的权力来做生意,他只是借胡雪岩手中的银子来补贴军费而已。

但这个世界总不缺乏一些爱嚼舌头的人。如果这条指控属实的话,那么左宗棠就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大贪官,贪官有很多种,这种借助战争贪污受贿的行为是最让人不齿的。

慈禧太后也感到陕西和甘肃那边用钱成了个无底洞,在大家的质疑声中,她对左宗棠便产生了怀疑,决定查个水落石出,给国人一个交代。

她命令户部和吏部抽出要员,组成联合调查组,兵分两路:一路前往陕西和甘肃,另一路前往浙江和福建,要彻底清查胡雪岩与左宗棠的交易。这下不得了了,如果这些控告属实的话,等待左宗棠的恐怕是判处极刑。

前往浙江和福建两省调查的两部要员,虽然查出红顶商人胡雪岩与左宗棠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是,左宗棠并没有贪污受贿一分钱。

前往陕西和甘肃两省调查的两部要员经过秘密调查发现,在各省饷银不能及时到达陕甘两省时,湘军所需的费用,全靠胡雪岩的钱庄调度支持。如果没有胡雪岩,湘军在西北的用兵简直是寸步难行。

调查组本来是挑毛病、找岔子的,可是查来查去,查不出名堂,反而查出了一笔私款公用的糊涂账。这就是左宗棠把朝廷发给的几万两银子的巨额补贴——养廉金没有用在自己身上,全部让军需后勤部门使用了。

左宗棠对朝廷的忠心让这些前来调查的要员佩服得五体投地。

左宗棠既然没有什么毛病,联合调查组便回京复命了。慈禧心想:左宗棠一大把年纪,还在西北沙漠征战,办了这么多实事,真是朝廷的功臣啊。如果惩办了这样的大臣,还有谁会真心替朝廷办差呢?

这时,李鸿章淮系的几位大臣,又在叫喊着筹饷困难,指责左宗棠乱花钱。慈禧非常生气,当即严厉地训斥他们一番,随即对满朝文武下了一道史无前例的口谕:“三十年不准奏左!”

任何人在三十年内都不许告左宗棠的御状,这对左宗棠来说是一个天大的殊荣。慈禧担心大臣们不信,便把这道口谕转为公文,下达全国各地,给足了左宗棠面子。但这道上谕没有寄往左宗棠的营中。因为肯定会有人向这位大臣转达她的上谕,而左宗棠就会更加感激自己的隆恩了。

当然,慈禧的这个口谕也是一种平衡术。她不想让李鸿章为首的淮系官僚过于张狂,用湘制淮,以淮制湘,这就是执政者的手段。

“三十年不许奏左!”让左宗棠在清廷有了一言九鼎的分量。不过,对于左宗棠来说,只要能让他安心作战,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就足够了。

战胜国的不平等条约

进犯我国新疆的阿古柏匪帮被左宗棠指挥的西征大军歼除并驱逐后,左宗棠为规复北疆和南疆立下了不朽的功绩。但还不能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因为伊犁还在俄国侵略者手中。只有让伊犁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左宗棠的这次西北征战才算完美无比。

手中有强有力的枪杆子,腰杆子自然就硬朗多了。

打吧,把这些狗娘养的统统赶回老家去。

对左宗棠来说,收复伊犁是必然的事情,他要让这些对大清虎视眈眈的侵略者都知道,只要有我左宗棠在,你们就休想猖狂。

还记得在同治十年(1871年)七月四日,乘中国局势混乱之际,沙俄帝国主义悍然出兵侵占我国领土伊犁,沙俄认为清政府无力收复新疆,所以为了掩盖自己的侵略行为,就虚伪地发表声明:出兵伊犁只是代为收复,等清朝肃清关内外,收复乌鲁木齐、玛纳斯各城之后,就将交还伊犁。

左宗棠得知沙俄侵占伊犁的消息后非常愤慨,他敏锐地看出了沙俄帝国主义的狼子野心。就这个问题,他曾给刘锦棠写信指出:沙俄占领伊犁,名义是代为收复,实质野心是进一步派兵夺取乌鲁木齐,步步逼近中原,局势十分危急啊。

后来,随着左宗棠在新疆征战的节节胜利,沙俄交还伊犁成为一个紧迫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光绪二年(1876年)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指定一个由陆军大臣米留金、外交大臣助理格尔斯和财政大臣格里格等参加的“特别委员会”研究这一问题。经过开会商议决定: 仅在俄商被允许进入中国内地贸易和割让穆素尔山口和特克斯河流域的条件下,才会将伊犁交还给清政府。

真是无理取闹,侵占别国的领土,还煞有介事地开会讨论如何归还,把自己当成了救世主一样,真往自己脸上贴金。

不过,我们可以看出这是沙俄不得已的下策,他们本想长久霸占伊犁乃至并吞整个新疆。但左宗棠的枪杆子不允许他们这样做。

在沙俄侵占伊犁后的几年里,清朝政府反复与沙俄交涉,要求归还伊犁,但沙俄一直找借口拖延。

左宗棠率军在北疆和南疆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军事胜利后,按理说清政府从俄国手中索还伊犁已经不成问题。但俄国不仅在西征军收复了乌鲁木齐、玛纳斯后拒不交还伊犁,就是在南疆底定之后仍然继续赖账。清政府本想派左宗棠与其交涉索还伊犁,但俄国政府把清政府当成了空气,根本就不搭茬。

面对这种无赖,左宗棠恨不得踹他们几脚,真想派兵灭了这伙王八蛋才解气。但他知道如果真的和沙俄开战了,孱弱的清政府未必能禁受得住这番折腾。所以,他暂且把这口恶气咽在肚里,静观事态的发展,不过,只要大清需要,他做好了随时开战的准备,让自己的这把老骨头再燃烧一次是他心甘情愿去做的事情。

虽然自己占理,但清政府不敢轻易开战。一来,多年的战乱让大清极度疲弱;二来,对方是帝国列强,如果开战未必就能占到便宜。

光绪四年六月(1878年7月),鉴于俄国驻华使节和俄国边官在伊犁问题上的互相推诿,故意拖延,清政府经过再三考虑后决定派署盛京将军崇厚直接去俄国交涉谈判并收回伊犁。清廷还就收回伊犁后如何防守的问题让左宗棠多多考虑。

如果真能通过外交谈判收回伊犁,那将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幸事。

不过,左宗棠对此表示怀疑,他虽然赞同通过外交谈判索还伊犁,但更倾向于武力收复。因为想通过磨嘴皮子让帝国列强吐掉吃到嘴里的肥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弱肉强食的时代,只有强大的武力才能让侵略者乖乖地低头认罪。

这是有前车之鉴的。在此之前,伊犁将军荣全曾就伊犁问题与俄方谈判失败了。如今清军虽然在新疆问题上向世人展现了强大的军事实力,但在谈判桌上能否把伊犁从俄国人手中要回来,还是一个未知数。

接下来,丧权辱国的《中俄伊犁条约》(即《里瓦基亚条约》)的签订证明左宗棠的判断是正确的。清朝既占理又取得了让世界都刮目相看的军事成就,为什么还要签订这种卖国条约呢?这还要从崇厚这个人说起。

崇厚(1826-1893年),字地山,号子谦,又号鹤槎,完颜氏,内务府镶黄旗人。在满清贵族中,他对中外交涉事宜比较熟悉,被认为是很有办事能力的人。

实际上,他只是曾担任三口通商大臣,天津教案发生后,曾被派到法国“谢罪”。这样看来,他的“外交”历史少得可怜,外交经验就更别提了。

让这么一个满洲贵族的纨绔子弟去花天酒地或斗鸡遛鸟还可以,让他去收回伊犁,清政府走眼走得也忒厉害了。

本来崇厚这次出差的主要任务是“修约、定界”,收回伊犁是重中之重。他本该亲身经历西陲,了解边疆形势,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在双方的辩论中取得优势。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崇厚不愿前往艰苦的西北,所以他不打算到新疆与左宗棠商议后再前往俄国,而是从南洋取道地中海、黑海前往俄国首都彼得堡。

这样的大臣,这样的行为,如果能收回伊犁,地球也不转了。所以,一些有识之士十分不放心清政府给予崇厚这么大的头衔和权力,建议清政府另派他人。但是朝廷非常宠信这位大臣,结果,没有人能撼动位高权重的崇厚。

十月十四日(11月8日),崇厚与头等参赞邵友濂在人们的质疑声中仍然从上海启程,取海道前往俄国。十二月初八日(12月31日),崇厚等到达了俄国首都彼得堡。

对这位远道而来的使者,沙皇政府用金钱和美女款待,目的是笼络崇厚,引诱他上钩。崇厚本来就不是什么君子,在诱惑面前败下阵来。

不过,在谈判中,清政府多次训令崇厚,不能因为急于索回伊犁而留下后患,还有绝对不能答应割地。所以,崇厚虽然吃了并拿了沙皇的东西,但还是不敢违背这个原则。

软的不行就来硬的。最后,沙皇政府用开战和崇厚性命相威胁。在沙皇政府的压力之下,崇厚一再退让,把清政府的训令放在了脑后。

光绪五年八月十七日(1879年10月2日),昏庸无能的崇厚擅自在克里米亚半岛与俄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俄伊犁条约》。按照该约,俄国虽然交还中国伊犁,但割去中国霍尔果斯河以西、特克斯河流域及穆素尔山口等要地,从而隔断了伊犁与南疆阿克苏等地的联系。此外,中国还得偿付俄国代为收回和守卫伊犁的费用各五百万卢布(约合白银二百万两)。并准许俄国在嘉峪关、吐鲁番、哈密、古城、乌鲁木齐、科布多、乌里雅苏台七处设立沙领事馆。还要全部免除俄商在蒙古地区和新疆全境的贸易税费。俄人在伊犁置有财产,允许照旧经营等。

消息传开后,全国舆论哗然,群情激愤,要求改约,人们不仅呼吁严惩出卖国家利益的人,而且用武力解决问题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左宗棠更是义愤填膺,对俄方行径愤慨万分,他进一步确认了自己的判断:伊犁问题同整个新疆问题是密不可分的,必须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才能收回伊犁。

如果是战败国,签订这样的条约是逼不得已;如今是战胜国,竟然还签订这种条约。这是哪门子道理?所以,清廷对崇厚的所为也十分的不满意,对于是否承认这个条约有些犹豫不决,便询问朝中重臣的意见。

作为对新疆情况最了解、最有发言权的朝廷大员,左宗棠的态度显得尤为重要。他上奏指出:“割地求和是战败国所为,如今我们战胜了,却还要牺牲自己的利益求和,这就好像给狗投骨头一样,骨头总会投完的,但狗的欲望却不会减少。如果承认了这个不合理的条约,会后患无穷。另外,俄国人一直以为官军很弱,所以想独霸伊犁不还。如今看到官军的势力越来越强,难以长久占据伊犁,便借这次崇厚出使之际,签订了对我朝不利的条约。我们应该先通过外交谈判争取和平解决伊犁的问题,如果沙俄拒不交还,就要用武力收复伊犁,驱逐沙俄侵略者。”

另外,左宗棠还指出,明春解冻后,他愿意亲率马步各军,进驻哈密,在南北两路适中之地,指挥各军应变,一定把伊犁收回来。

在这种时刻,左宗棠本以为全国上下应该一致对外,收不回伊犁绝不罢休,没想到朝中竟然还有不和谐的声音。

比如,李鸿章的私心很重,为了结束西北用兵,集全国之力加强海防建设,便劝朝廷接受条约。他认为:伊犁就好像蛇足一样,收回与否对大局没什么影响。既然崇厚已经签订了条约,就不能反悔了。否则,一旦两国发生争斗,那么俄方的要求就不会像现在这么少了。所以只有先全盘接受,然后再想办法加以补救。

当左宗棠听到李鸿章的这种言行后非常愤慨,便给总理衙门写了一封信驳斥了李鸿章的主张。他这样写道:“崇厚虽然全权出使,但只是草签了约章,还没有经过御笔批准,就无所谓先允后翻了。再说,俄国占据我方领土伊犁久久不还,还骚扰我边境,俄方理屈在先。所以,我方不仅占理,势力也不弱,只要万众一心,就能成功解决伊犁归还的问题。”

结果,不出所料,清廷采纳了左宗棠的建议,毕竟,再也没有人比左宗棠了解新疆的事情了。再说,左宗棠手里有一支强有力的军队,大不了就和沙俄干一仗,未必就会输。

同类推荐
  • 外国历史上的著名战役

    外国历史上的著名战役

    本书用精练的文字、简洁的语言记叙了在外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名人,他们的故事,他们的成功经历,激励我们昂首阔步,努力向前!解读名人,穿越时空,遍览那一幅幅生动、精彩的人生图景!
  • 沈从文和他身边的人们

    沈从文和他身边的人们

    本书以沈从文的一生为经,以与之交往的人为纬,由此编织了一幅五彩缤纷、二十世纪中国文人的历史画卷。
  • 现代狂人李敖:当代最能挑战自我的人

    现代狂人李敖:当代最能挑战自我的人

    李敖笑傲台湾五十年,他在大陆及全世界华人中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他学贯中西,横睨一世,是台湾思想界和文化界最具有争议的人物,曾两度入狱,其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李敖无疑是中国现当代知识分子中值得给予极大重视的一位。他是一位大“狂人”、大才子。他是在鲁迅之后用文字进行斗争最具战斗力的一位学者、作家、战士,在台湾反对国民党一党独裁、推进民主和捍卫人权的斗争中,他举起了大刀,冲在前面,所向披靡。他让人们看到文字的力量有多么巨大。他被誉为文化的基督山,社会的罗宾汉。
  • 我们身边的名人

    我们身边的名人

    本书集纳了中外诸多优秀的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及文学大师们精彩的人生片断,在这些精彩的人生片断中,无论是大到对手之间的过招,还是小到友人之间的戏谑,无不闪现了思辨的灵光和语言的机智,是名人们在人生这个舞台上的上佳表演。本书以翔实的材料,有趣的意境和诙谐的语言,展示了名人们与众不同的人生。读者在轻松阅读、感受名人们独特魅力的同时,可启迪思想、丰富知识、提升心智。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名人就在身边。
  • 卡帕传

    卡帕传

    英国是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奠定了世界近现代的行为规则。不仅四大文明古国都有大英帝国灵机一动划分出的奇怪疆界,孕育的年轻国家,就连如今横行世界的英语语法,交往规则也大多出自大英帝国之手。现在好多人都批评美国世界警察,其实英国才是给警察制订法规布置任务的幕后人物。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闪婚双宠:首席老公老搞错

    闪婚双宠:首席老公老搞错

    纪慕然做了一个梦,自己小心翼翼地用翡翠杯端给对面的男人。林大公子轻嗅赞道“老婆,你茶艺越来越精了。”仰头一饮而尽,哭着脸说:“你拿走了我的心,我该怎么办?”纪慕然惊道:“你是林二?”‘啪’地一声,四亿元的翡翠杯掉在地上,摔个粉碎。
  • 情若莲花的女子:林徽因传

    情若莲花的女子:林徽因传

    找一个暖暖的午后,一杯清茶,在拂面的春风中,在醉人的墨香里,邂逅一个真实的林徽因。 几丝微凉,淡淡墨香,一位素衣女子飘然而过,清无声,静无痕,宛若碧波荡漾中的莲荷。她以花为容,诗为骨,智为魂,无论人世如何变迁,她都保有莲荷的雅致。坦坦荡,清清然,在人生的舞台上,演绎仅属于她――林徽因的独特舞步。 《情若莲花的女子:林徽因传》用最让人落泪的文笔告诉揭露她凄美的一生。她是传奇,在时代中逆流而上;她不传奇,华丽背后也苍凉。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默默地记挂了一生,让世间的男子仰慕了一生,更让所有的女人无端敌视了一生。
  • 鸾凤之舞

    鸾凤之舞

    夜溪:生性冷漠的青龙国二皇子,霸道强权不喜欢被人束缚的生活,却偏偏任她束缚尘幻:鸾凤国国师,才富五车温柔善良却又有着坚定的心,替她挡去风风雨雨环儿:她的贴身男侍,贴心又善解人意,毒术天下居一凌无缺:江湖和明月宫齐名的破尘殿殿主,看似温柔骨子里却是腹黑型代表,冷心冷血却又对她千依百顺司空满:玉虎国大学士司空苍之孙,邪媚妖娆,有着强烈的占有欲,做事狠绝,甘愿和他人共侍一人她,鸾凤国七皇女冷墨晴,在皇宫与江湖之间徘徊,无奈的收美男.好吧,她承认自己长的还不错,武功也还过得去,可是,为什么就只能被动挨打呢?决定了!她要主动出击!可是,谁能告诉她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提升女人幸福力的10堂课

    提升女人幸福力的10堂课

    追寻幸福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每个女人都希望自己能幸福,然而,幸福从来都不会从天而降,女人需要足够努力,足够聪明,才能具备足够强大的幸福力,才能保持幸福指数不断攀升。本书分别从生活、做人、做事、财富、成功、友情、爱情、亲情、婚姻、幸福等方面入手,给女性以全方位的指导。书中不乏真知灼见,大都是过来人的切身感受,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年轻女孩可以从中展望人生,尽早领悟生活的智慧和法则;成熟女人可以从中寻求共鸣,找到朋友与知音。希望在本书的陪伴下,所有女人都能拥有一个美满、幸福的人生。
  • 思念成婚:漫漫寻妻路

    思念成婚:漫漫寻妻路

    他,人前是学生惧怕的——冷面阎罗:她,音乐星河里最璀璨的星星——音乐精灵;当他遇到了她,从此摇身一变成为撒娇卖萌无下限的莫脸皮。且看,冷面阎罗,如何上演追妻之戏码。
  • 凤阙倾城:盛宠王妃

    凤阙倾城:盛宠王妃

    一入宫门深四海。从此某郎是路人,深宫之中,暗涌无限,她一步步走来身心俱疲。皇室家族,地位显赫,可她的夫君却偏偏是个四处闯祸的傻子!她生性顽劣,固执,能将她束缚在那黄金牢笼里的,只有那个高傲冷峻的四王爷。他在她情窦初开的孤寂岁月里强势闯入她的世界,却又在她决意舍弃一切荣华随他而去时,将她残忍出卖!心动,心痛,心死,世事却已在弹指间斗转星移……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指导青少年自然探索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指导青少年自然探索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本书是献给尊重科学、学习科学,创造科学的青少年的一份礼物。过去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今天我们说:“科学就是力量。”科学是智慧的历程和结晶。从人类期盼的最高精神境界讲,朝朝暮暮沿着知识的历程,逐步通向科学的光辉圣殿,是许多有志于自我发展的青少年晶莹透明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