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3900000024

第24章 西征新疆建奇功(2)

海防与塞防之争

就在左宗棠为出关各军筹办粮饷转运时,在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爆发了一场关于塞防和海防的大讨论。

事件的起因是这样的。

同治十三年三月二十一日(1874年5月6日),日本政府派陆军中将西乡从道率军3000人进犯台湾。清政府派福州船政大臣沈葆桢为督办台防大臣,率自己制造的轮船赶赴台湾,加紧布防。

日本虽然只是放了一个烟幕弹,但却在外交上捞到了十足的好处,清政府被迫在九月二十二日(10月31日)签订《台事专条》,中国用50万两白银换取日军从台湾撤兵。

没想到一个小小的日本也如此嚣张,日本侵台事件在朝野上下引起很大的震动。

总理衙门在九月二十七日的上奏中指出,因为海防虚弱,所以被理屈的日本占了便宜。

清廷也认识到了海防的重要性,便根据总理衙门提出的“练兵”、“简器”、“造船”、“筹饷”、“用人”、“持久”等6项加强海防的措施,让直隶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兼署江苏巡抚李宗羲、钦差大臣办理台湾等处海防沈葆桢等10多人详细议论,限期一月内复奏,拿出一个妥善的解决方案。这就是历史上的海防之议。

虽然左宗棠在陕甘总督任上,管辖的地方并非滨江、沿海,但总理衙门认为他留心洋务,对中外交涉事宜比较熟悉,便让他也参与了讨论。可见,左宗棠非常受总理衙门的器重。

其实,相对于海防来说,新疆已经陷入了严重的危机之中,如果清政府不果断采取行动,新疆全境就可能从中国分离出去。收复新疆、驱逐侵略者是当务之急的事情。但这需要粉碎阿古柏势力,还得坚决同英、俄做斗争。

战争就是烧钱的机器,要想规复新疆,自然需要白花花的银子做后盾。左宗棠恨不得集全国之力来规复新疆。但作为一个爱国者,他同样知道海防的重要性,所以他完全赞成加强海防。但他内心隐隐有一些不安,因为用兵新疆主要依靠沿海各省协济军饷,如果沿海各省因为筹办海防而纷纷停缓协济的话,西北用兵就成了一句空话。

最让左宗棠想不通和气愤的是,在关系国家领土完整的问题上,朝中大臣在给清廷的复奏中不仅要停止西征之饷,而且还提出要放弃新疆。这真是赤裸裸的卖国行为。

比如,当时位高权重的李鸿章在同治十三年(1874年)底的《筹议海防折》中,就明确主张:财政困难,塞防、海防不能同时兼顾。再说,塞防不如海防重要,新疆也不如东南沿海重要。所以应该暂弃新疆,静以待变,再图后举。

官场中人都习惯于跟风,既然有了主论调,自然不会放弃自己的表现机会。

在地方大吏中,如河南巡抚钱鼎铭、山西巡抚鲍源深等纷纷上奏,表示支持李鸿章的主张。在内廷中,光绪皇帝的生父醇亲王和刑部尚书崇实也力挺李鸿章。另外,御史余上华、刑部左侍郎黄钰等也纷纷上书请求放弃西征。

本来,清政府希望封疆大吏们能对如何筹办海防献言献策,没想到,却引起了对继续还是暂缓西征问题的激烈争论。这样一来,已经远远越出了总理衙门的原奏范围,实际上成了放弃新疆还是收复新疆的一场原则性争论。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主张放弃新疆呢?

着名学者胡绳指出:“当时,李鸿章正在把国家财力大量用于经营他的北洋海军,所以他极力强调海防的重要,而视西北边防可有可无。”当然,除了人的自私以外,还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

从历史上看,西北边疆自古就是多事之地,常年的战乱耗费了大量的军费,这让已经衰败不堪的清王朝越来越吃不消了。尤其是大和卓的后裔在浩罕汗国支持下不断地在南疆制造叛乱,大大地削弱了清王朝在这一地区的统治,使清廷深感无论在财力、军力上都鞭长莫及,无力西顾。所以,放弃新疆的论调开始在封建王朝的统治集团内部弥漫起来。到了同治末年,新疆局势更为险恶,放弃新疆的论调更是风行一时。

其实,李鸿章主张加强海防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但仅强调国防中的海防一面,而不重视国防中的其余环节,主张放弃新疆的思想则是错误的。

而左宗棠的主张与李鸿章针锋相对,早在同治十二年(1873年),他就向朝廷上书,提出了规复新疆的整体规划。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面对这种不同的声音,清廷自然不会轻易放过。

所以,在光绪元年(1875年)朝中展开海防、塞防的激烈争论时,清廷给左宗棠发出了一道密谕,想听听这员老将的主张和意见。

在三月初七日(4月12日),左宗棠便呈上《复陈海防塞防及关外剿抚粮运情形折》和《遵旨密陈片》。左宗棠肯定了乾隆皇帝用兵新疆,统一祖国的功绩,并批驳了李鸿章的论调,提出收复新疆与加强海防并重的主张。他认为处理国家大事要考虑周全,为国家长远安危打算,而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还有,为官者不能心存忌疾、谋取私利,要以国家社稷为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才是一个封疆大吏应有的胸襟。左宗棠的主张无疑是正确的。

但是这种不同的声音如果太过于孤单,即使正确,也不见得会被清廷采用。好在,左宗棠不是孤独的,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当时对朝廷有很大影响力的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文祥和左宗棠持同一论调。他认为居中控制乌桓重镇,南面统令回部,北面安抚蒙古,借助他们共同抵御英俄人,才能维持新疆的长治久安。所以他力排众议,坚决主张出兵西征。

这无疑是一个重磅炸弹,在朝堂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清政府十分重视左宗棠的主张,更加看重文祥的论调。为了切身的根本利益,清政府最终采纳了左宗棠规复新疆的正确主张。

光绪元年三月二十八日(1875年5月3日),清廷发布“上谕”,称左宗棠筹办海防塞防的奏疏见解独到、利国利民。决定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金顺仍帮办军务,调景廉等来京供职,授左宗棠关外用兵、粮饷转运等各项权力。

四月二十六日(5月30日),清政府正式决定:命令左宗棠等加强西北防务,准备进军新疆;分别任命李鸿章为北洋大臣,沈葆桢为南洋大臣,主持海防;命令彭玉麟等同李成谋办理江防。可见,清政府没有采纳李鸿章放弃新疆的主张,而是采纳了左宗棠塞防、海防并重的方针,这是清政府关于国防战略讨论的一项重大成果。

清朝最高统治者不仅对海防与塞防同样予以重视,而且一改以往任用旗员节制、统辖新疆的惯例,不是以金顺接替景廉负责关外用兵事宜,而是赋予左宗棠以督办新疆军务权,率军前去规复新疆,这是清政府做出的一次很难得的正确抉择。

这样,陕甘总督左宗棠又以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的新职踏上了规复新疆的征程。英雄有了用武之地,他终于可以放手一搏,实现收复新疆的愿望了。

毫无疑问,左宗棠用兵新疆并非是为了个人利益,因为以他此时的成就和年龄,完全可以告老还乡,享受天伦之乐。但他甘愿“引边荒艰巨为己任”的壮举,恰恰是出于对祖国边疆安危高度负责的责任感。虽然征途中困难重重,但他还是义不容辞地担负起这个规复新疆的历史重任。

进军新疆前的最后备战

六十多岁的左宗棠在西北已经待了十多年了。这些年,他日理万机,为大清的江山稳固和百姓生活的安定而孜孜不倦地操劳着。他的精力貌似过人,其实,他的身体并不好。多年的戎马生涯,让他积劳成疾。

早在来西北前,他就患上了长期腹泻。在肃州大营时,因为不服西北水土,全身长满了风湿疹子,瘙痒不止,一度让他难以成眠。还有,他本来就有咯血病,来西北后更加严重了,有一天早晨竟然吐出鲜血十多口。

让这样一个多病的老人担负起抵抗侵略者、收复失地的重任,真是难为他了。不过,左宗棠内心没有丝毫抱怨,反而异常兴奋。

军人就应该战死沙场,而左宗棠只有在战火纷飞的沙场才能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他希望能在大西北流尽自己的最后一滴血,马革裹尸是他向往的最终归宿。

左宗棠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统帅,每次在用兵之前,他总能从全局考虑,构思好总体战略,部署好用兵的先后顺序。所以,在军事部署方面,左宗棠按照当时经济、政治、自然条件和沙俄侵占伊犁、阿古柏侵占南疆大部又伸向北疆的具体情况,制订了详细的战略战术计划。

左宗棠的战略构想是先歼灭阿古柏匪帮,收复除伊犁以外的全部新疆失地,让自己处于有利地位。这样一来,就有资本就归还伊犁一事与沙俄交涉,而沙俄在政治上输理,索还伊犁就有希望了。他还认为实现收复除伊犁外的新疆领土应分为两步走,即首先平定北疆,接着再平定南疆。

随后,左宗棠确定了消灭阿古柏势力的具体步骤。他指出:这次进兵,先北路而后南路。只要北路军打几个大胜仗,就可以挫败阿古柏势力的嚣张气焰,将来在南路用兵就容易多了,可以一举歼灭阿古柏势力。

不过,左宗棠知道阿古柏势力的后台是英国侵略者,所以,这次西征不会那么轻而易举就能得胜回朝。还有,英国和俄国在新疆都有一定的势力,如果和这两个国家真的开战后,收复新疆就不是两三年就能了结的事了。但他不担心自己年近古稀、衰病的身体能否再次回到故乡,担心的是自己在有生之年不能亲眼看着新疆重新回到大清的怀抱。

左宗棠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因为收复新疆所面临的困难是有目共睹的。新疆所面临的问题比太平天国要复杂得多,除了要解决与俄、英两国的矛盾外,还有就是新疆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给行军打仗、后勤供给带来难以想象的困难。所以如何做好后勤保障成了左宗棠当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左宗棠把精力主要用在筹粮、筹饷和筹转运上面。他认为,西北军事,筹措军饷比筹兵难,筹措粮食又比筹措军饷难,而筹措粮食的运输又比筹措粮食难。

先说筹粮。

当时新疆大部分沦陷,清军只控制着东北部褊狭的贫瘠地区。要想解决新疆问题,左宗棠估计必须拥有六七万大军的绝对军事优势才能行得通。而出关的六七万大军,一年就需四五千万斤粮食。

而西北的粮食生产原本就不够,再加上多年的兵荒马乱,百姓逃亡,田亩荒芜,粮食生产又减少不少,根本就无法供给大量兵马消费。如果从关内和其他地区远途采运,以当时的运输能力,大多是沙漠地区的新疆,翻越险峻的天山筹运军粮,又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考虑了各种因素后,左宗棠建议北路在归化(今呼和浩特市)设立北局,南路以肃州(今酒泉市)为南局,负责北、南两路的粮食补给。他还命令已出关各军在巴里坤、哈密等地办理采粮、开垦。

再看筹饷。

西北地区比较偏僻落后,经济水平不及内地。所以,甘肃和新疆的政费在平时也要靠江苏、浙江和四川等省接济。但这些省份对于甘肃和新疆的政费需要,大都漠不关心。比如,西征军的军费每年支出约800万两,但实际收到的各省协饷只有500万两。后来各省为了协济海防,更不把塞防当回事了。以致西征军在光绪元年每年只能发一月满饷。

手心手背都是肉,清政府看不下去了。

在左宗棠多次上奏请求下,光绪二年(1876年)三月,在左宗棠督率大军出关之际,清廷发布“上谕”称:为了西征军旗开得胜,从国库拿出银二百万两,并借用洋款五百万两,各省协饷三百万两,凑足一千万两。

总算有钱了,出征将士有了物质上的保障,就没有后顾之忧了。左宗棠对朝廷的恩赐感激涕零,浑身存满了干劲,发誓一定扞卫大清国土,把侵略者赶回老家去。

除了筹粮、筹饷之外,左宗棠还十分重视粮食和军火物资的转运问题。

西北地广人稀,多年的兵祸致使劳力更加缺乏。西北的运输工具,只有车和骆驼,不能船运。过高的山地又不便行车,沙漠里只能用骆驼。而骆驼因为历年变乱而减少,不好雇购。还有些交通线路,必须找有水可喝的地方歇脚。总之,各种艰阻使运输量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左宗棠计算,在关内,要花两石的粮价,才能运到一石的粮。因此,要花一个半人的饷, 才能养活一名兵。而在关外,要十石的粮价,才能运到一石的粮了。也就是说要花七个半人的饷,才能养活一名兵。

虽然困难不小,但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决心不会改变。他主张关内运粮以车和骆驼运输为主,关外则只能以骆驼运输为主。他还通过上海采办转运局、汉口后路总粮台、西安总粮台等转运军火物资,并由兰州机器局自造枪炮供应前线。从而基本上解决了粮食和军火物资的转运难题。

解决了粮饷和转运问题后,如何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毕竟,有了钱不一定能打胜仗,只有有了战斗力一流的军队才能做常胜将军。

我们知道,这次参加收复新疆的部队十分复杂,分别来自湘、川、豫、陕、皖、甘、新、吉、黑等省,可以说是一个杂牌军队。各军的素质、武器装备和战斗力都有很大的差别,使得调遣比较困难,不容易统一指挥。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左宗棠对手中的军队进行了集训、整顿。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他注意选拔重用青年将领。比如,湘军统领刘锦棠带兵出关时仅33岁;罗长祜识略过人,出塞从征时只有29岁等等,左宗棠对他们都十分赏识。

左宗棠在选拔将帅之才时,从不以个人的好恶为取舍标准。而是以“勇”、“廉”、“朴” 作为选将的标准,但居于首要地位的是德而不是才。因为如果品德不好,就是有再好的才干也是白搭。

左宗棠在总结自己用将的经验时曾这样说:“如果不了解一个人就不能很好地任用他, 而不能很好地任用一个人也就不能说了解他;如果不开诚布公,就无法得到人心;如果不奖励一个人的长处,庇护他的短处,就不能让一个人全心效力。”

左宗棠的这套具有辩证色彩的用将之道,使他统率的湘楚军不断壮大,许多名将的才能和智慧在反侵略战争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左宗棠从不任人唯亲,他严格要求将领们做到“忠”、“诚”、“公”、“廉”、“勤”, 即以“忠义”倡其勇敢之气;对部下以诚相待;秉公行赏议罚;廉洁为官;勤以练兵。而这五点左宗棠都能以身作则,所以他在军中才有了较高的威信。

另外,没有严明的军纪,就没有惊人的战斗力。所以,严肃军纪是融洽军民关系,提高部队战斗力不可缺少的措施。左宗棠知道军纪的重要性,所以他曾经多次传令入疆的部队, 要求加强军纪。左宗棠一旦发现不守军纪的部队,马上采取断然措施,予以处理。

据有关记载,只要清军到达,当地人民立时归附,阿奇木、阿浑、玉子巴什的人们带着酒、酪、牛、羊,夹道迎接清军。这说明入疆清军确实纪律较好。

左宗棠还采取了正确对待俘虏的政策。他对部将反复强调:这次进兵主要是打击阿古柏匪帮、白彦虎等叛国逆匪和以前的叛军。除了持械顽抗、死不悔改者以外,只要放下武器投降的,就要加以安抚,给予资费返回原籍,安排好他们的生产和生活。

同类推荐
  • 杜甫传

    杜甫传

    这是武侠一代宗师还珠楼主的绝笔之作。全书11回,讲述了“诗圣”杜甫曲折潦倒的一生。由于作者善写武侠,尤其擅长讲故事,而杜甫的生平又与作者自身的身世很有相似的地方,因而这部书写得相当引人入胜和富有感染力。
  • 黄骅将军

    黄骅将军

    巍巍沂蒙,逶迤八百余里,覆压鲁中、鲁南大地。沂山、蒙山、北大山、芦山、孟良崮等名山大岭,山高坡陡,崖险岭峻,层峦叠嶂,丛山连绵,到处悬崖峭壁,巨石嶙峋,古木参天。山中飞瀑流泉,涧深溪清。
  • 别跟我说你懂乔布斯

    别跟我说你懂乔布斯

    人间的苹果失去了乔布斯会怎样?世界失去了乔布斯又会怎样?这点你是否懂得?天堂之行之前,20年来拒绝媒体、刻意注重隐私的乔布斯托人为他写传记,他说:“我想让我的孩子们了解我,我并不总跟他们在一起,我想让他们知道为什么,也理解我做过的事。”所以,真的,别跟我说你懂乔布斯。
  • 王阳明正传:唯心有物

    王阳明正传:唯心有物

    迄今已来,关于王阳明写得最好的一本书不是神奇的圣人,也不是明朝一哥,一本最真实的王阳明传记。不妖魔不神化,33篇阳明诗文分析,44位阳明信徒微故事,18副珍藏图画,还原最真实的千古圣人王阳明翔实的一生:叛逆、问道、格竹、中举、入狱、贬官、悟道、崛起、平贼、戡乱……三真不朽,千古唯一。中国统治阶级的思想碰撞,阳明心学与程朱理学的末日决战。还原正德皇帝朱厚照、造反宁王朱宸濠、风流才子唐伯虎、一代奸臣严嵩的真实历史形象。……
  • 最具影响力的发明始祖(下)

    最具影响力的发明始祖(下)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发明始祖。缪尔·莫尔斯、威廉·汤姆孙、阿尔弗莱德·诺贝尔、威廉·亨利·柏琴、乔治·威斯汀豪斯、亚历山大·贝尔、托马斯·爱迪生、卡茂林·昂尼斯、鲁道夫·狄塞尔、亚·斯·波波夫等人物。
热门推荐
  • 我的冒牌少爷

    我的冒牌少爷

    夏季是适合恋爱的季节,而他们的故事,就是盛开在这个夏季。尚冰香怎么也没想到,自己那次意外的忘记锁门,让自己的家里进了贼。长的倒是人模人样的。对自己拿刀相向不说,还说她粗鲁?难道要她对不请自来的危险分子端茶相待,热脸相迎吗?没有报警赶走这个家伙,让那个家伙在她家里蹭了一夜,是尚冰香犯的第一个错误。让这个家伙对她指手划脚,是她犯的第二个错误。而爱上他,是她犯的最不可饶恕的错误。自从遇到尹少,她的世界就混乱了。原来的自己怎么也想不到会碰到自己的顶头上司。而那次的相遇,却把她吓了一跳。遇到长的一模一样的家伙,机率是多少?50%还是5%?如果是后者,那么她真的中彩了。三个人的纠缠,两个人的感情,一次秘密的交易,让花心小偷变成多金老总,让平凡导购变成贴身秘书。一个个女人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可爱纯真的山灵,多情抚媚的夜美,虚伪狡诈的唐兰……她该如何接招,捍卫她的爱情?
  • 祸国妖后谋天下:权色巅峰

    祸国妖后谋天下:权色巅峰

    夜里,靠在她的胸口,惊愕的起身,“你怎么没有心跳。”“因为我是一只冤鬼!”女子幽幽道,黑夜之下显得狰狞恐怖!前世,她为了他筹谋划略,为他谋取江山,换来的却是满门抄斩。今生,改头换面,魅惑苍生,重新归来,她的目的只有一个,那便是:血洗天下!********心跳静止,灵魂残缺,靠食人精血犹如活死人般活在此世。短暂的寿命皆浪费在了报仇雪恨之上,无视所有人对她的感情。他为她逆天改命,手上沾满了鲜血,辜负所有,只因爱她。他身为帝王,活在属于和她的记忆中,残忍的对待着任何人。他走遍江湖,放下身份,却只为保护着她可是,好像在仇恨的道路上,她失去了所有,包括爱人,回首时,是否还能找见属于的她唯一??!!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对穿时空嫁到郎

    对穿时空嫁到郎

    人家穿越是大闹古代好不逍遥,等轮到她穿越却被送到敌国皇宫任那太子百般欺凌。另一时空,大总裁偏偏爱上秀逗女,哪怕她是长裙脱落最具囧相的时刻也要挺身相救。一边是仇情虐爱,一头是多金痴心,冷曼冬与丁雪瑶,这两个性格截然相反的女孩会在各自不同的时空里有着怎样的遭遇呢?
  • 青春的伤口

    青春的伤口

    她声音哑哑的,在三月的夜里蔓延,透明的声线里,像是下着淡淡的沙。夕阳斜过廊檐,她站在光影里,我看不见她的脸,但我可以感觉到她脸上的忧伤,在风里,一漾一漾的。我追着火车拼命地跑,长发温柔地飞在风里。所有的无奈与忧伤都有杀那间汇成河流,滑出眼眶。卖气球的小女孩递约我水彩笔,让我在气球上写祝福,我记得我写的是:一间屋,两个人,三餐饭,风雨四季……每一次爱情都留下伤口,让青春日渐斑驳,每一页文字都给你凄艳之美,心痛,却无法停止阅读!
  • 穿越恋之豹女奇缘

    穿越恋之豹女奇缘

    女主:麒麟;男主:梦天原也许是前生注定的缠绵,他和她穿越到神秘空间,爱情的甜蜜转眼被雨打风吹去,几许悲欢,到底怎样才能不再梦断?那暴戾的君王如此冷酷,幽暗深夜藏匿多少灾难,历经时空转换生死相恋,骑豹的少女啊,如何演绎这段旷世奇缘。。。。。。记住他为她唱过的歌吧: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爱是永远!
  • 隐婚俏佳人

    隐婚俏佳人

    顶尖设计师撞上失意高富帅?她脑子一热给个草戒将他拐走,没想到他更过分,没有聘礼不说,九块结婚证都是她掏的!好不容易隐婚一年,熬到给她正名,不想,他把婚礼变成了笑话!她气火攻心,昏了……男人!说好的盛世婚礼呢!
  • 拜占庭文明探寻

    拜占庭文明探寻

    本书是一部关于拜占庭帝国历史的史学专著。全书分为帝国兴衰记,国家、领土与人民,宗教、法制与社会文化三大部分,详细介绍了拜占庭帝国的相关历史内容,适合史学爱好者及史学研究者参考学习。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