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3100000019

第19章 魔鬼的颤音——二十世纪诸多小提琴学派(4)

西盖蒂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留下的协奏曲录音已成为经典,其中最出色的是1928年录制的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这次录音堪称划时代的演奏,具有无与伦比的纯正风格,每个音都经过深思熟虑,意味深长,即使在最快速的段落也毫不含糊;哈蒂爵士指挥哈雷管弦乐团的协奏也配合默契。尽管当时的录音技术尚欠发达,但效果完全可以接受了。许多唱片公司都进行了转录,效果最好的还是EMI的reference系列,音响效果最为饱满。CD还搭配了1937年录制的勃拉姆斯第三小提琴奏鸣曲与钢琴作品《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由布索尼的学生佩特里演奏钢琴,同样精彩纷呈。在西盖蒂数次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的录音中,第一次的版本录制于1932年,西盖蒂的演释充满热情、富于变化,与浪漫而灵动的瓦尔特的协奏相得益彰。在贝多芬和勃拉姆斯的协奏曲中,西盖蒂都采用了约阿西姆的华彩。Pearl转录的三首协奏曲都是三十年代西盖蒂与比彻姆指挥的刚成立不久的伦敦爱乐乐团合作的。莫扎特的《D大调第四协奏曲》和门德尔松的《E小调协奏曲》都表现出最为精致、文雅的魅力和音乐修养。西盖蒂是二十世纪受作曲家题献最多的小提琴家,普罗科菲耶夫的《D大调第一协奏曲》就是献给他的,也正是由于西盖蒂出色的诠释才奠定了其作为杰作的地位。他的演奏直率简练、个性鲜明、富有幻想性,是一个具有权威性的版本。

西盖蒂艺术生涯的主要角色是独奏家,鲜有室内乐的合作。他在1940年与巴托克合作的国会图书馆音乐会的录音成为一代经典。作为匈牙利同胞,在二十年代后期,西盖蒂就与巴托克一起在伦敦、柏林、罗马、巴黎,当然还有布达佩斯举行音乐会。1929年11月22日,他们首演了巴托克的《第一狂想曲》(这部作品是献给西盖蒂的)。1928年巴托克首次访美时,他们合作演出了作曲家的第二奏鸣曲。1940年4月11日巴托克抵达纽约,两天后他们在国会图书馆举行了奏鸣曲独奏会,曲目包括贝多芬的“克鲁采”和德彪西奏鸣曲,巴托克的《第一狂想曲》和第二奏鸣曲。

巴托克显然是一位卓越的钢琴家,他与西盖蒂的合作堪称水乳交融,两个人都发挥出极高的水准,录音质量也非常好。

西盖蒂和施纳贝尔合作的音乐会作为广播录音,被很幸运地保留了下来。Pearl发行的1948年4月4日音乐会录音是他们巡回演出的其中一场。接下来在爱丁堡音乐节,他们还与大提琴家傅尼叶合作演奏了舒伯特的三重奏,不过商业公司对此并没有表示出兴趣。只有在卡萨尔斯的普拉德音乐节中留下了西盖蒂的重奏广播录音,当时施纳贝尔已经不在人世,钢琴家是赫斯女士。对于音乐会的曲目,西盖蒂和施纳贝尔进行了慎重选择,最终决定演奏贝多芬的两首奏鸣曲——第五“春天”和第十“G大调”,中间插入一首莫扎特的《降E大调奏鸣曲》,这都是他们的拿手曲目。

尽管从四十年代起西盖蒂的技术就不那么均匀了,尤其是运弓比较虚弱,但这场音乐会却发挥得异常精彩:他们是逐渐进入状态的,“春天”的开头部分并没有达到最好,但莫扎特和贝多芬最后一首奏鸣曲都演奏得尽善尽美。遗憾的是,录音效果实在差强人意,有明显的高动态失真。

扬·库贝利克(JanKubeilk,1880—1940)就是二十世纪捷克著名指挥家拉菲尔·库贝利克的父亲。他出生于捷克布拉格附近的米赫莱,第一位老师是他的父亲,然后是卡雷尔·翁德利切克。八岁时库贝利克进入布拉格音乐学院,师从舍夫契克,并成为这位捷克学派先驱最著名的弟子。库贝利克每天练琴十到十二个小时,很快就成为一位年轻的技巧大师。1898年,他在维也纳的首演大获成功。接下来是1900年在伦敦,他出现在指挥家汉斯·李希特的音乐会上,获得了很高的评价;1901年又在美国首演并迅速成名。他在二十岁之前就成为超级明星,并积累了大量财产,拥有多处庄园和许多名贵的小提琴。

在二十世纪前二十年,库贝利克被认为是最杰出的技巧大师,是一位旧式炫技派,他最得心应手的是那些炫技性的乐曲。当时媒体对他的评价也是如此:维也纳的乐评把他称为“帕格尼尼第二”;伦敦《音乐时报》说他是“一位有着惊人的技巧、绝对可靠的音准、动听的声音的小提琴家,使用惊人的方式演奏那些最为困难的段落”;《纽约时报》则赞美他的“纯粹声音的美,演奏所有高难度技巧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轻松自如的感觉,具有这种引人入胜力量的人是不多的”。但《纽约时报》同时也指出了他的演奏中有“某些冷淡的东西”,这是比较严重的问题;不过在二十世纪初看起来还不是那么严重。

今天看来,库贝利克留下的录音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不能令人满意,和他同时代的埃内斯库在演奏作品的深度上比他要高明很多。Biddulph发行的两张CD全部都是小品,由于全是声学录音,音质干巴巴的。尤其是1902—1907年的录音,欣赏价值不是很高,只有巴齐尼的《精灵之舞》和帕格尼尼的《无穷动》闪现出一丝旧日辉煌的技巧。1910—1913年间的录音也好不到哪儿去,比较有意思的录音有斯甘巴蒂的《那波里小夜曲》、维尼亚夫斯基的《玛祖卡》、柴科夫斯基协奏曲的慢乐章和萨拉萨蒂的《西班牙舞曲》,高超的技术和纯正的风格得到完美结合。而大多数抒情浪漫的曲目,克莱斯勒和埃尔曼都比库贝利克更细腻、更放松自如。尤其是上面提到的“冷淡”的问题,库贝利克的演奏始终是表面化的,并没有真正的热情。

至于像萨拉萨蒂的《吉卜赛之歌》《木屐舞》之类的技术型小品更是比不上海菲茨等后来者。总之以唱片来判断,库贝利克的演奏风格已经过时了。到了晚年,他基本已经退出了舞台;而无论在美国还是欧洲,小提琴的演奏都达到了更高的水准。

俄国狂潮:奥尔的弟子们

俄罗斯小提琴学派在十九世纪才建立起来,捷克、匈牙利和波兰的小提琴家们为俄罗斯贡献了优质的音色和出众的技巧。当时的代表性人物有格莱高洛维茨,而后来真正的领导者是利奥波德·奥尔。他生于匈牙利,主要的老师是维也纳音乐学院的雅克布·顿特。顿特作为彪姆的学生,是德奥学派的重要人物。1861—1863年跟随约阿西姆学习的经历使他受益匪浅,奥尔最终成为真正的小提琴家。经常与奥尔合作的艺术家有爱希波娃、安东·鲁宾斯坦、莱舍蒂斯基、普尼奥、塔涅耶夫等等。

1868年在伦敦演出时,安东·鲁宾斯坦推荐他去圣彼得堡任教。奥尔签了三年合同,但事实上他在那里足足教了四十九年,光是在学院注册的弟子就多达二百七十人。

与钢琴界的李斯特一样,奥尔不教技术,只管音乐。尽管他对技术要求严格,但没有多少解决的手段,他在1900年之前比较关注技术细节的时期,并没有教出什么特别有名的学生来。1918年奥尔移居美国,二十年代他在纽约艺术学院和费城柯蒂斯音乐学院任教。有不少学生都跟随他去了美国,一时间美国的音乐厅舞台上都是来自俄罗斯的小提琴天才,以至于弗朗西斯和格什温还写了一首歌——“米沙、雅沙、托沙、萨沙”。

奥尔最有名的弟子无疑是津巴利斯特、埃尔曼、海菲茨和米尔斯坦四人,其他如塞德尔、帕尔洛、布朗、皮亚斯特罗、布津、希尔斯贝格、米沙科夫、金戈尔德、布隆斯坦等等,有的是风靡一时的小提琴家,有的则成为著名的教师。奥尔的学生在艺术上都个性十足,除了都特别优秀外,没有什么相同之处。因此,俄罗斯学派实际上是由一位伟大的教师和一批高水准的学生组成的,唯一能将他们归在一起的仅是因为他们都在俄国学习过。

在奥尔最著名的学生中,最先移民美国的是埃弗伦·津巴利斯特(EfremZimbalist,1889—1985)和埃尔曼,津巴利斯特在一段时期内比埃尔曼获得了更大的成功。

他的第一个老师是他的父亲,当时是俄罗斯的罗斯托夫歌剧院的小提琴家和指挥。

十三岁时,津巴利斯特进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在奥尔班上学习,1907年毕业时获得了金质奖章和令人垂涎的鲁宾斯坦奖学金。同年11月7日,他举行了柏林首演,与柏林爱乐乐团合作演出勃拉姆斯协奏曲;12月9日又在伦敦演出。接下来的几年间,这位年轻的艺术家在世界重要的音乐中心都举行了演出。1911年10月27日的美国首演,津巴利斯特准备的曲目是格拉祖诺夫协奏曲,这也是该曲的美国首演。

津巴利斯特的美国之行应该是非常愉快的,他很快就决定移民美国,并和当时的超级明星、女高音阿尔玛·格鲁克结婚。津巴利斯特还是个不错的钢琴伴奏家,他给不少著名艺术家都伴奏过,包括海菲茨在内。1928年,津巴利斯特被任命为费城柯蒂斯音乐学院小提琴系主任,1941年成为院长,并在这个职位上一直做到1968年。

他的第二任妻子是柯蒂斯音乐学院的创始人玛丽·路易斯。津巴利斯特于1985年去世。

津巴利斯特的成功是完全发扬了奥尔传统的结果,他的演奏具有惊人的魄力和强大的控制力,尤其是他的运弓技术非常出色。在音乐上他能够忠实并生动地表现作曲家的意图,并且具有很高的艺术品位。奇怪的是,津巴利斯特的录音非常少,而且即使发行过的CD也都很难找到。Doremi发行的勃拉姆斯协奏曲和第三奏鸣曲的CD是他最重要的录音,尽管转录得不那么尽如人意,也还算过得去。其中小提琴协奏曲是1946年的广播录音,由库塞维茨基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协奏。乐团的表现非常到位,倒是津巴利斯特的技术发挥并不太好,显得比较迟钝,但在音乐的处理上还是很细腻的。《D小调第三奏鸣曲》录制于1930年,这才是最能体现他最佳状态的录音。津巴利斯特在这里发挥了他最纯正的音乐品位,演奏非常内敛深沉,技术运用得也很灵活,真正称得上是大师级的诠释。钢琴伴奏哈里·考夫曼是约瑟夫·霍夫曼和斯托科夫斯基的学生,他的出色发挥也为这部作品增色不少。

作为那个时代的传统,津巴利斯特也从事作曲。他创作的作品包括一部歌剧、一部轻歌剧、一首《升C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一首大提琴协奏曲、一首小提琴奏鸣曲、一首弦乐四重奏、许多小提琴小品和改编曲。他对古代作曲家作品的挖掘工作也是很值得称道的。

米沙·埃尔曼(MischaElman,1891—1967)出生在乌克兰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位于基辅和敖德萨之间的小城塔尔诺伊。三岁时他就展示出惊人的音乐天赋,六岁时获得敖德萨音乐学院的奖学金。虽然之后有些机会能让埃尔曼展示他的才华,但他家境并不富裕,无法到更远的地方学习。在乌克兰小有名气后,一位富人同意赞助他去圣彼得堡跟随奥尔学习。正巧奥尔在距敖德萨以北一百五十英里的城市开音乐会,虽然奥尔当时正要离开,但还是聆听了埃尔曼的演奏。后来奥尔回忆说:“这个男孩十一岁左右,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小,手也小,为我演奏了一首协奏曲,在困难的经过句变化把位时像个杂技演员。当演奏结束时,我决定教他。”奥尔还帮埃尔曼拿到了全额奖学金。1903年1月,才进校不久的埃尔曼在学院里立刻引起轰动:

他没有任何初级练习就可以演奏帕格尼尼二十四首随想曲!于是,奥尔放弃了传统模式而将他作为高程度的学生来教,这也导致了埃尔曼后期在技术上出现了比较大的困难。埃尔曼1904年10月14日的柏林首演和1905年3月21日的伦敦首演都获得了巨大成功。1906年,他还与奥尔合作,在伦敦演出了巴赫的《双小提琴协奏曲》,评论家们无不被他优美而饱满的音色所折服。1908年12月10日的美国首演,埃尔曼演奏了柴科夫斯基的协奏曲。接下来的三个演出季,他出现在所有主要乐团的音乐会中,从东海岸到西海岸。十七岁时,他被人们欢呼为“小提琴之王”,没有遇到任何挑战,直到1917年海菲茨的出现。埃尔曼的旅行演出遍及世界各地,职业生涯一直持续到他去世的那一年。

埃尔曼最令人称道的是他独一无二的美妙琴音,在演奏歌唱性段落时,感人程度全无敌手。当然他的技术并不完善,而且在音乐上也不那么精确,让与他合作的艺术家们在配合时吃了不少苦头。埃尔曼技术上的全盛时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之前,当时的Victor公司为他录制了不少唱片,由Biddulph公司发行了五张CD,但现在都难觅踪迹了。其中有一张是埃尔曼和当时其他明星合作录制的,很有意思。

他与最著名的男高音卡鲁索,在一段时期内发展了良好的私人关系。1913年和1915年,他们录制了四首歌曲,也是早期录音时代最畅销的唱片。他们在音色上都代表了各自领域最优美的境界。1915年3月,埃尔曼又和另一位大都会歌剧院当红女高音阿尔达录制了四首歌曲。在成为独奏家十几年后,埃尔曼对室内乐甚感兴趣。他与三位来自波士顿交响乐团的演奏家组成了“埃尔曼四重奏团”,举行了几场公开演出,并在1917—1918年录制了几首重奏片断。一战结束后,埃尔曼重新开始旅行演出,重奏团随之解散。

1929年,HMV为埃尔曼在伦敦女王大厅录制了柴科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比胡贝尔曼录制的原始版本晚了一年。埃尔曼使用的是略作改动的奥尔版本。那时埃尔曼还处于技巧的巅峰期,在音乐上也全身心地投入;他的速度不快,但很有动感,比同时代其他小提琴家的诠释更为细腻。而且得益于女王大厅出色的声学效果,这个早期的录音展示了埃尔曼独特的甜美音色。让许多崇拜者失望的是,当海菲茨1937年的版本出现后,这个优秀的版本就从HMV的目录上抹去了。

Doremi发行的埃尔曼现场录音,质量参差不齐,最好的要数1948年在洛杉矶演奏的门德尔松《E小调协奏曲》,很适合埃尔曼甜美细腻的风格。柴科夫斯基的《忧郁小夜曲》和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都是他的拿手曲目,这次音乐会的录音也比较好。而1947年演奏的柴科夫斯基协奏曲出现了比较多的技术漏洞,与乐队的配合也不尽如人意;录音效果更是不敢恭维,小提琴音色尖锐刺耳。

同类推荐
  • 收藏指南(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收藏指南(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书主要讲以下几方面东西的收藏方法、价值等:玉器、铜器、古币、杂项、常识。
  • 山西民间工艺

    山西民间工艺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董其昌的书法艺术

    董其昌的书法艺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董其昌的书法艺术》介绍了董其昌的生平事迹、书法艺术特色、书法作品赏析等内容。
  • 生命的舞蹈

    生命的舞蹈

    艺术是一种心灵的舞蹈,是对生命与生活的一种阐释。懂艺术的人,人生不寂寞;会欣赏艺术的人,生活无处不诗意。林丹环编著的这本《生命的舞蹈》精选了中外艺术家谈论绘画、建筑、雕塑、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文章,让您跟随他们一起走进艺术殿堂,领悟艺术之美。
  • 世界美术史

    世界美术史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此,我们组织编辑出版了这部《世界文化史》。本书按地域编年的形式进行编排,以通俗易懂的散文文化表述,追求一种和谐而有趣味的阅读快感,办求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结构上整合串缀,散点透视的方法,有机地把世界文化史中特别耀眼的闪光点组织成绚丽多彩的画卷,每篇文字约千字左右,避免过分的学术化,内容上举凡哲学、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科学、宗教诸方面,皆有涉猎,把握文化发展的脉络。
热门推荐
  • 萌妻有毒:天价兼职少夫人

    萌妻有毒:天价兼职少夫人

    他花天价雇佣了一个兼职老婆,说好五年之后各走各的路。她重生归来,步步为营,为了复仇,甘愿牺牲自己五年的青春。五年之后,他无赖地笑道:“老婆,你是打算从兼职变成全职呢?还是打算还钱呢?”“……”“对了,如果想要还钱的话,我愿意牺牲一下,接受你卖身还债。”他是商场的帝王,他说他可以给她依靠,可她却不愿再当浑浑噩噩的公主,她要做掌控自己命运的女王。
  • 改革大师:王安石

    改革大师:王安石

    改革家王安石,锐意富强,勇于冲破旧俗樊篱,指引新路,政治家王安石,特立独行,别于流俗腐儒,务实精进,文学家王安石,笔力冷峻深刻,文坛领袖名至实归!《中国古代文臣谋士:改革大师(王安石)》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清朝穿越记

    清朝穿越记

    【起点女生网一组B班签约作品】看了太多的清穿文,自己也想写一篇,就当圆自己一个穿越梦。齐珞和父母一起穿到清朝只想和自己父母平淡幸福生活的齐珞该怎么办?是努力摆脱命运的轨迹还是顺其自然?平凡低调却因父亲的升官封爵备受关注蝴蝶翅膀闪动,既然已经来到这了,那么我的人生我做主读者群101581278(已满)安琪亲所建104063495(已满)最初梦想亲所建114076474(已满)最初梦想亲所建72374289(新建的超级群,招人中)感谢瑶提供以上四个群敲门砖皆为故事中的人名,很简单的问题。另外推荐我的新书《海月明珠》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古龙文集:九月鹰飞(下)

    古龙文集:九月鹰飞(下)

    江湖传言,曾经富可敌国的金钱帮,在帮主上官金虹去世之后,其财富和武功心法都收藏到了一个很秘密的地方。江湖上还说,世上知道藏宝地方的人只有上官金虹的女儿——上官小仙,一个和林仙儿一样的绝代美人,可惜的是,上官小仙的智商只有七岁女娃的水平。江湖上的各路豪杰闻听此事,没有不蠢蠢欲动的,然而,上官小仙现在却在小李飞刀唯一传人叶开的保护下……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落星追魂

    落星追魂

    落星追魂白云飞练成落星秘籍追魂十二巧打,被黑白两道追杀,因为谁能击败他,谁就是天下第一。满怀仇恨的白云飞血洗少林、峨嵋各大派。武林三大堡被闹得鸡犬不宁,四川唐门的飞蝗阵被一招破去,这些乱局到底事出何因?白云飞和温柔娇艳的罗刹仙子之间血腥复仇和美丽的爱情纠缠牵扯又会有怎样的结局?
  • 天团皇妃驾到:朕的皇后太刁蛮

    天团皇妃驾到:朕的皇后太刁蛮

    江湖传言武林盟主家的女儿南宫瑾儿精通诗词,貌美如花。江湖传言谁若娶了南宫瑾儿,南宫老爷就将武林盟主之位让给他。可是江湖还传言,南宫瑾儿曾说,将来会娶上一房美相公和数房夫妾。虽然这些只是传言,却足以让世上的男人闻南宫瑾儿而丧胆,若娶了她那不就意味着以后会……去你的貌美如花,头上的帽子可要紧,千万不能让它变成绿色的。可是这世上就是有些不怕死的,而这些人中还有个是高高在上的九五之尊,当今的皇帝,他胁迫南宫老爷娶了南宫瑾儿,还立她为了皇后。只是为什么这个皇后行为如此乖张,就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万物生长

    万物生长

    《万物生长》是冯唐的北京三部曲之一。《万物生长》讲的是“我在酒吧里邂逅了一位少年,秋水。他的眼睛很亮,在黑暗的角落里闪光,像四足着地的野兽……”秋水是医学院研究生,从小受乡里器重,文字天赋异禀,性格没有受到过束缚。学生会主席的他擅长仿写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出口成章,被周围一群逗逼男同学视为精神领袖。然而,在这打闹、不正经、肆意欢乐的校园生活中,秋水也正经历着情感的镇痛和逝亡。小说主情节以初恋情人小满的情感纠葛为故事背景,以秋水和现任女友白露探索爱情探索身体的故事为进行主线,和魅力熟女柳青的相遇和发展为故事后续,展现了秋水在过去、现在、未来的时空接替中,情感混沌、漂泊无依的“青春横断面”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