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3100000016

第16章 魔鬼的颤音——二十世纪诸多小提琴学派(1)

关于小提琴家历史的所有线索都汇聚在乔瓦尼·巴蒂斯塔·维奥蒂(GiovanniBattistaViotti,1755—1824)的身上,这位意大利大师上承科莱里、维瓦尔第和塔蒂尼的精髓,下则开创了现代小提琴演奏风格,成为后来所有演奏学派的核心。维奥蒂在法国的十年是他影响力最大的时期,他的门徒建立了闻名于世的法国学派,而比利时、德国、奥地利、匈牙利、捷克、俄国学派也无一不与其有关联。

小提琴学派在传承中关系盘根错节,因此很难说某位小提琴家就一定只属于某一学派,能成为一代巨匠都是融合了各学派之所长的结果。在十九世纪演奏风格的传统中,帕格尼尼代表着炫技风格,他可以算是科莱里系统的一个分支,将小提琴的技巧发展到顶峰,是当年红极一时的炫技大师。不仅仅在小提琴领域,其他的器乐演奏在技术上也随着帕格尼尼的革命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然而帕格尼尼并非是一位伟大的教师,他的学生中比较著名的有西沃里、恩斯特、巴齐尼和布尔;在其他地方,追随帕格尼尼遗风的还有布尔梅斯特和库贝利克。在那之后,炫技表演已经不再是艺术家们追求的目标了,意大利这个小提琴发源地在很长时间内居然没有出过任何大演奏家,直到阿卡多的出现。与帕格尼尼相对立的是以约阿西姆为首的注重音乐修养的一类小提琴家,他们着力发展现代小提琴语汇,玛窦和弗莱什都是这一范畴的拥护者。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新的技巧大师们都出色地结合了帕格尼尼和约阿西姆的优点,既拥有高超的技巧,又具备敏锐的乐感和天才的创新能力。

有录音记录的伟大小提琴家中的长者约阿西姆生于1831年,比勃拉姆斯还大两岁,接下来是萨拉萨蒂和伊萨依,这三个人都与法国学派有关(见“早期录音的先驱”一章);而活跃在二十世纪前半期的主流——法比学派、德、奥、匈、捷克诸学派和俄罗斯学派,也都是维奥蒂这棵大树的分枝,其中留下历史录音的顶尖人物,大约都集中在两位王者——克莱斯勒和海菲茨之间。

从录音效果上来说,早期的小提琴录音还不尽如人意,高频泛音很少,所以音色显得比较干涩。即便如此,小提琴大师们在二十世纪初留下的很多录音,至今还是相当动人的。电气录音时代以后,录音质量有了一个飞跃式的提高,五十年代的小提琴录音质量已经和当代的没有什么差别了。

新技巧大师的诞生

弗里茨·克莱斯勒(FritzKreisler,1875—1962)被称为“小提琴之王”,他是二十世纪前半期小提琴演奏的象征,是第一位通过直觉预感到在演奏中需要更多地表达感情,从而把声音、技巧和表达能力融合在一起的小提琴家。在音乐会小提琴独奏家、作曲家和录制唱片三个方面,他都取得了空前成功。

这位王者出生于维也纳,他的父亲和剧院乐队首席奥伯是他早期的两位老师。

克莱斯勒七岁时首次登台演出,为著名女高音阿德丽娜·帕蒂的姐姐卡洛塔伴奏。

紧接着他就成了维也纳音乐学院有史以来年龄最小的学生,师从约瑟夫·赫尔梅斯贝格,同时还跟随布鲁克纳学作曲。十岁时以获得金质奖章的成绩毕业后,他得到了去巴黎音乐学院的奖学金。在那里,他的老师——七十四岁的比利时人马萨尔正是法比学派的创始人之一。马萨尔在给克莱斯勒父亲的信中写道:“我教过维尼亚夫斯基在内的许多学生,但弗里茨将是他们中最伟大的。”于是,克莱斯勒就以赫尔梅斯贝格—彪姆—罗德—维奥蒂和马萨尔—克鲁采—维奥蒂两条线索继承了维奥蒂以来的传统。克莱斯勒并非一开始就大获成功,他的发展比较缓慢。尽管十四岁时就和钢琴家罗森塔尔一起到美国巡回演出,但是当他回到维也纳后申请当时歌剧院的职位时竟然被拒绝了。他真正成功的音乐会是1899年12月1日,由尼基什指挥柏林爱乐乐团合作演出了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接着1901年至1903年的美国巡演使他真正确立了国际大师的地位。克莱斯勒在美国、英国、法国都大受欢迎。伊萨依把一首无伴奏奏鸣曲献给他;1910年艾尔加把自己的小提琴协奏曲题献给他,并在女皇大厅举行了首演;法国则授予他军官荣誉。他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克莱斯勒1924年定居柏林,在**上台后移居美国,直到1962年去世。

克莱斯勒的演奏永远不会让人察觉到技术的痕迹,他的音乐自然流畅,散发出敏锐的活力,音色深沉,自由节奏的处理恰到好处。在曲目上,他虽然录制了一些协奏曲和奏鸣曲,但最擅长的还是小型作品,他那种精致而带有沙龙气质的风格是无与伦比的。克莱斯勒演奏的歌唱性也是前所未有的,而且旋律在他的手里几乎成为朗诵和交谈。在演奏技术上,克莱斯勒是第一个以一种高度发展的方式使用揉弦的人。在他之前,小提琴家的揉弦仅仅是“偶尔润色”;而克莱斯勒不仅在歌唱性部分,而且在快速经过句以及分弓演奏的技术性片段中也不断使用揉弦,增添了戏剧性,而且他运用得非常自如。

克莱斯勒是录音先驱之一,最早的唱片录制于1904年,而最后的录音则是1946年。全套RCA发行的CD录音非常珍贵,除了一张是奏鸣曲以外,其他全是克莱斯勒最拿手的小品和改编曲。时间跨度是1910—1946年,而且大部分是录制于1928年之前的声学录音,这正是他的全盛时期。克莱斯勒是最后一位大量作曲的小提琴家,他的作品才华横溢,家喻户晓——《爱之喜悦》《爱之忧伤》《维也纳随想曲》

《美丽的罗斯玛琳》《中国花鼓》等等。千万别小看了这些小曲,其实有些是非常难的。克莱斯勒年轻时觉得小提琴独奏曲目很有限,当他开音乐会需要更多小品时,他就以维瓦尔第、普里亚尼、施塔米茨和库普兰的风格写了些小曲,并说这是一些改编曲。评论家们纷纷祝贺他所进行的挖掘工作。如果当时他说这是自己写的,人们可能不会认真对待它们。直到1935年,克莱斯勒才公布了实情,他表示评论家的威信并没有因为他们曾经认为的好作品的作者改变了而受到损害,“作者的名字改变了,但作品的价值还在那里”。RCA录制的曲目大都是小曲,数目太多,组合显得非常凌乱,因为它是按照录音的年代从早期到晚期的顺序排列的,很多曲目都录制过好几遍。好在附送的说明里编有按照作曲家和作品名称顺序排列的目录,以方便查找。除了小提琴小品以外,有许多乐曲改编自当时流行的歌曲和歌剧咏叹调。演唱它们的是著名的男高音约翰·麦考马克和女高音杰拉蒂尼·法拉尔,克莱斯勒则在其中加入小提琴独奏声部——声乐和小提琴在当时是很常见的组合。舒伯特的《小夜曲》是用英文演唱的,一开始听可能会很不习惯。巴赫的《二重协奏曲》也录了音,其中另一位小提琴家是他的好友津巴利斯特。由于声学录音条件所限,乐队就只能由弦乐四重奏代替了,效果还不错。帕格尼尼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的首乐章也被克莱斯勒彻底改写了,配器与原作有很大的不同,是个非常有创意的版本。唯一相对“严谨”的录音,是他与拉赫玛尼诺夫合作录制的贝多芬G大调、格里格C小调和舒伯特A大调三首奏鸣曲,这也是历史上最重要的室内乐录音之一,是一次客观而现代的诠释。RCA的录音中还包括很多首次发行的录音,最罕见的是克莱斯勒演奏德沃夏克的《幽默曲》——不过是钢琴独奏!他应该是位不错的钢琴家,音乐上和他拉小提琴一样,甜蜜极了。全套十一张CD由Marston转录,音质堪称惊艳。

与RCA几乎都是小品录音不同,EMI发行的全部CD有一半是经典协奏曲录音,其中最早的是录制于声学录音年代的莫扎特第四小提琴协奏曲(1924年)和布鲁赫第一小提琴协奏曲(1924—1925年)。布鲁赫协奏曲最为精彩,是克莱斯勒用小提琴诉说的范例,浪漫至极,古森斯指挥皇家艾伯特大厅乐团的协奏也配合默契。

克莱斯勒演绎经典作品时,趋于比作品原貌更为甜蜜、舒适和松弛,他为贝多芬、门德尔松和勃拉姆斯的协奏曲都分别留下了1926—1927年和1935—1936年两个录音版本。虽然二十年代的电气录音尚未成熟,但总的来说演奏要比三十年代更紧凑和活跃。最典型的是门德尔松协奏曲,1926年版本的第一乐章体现了真正的“非常热情的快板”这一作曲家的意图,而1935年的版本比较松散;贝多芬协奏曲也是1926年的录音更为细腻动人。从录音上来说,三十年代的录音平衡性不错,而二十年代的录音突出了独奏小提琴的音色,乐队部分很薄弱。

克莱斯勒和卢普合作录制的贝多芬十首小提琴奏鸣曲,是他质量最好的录音之一,也是当时最重要的版本。克莱斯勒的演奏免不了带有浪漫主义的痕迹,他并不像现代的演奏家那样完全遵照乐谱上的标记——强弱对比、分句法。他甚至随意改动节奏,个人版本凌驾于作曲家之上,每一句都带有他个人的见解。在“克鲁采”奏鸣曲的开头第一个和弦过后,他丝毫没有渐弱的意思;在第七奏鸣曲第一乐章里,他并不保持连贯旋律中的长音符;在第八奏鸣曲的慢板乐章开头直接篡改了节奏;现在没有一个小提琴家敢像他那样在第四奏鸣曲的终曲作如此大幅度的速度上的变动。不过这一切都不能改变克莱斯勒演奏的本质,他比别人更清晰地表达了作品的情感。卢普与克莱斯勒的配合非常默契。他作为钢琴伴奏家在当时已经赫赫有名了,是歌唱家莱曼和吉利的伴奏;并且作为独奏家,他还和富特文格勒合作过。EMI套装中只有最后两张是克莱斯勒本人创作的小品或改编曲,除了少数几首以外,绝大部分都是三十年代的录音,音质上佳。这些小品的经典演绎到现在也没有被任何人超越。EMI的录音集在ICON系列发行之前,只发行过日本版。新转录的质量还是可以接受的,特别是三十年代的录音都很不错;二十年代的录音中小提琴的音质非常好,但背景噪音不均匀,明显可以感觉到78转唱片换碟时的痕迹。

布隆尼斯拉夫·胡贝尔曼(BronislawHuberman,1882—1947)是小提琴家中的弗里德曼,而他最著名的录音之一即是与弗里德曼合作录制的贝多芬“克鲁采”奏鸣曲(Naxos8.110736),这个录音也是最具个性的版本之一。胡贝尔曼是一位备受争议的大师,有的人认为他是真正伟大的诠释者,而有些人则认为他的音乐很怪诞。指挥家如瓦尔特和托斯卡尼尼都对他推崇备至,而他的同行们对他的评价却很苛刻。胡贝尔曼的崇拜者们主要在欧洲,尤其是德国和奥地利;波兰和巴勒斯坦也有大量的乐迷,他们把他看作贝多芬和勃拉姆斯音乐的终极传播者。而在美国,听众们习惯了克莱斯勒的美妙音色和海菲茨超人的技巧,很难接受胡贝尔曼不太均匀的技术。

这位波兰小提琴家最早的学习,是在华沙音乐学院师从奥尔的学生米沙洛维奇;然后在巴黎跟马萨尔的学生洛托学习;1892年又在柏林约阿西姆的门下。因此在采访中当问及他到底属于哪个学派时,胡贝尔曼的回答是“但愿我了解我自己”。不过他表示和约阿西姆的相处并不十分愉快,他的拉琴灵感来自波兰歌唱家莱茨基和著名的男高音卡鲁索;在十四岁之后他已经不需要任何老师了。胡贝尔曼的演奏生涯始于十一岁,自此在欧洲各大城市演出。1894年他受女高音歌唱家帕蒂邀请参加她的告别演出;1895年在维也纳演出,大获成功;1896年又在勃拉姆斯出席的音乐会上演奏了这位伟大作曲家的协奏曲,质量之高使作曲家本人深感震惊。在**统治德国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胡贝尔曼拒绝了富特文格勒的德国演出邀请,他组建了巴勒斯坦爱乐乐团(以色列爱乐乐团的前身),并由托斯卡尼尼指挥了首场演出。胡贝尔曼的演奏生涯差点在1937年的一次空难中断送,但他以惊人的毅力挺了过来,继续出现在舞台上。

胡贝尔曼演奏任何作品都带有自己的印记,以今天的标准来判断不免有过时和陈旧的倾向;不过他给人总的印象是生动、明快和传神的。在音乐的处理上他习惯加入自己的见解,尽管他认为遵守作曲家的意图非常重要,但他始终不太重视“完全忠实于谱面记号”这件事。胡贝尔曼能演奏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弱音,运弓的控制力极强。在全盛时期,他左手对音准的控制完美无缺,揉弦具有紧张度;但右手在换弓时并不细腻,很容易出现杂音,后期的运弓压力也偏大,给人以粗糙的感觉。

尽管如此,他热情洋溢的演奏和坚定自信的风格还是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胡贝尔曼的录音不多,而且多数录音并不是他的最佳状态,只能为我们传达一个不完整的艺术家形象。最著名的录音如今被Naxos发行,就是贝多芬和柴科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这是为数不多的能展现胡贝尔曼巅峰状态的唱片,数码转制非常成功。其中柴科夫斯基的协奏曲在当时是很多小提琴家不愿意碰的,而这部作品非常适合胡贝尔曼的性格,充分体现了他音乐个性和技术方面的长处。1928年的演奏成为早期录音中最好的版本,胡贝尔曼使用了原作版,但在第三乐章有删节。他的演奏达到了技术与音乐性的完美平衡,除了一些老式风格的滑音以外,整体风格很现代。贝多芬协奏曲是1934年与塞尔指挥的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的,和后来典型的德国小提琴家相比速度明显偏快,强弱变化和分句都十分自由,整体风格明快活跃,与另一位演奏德奥作品的专家弗莱什宽广宏伟的风格大相径庭,但也很有说服力。值得一提的是,他演奏两部协奏曲的慢板乐章都具有超高的水准,时而热情澎湃,时而深沉内敛。

Arbiter和Music&Arts发行的CD全部录自音乐会现场,而且都是四十年代胡贝尔曼从空难骨折恢复过来之后的演出。1946年与奥曼迪合作的柴科夫斯基协奏曲在风格上与早年录音没有差别,不过技术上的衰退还是比较明显的。最精彩的录音是勃拉姆斯第一小提琴奏鸣曲和巴赫的《D小调帕蒂塔》,胡贝尔曼表现出一位成熟艺术家的气质,虽然不免带有旧式的陋习,音准上也不完美,但对风格的把握无与伦比。

日本OpusKura转制的78转唱片是胡贝尔曼三十年代初的录音,全部都是小品。

同类推荐
  • 节日的视觉盛宴:中国贺岁电影研究

    节日的视觉盛宴:中国贺岁电影研究

    本书是第一部专论中国贺岁电影的著作,从电影文化,品牌价值等,结合个案进行解读。
  • 西方音乐故事

    西方音乐故事

    《西方音乐故事》收集了数十篇古今西方著名音乐家的逸闻趣事。本书定位为西方音乐知识普及类书籍,以浅显易懂的文字与叙述方法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了莫扎特、肖邦等西方著名作曲家与音乐的不解之缘,并囊括了许多世界名曲的起源及发展创作背后的故事
  • 西方音乐史纲与名曲赏析

    西方音乐史纲与名曲赏析

    本书以作者二十余年来的西方音乐史教学和研究为基础写成,其所面向的读者群主要为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学生。
  • 听傅雷讲艺术

    听傅雷讲艺术

    傅雷先生不仅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更是一位成绩斐然的文艺批评家,他在文学、美术、音乐等领域中精深独到的见解,给后学者众多启示。
热门推荐
  • 销售的80:20法则:告诉你客户在哪里

    销售的80:20法则:告诉你客户在哪里

    为什么大多数人不成功?因为他们在缺少回报的工作中投入了太多的精力!灵活应用《销售的80:20法则·告诉你客户在哪里》中的知识将使你避免这一问题。“80:20法则”将教导你将身边的资源转化为优势,轻松获得成功与快乐!勤奋的鸟儿有虫吃?那可不一定!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弗利度·帕累托发现,成功永远属于20%的幸运儿,这就是著名的“帕累托罗法则”,也称“80:20法则”。如何用20%的时间获得80%的收入?如何从20%重要客户身上获得效益,《销售的80:20法则·告诉你客户在哪里》收指导你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成功。
  • 入戏

    入戏

    13岁,就该有花季之姿。13岁,是女孩初现女儿香的年纪,是女孩蜕变的年纪。而她,小小的个子,干瘪的身体,皮肤还算白净,却透着不健康的蜡色,一双铜铃般的大眼睛张皇着恐惧,在巴掌大的鹅蛋脸上格外惹眼。她的手垂在身侧,不安的手指紧紧揪着衣服的下摆。正朝她一步步走来的男人叫莫良峰,是女孩的爸爸。男子止步,女孩怯弱地退了两步,身子不自觉地发抖。莫良峰笑得很和蔼:“莫非,从今以后这就是……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异界之魔刀悍厨

    异界之魔刀悍厨

    炮兵连,炊事班班长王老炊穿越了!扯下头上的军帽,撇飞了出去。解下身后背着的大黑锅,狠狠的砸在了地上,王炊事仰天长啸:一样的穿越,不一样的异界。这是一个魔甲纵横的世界!魔甲:魔兽晶核,镶嵌在盔甲之上,辅助以阵法,使盔甲拥有强大的威力!重拳出击,打造厨子的彪悍人生!
  • 毒医傻妃

    毒医傻妃

    Z市高级住宅区,一栋别墅里面,一对妙人儿,对面喝着茶,聊着天,男人和女人都露出淡淡的笑,脸上的幸福不……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倾覆天下:只为牵个相公回家

    倾覆天下:只为牵个相公回家

    她是相府的庶出,自幼受尽磨难。相国府真正的千金却为了躲避当今圣上的指婚出逃,她代姐出嫁,一朝入深宫。他是大名鼎鼎的十二皇子,弑君夺位成为一国之君,灸国人人惧怕的恶魔,霸道而残忍。当看见自己未来的皇后竟然被轻易推落荷花池时,他的眼中尽是鄙夷。一个半点胆识都没有的女人,如何做他的王后?只是没想到士隔三日当刮目相看,她竟然只费费唇舌便轻而易举的招降了自己一直头疼不已的叛臣贼子……迎头又招来太子殿下的示爱……这样祸国殃民的女人,对于江山
  • 这个皇叔有点冷

    这个皇叔有点冷

    金牌杀手一朝穿越成为废柴公主!爹不疼娘不爱,任人欺辱,甚至被女扮男装丢去邻国当质子!然,废材转身成为邻国风云人物,皇帝圣宠,后妃巴结,朝臣拉拢。风光无限的背后却带着道道伤痕!她暗自发誓,那些欺她、辱她、毁她之人,她都会将其一一挫骨扬灰!练神诀,学毒医,当圣女,涉朝政,收复国土!只是在这过程中她却不小心误惹了一头看似可爱温顺的银狼,谁能告诉她为何这头像狗一般听话乖巧的狼,竟是这般冷酷霸道不要脸!邪王开口,谁敢不从!当他遇到这磨人小妖精时,终于底线破裂,愤怒低吼:“今晚侍寝。”“呸,臭不要脸,小爷不约!”
  • 奴夫有术,悍妻当道

    奴夫有术,悍妻当道

    一朝醒来,发现自己穿越到了大唐盛世,而且还是赫赫有名的将军府中。还没来得及高兴,却发现自己不是将门千金,而是没父没母的将军家的童养媳。据说自己未来老公残暴成性、凶悍暴戾,以欺负人为乐趣……据说府中大夫人二夫人少爷小姐们个个腹黑阴险,以整人为乐……宅狼虎豹多多,阴谋诡计频现,不怕不怕,咱是现代来的凹凸曼,专门消灭各种怪兽的!
  • 靠近

    靠近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