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2500000022

第22章 舒新城与道尔顿制(2)

前面提到,符定一对舒新城冒名顶替的事,采取宽容态度,这才使他顺利完成学业。相比之下,符定一与毛泽东的关系也不寻常。1994年5月8日,《人民日报》刊登符定一子女的文章说:1912年他父亲创办湖南省立第一中学招考新生时,国文的考题是《民国成立,百端待理,教育与实业应以何者为重》。毛泽东在应试时不仅阐明了二者的重要性,还强调教育对国家富强所起的基础作用。由于这篇文章“逻辑严谨,文理豪放”,因此被列为第一。符定一疑其有伪,决定当面再试,结果发现此人绝非等闲之辈。可惜毛泽东在该校只待了一个学期就退学了。第二年他又投考湖南第四师范,后来该校并入第一师范,这就是毛泽东的最后学历。不久,符定一当选国会议员,离开湖南定居北京。毛主席在湖南第一师范毕业后也到了北京,并找过这位老校长。符定一的子女说:”父亲对这位’身无分文,心忧天下‘的学生,在政治上多次给予热情鼓励,经济上也曾予以适当援助。毛主席的母亲去世时,父亲主动拿出50元银洋,作为回乡奔丧之用。“舒新城从湖南高等师范毕业后,先后在长沙兑泽中学、福湘女校任教,并于1920年担任了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教育科主任。一师的校长是锐意改革的易培基,他聘请一大批新潮人物前来任教,当时毛泽东也被聘为一师附小主事(相当于校长)。

《舒新城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前言对当时的情况有所介绍:舒新城于“1919年11月,在长沙创办《湖南教育月刊》,任总编辑,以‘研究我国教育应采之宗旨,介绍世界教育之思潮,批评旧教育之弊端,商榷新教育之建设’为方针,毛泽东、杨树达等为重要撰稿人。舒新城还分别致函文教界名流陈独秀、胡适和张东荪等,说明办刊的艰难,请求给予支持。同时,舒新城还给《体育周报》《北洋时报》《新中国》等报刊撰稿。1920年4月,《湖南教育月刊》出至第五期时,由于军阀张敬尧的胁迫而停刊。随后,舒新城到上海谋生,结识张闻天、恽代英等。7月,受聘担任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教育科主任,主讲教育学和心理学,并与毛泽东、匡互生等倡导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毛泽东此时为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小学部主事)。1920年10月29日,湖南省学生联合会举行欢迎来湘讲演名流大会,杜威、蔡元培、舒新城等在会上均有演说。”曾经担任过毛泽东秘书的李锐在《三十岁以前的毛泽东》中说:“这时的湖南第一师范,颇似五四前后的北京大学,是湖南学生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基地。1920年易培基接任校长后,对一师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他把原有的教职员全部更换,几乎一个不留,先后延聘了一班参加过五四运动或受过五四运动熏陶的新人物来校任教,同时废除不合理的管理制度,彻底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着重培养民主自由的校风和自由讨论、百家争鸣的学风。这样,使得一师的面貌为之一新,在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方面发挥了更加显著的作用。但是那一批被称为进步的教员,思想状况却是非常庞杂的,几乎各派‘新思潮’都可找到它们的代表。沈仲九、匡互生等一些人是信仰无政府主义的;陈启天、余家菊是国家主义派;夏丏尊、田汉、周谷城、舒新城、王鲁彦等鼓励学生学新文艺,写白话文、写新诗;博物教员辛树帜讲进化论,公然进行性教育;还有信仰杜威、罗素的‘教育救国论’、‘科学救国论’的人;此外如王凤喈、熊梦飞、吴晦华等,则是后来著名的国民党分子。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少数,除毛泽东外,只有熊瑾玎和陈昌、李达、李维汉几个人,可是他们对学生的影响特别深。”(《三十岁以前的毛泽东》第447页,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顺便提一下,这位易培基校长后来担任过孙中山大元帅府顾问、黄郛摄政内阁教育总长、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上海劳动大学校长、故宫博物院首任院长等职。国民政府成立后,他因故宫盗宝案被迫辞职,于1937年9月忧愤而死。1949年以后获得平反,并为毛泽东多次追忆。

四 杜威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李锐在书中的描述虽然反映了当年湖南“教育界颇有蓬勃之象”(毛泽东致胡适语),但是其中关于舒新城与夏、田、周、王等人“鼓励学生学新文艺、写白话文、写新诗”的说法,却不大准确。因为当时的舒新城不仅是新文艺的鼓吹者,更是一位新教育的探索者。之所以如此,除了专业兴趣和职责所在之外,还与杜威访华有关。

1919年杜威应邀访问日本时,收到学生胡适来信,希望他能到中国讲学。不久,杜威在中国五大教育团体的邀请下抵达上海,开始了将近两年半的中国之行。在此期间,他足迹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所到之处受到热烈欢迎。杜威每到一地,都要举行大大小小的讲演和讲座,而教育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比如在上海,他讲演的题目是《平民主义的教育》;在南京,他为大学生讲授《教育哲学》;在北京,他专门开设了《民主主义与教育》的课程……杜威说,教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可以为个人提供更多选择和机会,为人类的进步提供无限的可能性;教育哲学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如果没有这种思考,教育就容易成为一种盲从或赶时髦的活动。

在人类的教育中,杜威特别重视儿童教育。他认为让儿童健康成长,是教育的起点;让他们认识社会,是教育的目的。由于儿童具有学习的本能,因此教育应该一方面适应儿童的本能和经验,一方面顺应社会的需要,否则就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杜威还说,我们的教育应该让学生养成虚心、诚实和负责任的品质,培养他们追求真理、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科学精神。如果学校总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传授和教材的内容,什么事情也要被动地按照书本上的”标准答案“去做,那就会让学生养成盲从、呆板、不虚心、不诚实、缺乏负责心、缺乏判断力的习惯。其结果,很可能是一事当前,只知揣摩别人的想法,却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这个结果对于专制社会当然是满意的,但是却不利于公民的培养,与民主社会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

正因为如此。杜威坚持倡导平民主义教育。他认为所谓平民主义教育,就是必须把教育当作全体人民的事业,这是民主社会与专制社会的根本区别。平民主义教育有两个条件,一是要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二是要让学生养成与他人合作共事的习惯。前者注重个性自由,反对教育中的千篇一律、死记硬背、盲目服从;后者强调人和人之间要通过合作来分担责任,分享利益。杜威的教育哲学可以用“教育即生活”来概括。他认为学校生活是社会生活的预备阶段,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求知,而是为了生活,因此他反对把学校与社会截然分开。

对于教育与知识的关系,杜威的思想对我们也很有启发。他说:由于知识是人们在探索和试验中逐渐获得的,因此教育应该是一个实验过程。

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不应该被动地接受一大堆知识,而应该懂得怎样从各种渠道汲取知识,并借助工具利用这些知识。基于这样的理念,他希望学校要成为引导学生认识社会的一个特殊环境,教师要以一个指导者的身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不要控制他们的学习。

杜威还说,人类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学习本能,我们的教育应该是以儿童为中心,让教材和教学内容适应儿童的本能和社会的需要,而不是以教材为中心,让孩子们被动地接受教材上的内容。他指出:“教育的最大毛病,是把学科看作教育的中心。不管儿童的本能、经验如何,社会的需要如何,只要成人认为一种好的知识经验,便炼成一块,硬把他装入儿童的心里面去。”(《杜威五大讲演》第95页,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他认为这样做的后果,是造成死记硬背教学模式和班级化教学体制的根源,也是学校与生活脱节、学科分割太细、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基本原因。不幸的是,在这种情况下,成年人不知道是教育出了问题,反而以为是孩子们不爱学习,于是便企图用各种手段强迫他们就范。他们甚至认为教育就好比治疗牙病,要拔牙就必须忍受暂时的痛苦,要摆脱无知就必须接受教育。

这让人想起中国“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古训,也想到如今“知识改变命运”的喧嚣。难怪当今社会的家长、教师乃至教育管理者们,都自觉不自觉地要把十几年中小学生活作为高考的准备,即便再苦再累,也要强迫孩子们忍受。

杜威的教育思想首先在他的夫人爱丽司(Alice)那里得到响应。为了验证丈夫的学说,杜威夫人在芝加哥创办了实验学校。一开始这所学校只有两个教员12个学生,但很快就风行欧美,成了新兴教育的杰出代表。杜威来访后,中国各地也办起了实验学校。如今冠以”实验“二字的中小学就是当年的流风余韵。可惜这些学校的性质已无人知晓,“实验”二字也早已名存实亡。

杜威访华时,他的夫人曾在北京女子学校发表关于“初等教育”的演讲。这次演讲对杜威思想是很好的诠释。该演讲由五四运动的著名学生领袖罗家伦记录整理,因此通俗易懂,明白流畅。

演讲一开始,杜威夫人就很不客气地指出:东方人以为教育就是向儿童传授知识,而这种传授就像赠送遗产一样越多越好;但西方人却认为儿童具有潜在的可能性,这种潜在的可能性是成年人以及整个社会想不到的,因此我们不应该用既定的知识和课程来约束他们,而应该让他们的个性和天赋得到最好的发挥。

接着她解释说,尽管东西方文化具有很大差异,但由于受亚里士多德的影响,欧洲人曾经也把儿童当作一个“收受机关”,并认为学问越难越好,从而使西方教育走了很长时间的弯路。柏拉图的教育学说虽然主张让孩子自由发展,却并不重视日常生活,认为那是奴隶们做的事情;直到福禄培尔自由主义教育思想问世后,才扫除了这种观念。

在此基础上,她又进一步介绍说:美国公共教育的目的,是建立在个人自由发展基础上的。其教育的方法,不是要让个人适应社会的计划,而是要使个人通过自由发展为社会谋取福利。正因为如此,民主国家和专制国家对教育的理解有本质的不同。民主国家把教育当作一种试验,希望教育能够给儿童一种机会,看他能发展到什么地步。但是专制国家却把生命视为毫无个性的机械,硬是把儿童打造成一个机械零件。她指出:“这样的教育,或者可以求外表的形式,但是设如这机械的一部分败坏,他部分也就不可收拾。清政府若是懂得这个道理,或者不至于倒得这样快。世界人类若是都能自由发展,完全尽他们自己的责任,也不能容这次和会(引者按,应该是指巴黎和会)造成许多的错误。”(《杜威五大讲演》第319-320页)纵观杜威夫人的讲演,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由于儿童具有潜在的可能性,因此儿童期越长,这种可能性就越大。但是东方人望子成龙心切,这就容易让儿童过早成熟,结果是中断了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所具有的无限可能性。

第二,爱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但旧的教育制度却不能容忍这种天性,结果是儿童的天性被扼杀,他们具有的潜在可能性也被破坏。

第三,四五岁儿童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极为重要。在进入学校之前儿童就已经养成许多习惯,小学教育的责任,就是要了解并利用儿童在学龄前养成的这些习惯,将他们培养成高尚的人。

第四,儿童虽小,却能够观察判断人事的好坏。如果教师不能引起他的兴趣甚至让他反感,他就会采取各种方式进行抵抗。好的儿童教育一定要知道他们爱做什么,要从他们的兴趣爱好入手,一步一步去试验,一点一点求进步。

第五,教育一定要从日常生活开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比如煮饭时就可以教儿童认识柴米油盐,如果孩子要知道其来源,还可以同他去店铺或农村,进一步了解商业、农业和其他科学知识。要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帮助他们养成创造的观念。儿童喜欢游戏和争斗并不是坏事,教师可以因势利导,让他们学会组织起来,分工合作,从而为未来的政治生活奠定良好基础。

同类推荐
  • 向前进:一个青春时代的奋斗史

    向前进:一个青春时代的奋斗史

    这是一个关于理想、奋斗和成长的故事。“傻根”“阿炳”“许三多”,谁才是真正的王宝强?一个农村孩子八岁时的梦想,在十六年后变成了现实。这不是传奇,为了这个梦想,他在少林寺学艺六年。为了这个梦想,他在北影厂的门口蹲候三年,只为有一个说台词的角色。为了这个梦想,他在工地上搬砖、运沙,挥汗如雨。为了这个梦想,他和所有一样有梦想的年青人一样,离开家乡,走在奋斗、成长的路上。他用十六年,完成了这个青春时代的奋斗史。他用不抛充不放弃的精神制造了一个喧器时代的梦。每个梦想皆能成真。王宝强独家陈述关于命运,关于机缘,关于成长,关于情感,关于亲情的全方位思考。
  • 左宗棠究竟多彪悍

    左宗棠究竟多彪悍

    他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中年步入仕途,被人们誉为“再世诸葛亮”。他究竟有多彪悍?可以在战场上无所畏惧,青年时期怀才不遇,在官场上官运亨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对抗太平天国、收复边疆,他出生于晚清动乱年代,成为了晚清第一重臣
  • 多才风雅:上官婉儿

    多才风雅:上官婉儿

    《多才风雅上官婉儿》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将军与明星们的生活

    将军与明星们的生活

    本书为傅溪鹏长篇小说章节包括邓小平博浪登山强身记、胡耀邦日行万步的故事、陈老总和小棋手、刘晓庆与她妈的妈妈等
  • 王永庆全传

    王永庆全传

    从米店老板到台湾经营之神(1916-2008)读透王永庆这个人,学做人做事做生意。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他从一家米店起家,创办了世界化工50强的台塑企业集团,他的投资遍布世界各地,涉及各行各业,半个多世纪以来,他的名字已经成为世人眼中成功者的代名词,被誉为“经营之神”。任何人只要从王永庆成功因素之中学到王永庆做事的理念、方法与毅力,也必定会有一番成就。
热门推荐
  • 岗厦14号

    岗厦14号

    吴君,女,中国作协会员。曾获首届中国小说双年奖、广东新人新作奖。长篇小说《我们不是一个人类》被媒体评为2004年最值得记忆五部长篇之一。出版多本中篇小说集。根据其中篇小说《亲爱的深圳》改编的电影已在国内及北美地区发行放映。
  • 最后的太古神魔

    最后的太古神魔

    洪荒的神魔纷纷醒来。满天的仙佛纷纷涅磐。日月同空,雪夜惊雷。一场惨无人寰的屠杀过后,孤独的我该何去何从?风华正茂的佳人,荡气回肠的爱情,豪气云天的兄弟情,神秘的幻境,惊险刺激的世途,神秘的洪荒传说,没落的太古神话,强大的神器、无敌的仙。
  • 春情只到梨花薄

    春情只到梨花薄

    【已出版上市】丫鬟阿梨,单纯却执着于对少爷杨劼的爱恋。在她的帮助下,杨劼几经坎坷,踏上寻亲之路。而命运多舛的阿梨遭遇晟阳王裴元皓,成为名霸一时的红妓。错综复杂的情感交往中,一个更大的秘密渐渐浮出了水面。红颜绝色,谁舍谁收?爱的丝线断了,牵住各自的,却是另外一个人。随着杨劼真正身世的揭开,一直受皇帝控制的裴元皓对权欲也日益膨胀。阿梨不愿成为两个人争夺天下的挡箭牌,她会选择怎么做?隐藏极深的静心师太从中又会扮演何种角色?诡谲多变的刀风剑雨下,又一场政变寂灭。她与他们的命运如梨花飘落,瓣瓣无声。阿梨恍然明白,原来爱是沧海遗珠,前面的路不能回头。
  • 重生之奈何为狐

    重生之奈何为狐

    无上帝妃生了,生了个蛋。无上帝君是龙身,无上帝妃是凤体,原本都是卵生动物,这时候生出一个蛋来,虽在意料之外,倒也在情理之中。可是,蛋里面爬出来的是一只小狐狸。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男儿国历险记

    男儿国历险记

    一个都市大龄单身女青年,突然间走进了另一个充满绝色帅哥的世界里,多少有点让人羡慕嫉妒恨!平日里被人不喜欢的一面,却得到了天生的解放与理解,让她有点英雄有用武之地的快感!到底她此次来所谓何事?这段时间让她得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毒非良妻

    无毒非良妻

    穿越成爹不疼、母不亲的庶出呆子四小姐,三个嫡姐轮翻欺,那就陪你们玩一玩,给你茶里加点料,让你吐一吐、拉一拉,还能帮你排毒。定了亲,嫡母还欲将她配小厮,没事,最多来个狸猫换太子,把你心爱的女儿嫁过去。呆子又如何?她还不是做生意、开店铺,过得风生水起?谁说呆子配瘸子就一定是笑话?他们偏要甜甜蜜蜜,腻死你!
  • 柳暗花明又一村

    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杨柳村是个不大不小的山村,老杜家啊,就生活在这个村。极品不极品的,端看大家伙怎么说了。且看老杜家家长里短的种田生活。
  • 谁在摆渡那份刻骨铭心的爱

    谁在摆渡那份刻骨铭心的爱

    彼此欢愉,只是时空不对,谁心里没点乱七八糟的爱呢?也许你爱上过这样一个人,千回百转,无法泅渡;当然,到最后才发现爱上的只是心目中的幻想;也许她爱过那样一个人,也会有幸运的,不偏不倚,眼眸对接,青春的日子,烟花烂漫。不管怎样,那些曾经的青春和爱恋,默默关注,都随着时光愈走愈远,只是记忆是个奇怪的机器,偷偷喜欢,走过就会被铭刻,被祭奠
  • 懂经济学的男人更成功

    懂经济学的男人更成功

    面对着日新月异的社会经济的变化,对于男人来说,经济学已经是一门必修课。为了让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经济学,本书以案例与论述相结合的形式,对我们身边的经济学现象进行解说和阐述,完全剔除经济学中枯燥的数学和函数,通过有趣易懂的故事和现象来讲述其中的经济学原理,以浅显易懂语言讲述,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掌握经济学常识。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