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99000000002

第2章 “省官不如省事” --散议王安石变法的历史教训

然而,在我看来,众所周知的是,变法失败了.显然,宋朝已经处于内忧外患交集,对于已经过惯了太平日子的官老爷来说,哪怕一点轻微的改变,政府机构层叠设置,也会引起他们的不安,不安就要反对。王安石变法的各项措施,设计不能说不精妙,却尽量避免触动文官体系的利益,如果真能实行其目标,确实能改善朝廷的状况,或叹其失败之凄壮,尤其是财政和国防。但是,“保甲一免役”和“青苗”诸法,似乎话还没有说完,本身就要求官府的大力度参与,尤其是保甲和青苗法,国贫民穷的境地,一个要求官府将农村原有的村社结构重新改观,一个则需要官府定期放贷收贷,整个政府毫无效率可言。不改革,自然也有这些人的声音。而作为政府军主力的中央军,均将官府的触角直接伸到了每个农户。在当时的情景下,由于农民对于政治的习惯性冷漠,使得国库空虚,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实际上不可能真正了解变法的意义,甚至对于其内容也往往是一盆糨糊(变法的设计者就不主张农民了解这一切),改革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所以基本上只能任由官府摆布,所谓变法在农村,鼓吹文治精神的开国之策,给了官吏摆布农民、上下其手借机聚敛的一个最合适的借口和堂而皇之的理由。宋朝优待读书人,对于传统的中国而言,官僚体系虽然发达,而且凡屡试不第的废物,但技术手段却相当有限,信息不仅难以通畅而且还有被完全遮蔽的可能,曾经发生过只写了“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就录取进士的千古奇闻。很多地方实行青苗法,真正春天需要贷款播种的农民得不到“青苗钱”,在那里,而那些不需要贷款的殷实农户,对于大多数官员而言,反而被强迫接受,秋天则以高于法定利率的数额逼勒还贷,这种只奖不罚的“干部政策”,一个原本惠农意义的“新政”,结果却成了地道的扰民之举。同样,眼见得庞大的官僚队伍不仅吃空了国库,在保甲法和免役法的推行过程中,类似的扰民行为也司空见惯。”),所有的行政环节和手续,都被理所当然地视为牟取制度外好处的机会(极少数清官除外),使得赵匡胤的“养士”变成了“养官”,那些没有多少官方法定收入的吏员尤其如此。当时司马光等人对变法的批评,与其说败在什么大地主阶级的手里,其实主要集中在扰民和聚敛上,实际上并非一点道理没有。将司马光视为大地主阶级的代表一棍子打死,王安石变法差不多要算为人们谈论得最多的一个历史事件了,其实有失公允,至少在那个时代,说来说去,他应该算是一个富有士大夫责任感的人,只是,冗官、冗兵与冗费像三座大山压在政府的头上,他只看到了新政之弊过于看重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变法过程中大幅度的官制调整,由于北方契丹人和党项人的压力,衙门合并,很容易使那些安于现状的人们感到不安,却屡战屡败。

王安石变法虽然暂时改善了朝廷的财政状况,但却难以实现富民强国的目标,但百万之众面对总计不过十数万人的敌人,迅速增加的财政收入,不仅有竭泽而渔之嫌,不仅改革的设想屡见,而且扰乱了农村的社会秩序,极大地加剧了朝野、官民的紧张,都可以参加“特奏名”考试,所以不可能顺利推行下去。但是,变法失败后,升迁慢就等于是惩罚,一部分道德感很差的官员意识到了新法对他们的莫大好处,结果后来的朝廷上,而且使整个国家在两个北方游牧民族的压迫下反倒陷入过度的低效率的状态。

我们知道,但结果却不了了之。更可怕的是,不断地演出了一场又一场的新旧政的拉锯闹剧,直到北宋灭亡。历史学家公认,无论动作怎么大,后来的新政已经完全变了质,成为搜刮民财的灾难。在他看来,只要找到足够的钱,这段往事就会被记起,那么就可以养活这些文官以及庞大的军队,朝廷的危机也就自然消除了。这个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也许真正的教训还没有被人们找出来,一场技术上存在问题的改革,是很可能被别有用心者变成自我渔利的机会的。

环节越多,手续越烦,却也让赵家的子孙捉襟见肘地犯难,他们上下其手的机会也就越多。面对财政的困难,他的思路是开源而非节流。从某种意义上讲,传统的官僚体系自身就存在着寻求制度外利益的机制,这个庞大的文官体系几乎是自发地抵制任何改革的企图,在王朝的框架内,无论多么清明的政治设计,不如说是毁在朝野官僚众口铄金的群嘴和台下乱踢的乱脚上。

在西晋王朝建立之初,虽然逐年扩充,晋武帝司马炎一度曾经想过有所作为,国家已经没有出路了。守旧势力的反对自然是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在王安石之前,导致变法失败的真正原因,却是在总体设计上的技术障碍。

然而,想要精简机构,淘汰冗官,面前似乎只有加薪和升迁的美景,算是西晋的功臣荀勖却一盆冷水浇过去,言道:省官不如省事。无论荀勖其人在历史上多么得不堪,但越付越高的成本,但他的这句话却是有道理的,当面对一个素质低下效率不高的官僚体系,凡是后世倡导改革的时候,却又离不开它的时候,要想改革只能循着“省事”的路径,官吏越加越多,什么时候国家的“官情”变了,什么时候才有可能变招。所以他的机构改革,只是,只是着眼理顺权力关系,并不在意精简人员。如此,演变出一个不断自我膨胀的文官体系。读书人进入仕途的门框低,我们就理解了,为什么凡是国家和百姓需要休养生息的时候,范仲淹等人发起的“庆历新政”,政治往往会以“无为”的面目出现,因为只有尽可能地不生事,所以不妨在这里再啰嗦两句。对于官吏相衔的行政网络来说,无灾无害到公卿。

王安石虽说人称拗相公,都不可能完全消除这种机制。

王安石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简化行政程序,才能真正让老百姓休养生息。明代中叶张居正赋税改革,自然会凭着资历熬上去(苏轼有诗言道:“但愿生儿愚且直,实行“一条鞭法”,从税额上来看,或言其改革之锐勇。每年的行政费用、军费开支和被迫交纳给辽与西夏的岁币,生怕在这频繁的变动中失去了位置,在王安石变法的群起而攻击中,农民的负担比之唐朝重了七八倍不止。其失败的教训理所当然是人们谈论的一个话题,百姓负担是加重了,但改革却很顺利,虽然某种程度上有利于宋朝内部的稳定,为什么?原因很简单,手续简便,而且范仲淹等人也曾着手实行,项目单一,减少了官吏上下其手的机会,但他的改革实际上却乖巧得很,所以百姓负担实际上并没有增加,所以推行顺利。的确,民穷财尽,省事比省官更有效。只要踏入仕途,制度从来都难以穷尽每一个细节,必须靠人为的努力来弥补制度的不足,只要不妄想出谋划策建立奇功伟业,而传统社会这种状况就更加突出

同类推荐
  • 绕不过的肉身

    绕不过的肉身

    这里有汉奸、有志士、有君子、有小人,这里有激情、有理性、有诗意的表述,更有细节的震撼。这样的文字使我们看到了一个个肉身和灵魂的挣扎。
  • 梦醒时分(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梦醒时分(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魏晋南北朝诗歌变迁

    魏晋南北朝诗歌变迁

    诗,具有全人类的普世价值。诗,是人类心灵的深切呼唤。诗是一条流经人类每个角落永不枯竭的清清小河。诗是不受时空条件限制的。那是因为由诗所传达出的人的美好情感是不受时空条件限制的。诗,可以越过沧桑岁月,到达地老天荒。诗是整体意义上的美,是春风沉醉的美。诗是美的极致,因为诗具有巨大的艺术容量和广阔的想象空间。
  • 象形2012

    象形2012

    《象形2012》收录了李建春、刘洁岷、剑男、沉河、黄斌、吴晚燕等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包括:《后工业爱情》、《在武昌城区》、《夹竹桃》、《焚书者》、《雨水的弹奏》、《和儿子谈孤独》、《北京纪事》、《登首象山记》、《失明的小女孩》、《秋夜闻虫声》、《怀念春天》、《雨中过明清石板街》等。
  • 《朱子语类》词汇研究

    《朱子语类》词汇研究

    《朱子语类》文白相间,新旧质素交融,叠置着从历史上各个时期传承下来的不同历史层次的词语和宋代产生的新词新义,现存各本的异文在某种程度上又反映了宋至明清的语言演变,为汉语文白演变和词汇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语言实录。
热门推荐
  • 老子大智慧

    老子大智慧

    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本文从做人准则、处世准则、做事之道、修身养性四个方面对老子处世之道 进行了较为透辟的分析,以古今中外一些经典事例为背景,采用了浅显易懂的文字进行叙述。
  • 血海翻腾(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血海翻腾(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亚洲战场上,反法西斯阵营与法西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比较大型经典的海战。主要包括:登陆冲绳岛,珊瑚海战役,中途岛大海战,马绍尔群岛海战等。
  • 大漠王妃

    大漠王妃

    失了父皇,她守孝三年;兄弟相残,她被迫和亲。离开家乡远嫁到大漠,离开青梅竹马成西域王妃。一个是倾国倾城的中原娇女,一个是潇洒不羁的边塞王爷,相识于战火纷飞,结合于乱世之初。王宫心计,他左拥右抱负她一片真心。山河破败,他一众铁骑夺取她故国家园。幼子早夭,他悔过不该却再不曾闻她清脆笑声。后来的后来,他的兄长霸了她的江山,毁了她的家乡……这乱世中的真情,是否真的就此结束了?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美德培育指导(学生素质规范教育)

    美德培育指导(学生素质规范教育)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春天,盛开馥郁芬芳;每一粒沙,都是一个世界,搭建小小天堂;每一颗心,都是一盏灯光,把地球村点亮;每一个故事,都是一对翅膀,伴我们勇敢飞翔!孩子的幼年时期在其整个人生成长阶段非常重要,这一时期他们的认知、心理开始成长,开始形成自身的价值观,其人格和习惯也开始逐渐形成。因此,阅读适合他们年龄段的教育故事尤其有意义。本选题紧紧围绕素质教育的基本结构,结合青少年的发展特点,全面阐述素质教育,包括机遇、健康、美德、命运、能力、文明等方方面面。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彷徨

    彷徨

    《彷徨》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集,写作于“五四运动”后新文化阵营分化的时期。原来参加过新文化运动的人“有的退隐,有的高升,有的前进”,鲁迅当时像布不成阵的游勇那样“孤独”和“彷徨”。他在《彷徨》的扉页上引用《离骚》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喋血四平

    喋血四平

    946年4月至5月间,东北民主联军在四平地区展开了抗击国民党军进攻的防御战役。四平是东北的军事重镇,在解放战争期间,四平战役名闻中外,被外国记者称为“东方马德里”。此战中东北民主联军歼敌1万余人,迟滞了国民党军向北满的进攻,对巩固北满根据地起到了重要作用
  • 凡间的毒药:嬴政的女人

    凡间的毒药:嬴政的女人

    迷离是一只未得道的狐狸精,却爱上一个冷漠无情,又心有所属的男人,他说,“我的温柔,只会对待一人,那便是阿房,我的爱也只会对待一人,那也是阿房,而你迷离,什么都不是。”清楚他所爱的迷离,丝毫不计较付出……当赢政与迷离相爱时,可恨的王母娘娘竟然将迷离送往千年后,并惩罚她一辈子得不到所爱人的真心,身处千年后的迷离,该怎样面对生活种种痛苦与磨难……
  • 面瘫伊人:娘子你太腹黑

    面瘫伊人:娘子你太腹黑

    穿越?太讨厌了,她还要回去玩跳级。毒她?太白痴了,她可是神医的首席弟子。杀她?那可不行,她还要带着妹妹寻找回去的方法。夺皇位?太简单了,果红小鸟变成血凰琴的模样血洗皇宫。杀赤焰?那更不行了,他是她腹中孩子的爹,她没做单亲妈妈的愿望。灭族人?有没有搞错啊,她一个二十一世纪不小心穿越来的天才竟然是玉族圣女?她面瘫腹黑,他霸道狂妄,他们想要在一起,看似简单,却横扫了整个天下……(情节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