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99000000011

第11章 映在一个普通人历史里的时代 --一份50年前的入党志愿书的解读

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只要他(她)能活到一定岁数,都有自己的历史。当然,有愿意说和不愿意说的,也有会说的和不会说的,到了一定级别的大人物有写回忆录的权利,甚至还配备专人来操刀。有钱的阔佬只要高兴,就会有历史学家上门服务,写出板砖般大小的传记来。小人物自然也可以在自家的门里门外吹吹自己,也可以算是一种发表,只要吹者有了一把年纪,只要有人乐意听。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小人物自述历史最繁盛的时代,那时候无论城乡,到处都有苦大仇深的工人农民上台讲述自己悲惨的家史,可惜的是这种讲述“老百姓自己的历史’的活动,组织得过于严整,以至于家家户户都差不多一个模式,听多了印象反而淡了。

除了在自己门前的发表,普通老百姓自己的历史,一般是不可能公布的,显然老百姓自己也不奢望公布,即使是那些能写的读书人,真正期望在成文史上留下自己经历的人也并不多见,除非他(她)碰巧干了件大事,又碰巧被人记录了下来。所以,一般很少有人费心写自己的历史,即使他能写,对自己的历史也不乏敝帚自珍的感觉,越到老年,越是热衷于跟人唠叨,但是他们都知道,想要发表,即使发表了想要有人看,确实难。不过,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还是有不少人写过自己的历史,只是他们自己没有保存,更没有人替他们公布。

远的不说,就说1949年以来,有过多少人入党写过自传,又有多少人在挨批判的时候写过自传性的“交待”,我敢说,出于对组织的忠诚和信任甚至还有恐惧,这些普通人写的自己的历史,绝大多数都是真实的,至少在改革开放前是如此。

这些真实的自述史,现在基本上还在各级各色组织机构的档案部门睡大觉,非经特许是看不到的(如果有一天能将这些东西公布开来,别的不说,共和国的社会史研究就将有长足的进步)。不过,事情总有例外,近十年来,随着社会组织和成分的多元化,原来铁板一块的组织人事档案也出现了局部的混乱,有些人的档案居然会流散出来,化为商人牟利的商品,我就在北京的潘家园旧书市场淘到过一套某人1950年的入党志愿书和他的自传。

传主叫毛培基,时为协和医学院三年级的学生。协和在解放前是西医界金字塔的塔尖,凡是老协和毕业的,都有最好的就业前景。所以,传主于辅仁大学生物系毕业后,虽然已经在北大就业,但依然花力气考入这个“中国最完美的保险箱(传主语)”。跟许多那个时候的名牌大学的学生一样,毛培基拥有一个在解放后提不起来的家庭背景。祖父在日伪时代,由于跟著名的大汉奸王克敏有着不寻常的关系,曾出任华北伪政权的统税副长和国库局长,父亲的情况稍好,属于技术人员,但也在日伪的“国营”公司混过事。有这样的父祖,就是在国民党的天下里,也难免叫人丧气,更何况已经进入了新中国。然而,作为已经入了团,并且积极要求入党的他,却多少跟家庭有点“划不清界线’,认为他的祖父“其生活比较严肃,对当时官场一些不良现象,感觉不满。”虽然在后来的行文中对这种认识进行了自我批判,“祖父是很正直的清官”的这种感觉,并没有真正消失。他对国民党逮捕惩治其祖父很不以为然,因为这些“执法者(指国民党)本身就是贪官污吏”和“很严重的汉奸’,换言之,这些人还不如他的祖父。

显然,他的这种认识在新中国看来是要不得的,类似的话因此被审阅者划上记号还打上问号,不过,这种认识虽然不乏传主的私怨,可是,却不是一点道理也没有的。在当时也许不止一个人感觉到光复后的国民党政权办事竟然没有日伪政权有规矩,像毛培基这样一直偷听国民党电台,“偶尔听见,譬如‘……蒋委员长……,就会兴奋得跳起来”的青年,在抗战胜利前曾经有过很多很多,即使没有像毛培基那样,在因祖父入狱不得不跟国民党执法者打交道的过程中,饱尝贪官污吏的勒索,也很快就丧失了对国民党政权的信心。以“五子登科’闻名的国民党对沦陷区的恢复统治的行为,固然“纣之恶不至若是之甚焉”,但将战时的管制体制以及相应的腐败行为顺延到原来的沦陷区却是不争的事实。这种不太讲究规矩(或者说法制)的统治行为,不仅使一大批原本对国民党抱有希望的市民和知识分子迅速地丧失了对国民党的信心,而且导致他们不再相信国民党的任何官方话语。当时的国民党政权实际上是一种准苏俄体制,因权力扩展而导致的腐败,由于缺乏乌托邦道德约束,又挟“胜利”之势,势必更加泛滥,竟然轻而易举地挥霍掉了原本属于自己的民意资源,这在存在强大竞争对手的时候,无疑是致命的。

很“洋化”的大学生毛培基之所以发生了向共产主义的思想转化,恐怕起因就在于他对国民党的失望甚至敌视。在北京城头换了旗帜的时候,大学生对国民党政权失望和不满应该说是相当普遍的,但一步踏到共产主义阵营来,恐怕同样普遍地缺乏一点认识或者说勇气。

像毛培基这样原本没有什么进步背景,同时又身在具有美国和基督教背景的大学的人,居然如此快地接近“组织”,应该说与他个人的家庭际遇不无关系。抗战胜利后,沦陷区的知识分子在欢呼胜利之余,忽然发现自己的处境多少有点尴尬,一个“伪”字总是有形无形地晃在自家的头上。抗战八年,像梅兰芳、程砚秋那样蓄须明志,守着家底过日子的人能有几个,曾经找份像点样的事做的,这时就难免低人一等。甚至同样是大学生,那些颠沛流离跑到大后方吃老霉米的,和呆在家里吃日本人配给粉的,也有了高下之分,那时候甚至还流行“伪学生”这个说法,“伪学生”跟“伪军”“伪职员”同列,具有强烈的贬义。这种种道德性社会苛求,的确没法让毛培基这样的人高兴得起来。然而,解放了,情势居然一变,国民党一下子成了比汉奸还汉奸的坏东西(至少在人们心态中如此),原来某些足以自傲的资本,现在统统化为乌有,只要未曾参加过“文联”和“青先”这类共产党的外围组织,原来的“伪学生”和抗日学生大家都一样了。知识界经历了一次重新的划线和排列,自然要依据新的价值和标准。

不过,尽管大家再一次感觉到了平等,毛培基甚至因平等的感觉而“进步“神速,但是这些国统区的知识分子却依然有着大体相似的“思想问题“,比如,毛培基和许多人一样,“常有苏联侵略中国的感觉”,那个时代过来的人,耳闻目睹苏联在东北的所作所为,其实真是很难压住火。正是基于这种来自事实的感觉,使得毛培基对于新中国“一边倒’的对外政策感到“不放心”。虽然经过学习,毛培基自己说他提高了认识,想通了不少,说是因为“无产阶级不可能有剥削观点,无产阶级的阶级利害是一致的,所以由无产阶级导领的国家,就必定是互助相关,决无利害冲突。”(原文就是将“领导”写成导领)显然,这种由大道理推导出来,无论如何都显得牵强的逻辑,是否能真的解决毛培基之类的思想顾虑,无疑是有问题的。今天的我们已经知道,尽管有过50年代中苏的蜜月,但是两家最终还是闹翻了,反目不仅成仇,而且仇得超过了双方任何一个传统敌手,彻底地不共戴天,原来的旧账还是又在人们心目中被翻了出来,东北的老百姓,在控诉“新沙皇”的时候,有人说的竟然是当年苏联红军的那点恶心事。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跟现在许许多多类似的志愿书的命运不同(一般填了志愿书以后,只要支部大会通过,如无特别的意外,没有不批准的道理),毛培基最终被CANCEL(没被批准)了。显然,毛培基的家庭出身最终还是构成了某种障碍,虽说解放仅仅才几个月,但地下工作时代那种大学生中的组织发展不太讲究成分的做法已经开始改变,而且,毛对自己历史的坦白和对革命的认识,没有使中共北京市委主管学校工作的组织部门满意,这份志愿书的最后批准机关的意见是“工作锻炼较少,政治觉悟较低,入团也不久,不批准入党。宜在团的教育下再多锻炼些时候,以明确其阶级立场。”也许,由于时代的缘故,毛培基的自传过于坦白过于真实了,几乎没有现在志愿书中惯见的套话、大话和空话,结果,影响到了他愿望的实现,不过,也正因为如此,这份志愿书告诉了我们许多我们所不知道的事情,透露了那个国共交替时代一个或者许多知识青年微妙的心态。

同类推荐
  • 张中行散文:生活卷

    张中行散文:生活卷

    张中行思维方式很像一位道人,许多事都被他定位在广阔的文化背景和充满亲情的人生趣味里。他以平常心待事,又以学者的视角思索生活,让人在不急不躁、不冷不热中悟出许多道理,它让人清醒、让人回味,让人从世俗中猛然转向静谧、超然的境地。
  • 杜甫诗选

    杜甫诗选

    《杜甫诗选》作者杜甫,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载(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 披风

    披风

    《披风》是苏忠近作的汇编,多为短句、短章,无冗词,无赘语,简约是他的基本风貌。有时深情绵缈,飘逸着记忆的风烟;有时关涉现世,聚结着日常的烦忧。山晴雪,雨离别,枝乱颤,都是他的所见、所感,美言词,深邃而别有意蕴。
  • 读诗偶得:庐隐作品精选

    读诗偶得:庐隐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
  • 赤诚

    赤诚

    30年如一日,他怀着对党的感恩和对党的事业的一片赤诚,扎根基层,带领全体职工,同舟共济,励精图治,不断超越,谱写了一个个令人瞩目的传奇:当初一个不足15人,人心不定的小单位,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百余名员工、60余名党员、人才辈出的大集体;当初一个怪石嶙峋、茅草丛生的乱石岗,如今已发展成为曲径通幽、花香鸟语的园林式单位;当初一个年税收不足30万元的基层税务所,如今已发展成为年税收逾2亿元的县级征收局;当初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单位,如今已发展成为首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首届全国文明单位、首届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成为湖北省国税系统连获三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的唯一单位。
热门推荐
  • 有你陪伴,一路上充满阳光

    有你陪伴,一路上充满阳光

    本书所选均为古今中外优秀的友情故事,如俞伯牙和钟子期、马克思与恩格斯等。在这些故事中,既有孩童之间的真挚友情,又有成年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让孩子们在阅读的同时领会到正确的交友方法,并使孩子们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纯洁友谊。
  • 一曲定江山

    一曲定江山

    金戈铁马,锦绣江山,王权更替的背后,永远是数不尽的白骨……它所影响的不仅仅是男人的天下,还有女人的一生……冰冷,只因看惯生死;狠绝,只因想与他做更久的夫妻;孩子的出生,至亲之人的逝去,身世的揭开……所有这一切,皆离不开一个斗字,她注定要一世争斗,永无休止!且看一介丫环出身的弱质女流,如何成为大昭王朝最尊贵的女人!
  • 天朝风月之离歌

    天朝风月之离歌

    第一次见面,红绣艺惊满座。第一次牵手,月下花间漫游。第一次爱……也有意外……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小小骂道:真是麻烦,还要写这么多东西,我指头都出老茧了,哭啊~~~~~~~~)各位读者:从风雪之颠开始看!
  • 全职高手

    全职高手

    网游荣耀中被誉为教科书级别的顶尖高手,因为种种原因遭到俱乐部的驱逐,离开职业圈的他寄身于一家网吧成了一个小小的网管,但是,拥有十年游戏经验的他,在荣耀新开的第十区重新投入了游戏,带着对往昔的回忆,和一把未完成的自制武器,开始了重返巅峰之路。===================================
  • 新编实用管理学

    新编实用管理学

    希望《新编实用管理学》的出版,对各行各业的管理者在从事管理活动中有所裨益,并为建立与完善中国社会主义科学管理理论体系起到推动的作用。
  • 红楼一梦之这个黛玉有点儿

    红楼一梦之这个黛玉有点儿

    本书已入5折书库,谢谢亲亲支持!!无数次的午夜梦回,林黛终于认命般的相信,自己穿越了,穿越到了小小的黛玉身上。原本自己是豪门家族的三小姐,风云争斗,她刚刚用极端的手腕站在了家族的顶端,可是那场有预谋的车祸,让她瞬间就失去了一切……她不甘心!五岁的黛玉,从来都是冷眼旁观着世人,真心待她的,她心明镜的知道,母亲的离去,她知道她终是改变不了什么,真的改变不了吗?难道真的十六岁就死去!她不甘心!她要改变这一切,那么就从现在就开始吧,她就不信这个邪了!!。。。。。。。。。。。。。。。。。。。。。。。。《红楼仙梦之黛玉问情》地址:。。。。。。。。。。。。。。。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魂归西去。她——【越玄】,本是上天界的神女殿下,独一无二的存在,孤傲、冷清,从来都不相信这天上、地下会有真情存在,无论是高高在上的神,还是游荡阴暗处的狰狞魔,亦或是在她眼中卑微的人类。…曾几何时,有一个半神半魔的妖娆男子默默地爱着她,直至为她死去,她仍是不觉。为了让她知道这世上何为情,何为爱,天帝命她堕入凡尘——渡情、渡劫、渡爱的真谛!*是谁在心头流连一转身缘就在眼前,相逢的季节落英缤纷几回,模糊的记忆浮现,是谁在梦中留恋…爱一个人是否要真正拥有,谁是她最后的归宿。理想与现实的碰撞、爱恨掺杂的情感纠葛…*林黛玉:她原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一株绛珠仙草,降落红尘而成为水一般清纯的女子,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因幼年丧母无伴,被外祖母接入贾府的途中却意外坠入湖中…再醒来,莫名认知扑面而来,而眼前的一个脸庞,他是谁?硕怡亲王:胤祥身为天潢贵胄,身处权力漩涡,处处身不由己,却仍旧坚持内心的信念,笑看风云,宠辱不惊,有着多少的透彻和坦荡。对朋友,他肝胆相照,两肋插刀。对感情,他炽烈热忱,情深义重。究竟在他尊贵而平静的外表下,有多少深藏暗涌无法表露。河伯:冰夷俊美无铸的人鱼,银色的发,流光溢彩的琉璃眼眸,一次上天界的盛宴,她的倩影深深的印在了他的心中,再见面他没想到会是在凡间…。。。。。。高宅阀门,虽仍为神仙,那一步是否落入红楼?九子夺嫡,又是怎样的硝烟弥漫。*他说:你懂得生之微末,我便做了这壮大与你看,你说再热闹也终需离散,我便做了这一辈子与你看,你说冷暖自知,我便做了这冬花夏雪与你看,你说恋恋旧日好时光,我便做了这描金绣凤的浮世绘与你看。你说应愁高处不胜寒,我便夺这江山,拱手在你面前,讨你欢。不一样的红楼,尽请关注红楼神话,每一个人的命运是否按照原定的轨迹滑行,还是掀起腥风血雨?虐恋女尊文《三夫》
  • 俄罗斯之爱

    俄罗斯之爱

    这部小说以冷战为时代背景,是一部极为经典的惊悚名作,在这部作品中詹姆斯·邦德的任务就是要到伊斯坦布尔夺取一个价值连城的俄国解译密码机。书中性感而充满诱惑的俄罗斯女特工,紧张且激烈的打斗场景,跌宕起伏、环环相扣的情节,先进的高科技武器令人眼花缭乱,所有这些因素都为这部作品增色不少,使这部作品成为007系列小说中的经典之作,令人印象深刻。
  • 祸水要休夫

    祸水要休夫

    前世的剩女,穿越之后的祸水,下水道的重生竟然出嫁了?可有比嫁出去更让人兴奋的事情嘛!可还没兴奋够呢!成婚的当天,好端端地被人当街劫了车盖,呃?乱世吗?也有人好这一口?没拜堂,没洞房的,晚间还收到了一件更悲剧的“礼物”。竟然还发现是被当成礼品给送过来的,还是个令人讨厌的礼品?
  • 傲世懒皇之魔魂倾天

    傲世懒皇之魔魂倾天

    一缕幽魂穿越到奇幻世界,却成了皇室公主且又瞎又哑的废材,双生子的诅咒,妹妹的血祭,换她重获新生。强者如她,颠倒异世,既然天不公,她必定捅破这天,称霸这世!伤她者,一朝背叛葬身火海,死!伤她身边者,生不如死!他,紫发紫眸,狂妄傲世,眸瞳冰冷,但遇她却温柔如水。他说,“她若殒命,便将这天下化为炼狱。”此文为男强女强文,一对一绝世宠溺!女主腹黑!强大!男主帅呆!酷毙!
  • 混血老公悍匪妻

    混血老公悍匪妻

    莫宝贝,X市行政特区海军34狮政委委员长的千金简.罗斯,某海外联合国驻X市特派国防代表她19岁,性情如悍匪,刁蛮霸道,一开始就对相亲抱着反对态度他33岁,绅士风度,斯文却腹黑,未见面就已经对她感兴趣俩人缘起相亲之事,从此一路火花带闪电当悍匪女遇见斯文腹黑男,俩人之间开启怎样搞笑的故事一切就在书中…精彩花絮一:“小四儿,去,给我一杯30年珍品茅台。”一生气就想喝酒的莫宝贝低声吼着。“宝贝,你还是喝柚子茶吧,茅台太…”罗斯准备劝教。“你说不喝就不喝啊,我老子都没有这样管我。”莫宝贝吼道。“老子?你是指春秋时期的李耳吗?他的《道德经》可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我曾经拜读过,写得非常的好,只是他为什么要管你?难道你也喜欢他的《道德经》吗?”罗斯颇感兴趣的问道。“你这个…老外,你是在讽刺我还是怎么样?”莫宝贝被《道德经》三个字给气得发抖。精彩花絮二:某父女二人针对某相亲对象进行谈论:“好男人当然要紧紧抓牢好好把握住啦,便宜了别人多可惜啊。”“好男人便宜别人怎么啦,党还教育我们要为人民服务呢,我们应该无私奉献,这么好的男人怎么能够自己独享,还是让给别人吧。”“这…宝贝啊,我说不过你,可是你总要说说为什么你就不喜欢罗斯啊,他究竟哪一点让你不喜欢了?”“没有为什么,人就看眼缘,没有眼缘的话,他再好也没有用啊。”“究竟什么是眼缘?”“眼缘就是看着对眼了,而我,只要看见他那褐色的头发和绿色的眼珠子我就觉得刺眼,你说还怎么有眼缘呢?”“那是因为他混血儿,你不是一直说不能有种族和民族的歧视吗?”“是不能啊,你看见我什么时候虐待他了吗?没有吧,老子你知道我的性格,我对于国产货品忠贞不渝,像罗斯这样的进口货,我实在难以接受,你放过我吧。”精彩花絮三:“过来。”“不要。”“听话。”“我不是遥控娃娃,听什么话?”“今夜是我们的洞房花烛夜,乖,过来。”“我很爱国,我不会堕入外国人的怀抱的。”“我已经有了中国国籍了,只是混血而已。”“那你把那绿眼珠子给我变黑,我晚上看着像狼。”“好。”某人下床,去戴有色隐形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