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雷顿森林体系能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顺利运行,是与美国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充足的黄金储备分不开的。而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对比一再发生变化,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本身固有的矛盾和缺陷也就日益暴露。要维持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转,有三项基本条件是必须具备的。(1)美国的黄金储备充足。若美国黄金储备流失过多,储备不足,则难以履行兑换义务,则布雷顿森林体系难以维持。(2)黄金价格维持在官价水平。若美国黄金储备不足,无力进行市场操作和平抑金价,则美元比价就会下降,国际货币制度的基础也就会随之动摇。(3)美国国际收支保持顺差,美元对外价值稳定。若美国国际收支持续性逆差,美元对外价值长期不稳,美元则会丧失其中心地位,危机布雷顿森林制度存在的基础。由此,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局限点。
也因为布雷顿森林体系运转与美元信誉与地位的密切相关,才使得后来因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此消彼长,美国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在此,我们可以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直接原因就是美元危机,而究其根本原因则是这个体系本身存在的缺陷。
(1)储备制度不稳定的缺陷
这种制度无法提供一种币值坚挺且数量充足,又可以让各个国家均接受的储备货币,以使得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需求与各成员国国际储备增长的相适应。战后较低的黄金生产增长率,要想使各国国际储备的增长与国际贸易增长相适应只有是美元增加。1960年,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特里芬在其著作《黄金与美元危机》中指出:布雷顿森林制度以一国货币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在黄金生产停滞的情况下,国际储备的供应完全取决于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美国的国际收支保持顺差,国际储备资产不敷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美国的国际收支保持逆差,国际储备资产过剩,美元发生危机,并危及国际货币制度。这种难以解决的内在矛盾,国际经济学界称之为“特里芬难题”,它决定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不稳定性和崩溃的必然性。
(2)金汇兑制的缺陷
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享有特殊地位,这就极大地加强了美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一方面,美国可以通过发行纸币而不动用黄金进行对外支付和资本输出,这就有利于美国的对外扩张和掠夺;另一方面,美国也背上了维持金汇兑平价的包袱。当人们对美元充分信任,美元相对短缺时,这种金汇兑平价可以维持。当人们对美元产生信任危机,美元拥有太多,要求兑换黄金时,美元与黄金的固定平价就难以维持。
(3)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缺陷
该制度将汇率浮动幅度规定在l%以内,汇率缺乏弹性,限制了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这就是说,成员国暂时性的收支不平衡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融通资金,根本性的不平衡则靠调整利率来纠正。实践证明,这种调节机制并不成功,因为它实际上仅着重于成员国对于自身国内政策的单方面调节。
(4)内、外平衡难统一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各国不能利用汇率杠杆来调节国际收支,而只能采取有损于国内经济目标实现的经济政策或采取管制措施,以牺牲内部平衡来换取外部平衡。当美国国际收支逆差、美元汇率下跌时,根据固定汇率原则,其他国家应干预外汇市场,但这往往会导致和加剧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若这些国家不加干预,则美元贬值就会加剧,就会遭受美元储备资产贬值的损失。
1971年7月,美元危机第七次爆发,尼克松政府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停止履行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这意味着美元与黄金脱钩,支撑国际货币制度的两大支柱之一已倒塌。
1973年3月,西欧又出现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和马克的风潮。接着欧洲共同市场9国在巴黎举行会议并达成协议,联邦德国、法国等国家对美元实行“联合浮动”,彼此之间实行固定汇率。英国、意大利、爱尔兰实行单独浮动,暂不参加共同浮动。此外,其他主要西方货币也都实行了对美元的浮动汇率。至此,战后支撑国际货币制度的另一支柱,即固定汇率制度也完全垮台。这宣告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最终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