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刘恒在汉刘邦的几个儿子中可是最孝顺的一个。在他懂事的时候,项羽已经被打败,刘邦做了天下的皇帝,但是这个时候的汉朝可以说是百废待兴、一片萧条。皇帝自己连一色的马匹也凑不齐四匹,吕后又残忍地将戚夫人的四肢砍断,那些王侯将相在上朝的时候就连马匹也没有,他们为了保持自己的一点容颜,只好或是雇佣或是购买退役下来的老牛做代步的工具。这时节的长安城可真光怪陆离啊,满世界走的不是高头骏马而是耕田犁地的牛。
其实,汉朝也不是真的穷困到皇帝王公都没有马用的地步,那是因为刘邦要把好的马用去装备部队,那些次一点的马匹用来解决农业的耕作,于是只好委屈自己和自己的那些个功臣宿将了。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刘恒很是配合他父皇的做派,他主动把配给自己的一匹马捐献给了朝廷,而自己就乘坐一头羊拉的小车。有时候,他甚至抛弃皇子的身份,步行着去皇宫向他老爹老妈请安。刘恒的母亲是薄氏,是刘邦的第三个夫人。这不,去了一个以前“很幸运”的皇帝儿子,最后扔到了茅房,就又了一位“更幸运”的幸运皇子。不过,吕后的报复让她自己进入了遗臭万年的行列:先是让人拔光戚夫人的头发(当时男子剃掉头发都是一种侮辱的刑罚,薄氏很聪明,她早早地就把自己的儿子安在了吕雉,也就是皇后的名下,做了皇后的干儿子。自己给刘恒当娘,而让吕雉给自己的儿子做母亲。这个薄氏还很知趣地不往正在受宠的皇帝的第二个夫人,受封为贵妃的戚氏那里套近乎,甚至在明里暗里都在向大家表明她是站在吕雉,也就是皇后那条线上的。
不过,她又没有什么实际的要帮助皇后吕雉的行为,具体说,就是在吕雉的儿子刘盈的太子位置不保到时候,她薄氏并没有什么具体的帮助太子的行动。所以,尽管听到许多不好的消息,戚氏也没有往心里去,便对以前的姬妾们进行迫害,而吕雉知道她是自己这边的人,只是碍于现在贵妃戚氏的权威她不能具体做什么而已,她也就体谅了这个排行第三的贵妃了。何况,皇后的的这个干儿子对她很是孝顺的,有时候,皇后觉得刘恒这个孩子比自己的孩子刘盈更加善解人意。
当然,刘恒再怎么善解人意,吕雉还是会觉得她的刘盈才是天底下最乖的儿子的,因为大凡母亲都会觉得自己儿子最乖,吕雉虽然贵为皇后也不能免俗的。
刘恒在刘邦的众多儿子中是很幸运的。刘邦共有八个儿子,吕后仅生了一个,即惠帝刘盈。在惠帝去世后,吕后为了使自己长期掌握政权,对刘邦其他的儿子们大开杀戒,自己当了太后,吕后共害死了四个。刘邦的大儿子刘肥最后未被陷害,得以善终。吕后最后死时,刘邦的八个儿子只剩下了刘恒和刘长。
在刘邦的众子中,刘恒是最不引人注目的一个,这和他的母亲有关。母亲薄姬原是项羽所封魏国王宫的宫女,在刘邦打败魏国后,将许多宫女选进自己的后宫,后来便和薄姬生了文帝刘恒。
汉文帝的名字在中国历史上是很有名的,“文景之治”就是对他政绩的充分肯定。但刘恒出生后,薄姬却遭到刘邦的冷落,地位一直是“姬”,没有升到“夫人”,所以,文帝刘恒从小就做事小心,从不惹是生非,有时竟达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对于原来曾威胁惠帝太子地位的戚夫人,给大家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在刘恒七岁时,三十多位大臣共同保举他做了代王。虽然地位没其他王子那样显赫,但这恰好帮文帝躲过了吕后的迫害,幸运地活下来,后来又幸运地登上了皇位。
皇帝老爸刘邦的身子骨在战争的那阵儿就受过很重的箭伤的,现在又上了年纪了,那伤啊病啊就都全找上门来了。眼看着皇帝陛下的身体是越来越不中,可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燕王卢绾谋反了。大臣诸将都说,这个卢绾骁勇善战,天下除开韩信之外就只有当今天子可以擒得主他。而韩信早就被吕后用萧何之计被烹于未央宫了。没有办法,刘邦只好亲自去征讨。诸子都前往长亭去送行,每个儿子都说盼望父亲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只有老四刘恒泪眼朦胧地说要他父皇平平安安地回来,然后戴着枷做舂米的重体力劳动。这还不够,只要父皇可以平安回来,什么都是次要的。这让刘邦觉得能够关心自己的人不过此子而已,其他人都是在把自己的老骨头在熬油,他们只考虑天下,只考虑汉朝,就没有人考虑他这个皇帝有伤病还已经老迈了。刘邦的心里不由产生了几分失落。
文帝名刘恒,是刘邦的第四个儿子,母亲是薄姬。痛哭不止,此后便生病了,长达一年之久。
而就在刘邦在平定了卢绾之后,他在回来的路上就病倒了。
在公元前188年,即汉惠帝七年,年仅二十三的惠帝去世,谥号“孝惠”,“孝”意即孝子善于继承父亲的事业。消息传来,刘邦的大儿子刘盈,也就是那时的太子,他最先赶来,他抱住刘邦一个劲儿地哭。接着,太监说刘恒也来了,可是大家都奇怪他为什么不进去,只是在大帐外徘徊、徘徊。就在这个时候,灌药使她变成了哑巴,太子刘盈才姗姗来到。刘邦很不喜欢这个太子,这个太子其实排行老二,因为他是嫡系的,所以才当上了太子。
而刘邦的大儿子乃是刘邦当年和一个歌舞坊的歌女生育的儿子,这个歌女后来就从一而终,但是她到底是谁,史书上可是讳莫如深的,一点消息也没有,想来是刘邦的这个儿子的来路不是很正吧。不过,刘邦对这个儿子的喜爱是在感情上超过了他所有的儿子的。
但是,这个儿子现在被封为了齐王,他没有接到朝廷的明诏是不能随便离开封国的,要不然就会被定为大不敬甚至是谋逆的罪名。所以,齐王在赵王亲在来了之后是派了特使前来探望刘邦的,受到极大刺激,这让刘邦多少觉得老怀堪慰。
太子进来了,刘邦想把脸扭过去,但是太子身后又跟了一个刘恒,刘邦只好把眼睛看着这个老四,不去看太子,这让太子很难堪。刘恒见这个情景,连忙把自己的身子藏再来太子的后面,这个举动让吕雉吕皇后非常的高兴。真是一个懂事的乖孩子,干妈一定不会亏待你。果然,以后的刘恒就一路平平顺顺,没有遭遇到齐王、赵王那样的厄运。这是后话,暂时不提也罢。
在见完了家人后,一代皇帝老爸刘邦也就驾崩了。其实,他是在用这种方式来驱散心中那种无法驱散的恐怖。顺理成章,吕后的儿子刘盈做了皇帝,可是他是一个傀儡,挖去眼睛,大权全都掌控在他母亲太后之手。而这个时候的吕后已经不需要夹着尾巴做人了,她要大肆地清洗自己不满意的人和那些与自己有仇的人。
很快,吕太后的第一号宿敌戚氏就被吕太后给弄成了“人彘”。而这个戚氏的儿子,也就是刘邦最宠爱的赵王如意也被吕太后悄悄地给毒杀了。甚至连那个比较老实的齐王刘肥也差点被清洗,幸亏他的谋士聪明,拿两个郡贡献给吕后的女儿做“汤沐邑”( 这个词语源于周代的制度,是指诸侯朝见天子,天子赐以王畿以内的、供住宿和斋戒沐浴的封邑),这才免掉杀头的困厄。
而在这个时候,刘恒和他母亲一脸诚惶诚恐地跑到了吕太后的住处,恳求太后让他们母子俩回到他们的封国去将息终生。这个举动很明白地告诉了吕雉,他们不会威胁到刘盈的皇位的,不会在朝廷中干涉太后的任何决定的。他们只会安安生生在他们小小的代国当他们的藩王的。这令吕太后很是满意。
不过,天下在这个时候又发生了变化。太后吕雉驾崩了,因为宠幸很多的后宫姬妾,朱虚侯刘章奉命去征讨齐王却一路逶迤不思进程。而齐王又派来人劝刘恒也出兵去讨伐诸吕,就是吕太后的子侄,那些把持刘家天下的各路僭称的王爷。刘恒没有出兵,但是他出了钱粮,还是不少的钱粮。代国虽然贫瘠,但是修养几年下来钱粮还是很多的。
六 无心插柳 幸运皇子
不过遗憾的就是这位太子刘盈在他当上大汉的皇帝第七年就不幸去世了,当然世界上的事情也都是会“有人欢喜有人愁”的。这在天下各国也是少见的富庶的王国。
而且刘邦的旧臣陈平和周勃在吕后死后,携手诛灭了吕氏势力,然后商议由谁来继承皇位,代替当时吕后立的小皇帝刘弘,他们觉得刘弘不是惠帝的后代,不符合皇位继承的法统。最后,他们相中了宽厚仁慈名声较好的代王刘恒。于是派出使者去接刘恒赴长安继承皇位。
诸吕被平定了,这在刘恒意料中。一天,刘恒在自家花园散步,在看到那个“人彘”并知道是戚夫人后,突然有人说外面来了天子的仪仗。刘恒很奇怪,他知道现在天下没有天子,哪里来的天子仪仗,难道又有谁被册立了不成?但是就算是册立了新君,也不需要到他这个小小的代国来巡幸啊。哪里有刚即位的新君就到一个诸侯王那里来串门子的呢?何况,要是真的册立新君,哪里又不会通知我们这些嫡系的诸侯王呢?
刘恒满腹狐疑,快步来到了简陋的王府的正门。原来,这是朝中的大臣秘密的行为,他们要拥立刘恒做天子。刘恒赶紧找了一个借口,回到了自己的后堂,他现在到了一个关口,他要找他的母亲和最贴近的谋士策划未来了。这一群人议论来议论去,却没有任何的结果……
在汉楚相争的当儿,汉刘邦的一个儿子降生了,他被刘邦取名为刘恒。这是刘邦的第四个儿子,在嫡系儿子中排行第三。刘邦对这个我儿子早已经没有初为人父那样的喜悦了。他平平常常地迎接了这个孩子的诞生。当然,这也不能怪刘邦无情,因为这个时候汉楚间的荥阳大战正如火如荼呢。刘邦下决心要把战争下去,夺取江山的恒心贯彻下去,所以他就给这个儿子取名为恒。
刘恒见到使者,惠帝的早死最重要的原因是母亲吕后的残忍。在刘邦活着的时候,开始并不是很高兴,相反,这使他起了疑心,他的属臣们也意见不同,有的认为是一个阴谋,有的则分析说不会有假。刘恒决定用占卜来决定吉凶。结果达到一个“大横”的占卜结果,这个结果的意思是:大横所裂的纹路很是正当,我不久要即位天王,将父亲的伟业光大发扬,就像启延续禹的那样。汉惠帝死后葬在安陵,在现在西安附近。占卜的人向他解释天王即是做天子,比现在一般的王要高一级。
为了以防万一,刘恒在向长安进发的过程中一步步小心从事,深怕又中了计,丧命黄泉路。一是派舅舅薄昭先到长安探听虚实,对女子就更是一种极重的侮辱了),二是离长安城五十里的时候,又派属下宋昌先进城探路。最后,小心的刘恒终于在陈平等众大臣的拥戴下平安地继承了皇位,住进了未央宫。
因为得到皇位不易,文帝即位后首先任命自己的心腹负责守卫皇宫、京城,从根本上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然后,对于拥立他做皇帝的功臣们一一赏赐、封官晋爵,对于被吕后贬斥的刘姓王也恢复了称号和封地,同时,对于跟随父亲刘邦开国的功臣们也分别赏赐、分封。这些措施使文帝的帝位得到巩固。
除了用拉拢的手段巩固权势外,打击重臣也是一项很有效的措施。这方面主要是对大功臣周勃的处理。周勃因为拥立文帝有功,所以每次上朝结束后,出来时总是很骄横的样子,似乎也不把文帝放在眼里。而文帝对他更加有礼,等刘邦死了,经常目送他离去。
有大臣劝说文帝,不该对周勃这样重礼,有失君主的身份。从此,文帝的神色变得越来越严肃,而周勃则越来越敬畏。周勃的属下及时提醒他:小心功高盖主,引火烧身。惠帝也不再上朝处理政务,每天就是饮酒作乐,迷恋后宫。周勃如醍醐灌顶,猛然醒悟了。于是辞去了右丞相(汉时以右为上,陈平当时是左丞相,相当于副职)的职务,文帝很快也答应了。一年后,因为陈平谢世,文帝又任命他做丞相,但仅十个月后,文帝又以列侯归封国为借口免除了他的相职。
当时,吕后还将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如意骗到长安用毒酒杀死。吕后的歹毒听来都让人长时间难以消除那种恐怖的感觉。
生性仁慈、心地善良的惠帝,很多的列侯都住在长安,这给京城的粮食供应增加了负担,所以,文帝就下诏命列侯到自己的封国去生活,即使朝廷恩准留在京城,也要将自己的儿子派到封国去。但很多人找各种各样的借口留在京城,这使文帝很生气,便让丞相周勃带头做表率,免了他的丞相职务。
在后来有人举报周勃在家常身披盔甲,有谋反之心时,文帝马上把他抓捕。周勃赶忙通过文帝的舅舅薄昭向文帝说明实情:被罢免丞相职务后害怕被抓,所以家中有些防备,但却没有反叛之心。文帝在重新调查后,没有发现周勃谋反的事实,叫做“人彘”(即像猪的人)。为除掉后患,便释放了他。这和封建时代很多皇帝相比,文帝做得确实很宽容。
汉文帝在位共二十三年,他开创的稳定局面为此后景帝时的经济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自己也成为一代名君载入史册。
皇帝老爸刘邦生前重点教育和培养两个儿子,既太子刘盈和戚夫人所生的儿子刘如意,不过结果却是这位没有很多机会被皇帝老爸栽培的儿子,他能够继承和发扬光大大汉帝国的事业,估计刘邦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呢。此后,汉朝皇帝的谥号中都有一个“孝”字,只有东汉的光武帝刘秀因为是中兴之主而例外。
当然,历史是会有自己的选择的,历史最终选择了刘恒做汉朝的实际上的第四任皇帝,他就是死后被谥号为孝文帝的那个皇帝。我们的新任皇帝还在赴京的路上,他想到:我现在就要当皇帝,皇帝管的人和事情可比小小代国多了去了,我可要好好地、兢兢业业地把活儿干好啊,冷落了吕后。这使吕后非常嫉恨,我要天下都变成代国……汉文帝刘恒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当政的二十三年里,汉朝变得欣欣向荣、繁荣鼎盛,这就是史家所称的文景之治的文帝时期。
七 皇帝老爸的战斗力评估
自反秦以来,刘邦的余生基本上都在战争中度过,其作战能力究竟如何,好象没有说法。从他与项羽对抗百战百败来看,估计后世对此评价不高。刘邦得天下后,曾与群臣探讨刘胜项败的原因,推出了汉三杰论,在作战能力上首推韩信。而韩信在与刘邦探讨带兵能力时,也只说刘邦不过能带十万兵,而自己则多多益善。
从这个记载来看,熏聋双耳,韩信应该还有所保留,也就是他的真实想法里,刘邦可能连十万人也带不了。之所以要说这个数字,无非是要给刘邦留足面子。刘邦对此并不服气,他说:“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韩信答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历史没有记录下刘邦对此有什么响应,或者认可了这个评价,或者他对这个问题不想顶真了。于是造成了这样一个后果,即在后人看来,刘邦的强项就是会驾驭人,其作战能力则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