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91500000019

第19章 放电影的张丹增(3)

我乐坏了,像三岁的孩子即将获得爸爸送到手里的心爱玩具一样,真想蹦起来。万万没有想到这受托之事对我而言简直是易如反掌,我不假思索地站起身来,大声说道:“好!这事包在‘红旗渠’叔叔身上了。”砰砰砰拍拍胸口后,我随性唱起熟悉得再不能熟悉的《红旗渠》的主题歌——《定叫山河换新装》“辟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们多壮志/誓把山河重安排/心中升起红太阳/千军万马战太行/毛泽东思想来统帅/定叫山河换新装……”唱完第一段,我索性在桌上一拍,响声让绒塔身子一颤,我哈哈哈地笑了,挽起小伙子的胳膊说,“走,捣蛋鬼,回家,‘红旗渠’叔叔请你喝酒。”

“‘红旗渠’叔叔,喝了那么多酒,别送我了。”绒塔一只手压住我的肩,又看看我妻子的态度,志玛绷着嘴一个劲儿地点头,示意绒塔说服我不要站起来。“‘红旗渠’叔叔,我走了,记住我们约定的秋收后的农闲季节,具体时间我会打电话告诉你的。”绒塔把挎包挎在肩上,再次强调了他的邀请,随后像战士告别首长一样,说,“‘红旗渠’叔叔,告辞了。”

“不不,我没有醉,别把我当醉鬼。”我瞪了妻子一眼,故意醉眼蒙眬用含混不清的语词对绒塔说,“记住了,秋收后的农闲季节!对不对?对不对?……”

直到绒塔把头鸡啄米似的快要点落了我才善罢甘休,继续醉眼蒙眬地说:“志玛,把柜子里存的泸州老窖拿一瓶给绒塔,带给甲波扎西。”我知道,此刻我的话是带着哼歌的腔调说出来的,还好,喝到这个时候,头有点晕,觉得大嚷大叫很开心。

“哦呀,‘红旗渠’叔叔。”妻子模仿绒塔的口气应承着去拿酒了。

“不不,‘红旗渠’叔叔能答应我的请求就足够了,酒就不带了。”绒塔一个劲儿地推辞。

“不行,老婆子,别听他的,让他带上,又不是给你的,是送给你爸爸的。带上。”我带着命令的腔调吼道。

听见这吼声,妻子和绒塔同时傻眼了,相互看了看,又看看我,不约而同地笑了,聪明的妻子说:“没办法,你‘红旗渠’叔叔很少这样发酒疯的,看得出来,他今天是格外高兴,这是他的心意,收下吧。”

我恍恍惚惚地看着妻子送客人的身影旋转着消失在门外,我立即闭上双眼,感觉屋里的家具或什么物器像朝我飞来,闭上眼睛后天旋地转的感觉更加猛烈了,我躺在藏床边不敢动,感觉一动就会呕吐。这感觉在十年前是经常重复的,但现在毕竟老了,今天可以说是喝得太多,但我清楚,即便再醉,绒旺塘修渠的事仍然在我的脑中旋转。想着想着,突然一条小溪朝我流来,越流越大,越流越宽,越流越急,只听得有人在高声叫喊,绒旺塘的“红旗渠”修通了,我急忙把平日盖在电影机上的黑色平绒布搭在机器上,一个劲儿地朝渠边跑去,跑啊跑啊,跑啊跑,等跑到渠边时一头栽进水里,水咕噜咕噜地罐进鼻子里让我无法呼吸,感觉被淹死了。

后来妻子告诉我,送走客人回来看见我早已呼呼大睡,憨口水流满了嘴角。

昨晚喝多了。

第二天醒来口干舌燥的,坐在矮脚藏桌旁一口气喝了三碗酥油茶。坐在对面的妻子咯咯咯地笑个不停,当我递过茶碗等她蓄茶时,她伸手捏住我的鼻子像骂孩子一样地说:“酒疯子。”说话的嘴形格外夸张,好像很用力似的,蓄上茶便把装糌粑的盒子推到我面前,说:“阿哥丹增,你已经不年轻了,还逞能。人家那么大老远来看你,你却醉得站都站不稳,给别人的印象是我平日在克扣你喝酒。”

“言重了。”我辩解,顺手将手腕上的佛珠向上扬扬,说,“其实,我半夜就醒了,对绒塔这帮青年的邀请感慨万千。”我将盒里的糌粑粉用手一撮一撮地拈进茶碗里,然后慢慢地用手把糌粑捏成团子。妻子将脸斜靠在肩上看看我,意思是怎么只说半句话。“想不到啊,我们这些文化战线上的‘老恐龙’居然被一帮农村的孩子记住了,还宝贝似的看重我,细细想想,我们这些农村放映员,身虽在城镇,可人缘在农村,魂在农村啊!”

“哎呀呀,阿哥丹增,说得这么心欠欠的,你不是用《红旗渠》把我的身体和魂都‘哄’到手了吗?未必除我之外还有让你更心欠欠的人?”

我知道妻子的调侃和略带审查的眼神是在忽悠我,“得了,得了,又来了。”我手一挥把话拉回正题,说,“真佩服这些年轻人,绒塔的父辈跟我一样脑筋转不过弯。我放了一辈子的《红旗渠》,他们看了一辈子的《红旗渠》,但就是没有听见一个人提出要修《红旗渠》。我呢年复一年地放,他们呢年复一年地看,放了就放了,看了就看了。干旱的绒旺塘依旧还是干旱的绒旺塘,万万想不到的是《红旗渠》的精神却在这一代的娃娃们心上生根发芽了。”想着想着,层层叠叠的大山从我的记忆里浮现出来,“那可是比林县的山大得多的山啊!他们的压力太大了,真替他们担忧啊!知道吗,他们在冒大险啊!”我担忧地看着妻子说,把团糌粑团子的油手搓得手背上的皮肤发亮。

“昨天我才把绒塔一拨孩子们在十二年前被家长鞭打的事闹清楚,那是在我离开绒旺塘的那天中午,十几个孩子在村中心的老白杨树下被各自的家长揍得哇哇大哭,有的孩子屁股被打得皮开肉绽,当时我只知道孩子们把家里的水偷出来玩游戏了,万万没想到挨揍的事与《红旗渠》有关。”

“有什么关?”妻子问。

“绒塔告诉我,他们看了电影后的第二天在村子的高坡上玩起了修《红旗渠》的游戏,在高坡上模仿《红旗渠》修了大坝,然后在大坝下修了沟渠,用竹筒架起了饮水槽,在饮水槽周围修了农田。万事俱备后发现没有水,于是绒塔第一个带头朝大坝撒了尿,十几个孩子的尿液洒在干旱的土地上很快被吸干了,完全没有看见大坝里蓄有水,都认为游戏很不过瘾,于是格桑就提议每个人从自己家里偷出水来玩通水典礼。大家一致通过他的建议,跑回家把家里从十几里外运来的饮用水拿来倒进大坝里,在孩子们的一阵欢呼声里,通水典礼成功了,完成了他们修《红旗渠》的梦,梦想倒是完成了,等待他们的是收工后家长们无水熬茶,无水煮饭的愤怒,一顿饱打自然是免不了的。”

“造孽不,但愿这些娃娃能干成这件事。”妻子说着将桌上的“备用金”放在布兜里,转身说,“我去开店了,你慢慢喝慢慢想哈,老头子。”随后木楼梯响起了咯噔咯噔的脚步声。

楼下的看门狗郎登在妻子合上大门后象征性地叫了两声,它在同女主人说再见。我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声部合奏,吃罢饭不由自主地朝“陈列室”走去。

吱嘎一声沉闷的响声,门开了,一股刺鼻干燥的气息迎面扑来,夹杂着开门时的粉尘味,似乎一扇历史的大门在迎接我走去。跟电影打了一辈子交道,每当站在家里那貌似“陈列室”的屋子里,我总会像抚摸孩子一样抚摸着两部电影胶片和那台国产长江FL-16-2型16 mm电影放映机。

触摸的感觉将我带回到同它们的对话中。

我听见电影胶片《红旗渠》和《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抢着说:“喂,阿哥丹增,《红旗渠》说,还记得不,在朗格村看见林县人用绳索系在腰间、手拿钢钎和铁锤在空中找落脚点最精彩的画面时,突然电影机的保险丝烧了,村里的老老少少唏嘘声一片。那种失望,仿佛像把家里珍藏了几代人的金子丢了似的,又像男女青年失去了爱情、牧人丢失了牛羊、老人丢失了拐杖、商人丢失了钱袋子一样。那是多么感人的一瞬间啊,五六百人的坝坝电影,人们蜂拥着向放映机围拢。有手电筒的争着为你照亮,零零星星几束光线忽明忽暗地照在电影机上。在那个贫穷的年代,除了那些老眼昏花的阿婆阿爷夜里能用上手电外,那就是基干民兵严防阶级敌人搞破坏在夜里巡逻时才能用上的,可为了看电影,用完手电也在所不惜。”

“嗨嗨,《红旗渠》你还有完没完,现在轮到我说了。”《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抢话说,“嗨,阿哥丹增,明天不是去娘绒村吗?娘绒村的打场早已收拾干净了,村干部牛麦旺登还过节似的在干燥的场院里浇上了水。要知道,在干旱缺水的娘绒村用水洒在庭院简直是太隆重了,放电影在农村牧区像过年一样热闹,你知道我们那个地方是出奇的干旱缺水,走路都带尘土的地方,就为了全村的人看好电影,洒上水,以免孩子们在你换电影胶片时乱跑折腾出灰尘来,影响电影布的清晰。瞧瞧,断腿阿称已经检查了挂电影幕布的挂钩,虽然断腿阿称没了小腿,但手背的灵活就像金沙江对面山上的猴子,飞檐走壁的,晒场唯一的一栋汉式仓库,要把电影幕布挂到两个篮球架那么高的位置,非他莫属……”

“哎哎,胶片们说完了吗?”放映机用粗声粗气的嗓门儿压住了胶片的喧闹,“兄弟丹增,我的年龄比你大,我来说说,还记得不,玉龙村和战堆村为谁先看上电影打架的事。两个村为了谁先看上电影在两个村的岔道口上开始争夺我们,大打出手,那天如果不是公社书记大旺堆在场掏出手枪对天鸣枪制止的话,说不定就闹出人命来了。你把我从骡子背上卸下来时,我明明看见是玉龙村的布布邛最先站在岔道口等我们的,但战堆村的尼玛他们仗着人多势众,硬要从布布邛手里抢走《红旗渠》的胶片盒,布布邛却不依。在抢夺中尼玛大打出手,布布邛的头被尼玛用拳头大的石头砸开一个窟窿,鲜血直往外涌,可布布邛却死死地把胶片盒抱在怀里,那场面就像一群饿狼在撕扯一只山羊。如果不是公社书记大旺堆路过此地,说不定布布邛就没命了。”

我记得事后大旺堆回忆,当时他正好路过两村的岔路口,在麻溜山脊的拐弯处远远看见烟柱似的尘土高高飞扬,环顾四周又风平浪静,怪事,哪来的烟柱呢?说不定是羊群或牛群路过时扬起的尘土,但听见隐约的吼叫声后,他加快了步子,尘暴中心进入到视线中,他立即意识到打群架了。村邻看见布布邛的头在流血,被激怒了,参与到群架里。不一会儿两个村的村民越聚越多,扬起的尘土越来越浓,他想,糟了,这样的场面如果不及时制止,随时都会闹出人命的,于是他从腰间拔出手枪对天鸣枪。村民们听见枪声纷纷掉头朝枪响的地方望来,看见他拿着手枪怒气冲冲地站在那里,一场为谁先看到电影而引发的流血事件才得以制止。哎,要是县电影管理站多配一些放映机和人员就好了……

“说得好。”我煞有介事接过大旺堆的话,用手像抚摩孩子一样在放映机上摩挲滑动,凉悠悠的感觉使我脑海里继续血腥的场面。

放映机补充说,“虽然大旺堆制止了这场群殴,但布布邛却不肯放过尼玛。在你和大旺堆的劝和下战堆村的村民们陆续返回,唯有玉龙村的不肯离去。他们明白布布邛是为了他们能看上电影而天不亮就来到两村的岔路口等我们的,他的血是为大家流的,都看着大旺堆,希望他公平了断此事。布布邛像个泥人似的坐在地上,头发被血液汗液在尘土的拌和下凝固在一起,眼神充满了委屈和失望,仿佛在思忖与这事无关的事,看不到丝毫的愤怒,坐在厚厚的尘土上一言不发,一个劲儿地在粉末状的泥地上比画,画出的形状却是一把把尖刀。我读懂了他的内心。这是康巴汉子杀人前的预兆,表面平静,心里却输不起这个面子和屈辱,‘这小子说不定会去杀掉尼玛’。这一预感最终应验了。不到一个月布布邛果然杀死了尼玛。杀人后跑到山上躲了起来。尼玛的死惊动了同村的人,他们不干了,全村的成年男人都出动了,在远房亲戚好事者尼旺的带领下,村民带上棍棒、刀具和俄多(抛石器)包围了布布邛家。眼看一场血拼要在两个村之间展开。还好,那个时候的‘人保组’就是现在的公安局,他们可不是吃白饭的,全县城闻名的‘人保组’副组长李红星带着县中队的战士闻讯赶到了现场,拉起了警戒线。李副组长肩上斜挎着五四式手枪的枪套,枪套的按扣是开着的,做出一遇紧急情况就拔枪的姿态。他把蓝色制服的袖口挽在臂弯处,一双运筹帷幄的手在围着他的公社书记、县中队长、两个村的代表面前十分夸张地比画着,像是卖甩饼的大师傅。约莫近一个小时的比画,先是两个村的代表回到自己的村人中,十分钟后李副组长高声问两个村的村代表:‘怎么样了?’看见玉龙村和战堆村的代表分别朝他点头后,他将双手用力一拍,一半用藏语一半用汉语大声吼道,‘大热特(这就对了),调解成功,散人,嘎特(慢走)。’一场充满血腥的械斗得以化解了。后来,布布邛在家人和亲友的劝说下,主动去了公社投案自首。这件为看一场电影而酿出的惨祸终于在强大的‘无产阶级专政’下被平息了。”

事情是平息了,但好事者尼旺的事至今令人振聋发聩。这位爱凭空突发奇想的“文革”积极分子,干了一件令今人啼笑皆非的事,但在那时,他破天荒的建议竟然在“县革委”的支持下得到了同意。

尼旺建议把县砖瓦厂烧制的青瓦进行工艺改革,将青瓦改烧成圆柱形,圆柱形直径大概在二十五厘米,长约四十厘米。在墙上写着“抓革命促生产”的砖瓦厂院子里,尼旺正在示范他的奇想,把十几个瓦筒连接起来,在厂边一家磨坊的进水口将瓦筒接上,水哗哗哗地顺着瓦筒流过,他高兴地对“县革委会”主任刘主任说:“我建议在战堆村的水源处用上我的发明,这样一来玉龙、拉龙、格龙、战堆这几个村喝水浇地的事不就解决了吗?”刘主任一眼不眨地看着从瓦筒里流出来的水,沉思片刻后,望望周围的部下,看他们有何反应,而众部下又都在观察他的反应,看他的表态。“看看你们,都跟我一样太官僚主义了,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啊。”他再次看看随行又看看尼旺大声说道。接着耸耸肩好让披在肩上的呢制中山服不至于从肩头滑落。像他这样的许多南下干部喜欢把衣服整天披着当披风穿,除开会外平日里都不爱把手伸进袖筒里,两只空袖筒如果在有风的情况下飘来飘去的,像没有双手的断臂人。刘主任从“披风”里伸出双手紧紧地握住尼旺的手用力地摇晃着,双唇紧紧地抿在一起,做出激动得想哭的样子说,“我代表‘县革委’向你致敬!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啊!群众的创造力和聪明才智是社会进步的源泉啊!”刘主任的话音刚落,人群里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接下来便是分工明确的大会战,烧瓦筒的烧瓦筒,找水源的找水源,挖壕沟的挖壕沟,做支架的做支架,经过一年的大会战,一条长七公里的饮水筒终于接通了。

通水的那天,我亲眼看见尼旺的父亲老更登把一双解放鞋用砍柴火的刀把鞋砍成数截,一边砍一边眼泪汪汪地高声说道:“毛主席啊,有了你的关怀,尼旺这混混在你的关怀下有出息了!我们走十几里背水吃的苦日子结束了!今天,我老更登高兴啊,这双陪着我背水走了七年的鞋子终于磨到尽头了,我拿它来庆祝吧!”

同类推荐
  • 黑雪、黑雪

    黑雪、黑雪

    方达明,在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几十篇。短篇小说《出走》获第八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三等奖。小说《婶婶》获第九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短篇小说《我的土豆》获第四届林语堂文学创作奖。短篇小说《气球》获台湾第33届联合报文学奖小说评审奖。
  • 命丧谁手

    命丧谁手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
  • 罪全书1

    罪全书1

    本书根据真实案例改编而成,涉案地名人名均为化名。十起恐怖凶杀案,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每一个都是曾被媒体严密封锁,当局讳莫如深的奇案大案。四个超级警察,各怀绝技,从全国警察队伍中挑选而出,组成中国特案组,对各地发生的特大罪案进行侦破。此文中十起特大案件都是首次公布内幕,每一案都会颠覆你对人性的认知,让你不寒而栗,也许读完本书,你真的会相信人性本恶。
  • 古龙文集:多情剑客无情剑(下)

    古龙文集:多情剑客无情剑(下)

    本书以旧派武侠名家王度卢《宝剑金钗》中的李慕白为原型,将小李探花李寻欢摆弄于朋友义气与爱人情感的强烈冲突中,加之以武林争霸的阴谋与野心,在情节上表现得极有戏剧张力,而无论是“兵器谱”中的正邪双方(天机老人、金钱帮主、小李探花、银戟温侯、嵩阳铁剑)或未列兵器谱中的阿飞、荆无命,乃至于女阴谋家林仙儿,都写得有声有色。这部作品运用了相互映照的写法,深刻描摹出一个人光明与黑暗、狂野与温和的性格冲突,是古龙小说中最经得起以心理学理论作品。
  • 区域经理

    区域经理

    雷子阴差阳错地踏进药行,不留神混成了一名区域经理。他肩扛六箱药品风尘仆仆扑地赶往嘉市,开始了他的医药代表生涯。头一张热脸,便贴在肖爱国的“冷屁股”上,让他的信心有所动摇。关键时刻,来自大连的徐立君给他上了宝贵的一课,令其醍醐灌顶。再经对方的热心引荐,他终于在“酒色”的帮衬下叩开了市医院的大门。他惊奇地发现,自己进入到了一个光怪陆离的圈子中。那些意想不到的权钱交易、情色交易,官与官的相互勾结,官与商的相互勾结,让他对天价药品的产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本书,为混迹药海二十余载的雷子的倾心力作,直逼当下社会现状之痛痒!
热门推荐
  • 诞生与涅槃:释迦如来应化事迹

    诞生与涅槃:释迦如来应化事迹

    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为了解除人生无尽的痛苦,立志寻求一条解脱之路,依靠坚忍不拔的意志,最终领悟了人生的最高哲理。释迦牟尼成佛以后,人们称之为佛陀,就是印度古梵语中的"觉悟者"几千年来,释迦牟尼成佛的传奇故事,总是带给人们深刻的启迪。《诞生与涅槃:释迦如来应化事迹》以流畅生动的语言介绍了释迦牟尼的生平经历,每个细节都基于大量的资料准备,真实、丰满而充满了动人的魅力。
  • 蛋定成仙

    蛋定成仙

    为了摆脱自己某个动机不纯的伪爹!一枚三百年都没有孵化出来的蛋毅然决然的离家出走。喂,那只叫凤凰的大鸟,本蛋不陪睡!仙?咱们梁子结大了!魔?把柄,本蛋手里有把柄,你咬我呀!上仙门,走魔国,横贯人间妖界,走上一条别样奋起之路!其实,世界之初本就是一枚蛋!
  • 哈佛成长课:杰出青少年要克服的54个人性弱点

    哈佛成长课:杰出青少年要克服的54个人性弱点

    哈佛之所以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中的佼佼者,关键不是因为它的规模宏大、学科众多,而在于它先进的办学理念、追求真理的可贵精神和三百多年沉淀下来的闪光智慧。读这本书,你会感觉到几百年来的哈佛智慧就像涓涓细流在你的心头流淌,它将让你获得成长的智慧和心灵的激励。浓缩哈佛智慧的励志书,折射人性光辉的多棱镜!本书共分六辑,介绍了杰出青少年要克服的54个人性弱点。全书以故事贯穿始终,为青少年呈上了一道美味的心灵滋补汤。本书能让青少年的个性和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可以说,这是一本专门写给青少年的人性培养书。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让感觉跟着跑

    让感觉跟着跑

    一杯清茶,一缕光线,一本好书……轻轻抚慰,阅读是一种生命的享受。智慧、美丽、梦幻、快乐……慢慢品味,人生永远在书香里跳跃。
  • 王者之魔戒

    王者之魔戒

    第一次,两个人没能向对方说出自己的心声,也许也是最后一次……
  • 一夜倾城.B

    一夜倾城.B

    她是人中凤,是草原上人人想要得到的第一美人,却注定了与深爱的人错过一生。他是人中龙,是倾国男色,却只能牵着爱人的手,将她送进别人的寝宫。本文所有权属于作者和腾讯所有,保留盗文及下载的追究权。特此声明。
  • 王妃别傲娇

    王妃别傲娇

    上一世的商界女王冷璃,清冷孤傲,手段雷厉风行,用十年时间夺回了被旁系霸占的家族,为了救弟弟捐出了心脏离世。这一世的镇国侯嫡女冷璃,倾国倾城,可惜性子软弱,被庶姐欺压致死,早早离世。当商界女王穿越时空来到这一世的冷璃身上,会产生什么样的蝴蝶效应呢。原来下人口中她来历不明的娘亲身份是如此尊贵,原来自己的身份是如此显赫。【片段一】女子坐在桌边喝着茶,突然从门外窜进来一个白色的东西,闪电般地落在桌子上。这时才能看清,是一只白色的小貂。说小其实不小,胖乎乎的快看不清脸蛋了。貂儿对着女子撒着娇,女子觉得好笑,伸手抚了抚它的毛。把茶水放在了桌子上。貂儿满意的低下头开始喝茶。这时,从门外又闪进了一片红色。红色站在女子身后,随手把貂儿扔了出去,委屈地说:“阿璃,你都不摸我,只摸那只胖貂。”【片段二】“留下吧,你看这儿环境多好,还没人限制你的自由。”俊美的男子对着白衣女子说道。白衣女子还没来得及说话,突然身后冒出一个妖孽男子。“哼,我家阿璃不喜欢这儿,干嘛要留下,谁限制她自由了。称你一声兄长就是给你面子,你还得寸进尺了。”白衣女子好笑地拍了拍妖孽男子的手,对着俊美男子说。“这一切都是我自愿的,他在哪儿,哪儿就是我的自由。”“既然如此,那我也不多挽留了。如果哪天他对你不好,记住这儿永远都欢迎你!”“哼,你不会有机会的!”妖孽男子咬牙切齿道。【片段三】门外男子转来转去,晃得身边的人眼睛都要花了。而紧闭的房内一点动静也没有。男子等不及了,刚想要撞开门闯进去。门外守着的人连忙拦住:“王爷,王妃有令,您不能进去。”男子瞪着两个守门的。守门的人浑身冒着冷汗却不能退下。就这样僵持着。突然房间内传来了婴儿的啼哭,男子再也克制不住自己了,推开两个守门就冲了进去。“阿璃,你怎么样了?”女子满脸汗水,脸色有些苍白,嘴里却说,“我没……啊!”还没说完,叫了一声。“好像……好像还有一个。”第一次写文,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最经典的爱情名言警句

    最经典的爱情名言警句

    本书包括了古今中外的爱情名言和诗句。介绍了人们在恋爱、婚姻、家庭生活中不同时期的爱情观、消费观、价值观及生活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