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90300000010

第10章

对这幢农家小楼和小楼里的几位主人,庹平都已经很熟悉了。到柏水场采访了一位养殖专业户,今天从柏水河抄近道,到佘家湾的。前年他从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以后,本该到区一级中学教书的,但由于他父亲是县政府分管工业的副县长,因为这个缘故,他很容易地被分到了县报社,从事了他所向往的记者职业。和所有刚参加工作的青年一样,庹平决心以自己的能力和敬业精神,干出一番事业,以改变人们对干部子女的不公正看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本来,报社领导是分工他跑工业、交通、能源战线的,这自然又是看在他父亲的面子上。因为人们都知道,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跑工业、交通、能源的记者,最实惠,又最轻松。然而,他却坚决地拒绝了,而选择了最没人愿去的农业战线。按照他的想法,最吃力不讨好的地方,也最锻炼人;最没油水、没人去的地方,也最容易出成果!因此,当他从一份区委报上来的农业简报中,看到中明老汉的事迹后,立即欣喜若狂,直奔中明老汉家来了。

这是庹平初出茅庐后的首次采访,也是他第一次深入到一个山区农家来。农村的一切,都使他感到新奇和激动。蓝天丽日,高山流水,闲云野鹤,朝露晚霞……一切都是美不胜收的。当然,最使他感动的,还是中明老汉这一家人,庹平却已坐在她家的堂屋里,那吃苦耐劳的老汉本人,忠厚木讷的文忠大哥,老实憨厚的老二文富,不喜言辞但出口总是很有见地、性子火暴的老三文义,还有那个散发着自然、质朴之美,有着几分野性的文英姑娘,都在他脑海里留下了深刻印象。关于这家人过日子的节俭和勤劳,他一来就领教了。他发现佘家煮饭,不论是文忠、文富还是田淑珍大娘烧火,柴火都只是捆成很细很细的小把,让火苗只端端正正地燎着锅底,几乎没有一点余火跑掉。他家专门买得有和鼎罐口径一样大小的盆,煮饭时,每个鼎罐口上面,都放了一个盆子,鼎罐里煮饭煮菜,盆里则利用鼎罐里的蒸气温水。温热的水洗手洗脸,用不完的则装进暖水瓶里,留作备用,这真是一点热能也没有浪费掉。当时,庹平看了好笑,心想:“到底是农民,吝啬到如此地步!如果是过去没柴烧,还情有可原,可如今房前屋后,到处都码着大堆大堆的柴火,还怕没烧的吗?”他悄悄地把这个细节记在了小本子上,准备今后写小说用。可是,第二天离开时,他将十元生活费悄悄留给中明老汉后,这个老汉仿佛遭受奇耻大辱似的,追了半里路,赶上了他,并且生气地说:“林同志你这就是看不起我们了!我们庄稼人虽不晓得个啥,但仁义二字还是知道的。如果是过去,我兴许还能收下,可现在,别说你来吃一顿两顿,就是一年半载,又把我吃穷了吗?”说着,不由庹平分说,硬把十元钱还给了他。

这一件小事,又令庹平对这一家子刮目相看了。回去以后,他凭着对农村生活的新奇感受,也凭着对老汉一家勤劳、朴实、善良美德的客观印象,满怀激情地写成了一篇《种田大户喜获大丰收,六旬老人歌颂政策好》的特写。这篇带有中明老汉照片的新闻特写,很快就在省报上发表了,并且由于新闻角度的新颖,细节的真实和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得到了新闻界人士的好评,新华社也向全国发了通稿。初次的成功,既给年轻人带来了激动,也更坚定了他创造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庹平立即决定今后两年,都要对中明老汉一家进行跟踪报道。通过这一家,展现党的农村经济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然而,传统的惯性思维和社会阅历的不足,却妨碍了这个热情的、有着良好愿望的青年记者,对农村现状作更深入地了解。

现在,庹平虽然面对的仍是熟悉的中明老汉,但采访却没有了过去的效果。第一次来这儿采访,大丰收带来的喜悦和生活的富足感,使这个老实巴交的老汉的话语,像打开堤坝的江河水,源源不断地从内心涌出,使庹平记录都来不及。而现在,老汉的话语明显少了,真正成了答记者问。

“今年的稻谷真的减产了?”庹平把钢笔倒过来,竖在桌子上,两眼和蔼而亲切地看着中明老汉。然而,透过镜片,目光却分明闪着几分怀疑的神色。

“我有二十亩是坝田,水库的水可以自流灌溉,只有十亩高塝田,减产比别人小。”中明老汉意识到了自己的答话没使年轻人满意,当文英姑娘在凉风垭小树林翘首祈盼庹平的时候,所以,停了一会儿说。

庹平心里立即嘀咕开了:“这就怪了!县上统计的数字,明明比上年增产百分之四点五嘛,咋会减产呢?!”但庹平没把自己的怀疑从脸上反映出来。他知道在目前的农村,一些人,特别是中老年人,担心政策变,所以常常怕露富。几千年的“枪打出头鸟”、“出头椽子先烂”的遭遇,也在他们心上投下了浓重的阴影。他决定采取迂回战术,全面掌握老汉家今年的收入情况。想到这里,庹平就微笑着,用由衷赞扬的语气对中明老汉说:“也不错呀!三十亩稻田,收获三万多斤稻谷,按均价计算,总收入就该六千五百多元,不简单呀!”

这一说,果然让中明老汉吃惊和欢喜了。是呀,六千五百多元,已是一笔多大的收入了啊!但老汉忘记了,平摊在每亩田上,才不过两百元多一点的收入呢。

庹平见中明老汉高兴起来,就进一步按自己的思路给老汉算账:“全家六个劳力,每个劳力收入一千多元。只一季庄稼,就一千多元,也了不起呀!”

中明老汉的思维一时没转过弯来,听了庹平的话,帮助他更正道:“哪有六个劳力?真正下田的,也只有我、文忠、文富和文义四爷子呀!她们啦,半个劳力也不顶!”老汉甚至把自己老伴也排斥在外。他不知道,为他们农活服务的女人们,也是劳动力呀!

庹平一听,更欣喜了。他高兴的不是老汉的思维方式,而是气氛和谐了,老汉又主动打开了话匣子。这种融洽的气氛,对新闻采访太重要了。

庹平立即抓住中明老汉的话,进一步对他称赞道:“了不得!那每个劳动力创造的产值就不止一千元了!”

中明老汉也渐渐被庹平热情的赞扬感动。庹平满意,他也高兴。想一想,人家从舒舒服服的城市机关,跑到山旮旯来找你一个乡巴佬,本来就是为听好话来的嘛!自己咋能一开口就哭穷呢?再说,人家说你好,也是好事嘛。自己的二媳妇还没娶进门,小儿子还没订婚,幺女儿还没放人户,要是乡亲们这时有人说你家穷,你还会从心里记恨人家呢!想到这里,老汉突然为刚才向庹平说的稻谷减产的话,感到后悔起来。他决心立即改正过来,尽量让年轻人满意而去。人家大老远来一次,不容易呢!

庹平立即抓住中明老汉情绪变好的有利时机,迅速开展自己的采访。下面是庹平记者记录在他采访本上的佘家一年副业收入的情况:

养肥猪7头,收入2057元;养母猪一头,产猪儿两窝共17头,出售13头,自养4头,共计收入689元;养母牛一头,产小牛儿一头,收入632元;养产蛋鸡15只,产蛋约2500个(大多自己食用),收入折币约500元;孵小鸡4窝,出鸡仔60只,出售30只,自喂30只,中途死了16只,余14只,合计收入折币90元;养鸭20只,其中产蛋鸭13只,产蛋1300个(自己食用),公鸭4只,合计收入折币435元;养鹅8只,其中产蛋鹅6只,产蛋800个,公鹅2只,合计收入折币430元。

现圈内存栏架子猪5头,价值约580元;存栏大水牛一头,对她的父亲中明老汉进行采访了。他是昨天下午从县上出发,价值约1000元。

水果收入:柚子105个,出售80个,自己食用25个,合计收入折币42元;李子380斤,出售250斤,自己食用50斤,送左邻右舍小孩尝鲜80斤,合计收入折币76元;核桃60斤,出售40斤,自己食用10斤,送人情10斤,合计收入折币72元;杏10斤(幼树),自己食用,折币3元。

蔬菜收入:黄瓜、南瓜、苦瓜、丝瓜、茄子、海椒、四季豆、豇豆、洋芋、莲花白、高桩白、裹心菜、蛾眉豆、大葱、蒜苗……合计约产6000斤,自己食用和做猪饲料,收入折币约1250元。

其他:地坝边生地黄(药材)一窝,挖生地15斤,收入8元;苍耳子(野生药材)20株,收入10元。

织篾背篼30个出售,收入54元。

另:夏天,文忠在柏水河捉鳖一只出售,收入36元。

这些记录完毕,庹平便把前面的小春粮食和大春稻谷、玉米、红苕(估产)的收入和后面的副业收入,在一张纸上仔细地加起来。加完,他却蹙起了眉。原来佘家今年的总收入,并没有超过去年。咋会比去年少呢?他在心里不愿接受这个现实。今年是七五计划的开头一年,早在年初,县委和县政府就制定了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的增长目标。更重要的,是各地报上来的数字,都确凿无疑地证明了县委、县政府制定的增长目标,是完全能够实现并且有所超过的。如果佘家的总收入没超过去年,那他这篇跟踪报道也就不好写了。正在他作难的时候,突然听见从厨房里传来田淑珍大娘做饭的柴火爆炸声,庹平眼睛一亮,不由自主地叫道:“有了!”

中明老汉不解地问:“啥有了?”

庹平轻松地一笑,说:“还有柴火没算收入呢!”

中明老汉眨巴了一下眼睛,迟疑地反问:“柴草也要算钱?”

庹平眼睛仍然熠熠生辉,耐心地对中明老汉解释说:“咋个不算钱呢?!柴草也是商品,凡商品都有价值的属性。你想想,老人家,如果你去买炭烧,不是要花钱吗?”

中明老汉一想,确实是这个道理,于是点头道:“是呢,那就算吧!”

庹平忙抽出笔,看着老汉问:“老人家,你看你们家柴草值多少钱呢?”

中明老汉作难了,说:“柴草是啥价,我们谁也没卖过。再说,我们每年的柴草,也没用秤称过呢!”

庹平一时也愣住了,但过了一会儿,突然想起一个折中的办法,说:“大爷,你就这样算好了:如果你们家烧煤,一个月要烧多少煤?”

这个问题倒很简单,过去他们家缺柴烧的时候,每个月要烧七八百斤煤。现在人多了,猪也养多了,如果烧煤,没一千斤怕不行呢。想到这里,中明老汉就回答:“怕要一千斤煤呢!”

“这就对了!”庹平兴奋地道,“每个月就是七八十元钱的煤,一年就要一千元左右呢!我们就把柴火算成一千元,行不行?”

“好!好!”中明老汉一下解了难题,心里很感激这个小伙子,人家到底是有文化的城里人,脑子多聪明。

庹平立即把这个数字记在了采访本上。现在,他心里高兴了。因为加上这个数字,佘家今年的总收入人均增长率,就会大大超过县上年初的计划。

这时,文英回来了。不一会儿,文忠、文富、文义三弟兄,也泥糊稍带地从鱼塘收工回来了

同类推荐
  • 手的十种语言

    手的十种语言

    著名画家黄秋雨失踪两天之后,尸体在颍河里被一个渔人发现,市公安局刑侦支队队长方立言奉命侦破这起命案。他在调查中发现,黄秋雨生前创作的组画《手的十种语言》中的最后十幅全部以女性裸体为内容,这其中牵涉到了市委书记的妻子,而黄秋雨被盗的日记和绘画,似乎都与这有关。就在命案调查接近真相的时候,被追捕的犯罪嫌疑人突然死于一场车祸,而两年前试图谋杀黄秋雨的凶手也浮出水面,使案件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 细香

    细香

    吴文君,女,浙江海宁人,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学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作品发表在《北京文学》、《大家》、《收获》、《上海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山花》等多家文学期刊。
  • 落英

    落英

    情难自禁的叶吟风与邱文萱走到了一起,两人在唇枪舌剑的工作过程中逐渐生出情愫。并邂逅叶吟风的老对手田宁,都市女孩郭夏夏一直暗恋公司老板叶吟风,田宁对她有成见,却误解叶吟风对她也有好感。叶吟风和邱文萱最终走向了婚姻的店堂,也遭到了叶家父母的强烈反对,由于家内不和,叶吟风和邱文萱分手,两人过得并不幸福,并在叶吟风遭受意外打击时给予宽慰,而一通敲诈电话更是让叶吟风对邱文萱的身世产生了怀疑,不但气走了郭夏夏,他秘密雇人对邱文萱展开调查,却在她即将离开自己时冲动地向她求婚。叶吟风的堂兄因生意失败而自杀,屡次刁难,叶吟风对美貌温柔的邱文萱产生了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郭夏夏离开叶吟风后加入群新公司,一个令他震惊的秘密逐渐浮出水面……逐渐从叶吟风的阴霾里走出来的郭夏夏终于接受了田宁,不得已之下,自以为从此能过得轻松幸福,堂嫂邱文萱带着女儿前来投奔,殊不知危险正悄悄向她靠近……
  • 理想生活

    理想生活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古龙文集:风铃中的刀声

    古龙文集:风铃中的刀声

    花错向着白色的小屋里的爱人狂奔而来,可是还未奔到身子便已断开成两截倒地死去,鲜血染红沙地。屋子里面的花景因梦经历从激动到狂喜到恐怖到绝望的心情……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哲理小语篇(名人佳作)

    哲理小语篇(名人佳作)

    社会上最迷信鬼神的人,尚且只能在赛会这一日抬一回神舆。不知 那些学“声光化电”的“新进英贤”,能否驼着山野隐逸,海滨遗老,折衷一世。
  • 我要我们天天在一起

    我要我们天天在一起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一念终笙路(大结局)

    一念终笙路(大结局)

    【推荐本人新文】http://m.pgsk.com/a/441179/《超大牌恋人》——看被陷害入狱的蒙蒙出狱后怎样凤凰涅盘浴火重生!◆◇◆一首殇恋曲,一念情几许;一番彼身误,一生寻爱路。★★★★★★路家是军人世家,而路钧笙的父亲几十年前弃军从商,缔造了一个商业帝国。由路钧笙接管后,更是将这个神话推上了顶峰。这样一个天骄之子,曾让一个女子集三千宠爱于一身。这个女人生于小康之家,模样确有几分姿色,却也算不得倾国倾城。传说,他为她在高寒之夜,点燃九千九百九十九朵烟花。那晚,从沉睡中惊醒的人们看见整个天空笼罩着一片烟雾,缭绕不散。听说,他为她一掷千金,购回一艘游轮作为婚宴场地。游轮入港那天,阴雨连绵,海风沁凉咸涩,看热闹的人群排了几十里。………………可一个灯火通明的晚上,这个平凡的女人手握短枪,将一颗尖锐的子弹射进神话般男子的左胸膛,人们说那里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心!是阴谋还是爱情?最终,她又为何蜷缩着身子低喃:究竟是我无心还是你无情?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绝代状元妻:侯府千金俘君心

    绝代状元妻:侯府千金俘君心

    她是自力更生的白富美,一朝失足撞了月食,穿越成为侯府千金。奉承成婚,却被贴了小三的标签……他是骄傲的状元郎,洞房之夜却被砸了西瓜瓢,逃了夫人又舍了金……他是情痴睿智的太子爷,偏偏落入情网爱上他人妻,撞到南墙也不回头……她是娇柔的情妹妹,却擅长耍阴斗狠算阴谋,几次将情敌逼至死亡线……桃花劫要斩,痴情债要还,更有恩怨情仇要去破,命运一波三折,几次绝处逢生,她不想做东方不败,却要挥剑练神功……亡命红颜,谁在她的心头写上“只要不放弃”?
  • 我说嗯

    我说嗯

    这是一本四辑合成的短诗集,第一辑题名为《在路上》。包括《我说嗯》《等待》《我想告诉你》《敲门》在内,共计33首短诗。第二辑《局外者》中灯灯共收集了45首短诗。从《春天的敌人》开始,诗集进入了入第三辑组成。这一辑题名是《灌木丛》,别有意味。当一首《桃花劫》的闪现,灯灯似乎找到了必须革新自己以往的写作真谛,她的诗歌感觉又开始了新一程扫描。在整个第四辑《桃花劫》中,灯灯竟然放进了73首短诗,这是灯灯写作求新,求变,求质,求深的结果。与既往写作经验不同,灯灯把自己的写作视域,逐步从高山庙宇,内心墙壁,移向了烟火缭绕的尘世,移向身边的人事,移向历史场景、生活思考和文化反思。并逐渐出现了一批优秀的诗作。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鬼面将军的自恋妻

    鬼面将军的自恋妻

    她是尚书府的三小姐,生性胆小,懦弱。娘亲早逝,爹爹不疼,常常被府里的丫鬟,小姐们欺负。一次意外落水,醒来后的她已不再是当初那个唯唯诺诺的她她,是现代一个普通的上班族,因一次外出旅游,汽车发生车祸,而来到了这个历史不存在的丰祈国,成了尚书府的三小姐,什么,刚来就要嫁人,还是那个魔鬼将军,不过既然逃不掉,干脆安心嫁人,反正只是换个地方睡觉而已他是丰祈国的战神,却也是人们闻风丧胆的魔鬼将军。一道圣旨,将尚书府的三小姐赐婚给他为妻,是那个懦弱的三小姐,也好,反正谁做这个位置都一样。片段一新婚之夜,“夫人,将军刚接到圣旨,出征了”小月不安的看着我说“真的啊,太好了,小月,快去厨房把所有好吃的都端来,我快饿死了”“小姐,你.”“我怎么了”“小姐,你知道将军这一走要多久吗?”“哦,要多久?”“一年啊”小月无语的看着一副事不关己的赵云瑶“真的啊,这么说我是不是可以在将军府横行霸道一年之久啊,太好了”片段二“爷,夫人拿着一把菜刀往书房这边来了,您要不要暂时躲避下”战云好心的说“她又怎么了”某将军一脸无奈的说,这都几次了,她不腻他都看腻了,都不知道偶尔换下战术。“好像是听到皇上要为爷您纳妾的事情”战云这个时候有点幸灾乐祸的说道。话音刚落就看到某女已经拿着菜刀站在书房的门口了“怎么刀上还有鸡毛啊夫人,你下次应该把刀洗干净再出来,免得弄的那些鸡毛到处都是”某将军看后很淡定的说“哼,姓向的,这个鸡毛是老娘在来之前专门去找了只老母鸡拔下来的,就是为了告诉你你和它的共同点”某女说到后面突然变的无比淑女的说“爷,夫人这是什么意思啊”战云不解的问“都是禽兽”某女很好心得解答到.
  • 烈焰天狂逆世大小姐

    烈焰天狂逆世大小姐

    前一刻她在现代一手覆灭整个烈家,下一刻,她重生在未婚先孕的烈火山庄废物大小姐身上。平时练功,淘宝贝,抓魔宠,小日子过得低调而悠闲。奈何心怀叵测之人聚众策反,此时大家眼中的废物大小姐,彻底死去伪装,化为煞星凶神翻手云覆手雨,藐视苍生,颠覆乾坤!--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