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2300000017

第17章 先秦时期的反腐倡廉思想(1)

针对种种腐败现象,先秦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以及普通民众都从不同方面对各种腐败现象予以揭露、谴责和批判,同时,又以浓郁的忧患意识和深刻思考,对如何有效地反腐倡廉各抒己见,大力倡导廉洁政风、世风,形成各具特色的反腐倡廉思想。总体而言,我国历史上关于反腐倡廉的许多重要思想的源头大多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第一节关于腐败危害的认识

要把反腐倡廉落到实处,前提是人们对腐败的危害性有足够的认识。先秦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以及普通民众已经从不同角度深刻认识到腐败的危害性。《左传》是一部解释《春秋》的历史著作,但作者对春秋时期各国贪污腐败也进行了较全面而又深刻的揭露,揭示出那个时期腐败的面貌。《左传》桓公二年记载,鲁桓公收受宋国贿赂的“郜”之“大鼎”,并“纳之大庙”。对于这种“非礼”的行为,鲁大夫臧哀伯谏曰:今灭德立违,而寘其赂器于太庙,以明示百官。百官象之,其又何诛焉!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郜鼎在庙,章孰甚焉?

国家的衰败,是由于官吏的邪恶;官吏若没有德行,专宠和贿赂就会公开盛行。因为“官德”是一种与权力相连的特殊的职业道德,故为“官”者必须有德,且视道德情操比生命更重要。鲁大夫臧哀伯对腐败的这种认识是很深刻的。“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这句话是先秦时期人们对腐败危害深刻认识的经典表述。

《诗经·大雅·桑柔》是一首讽喻诗,该诗前八章讽刺周厉王失德败政,好利而暴虐,以致民不聊生,激起民愤。后八章既是对官吏贪墨的斥责,也是谴责周厉王用人不当的过失。诗中说“大风有隧,贪人败类。听言则对,诵言如醉。匪用其良,覆俾我悖”,对那些居官行贪,或凭借政治地位和权势攫取各种非法利益的贪人用“贪人败类”来予以呵斥,表明了诗作者对居官行贪的憎恨和厌恶,也在警告那些贪人,等待他们的是“败类”的后果。

周本是臣属于殷商的一个偏远小邦,后来逐步强大并最终取代殷商的统治地位,这在当时是一个巨大的社会变化。殷商末年,商朝的一些政治人物已经预感危机的来临,向商纣王提出警告,而商纣王则认为他受命于天,不以为意。周灭商之后,周既面临殷商遗民的反抗,又面临重蹈殷商灭亡覆辙的危险,这种危机与忧患引发了周初统治者的思考。殷商为何败亡?周政权如何巩固?如何才能避免重蹈殷商灭亡的覆辙?在新形势的激发下,周初形成了明晰的“宜鉴于殷,骏命不易”《诗经·大雅·文王》。观念,周人从历史思考中重新认识了天命的意义。这种思考在周初得到反复强调和深化。《诗经·大雅·荡》说:“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这里所说的“殷鉴”,是指殷商应该以夏的灭亡为鉴戒,这自然会引导出周应该以夏、殷为鉴的历史认识。《尚书·召诰》所说“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即将夏、商兴亡的历史引为借鉴。“殷鉴”是周初统治者提出的概念,表达了周初政治家们对历史的思索与总结,就是要以前朝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作为行政的借鉴。

《尚书》中《多士》、《无逸》、《君奭》、《多方》等篇记载周公多次详细总结夏、商、周政权更迭的历史,认为统治者如果对天帝失敬、行为放纵、贪图安逸、弃德任刑、残害无辜,都会被上天遗弃并降下惩罚,更移天命;上天密切地关注着人世,特别是监督人间统治者的统治行为。

在这种历史经验总结和对天命敬畏过程中,关于君王之德,尤其是对统治者行为放纵、贪图安逸、弃德任刑、残害无辜等种种失德行为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的认识尤其深刻,这些认识中就包含了对政治腐败及其危害的认识。

《尚书·无逸》是周公归政于成王之前对成王的告诫,规劝成王要勤于国事,不能贪图享乐。所谓无逸,就是指不要纵酒、淫乐、田猎、嬉游。从当时社会来说,纵酒、淫乐、田猎、嬉游就是典型的腐败行为。《无逸》篇还讲到统治者要体察民间疾苦,施惠于民,关爱鳏寡孤独,慎罚于民,只有这样才能防止民怨,这又是从另外一个方面反对苛政败政,倡导亲民的廉政思想。民怨反映人心的向背,周初统治者对此予以格外重视,认为“怨不在大,亦不在小”《尚书·康诰》:“怨不在大,亦不在小。”孔颖达解释说:“人之怨不在事大,或由小事而起;虽由小事而起,亦不恒在事小,因小至大。”唐朝初年,在一片文治武功的欢呼声中,唐太宗渐渐骄奢,渐渐忘本,开始对百姓作威作福起来。尽管“百姓颇有怨嗟之言”,可是这声音早被朝野上下歌功颂德的欢呼声淹没了。正直的魏征对此深感担忧,贞观十一年(637年)三月到七月,五个月内他一连给唐太宗上了四疏,劝太宗“鉴彼之所亡,念我之所以保”,励精政道,巩固统治。《谏太宗十思疏》便是四疏中的一篇,阐明了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道理。据说太宗看到奏疏后非常感动,于是写了《答魏征手诏》,称赞他“诚极忠款,言穷切至”,表示从谏改过。在这篇《十思疏》中,只引用了“怨不在大”,省去了“亦不在小”,改为“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要求臣民怨恨的事都不能做,国家事务都必须认真对待,听到民怨,应更加“敬德”,这样才能使不顺从的小民变得顺从。这些诰语虽然着眼点在于如何巩固周的政治统治,但也看到了腐败所造成的危害,并在这个意义上强调德治,反对纵酒淫乐,这表明周初统治者已经有了反腐败的自觉意识。

《国语·周语上》记载周惠王问内史过“神降于莘”之事,内史过借机发表了一段议论,他说:

国之将兴,其君齐明衷正,精洁惠和,其德足以昭其馨香,其惠足以同其民人。神飨而民听,民神无怨,故明神降之,观其政德,而均布福焉。国之将亡,其君贪冒辟邪,淫佚荒怠,粗秽暴虐,其政腥臊,馨香不登,其刑矫诬,百姓携贰。明神不蠲,而民有远志,民神怨痛,无所依怀,故神亦往焉,观其苛慝,而降之祸。是以或神以兴,亦或以亡。昔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其亡也,回禄信于耹隧。商之兴也,梼杌次于丕山;其亡也,夷羊在牧。周之兴也,鸣于岐山;其亡也,杜伯射王于鄗。是皆明神之志者也。

内史过的议论借所谓天神的意志规劝周惠王要广施惠政,不可贪冒淫辟。内史过将国君贪冒淫辟、淫佚荒怠、粗秽暴虐、其刑诬矫等腐败政治与亡国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腐败的结果必然是人亡政息,这是对腐败危害十分深刻的认识。

把腐败与国家衰亡联系在一起不仅仅是周惠王、内史过等人特有的看法,也是先秦时期许多人的共识。春秋时期小国翟柤的灭亡就很富有戏剧性。据《国语·晋语一》记载,晋献公有一次在田猎中望见邻近的小国翟柤国内有一种不祥之兆,“归寝不寐”。晋大夫郤叔虎上朝,献公告诉他夜里睡不着觉,郤叔虎出宫后遇到晋大夫士蔿,并对士蔿说:“今夕君寝不寐,必为翟柤也。

夫翟柤之君,好专利而不忌,其臣竞谄以求媚,其进者壅塞,其退者拒违。其上贪以忍,其下偷以幸,有纵君而无谏臣,有冒上而无忠下。君臣上下,各餍其私,以纵其回,民各有心,无所据依,以是处国,不亦难乎!君若伐之,可克也。吾不言,子必言之。”士蔿把这些告诉了献公,献公很高兴,于是起兵灭了翟柤国。从表面看来,这里虽然有神秘主义的成分,但不难看到,郤叔虎是在借这些神秘成分引出翟柤国政治腐败的话题并为灭亡翟柤寻找借口。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腐败的认识在不断深化。荀子更清楚地看到了腐败与亡国的关系,他指出君主贪利必然导致亡身亡国:“人君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而亡。”《荀子·强国》。韩非从个人和国家两个方面认识到腐败的后果。从个人方面说,如果“不以清廉方正奉法,乃以贪污之心枉法以取私利,是犹上高陵之巅,堕峻谿之下而求生,必不几矣。”《韩非子·奸劫弑臣》。也就是说如果想用贪污纳贿来满足个人私欲,那是不可能的,只会落个身败名裂的可耻下场。从国家方面说,韩非“观往者得失之变”,更深刻地认识到政治是否清明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兴衰和政治清浊。他说:“明主之国,官不敢枉法,吏不敢为私,货赂不行,是境内之事尽如衡石也。”

《韩非子·八说》。这就是说一个国家如果君明臣贤,政治清明廉洁,那么这个国家就会安如磐石,兴旺发达。反之,如果昏暴之主在位,奸邪之臣当道,“不课贤不肖,论有功劳,用诸侯之重,听左右之谒。父兄大臣上请爵禄于上,而下卖之以收财利,及以树私党。故财利多者买官以为贵,有左右之交者请谒以成重。功劳之臣不论,官职之迁失谬。是以吏偷官而外交,弃事而财亲。是以贤者懈怠而不劝,有功者隳而简其业,此亡国之风也”《韩非子·八奸》。。因此,韩非对政治腐败的危害极为重视,他在《亡征篇》中曾经列举了四十七种可能导致亡国的征兆,其中绝大部分属于政治腐化和经济腐败。参见王萍、刘杰《先秦诸子的廉政思想》,《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墨子也看到统治者荒淫享乐对国家的危害。墨子说,统治者的职责应该是治国理政,即“王公大人蚤朝晏退,听狱治政,此其分事也。士君子竭股肱之力,亶其思虑之智,内治官府,外收敛关市、山林、泽梁之利,以实仓廪府库,此其分事也”《墨子·非乐上》。。但是,有些统治者不治官府,不理政事,作乐不停,由此出现了国家乱、社稷危、国库空虚的严重局面。墨子警告说:“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值得注意的是,墨子反对作乐,并不是反对统治者欣赏音乐,更不是要取消音乐,而是反对统治者奢侈无度的享乐及由此造成的思想堕落。

官吏的廉洁与否,是关系到政权存亡、国家兴衰的根本问题。历代有远见的政治家都十分重视官吏的廉洁问题,把廉洁问题看作是关系到政权巩固、国家兴衰的根本问题。廉洁的对立面便是贪污腐败。贪污腐败的官吏从来被人们视为十恶不赦。官吏如果沾上贪污腐败,即使有其他的本领,也不能自赎。对官吏来说,廉洁与否,是大节问题。管子说:“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管子·牧民》。把“廉”看作是关系到国家兴亡的四根柱子之一,这就不是一般的见识了。

第二节先秦时期廉政思想成就

中国古代“廉”字的本意是“堂隅”,比喻有棱角、锋利,后引申出方正、洁白、俭约、不苟、明察以及迅捷等意义。据有关学者考察,“廉”字最早出现于《仪礼·乡饮酒礼》:“设席于堂廉东上。”郑玄注曰:“侧边曰廉。”许慎《说文解字》云:“廉,仄也。从广,兼声。”段玉裁注:“此与广为对文,谓偪仄也。廉之言敛也。堂之边曰廉。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堂边皆如其高。贾子曰:‘廉远地则堂高,廉近地则堂卑’是也。堂边有隅有棱,故曰廉。廉,隅也。又曰:廉,棱也,引申之为清也,俭也,严利也。”参见王萍、刘杰《先秦诸子的廉政思想》。

早期倡廉思想的史料见于《尚书》,其中的《舜典》、《大禹谟》、《伊训》、《盘庚》等篇就记载有舜、盘庚告诫臣下要清要廉的劝诫。

从西周到春秋战国,“廉”的观念被逐步运用到政治领域。《晏子春秋·内篇杂下》载齐相晏婴说:“晏闻之,廉者,政之本也。”约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周礼》归纳了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执政以廉的观念,提出了“六廉”思想。

同类推荐
  • 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探析

    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探析

    关于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的特征、价值取向、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以及政治制度文明是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政治体制改革是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的根本手段、完善基本政治制度中政治制度文明思想等等。
  • 2020,期盼中国

    2020,期盼中国

    本书将晦涩的理论以通俗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为读者勾勒出了未来十年的发展图景。其间既有对中国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总体方面的概括,又有各行业、各领域具体且精道的分析与预测。
  • 晚清非典型政治研究

    晚清非典型政治研究

    本书直击晚清官场的腐败和堕落,揭露整个晚清社会的溃败。晚清官场是中国封建社会腐败政治最具代表性的典型,充斥着太多的肮脏、卑鄙、龌龊与争斗。晚清官场也是一个政治智慧与政治糟粕泥沙俱下的地方。在晚清,凡是想做大事,或者做成大事,或者说官做得特别成功的人……他们是如何在这样非典型的政治生态中生存下来并攫取话语权的呢?《晚清非典型政治研究》从“谋官路径”、“做官秘诀”、“保官之道”三个方面详细地讲述了晚清政治运作、政治智慧和官场潜规则,也揭示了晚清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和教训,实为当下政治的殷鉴。"
  • 敌人 朋友 还是伙伴

    敌人 朋友 还是伙伴

    20世纪即将过去。回顾这百年的历史,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影响最大的国家除了俄国—苏联外,当属美国和日本。预计在下世纪,对中国安全和发展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仍将是美日这两个国家。美日是头号和二号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国要实现跨世纪的发展战略目标,就必须保持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并扩大对外开放,为此就必须同这两个国家打交道,而且还要打好交道。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时代主题,求和平、图发展是世界潮流,是世界人民的普遍愿望和迫切需要,是一切进步力量的崇高事业。中国作为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大国,应当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更大的贡献。
  • 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

    ,读者通过这本书能够全面、真实地了解雷锋人生、汲取雷锋精神。展现了雷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怀。本德、陈云、邓小平的题字。同时,汇集了雷锋22年人生历程中所写下的全部日记,以及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演变,书中精选的与雷锋有关的一些珍贵题词图片,社会对于雷锋精神的报道和评价、雷锋精神内容的书包括雷锋生平、雷锋故事、雷锋日记、雷锋精神及其在现当代的价值和意义等内容,讲述了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给读者展现了雷锋精神的最新最完整的诠释
热门推荐
  • 农女喜临门

    农女喜临门

    现代励志姐林心安前一刻才站在事业的顶峰,下一刻就被空难发配到了莫名的时空,奶奶的,人倒霉喝凉水都塞牙,更倒霉的是这穷地方连水都快没得喝了。烂草屋,破门窗,缸无米,地无粮,一家十几口,还有两个嗷嗷待哺的小包子,守着群山碧湖,愣是各个面黄肌瘦,精神萎靡。唉,上辈子是个穷孤儿,这辈子好歹有相亲相爱的一家人,还能怎么办,挽起袖子把活干吧!……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总裁,玩够没

    总裁,玩够没

    生活所迫,她将自己廉价出卖,金主却是冷血无情的黑街总裁,千丝万缕的关系,注定两人纠缠不休。他说他这辈子都不会让她安生,要让她生不如死,他对她夜夜无止境的索取,却都无关爱情,只为羞辱;她说她要让他为各种恶行付出代价,他对她带来的伤害,她将加倍奉还。
  • 家庭医疗保健全书

    家庭医疗保健全书

    本书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实用性也很强。讲述了许多生活中最常见的病症、预防及治疗方法。
  • 走路去巴黎

    走路去巴黎

    她一生最大的梦想就是去巴黎,然而在应征空姐失败后,她的梦想也随之破灭。此后霉运不断光顾她,先是男友弃她而去,接着母亲生意失败。被生活所迫,她想去应征秘书,却被骗去当起了保姆。尽管如此,她心里却从未放弃。他是一个人人羡慕的幸运儿,出生在富裕家庭,有聪明的头脑和英俊的外表,从浪漫之都回国帮助父亲打理事业。出于挑剔和洁癖,他总找不到一个满意的保姆,愤怒之中,他设下圈套,捉住了飞蛾扑火的她。当他遇上她,仿佛一切都在变化,她超常的家务天分,能够融化味蕾的美味佳肴,还有那永不言败的乐观天性……竟让他冰冷的面具一点一点地松动。然而意外重重袭来,让人措手不及。
  • 佳期如梦

    佳期如梦

    很多时候我们放弃,以为不过是一段感情,到了最后,才知道,原来那是一生。与孟和平的初恋,是洁白芬芳的桅子花,开在安静的校园。事隔多年,再次重逢,他却成了无良地产商。而阮正东是名流贵族世家子弟,一向游戏人间,尽握众生繁华。究竟谁才会是她的m.pgsk.com?
  • 大唐仙凡传

    大唐仙凡传

    轩衣。生身父亲乃是魔界一带赫赫有名的魔圣。千年之前的一场仙魔大战,改变轩衣的命运,只得由仙广子抱给不周山的不周老者领养。千年之间,弹指一瞬即过,不周老者就让他下界,寻得了救命恩人牡丹花神,却又能解开生身父亲魔衣是否死在冥海的谜团……
  • 校花之最强高手

    校花之最强高手

    穷小子误入校园被校花灌醉,一觉醒来,他竟然发现体内住着一群魔鬼,从此他纵意花丛无人能及,灭神杀魔无人能挡,穿梭在几个世界的他,不知道欠下了多少风流债……新书《最强军魂》求支持
  • 九世鬼缘

    九世鬼缘

    孙昭:原是天界第一武神龙奇第十世的转世之人。当年龙奇因犯错被天帝责罚,不得再位入仙班。前九世的结局皆为妖魔在其二十岁时所害,第十世是否可以力挽狂澜呢?吴朋:孙昭的好朋友,与孙昭共同打击妖魔。其实吴朋也并非普通人,他的前世也不是池中之物。周毅:茅山法术传人,收了吴朋当徒弟,是第一个救助孙昭的人。也是第一个说出孙昭是龙奇转世的人。龙米:龙奇的妹妹,当初与龙奇一同受罚。在遇到孙昭之后,便与孙昭一起对抗妖魔。赵陆:钟馗的凡间名字,先是在冥界帮助孙昭,然后受地藏王菩萨之命陪同孙昭一起降妖伏魔。怪皇:孙昭等人费尽艰辛要消灭的妖怪,也是一系列发生在孙昭身上的幕后人。
  • 重生农家乐

    重生农家乐

    穿越之初,家徒四壁,极品满屋。努力奋斗,发家致富,分家单过,追求幸福。原汁原味的农家生活,温馨的小日子,秦秀瑶在奋斗,表示现代人穿越古代嫁人什么的亚历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