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7000000029

第29章 隆起的文学大山上的高峰——序中国当代报告文学精品书系(2)

热情地关注社会生活,智性直接地参与社会生活的变革,这是报告文学充分表现自己个性和能力的很好方式。近三十年来,报告文学对于社会生活毫不躲避的参与行为和许多敏锐智性的表达,得到了读者非常充分的肯定。在陈景润是“红”是“白”还在争论不休的时候,徐迟的报告用真实生动的形象作出了最特殊和直接的回答;在中年科学研究者处境尴尬,生活工作非常艰难的情况下,黄宗英的《大雁情》生动地报告了他们的困难状态,立即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柯岩的《船长》激情诗意地描绘了开拓者的行迹;理由的《扬眉剑出鞘》则用一句当时被认为是“反诗”的诗句为标题,隐含着一种明显的反抗和赞美情绪——类似这样总是在人们的心弦上敲击的独到表现,在报告文学创作中可举证的现象太多了。可以说,和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和人民群众的心声相呼应,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相牵连,是报告文学行动的原则和目标。是呐喊呼号,是擂鼓助威,是忧患沉思,是憧憬期待,等等,都是围绕着这个原则和目标进行的。难得的是许多报告文学作家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时表现出的敏锐智慧和独到深刻,时常给人茅塞顿开之感。在有关人类生存命运的生态环境问题还在作为一种高深的科学课题只有很少数人在研究的时候,徐刚的《伐木者,醒来!》唤醒的已经不仅仅是伐木者,而且还有很多对生态环境无知的人们;有很多的体育官员和众多的热心体育的观众,给体育增加了很多额外的负担,使体育在很大的程度上已经脱离了自己的本质和方向目标的时候,赵瑜的有关体育的报告却引发人们反思和回归;胡平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追踪拷问,邓贤在现实和历史中的穿梭与辨识体悟,卢跃刚对现实丑陋的审视与鞭笞,何建明对民生苦难的关注和对解民命运倒悬的共产党人的赞美和陈桂棣对正义的声援及对自然环境的忧患等等,都在各自的关注点上达到了很高的高度,时常为人们所道及。当代的优秀报告文学,是一种凛然精神的表现,是一种智慧的代表,是一种独立人格和形象的塑造,是一种真实的现实表达和永久的历史书写。

报告文学是知识分子对现实社会生活的热情接近,是渴望通过自己的观察、审视与思考判断和文学地表达,对社会生活主观发生积极影响的写作。所以,没有了同社会生活的紧密结合联系,报告文学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但是,作为一种文学表现,报告文学作家也必须表现出自己把握表现题材的能力和相应的文学个性来。这两个方面,都不可缺少。这次先期推出的这些作家,尽管还因为无法抗拒的原因而存在明显的缺失,但作为一次历史的认真检阅,还是可以代表和表现中国当代报告文学的状态和特点的。这些作家,曾经作为创作的主将参与和推动了报告文学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的丰富革新,同时又在各自的创作中,显示了自己的个性。我以为,像徐迟的激情和智慧表达、黄宗英的投入与自由描绘、柯岩的敏锐和诗化叙述、理由的机智深情与华美书写、徐刚的高视同动情诉说、赵瑜的专注研究与形象表达、胡平严峻、邓贤通透、卢跃刚刚正、何建明深情、陈桂棣执着,这样尽管概括不一定全面准确的个人风格表现,都是从各自的角度非常有力地丰富和推动了中国当代报告文学表现方法,为当今报告文学的多样表现做出了积极贡献。报告文学是时常因为题材对象的改变而作家不易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但是,我们十分欣慰的看到,上面涉及到的这些作家,因为他们真诚的对待报告文学写作,就或因性格、或因思想、或因睿智、或因激情、或因理想、或因使命、或因这一切的综合,而在不同的题材内容中表现出自己特异的创作风格。他们对于中国报告文学在思想内容和表现方式方面的突出贡献,是报告文学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存在的坚实基础所在。

当代中国报告文学的繁荣,是处于转折时期的社会环境和中国知识分子的积极进取的参与共同造成的。转折时期的社会背景为报告文学提供了非常多样丰富的题材和开阔的活动舞台,作家的自觉和进取则使报告文学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与表现。思想内容方面的前沿、独到、洞明、深刻使报告文学作品显得很有时代性,庄重、充盈,在形式表现方面的革新和探索,也使报告文学具有一种大气魄,灵活多样的承担不同题材内容的可能。

在此之前,报告文学大多是一些诗人、小说家等人的随手之作,很少有人将报告文学创作圈定为自己的写作方向。因之,报告文学创作往往是在“遭遇战”的状态下发生。所产生的作品,也多为个事短篇,题材细微,内容直白浅显,有很分明的新闻色彩,带有明显的随意获取感悟性特质。再加上受传统正宗文学观念的影响,很多人认为,只有诗歌、小说创作才能够成就大作家,才能够产生传世作品;而报告文学在其还处于成长的过程中时,还没有将自己的独特魅力和重要作用很好地表达出来,自然就造成了许多对报告文学忽略或轻视的现象存在。报告文学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之不能够独立,不被人们承认,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自己没有迅速成长壮大丰富起来。到了二十世纪后期,随着《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一大批报告文学作品的出现,报告文学在一个文学孤寂,人们渴望文学发挥的时候,突然有了成熟的标志和巨大的社会震撼力量。当报告文学的旗帜高高地飘扬的时候,报告文学就开始作为一个人们追求的方向,明确和坚固了自己的阵地,聚集起真正属于自己的队伍出发了。从此,报告文学大器晚成,雄壮起来了。所以,文学表现力的加强和表现手段的丰富,也是报告文学成熟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报告文学开始成为一种正剧一般的写作;报告文学的表现超越了单一人和事的约束;报告文学在把握事件人物时有了更多的独立和自由;报告文学的形式出现了集中表现和全景审视的多样变化;报告文学出现了长、中、短不同的篇什,十分灵活,承载力大大提高;报告文学题材的范围更加开阔,现实、历史、情感、行为包容丰富等等;报告文学的大作家不断出现,具有分明个性风格又有自觉文体追求的报告文学作家多起来了;报告文学的种类和样式也在不断地增加——很多人以报告文学写作成就了自己的事业和足以自豪的声誉,有不少作家也将以自己的报告文学作品奠定他的社会历史位置。表现形式的改变和艺术表达的更新背负着厚重的内容,报告文学在现实历史的时空中飞翔,将自己的身姿向人们展露,接受人们由衷的欢呼!

有太多的理由对于报告文学的纵情欢呼。但是,对于报告文学的遗憾乃至不满也会有不少的理由。当报告文学长时间地红透半边天的时候,功利的欲望、投机的心理、单纯物质的索取、庸俗的献媚、无耻的攀附等等现象打着报告文学的招牌出现了。一时间,报告文学被人涂抹得满身满脸的污浊,让喜欢它的读者伤心,使各样的小人得志,给不少庸俗无耻的人带来欢愉。报告文学创作中的浊流掩盖和孤立不了真正的报告文学,人们的愤怒之声常有,严厉的抨击不断,不屑的目光很多,但无可奈何时常有,只有等待历史的检验和时间无情的淘汰了。

当然,认真写作的报告文学作家依然不在少数。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每年都会出现一些。可是,人们总是怀念和期待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时报告文学那浪涛汹涌般的气势。是的,这之后,报告文学创作因为遭受重创而出现一度的沉寂。但是,在经历风雨以后,报告文学创作在反思和总结之后,就明显地具有了一种冷静和现实的表现。报告文学作家更加注重客观的描述,对于主观的表达也变得十分谨慎了。此前那种激情、敏锐、独到也许偏颇的现象比较少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报告文学还是有很多发展变化的,这次选入的邓贤、卢跃刚、何建明和陈桂棣这些作家和作品,就很能够说明这样的问题。在报告文学发生的变化中,出现了很多专注于某个行业领域的生活内容为目标的写作。这些作品,虽然用在某一点上的深入代替了在更加宽阔的范围内认识问题的特点,对于“史志性报告文学”的出现提供了充分的例证,扩大了报告文学的题材范围和社会生活的领域,但也存在着以行业的工作展示代替文学创作的现象,有过多的以资料堆积冒充和代替文学表现。不少作品在选择题材方面的随意和在思想内容开掘方面的不力,使许多报告文学表现平庸。如今,报告文学的机敏性欠缺、锐性不足,思想大众,表现乏力,不用新文体表现,贪大求全,故作高深等现象存在,是当前报告文学创作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所在。

三十年的报告文学创作成果,为报告文学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报告文学理论研究在这个基础上也有了不少的进展和收获,但理论落后于创作的现象依然没有得到改变。虽然陆续也有理论活动的开展,可总显得直观和表层。可喜的是,这个问题正在得到人们的认识和重视,一批具有现代思维和眼光的年轻学人的介入,将会使这样的不平衡情形有所改变。理论和创作两翼齐飞,这是人们对报告文学的一种殷切期待,也是报告文学进一步跃进的需要。

在报告文学乱花迷人眼的表现中,认真的整理工作显然不够。尽管各类的文学评奖和不同形式的表彰,是对包括报告文学在内的文学的筛选和阶段性盘点,但从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和历史的视野角度对报告文学的认识还嫌不够。这一次,在对1976年以来中国当代报告文学的编辑整理之后,先期推出这十一位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既是想对报告文学作一次现实历史的展示,更是想为关注、收藏和研究报告文学的人们提供一种文本的便利。

2004年9月22日

同类推荐
  • 百年老课文

    百年老课文

    人类最大的使命是制造翅膀,最大的成功就是飞翔。看一种书,接受了一个人的见解,又立刻能把那人那书的思想排逐了出去,永远不把别人的思想砖头在自己的周围起墙头来。
  • 诗经楚辞鉴赏

    诗经楚辞鉴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反映我国从西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古代生活,不仅积淀了周代人民的智慧和经验,而且是华夏文明的文学结晶。楚辞是战国时流行于楚国的具有浓郁楚文化色彩的一种诗歌体裁。它们是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两大源头,其作品或简朴、或典雅、或整饬、或瑰丽,风格多样,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为了帮助诗歌爱好者更好地理解这些诗歌,《诗经楚辞鉴赏》从作品的思想内容、情感意趣、艺术特征等方面逐篇进行了注释和赏析,以飨读者。
  • 毛泽东与戏曲文化

    毛泽东与戏曲文化

    中国戏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创造,也是代代人沉积的一份文化遗产。它是构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毛泽东很爱好、也很熟悉戏曲。他在倥偬之馀,和人民大众一同欣赏各种戏曲,聆听各家曲调,凡是民众所喜爱的,他也喜爱,如京剧、晋剧、豫剧、秦腔、越剧和昆曲。别人看戏听曲看热闹,评雅俗,而他却还常能从戏里找出富有哲理的学问,古为今用,并在现实生活,寻得有关政治斗争、策略战略、领导艺术、工作方法等方方面面的借鉴,作出与众不同角度的、颇见独特的点评……
  • 我的幸福何处安放

    我的幸福何处安放

    作者通过对十几位花季少女的采访,将她们只差一步就幸福的经历用口述实录的形式展现出来,其中包括了她们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经常遇到的问题以及需要的帮助,愿与读者产生共鸣,莫要重蹈覆辙,再次踏上不幸的旅程,更愿每个长辈用温和、恰当的方式带自己的孩子度过那段宝贵的青春岁月。花季少女如同浩瀚的海洋,表面上的起伏不定,是因为内心的汹涌澎湃。每一个激流或暗礁都是她们内心面临的困惑、挣扎、挑战与无助。
  • 九天揽月

    九天揽月

    欧阳自远,一个普通家庭出生的普通孩子,靠着自己的坚韧不拔和刻苦努力,一步步走上中国科学的尖端,成为了中国探月工程的首席科学家,被誉为“嫦娥之父”。欧阳先生在书中用朴实的语言追忆几十年的点点滴滴,讲述探月的梦想是如何走进自己的人生,而自己又肩负着祖国怎样的飞天梦。欧阳先生在探索宇宙奥秘的同时,也在探索人生的意义,他期待中国探月的成功,但更期待国人真正了解“月亮文化”,感受到月亮后面的人文情怀。通过欧阳先生的自述,我们不但能够了解中国探月历程的发展与变迁,更能感受到一位老科学家为梦想执着一生的高尚情怀。
热门推荐
  • 红楼情缘

    红楼情缘

    主仆之情在她的眼里只是让她富贵加身的筹码。她不愿大张旗鼓地表示出来。黛玉也只淡淡而笑不与理会。朋友之情在他的眼里只是夺取更多利益的,用着灵牙利齿成功的让贾府的当家人——贾母放弃了联姻的想法。没有了那富贵的外衣,他们才发现自己竟是跳梁的小丑。黛玉——世外仙姝。有着空灵的容貌。慌了、惊了。也有着满腹的才华。真是一场红楼一场梦,可黛玉却不想做任人宰割的羔羊。在贾府之中,黛玉也只当是过眼的烟云不放在心上。友情推荐:古心儿她只是消无声息的反击,回头望来却是空。却让他们无所适从。《傲雪凝寒》那盛世繁景下的种种罪恶,却都在黛玉的反击下显现了出来。黛玉将她们的嫉妒不放在心里,亲情在他们的眼里是利用的工具。黛玉只当是看了一场戏。他们不知道究竟错在哪里。雨若菲彤《红楼之玉溶潇湘》他们将这些都看做理所应当,她不想将自己的才华尽数展现,可是那不经意地风华惹来多少人嫉妒。粉雪蝶舞《教主夫人别装纯》
  • 加薪不加班

    加薪不加班

    本书意在教读者如何完善自我、凭借自身力量在职场生涯中取得巨大成功,它告诉读者如何以积极阳光的心态、敬业进取的精神、坚持不懈地努力获得升迁之道。旨在帮助读者,尤其是那些陷入工作泥潭、正在找寻工作意义的读者找到自己的职场位置,使其更加愉快地工作,拥有一个快乐、充实、成功的职业生涯。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特种兵归来之铁骨军魂

    特种兵归来之铁骨军魂

    在经历生离死别后,植物人唐心怡终于醒了,为了爱人逐渐颓废的兵王何晨光也因此回来了,两人终于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同时,唐心怡的醒来也唤醒了何晨光的斗志,一代兵王也逐渐成熟起来了,在以后的作战任务中也越战越勇,尽显军人的铁骨军魂,若干年后何晨光之子何晨心也毅然参军,之后进入特种部队,一代更比一代强。
  • 许地山经典全集

    许地山经典全集

    《许地山经典全集》收录了许地山的散文、小说与小诗作品,再分开排列,不仅方便读者阅读,而且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和欣赏许地山的创作风貌。许地山前期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缀网劳蛛》和散文小品集《空山灵雨》,散文名篇《落花生》等一批经典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他的早期小说取材独特,想象丰富,充满浪漫气息,呈现出浓郁的异国风味和异国情调。后期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危巢坠简》,保持着清新的格调,但已转向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写得苍劲而坚实。许地山的创作得益于他坎坷的生活经历和独特的人生态度与艺术追求,这使得他的创作在文坛上独树一帜。
  • 惊心的照相(原创经典作品)

    惊心的照相(原创经典作品)

    善读精品美文,拾取久违的感动;体悟百味人生,感受成长的快乐。阅读其间,时而在惊险悬疑的案件中悚然而惊,时而为体察入微的真情潸然泪下,时而又涌动着想针砭时弊的激情……掩卷而思,人性的美丑,世事的善恶,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 爱上已婚女人

    爱上已婚女人

    今天跟往常一样,姜然午觉睡醒后,悠闲的煮了一杯咖啡,想让它涩涩的苦味唤醒身上每一个昏睡的细胞,随手拿起遥控器,漫无目的的随意乱播了一统,看看时间妞妞差不多该放学了。拿起车钥匙悠闲的渡出了家门。妞妞在她们这个城市一家私立幼儿园,这所幼儿园设施环境以及教师都是一流的,当然,收费也是一流的。她们一周只休息一天。早晚接送妞妞时,幼儿园附近的车位,是最令姜然头痛的事了。转了近两圈,才发……
  • 动物百科(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动物百科(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本书按照动物界由低等到高道的排列顺序,详尽、生动地介绍了一千余种动物。动物学家对科学知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讲解引人入胜。本书将会带你快捷地进入动物的世界、与鹰翱翔于天空,与鱼嬉戏于大海,与豹驰聘于草原,感受它们的神奇与美丽,展现出一个蔚为大观的动物世界。
  • 马瑞芳趣话王熙凤

    马瑞芳趣话王熙凤

    本书是《马瑞芳趣话红楼梦》的延续,在这部作品中马教授以诙谐而幽默、生动而有趣味的讲述,解析了《红楼梦》中宝黛以外的至关重要的人物——王熙凤身上所潜隐的方方面面,充分显示了马教授深厚的古典文学根底和精湛的红学研究造诣。作品通过对王熙凤的全新解读,一方面是从围绕凤姐的故事及人物活动之蛛丝马迹中,探察、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真实想法;还有另一方面是探询、揣摩文本内外曹雪芹的艺术构思和创作意图。本书既是一部对王熙凤全面解密、解读、解析的美文,又是一部带有探索、悬疑意味的开放式文本;既是严谨的红学研究学术著作,同时也是一部通俗易懂的轻松风趣的学术随笔;既有学术价值,又具有可读性。
  • 卿归天下

    卿归天下

    我十三岁那年,我十八岁的侄子当上了皇帝。现在的我是皇宫食物链最顶端的女人,呵呵,人生真是寂寞如雪!本文讲诉的是一个深井冰公主扮猪吃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