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7000000014

第14章 “史志性报告文学”——报告文学的新形态(1)

报告文学是一种年轻的文学体裁。

报告文学在我国的文学历史上曾经有过特殊的作用和贡献。

在本世纪八十年代,报告文学一度曾经作为文学的主角活动在文坛,有力地影响着社会生活。报告文学因为塑造了自己,也很好地成全了自己的个性品格和形象。报告文学从当初的新闻速写、旅行记的表现形式演变为对某一个事件人物的描写报告,再到从某一个社会问题着眼广泛取材,综合关照,深入分析,宏观全景表现的“社会问题报告文学”,报告文学在对自身特性的探索和寻求多种表现的过程中有了很大的发展。因为《昨天——中英鸦片战争纪实》、《大清王朝的最后变革》、《走出地球村》等作品的出现,一种过去就有,到了九十年代突然明晰突出起来的报告文学形态,被我称之为“史志性报告文学”的一个新形态使人们不能回避和忽视了。“史志性报告文学”是继“社会问题报告文学”出现之后报告文学在表现形态上出现的又一次重要变革,是报告文学在题材和内容方面寻求发展,在认识和把握现实社会生活时有更多的渠道方式的探寻努力的结果。事实证明,“史志性报告文学”是一种富有个性化的,有特殊表现和丰富内容,可以为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社会生活提供许多思考和参照的,又在某些领域或行业建立一种文学式的历史景观的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自其命名至今,才不足百年的历史。这比起诗歌、散文和小说这些已经有几千年历史的文学体裁来,实在是太短了。但是,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样式,报告文学自它一出世,就受到社会和公众的重视,直至如今成为一种足以和诗歌、小说、散文等相并列的独立的文学体裁。

在报告文学的初发阶段,因为它正在力图从新闻的领域移出,在寻找文学生动形象的支持后建立自己新的营垒,所以,许多报告文学作家的作品,都还带有明显的新闻作品痕迹。例如,对于报告文学的创建和独立起了奠基作用的捷克作家基希的作品,就大都是一些旅行见闻和新闻速写之类的东西。我们只要看看像《怒吼的新闻记者》、《天堂美国》、《秘密的中国》、《墨西哥漫游》等这些作品的题目,就会意识到它的特性和内容了。早期的报告文学,在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方面是非常突出的。作者一般都是环绕着新闻的中心来着眼选材和创作的。早期的报告文学内容,大都是新闻未曾顾及或自然遗漏的新闻背景内容。例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新闻忙于报道各种战事消息,报告文学就去表现战争前线和后方那些和战争有关的真实的人与事。有不少作品,曾经是被人们作为战地通信、战地速写来看待的。这些作品,一般都比较短小,常常是描写一个战斗的场景,一个人物的一时的感情和行为。因此,这个时期,报告文学渴望独立,但在实际上因为和新闻的关系太密切,仍然是没有独立起来的。社会公众虽然也承认像基希这样的人和作品的影响作用,可总是把他作为一个新闻记者,而不是作为一个作家来认识和对待的。基希对报告文学的贡献很大,很多,在基希的时代,报告文学似乎并没有完全地独立和兴盛起来。

报告文学在为自己实现独立的道路上,是有过许多努力的。这种努力,有过自白式的呼喊,也有过不少实际的操作。例如,基希就曾经这样表白:“为了表达我们的认识,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地寻找一种能够满足绝对美学的所有理想规律的形式。”他还强调说:“采访员从来被贬斥为报纸最低级的撰稿人,直到约翰·里德和拉里沙·赖斯纳——的作品告诉我们,事实报道也可以写得自成一格,而且写得扣人心弦。谁要是没有从他们认识到这一点,那么也可以从批判界的护法僧侣们的敌对态度认识到这一点。”由此可见,要让人们接受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并不是轻易的事情。但是,不管哪一种文学形式,要想使自己独立起来,要被人们所接受,所认可,都不是能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的。例如,小说在我国就有一个发展成熟的过程。在唐以前六朝的志怪志人文章,再早时春秋战国时期的神话寓言,虽然也带有小说的某些品格,但是,这些东西和人们习惯上认为的小说还是有所不同的。鲁迅先生在他的《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里说:“及到唐时,则为有意识的作小说,这在小说史上可算是一大进步。而且文章很长,并能描写得曲折,和前之简古的文体,大不相同了,这在文体上也算是一大进步。”报告文学也是这样,仅有一点和新闻的区别与同文学的接近特点还是不能算是独立,重要的是在创作的意识上和操作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特殊的规律,找到一套实现自我独立的方法,才是走向独立的重要途径。然而,并不是所有从事报告文学创作的人都清楚地意识到这个问题,更不是人人都自觉地去这样做的。但是,是否有这种意识和自觉行为非常重要。在新闻和文学之间的空白地带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这是报告文学可能独立的第一步。找到和主动地运用符合报告文学特性的创作手法进行创作是实现其独立的主要工作。也就是说,要把追求报告文学的特性品格落实到整个创作的过程中去。在创作中明晰个性,在创作中探求个性的实现方式,这是每一种文学体裁都经历过的一个过程。

回顾一下报告文学不长的创作历史,我们就会发现,那些把自己的创作和当时的主体新闻联系得过于紧密,力图过多地借助新闻内容的作家作品,大多是很快就被猛如海潮一般的新闻湮没了。而在创作上既看重新闻价值又持有独立的体裁选择和认识判断的作家作品,就比较多地被历史所记录。例如,约翰·里德报告苏维埃“十月”革命时斗争情景的《震撼世界的十天》,埃德加·斯诺报告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的革命行动的《西行漫记》,夏衍报告三十年代上海“包身工”苦难生活的作品《包身工》等就是很好的例证。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果?问题就在于,里德和斯诺没有简单地认同当时的主流新闻宣传,而是凭借自己主观的认识判断来选择题材和表现题材,表现了自己的独立精神。报告文学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它尽管接受了新闻真实性这一根本的生命内核,使自己和其他的文学形式有了明显地区别,但它又因为是文学就必须臣服于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像自由选材,独立判断,文学式表现等个性劳动特征,是作家必须要严肃认真对待的。作家在创作中,不能很好地解决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在对待题材和对题材的认识上漂萍般的游移不定,对社会生活事件和人物没有自己独特的评判,是文学创作最为忌讳的现象。报告文学在很长的时间里只重视写什么而不大重视怎么写,也是它脱离不开新闻牵扯的一个原因。有人认为,因为新闻操作不到位,所以报告文学就大行其道。这种认识是有一点道理的,但又不完全准确。但它恰恰说明了报告文学未能清楚地和报纸、电台新闻区别开来会让人产生的误会。报告文学是一种有自己特性和创作规律的新型文体,它的功能作用,不是新闻可以完全代替的。当然也不是诗歌、小说等其他文学形式可以代替的。即使新闻完全到位了,报告文学仍然有自己的活动空间,有许多工作可做。因为报告文学在较长的时间内未能使自己完全独立起来,所以,报告文学长时间地游荡在新闻和文学之间,既被两家接收,又被两家排斥,始终难以定位。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态,问题就在于报告文学自己本身没有找到实现独立的途径和方法,不是把自己简单地交给新闻,就是把自己简单地交给文学。结果,模糊了个性,也就失去了本来应当有的地位,反而变得模糊起来了。

我国的报告文学,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社会的历史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之后才一下子发生了质变,迅速成熟起来的。中国报告文学成熟的标志,是在1978年徐迟发表了《哥德巴赫猜想》,1979年刘宾雁发表了《人妖之间》之后才明确起来的。这两篇作品向人们表明,报告文学作家从思想到文学创作的独立性已经建立并且得到了很好的表现。能够依据自己的认识和选择来表现社会生活,是许多作家多年期望而在错误的政治思潮下难以实现的愿望。现在,这种愿望得到了满足,文学创作立即就有了质性的变化。报告文学是对于社会生活最为直接的参与和影响,所以,作家是否拥有独立创作的权利,直接关系到作品的成败得失。新时期以来,许多报告文学在社会生活中发生重要影响,被广大读者所欢迎,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作家独立地表现了自己的思想认识和对事件人物的评价,进而对社会生活有一种救治和校正的作用。不少报告文学作品表明,在报告文学创作中具有对社会生活前瞻和透视的智慧,有一种勇于面对真实严酷现实的力量。正是在这样的创作背景下,报告文学逐渐地摆脱了过去完全依附于中心新闻,只会跟着他人摇旗呐喊的被动状态,可以用社会生活前沿的思索和自己切实的观察体会报告事件和人物了。报告文学找到了自己的新闻热点,有了自己可以独立耕耘的土地,所以,就突然间变得重要和有力起来了。在表现方式上也对过去那种常常就一个人、一件事作单纯称颂描述的现象有所改变与发展,在实事求是的褒贬过程中表现出热情和冷峻的风格。八十年代中期,大量在全景视角上对社会生活中某一个重要现象进行审视研究并作文学报告的“社会问题报告文学”作品的出现,就是很好的例证。“社会问题报告文学”作品的出现,既是报告文学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报告文学在其表现方式上的一次重要变化。“社会问题报告文学”创作,需要作家有更加开阔的视野,需要更加敏锐和深刻的思想判断能力,需要更加严格的自身修养和胆识,也需要善于综合分析和形象表现的本领。“社会问题报告文学”有着分明的个性风格,是报告文学的一种新形态。“社会问题报告文学”是继徐迟、刘宾雁等人大力张扬报告文学旗帜之后报告文学创作发生的一次重大的变革。这种形态的报告文学至今仍然被一些作家所看重。

在报告文学的成因中,真实性、现实性(许多人称之为新闻性)和文学性,是最基本的三大要素。对于真实性,人们的分歧不大。因为这是决定报告文学能否独立和区别于其他文学形式的最重要之点。文学性也是需要深入探讨的课题。但在此不多作论述。这里只对现实性问题进行必要的分析和讨论。对于现实性,人们的认识和理解不很一致。代表性的观点,就是茅盾先生发表于1937年2月20日《中流》第11期的《关于“报告文学”》一文所表明的看法,即“‘报告’的主要性质是将生活中发生的某一事件立即报告给读者大众。题材既是发生的某一事件,所以‘报告’有浓厚的新闻性;但它跟报章新闻不同,因为它必须充分的形象化。必须将‘事件’发生的环境和人物活生生地描写着,读者便就同亲身经验,而且从这具体的生活图画中明白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报告’作家的主要任务是将刻刻在变化、刻刻在发生的社会的和政治的问题立即有正确尖锐的批评和反映。好的‘报告’须要具备小说所有的艺术上的条件——人物的刻画,环境的描写,氛围的渲染等等”。

同类推荐
  • 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

    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

    提起唐诗,每个中国人都有一种齿颊生香的感觉。在唐诗里,你会看到秀美的河山,你会闻到清新的花香,你会听到离人的哀怨……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是近两百多年来流传最为广泛,风行海内外的唐诗选本。然而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以“温柔敦厚”的中庸之道来选择诗文,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都没有入选,如《石壕吏》、《卖炭翁》等等。为了惠顾广大读者,我们继承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的精华,又参照多种唐诗编本,精选出了三百首唐诗,编成了这本唐诗大全集。目的在于为中学生、大学生、社会青年以及爱好唐诗的广大读者提供一本普及型读物,为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素质做出绵薄之力。
  • 青春变成鱼尾纹

    青春变成鱼尾纹

    生活已成碎片。短暂的宁静之所以能够常常回到内心,完全是因为内心还在自然地抵抗着。这样的内心自然是不够强大的,它充满了矛盾、放弃、坚守、游离、妥协。它自然无法构成一股强大的精神洪流,冲破现实的束缚和藩篱,它同样又无法退回到自己的理想国中。一个更大更久远的困惑常常将我抛上抛下:哪里是我的故乡?
  • 我的天堂

    我的天堂

    来自现实的苏州的文学报告,它密集而动情地传递报告了苏州改革开放以来的深刻变化,文学地表现了苏州人在现代生活中勇于革新创造的精神和聪明务实的性格力量,是现实苏州的很好文学读本。
  • 窃听风云:美国中央情报局(绝密行动)

    窃听风云:美国中央情报局(绝密行动)

    它的名字经常出现在好莱坞大片里,颠覆、暗杀是它的拿手好戏,通缉伊拉克总统,追杀卡斯特罗,影响世界政坛的重大事件中它都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它是美国最能花钱的部门之一,但往往是无功而返;击毙本·拉登一雪前耻,但反恐行动远未画上句号。这就是它—美国中央情报局。为读者揭秘世界上最公开、实力最雄厚的情报组织。
  • 祖国高于一切

    祖国高于一切

    《祖国高于一切》是陈祖芬的代表作,发表于1980年,讲述的是内燃机工程师王运丰,50年代初抛家别妻,带着3个孩子,从德国回国参加祖国建设的故事。在“文革”期间,他被打成“德国特务”,备受折磨,但他忍辱负重,全心全意地奉献自己的智慧才能,为祖国争得了权益和荣誉。作品以思想开阔、深沉而锋利见长。结构上分“柏林妻子”、“德国特务”、“中国母亲”三个组成部分,时间与空间跨度大,用意识流手法把时间上的跳跃和看似零散的内容巧妙地结构为完整的一体。
热门推荐
  • 邪皇的宠物:喵妻闹翻天

    邪皇的宠物:喵妻闹翻天

    所以,她想摆脱白天猫身晚上人身的日子,要跟他呆九九八十一天?夜里幻化成人,要主动使出浑身解数讨他欢心。“这是……”“在你的岛上发现了一只高贵冷艳的鸡在糟蹋灵草。不用谢!”“你居然炖了本尊用灵草喂养的五灵彩凤火云鸡??!”“喵了个咪的,还不就是一只鸡……”
  • 当爱情只剩残骸:婚战

    当爱情只剩残骸:婚战

    “我们结婚吧,你娶我吧,我都跟你三年多了,你得对我负责。你要是不跟我结婚那我就做饭投毒,毒死你们全家,要是你娶了我,我妈还会给你二十万块钱呢,娶吧,我们结婚吧。”<br/>??这是丁香在自己二十二岁生日的晚上对丁子高说的话,在丁香的威逼利诱下这婚总算是结了,丁香以为她最终赢得了这同居三年抗战的最终胜利,战胜了那个嫌弃她是农村户口势利眼的婆婆,可是当她真正走进婚姻后不但丢失了她最珍视的爱情,还陷入了无休止的婚姻战争中,她迷失了...<br/>??为了守住这来之不易的婚姻丁香隐忍承受......????
  • 夫君放心人家不是乌龙妻

    夫君放心人家不是乌龙妻

    她知道自己不聪明、糊涂了些,可是诸位仙女姐姐们也用不着给那么多绰号吧,什么“笨蛋芽儿”、“破坏芽儿”、“倒霉芽儿”“暴力芽儿”害的她幼小的心灵深受打击,抬不起头来。其实她只是偶尔做错些事情罢了,她又不是故意的嘛就算这次,她也只是不小心把月老祠放火烧了呗,月老师傅爹爹干吗要臭着张脸啊,居然一屁股把她踹到了人世间,亲们,菜的新文已发~(黯妃)她是皇上御赐于他的正妻,但她的爹也是他最仇恨的一个。为了他,自己的崩溃流泪、彻夜无眠。当冰冷的湖水带走她生命中唯一的那丝温暖的时候,她泪已尽、情已竭,心死如灰。本欲枯灯残卷了此一生,但是不曾想更大的阴谋等待着她。她唯有把自己孱弱的身躯送进那柄长剑之中。漫天大雪中,刺眼的鲜血如梅花般染红了四周的洁白。她凄然的笑了:染雪,染雪。多讽刺的名字啊!当初爹给自己取名的时候,可否想过,他女儿的结局竟是如此?她是他如芒在喉的一根刺,只因她的身体里流着夕家人的血。他恨,恨她的“淡然”,恨她的“善解人意”,恨她的一切一切。曾经他以为无情冷酷、彻底伤害便是自己最好的选择。可是当纷飞的大雪中,怀抱着她渐渐变冷的身躯,他终究泪雨滂沱,才发现:这一剑,不仅仅是刺在了她的心窝,原来自己早已鲜血淋漓、血肉模糊。耳际却响起她切切的话语:“如果…有下辈子,我夕染雪宁愿是…离你尹络绕…最遥远的那颗星星!”可是…下辈子…到底在…哪儿呢?…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宝贝,我宠你

    宝贝,我宠你

    她,平凡无奇,突然身价上百亿,迷雾重重;他,艾沙尔集团总裁,冷傲邪魅,妖孽腹黑,突然对她展开猛烈攻势;是一见钟情,抑或一时冲动?无数次温柔缱绻,抵死缠绵,身体的欢愉震颤外,是否有心灵的契合?当一个个真相揭开……他对她说:宝贝,以后的每一天,我来宠你……他对她说:离开他,我会用我所有的爱来包裹你……他对她说:我不想再做你的弟弟,我已经有能力给你幸福,其实我的身份是……
  • 为什么给别人打工

    为什么给别人打工

    20世纪末,英国麦肯锡公司发起一个有关“分享”和“激励”的培训项目,旨在加强员工的职业素质和个人竞争力。马克斯·兰茨伯格作为该项目的负责人和麦肯锡资深董事,在综合了28年培训经验的基础上,将此项目完善成书,该书迅即成为商业领域的经典培训教材,译成14种语言畅销全球。
  •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论讲疏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论讲疏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论讲疏
  • 你若懂我,该有多好

    你若懂我,该有多好

    她这辈子做过的最美好的事,就是把她的男神变成了她的男人。她这辈子做过的最潇洒的事,却是将她的男人变成了前夫。“唐旭尧,如果以后你真找不到女朋友,我委屈点当你女朋友怎么样?”那年,陆然十八岁。四年后,她与他在人海中不期而遇。然后,她成为了他的唐太太。她以为,她拥有了整个世界。二十四岁,她的世界轰然坍塌,一声“保重”后,她从此音讯全无。二十六岁,熙熙攘攘的机场里,她匆匆撞入他怀中,擦身而过的瞬间,他突然扣住她的手臂,四目相交,他手掌骤然收紧……曾经相遇,曾经心动,曾经错过。曾经以为,我终于拥有了你,直至枕畔再也没有你的温度。
  • 致无尽关系

    致无尽关系

    这是一部散发着浓浓中国味道的小说。小说从过年临近,一家三口回老家过年写起,不避俗、不避土,贴近了纠缠如乱麻的世情、人情,在夫妻、父子、母女、兄弟、公媳、婆媳、妯娌、姑嫂、姑侄诸种关系中,家族内部的血缘关系所决定的人的真实情感、真实境遇由此得以凸显……
  • 本草纲目养生智慧(大全集)

    本草纲目养生智慧(大全集)

    明代药王李时珍在巨著《本草纲目》冶医药于一炉,结合方药论医理,结合医诊论方药,谈医论药,发千古之奥秘,阐歧黄之精微,使之成为了无可争议的“中国第一药典”。实则《本草纲目》也成为中华医药史上的巨大宝藏,对后世影响深远,数百年来,医家识药用药,百姓日常食疗养生等无不受益于此。如此博大精深的国医经典,我们今人不仅要读,要懂,更重要的是活学活用。这部《(本草纲目)中的养生智慧、食疗良方、长寿方案大全集》通过现代解读方式,深入挖掘《本草纲目》中的精髓,辑录上千条有关日常养生、食疗、增寿妙方,介绍了100种常见食物的药用功效、100种常用中草药药性、主治、用法。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