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6700000019

第19章

妈妈总是这样,时时为他人着想,从不顾及自己。

1983年初,一张癌症诊断书打破了我们家匆忙而幸福的生活,犹如晴天霹雳。但妈妈很平静,很坦然,对我们说:没什么,动过手术就好了。为了不给组织上添麻烦,她决定不去外地治疗,就在本市医院做手术。三个月后,伤口还没有彻底痊愈,她就回到车站叉拉起了雷锋车,往返于大街小巷,直到病情恶化。组织上强行让她休息,她流着泪找到当时的宋燕南书记说:宋书记,我知道,我时间不多了,我不能没有工作,不能没有这些亲人。一个星期天的中午,我们做好一桌菜,等妈妈回来,等呀,等呀,都快一点了,也不见妈妈的踪影。爸爸不放心,忙领着我们姐妹去车站找她,到了候车室发现妈妈正坐在长椅上,拉着一个面黄肌瘦的女孩在说话。见我们来,急着对爸爸说,这孩子得了肝炎病,想不开,从家里跑出来寻短见。爸爸听后,转身跑向医院,一会儿,拿来许多药,妈妈又将组织上刚发给她的20元营养费给了那个女孩,说:不碍事的,小毛病,抓紧时间治,能治好的,有什么困难再来找我,你叔叔在医院工作,方便着呢。那姑娘哭了,只是不住地点头,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妈妈她就是这样把生命的最后时间都献给了工作和需要她帮助的人们。

1984年1月,癌症夺去了妈妈仅仅37岁的生命,那时,我还不到16岁。妈妈走了,撇下我和年幼的妹妹、多病的父亲,撇下了她心爱的工作,带着一点欣慰,带着许多遗憾,匆匆地走了,永远地走了。这就是我的妈妈。从那时起,我就立志要像妈妈那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妈妈去世不久,组织安排我到汽车站工作,上班第一天,领导把我领到雷锋车旁边,说:这是你妈妈生前拉过的雷锋车,你要像妈妈一样,按照你妈妈临终的嘱托,好好地工作,拉好雷锋车,要时时刻刻把旅客当亲人。当时我哭了,在场的叔叔、阿姨都哭了。从此,我就像妈妈那样,和车站的叔叔、阿姨们,拉起了雷锋车,不论严寒酷暑和风雨交加,从未间断过。

记得那是个炎热的夏天,空气沉闷,简直像要下火,我和组里的姐妹去车站拉雷锋车。正在这时,其中一位脸色黝黑、个子不高的旅客上前向我们打听一个扎着两根大辫子、个子高高、一见人就笑的服务员,问她在哪里。原来,几年前,这位旅客去连云港出差,不小心把钱包丢了,是我妈妈帮他买的车票。在场的姐妹们马上就明白了他说的那个人就是我母亲,我含着眼泪对他说:那就是我妈妈,她已经不在了。那位旅客听到后先是吃惊,后是难过,他动情地说:真想不到,好人啊6好闺女,现在你接过妈妈的班,好好干,大叔有空就来看你。话语虽短,却给了我力量,说得我心里热乎乎的。

我还有一件难忘的事,一天,我刚要下班回家,宋书记把我喊住了,神情十分沉痛地对我说:小彦,这封信,组织上让我给你看一看。原来是灌云县四队镇的一个女孩写给我妈妈的一封信和汇款单。信上说:好阿姨,在我痛不欲生的时候,遇到你,使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虽然你也是病人,可是你那么乐观、善良、热情,使我鼓起重新生活的勇气,我要向你学习,做你那样的人。这20元钱,是我病好后修鞋挣来的,现在还给你,祝你早日康复,我会来看你的!信未读完,我泪流满面。妈妈,你听到了吗?有这么多人想着你!念着你!我在心里千遍、万遍地呼唤着:妈妈,你走得太早了,太早了。37岁的生命是短暂的,可在短暂的生命中,您帮助过那么多的人,我永远也忘不了您临终的嘱托。那天早上,天很冷,我早早起来温习功课,可是您醒得比我还早,您对我说,要替我梳头,扎一个好看的蝴蝶结。可是您颤抖的双手。怎么也梳不通我打结的长发,我对您说:妈妈,还是我自己来吧。我看到您哭了,泪珠落到了我的脸上,梳子终于从您的手里滑落……您一把搂住我,对我说:妈妈对不起你们,没能好好照顾你们,你还小,我舍不得你去工作,可是把你交给车站,我就放心了,那里的叔叔、阿姨,会像我一样疼爱你,关心你,那里有雷锋车,妈妈,现在我已长大,我深深地懂得了,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家庭和孩子,是您把这无私、博大的母爱献给了工作和需要您帮助的人们,并将您一生的追求和对雷锋车的深深眷恋留给了我。

从妈妈的生平中,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和人生价值,更加坚定了我沿着妈妈末走完的路走下去的决心,不管遇到多少困难和挫折,我永远都不会放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这个信念,走雷锋那样的路,做雷锋那样的人,将雷锋车一代一代拉下去。

一位诗人曾写诗赞美朱秀兰——一株来自深山的幽兰,

一株暗香浮动的幽兰。22岁与雷锋车结伴,一路足迹撒一路花瓣。37岁与雷锋车永诀,圆圆的句号是圆圆的花环……

她叫藤士花,是一位烈士的妻子。按照有关规定,作为烈士的遗属,她有权选择全市最好的单位,但她毫不迟疑地选择了当一个雷锋车班组的服务员——

我是1985年从赣榆邮电局调到市区来的。当时我的情况比较特殊,孩子他爸在部队因公牺牲,市领导为了给我换一个比较好的环境,为我安排了市盐务局和市邮电局两个单位任我选择。说来也巧,也许是个缘分,以前我爱好篮球运动,经常从汽车站乘车到外地参加比赛。那时雷锋车的事迹已家喻户晓,我更是羡慕已久,每次路过都要看看雷锋车,长途服务组的姐妹们与雷锋车的故事让我深受感动,我突然有了一个非常强烈的想法:去汽车站工作,去当一名普通的雷锋车服务员!于是,我把自己的想法与家里说了,遭到家人的强烈反对,他们说:那种伺候人的工作,又脏又苦又累,你图个啥?我与朋友商量,得到的仍是不理解、不支持,许多朋友劝我说:士花,这是你生活和工作的转折点,不要错过这个好机会。

那些天,我辗转反侧,怎也睡不着觉,从心里感谢组织对我的关心和照顾,但是,我向往汽车站,我爱雷锋车,更爱那些可亲可近的姐妹们。于是,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新浦汽车站。

到了车站,领导安排我在车站小卖部工作,小卖部的工作虽然清闲,但我不是图清闲才到汽车站的,说句心里话,我是冲着长途服务组的姐妹们来的,是冲着雷锋车来的。在我的一再请求下,我终于如愿以偿,来到长途服务组,当了一名服务员。在姐妹们的帮助下,我很快掌握了服务要领,我的师傅徐梅的言行也给了我很大的力量。她们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送给旅客的精神,成为我工作中的一面镜子,我处处以她们为榜样,脚踏实地地干好本职工作,使自己由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今天的一名共产党员,并把对党的感情、对旅客的爱心、对事业的热忱奉献在岗位上。

回顾我和雷锋车结伴的十几年的历程,我还记得这样一件事,那是一年春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和两位服务员用雷锋车到火车站接送旅客,由于那班火车晚点,我们在寒风里足足等了40分钟。火车终于到站了,下车的三位上海旅客,直奔我们的雷锋车,他们高兴地说看到雷锋车就像看到了亲人一样,一句话说得我心里热乎乎的。当我们把这几位旅客送到家后,返回自,己家时,已是夜里12点多了。望着窗户里闪亮的灯光,我知道儿子又趴在被窝里,眼巴巴地盼着我回来,于是,我边开门边轻声地呼唤着:伟军,妈妈回来了。孩子并没有像往常那样扑进我的怀里,而是哇的一声哭了,用他那冻得冰冷的小手,紧紧拉着我的手说:妈妈,妈妈,我害怕,你天天只顾上班,不要我了。我一把把孩子搂在怀里,鼻子一酸,眼泪就不住地掉下来,我对孩子讲:好孩子啊,你是男子汉,要像你爸爸那样……说到这儿,我的泪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想起了牺牲的丈夫。作为烈士的妻子,我有责任把他未尽的事业继续下去;作为孩子的母亲,我有义务把他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从那以后,孩子仿佛真的长大了,懂事了,再也不害怕了。有一天。夜雨哗哗地下个不停,我刚把几个旅客安排在车站住下,看到雨幕中一个孩子高一脚矮一脚地走过来,走近一看,原来是我的儿子,孩子是专门来给我送雨衣的,看到他淋湿的头发和冻紫的小脸,我和在场的姐妹们都心疼地落泪了。

雷锋车组就是我的家,姐妹们和睦相处,团结友爱,大家都能做到宁愿自己千般苦,不让群众一时难,不仅给了我很大的安慰更坚定了我以雷锋为榜样,把旅客当亲人的信念,也使我在这里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她叫陈叶俊,是一位年轻美丽的女性。笔者曾在中央电视台的有关节目中看到过她,当时,她正在参加全国人大会议,她的年轻和美丽总是被人误认为是电影界或戏剧界的女明星。谁也没有想到,正是这个漂亮女人,成了雷锋车的第六代传人。

陈叶俊原本是要到货运公司当会计的,然而她却来到了新浦汽车总站长途服务组。

当陈叶俊把这个消息告诉家人时,她的侄儿说,姑姑,你干啥不好,拉个破车干吗?难看死了。侄儿一向为有她这个漂亮姑姑而自豪,全家都把她当做家里的门面,平日里娇着护着,谁也没想到她却拉起了雷锋车,拿侄儿的话说,一天到晚拉个破车,活像个收破烂的。全家谁也不理解陈叶俊的内心世界。

然而陈叶俊却义无反顾。

此时已是1993年,市场经济的大潮已经涌动,雷锋车驶进了相对陌生的路径。汽车站、火车站的广场上,私人个体车主,替人搬运行李的脚夫,都过来争自己的一席之地,他们都打出自己的标牌,花花绿绿好生热闹,而雷锋车依旧是那般模样,和它们相比,倒有些形单影只势单力薄的感觉。更要命的是社会一夜之间突然变成了以金钱为主体的交换方式,有偿服务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主要纽带。而雷锋车的存在,反而被视为另类和不正常。在这样的情势下,陈叶俊的选择较之过去就显得悲壮得多。

一个姑娘家,而且是一个漂亮姑娘,拉着半新不旧的破三轮车(别的姑娘鼻子上架着墨镜,开着锃光瓦亮的流线型跑车,那派、那爽,那才是都市现代女郎),不仅如此,还要与那些个体车主争夺旅客,还要扯着嗓子喊:下车的旅客,我们是新浦汽车站学雷锋小组,请把行李放在我们车上。陈叶俊初次喊时嗓子细细的,她本来想用很大很大的声音喊出来的,她想把声音像一条长长的红丝线,从广场这头甩到广场那头,让那些跟她争的向别人要钱的主儿都住了口,让那些旅客顺着她的红丝线直牵到她的跟前,谁知那声音就是不听话,她眼看着那红丝线软软的飘飘的,仅飞了四五米就落到了地上,像弯弯曲曲的一条蛇盘在那里。这不争气的声音不但没引来旅客,反而引来广场上一阵哄笑。这哄笑声反而刺激了倔强的陈叶俊,她不服输的性格点燃了她的激情,于是这一次,她的嗓子又尖又亮,几乎是一字一顿吼出雷锋车三个字的。在黑夜里,陈叶俊终于喊出了她想要的声音,这声音把有偿服务的结构动摇了,把人们曾经丢失的东西找回来了,把曾经麻木的情感复苏了雷锋车组的服务员们终于为雷锋车争得了一席之地。这一席之地的争夺,实际上从肖彦人组时就开始了。肖彦人组时是1984年,那时私营经济就已经活跃起来,有人就开始对雷锋车风言风语,但大的动作他们还不敢。到了崔梅和藤士花的时候,就公开抢生意了。而到了陈叶俊这一段,正是有偿服务占上风的时候,虽然有雷锋车抗争,但被人认为只是一种思想意义上和文化意义上的争夺,雷锋车是一面旗帜,是一个标志,是雷锋时期的代表作,也是一个时代的遗产。但雷锋车到底是风中的旗帜,它在现实世界的声音,总会在雷锋车手的心中回响。

这些事情李保英、朱秀兰她们没有遭遇过。

然而,肖彦、徐梅、藤士花、陈叶俊她们都遭遇到了。

雷锋车和谁争位置?和私人车主、和下岗职工、和生活困难者。有时这种争夺甚至很激烈,这些人骂她们是吃饱了撑的,他们说,你们端着公家的饭碗,有吃有喝,干吗还抢我们的生意?你们推雷锋车是为了信仰,为了捍卫雷锋这面大旗,我们是为了生存。我们一家老小老婆孩子眼睁睁指望我弄俩活命钱。你们是为了崇高,我们是为了生活,就是雷锋活着他也不能夺我们的饭碗呀,你们这样做未免太不人道了?

市场经济中的雷锋车,在一种相当复杂的路面上颠簸。雷锋车手们需要理论上的支持。

肖彦说:刚开始,那些私人车主们还有些怕我们,后来随着形势发展越来越强硬起来,他们有时会恼羞成怒大声叫骂我们,我们也不能和他们对骂,只能默默忍受。领导有时也来和我们一起挨骂。我们说这是在骂声中成长,在骂声中前进。我们的真实想法是雷锋车是几代人心血铸就的,是无私奉献的一面旗帜,它是我们汽车站的传家宝,也是我们连云港市的传家宝,我们无论如何不能把它丢掉。但是,要说我们挨骂的时候仍然很高兴,很从容,也确实不是这样,我们心里也不好受……

藤士花:心里不好受不仅仅为挨骂,还有那些蹬三轮的下岗工人、那些人的真正的生活处境。他们家庭确实困难。每每遇到这种情况,我们的心情很矛盾,在我们看来,我们是维护一种荣誉,为了一种信念。但它们看来是为了饭碗。荣誉、信念和饭碗哪个更重要?这样的权衡常常在我们心里造成波动……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雷锋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惑、迷茫和考验。在雷锋车和个体车主及下岗工人之问发生争夺看似简单,实际隐含着重大的理论问题。

有人说,市场经济执行的是利益动力原理,它是以个人主义、个人利益为考量的原点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基本活动都和经济有关,人因之也叫经济人。经济人最高的行为准则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经济人面前,道德、正义、情感是微不足道的。他们的眼里永远只有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才是他们津津乐道的追逐目标。在这种情势下,和连云港雷锋车争夺位置的另一方是常的,如果不为钱,不为利,他们何苦冒着酷暑严寒推人拉脚?特别是下岗工人,他们更值得同情,他们拉车是为了养家活口,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如果按照这样的逻辑推论,惟一站不住脚的似乎只有雷锋车,因为它是追求大公无私不计报酬的,它不属利益驱动的原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另类。而另类似乎不应该受到社会的表彰和提倡,也不应该成为社会的主流话题。

这种看法有些道理,但却失之偏颇。

同类推荐
  • 铁血英雄

    铁血英雄

    ,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中国武警出版社精心策划出版了一批官兵喜爱看的图书和音像制品。其中多部图书入选中共中央宣传部等单位确定的纪念建军80周年重点图书。这些出版物在指导部队推动工作、引导官兵鼓舞士气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 四川图书馆百年馆庆纪念文集

    四川图书馆百年馆庆纪念文集

    值百年华诞之际,四川省图书馆编辑出版《四川省图书馆百年馆庆纪念文集》,以彰显历史,缅怀前贤,昭示未来,意义深远。《四川省图书馆百年馆庆纪念文集》荟萃了一批优秀图书馆专业工作者在长期的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中积累的成果,凝结了四川省图书馆人的集体智慧,生动再现了四川省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精彩画卷,将为未来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 苦恼的叙述者

    苦恼的叙述者

    《苦恼的叙述者》由赵毅衡所著,大部分篇幅,都是讨论叙述形式问题,过于深入到细节之中。为了醒目起见,我把《苦恼的叙述者》的分析原则在此作简要说明。在全书开头讲这问题,有先人为主之嫌,实际上,下面的讨论应是全书的结论。建议有兴趣的读者看完全书后不妨再读此节。
  • 张学良幽禁秘史

    张学良幽禁秘史

    《张学良幽禁秘史》描写了中国现代史上一位最具传奇色彩的将军,在改变历史进程之后,身遭恶运,历经半个世纪幽禁岁月的人生实录。 它交织着成功与牺牲,光辉与惨淡,感奋与忧郁,布满着对历史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 当代文坛点将录3

    当代文坛点将录3

    《当代文坛点将录》共五卷,收录五十位作家。文章大都出自名家之手,或为文坛名家或传主的亲友,或同被写的传主关系密切。他们写出的关于某一名家的创作背后的故事或花絮都是第一手材料,对于了解被写名家的创作与生活均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满足一般读者对著名作家的窥私欲。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原来,还是会寂寞

    原来,还是会寂寞

    ,充斥着孤独患者。遇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一个是让她依恋,这个城市中,却永远不会给她感情回应的林嘉瑞;一个是让她心疼,仿佛是这个世界上最残忍的事情。寂寞孤独。八岁那年的一场出走,备受孤独折磨的赵灵耳,却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中的叶澜
  • 犬神传

    犬神传

    也许你会看到一段匪夷所思的故事,也许你会看到一些稀奇古怪的事物,也许你会看到独特的修炼历程,也许你会看到不同的世界,也许你会看到太古之始,也许你会看到你想看到的。
  • 呆萌傻后:皇上请入局

    呆萌傻后:皇上请入局

    【包月免费看此书】一朝穿越在陌生的古代,重生为金枝玉叶的相府小姐,什么!傻子?一道金榜圣旨,她独霸母仪天下的宝座,什么!傻后?一抹相像的神韵,她成了他脑海中那道念念不忘的惊鸿,什么!替身?重逢,他是第一个伤她偏体鳞伤的人。偶遇,他是第一个说会守护她一生一世的人。初见,他是第一个说爱她至死不渝的人。她许他来世,只愿再续前缘;她允他誓约,只想给他一份寄望;她断他情丝,只求死生不复相见。美人读书群256-949-354欢迎拍砖。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神通盖世

    神通盖世

    风雨之后,才能见到彩虹。磨难重重,方能修的盖世神通!===新书《重生剑魔》已经发布,下方有传送门。
  • 妈咪不好惹,爹地请放手

    妈咪不好惹,爹地请放手

    冷情的杀手在失忆后竟然性情大变,让她不解的是这个冷漠腹黑的总裁竟然会和她有剪不断的牵连,最后竟然还弄出一个更加腹黑的宝宝!看来她这辈子注定是要栽在这对父子俩手上了,悲剧呀!
  • 爆笑追妻:娘子逃跑一百次

    爆笑追妻:娘子逃跑一百次

    (田园生活、战场厮杀、宫廷内斗,女主角玩转古王朝)好不容易和男神约会一次,莫名的赶上了穿越,没有狠毒的嫡姐庶妹后娘,只有极品帅哥接踵而至,按说应该过得无比滋润才对。可是谁能告诉她:传说中的英雄救美让她给赶上了,为什么她的英雄不怜香惜玉?明明前主给自己留下了花不完的钞票,还没捂热就进了别人的腰包,难道只能乞讨?好不容易遇见酷似男神的公子,许诺带她游山玩水、吃遍天下时,一头醒来却成了腹黑少爷的丫鬟!荣嫣然仰天长叹:此穿越岂一个“衰”字了得!全文完,欢迎支持新文《天后,BOSS来了》
  • 佛解人生

    佛解人生

    本书是梁启超撰写的研究佛教在中国发展兴衰的经典之作,从史学角度来阐述对中国佛教兴衰流变的看法,以及佛法之于人生的意义。是梁启超佛学研究不可多得的代表作之一
  • 月夜行

    月夜行

    孙频,女,1983年出生于山西交城,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现任杂志编辑。至今在各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一百余万字,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同屋记》、《醉长安》、《玻璃唇》、《隐形的女人》、《凌波渡》、《菩提阱》、《铅笔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