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5000000031

第31章 睁眼向洋看世界(4)

鸦片战争因林则徐禁烟而起,道光皇帝总是让他不断地远离战争、远离战场,从未参与领导一次重大战役。1840年9月28日,林则徐以“误国病民,办理不善”的罪名被革职,留在广东待查。他在羁留广州的日子里,仍专心一意地加强广东防务,积极备战。来犯英军到达广州,只留下少量的军舰兵力封锁广州海口,主力部队却按预定的作战计划向北开进,并有意将递交战书的地点选在了另一个重要口岸——厦门。于是,就有了英军惧怕林则徐的严密防守之说。革职待查半年多后,道光皇帝又向林则徐发出一道赏四品卿衔,令其迅速赶赴浙江省以候谕旨的命令。林则徐到达浙江镇海的第18天,新的谕旨下达:“革去林则徐四品卿衔,并与邓廷桢从重发往伊犁。”

战争越激烈,林则徐离战场也就越远。鸦片战争的胜负,并非个人力量所能改变,中英两国不同的政治结构、社会体制、军事力量、技术水准等因素决定了不论由谁指挥这场战争,清王朝怎么也避免不了失败的命运。这种远离仿佛是有意衬托林则徐的无所不能,成全林则徐的高大,塑造一个民族新的神话。

君命难违,林则徐满腔悲愤地上路了。在江苏镇江,他与好友魏源相遇,两位忧国忧民的有识之士就时局与未来彻夜长谈。然后,林则徐将一直随身带着,自己精心收集、组织翻译的手稿《四国志》及有关资料全部交给魏源,嘱托他编撰一本系统介绍西方情况、适应时事需要的专著。

两个人一昼夜的短暂聚会定格在历史的天幕上,成为中国社会思想主动走向世界的新起点。

送别友人,魏源立即投入编撰之中。鸦片战争刚一结束,一部洋洋40卷,名为《海国图志》的巨著问世了!

《海国图志》是中国学者编写的第一部关于世界各国情况的著述,是国人正确认识世界的第一扇窗口,它不仅叙述了英、美、法、俄等数十个国西方、亚洲国家的地理、人口,还详尽地介绍了这些国家的历史、社会政治制度、先进科学技术及武器生产情况。最引人注目的是第一次将哥白尼的地动日心说介绍到中国,人们据此才慢慢相信地球是一个圆形的“球”,并且不停地绕着太阳旋转等常识性的天文知识。《海国图志》的主旨在于明确告诉国人,中国不是世界的“中心王国”,是世界五大洲的一部分;中国也不是“天朝上国”,而是在许多方面不如西方各国、有待改造完善的国家;中国不能闭关自守、盲目自大,要向他国学习,与世界融为一体,只有师“夷”长技,才能克“夷”制胜,第一次明确提出向西方学习的口号。

认识世界、走向世界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历程,《海国图志》所强调的,主要还是西方先进的武器与科学技术。而器物,总是与一定的哲学认识、学术水平、政治制度、经济水平等密切相关。西方文明是一个系统,只有在不断地学习与磨合、痛苦与转型中才会逐渐加深认识。

魏源的《海国图志》一出,立即风行一时,几年之内连印三版。而启蒙最快、获益最大的,却是东邻岛国日本。《海国图志》通过中国的贸易船带到长崎,数年间刊刻20多种。日本幕府末年有识之士对外国情况的了解,大多源于该书。一个早已为中外学者所确认的事实,那就是该书有力地推动了日本明治维新运动的形成与发展。

继《海国图志》不久,又有了梁廷枬于1846年杀青的《海国四说》,徐继畬于1848年完成的《瀛环志略》。《海国四说》向国人描述西方国家的同时,重点介绍美英两国,其中对蒸汽机的描写大开国人眼界,对基督教的议论也相当到位;《瀛环志略》则毫无国人惯有的附会臆测,对外部知识的介绍,比魏源的《海国图志》在资料上更为详尽准确,思想上更富创造建树,以至不少清朝卫道士认为《瀛环志略》将“泰西”说得比天朝更好,不禁上奏攻击,说徐继畬心存“乱心”,结果使得该书初版即封禁多年。

有人作过统计,自林则徐1841年编译《四洲志》始,至1861年为止,20年间共编撰了22部有关世界地理著作。然而,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却没有得到整个社会的广泛认同,向西方学习并未形成一种全社会的思潮。朝廷没有反应,普通民众也无知觉。中国传统行政以县治为独立单位,县下并无今日的乡村政权,县衙也只有为数不多的衙役皂吏以供驱使。社会底层、广大民众的治理与启动全靠当地士绅的自觉承担与调节。而鸦片战争的教训,学习西方的号召并未在全国广大士绅阶层中形成紧迫的回响。

鸦片战争惊醒了国人的迷梦,但也就惊醒而已,醒来向周围的世界看了几眼,就又安之若素了。除卷入其中的当事人外,大都似乎浑然无知。即使知之,也抱着一种与己无关、漠然视之的态度。于老百姓来说更是如此,他们忘不了满人对汉人的统治、压榨与欺凌,无论满人还是英人“坐江山”,总归是要交税受统治,他们并未看到二者之间有何巨大差异。哪怕当事人的切肤之痛,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消弥了。“都门仍复恬嬉,大有雨过忘雷之意。”当战端平息,峰回路转,阵阵惊涛化为点点水沫,从上到下,依然是死水一潭。

落后并不可怕,先进也不可恃,它们是一对可以相互转换、有着内在辩证关系的概念。只要具有清醒的认识,将落后变成压力与动力,急起直追,迎头赶上并超过,落后就转换成了先进。令后人不可国议的是,我们的落后,西人的先进,经过儒家文化的“诠释”,就完全变了样,走了形,并且产生了一种互相置换的效果。比如西方先进的器物,在天朝无所不有的傲慢面前,竟成为“坏人心术”的“奇技淫巧”;经商贸易遭遇农本主义,变为舍本求末;追逐利润在理学仁义面前,实属小人之举;君主立宪比照皇权至上,有如大臣擅权;英国女王主位,西方男女平等,在男尊女卑的观念影响下,就成了“牝鸡司晨”之类的所谓“夷俗”……最先进的东西,在儒学教义的“聚光灯”下,全部变为荒诞可笑的物事。

鸦片战争打了两年多,清军在历次战斗中一败再败,没有打过一次胜仗,却从不吸取教训,想过要去了解对方学习对方;《南京和约》刚一签订,道光皇帝以为天下从此太平,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立即下令沿海各省撤军,以节省浩繁的军费;鸦片战争结束,东南沿海修筑海防工事,各地依照原样修复,从来就没有想到应该加以改进;1842年11月,广东意欲仿造一艘西式战舰,内地工匠不懂技术,想从澳门雇用“夷匠”,道光皇帝得知后,连忙下旨阻止,国家宁可不要近代化的军舰,也不能让那些“夷匠”入境伤风败俗扰乱军心民心;1843年7月31日,美国众议员顾盛带着总统泰勒的授权缔约证书及呈交清帝的国书乘舰离美,同时带来的,还有送给清朝皇帝的礼品:航海地图、地球仪,六轮手枪、步枪,蒸汽战舰及蒸汽挖掘机模型,关于构筑要塞、造船、海陆军战术、地质、化学等方面的书籍以及《美国百科全书》,还有电话机、望远镜、气压计、温度计等等。这些呈送的礼品固然有炫耀美国军事科技优势之意,但确属战败后的中国所急需。然而,它们却被清朝官员视为“奇技淫巧”给谢绝了……

鸦片战争虽然使国人认识到了西方的船坚炮利、威不可挡,可就是固步自封不肯学习。1856第二次鸦片战争再度爆发,清朝竟没有丝毫的改变,几乎完全重复着过去的失败与错误。14年时间,无数将士的鲜血,惨痛的教训,竟白白地付诸东流。哪怕洋务运动的兴起,其原动力也并非出自外来的压力与刺激,而是为了对付太平天国。此后,又是中法之战,八国联军入侵,中日甲午海战,正是清朝统治者的颟顸无知,不思进取,才导致一次又一次的惨败,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才有了保种保国的危机、呐喊与振兴。

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既是一种辉煌与骄傲,也会造成一种盲目与自大,形成包袱与惰性。黑格尔说东方文明是一种凝固而静止的文明虽有以偏概全之嫌,但也道出了部分事实。凝固与静止最为突出的表现之一,就是“祖宗之法不可变”——中国最难办的事情便是改革过去,改变现状。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要想将一张桌子由这个房间搬到另一屋子,都会打得头破血流。当我们反思历史苛求古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时,想到今日改革之艰难,不由得感慨万端,所有的现实,都可在往昔的生活中找到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

扯远了,还是让我们回到本文的主人公林则徐身上来吧。

与魏源话别,林则徐又踏上了继续西进远去的道路。途经河南,正值夏秋之交黄河泛滥,林则徐又一次投身到救灾之中。春末完成堵口工程,道光帝下旨命令林则徐“着仍往伊犁”。

2004年7月,我随中国剧作家西部考察采风团来到林则徐当年的流放之地——伊犁,当地百姓为表达对他的崇敬与怀念之情,特地筹建了一座伊犁林则徐纪念馆。林则徐在流放新疆的三年时间里,捐资兴修皇渠龙口,使得数万亩农田得以扩垦;前往南疆勘查荒地60多万亩及许多水利设施;在吐鲁蕃推广坎儿井,改变农田水利设施,以至当地人民将坎儿井称为“林公井”,不明真相的游客到了新疆,还以为坎儿井由林则徐发明……

自广东查禁鸦片开始,林则徐似乎就与处理对外及民族关系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新疆注重与当地维吾尔族的关系,同时密切关注塞防,撰写了《俄罗斯纪要》一书,明确向国人发出警告:“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复职后担任陕甘总督的第一件事,就是“办理番案”;蕃人叛乱刚一平定,又调任云贵总督,处理当地的回汉冲突……

1848年,林则徐夫人病逝,64岁的他感到了一股从未有过的疲惫、多病与衰老,提出引疾归里的请求。1850年4月,林则徐终于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福州。他想就此贻养天年,前来拜访他的福建高级官员总是恭维他说:“国家需要林公这样的干才。”林则徐闻言正色道:“如果真还需要老朽的话,那就说明国家又处于多难之秋了,我不希望这样的情形出现。”

岂料真的发生了必须林则徐“出山”收拾局面的严重事件!

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在广西举义,大有风卷残云之势。新任皇帝咸丰在所有大臣中挑来选去,觉得只有林则徐才是唯一的合适人选。于是,圣旨所下,林则徐又一次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前往广西平乱。没想到途中患了严重的痢疾,行至潮州时,吐泻交加,昏沉不起。1850年11月22日,林则徐在普宁县行馆溘然长逝,享年66岁。

如果林则徐健在,以他的干才处理太平天国起义,会出现一种怎样的结果呢?是剿灭,还是招抚?不论何种情形,总归是能够起到延宕或中止太平天国的席卷之势。一部中国近代史,可能就得重新改写。有史料表明,洪秀全得知林则徐前往广西的消息后,有过从海上逃跑的计划。仿佛天意,平叛的林则徐死于途中,而率领援军赶赴广西的前云贵总督张必禄也在广西浔州病逝,为太平天国的发展壮大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而林则徐的病逝,从造神的角度而言,也似乎恰到好处。不然的话,一个沾满农民起义鲜血的刽子手,哪怕有着辉煌的过去,也极有可能在“文革”时期如曾国藩那样成为一名鼻梁涂白的反面人物。

看完由林则徐祠堂改建的林则徐纪念馆,又在省新闻出版局编审吴世灯先生的陪同下来到了林则徐出生地暨幼年读书处。林则徐家境贫寒,仅有两间木质结构、低矮狭小的平房,而经香港同胞洪祖杭先生捐资400万元人民币新修的房屋则显得十分高大,颇有几分富丽堂皇的味道。尽管如此,我还是在陈列室中有关林则徐读书、科举、结婚的史迹图片中感受到了他那刻苦学习、注重修养、奋发向上的早年生活。

林则徐出生地暨幼年读书处还立有一块林则徐星纪念碑,1996年6月7日,一颗新的小行星在茫茫宇宙中被人类发现,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由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通报,将这颗新星正式命名为林则徐星。

是的,林则徐就是这样一颗永远闪光的星辰,他那空前绝后的反毒禁毒功绩将永远载入人类史册。设在林则徐出生地暨幼年读书处的福州市禁毒教育基地,陈列的图片资料在警示世人“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同时,也默默地诉说着林则徐当年禁烟的伟大功绩。哪怕他当年的对手,也不得不打心眼里尊敬他。1875年英国伦敦蜡像馆更新人物蜡像,向英国公民散发选票推荐他们最为崇敬的人物,出人意外的是,林则徐竟入选其中。于是,林则徐的蜡像也就一直陈列在伦敦蜡像馆供英国人民瞻仰。

林则徐一生最为辉煌的业绩是禁烟,而他影响最为深远、留给后人最为珍贵的遗产,却是作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那种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客观认识,以及永远坚守着的寻求富国强兵之路的崇高信念。

历史选择了林则徐,成全了林则徐,也就有了出现在后人眼中的完美无缺、形象高大的林则徐。中华民族需要这样的伟大人物来激励鼓舞,林则徐也足以担当这一崇高的历史使命。林则徐之前的中国古代历史,往往是时势造就英雄,哪怕最令人神往的三国时代,那些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如诸葛亮、曹操、关羽、周瑜、刘备等,也为时势所造。而林则徐却不是这样,是他造就了新的时势,开启了新的时代——由他查禁鸦片而引发的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迎来了一个屈辱与奋发并存的艰难而痛苦的转型时代。

最后不得不提及的是,中国政府收回香港主权的《中英联合声明》,乃由林则徐玄孙凌青在任中国驻联合国代表期间呈交联合国备案。这是一种巧合,也是一个象征,它向世人昭示,中国积贫积弱、任人蹂躏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一个强大的具有综合实力的新中国已然崛起。

同类推荐
  • 流芳

    流芳

    作者对一百多位中外名人的传奇爱情故事,作了细腻、感人、真挚的抒发和阐释,一百多个催人泪下的爱情经典,尽现“流芳”的生动,不一样的经典诠释相同的真谛——最深的爱和最重的情,会随时日一起成长,永世流芳。我们都曾经拥有美好的、纯纯暖暖的、如淡蓝天空般清澈的爱情。现在,无论那份爱怎样,无论对方怎样,无论自己怎样,无论时空、际遇怎样,我们依然相信真爱的存在,真心爱过,就是高贵的。总有这样一个人,在你的生命里,在我们的生命里,流芳……
  • 自由人生(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自由人生(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胡适是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白话文运动和五四文化的倡导者。在书中,他用简单朴实的白话文,开启民众智识的心门;他以追求自由的人生,鉴照中国现代文明的来临。全书共分四篇,包括:人生随想,文化之声,教育论话,生命记忆。
  • 兵发死亡谷

    兵发死亡谷

    其中,向我们介绍了武警。分别是《中国武警特别行动》、《 世界反恐大扫描》、《大搜捕》、《兵发死亡谷》、《铁血英雄》、《千 里护卫毛泽东——武警警卫工作秘闻》。,《中国武 警特别行动系列丛书》一共出版六本。这套丛书通过选择一个个特别的 角度,围绕建军80周年,人民武警出版社认真组织《中国武警特别行动系列 丛书》和《忠诚卫士风采》等国家重点图书的落实工作
  • 天地颂(第二部)

    天地颂(第二部)

    “两弹一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的历史奇迹,不仅是增强国威的科学技术成就,也是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财富,以一种永恒的创造之魂铸成中华民族不朽的丰碑。作者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永不言老的革命激情,历经千辛万苦,经过十年打磨,推出了洋洋洒洒的巨著《天地颂——“两弹一星”百年揭秘》,为我们留下了又一红色记忆。"
  • 岁月如歌:阆中市离退休教育工作者文集

    岁月如歌:阆中市离退休教育工作者文集

    推出这部文集,一是要让宝贵的财富得以传承;二是要激励后来者奋发有为;三是在感恩中前行。
热门推荐
  • 谁能让牡丹开成玫瑰

    谁能让牡丹开成玫瑰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刀剑劫

    刀剑劫

    懵懂少年,家中遭遇重大变故。从此少年便背负着不存在的仇恨,走上了复仇之路。在这段旅途中,他拜了良师,结了益友,有了知心爱人。然而,却也因此,卷入了一场惊天浩劫之中。少年能否破劫重生,最终能否发现事情真相?力量、荣誉、责任、牺牲,他将要何去何从?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鬼护士

    鬼护士

    孟宇凡在住院期间和夜班护士讲的一个离奇故事,魔婴、猫妖,诅咒令整个县城为之色变,究竟是人为,还是猫妖?
  • 段少,快把你老婆追回来

    段少,快把你老婆追回来

    一场婚姻让她倍受伤害、心力憔悴,她怎样努力,换来的都是他的厌恶。离婚后她闯职场、赴晚宴、千姿百媚晃的他眼直花,也将他的生活搅的天翻地覆【片段一】他淬了毒的眸直直地盯进她澄澈的黑瞳中,“你不是一直想嫁给我吗?那我如了你的意,三天后,我娶你!”她吓了一跳,费力地挣开他的禁锢,“段煜麟,你怎么能妥协?你应该坚持下去,不能辜负她呀!”【片段二】他执起她的手,将堪比鸽子蛋大的钻戒套在她手上,咧开唇,露出雪白的牙齿,阴森地说:“这辈子,我不幸福,你也别想好过!”【片段三】他忍无可忍,终于拍案,“离婚!”她眸中闪过晶亮神采,七寸高跟鞋立刻凿到他头上,“段总,您真英明,我早就想这么做了!”照样走励志路线!
  • 前世今生爱相随

    前世今生爱相随

    【本故事纯属虚构】林青青同学意外坠马,竟然穿成了一朝废后,不就是一个皇后吗,她不稀罕!她要做一个混吃混喝的小米虫!她要活色生香地调戏美男!哦!NO!她不要和顺治玩亲亲!什么?他胆敢接乌云珠入宫!这还没完,他竟然和乌云珠夜夜狂欢!好你个顺治!我惹不起还躲不起吗?我穿回现代当明星去!呃!怎么顺治的影子总在她眼前晃呀晃,晃得她忧心忡忡......好吧!她当他已改过自新,在穿越之门开启的时刻重新穿越回去......
  • 春色盈门

    春色盈门

    温婉贤淑,姿色过人的她,从一个人人轻视无名女子成为朱门大户的当家女主人!朱大宅是非多,一颦一笑,皆是算计,勾心斗角,虚情假意,一个都不能少!饶是不争不抢,步步退让,却也会沾得一身血腥!暗潮汹涌的大宅里,波谲云诡的朝堂上,她想要抽身,却是太难太难!且看她一双素手,如何平定大宅风波,为朝堂之上的他出谋划策!
  • 嫡女谋:锦然倾城

    嫡女谋:锦然倾城

    因为出版文改动较大,出版名为《凰途》她将那富丽堂皇人人羡慕的宅子当做家,可那个家让她头破血流,无处躲藏。她将那府上的人当作亲人,可那些亲人却将她在乎的人一个个的送去阴曹地府。她处心积虑想要的安稳,所以也将修订版作为第二卷发上来,好啊,好的很!可惜天不亡她,乱葬岗里竟然没有死,那些欠她的,这一回她都要夺过来,各位看官随意。新动态会第一时间在里面发布【某玲新浪微博~~搜索(木子玲说),最后迎来的却是毒酒一杯,那些她恨的。么么哒】(欢迎亲们去看某玲另一本仙侠师徒宠文《徒儿爱你、师父请放心》)======,势必都要抢回去。她不能再输了天下,输了他!
  • 会跑的布娃娃(原创经典作品)

    会跑的布娃娃(原创经典作品)

    善读精品美文,拾取久违的感动;体悟百味人生,感受成长的快乐。阅读其间,时而在惊险悬疑的案件中悚然而惊,时而为体察入微的真情潸然泪下,时而又涌动着想针砭时弊的激情……掩卷而思,人性的美丑,世事的善恶,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 龙凤斗:下堂恶妃(全本)

    龙凤斗:下堂恶妃(全本)

    相府千金慕容彦,外貌娴雅,一幅大家闺秀姿态,待在深闺足不出户。一张龙腾金丝圣旨而下,诏告天下:她被当今圣上许给我当朝王爷。当家中沸腾而起之时,她仅是淡淡一言,道:“仅是搬个窝而已,”说完便甩甩水袖仪态大方离去。“鎏金”国王爷东方闲云,权倾天下,俊雅万千,在京城翻云覆雨,当今圣上皆是不言半句。仅因一盘棋,他便要娶一听闻无趣至极的女子,随后便眸光一转,邪睨道:“也好,府里正缺个王妃,就她吧!”就这两人,一个看似高雅却包藏恶心的女子,一个看似儒雅却邪魅如修罗的男子……漫天风沙起,伊人在何方?是那眼前之人或是脑海中的幻影?灯火阑珊处,良人何处寻?是那系着红线之人或是陪伴之人?推荐chyajs1987的文:http://m.pgsk.com/a/201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