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5000000028

第28章 睁眼向洋看世界(1)

福州在中国近代史上诞生过两位极具影响的历史巨人,一位是林则徐,另一位是严复。我将拜谒他们遗迹的行程安排在了同一天——2004年9月18日。

上午参观位于福州郊区阳岐的严复故居及墓地时,还是炎阳高照,暑热“余意未尽”地阵阵袭来;午饭后游览福州城内郎官巷的严复故居,天空阴了起来;而前往林则徐纪念馆途中,则浓云密布,阴沉的天空正酝酿着一场巨大的风暴。

雨点开始零零星星地洒落时,我们已来到林则徐纪念馆。钻出小车,正准备进入其中,发现纪念馆大门紧闭。原来中午休息,得下午两点开馆。抬腕看表,一点半,还得等上半个小时。想去附近转转,不时掠过的大风将越下越大的雨点刮得满地飞旋,周围的一切顿时变得朦胧而模糊,只好钻回小车躲雨等待。

豆大的雨点织成绵密的雨帘,大风不时掀起“帘子”的一角,一眼望去,除了大雨还是大雨,天地间仿佛挂着一道厚实而别致的瀑布。行人敛迹,来往的车辆也少了,喧嚣的街道顿时变得空旷而寂静。坐在车中的我们,犹如置身“台风眼”中心,反有一种异常而神秘的寂静之感。突然间,天空掠过一道刺目的闪电,一声震天霹雳在耳畔炸响。我的身子也在这声惊雷中猛然一颤。随着轰鸣的雷声渐渐远去,神秘的寂静消失了,满耳都是风声的呼啸及雨点打在地上、树上、屋上的夸张声响。坐在车内望着久违了的窗外风暴,感受着贯注天地的喧嚣,不由得想起了儿时在旷野中突遇暴风雨的情景,惊悸迷惘中分明夹杂着一股从未有过的雄奇与壮美。

狂风暴雨约摸持续了半个小时,风止了,雨点仍在空中飘洒,但已变得稀稀疏疏。透过车窗往外望,纪念馆大门已然洞开。街道满是积水,我跳跃着跨过几片水洼,终于走进了向往已久的林则徐纪念馆。

然而,一棵折断的榕树横陈在地挡住了我的去路。这是一棵高大的古榕,树干仍高昂地挺立着,断落的枝叶十分繁茂,粗枝壮硕,大雨洗过的绿叶甚是醒目,它们几乎占据了纪念馆内的第一进院落,显得一片“狼藉”。毫无疑问,这棵榕树正是在那声震耳欲聋的惊雷中被击为两段的。几位民工紧张地忙碌着,有的将一根根粗硕的树枝锯成几截,有的拾拣稍细的残枝,有的清理满地落叶……

望着眼前的情景,我不由得想到了林则徐所置身的时代——一个疾风骤雨横扫一切、雷霆万均惊天动地、忽喇喇大厦将倾的天崩地裂的变革时代。而林则徐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便是力挽狂澜,到处“救灾”。正如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所描写的那样:“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林则徐就是“天公”降下的人才,一名典型的实干家,继承了清嘉道年间经世派的思想,以“明道救世”作为通经致用的目的与手段。在26岁考中进士进入翰林院之前,林则徐便在厦门海防同知房永清及福建巡抚张师诚处有过长达五年的幕僚生活,熟悉“先朝掌故及兵刑诸大政”,对政事与民生有着深刻的体察,为通达古今治乱得失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因此,当林则徐跻身清廷官员之列,很快就以其出色的实干才能崭露头角,成为威震一方的地方大吏,担当起兴利除弊、拯救民生的重任。鸦片战争前,林则徐的经世致用主要体现在水利、漕务、币制、盐法等封建大政的革新改良上。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林则徐授任浙江省杭嘉湖道,上任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加固海堤,防御海潮,保护农田;1822年出任江苏按察使,作为掌管一省司法大权的官员,林则徐处理积案,平反冤狱,简化解审手续,减少环节,杜绝办案人员索贿,仅四个月时间的治理,就使得江苏吏治局面大为改观,赢得“林青天”美誉;1823年初,他不仅以江苏按察使身份阻止了一起镇压百姓要求减租和救济的请愿,还主动担当起赈灾济民的责任,让灾民度过难关;1827年授任陕西按察使兼布政史,他亲自赶往洛阳县救灾;1830年接任湖北布政使,为解除荆江连年频仍的水患不遗余力;1831年,江苏再度发生特大水灾,省会江宁(南京)被淹,清廷又将林则徐推向江苏救灾第一线,调任江苏布政使,及时救治水灾,恢复农业生产;不久,林则徐提升为河南河道总督,管理河南、山东境内水利事务,隆冬时节亲赴施工现场指导;道光十二年(1832年)六月八日,林则徐升任江苏巡抚,首先面临的便是淮安府所属桃源县发生的严重水灾,尔后又是全省各地的一连串灾情,他总是事必躬亲地妥善解决处理……

林则徐为官的历史,几乎就是一部中国封建末世的防灾、抗灾、救灾史。这种灾患,既有水灾、旱灾、风灾等自然灾难,也有腐败社会所带来的人为灾难。两种灾患频相迭加,对危机深重的中国封建末世无疑雪上加霜。而林则徐出现在后人眼中的形象,便是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四处奔走,以一己之力,不断投入“抗灾”、“救灾”之中。自然与人为相互交织的灾患并不因为他的奔波救治减少,反而愈加频繁,防不胜防,犹如一座年久失修的古老房子,这里的窟窿堵上了,那里的窟窿会开得更深更大。无论怎么补救,也难以避免轰然坍塌的最终结局。然而,当事人谁也没有想过要去拆除这座即将倾颓、无法修复的旧屋,再建一座漂亮、坚固、实用的新房。

如果说查禁鸦片前林则徐以抗击自然灾害为主,那么此后则主要对付人为的灾祸。

人为的灾祸从深处来看源于人类与生俱来的劣根性,就表面而言,则是利益的分配与相争。人祸有时比天灾还要残酷,所带来的结果更为惨烈,也更难救治。

鸦片就是人祸中最为严重的一例。

鸦片,作为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提炼物,本身并没有罪恶。它的前身,一种生长在大地之上顺应春来秋去自然节拍的草本植物,那绿色或白色的枝秆,带有锯齿的叶片,特别是红白间杂的花朵,给人的视觉带来的是一种丰盈与美丽;那坚硬的黑色果实有如母腹中蜷曲的婴儿,也就给了它一个“罂粟”的美名;罂粟的汁液经过凝结提炼,便是具有止泻祛痛作用的鸦片;随着提炼方法的进步,又有了用于医疗的吗啡、可待因、诺司咳平,同时也有了用于吸食的鸦片膏、鸦片烟乃至今天的海洛因。

鸦片本身不仅没有罪过,其诞生之初,从药用的角度而言,于人类反而是有益的。只因鸦片带来了一场可耻的战争,只因海洛因成为当今危害人类的毒品,一种美丽的果实与动听的名字——罂粟,便与罪恶结下了不解之缘,乃至人们将鸦片与罪恶二字等同视之。

罂粟的祖居地在希腊,公元七世纪后传至中国。明朝李时珍撰写的《本草纲目》,便有关于罂粟药用价值的文字记载。而作为鸦片的制成品,最初与中国土地上种植的罂粟并无关联,完全是西方舶来品,一种放在药店出售的药物。后来,鸦片特殊的吸食方法被曾经有过“四大发明”后便绝少再有新的创造的国人发现了,人们不禁为这一新的发明而激动而兴奋,一时间,吸食鸦片成为趋之若骛的时髦。

一种西来的黑褐色凝结物,差点打倒了一个曾经伟大的民族。

远在雍正七年(1729年),清廷就发布了禁烟令。禁令越严,吸食者越多,一批批“勇往直前”的吸食者在禁烟令的“风雨”中“茁壮成长”。100年后的道光十八年(1838年),进入中国的鸦片高达28307箱,吸毒人数超过400万。更要命的是吸食成瘾者中,还有20万文职官员,20万军队官兵(清军总数80万)。文官嬉于政事,兵员失去作战能力,国家机器到了无法正常运转的严重程度。

清朝最高统治者道光皇帝决定大力查禁鸦片,源于黄爵滋的一封奏折。黄爵滋奏议的禁烟内容,一改过去查禁海口、“夷商”及查拿烟贩、烟馆的老办法,目标直接对准吸食鸦片者,将查禁鸦片变成一场全国范围内捕杀瘾君子的司法行动。

直接拿瘾君子开刀,自然找到症结之所在,是的,要是没有人吸食,那遍地泛滥的鸦片自然也就销声匿迹了。而问题的关键是,清朝已处于封建末世,民众不思上进、浑浑噩噩、萎蘼不振,才会被鸦片吸引。鸦片也曾流入日本,可大和民族正处于上升期,鸦片打不倒他们;就连鸦片的制造者英国人也不吸食,因为那是大不理颠最为旺盛的“日不落帝国”时代,他们有着无数的占有、开拓等远比鸦片更具刺激的事情要做;只有衰疲、腐朽的清朝帝国,才需要鸦片来提神,而一时的兴奋所导致的结果,则是百倍的虚弱与疲惫,不仅仅是无数财富消失于虚空,还有无数生命的青春、健康、道德、活力、激情随着缭绕的青烟一同化为乌有。道光皇帝自然知道黄爵滋把住了严禁鸦片的“脉博”,可他更清楚,将那么多的瘾君子作为违法者杀头严惩,这种可行性有多大?雷霆之下,即使有了“十之已戒八九”的效果,还有几十万人吸食的数目呵!

怎么办?道光皇帝一时间难以定夺,便将问题“下放”,让全国的将军、总督、巡抚们一同寻找禁烟良方。

在回复的28件奏折中,明确赞成黄爵滋查禁方法的只有四份。这四份中,就有一份出自时任湖广总督的林则徐之手,他的复奏不仅态度坚定明朗,更富于建设与操作性。比如他认为,禁烟应以一年期限分四个阶段进行,第四阶段仍不自新或自新后重犯者“置诸死地”;比如他向皇帝献上一份在两湖禁烟期间发明且颇有效果的“戒烟药方”等等。而最能打动最高当权者的,还是他那预言般的警告:“若由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兴思及此,能无股栗!”是啊,倘若任凭烟害泛滥,几十年后的中原,会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只要稍稍推想,就不能不让人浑身颤抖。

这时,又有两件事情更加刺激了道光皇帝:一是两名皇室成员吸食鸦片,二在天津拿获鸦片13万两。是可忍,孰不可忍?鸦片之猖獗终于迫使道光皇帝作出重用林则徐,严厉查禁鸦片的决定。于是,一道特别谕旨由京城传到武昌:“林则徐著来京陛见。”

又一次特大“救灾”重任,落在了林则徐肩头。

道光帝选择林则徐主持禁烟运动,不得不考虑28件复议中其他24件所持不同观点的奏折份量。那些将军、总督、巡抚大臣们并不反对禁烟,而是反对黄爵滋的主张,如果直接拿瘾君子开刀,将变成一场全国范围的反毒禁毒运动。中国官场之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要相安无事,维持现状,也就万事大吉。因此,他们希望禁烟仍沿袭旧法——查禁海口,查处烟贩,将责任直接推向广东。堵住源头,无人贩烟售烟,瘾君子自然无物可吸,禁烟也就大功告成。于是,一场全国范围内打击瘾君子的行动,就可变为广东一省官员的事务。也就难怪绝大多数地方大吏摆脱干系,反对黄爵滋的禁烟之法了。

禁烟还是原来的老法子,只是道光不再信任、依赖广东的职官,而是另派一名能够执行皇帝意志雷厉风行、严查严禁的钦差大臣。

道光皇帝看中林则徐,有着多方面的缘由。林则徐为官清正廉洁、理政细密周到、办事认真扎实,深得道光皇帝信任,是他心目中最为得意的四名大吏之一。道光皇帝对林则徐另眼相看的,还有他在湖广总督任上收缴鸦片、焚毁烟具的决心与实绩。刚一接到对黄爵滋奏折“各抒已见”的谕旨,林则徐就率先行动,在湖北打响了大规模的禁烟战役,仅汉阳一县就查禁烟土一万二千多两,缴获烟具1260多件。

道光皇帝希望禁烟运动产生轰轰烈烈的影响,林则徐怀着一颗忧国忧民与感恩戴德之心,也准备大干一番,达到前所未有之效。

当然,林则徐也认识到了禁烟任务的艰难、复杂与严峻,感到了此行的内外之危。临行前拜访座师沈鼎甫侍郎时,于自信与坚定之中透出了内心的愁肠与忧虑,不由得对座师说道:“死生命也,成败天也。苟利社稷,敢不竭股肱以为门墙。”是的,只要有利于国家,他决心竭其所能不辱师门。说着,师生俩“相顾涕下”。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这是林则徐书写的一副广为传诵的对联,也是他的行事准则及为官之道的真实写照。

广东禁烟,是林则徐一生最为辉煌的时刻,也是他一生最为伟大的功绩。

临行前,道光皇帝一再嘱咐林则徐,鸦片务须杜绝,边衅决不可开。年近六旬的道光皇帝施政追求安静守成,他不想因为禁烟而发动一场战争,哪怕是一场打得赢的战争也罢。而清朝所有官员,也仅仅是从国内事务的角度出发禁烟,从未将鸦片输入中国的“英夷”考虑在内。在他们眼中,除了天朝帝国,其余的都是未开化的蛮荒之地,根本没有国与国平等交往的概念,全然一副居高临下、不在话下的气势与派头。包括那些有识之士如林则徐的朋友、时任礼部客司主事的龚自珍,也认定根本不可能发生“边衅”,按他的分析,禁烟可能会带来战争,但战争的规模不会有多大,取胜也易如反掌。

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历经两个多月的旅途行程,才风尘仆仆地从北京赶到广州。清廷禁烟已有122年历史,重点一直放在广州,放在查禁海口。此前,两广总督邓廷桢、巡抚怡良在禁烟方面也取得了可观成绩,但总是不能达到彻底杜绝之效。林则徐高于普通官员之处,就在于他一到广州,就开始扎实认真地调查了解,会见官员,拜访当地人士,传讯商馆翻译,掌握相关资料,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查禁方案。林则徐清醒地认识到,如果依然沿用查拿中国人贩售鸦片的旧法,哪怕再严厉,也决不会因他握有钦差大臣的尚方宝剑而达到成功之效。追根溯源,贩烟的中国人不过是些二道贩子,真正的罪魁祸首还是那些不远万里将鸦片运来的外国人。于是,林则徐决定采用新的查禁法,颁布一道严谕,责成外国商人呈缴鸦片。当然,他也没有放弃针对中国人的查禁,只是将这项工作依然交与邓廷桢、怡良具体负责。

按清朝成法,前来广州的外国商人只许与指定的行商进行交易,行商成为中外贸易的唯一中介。受清政府规定制约,林则徐最初也只得通过行商转达谕旨。贩卖鸦片的外国商人中除少数美商外,以英商居多,他们早已习惯了广东当局此前雷声大雨点小的查禁,根本不予理会。林则徐只得将对准行商的矛头逐渐转向英美商人,经过一番交涉,他们同意交出1037箱鸦片。而林则徐根据可靠情报查知,英美商人的鸦片总数约为两万箱。面对如此敷衍,林则徐坚决拒绝道:“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同类推荐
  • 虚构(中篇)

    虚构(中篇)

    精选近几年《百花洲》杂志“领衔”“立场”“虚构”“叙事”“重建”“前世”栏目中刊发的短篇小说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体的文学创作成就与风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炼金,把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本书将充分展示编选者视野的宽广、包容、博大,体现当下文学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是一部水准较高的集锦之作。
  • 老街

    老街

    这是一本厚重的散文集,放在手里沉甸甸的,仿佛秋后收获的果实。这让我联想到了有那么一些人,在当今经济大潮的社会生活中仍然在坚守,在默默耕耘,在无私奉献,他们是中国文化的脊梁和良知。
  • 思潮与文体:20世纪末小说观察

    思潮与文体:20世纪末小说观察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主任,研究员,由“世纪交响”、“长篇平台”、“绿野美卉”、“文坛撷英”。,曾先后在全国文联、新华社、《文艺报》社做编辑,兼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这是其所著的一部关于中国当代小说文学评论的文集,担任过《中国作家杂志副主编》。中国小说学会常务副会长等职,雷达,并兼任母校兰州大学博士生导师
  • 哲理小语

    哲理小语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西方互文性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西方互文性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本文是一个典型的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课题。从比较的视角,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文本分析、社会批评、实证研究、文化研究等批评方法,对西方互文性理论及其在中国的译介、传播、影响和研究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和研究。本文所探讨的互文性仅限于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方面的研究层面,对于国内出现的从语篇分析角度进行的诸多研究中只是在必要时提及,不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目前互文性在中国的研究还属于起步阶段,迄今为止只出版了一部专著,国内对互文性的研究和探讨可以说还处于有待深化和提升的阶段,因此本文将用较为浓重的笔墨对互文性理论的前历史、其在法国的诞生、其在欧美的流变及其理论本身的特点进行追根溯源、系统梳理和详尽描述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真语杂言

    真语杂言

    本书收录了《田园绿歌》、《难忘》、《说茶》、《母亲的皱纹》、《儿子脱奶》、《感悟石城》、《向往逝去的童话》、《“六一”以外的“儿童节”》等作品。
  • 埋剑英雄传

    埋剑英雄传

    东汉末年!十常侍练就《鹤顶无双谱》威震朝野,引发了何后董后的娘家之争。在何进董卓二人的逐鹿下,董卓灭何进、从而挟天子以令诸侯,直至三足鼎立。建安十三年,曹丕称帝,国号大魏,将汉王朝末代皇帝放逐塞外,而当年十常侍所创之功《鹤顶无双谱》也随着末代皇帝放逐塞外……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抠门王爷贪财妃

    抠门王爷贪财妃

    简介比较无力…男主扣到惨绝人寰,女主贪到人神共愤。皇帝的最爱皇子加宰相的最宠千金。两个让人闻风丧胆的财迷,一纸懿旨,二人政治联姻。整个京都的百姓逗穿新鞋戴新帽,比过年还开心。让他们互相祸害去吧!宣旨当天…“爷,您就答应了吧。”小桂子在一旁劝着。“要娶他自个儿娶,那般败财的女子,要来作甚?”君殷辰淡淡的瞥了一眼,然后继续捣鼓手中的算盘。“皇上说,颜家出平常嫁妆的十倍。皇上也会赐赏!”小桂子搬出杀手锏,成败在此!君殷辰低头着算着手中的账,无人见他嘴边的意味不明的笑意。“回话去吧,我允了。”“诶,嗻!”宰相府…“不嫁,要嫁你自个儿嫁去,我的创业计划还未完成,我才不要!”颜颖儿一哭二闹三上吊,已经闹了一上午了。颜大大会不会管她勒,不会,因为她比谁都心疼家里的东西。绝对不会乱砸的…“小姐,你…”“闭嘴!去叫爷爷来,我打死都不嫁!没自由没有钱还是个扣的要死的男人!我!不!要!”颜颖儿猛喝一口水,继续闹。“有钱!”票票终于抓住了机会,将关键字说出来。“哪儿呢?”果然,一听这个字她立马消停了。“太老爷说了,她知道你性子皮,跟皇上请批了你每个月有三分一的时间自由安排。九皇子的聘礼也不会少的,还有皇上还要给你们赏赐的呢!”小票说完忍不住泪流满面,她这说了一上午终于说出来了…她容易么她?“真的?”“太老爷说的,还能有假?”“OK?找爷爷去,这个聘礼我要了!”结婚也不错,有个小品怎么说的?最赚钱的,就是结婚办酒席!…于是,婚成!
  • 二度为后,嫡女有毒

    二度为后,嫡女有毒

    害我家人,毁我家族;今生无能,来世血债血偿!生意场上的女富商,看轻天下须眉;深宫之中霸道皇后,两代君王玩弄鼓掌之中!复仇,心机,虚情假意!纯爱,真挚,全心全意!铸铁山庄墨家大小姐墨无垢,两代君王中宫之后!改朝换代,只在她一念之间!【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娱乐圈之一代宗师

    娱乐圈之一代宗师

    国术奇才回到香港,谱写一段热血激情的宗师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