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5000000024

第24章 星火与太阳(3)

面对三省敌人的“会剿”,红四军决定转战江西。1930年1月3日,林彪留下贺信后不待毛泽东回复,便率第一纵队先行离开赖坊村,向目的地进发。毛泽东率第二纵队后行一步,也在1月7日离开协成店。战争一触即发,局势相当危急,而坚定红四军的革命信念,提高全体指战员的认识更是刻不容缓,这不仅关系到眼前的生存,更关系到革命大业的发展与成败。于是,在着手部队转移、阻击敌人的前两天,也就是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在协成店那间栖身的小房间,洋洋洒洒地写下了一篇7000多字的回函。

在信的开头,毛泽东写道,之所以没有立即回复,一则“有些事情忙着”,二则搜索枯肠以便“想出一点适当的东西来”。一旦构思成熟,毛泽东便挥动手中毛笔,龙飞凤舞地写了起来。

毛泽东住在协成店一楼左侧,房间不足六平方米,室内陈设简陋,唯有一桌、一凳、一床而已。而伏案写作的他,在一星如豆的油灯下,目光早已穿透小小的陋室,射向广阔的世界与未来;桌上闪烁的灯火,在他眼里也漫成了熊熊燃烧的通天火光。他激情昂扬地写着,身体处于一种最佳竞技、亢奋状态。不知不觉间,公鸡打鸣,长夜远逝,天边的一缕曙光透过窗棂射进房间,在即将完篇的文稿上跳跃浮动。毛泽东站起身来,探身望望窗外,深深吸了一口山间清洌的空气,以一种盎然的诗意与豪迈的激情在回函的结尾继续写道:“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此函虽为私人通信,但针对的是当时存在的一种普遍倾向,所以,毛泽东题名为《时局估量和红军行动问题》,油印成小册子散发给红四军的基层党支部公开传阅、讨论、学习。

如果说古田会议确立了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那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则为中国革命夺取胜利指明了前进的道路与方向——实行工农武装割据,走农村包围城市之路。

古田会议旧址与协成店这两座标志性建筑犹如一对“双子星座”,它们相互辉映,在共产党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时期,起过里程碑式的重要作用。

关于军队的领导权问题,从人类社会发展史的角度观之,已经历了由私人武装、家族武装、军阀武装,过渡为政党武装,又向国家武装、人民武装迈进的历史转折阶段。每一次过渡与转型,无疑都是一次巨大进步。

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没有古田会议的召开,没有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控制与领导,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胜利将是一句无法实现的空话,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正是从这样的角度而言,古田会议有着永久的价值与意义。

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则坚定了共产党人的信念与斗志,把准了发展道路的脉博,其科学预见很快变成现实,革命浪潮席卷全国,星星之火燃遍神州。“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19年后,毛泽东那站在天安门城楼响彻寰宇的湖南口音,将永远凝固在每一个中国人心头。

然而,恐怕令毛泽东当年没有想到的是,在一场轰轰烈烈的“文革”“造神”运动中,他本人也由一点闪烁的“星火”,变成了一轮耀眼的“太阳”,受到全国人民如疯似狂的景仰与崇拜。

客观公正地评价毛泽东的功过是非,我以为,在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时期,如果没有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中国共产党能否取得胜利实难逆料,至少得在黑暗中进行一段更为漫长的摸索。而革命胜利后,毛泽东没有及时转轨,仍然沿袭、套用战时模式进行经济建设,将一切活动纳入政治斗争的轨道。比如“大跃进”时期的“放卫星”,难道毛泽东真的昏聩到弄不清水稻亩产十万斤这样的浮夸是多么虚假与荒谬吗?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水稻亩产量多少,他比谁都知道得更加清楚。之所以让这场“闹剧”上演,不过是加以利用,以纯洁所谓的无产阶级队伍,完成心目中的政治革命与思想改造而已。

毛泽东的“一言堂”、“家长制”封建作风,早在古田会议前的闽西革命斗争时期,就已为其他共产党人所警觉。在此,我们不妨将陈毅在红四军“七大”决议案中对毛泽东的几点批评摘抄如下:“A、英雄主义;B、固执己见,过分自信;C、虚荣心重,不接受批评;D、在党内用手段排除异己,惯用报复主义;E、对同志有成见;F、工作态度不好;G、小资产阶级色彩浓厚。”决议的小结写道:“因有以上之错误,使同志们怕说话,造成个人信仰,使小团体观念加重。”

这样的批评应该说是一针见血的,虽有某些不合实际之处,但大都比较中肯。比照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我们不无惊异地发现,二者之间原来有着一脉相承的“血肉”关系。

当毛泽东的威望建立之后,就再也没有人像早期那样敢于揭短“挑刺”了;或者说一旦供上“神坛”,那五彩光环便遮掩了一切过失。就拿当年指陈毛泽东缺点的陈毅来说,随着时光的流逝,他的态度也发生了180度的转变,从最初的怀疑批评,到愧疚于心、主动改正、紧紧跟随、敬佩仰慕,而晚年更是将毛泽东奉若神明。1972年1月6日陈毅病逝,身体极度虚弱的毛泽东赶来参加他的追悼会,陈毅夫人张茜噙着眼泪对毛泽东回忆道:“陈毅同志病危时,还想到主席的寿辰。12月26日那天,他进食已经很困难,但还是吃了点寿面,他说他要祝您老人家健康长寿。”

面对前后判若两人的陈毅,我的心中,涌出的是一股难以抑制的辛酸。战友、同志之间敞开心扉坦露自己的观点,思想认识产生分歧展开激烈争论,这是一种难得的平等与民主,也是共产党人胸襟坦荡的一种境界,容纳百川的一种见证。然而,随着共产党武装夺取政权的快速推进与发展,东方专制政体与民族文化积淀共同合谋,将毛泽东推向了“神坛”。浮躁过后是冷静,动荡过后是思索,于历史的检点中,我们不能白交“学费”,总得有所反思,有所吸取,有所借鉴,才对得起那些为理想而献身的先烈。

还是回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篇文章来吧,它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及当事人命运的沉浮几经改头换面。1947年,《毛泽东选集》收入此信时,题目简截明了,题为《毛泽东写给林彪同志的信》。1948年,身居东北野战军司令员、中共东北局书记的的林彪致函中共中央宣传部,要求以后印行《毛泽东选集》收录这封信时,不要公开他的名字,以免“在群众中引起误会”,在国外造成“种种无益的推测”。毛泽东善解人意,不仅同意了林彪的请求,还对信的开头及结尾进行了相应的删节修改,标题改为后来人们熟知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51年,中共中央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编辑《毛泽东选集》时,在此文的注解中写道:“这是毛泽东同志的一篇通信,是为批判当时党内的一种悲观思想而写的。”在我收藏的三种不同版本、不同时期的《毛泽东选集》中,都无一例外地标有这一注解。

1971年,林彪谋反事泄,仓皇出逃,因飞机失事摔死在蒙古温都尔罕。于是,一人之下,亿万人之上的党中央副主席变成了反动恶魔与跳梁小丑,鼻梁给涂上了一抹象征性、符号化的白色。《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成为他反党、反革命、反毛主席的罪证与批判材料。在铁的事实面前,林彪无可置疑地成为回避革命的可耻逃兵、动摇革命的怀疑分子、反对革命的破坏分子。

历史不是任人装扮的小姑娘,不能为了某一目的刻意篡改,或粉饰拔高,或抹黑贬低。对待它,我们应该采取科学认真的客观态度,拂去尘埃,还其本来面目。林彪既不是神,也不是鬼,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正如对待毛泽东的功过是非分为不同的历史阶段进行评价一样,对待林彪,我们也不能因为他那身败名裂的归属而抹杀从前的所有功绩。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是,林彪的军事天才在中国革命战争中确曾发挥过他人难以企及,或曰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在低潮时期对革命的未来产生悲观情绪,也是人之常情。即便如此,毛泽东在删去的段落中也曾一分为二地写道:“我知道你相信革命高潮不可避免的要到来,但你不相信革命高潮有迅速到来的可能。”由此可见,林彪对革命的态度在本质上也是坚定的,只不过对时间的迟早有所怀疑罢了。

74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导游掏出钥匙,打开了挂在协成店大门上的铁锁,我们一行人踏入了森森的院落。院内已有好久没住人了,不仅清冷,还散发着一股潮湿与霉味,与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红火热闹相比,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每一时代都有着它特定的主题与烙印,如果说我们所置身的时代是以商品化为特征的全球化浪潮侵袭,是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那么上个世纪的20、30年代的时代主题,则是革命,是斗争,是通过武装手段夺取政治话语霸权。每一置身那一时代的热血青年,都会身不由己地卷入其中。

从一楼来到二楼,从一个房间走向另一个房间,我们的脚步在铺设的木地板上橐橐作响。犹如巡行般一遍走过,同行的厦门、福州及闽西作家大多走出了清冷的院落,而我仍站立二楼,沉浸在当时的氛围之中。此时,太阳正在西下,一道血红而艳丽的阳光越过新建的赖氏宗祠射了过来,一瞬间,我的心头一闪,不禁找到了一种特殊的感觉。我将目光推向前方,挥了挥手,学着毛泽东的样子,大声叫道:“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已然走出院落,站在协成店门楼前的同行们闻言仰头,不由得异口同声地笑道:“哦,还真有点天安门城楼的味道呢。”

我不知道,74年前的毛泽东站在协成店的二楼时,是否有过天安门城楼那一幕动人情景的预演;但我知道,毛泽东与他的战友们,正是凭着一股对共产主义坚不可摧的激情与信念,才使得星星之火燎原神州,创建了一个崭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同类推荐
  • 说有这么一回事

    说有这么一回事

    该书精选凌叔华文学创作中独具风格的代表之作,各文体均有涉猎,具有较高的欣赏与认知价值。精选凌叔华小说、散文及自传作品,作品多取材于女性生活与情感世界,笔法细腻,情感动人,并流露出宝贵的女性意识,至今读来仍有较大的艺术魅力。并附有同时代人回忆凌叔华的文章,力图展现一个全面而丰富的才女凌叔华。
  • 草原上的太阳

    草原上的太阳

    《草原上的太阳》是一本介绍尼玛先生生平事迹 的力作之一。尼玛先生仙逝之后,较全面、系统的写先生的生平事迹 的著作主要有三 部:一是1991年,由阿坝州教委徐长富同志写的《尼 玛办学模式》;二是1997年,由先生的高足之一、藏族青年学者供秋仁 青根据先生《自 传》,按藏族传记体写法,用藏文写成的史料性专著 《尼玛传》;第三本是1993年阿来同志写的这本《草原上的太阳》,这 是一本以一个藏 族青年作家特有的眼光,运用纪实文学的表现手法, 全方位,多角度反映尼玛先生不平凡的生平和事迹的书。这三本书的 共同点是,完 全忠实于尼玛先生其人其事。
  • 巅峰

    巅峰

    真实而全面地记叙了新中国几代登山运动员前赴后继、英勇顽强地攀登数座海拔7000米以上山峰,在雪域高原、生命禁区挑战人类登山奇迹的感人故事和艰辛历程。时光如梭,虽然这些故事已成为历史,但那些聚焦在登山队员身上关于勇气、团结、力量、纯真、善良、美好、友爱、胸怀、梦想的感人故事,和其中闪耀着的人类因追求真善美而不屈不饶的思想光芒,却是需要我们永远传承、发扬的精神财富。尤其在当下,更具有诸多现实意义。一个人的历史,是一部心灵的成长史;一群人的历史,是一部民族不屈前进的奋斗史。《巅峰》描写的,正是一部群体挑战生命极限、回归真实自然、演绎人间大爱、集合理想信念的心灵史诗。
  • 黑与白

    黑与白

    文学评论集,收40余篇,既有对卷入市场以后文学流变现状的客观描述和前景的宏观预测,还有密切追踪作家作品,潜心琢磨新的批评路向的探索。
  • 骗局

    骗局

    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所以本书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丁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本书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但与其他媒体报道不同的是,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
热门推荐
  • 葬天至尊

    葬天至尊

    楚鸣,原来是一无是处的乡野子弟,却因为融合先祖遗留灵魂,吞噬先祖之传承神通,以微弱光辉,拯救族人与危难。破灵脉,渡根骨,武动苍河大地,身渡轮回万劫,坐拥美女,鏖战天下!宿命不断,轮回不止,穷一生之力,只为葬天!欲葬天,先葬己……
  • 国家公诉

    国家公诉

    长山市大富豪娱乐城一场大火烧死一百五十六人,是纵火案还是失火案?如果是失火将危及四十余位官员的乌纱帽。检察长叶子菁依法办案,激起一场轩然大波。从长山上去的主管副省长王长恭一心要把案子办为纵火,想牺牲掉两个下岗工人的生命,以保护手下的一批腐败干部。叶子菁拍案而起,在市人大主任陈汉杰的支持下,与腐败势力和犯罪分子进行殊死较量,最终维护了法律的尊严。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威尼斯商人 吝啬鬼 死魂灵 欧也妮·葛朗台

    威尼斯商人 吝啬鬼 死魂灵 欧也妮·葛朗台

    纵观世界文学领域,汇集品目繁多的吝啬鬼形象,其中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的喜剧《吝啬鬼》(又译《悭吝人》)里的阿巴贡,果戈里的小说《死魂灵》里的普柳什金,以及巴尔扎克的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最具代表性。这四大吝啬鬼形象,产生在三个国家,出自四位名家之手,涉及几个世纪的社会生存,从一个角度概括了欧洲四百年来历史发展的进程。
  • 孤女宅斗手札

    孤女宅斗手札

    被大房算计产业,被三房算计嫁妆,被王爷看上,被太后嫌弃:这是青蕴出嫁前。被小妾使绊子,被宫里人来回折腾,被丈夫宠上了天:这是青蕴出嫁后。孤女——王妃——国夫人,这是青蕴的一生。
  • 灵兽归元记

    灵兽归元记

    自盘古开天辟地,世间各种灵兽相继诞生,以维持混沌之气化作的混沌兽,所造成的时间灵力平衡,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世界上相继出现的各方势力,为了达到各自不同的目的,纷纷利用各种手段将那些灵兽控制了起来,在那当中最为厉害的就是一个叫做“夜幕降临”的超级恐怖组织,他们当中的所有人,都是想要征服世界的各种超级厉害人物,世间有邪必有正,身为正义之士的各方势力,在无奈之下最终通过长期战斗。
  • 公子,奴家知错了

    公子,奴家知错了

    “怎么,你把我吃干抹净了就这么走了本公子还有何颜面?”他将她压在树干上,邪魅而又带着威胁地逼视着她,问道。所谓人情债肉来还,那肉债该怎么还,公子答曰:“继续肉还。”于是河边小树林,某地密室,甚至是某人的洞房花烛夜都会留下某两人叠罗汉的小身影。
  • 我用所有报答爱

    我用所有报答爱

    我是在什么时候让你闯入我的世界为所欲为直到已无路可退。大学毕业的何碧玺没能如愿把心爱的男友拐回家,于是她命中的恶魔出现了。她愿赌服输,带着自己简易的行李搬进他的大房子,成了他名义上的情人,开始骈居的生活。恶魔不是外人,正是她姐夫的同胞大哥。当年,十六岁的何碧玺被远嫁海外的姐姐托付给这个男人监护。她傻乎乎地献上一颗芳心,却被他恶意拒绝,想退回去维持监护与被监护的关系,他又不许。她想他是不爱她的,但是她怎么都不明白,既然不要她,为什么又要逼她签订那份荒唐的同居协议?这个男人简直不可理喻,他到底想干什么?是本性如此,还是另有隐情?
  • 水浒传(青少版名著)

    水浒传(青少版名著)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著名白话长篇小说。是在《宣和遗事》及民间口头传说、话本、杂剧中有关水浒故事的基础上创作加工,连缀而成。全书以现实主义手法集中并多角度反映了封建社会一次农民革命从产生、发展到失败的整个过程。其中逼上梁山和反抗官军两部分最为精彩。作品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对人物性格的成功刻画。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仅一百单八将中,就有三十多人具有鲜明性格,而林冲、李逞、鲁智深、宋江、武松等最为鲜明。另外,此书故事曲折动人,语言生动有力,其情节紧张,环环紧扣,如三打祝家庄、大破曾头市、三败高俅等战斗场面,绘声绘色,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