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0500000029

第29章 月球,末路上的英雄(3)

为了打消读者的怀疑,洛克先介绍说:任何望远镜在采用高倍率时,都会有不能聚集足够光强度的局限,但赫歇尔采用“通过视觉焦点注入人造光”的方法,有效地克服了这一局限。至于这方法的具体操作是什么,科学依据是什么,洛克不管,他只管甩出几块叠加在一起的名词“板砖”,先把读者的怀疑给砸扁了。

接着,就是洛克的“生花妙笔”在月球上,不仅有像罂粟属植物一样的花,像紫杉、冷杉一样的树,而且还有长得像野牛、独角兽之类的庞然大物,以及“一条巨大的分岔河流,其中拥有许多可爱的岛屿和种类繁多的水鸟……”

“在这些岛屿之一的上端附近,我们有机会看见一种奇怪的两栖类动物,它们的躯体呈球形,能够跨越卵石河滩而快速地滚动……”

洛克将这种两栖类动物称之为“蝙蝠人”。

8月28日,洛克精心编造的这一恶作剧达到了高潮。他在一篇新文章中,又对“蝙蝠人”作了更具体的描述:

“可以肯定这是类似于人类的生物……我们采用Hz透镜,把他们成像到仿佛是只有8码的近距离处,并对它们观察了几分钟。他们脸部微黄,类似人类肌肤的颜色,好像是与大猩猩相类似的一个变种,但嘴部凸出,尽管下颚衬托着一把浓密的胡子。这些生物显然在忙着互相谈话;他们谈话的姿态,特别是手臂挥舞的动作,表现出热情和感情。所以,我们推断,他们是一些具有理性的生物。”

洛克“成功”了,《太阳报》的销路直线上升。成千上万的读者,包括一些著名的评论家都信以为真。《纽约时报》载文称:“这些新发现是可能的,也是可信的。”《新约克人报》则认为,这些观测结果“在天文学和整个科学领域开创了一个新纪元。”

据说,在马萨诸塞州,有一个妇女俱乐部曾经写信给约翰·赫歇耳,向他请教怎样与那些“蝙蝠人”取得联系,并且如何能够规劝他们皈依基督教。当这些新闻传播到欧洲时,巴黎科学院甚至为此召开了一次讨论会。

当面对官场的丑闻、社会的黑幕,还有底层的痛苦,记者必须三缄其口,或是得兑水冲淡时,洛克这样的记者就永远不会失业。但是要炮制月亮上有近似于人类的生物居住的骗局,得要有足够的胆量,或许还得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否则你抛不出几块“板砖”,怎么唬人?又怎么让巴黎的科学家们也为之闻鸡起舞?

没有足够的胆量,又缺乏科学起码的ABC,中国的“洛克”们大显身手地炮制假新闻的高发地区是在娱乐界,再就是些貌似不是狗咬人而是人咬狗的社会花絮。

这并不妨碍中国的读者也能不时从报刊或是网上读到一些批发自海外的耸人听闻的消息,至于这是否真来自海外,你是很难考究的。关于月球,最近流传颇广的,就有一条据称转自俄罗斯《真理报》2006年5月6日的报道——

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飞船载着3名美国宇航员发射升空,展开了人类首次登月之旅。然而出发后没多久,飞船上的宇航员就遭遇了一些奇怪的事情,他们发现飞船后面跟随着一些“闪亮的光球”,这些“光球”以同样的飞行轨迹,跟随着“阿波罗11号”一路飞行。

当宇航员将此情况向休斯敦地面任务控制中心汇报后,引起了巨大的震惊和担忧。NASA—些官员认为,这一定是美国“太空争霸赛”的最大对头——苏联玩的“肮脏把戏”。为了挫败美国的登月计划,俄国人可能用火箭秘密发射“太空鱼雷”跟踪了“阿波罗II号”,试图将其炸毁在太空中。

“阿波罗Il号”飞抵月球轨道后,“鹰”号登月舱载着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降到月球表面。当时,全世界都在倾听从月球上传回的声音。

宇航员的声音听起来有些怪:“我看到了许多小陨坑,有的直径只有6米到15米。在离我们登月舱半英里外的地方,显然有一些轨迹,看起来就好像是一辆坦克留下的一样。”

突然间,数百万电视观众昕到无线电中传来了类似火车头或电锯发出的混合声音。

阿姆斯特朗更换了一个频道,继续对地面控制中心说:“我想知道这儿到底发生了什么。”

地面控制中心问:“怎么了?那儿有什么事不对头吗?”

宇航员说:“那儿有许多大东西!老天,它们真的非常大!它们正坐在大陨坑的另一头,它们正在月球上看着我们的到来!”

没有人知道阿姆斯特朗说的是什么,因为NASA已经迅速切换到了安全通讯频道,防止阿姆斯特朗后来说的话被全世界听到。

多年后,阿姆斯特朗的助手回忆说:三个UFO(“飞碟”),曾逼近到距他们的飞船只有1米远的地方。当他们乘坐登月舱降落到月球表面时,他们看到,在陨石坑的边缘,停着三个直径15~30米的UFO!

在此之前,还有过一条广泛流布的惊人消息——

在月球背向地球一面的一座环形山口上,停放着一架美国“二战”时期使用的重型轰炸机。这是1987年前苏联科学家从人造卫星发回的一组照片中得知的。据照片显示,这架飞机的机身和机翼上有明显的美国空军标志,飞机的有些部分已被陨石破坏,但机体依然完好。

然而,到了1988年7月后,这架飞机竟然从月球山上神秘地消失了,令科学家们大惑不解……

月球上有UFO、外星人的谬说,甚至编织进了白宫。

世界上曾有不少媒体分析,从1974年起,美国突然终止了“阿波罗登月”计划,转而发展航天飞机。美国太空策略的这一剧烈变化,可能很大程度上与“阿波罗”飞船六次登月的某些不寻常发现有关,这使得月球在太阳系的行星、卫星中,显得更加扑朔迷离,撩人心弦。

在太阳系中,月球是人类探测与研究程度最高的地外星球,虽还存在不少科学尚不能破解的奥妙,但从已掌握的资料与实物来看,真实的月球,颠覆了人类千百年来所有关于它的浪漫、温情的想象,却是不争的事实——

它有山无水,有海无波。

它长夜不驱,蛮荒永居。

它不但生长不出一根草,连孳生一个细菌、或者合成一种有机化合物都无可能。

倘若在地球上,面对如此的地老天荒,死静俱寂,你还能有一声叹息。可在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振动,声音绝迹,连叹息也成了奢望。

在如此严酷的环境里,怎么会有UFO、外星人降临呢?

即使真有特殊材料做成的外星人,可以不吃不喝,高温不怕,深寒不惧,又力大无穷,甚至能搬走飞机,那干吗要去月球上吃这份苦,凭这身了得的功夫,何不干脆到地球上来大展拳脚、创业成家呢?

对人类浪漫与温情的想象最沉重一击的,还不是月球上不可能有UFO、外星人造访,而是月球本身早在走向死亡。

一个行星是否有活力,关键取决于它的内部还有没有能量,有能量就要折腾,就要闹地震,就要闹火山,闹岩浆活动。

地球就是一个不安分的家伙,全球一年得发生五万四千多次大小不等的地震,其中日本列岛就约占了十分之一。而且,列岛有东火山带与西火山带,这两大火山带里有一百六十座以上的活火山和休眠火山,日本是世界上著名的火山国。像日本这样,如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美国西海岸一带,地球上凡是大陆板块的边缘处,都是地震和火山的集中区域。

科学家们已证实,地球在两亿五千万年前,还是一个整块的大陆,是以后剧烈的地壳活动将其分割成今天的面貌——五大洲四大洋。而且,今天仍在活动——地震、火山、海啸等频频发生,这表明地球还有大量的能量要释放,今后的地形地貌还会有新的变化。

如是观,地球还处在敢长恨大爱、长歌浩哭、体内力比多和荷尔蒙都蓬蓬勃勃的壮年。

与此相反,据“阿波罗”飞船放上月球的地震仪测定,月震每年释放的能量,大概只有地球的千万分之一到一亿分之一的地震的能量。

又经过科学家对月球岩石的精确测定,月球在31亿年前还有剧烈的活动,此后基本上没有任何新的岩石的形成。

这意味着月球的时钟早就静静地停摆了,停滞在31亿年前。从那时起,它大抵上已是悬浮在茫茫太空中的一块硕大僵死的石头。

月球,从广寒宫里年年以玉兔、桂花树为伴的嫦娥,到每天驾着银色的马车在夜空中奔驰的阿蒂米斯,无论何种肤色的地球民族,总是将它赋予了美人形象。

这个迟暮的美人,今天还能有自己的故事吗?

倘若不说虚拟的,也可以说说实在的一

四十六亿年来,伴随着地球自转一点点地减慢,月球也遵循动量守恒的规则,以每年3.8厘米的速度渐行渐远。遥想早期的月地距离可能只有二万六千公里,而不是今天的平均三十八万公里。月亮不但比今天离人类近得多,而且它奋勇掀动的潮汐,也一定是以比今天高昂得多的潮头扑向海岸,将海洋的摇篮里已孕育的生命催发和运送去了辽阔的陆地……

这最终的结果就是有了你、我、他,有了你们、我们、他们。

悠悠岁月里,邈邈天地间,不可能有比这更壮烈的英雄之举。

月球,这位末路上的英雄,还会有自己的壮烈吗?

同类推荐
  • 西方互文性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西方互文性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本文是一个典型的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课题。从比较的视角,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文本分析、社会批评、实证研究、文化研究等批评方法,对西方互文性理论及其在中国的译介、传播、影响和研究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和研究。本文所探讨的互文性仅限于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方面的研究层面,对于国内出现的从语篇分析角度进行的诸多研究中只是在必要时提及,不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目前互文性在中国的研究还属于起步阶段,迄今为止只出版了一部专著,国内对互文性的研究和探讨可以说还处于有待深化和提升的阶段,因此本文将用较为浓重的笔墨对互文性理论的前历史、其在法国的诞生、其在欧美的流变及其理论本身的特点进行追根溯源、系统梳理和详尽描述
  • 听柏杨讲人生

    听柏杨讲人生

    人性是统一的,而人格则不然。有时圣人,有时禽兽;有时君子,有时小人。
  •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如果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算一算,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有人说100天,有人说25天,无论多少天,答案都是让人那么心酸。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去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吧,哪怕是父母累时端上一杯水,寒时送上一件衣,痛时的一句贴心话,也会让我们操劳一生的父母感受到欣慰和幸福。
  • 红烛·死水

    红烛·死水

    《红烛》中的诗多创作于闻一多留美期间。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或表达在异国他乡的孤寂,或批判封建统治下的黑暗,或反映劳动人民的苦难,或描绘自然的美景。《死水》中,诗人更加注重以精巧的构思来凸显诗的神韵,同时他还十分注重新诗的格律化,这一点对后起诗人也产生了广泛影响。
  • 亲爱的向日葵(青春卷)

    亲爱的向日葵(青春卷)

    本书是“中学生必读的心灵故事”之青春卷。收录了近百篇短文,均为各种青春洋溢的故事,对青少年读者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作者均为《读者》《青年文摘《意林》《格言》等知名杂志的金牌签约作家,文笔细腻,描写真实,文章可读性强。
热门推荐
  • 父母平和 孩子快乐

    父母平和 孩子快乐

    这本革命性指南可以帮助父母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感。通过合理的限制、换位思考和清晰的交流,书中提供实用高效实用的应答措辞和教子方案,这既是本书的三大特色和基本理念,也是让父母循序渐进的三大阶梯,即父母首先需要解决自身的问题 ,其次建立起理想的亲子关系,培养具有自律品质的孩子。,针对学步期到中学阶段的儿童,本书分为“自我调整”、“培养亲情”、“引导而非控制”三大部分,然后才可能采用高效的育儿技巧
  • 怒放

    怒放

    (水木年华首次独家披露与青春有关的音乐记忆。卢庚戌进军文坛的第一部小说。汪峰、李健、老狼、叶世荣鼎力推荐。)一个陌生而意外的电话,“打搅”了马路平凡、无聊的生活。电话的主人是李爱,马路的旧情人,因感情问题从美归国。旧情人回国,与马路产生情感纠葛。在相亲网站给人情感帮助的马路因此陷入情感危机。他不得不向侯亮、郑天亮等朋友求助,几个多年好友因此打开记忆的大门。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爆笑母子:天才儿子奇葩娘

    爆笑母子:天才儿子奇葩娘

    穿越以来苏三三得以过上吃饭睡觉打豆豆的小日子,无奈身后跟着一个妖孽儿子,最为无奈的是她连孩子她爹是谁都不清楚。闲来无事遛遛妖孽儿子调戏调戏帅哥,吃干抹尽继续走人。某日妖孽宝宝问:“娘亲,我爹爹来了,说要带我们回家。”苏三三睁开睡眼朦胧的眼睛微微斜着看了一眼,懒散的问:“哪儿呢?”“喏,就在这里。”顺着妖孽儿子的指引,苏三三方才看到前面站着几个一个比一个长得妖孽却冷冰冰着脸的男人。苏三三暗暗在心里告诉自己要淡定,这才一扬手道:“想要我和儿子是吧?是不是得表示一下?”
  • 精灵战歌

    精灵战歌

    青云天绕春风寒,蓝云雨滴水漫漫。不知此时何事错。天已旦,望空山,森林迷糊水雾漫。小时不知大时愁,不时不知愁何有。春时无悲也无伤。《精灵战歌》是作者(陈重之)继《木塔传奇》和《漫长之旅》的作品。讲述了大雨哗啦哗啦地落下,化出一层薄薄的雨雾。这是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然而加肯村的烈酒客栈,却是灯火通明、一派狂欢的气氛。
  • 区域经理

    区域经理

    雷子阴差阳错地踏进药行,不留神混成了一名区域经理。他肩扛六箱药品风尘仆仆扑地赶往嘉市,开始了他的医药代表生涯。头一张热脸,便贴在肖爱国的“冷屁股”上,让他的信心有所动摇。关键时刻,来自大连的徐立君给他上了宝贵的一课,令其醍醐灌顶。再经对方的热心引荐,他终于在“酒色”的帮衬下叩开了市医院的大门。他惊奇地发现,自己进入到了一个光怪陆离的圈子中。那些意想不到的权钱交易、情色交易,官与官的相互勾结,官与商的相互勾结,让他对天价药品的产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本书,为混迹药海二十余载的雷子的倾心力作,直逼当下社会现状之痛痒!
  • 皇后你别太嚣张

    皇后你别太嚣张

    “谢静然!给朕醒过来!”“别闹!吵死了!”谢静然不耐烦挥挥手,谁啊?才刚刚睡着就要吵醒自己,找死吗?谁知巴掌挥出去,却只听到一声好清亮的声音,似乎是打到谁的脸上……嗯?谢静然霍然睁开眼,正撞见一双牛眼大的眸子,不由尖声大叫:“鬼啊!”然后腿上丝毫没有犹豫,一下子就发挥了她身为跆拳道黑道高手的本领,将那双牛眼的主人直接踹到地上,发出好大“砰……
  • 刺客堂

    刺客堂

    人前我是名保镖,人后我是位杀手,私下我还修修真,没事我还泡泡妞,做人就要随心所欲,我就是一个刺客。
  • 牟氏庄园

    牟氏庄园

    风雨如磐的20世纪20年代,大地主牟氏家族由新寡的少奶奶姜振帼掌理门户。美丽、聪慧、干练的姜振帼一心继承、光大祖业。家族内部尔虞我诈的倾轧,官府、军阀的欺压,土匪盗贼的洗劫,日本鬼子的侵扰……倔强的姜振帼镇定自若地带领家族度过重重危机。她忍受着内心的孤独、寂寞和压抑,苦苦抗争了二十年。然而,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地主阶级不可避免地走向瓦解和崩溃。目睹繁花凋谢、满目疮痍的家族败落景象,心有不甘却无力回天的少奶奶在一个细雨连绵的黄昏香魂飘逝……
  • 只愿为卿负天下

    只愿为卿负天下

    四岁。她亲眼目睹父王被叔叔推下十丈城墙。从此,世上再无朝颜,余的,只有晋华公主。八岁。阖宫夜宴,她透过盏盏琉璃看见了他。晋华也不再是晋华。十四岁。他说,等桃花盛开的时候,我来带你回家。那时,她忘了自己是谁。十五岁。及笄之礼。他说,我要娶的,是染歌公主。那日,晋华找回了自己。十六岁。十丈城墙之上,他与她,相对无言。朝颜暮骨,晋华归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