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9800000033

第33章 我的兵团兄弟(1)

阿尔泰山消融的雪水,在戈壁滩流成两条小河。靠西的一条叫头巾河,靠东的一条叫自然渠。头巾河这名字,是哈萨克人给取的。一名哈萨克少女在河里洗头,结果,湍急的河水将她的头巾冲走了,于是这条小河有了名字。自然渠这名字,是兵团人给取的。它原名叫喀拉苏干沟,屯垦的兵团人将它视作他们的一条大渠,为了区别那些人工的渠道,故称它自然渠。这两条小河其实什么区别也没有的。但是在左宗棠与沙俄签订的1883年条约线中,头巾河被确定为界河,即中俄的国界线,于是这条河流有了重要的内容。两条小河在戈壁滩上穿行了约五十公里然后几乎在同一个位置上,注入额尔齐斯河。我所在的额尔齐斯河北湾边防站,就在这头巾河、自然渠与大河的交汇处。某一年由于一场意外的边境事件,俄方将那个后来被称为自然渠的小河,当作界河划入其版图,这样,两条小河相夹的这条狭长地带,便成为争议地区。在这块五十多一点平方公里的争议地区上,沿边界一线,一字儿排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师一八五团的六个连队。他们从阿尔泰山脚下向大河方向依次排开:一连、二连、三连、四连、五连、六连。团部设在中间位置,团部还有一个值班连和修理连。除生产建设兵团以外,争议地区还设有边防军的三个边防站。依次是阿赫吐拜克边防站(白色的沙山克孜乌营科边防站)红柳,北湾边防站。我是1972年12月14日至1977年4月10日在北湾边防站服役的。那时珍宝岛、铁列克提事件已经结束,但是漫长的中苏边界,还处在一种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中。我曾在小说中将苏军在边界一线的陈兵百万,称作高悬在我们头顶的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那时边境冲突的形式已经成为“抓一把就走”。白房子地区是漫长中苏边界上一百多块争议地区中仅有的由中方控制的三块中的一块,它被“抓一把”的可能性最大。因为苏方认为这些地方是他们的。在那些苦难的日子里,在那些英勇的日子里,在那些惶惶不可终曰的日子里,作为身无牵挂的士兵,我们活得似乎相对来说轻松一些。最沉重的要数争议地区内居住的拖家带口的兵团人。兵团人大约来源于三部分:解放新疆时进疆的老战士;20世纪50年代集体转业到这里的山东籍士兵;20世纪60年代;初上海、天津的支边青年。这些人中,以山东人居多。说一句笑话,这一带那些游牧的哈萨克们学的汉语,竟然是山东话。记得有一次我在了望台站哨,一个游牧的哈萨克骑在马上向我问话,我听了半天才明白。于是我说:“你说的这原来是山东话!”

他说:“不是山东话,是汉话!”

我说:“是汉话,但是是汉话中的山东话。”

牧人听了,两手一摊表示不可理喻。兵团人主要从事的是农耕。这五十平方公里地面,除了那些大沙山,那些芦苇丛生的沼泽地以外,平坦的地方,都被勤劳的兵团人修成了整齐的条田。他们引来自然渠的水,从大沙山那里就开始修渠,渠道像网状一样,可以灌溉每一块开垦了的土地。这些土地上通常种植的是春小麦和向日葵。春天康拜因轰轰隆隆地从条田上驶过,开始播种。秋天收割的时候仍然是用康拜因。那种和平的情景让人的神经能稍微松弛一下。记得有一年深秋季节,一名河北籍的士兵到分区教导队学习,我俩骑着马,先到一八五团的团部,然后从那里搭兵团的便车。那是一个秋天的黎明,这二十公里的路程,我们几乎全部是从兵团的葵花地里穿过的。铺天盖地的葵花地,散发着一种诱人的清香。远处的黑敷)励的阿尔泰山,放出蓝宝石般的光芒。在山顶,有一颗星,其大如斗,一直照耀着我们前行。这一幕美景,时至今日,还不时浮游在我有些昏花的眼前。六连紧靠着我们边防站。由于这里离大河不远,所以,这个连除了种地之外,打鱼也是一项重要的谋生手段。那时,额尔齐斯河里的鱼真多。记得,有一次我骑着马,从自然渠旁边走过。自然渠里有一个一米多高的跌水,跌水下面是个洗澡盆大小的水坑。正是额尔齐斯河春潮泛滥时节,大头狗鱼从北冰洋逆水而上,遇到小河汉,便游过来产卵。这个涓涓细流的自然渠里,鱼儿一个咬着一个的尾巴,拼命地往上游,游到这跌水一面,上不去了想要调头,后面的鱼又不断地拥上来。于是这个水坑,被大大小小的狗鱼填满。见状,我于是把马拴到一棵胡杨树上,挽起裤腿跳进欠坑里,抓起鱼就往外扔。一会儿工夫,戈壁滩上就白花花的一片了。

这些鱼后来被炊事员用抬把抬到了厨房。平日里,兵团人三三两两的,在自然渠,在大河里下挂网,有时甚至冒险到界河里去下。春潮泛滥时节,那是节曰,他们会动员老老少少,到大河里去打鱼。妇女和儿童,站在岸边拉网,青壮劳力则坐着平底船在河里撒网。河里主要打上来的鱼是鲤鱼、狗鱼、大白鱼、小白鱼、五道黑等等。最壮观的场面是冬天在冰面上打鱼。额尔齐斯河千里冰封,能看见冰层底下鱼在呆头呆脑地游动。兵团人先用马拉着一个什么东西,在冰面上钻几个窟窿,而后,将渔网从一个窟窿里缓缓地塞下。而后,在冰面上推着一块大磁铁,带着这渔网走。在河里转了一大圈后,收网。网的那头,原来就捉在人的手里,现在网的这头则在磁铁的吸引下,从窟窿里跳出。

网从窟窿里拖出,鱼就这样打上来了。那时节,兵团人的生活很苦(当然那时候全国入民的生活都很苦)。山东籍的复转军人,后来又从家乡找到对象,接到这里,成为农工。他们那时候一般有两个到三个孩子,夫妇俩的工资大约各是二十三元和二十九元。天津、上海的支边青年,那时候也都是该婚的婚,该嫁的嫁,并且有了后代在这荒原上诞生。兵团的男男女女,身上永远的装束是一身旧军装。我至今还不明白这些破烂是从哪里翻出来的。有布的旧军装,那些布已经是陈旧得看不出原来的颜色,肩膀上、后背上印满了汗水渍下的白印子。还有人字呢的旧军装。人字呢如果洗得发白,会很好看的。但这些人字呢,一是破旧,二是衣服的主人对洗它根本没有兴趣。我还见过五连的连长,穿着一件笔挺的呢子旧军装,怪模怪样的。还有一些旧军装,发黄,像溃兵穿的衣服。在五年中,惟一叫我眼前亮过一次的是,一八五团修理连的一位电焊女工,在夏天的日子里,穿过一件粉红色的的确良衬衣。在许多年以后,我在内地见到修理连的一位回乡的老工人,我试探着问他那姑娘的情形,他说,那姑娘后来推荐上大学走了。兵团人最初住的是地窝子,后来用泥脱成土述,盖些干砌的小房子。人走在建筑物中间,像走进一座迷宫。一种忧郁之色,永远地挂在这些离乡背井者的脸上。他们呆在一起的时候,所有的话题最后都会落脚到一点上。那就是什么时候能回到内地。而讨论得出的结论是:他们自己没有可能回去了。他们要努力让孩子回去。确实曾有人经过努力,举家迁回故乡的。我上面谈到的那个修理连的老工人,就是一例。我还见过类似的好几个。但是,回到内地后,几乎所有的人都会生出悔意,他们发现故乡并不怎么欢迎他们,他们发现自己那种孤僻的性格已经很难再融入大众,于是有相当数量的人又重返新疆。

记得我在报社当编辑时,一位排字女工是从新疆兵团回来的人。这大约正是那种“努力让孩子回去”中的一个孩子。这个心高气傲的姑娘,仅仅在家乡呆了一年以后,就又怅然地回新疆了,她说她无法容忍这内地人的平庸和自然景观的平庸,她说她宁肯把自己放在新疆荒原上去饲鹰,也不愿意在内地小城里做个平庸的小市民了此一生。延安市场沟一座低矮的民房前面,静静地蹲着一个老汉。老汉瘦瘦的,叨着一支烟,每天从早晨开始,蹲到天黑。他惟一做的事情是瞅着这过往的行人。吃饭的时候,也是蹲在那里,由体态臃肿的老伴,将碗递到他的手里。我家那时候也住在市场沟,常常路过的时候,我要停下来,敬他一支烟和他拉一段话。老者是从兵团农七师回来的,他的儿女现在还都在那里。他说他每年都要回一次新疆。他们团的现任团长是他接的兵。他说他是从延安出发,打到兰州城,越过星星峡,最后成为农垦部队的一员。这个古怪的老头轻易并不与人拉话,只是听说我也在新疆呆过,这样才精神陡然为之一振,脸上洋溢出笑容,和我拉话的。说起“故乡”这个话题,不独回来的兵团人,就连我这个当兵的,也有许多感触的。大城市并不认你,农村也并不认你3复员后,当我迈着骑兵的罗圈腿,从西安的解放路一走三摇地晃过时后面传来少男少女们的笑声。当我回到故乡的小村时,迎面走过来儿时的伙伴,他的肩上架着一个孩子,手里拖着一个孩子,他说:“你吃亏了!当兵五年,你耽搁了两个孩子。”

面对这些,我有一种“阿崎婆”的感觉,我有一种电影《第一滴血》中那个越战归来的美国大兵的感觉。我怅然地发问:难道我怀着一种崇高感和神圣感,所保卫的就是眼前的这些吗?关于“思乡”这个话题,无论是兵团人,或是别的什么人,自然是可以说一说的,因为远方那一块丽日蓝天乃是根之所在。但是我有一言,那一言就是:生活在哪里都是一样的,幸福是一种自我感觉。记得在一篇小说里,我曾经写过我当时的那种困惑。那段话是:“当我们作为游子在远方游历的时候,我们给心灵的一角,安放下故乡的牌位。我们疲惫时躲在里面休息,我们委屈时躲在里面哭泣,那里盛满我们委屈的泪水和疲惫的叹息。但是,亲爱的朋友请你告诉我,当我们回到故乡的时候,为什么我仍然感到一种陌生,一种茫然,感到自己仅仅是在客居?”这个话题,不说也罢。兵团的值班连,又叫武装值班连,他们基本上是职业军人,只是不佩戴领章帽徽而已。他们的武器和边防站的差不多:半自动步枪、冲锋枪、班用机枪、六九式四〇火箭筒、八二无后座力炮等等。农业连也配备一些武器,这些武器一般都由男人掌握。武器基本上是解放战争时期的老武器。我觉得,将这些兵团人放在边境线上,成“一”字形摆开,尤其是摆在这块争议地区里,决策者们的意图很明显。经济的因素,肯定是次要的而主要的是出于军事目的。退路是没有的,背后是荒原、大戈壁,是人迹稀少的少数民族地区。等待援兵也是没有可能的。那时偌大的阿勒泰草原上,机动部队只有一个骑兵团,在盐池草原,一个分区独立连驻在阿勒泰。你惟一能做的事情是拼死一搏,血溅疆场。当兵的当然更是这样。记得,北疆军区一位姓赖的副司令,视察我们边防站时,曾经这样训话。他说,你们的主要任务有三条:一是一旦有敌情发生,立即给后方决策机关通风报信;二是抵抗一阵,你们的抵抗将为后方赢得全国总动员的时间;三是尽可能地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这位战略家在说了上面三点后,坦白地说,你们作为一盘棋子,必须做出牺牲,不过你们的牺牲是值的,它为后方赢得了时间。一一这位战略家说的是实话。这些话即便他没有说,我们也都懂。但是,当他坦率地将这些说出时,操场上是长时间的死一般的静寂。司令员说完,坐上吉普车走了。白房子则继续着它的日子。现役军人是这样,兵团的人也是这样。我们共同撑起白房子上空那一片阴霾的天空。我们是兄弟。或者说我们是一根线上拴着的两个蚂蚱。1993年,在给《绿洲》杂志孟丁山先生的一封信中,我曾经说过一段话。请允许我把这段话在这里再重复一遍:“当写到这里的时候,眼泪突然从我眼角里溢了出来。让我为你骄傲那些曾经为共和国承担过责任和苦难的兵团老大哥们,让我借《绿洲》的一角,向光荣的你们,向那个早已过去了的年代,洒一把我心酸的眼泪。”

同类推荐
  • 失去家园

    失去家园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
  • 名利场

    名利场

    主人公丽贝卡出身低微,在社会上饱受歧视,于是利用种种计谋甚至以色相引诱、巴结权贵豪门,不择手段往上爬。作品辛辣地讽刺了买卖良心和荣誉的“名利场”中的各种丑恶现象,而且善于运用深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细节勾勒来刻画人物,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杰作。
  • 欢乐颂(第一季)

    欢乐颂(第一季)

    五位女孩各自携带过往和憧憬先后住进欢乐颂小区,这样的交集,竟改变了人生的轨迹。心怀梦想的大龄“胡同公主”樊胜美、大家闺秀闷骚文艺女关雎尔、没头脑和不高兴的综合体邱莹莹,在海市合租一套房,与高智商的海归金领安迪、做事从不按出牌的富二代小妖精曲筱绡,同住在一个名叫“欢乐颂”的中档小区的22楼,上演着22楼版的“老友记”。她们齐心协力地解决了安迪的身世之痛的问题、曲筱绡与同父异母的两个哥哥争家产的问题、樊胜美沉重的家庭负担的问题、邱莹莹的有处女情节的男朋友的问题、关睢尔的警察男友是不是在家庭背景上撒了谎的问题……
  • 天网

    天网

    方达明,在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几十篇。短篇小说《出走》获第八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三等奖。小说《婶婶》获第九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短篇小说《我的土豆》获第四届林语堂文学创作奖。短篇小说《气球》获台湾第33届联合报文学奖小说评审奖。
  • 大魔术师

    大魔术师

    我相信奇迹,但从来没有想过,奇迹会真的发生在自己的眼前,2009年的一天,我受邀参加一个电视魔术秀的评选,当评委,这并不是因为……
热门推荐
  • 等你在千帆尽处

    等你在千帆尽处

    推荐水瓶新文:深情高干文《浅唱离歌醉》http://m.pgsk.com/a/403271/保证好看水瓶最近开了一个读者群(210495988),欢迎大家与我交流,进门请敲砖:《千帆》或《浅唱》的任意角色名。*****************************************************************陆子溪,云盛集团的神秘总裁。曾经,一场政治联姻毁了他一生最爱。在斩断婚姻的枷锁后,要追寻的却早已物是人非。他背弃家族,孤身一人来到本城。在人们心里,他有着神秘莫测的背景,和超人卓绝的能力。本城倾慕他的女子不知凡几,却从未见他为谁停留。温暖迷人的笑容下,隐藏着一颗冷漠疏离的心……直到,他遇上她,不自禁的抗拒,却不由自主的沉沦。原来,早已冷却的心,还可以重新燃烧起来。新婚之夜,他把她拥在怀中:“你是我的,再也逃不掉。”她多希望,时光能永远停留在这一秒。然而,就在新婚那夜,新郎却在柔情缱倦之际突然离开。第二天,她得到的是一份律师送来的离婚协议书。曾经以为深爱,原来只是一腔痴情错付?再见他时,他拥着身边清丽的女子:“认识下,这是我太太……”~~~~~~~~~~~~~~~~~~~~~~~~~~~~~~~~~~~~~~~~~~~~~~~~~~~~~~~~~~~~~~~~~~~每日最少两更(一般上午下午各一更,得空就会尽量多更的)各位亲,写作很辛苦,路过走过,不要忘记留下些痕迹喔。求评论,求收藏,求月票,统统砸过来吧。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犹太人财富与智慧

    犹太人财富与智慧

    相信“上帝”更要相信自己;要注意,陋习是你的绊脚石;对不明白的事情要小心;“爱钱”会管钱,花钱会赚钱;家庭是神赐的礼物;爱情是幸福的根本;医生:生命的守护神;养生:生命的护航员;国民素质靠教育,民族兴旺靠知识;诚信是经商的之本,契约是赢利保障,善于把握商机,找到赚钱门路,外力越借越活,观念常变常新,重谋略,懂技巧,让大脑活起来,注重收账方法,讲究谈判策略,《犹太人的财富与智慧》通过通俗的语言,解读了犹太人的赚钱之道,剖析了犹太人的处世智慧。
  • 乔布斯全传

    乔布斯全传

    本书分为上下篇。上篇将为您详细地描述乔布斯的传奇人生,使您可以完整地看到乔布斯整个的商业奋斗历程,与此同时,您还可以看到一个鲜明的乔布斯形象:反传统、暴躁、偏执、完美、苛刻、创新。下篇为您分析乔布斯的成功之道,总结他的成功技巧,并通过成功的企业案例让您深切体会到商业发展中所需的技巧。本书在完整描述乔布斯的同时,也简单明了地解释了乔布斯的商业真经。对于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来说,本书都会是个不错的启发工具。
  • 升职其实很简单:快速升职必备手册

    升职其实很简单:快速升职必备手册

    做了那么多年普通员工,准不想当领导?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当得了领导!当领导,当然不是靠运气,也不是靠溜须拍马的功夫,而是要靠实力和脑力!领导很忙,但绝不是瞎忙,而是在运筹帷幄,带领团队决胜千里。要想坐上领导的位置,成为一流的管理者,你首先就要知道作为领导者的必备素养!本书从10个方面剖析了领导工作中的秘密,揭示了成为一一流管理者的必备素养。并告诉每一位有志攀上事业高峰的人,作为领导应该怎样思维、怎样行动、怎样超越,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让你合上书就用得上。顺利迎来人生的辉煌。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末世隐猎者

    末世隐猎者

    奇怪的是只有哺乳动物发生了变异。变得非常强大。那位宅男要成为末世里的猎人,2012年12月21日,而那只变异犬,获得了隐身异能,而那只变异犬在那位宅男的帮助下,则是那位宅男的忠实伙伴。一位宅男在变异犬的帮助下。,庞大的陨石群夹杂着宇宙细菌降临地球
  • 复活

    复活

    《复活》是托尔斯泰晚年最重要的、最杰出的作品,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是歌颂人类富有同情心的最美丽的诗,给读者强大而深刻的震撼力。
  • 至尊女配:嚣张皇贵妃

    至尊女配:嚣张皇贵妃

    女主嚣张是魅力,女配嚣张惹人厌。女主冷笑威力慑人,女配冷笑众人戒备。女主一笑倾人国,女配一笑谋毒计。女主训言道理至深,女配训言犹如胡扯。女主九死一生总有生机,女配九死一生补多一刀。PS.这是篇吐槽高贵冷艳玛丽苏的女配文,女主虽万千宠爱于一身,但偶尔会有波折,不是万能的女强,女主只有强势的靠山和嚣张的态度。郑重再说一次:晴雪,苏苏在那儿!想看万能型玛丽苏女主的请绕道!!喜欢本书和喜欢大米文字的宝宝们欢迎入群。168230506敲门砖书里任何一位角色的名字。大米搬新窝啦!
  • 仙魔剑神

    仙魔剑神

    从一个小门派一步一步踏上霸虎剑宗。云端跌入深谷,太古时期惊天一战,被宗主扫地出门。看着曾经熟悉的山门,九把神剑碎裂成二十七块碎片散落天下。废物终有逆袭日,原是霸虎剑宗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剑师,机缘巧合下得到魔剑碎片邪,修为被废,修为暴涨,却不料父亲被杀,声名鹊起。令狐雄,令狐雄嘴唇微启:这里今日注定血流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