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9700000032

第32章 人物印象(7)

这会儿徐小臟坐在我身旁,我们的聊天很随意。但大部分时光,我都在听小斌讲故事,直听得两眼发光。我知道徐小斌是南方人,但生长于北京。1978年考入中央财政金融学院,读金融的她,无论写小说还是刻纸绘画、服装设计等等都拿得起、干得好。这在于她干什么都会有一股着迷的感觉和力量。徐小斌做事认真,这点我是领教过的。去年盛夏,我到北京本来与徐小斌有个约会,但因为时间紧就错过了。后来她让我寄她一部长篇小说,说是想着争取试试改编电视剧。我寄了她《夜上海》。书寄出,我就把这件事忘记了。有一天她给我打手机问我具体事儿,我好—阵感动。我想,这种事情不容易,她怎么就这样认真啊!闲聊中,我知道徐小斌有一个快大学毕业的子。

徐小斌谈起儿子就眉笑眼开。她说她与儿子像哥们儿似的,玩耍起来自己也活臟像个野小子。我很喜欢徐小斌叙述母子时的表情,那是只有做了母亲的人才有的慈爱的表情。尤其是单身母亲,那一份慈爱我是深有体会的。我们总是担心教不好孩子,所以其用心、辛苦、责任就布满了我们每一个细胞。所以:我们的容颜会因岁月的沧桑而老去。但真正内心成熟的女人,士不在乎这些。她们更注重内在的气质和精神力量。她们认为女人真正的美丽是历尽沧桑,依然宁静安详。

那天与小斌告别时,她送我一本刚刚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德龄公主》。从北京回杭州后,我又找出了家里所有徐小斌的著作重温起来,包括阅读这本33万字的《德龄公主》。《德龄公主》让我证实了当年我对徐小斌写历史的预言。这让我很兴奋与高兴。但我一直没有与徐小斌说,因为那种兴奋与高兴,已成了一个读者自己的喜悦了。

阅读《德龄公主》这本装帧大气的书,我总是望着它的封面就想进入它的内核,一种很特别的感觉。书的扉页有作者题记:

“一半是艺术,一半是历史,时间总是把历史变成童话。”我知道这是作者下了很大功夫写成的书。更何况,徐小斌读那些史料,是要把它们嚼碎了吃到肚子里去,然后吸收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我从前读过德龄撰写的《温台泣血记》、《御香漂渺记》,只觉得比较平面,没有写出那个特定时期的“她”,与那段历史的深刻内涵和精神上的东西。我想徐小斌之所以选择写《德龄公主》,并非时下都在播清朝电视剧而去凑个热闹。而是,首先她对德龄这个人物的传奇色彩感兴趣,然后有责任对德龄所处时期的历史进行一次解构和创造,让那些历史人物在她的笔下富于有血有肉的灵魂。于是《德龄公主》诞生了。

徐小斌从容地建构了那段时期的历史叙述,并且把它提升到了一个高度。为此,我们看到徐小斌笔下的德龄,已不再是那个经历了一切,又不知道其意味着什么的德龄了。这个德龄富于了我们深邃的象征意义。我们从中看到这个与妹妹容龄向邓肯学过现代舞,后来又入宫给慈禧当了女官,接着在危机四伏的宫中又进行了一场浪漫异国之恋的德龄,其个人的背叛,正是对古老王国传统束缚的背叛。

读完《德龄公主》,我被徐小斌深深感动着。想想这么一部融历史与故事的小说要做得到位,不仅要把自己变成了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还要懂得当时的服装、礼仪和食物。可想而知,徐小斌的付出有多么重。

徐小斌曾荣获首届鲁迅文学奖,与其他多种奖项。她也出访过不少国家,到过不少地方。无论经历与阅历,徐小斌都是丰富多彩的。但她很安静,是一个能够静下心来做事的女人。这与她从小养成安静的阅读习惯分不开。她恪守作家宗璞先生曾说过的一句话:“一个作家要面向文学,背向文坛。”于是徐小斌总是默默地耕耘,勤奋地做事。她相信文学的纯粹,文字的纯粹。相信只有拷问自己的灵魂,只有高贵的心灵,才能让自己、存敬意地緬怀流逝的岁月。

现在徐小斌又激情地投入另一部历史题材小说的创作,这是一部描写战国时期的小说。但我不想问得太多。所谓天机不能泄露。我相信小斌一定能很出色地完成。让我祝福她!让我们祝福她吧!

10.—个女性主义者的思想言说

——记学者艾云

认识艾云已经有些年头了。但初次见面是在1998年9月,北京第四届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上。她一头膨松卷发,穿着入时的服装,乍看像个影视明星。但只要你与她相处几天,你便觉得她很少有感性成分。她是内向的、沉稳的、理性的。她嗓音轻轻,脚步也轻轻。但若你与她交谈,你便会感觉到一种“重”。

2000年底,艾云寄我一本《赴历史之约》的随笔集,这是一部抒写海外历史名女人的书。从卡洛琳娜、斯达尔夫人、阿赫玛托娃、汉娜·阿伦特到波芙娃、薇依,艾云以自己独特的理解方式,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我从她写这些女人中,看到了她的智慧与明白;看到了她的哲学功底与思辨能力。她在后记中说:“她们是些远去的女人,而且与我们国别不同。但她们又是我们目光必须追逮的人;并且智慧不分国别,它本来就是全人类共同的事物。”女性与女性,彼此的心灵是用感觉触摸、沟通、接近的。

那天我在书店看到艾云的散文集《欲望之年》,便毫不犹豫地买回了家。这是一部谈女性肉身欲望与灵魂欲望的书,它用理性思辨,来描述作者心灵的、感性的文字。若我把它归纳概括起来便是:“女人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纠缠。”艾云在这部书里,全方位地阐述了女人的心灵世界、情感世界、灵魂世界、肉身世界,并以女性主义的写作姿态,提出女性自身的精神拯救。艾云写得比较细腻,那些带着思想的文字,总是显现出智慧来。譬如她在书中说没有悟性,就难以找到清廓高远的时间。她不会冥想,也就不会把燥热的情绪变得清凉。”接着她又说:“其实社会发展到现阶段,一个作风正派学有所成的女人,是可以活得安全稳定的。一个有实力的女人单枪匹马闯天下,依旧可以任我驰骋。

女人不要太过相信自己的性魅力。没有人格魅力,人只能处处露出可怜的蠢相。有一句话:‘无欲则刚’,大概是适宜所有人的。”与艾云第二次见面,已是2003年12月,在哈尔滨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的颁奖大会上。这次我与她同居一室,有了较多的接触与闲聊。她依然穿着时尚,精神昂扬,与六年前没有什么变化。我们大多聊些女性话题。探究女性之所以迷人,是我们共同喜爱并思考着的事。我们说成熟女人的出现,会令男人觉得活着多么好。我们说这样的女人,不是幼稚柔弱遇到事情惊乍惶恐,而是看透世态炎凉,识别巫山云雨的女人。她通体布满玄机,又芳香四溢、神秘渊薮。她是智慧的,又是美丽的。

从哈尔滨回来,我与艾云多了些联系,也多了些彼此的关注。我们有时会在电话上交谈,其主题也是探讨一个女人如何成为智慧的女人。虽然相隔千里,但我们能从电话中感觉到对方的眼睛“刷”地一亮。那是灵魂碰撞,产生出智慧火花后的喜悦。这期间,我常在《花城》、《作家》、《百花洲》、《书屋》等刊物上,读到艾云有关女性话题的理论文章。她的理论文章我是喜欢的。她不论述那种宏大的主题,她是从小处着手,步态稳健、有条不紊地探究问题的实质,并且在阐述自己的观点与思想后,给人以启迪。

今年春,艾云寄我一本她新出的论著《用身体思想》。这是一部论述女性的书,有理论部分也有评论部分。我尤其喜欢她的理论部分。比如第一篇《时间:就从恐惧说起》,开场白告诉读者:“这是女人的时间。”并从女人的“沐浴”开始,写了“享乐与绝望”、“选择与愧悔”、“负疚与受难”,艾云站在思想的高度,来论述这些话题。我们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她深厚的哲学功底,以及敏锐的审视力与判断力。她对克尔凯郭尔、舍勒、德里达、海德格尔以及茨维塔耶娃等的精到论述与引用,让我感觉着她的某些“尖锐”,受之舍勒的影响;她的某些“明晰”,受之维特根斯坦的影响。除此,艾云的聪明之处在于从局部说,从细处说。

她几乎不做大而无当的空头理论。她论述女人,就好比把一件衣服拆开女人的身体是柔软的。女人的身体一思想,便从毛孔里飞出自由精灵来。所谓知性、经验、良知、道德等,都蕴藏在女性的身体内。然而,如果不进入灵魂深处、智力内部,那么平庸是在所难免的。因此,艾云在感到女性主义写作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的同时,如何直抵女性主义写作的神秘内核,便是她多年来探究与思考的问题。她害怕被思想拒绝。这是她真正的恐惧之所在。

《用身体思想》的评论部分,论述了王安忆、铁凝、迟子建、蒋韵、林白、海男等女性作家的作品。她以自己的思想与观点,论述这些女作家的作品时,是站在她们的背景立场上言说的。这一点我认为很重要。不少评论家喜欢搬西方理论,往作家的作品中套,不管那个作家的作品是否合适,其结果自然是“隔”的。

5月广州之行,我有了与艾云第三次见面的机会。这次见到她,在我眼里她是一次比一次精神朗朗。睿智的女人,是懂得时间的黑洞正在大口呑噬生灵。必须好好活着,无论是否拥有光荣与梦想,我们都必须敬畏生命。那一天我们与一大帮诗人朋友晚餐后,艾云、林宋瑜、郭玉山与我又来到咖啡馆聊天喝咖啡。

我们四人的闲聊,至今让我记忆犹新。那真是一场智慧迸射出闪光点的闲聊。我们探讨女人,也探讨男人。但我们最终的归结点是如何走近宗教?生命、原罪、忏悔、救赎,生与死的奥秘,在那场闲聊中闪烁着晶莹的光。

艾云生长于古城开封,曾下乡插队,后考入郑州大学中文系。1982年大学毕业后,留在郑州生活多年。20世纪90年代初,艾云举家南迁广州,成为广东省作协《作品》杂志社的一名编辑。在我的感觉里,艾云是一名不错的学者,同时也是一个顾家的主妇和好母亲。即将大学毕业的儿子,便是她漫长育儿期后最出色的作品。艾云是那种不会被日常生活的烦琐乱了方寸的女人。生活对她来说是一种付出,更是一种承担。她知道作为一个学者,不能让坏情绪影响写作。因为文字不相信眼泪,必须要有一个健康的心态。

艾云已写作20多年,出过很多部著作,也获过不少奖项。从《此岸到彼岸的泅渡》、《细节的四季》、《退出历史》到《理智之年》、《南方与北方》、《艺术与生存的一致性》等,大部分都是以女性为主题的著作。应该说,艾云的女性主义思想言说,尖锐却不偏激。她仿佛是个武林高手,气沉丹田,许多质疑,在她每天的思考中,使她的理性之维建设得稳固而坚实。

最近,艾云又给我寄来了她的《理智之年》与《南方与北方》这两部散文随笔集。《理智之年》按艾云自己的说法,与《欲望之年》都是套用了萨特的书名。她在自序中说:“自己始终不想放弃的是那种在理性原则指导下的写作,它令我们心胸阔大,求得真知,令我们眼界宽远,关心人类。”所以,《理智之年》是一部以理性思辨论述外部世界的书。

在书中艾云再一次沉迷海德格尔的哲学。于是她从论述作家、艺术家、到占卜、相术等,其涉及的面是颇广的。真是多年的书斋生活,让艾云也成“精”了。

早在去年的哈尔滨女性文学颁奖会上,我就知道艾云的散文集《南方与北方》获了奖。为此,我一直想看看这本书。看看艾云从北方迁徙到南方后的感受,以及她对南北文化差异中的感悟。然而由于忙着一些事,也由于去了图书馆没借到书,便理由十足地一拖再拖。

这些天,我一天天捧着艾云寄来的《南方与北方》,仿佛捧着大半个中国似的。我要跟着她去漫游冷峭中严峻的北方,感受冷嗖嗖的西北风是怎样让我们缩紧了肩膀。我也要跟着它去南国逛逛商厦、观赏店铺橱窗里的名牌衣饰。当然在我通读全书之后,感觉着艾云是属于北方的,亦是属于南方的。她的南北文化整合得比较到位。这源于北方有着她生命成长历程的踪迹。童年,开封古城给予她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而北方女人“奔放、热情、精粝、爽朗”的性格,自小感染着她。她有着与北方不可分割的情愫。因为那里有她的故乡,而故乡总是最好最美的。所以,我更关注艾云南下后的生活。她是如何把自己从里到外变成了一个南方人呢?要真正融入一片土地,并不容易。

同类推荐
  • 我的天堂

    我的天堂

    来自现实的苏州的文学报告,它密集而动情地传递报告了苏州改革开放以来的深刻变化,文学地表现了苏州人在现代生活中勇于革新创造的精神和聪明务实的性格力量,是现实苏州的很好文学读本。
  • 胡适日记:离开大陆这些年

    胡适日记:离开大陆这些年

    ,也涉及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本书收录了胡适离开中国大陆至离世前(1950—1962)十二年间的日记。这样的内容,胡适的日记不仅是个人生活的记录,极具研究价值,反映了胡适在文学、历史、哲学、语言文字学等学术领域的观点和研究成果,可资借鉴。选编的大部分内容。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学问之广博、治学之严谨、方法之科学
  •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叶芝诗选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叶芝诗选

    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这套丛书所承载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
  • 情系人间(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情系人间(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寂寞烟花梦一朵

    寂寞烟花梦一朵

    一代才女,旷世佳人……她的古文基础很好,写旧诗的绝句,清新俏丽,颇有明清诗的特色;写文章,蕴藉婉转,很美,又无雕琢之气;她的工笔花卉和淡墨山水,颇见宋人院本的传统;而她写的新体小说,则诙谐直率……本书就为你全景展现陆小曼烟花般灿烂辉煌的爱情诗篇和充满争议的一生。
热门推荐
  • 感动你一生的156个爱情故事(影响一生的故事全集)

    感动你一生的156个爱情故事(影响一生的故事全集)

    本系列丛书从感动的视角出发,撷取生活中最受广大读者关注的亲情、友情、爱情、做人、沟通等几大方面的素材与故事,用最优美的语言传递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用最恰当的方式表述生活中最正确的做人与做事箴言。
  • 每天5分钟,轻松通读心理学:500个贴身心理学常识

    每天5分钟,轻松通读心理学:500个贴身心理学常识

    本书抱着让更多的人了解心理学、掌握基本的心理学,并将心理学应用到实际当中的想法,编写成册。收录了工作中和生活中最有用的、和每个人都有关的心理学知识。以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为依托,再配以众多心理学家最新的研究结果、数据报告,以及许多生动的、鲜活的案例,趣味性非常强。
  • 多彩的乡村

    多彩的乡村

    这是一幅九十年代中国北方农村绚丽多彩的生活画卷。主人公赵国强即是当今的乡村英雄,他不畏权势,不谋私利,勇于冲破重重阻力,冲破各种传统观念的束缚,终于走上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小说现实感极强,并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 不可不读的最有趣的动物故事

    不可不读的最有趣的动物故事

    人类历史 就像是一条漫长的河,它孕育了数千年的灿烂文明。我们怎样以有限的时间去学习这些人类智慧的成果呢?如果有一种简便的途径能让小朋友们轻松地学习“人类的故事”,那真是善莫大焉。希望这套书能引导小朋友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快乐遨游,成为小朋友们的良师益友!
  • 声息2

    声息2

    记忆可以剥离出心底的温暖,让一个女孩的歌声只剩悲凉。多年前的一场火灾,一场空难,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让女孩失去了亲人,失去了继承权,也失去了容貌。为了活下去,为了给最爱的人报仇,她不惜亲手埋葬过去的自己,整容,改名,叫季明樱,与另一个女孩柳溪川搭档成立了少女组合SEAL,踏上了演艺之路,并以其独特的个性与音乐才能迅速走红。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混沌天道

    混沌天道

    寻长生,天地轮回;观天地,道在何方。鲲天为寻求天地大道创九转转生决,轮回十世,化身孙文轩,然而却在轮回中丢失过往记忆。孙文轩在机缘巧合之下再次踏上道途,无疑中得到前生所创之千锤百炼之法,一身修为飞速提升……
  • 安修鲁斯河之龙

    安修鲁斯河之龙

    ,反正她是这样认为的。那里的水最清澈,安修鲁斯河是维拉的家乡,风景也最漂亮,那里也是水龙族的栖息繁衍之地,记忆中,因为那里有她最美好的童年
  • 仙品春秋

    仙品春秋

    世上春秋最易过,一缕仙缘再难求。十年前,为了一纸婚约,她以凡人之躯寻遍千山,以求一缕仙缘。十年后,负心人身在仙阙,而她依旧独行于求仙路上,跨不过仙凡间的那道鸿沟。人人说她可笑可悲,蝼蚁也敢痴心妄想,她却依旧执念不改。十年磨剑,芳华始绽。不为情故,独我为仙!******PS:接到通知,本文有可能会倒V,也就是说公众章节会由原来的三十多万字变成十五万字左右,剩下的公众章节会变成V章。还没有将前面公众部分看完的朋友赶紧趁着还没倒V的时候把公众看完吧。从前的长篇公众是新站福利,以后就没有啦,趁早趁早哦。谢谢大家的支持,鞠躬。
  • 你的素质决定你的年薪

    你的素质决定你的年薪

    每个员工都要记住:工作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企业的核心竞争就是员工素质的竞争,员工能否获得较高的薪酬,年薪也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更重要的是受员工自身素质的制约.员工只有修炼自己,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意识到,员工的素质才是真正制约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瓶颈。可以说,完善自己的职业素养,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提升员工的素质作为当务之急。,不仅受能力、机遇、人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企业中,努力把自己打造成高素质的员工,获得企业的青睐,取得事业上的成功,才能获得自己理想的薪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