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9700000028

第28章 人物印象(3)

那年我读完洪子诚教授的《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问题才知道洪教授是研究当代文学史的。他在书中说在‘十七年’及其以后几年的时期,小说的题材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现实的农村生活,即‘农村小说’,一是党领导的革命斗争生活,即‘革命历史小说’。”这让我很快想起“三红一史一歌”的小说,就是在那样的创作背景中产生的。

其实,研究当代文学史并不容易。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这一段时期,文学作品的文学性比较弱。这对任何一个研究者都是一个难题。然而洪教授长期执教于北京大学,他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对当代文学史的一贯思考,在他早年出版的著作里便已经纲要性地揭示了当代中国文学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我虽然对当代文学史研究是个外行,但很是期待洪教授有更多的著作问世。

1997年初,我在美国伯克莱加州大学图书馆,偶然读到洪子诚教授在香港青文书屋出版的《中国当代文学概说》,便把它借了下来。书中第21页有这样一段话外部力量所施行的调节、制约,在实施过程中,逐渐转化为那些想继续写作的作家的心理意识,而成为作家的‘自我调节’、‘自我控制’。”此书主要关注作家的文化性格,精神态度;也关注体制、制度、文学机构、刊物、出版、作家经济来源、作家身份、批评和“经典”审定程序等等的问题。这本书看似薄薄的,只170页,却很有些分量。它几乎形成了洪子诚教授对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的独特个性与风格,也突破了制度化文学史的写作模式。读完全书我有些激动,很想与洪教授说些感想什么的。但我人在美国,有几年没有与洪教授联系了,连他的电话号码也没有,满怀通话的希望只得作罢。

我再次与洪子诚教授联系上,已经是2003年春天了。那时正值“非典”时期,我一天天在家读洪子诚教授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读着读着,便想着远方的洪教授是否平安、康好。于是赶紧与洪教授联系,寄上自己的拙著,写上自己的电话和邮址,然后就期待着洪教授回信。几天后,洪教授传来了电子邮件。他说:“谢谢赐书。因我已退休,很长时间没有去学校,书近日才拿到。谢谢关心,我很好。祝好!”自此,我与洪教授恢复了中断几年的联系,心里洋溢着温馨与快乐。

2003年秋,我18岁的女儿被浙江大学公派到香港的大学去做交流生,正好洪教授的某个学生也在那里的文化研究系任教。很多事情我都向洪教授咨询、请教,联系自然就多一些了。特别是我将女儿从香港传来的文章转传给洪教授看后,得到他的赏识,让我既高兴又欣慰。他在2003年10月1日的电邮中说:“你的女儿的文章,确实写得好。我读过许多大学生的文章,虽然有的很有文采,也有自己的看法,但大多是一些儿女情长,‘小资式’的小体验和自我陶醉。你女[有这样的关注,这样的关怀,这样的思考的深度,确实很难得。替我谢谢她的这些文字。”经洪教授这么一说,我也对女[刮目相看起来。

2004年7月初,我陪女儿到北京旅游,终于在相隔十年后,第二次见到了洪子诚教授。那天我们一起在北大蓝旗营季诺意式休闲咖啡厅午餐,季诺意式休闲咖啡厅的环境十分优雅、安静,半圆形的褐色餐桌以及半圆形的褐色沙发,别具风味。一支勃拉姆斯的《第三交响曲》,轻轻地回荡在我们耳畔,让我有一种回到夏威夷海边的感觉。我惊讶北大蓝旗营竟有如此好地方,坐在那里感到温馨安静极了。

洪教授那天穿着深蓝长裤,浅灰丁恤,戴着宽边眼镜。尽管头发已经花白,但他面色红润,精神抖擞,看上去很健康,很有学者风度。我们坐下来一边喝卡布奇诺,一边聊天。洪教授说话的声音轻轻,但一字一句很清晰。他的说话就像他的文章一样,干净、清爽。闲聊中,我知道洪教授的音乐修养相当不错。但他总是谦逊地说音乐完全是一种个人爱好,而且对音乐非常外行,不懂乐理,音乐史也所知不多。听音乐就是一种休息。”洪教授喜欢听马勒交响乐,这与我的喜欢不谋而合。马勒的音乐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存在价值确实越来越不容怀疑。

我们的聊天很安静、随意。聊到体育锻炼时,洪教授说年轻的时候经常长跑、游泳,‘文革’时期几乎天天都上颐和园游泳呢!”有一个好身体,对学者来说是多么重要。我望着洪教授不错的身体素质,便想起他的几部著作。那些著作都是他长久坚韧地工作,并且具有创造性的实践,为当代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富于启发性的范例。比如《中国当代文学史》,这部我读过两次,并且做过大量笔记的著作,无疑标致着中国当代文学史从“集体撰史”向“个人撰史”(“独立撰史”)的转变,提升了当代文学史研究的学术层次。同时也可看出洪子诚教解的历史研究,是一个不断趋近“真实”的过程。这显示了一个史学家的严谨和自觉。因此书中既有在复杂的历史情境中,对文学现象进行的资料清理和评判,也有著史者对自己的历史观念和方法论的自觉。

应该说《中国当代文学史》,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史写作。洪教授写作态度严谨,又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因此这部著作在叙事、文学史构成、文学史观等方面,都做得恰如其分。对文学现象、文学创作、作家作品的描述,也是努力将问题放回到“历史情境”中去考察,注重文学史资料的挖掘与文学史知孙甘露长篇小说书彩识的叙述,力图增加读者靠近历史的可能性。

我不是搞文学史研究的,但以一个外行人的眼光看,洪教授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一书的结构,仍然是传统模式。比如作家作品、文学运动、文学现象等几大板块,在编排顺序上也是以时间为维,将当代文学分为20世纪50至70年代的文学,和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文学两个阶段。然而传统模式经洪教授踏实、严谨的抒写,让最基本构成的方式,解决了当代文学史编写中的基本问题。因此我们看到作家作品在“历史情境”中得以恢复原貌,被赋予了历史的意义与价值。文学运动、文学现象的历史意义与价值,也在文学作品与作家自身得以具体化和印证。这便是洪子诚教授《中国当代文学史》一书的成功之处,也是它的独特之处。它让我们看到了洪教授的学术眼光,其视野显然已延伸到了新文学的整体过程。现在我们喝完了卡布奇诺,又要来了海鲜意大利面。这个面条很好吃,就像我从前在夏威夷火奴鲁鲁百依沙奴意大利餐馆吃到的一样,是上等面筋面粉做成的,加上海鲜和素菜配料,颜色与形状都相当漂亮,让人口目一新。然而洪教授不喝酒也不抽烟,他的生活十分俭朴。我感觉他最有兴趣的还是文学与音乐,我们聊着聊着又回到了文学上。他说新时期确实有一些不错的作家,如:王安忆、莫言、余华等,但80年代末以来,有一批年轻作家技巧很纯熟,而技巧的操作占了相当重要的成份。我觉得文学没有真诚的东西不行。另外,人们感觉到‘文革’后复出的一些‘右派’作家,和一些知青作家,精神状态似乎非常满足,非常得意。对自身、对外界感觉不是很敏锐。作家处于这样的精神状态,不可能再有更深入的、更高的创造。很多作家现在已经不能超越自己在80年代前期的创作。80年代以后写作的自由度比较大,为什么写不出更好的作品呢?”洪教授的质疑是很有道理的。它让我想到一个词广反省”。

那天我们离开季诺意式休闲咖啡厅,已经是午后了。与洪教授告别后,我们去了北大蓝旗营万圣书园,在那里我们买了不少书。回到宾馆,我就迫不及待地阅读洪教授的新著《问题与方法》。书的封底上说:“本书以五十年来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和社会思潮的变迁轨迹为考察对象,从当代文学的体制、生产、资源等观察角度,关注当代作家生存和文学生长的环境;并从学科的生成和建构等问题出发,把当代文学纳入相关的研究序列中加以探讨,通过对海内外卓有影响的文学史家研究状况的考察,提供了自己的思索和见解。”逝水流年。转眼又是一年过去了。这一年由于忙,也未与洪教授联系。然而,最近我又一天天地捧着洪子诚教授的这本《问题与方法》了。

这是由洪教授在北大讲课的录音整理而成的书。读着它,仿佛我就是课堂里的一名学生。洪教授口语化的叙述,明白易懂。他所提出的不少问题,也值得我们好好思索。尽管洪教授在书的第14页很谦逊地说我在写作的过程中,想法一直不是很明确,借用一句时髦的话,就是没有形成有‘穿透力’的眼光。”其实洪教授的吗光是力透纸背的。从全书七个部分的讲稿来看,在复杂的文化矛盾与冲突中,洪教授照样写得完整、丰富和纯粹。他在书中也提出了很多问题。比如:当代文学的“经典”问题、立场和方法问题等等。这不由得让我想到当下“纯文学”,在某种意义上陷入孤芳自赏的局面。文本中那些细碎的、感官的、日常生活的东西,缺乏批判、质询现实的力量;缺乏应有的震撼力。正如洪教授所说现当代文学再不可能有如80年代那样的承担,再不可能有那样的广泛的社会关注了。说是‘败局’也可以。80年代的那种通过现当代文学来参与到对历史的阐释、创造的热潮,现在成为我们的温暖的‘怀旧’材料,也成为一些人用来责难目前文学的依据。我们没有办法改变这个基本格局。”洪教授是广东人,1956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讲授中国当代文学史,当代文学现状批评,中国新诗等课程。洪教授的演个鑛实、严谨、谦邊的学者讲亲切、平等、幽默、机智。他是那种完全以学术安身立命的学者。前两天我又收到他的电邮,他说谢谢你对我的书的肯定。读书、写作对我来说,最大的动力,就是让我每天有些事可做,也能从中找到一些乐趣,使自己获得一种做人的尊严,不至于变得委琐,过于庸俗……”洪教授说得很真诚自然。许多时候他都让我感到他的诚恳与良知。

我知道洪教授是一个低调的人。他是国内头衔、职务最少的著名学者之一。拿他自己很谦逊的话说,便是我是一个‘无力’的人,会更多从那种思考、形象和语言中获得呼应。”我想,正是这样的一种态度,形成了洪教授与中国当代文学之间的特殊关系,形成了他自身绝不随波逐流的品质,形成了他很内在的精神追求。作为一位个性独特的学者,洪教授其幽邃的灵魂和敬业的气韵,使他的人格力量正代表着北大精神的另一种深藏的魅力。

5.面壁而坐

——记作家陈村

想与陈村见面,已经有很多年了。但一次次失之交臂。直到前年大年初二,网友聚会,才真正见上面。那天我与女」海美术馆赶到天伦酒店时,陈村已经早早地坐在包房餐桌前,恭候网友们的光临了。他脱了外衣,穿着深蓝色的羊毛衫,架着宽边眼镜,静静地坐着。他坐着,我仍能感觉着他原本高高的个子。

也许是初次见面,也许是在餐桌边,我们几乎没有交谈。他是那么安静,静静的不说什么话。而我感觉中的陈村,是能说会道,反应奇快,口才雄辩的。于是我也静静地坐着,默默地感应着,仿佛千言万语都在举高的洒杯之中。

知道陈村这个名字,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那些年这个名字如雷贯耳,在我不多的朋友中,也能听到他一些新鲜的词语。比如“男人是妇女用品”等等。那时候我读过他的处女作《两代人》、《少男少女,一共七个》。若干年后我又翻读过他的小说集《屋顶上的脚步》和长篇小说《鲜花和》。但我没有读过他的散文、随笔。所以对他的人生经历和家庭背景,也一直不了解。后来又听说他是格树下躺着读书的版主。可惜那时光我上电脑,只打字不上网。但是想读读他的文集和大部分作品,却是我心中的愿望。然而岁月如梭,一年年总有很多借口与理由。比如出国、比如养家糊口、比如写作忙累。好在我们总还是时断时续地联系着,这便有了后来我也成为99读书网站,他主持的小众菜园的一位菜农。

自从做了菜农,我与陈村的联系就多了起来。我是网络新手,不会发帖,不会引用,不会贴图。一向他讨教,直到今天还是不会贴图。大概是去年12月10日左右,我在某个帖子上看到这样一段话陈村随上海作家代表团来悉尼访问,我有了机会与陈村小聚。第一眼见陈村吓了我一跳,他是坐在轮椅上的!陈村坐了轮椅不算,身子还僵僵地弯在那里,连脖子也不肯随便抒动一下。只见他目不斜视,直勾勾地盯着一个目标不放,即使是和他说话,他也还是盯着那个目标不放。再看他的脸,阴森森地。第二天在文学讲座上,陈村突然就换了个人似的,虽然还是坐在轮椅上,可他侃侃而谈,妙语连珠。”看了这个帖子,我十分惭愧。这么多年,我竟然不知道陈村患强直性脊柱炎,不知道他老早以“弯人”自居。于是我马上很有激情地给陈村电话,表示要去上海探望他。但他怕我来回奔波累得慌,没有成行。这之后,我便觉得阅读他的文集和大部分作品的功课,已经不能再拖了。

第二天,我把家里仅有的他的小说集《屋顶上的脚步》,以及载有他长篇小说《鲜花和》的《收获》杂志找了出来。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我开始重温他的这些小说。感觉当然是与那年的阅读,有所不同。在这部小说集中,我首先重温《死》,因我当时刚读完鲁迅散文《死》。《死》讲的是翻译家傅雷的故事。我把它当作一篇很精致、很深挚的散文来读。我知道这是作者与死者的交流与对话,通篇流动着幽灵般的光,让我读后喘不过气来,陷入沉重的思索之中。接着我又读了他的《蓝色》、《故事》、《愿意》、《心》等小说。

《蓝色》是一篇宛如抒情诗歌一样优美的小说。很空灵,水一样灵性的思维,仿佛是伴着《让世界充满爱》的音乐,一挥而就的。这不太像陈村的其他小说。这个小说洋溢着柔软与慈爱。在这部小说集中,我最喜欢《故事》。《故事》中男主人公张三的形象,栩栖如生,非常清晰。尤其是张三与资本家小老婆张玉娟的那段情感纠葛,写得相当到位,把两个人物都写活了,并且写得合乎他们的个性、身份,自然、贴切。像《故事》这样深邃地表达人性精神主题的小说,还有《愿意》、《心》等。陈村是个思索型的作家,在他很大的脑袋里,几乎无时无刻不产生哲学。

我是在那个杭州多年无雪的雪夜里,开始重温陈村的《鲜花和》的。窗外的雪花纷纷扬扬,小说中也有纷纷扬扬的雪。通读全书,恍若自己也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了。我有点遗憾当年怎么没有认真读这部书,这部书的高明之处在于它不像讲故事,却又实实在在是一部好小说。好小说是一种提升。无论宗教的,还是人物精神的、灵魂的。它总有无数精灵在小说中漫游,使整部书的气韵贯通。

同类推荐
  • 那些渐行渐远的爱情

    那些渐行渐远的爱情

    这个世间,无论是否亲人,有爱,便不会寂寞。谢谢命运赐我们不相尽同的忧喜哀乐,谢谢于千万年间千万人间千万种相遇之间的这一场遇见……书中融合了爱情、亲情、友情等,对当下都市女白领们的小资情调作了细腻、感人、真挚的抒发和阐释,知己般倾听她们的心声,闺密般大慰这批女人的情愁之苦。这些情感和执着,如静静的花溪潺潺,温润着我们在劳碌生活中日益冷漠的心,亦如花香洇染,如片云微度,走过成长的迷茫,有一种感动和感悟悄悄落在心间,分明清晰。
  • 热读与时评

    热读与时评

    对于想在浩如烟海的长篇小说之林中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作品的读者来说。这本书还可能起到“长篇小说导读”的作用。,本书分“现象观察”、“新作短评”、“女性写作”、“历史小说”、“西部小说”、“荐语与序言”六个栏目,从宏观扫描和微观考察两个方面,对90年代以来的90多部长篇小说进行了追踪与论评;获过奖的、得好评的和有争议的各类作品,都在认真的观照之中给予了自己的评说;开放的视野怀精到的品评,既有益于读者理解具体作家作品的精妙与独到,也有助于读者了解长篇小说创作长足演进的情形与态势
  • 爱默生随笔集

    爱默生随笔集

    爱默生的思想和作品推动了美国民族精神的确立和发展。而这本《爱默生随笔集》就是他散文随笔代表作的精选译本。他的作品也让我们了解到,在我们所熟知的物欲横流、光怪陆离、追求金钱与时尚的美国,还有着自然、沉静的一面。今天,世界各国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考验和挑战。爱默生的作品恰好可以给我们一些重要的启示和答案。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重温他的思想,意义就在于此。
  • 现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

    现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

    本书收录了多篇现代散文,并且由专家、名家为你解析、引导你鉴赏每一篇散文。这些散文的作者有:鲁迅、郭沫若、许地山、张恨水、林语堂、徐志摩、老舍、冰心、闻一多、沈从文、林徽音、余光中、何其芳等等等等。
  •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是当代微型小说之父刘国芳的一本短篇小说集,故事短小精悍,以小见大,平淡中见神奇,本书收录了作家精品短篇小说三十五篇,作品构思精巧,富有想象,韵味无穷,是一本好看好读的小说精品。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尖叫宠物店1:离奇宠物店的无解密室

    尖叫宠物店1:离奇宠物店的无解密室

    某一天,学校周围突然出现了一排排奇怪的宠物店广告牌,这些看似普通的广告牌里却隐藏着一个只有孩子们才能发现的大秘密。无数的小学生涌入这家诡异的宠物店,以自己的灵魂来和古怪的店长立下契约从而换取那些看似呆萌无比的宠物。所有签下契约的孩子都被店长带往了一间神奇的密室,诡异的事情也随之发生了……小伙伴们在好奇心旺盛的邓杰克的怂恿下踏上了宠物店冒险之旅,殊不知这个决定却将大伙推向了恶魔的深渊……
  • 豪情水浒

    豪情水浒

    《幻石神游记2·豪情水浒》,女娲用五色石子补天遗漏的一块神石,历经千年沉睡后,化身为21世纪一个时尚、炫酷、睿智的初中二年级光头学生——幻石,他天质聪明,悟性极高,又通神仙法术,将世间的诸多知识汇集到了自己幻化出的一台万能笔记本电脑中。春雨纷纷时节,幻石来到一家古色古香的酒馆,巧遇了中国古典名著的十个作者。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幻石一一通过名著作者,穿越到了名著中,与书中的人物一同展开了无数搞笑、惊险、正义等探险旅程。原著中的人物命运会因幻石的到来改写吗?幻石进入古典原著中又会有怎么的改变?神游中,又有多少离奇惊险的情节和谜底等待我们去发现?一切尽在精彩的《幻石神游记》
  • 豪门霸爱:爵少独宠麻辣妻

    豪门霸爱:爵少独宠麻辣妻

    --“爵少,小姐喜欢上亚洲小天王了!”--“收购他的经纪公司,封杀了!”爵少眉也不抬。--“爵少,小姐要和别人结婚了!”--“带人去绑了新郎,炸了教堂!”爵少眼含杀意。--“老爸,我妈说她要离婚!”--“没关系,我去和她‘深入’的谈谈!”爵少面带春风,眉目含情。他是江城的主宰,他的女人,谁敢动!!!新书《全球追妻令:腹黑老公轻轻亲》正在书城火热连载,谢谢支持!--新浪微博:墨墨九歌。
  • 超级落榜生

    超级落榜生

    高考落榜不可怕,只要心中有天下。万抗,一个高考落榜生,赫然进城。带着点狡黠,当然更凭实力,能屈能伸,他一路亨通……
  • 杰克·韦尔奇给青年管理者的11条准则

    杰克·韦尔奇给青年管理者的11条准则

    杰克·韦尔奇,一位曾经领导着世界上最有价值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其卓越的管理准则正在影响着每一位渴望成就辉煌的青年管理者。杰克·韦尔奇无疑是世界上最受称道的CEO,担任GE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长达17年之久,亲手为美国企业界的重组画下了一张极具价值的蓝图,其管理准则也正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管理者。每一位青年管理者都希望有朝一日像杰克·韦尔奇一样杰出。如果你仔细阅读并思考本书中杰克·韦尔奇给你的11条准则,那么你一定有接近他甚至超越他的可能。
  • 药师毒后

    药师毒后

    往日的贱种背着毒女的名,却斗得家宅,斗得宫廷,令人恨不得杀之的毒女也是她,更斗得这天下。一朝成就立国皇后,凤临天下。*****************************************************名门深宅,人情淡薄,任凭打之,阴谋算计,尔虞我诈,而她理所当然地应了毒女这个名号。她背着世人给予的神医名号,号令天下的幕后者亦是她…她的丹药可取人性命,也可救治世人,更可治得这天下。母亲是人人口中的毒妇,却从不救人。出身名门世家,危机四伏又算得了什么。*****************************************************受人欺,亦是独步天下之意!第一次与他相遇,两人便双双许下重誓,毒茶所有欺她之人,此生只爱对方,无论是身还是心,只能是对方。她说:她的名,就是为了将这天下人贱踏于脚底下,被弃之于名门最脏的角落。名门“贱种”,卑贱之躯,骂之。在这个以男人为尊的古代里,名动天下的神医药师是她,这样的誓言,对于世人而言已然是逆了天。然,从小却背负着贱种的称号,他的世界只要有她一人足矣!而当她变成了她。*****************************************************他银甲加身,她站在他身后,受人唾弃,助他得天下。害她之人。夫妻携手,步步登峰
  • 优秀小学生应该诵读的好句好段

    优秀小学生应该诵读的好句好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加速到来,以及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立足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加快人才培养的步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成了一件十分重要、十分紧迫的事情。一代伟人邓小平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确如此!素质教育必须从小抓起。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长见闻的年龄,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有很强的求知欲,也有很强的可塑性,必须抓住这个阶段对他们着力进行培养,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他们将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人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打下坚实的基础。
  • 不可不知的礼仪常识

    不可不知的礼仪常识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鉴于此,我们编著了这套《不可不知丛书》,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和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 王妃别逃

    王妃别逃

    天降异女,龙壁合一。传说上古龙壁破为三块,分别落于云汐,傲来,夕月三国,相传能够得到三块古龙壁就能称霸天下,为着这一虚渺的传说,三国苦苦寻找。她本是现代特工,遭遇爆炸穿到这个架空世界,无意争霸,却被迫卷入,十指纷飞,勾勒江山,浮屠世界,那就一争长短!片段:1,穿成王妃,不想竟是挂名妃,遭满院女人妒忌,林小水不屑的撇撇嘴巴,勾勾手指:放马过来!2,儿时定终身?帅哥呀,来来,陪我闯世界呗……某女红心闪闪。3,要不是看你长得够帅的份上,我才不屑救个冰块出去呢。……且看现代特工玩转古代,有爱,有恨,有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