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9700000026

第26章 人物印象(1)

1.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到巴金先生

昨天我与省作协同行,坐两个多小时汽车来到上海龙华孩仪馆时,各地络绎不绝的民众已拥满了每一个角落。出发前为了见巴金先生,我特意换了一身黑色,并且在马尾辫上戴上一个白色发夹。巴金先生是我敬仰的作家,第一次能见到他,心里悲与喜同在。所以一下汽车,我直奔大厅前排队,以至都没注意要在报到处签名。

我排在长队中,远远看见黑底白字:为巴金先生送行。心里便想,我是第一次来与巴金先生见面的。下午三点零八分,我终于见到巴金先生了。他架着眼镜、穿着西装、系着领带躺在鲜花丛中,睡着了。我深深地为他三鞠躬。我的脚步挪得很缓慢,我要多看看巴金先生。这是我从小就熟悉的作家巴金先生啊!大厅里很安静,我没有听见音乐,也没有听见哭泣的声音。排着长队的人群默默地挪动步子,深深地練躬。大家仿佛怕惊动了熟睡中的巴金先生,步子迈得轻轻。大厅的左边,我看见了李小林女士,李小棠先生,还有其他巴金先生的亲属们。从进入大厅到走出大厅,只三分钟时间。但这三分钟时间,将在我心里永恒。

走出大厅,我依然久久不愿离去。我请同行给我在黑底白字“为巴金先生送行”前留念。那一刻,我感到无比荣幸:我见到巴金了。我为巴金送行了。

广场中、大树下仍旧拥满着人群。人民的作家人民爱。这时光,人人都可以来与巴金先生见面。大家庄严肃穆,却没有眼泪。我望着路两旁一排又一排的花圈,想起14岁第一次读巴金先生的小说《憩园》时,就梦想见到巴金先生了。那时候我固执地认为,书中那个作家黎先生就是巴金先生本人。

巴金先生在书中告诉我们给人间添一点溫暖,揩干每只流泪的眼睛,让每个人欢笑。”那时候我父亲的“右派”错案还没有纠正,看到这样的句子,心里一阵感动。接着巴金先生又在书中说我的心跟别人的心挨在一起,别人笑,我也快乐,别人哭,我心里也难过。我在这个人间看见那么多的痛苦和不幸,可是我又看见更多的爱……”读完这部书,我看到了一个孩子对落难父亲的爱。那种“爱”强烈地震撼着我。从此,我14岁的心里再不抱怨父亲为什么是“右派”,为什么让我们活得抬不起头来。

巴金先生在后记中,最后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人不是嚼着钞票活下去的,除了找钱以外,他还有更重要、更重要的事情做。”这句话,后来让我明白了他所指的含义,同时也影响着我,让我对自己的追求有了更清晰的目标与理念。

不多久,我们就要上车回杭州了。然而我迟迟不愿离去。我还想再看看巴金先生。尽管我知道,我一回到家里捧起他的书,他又回到我的视线中了。但这一刻,我特别想再看看他。我把脖子伸得长长的,仿佛越过无数个拥挤着的人头,就能再看见他似的,心里充满着期盼与凝重。

汽车的发动机隆隆地响了起来。我坐在车上,想起有一次听陈思和先生讲:“巴金晚年写《随想录》时,由于年岁大,手颤抖得厉害,每写一字都很痛苦。有时右手停在那里一个字也写不出,要用左手推一下才可以写下去。”我便深深地感到了一个老人的忏悔、艰难、固执与“以血代墨”的沉重。这样沉重的人生,老人度过了一辈子,却仍然紧紧守住不愿放弃。

回到杭州时,天已经全黑了。我走在回家的路上,耳畔一遍遍地想起巴金先生为之恪守了一生的誓言为了信仰,为了理想,我是可以牺牲我的一切的。”

2.让苦难变成海与森林

——记陈思和教授

最早读陈思和教授的书,已经是1998年了。那时候我刚从美国访学回来,第一次得到陈教授的赠书《黑水斋漫笔》,心里很高兴。望着他鲜活的签名与盖章,便由衷地感到一股温馨。正如他书中夹着的短信所言这年头最快活的事,就是读到朋友的作品了。”我是一字一句,从头到尾读完《黑水斋漫笔》的。《黑水斋漫笔》给我的知识量与信息量都很大。我在此书中知道他早年师从贾植芳先生,知道巴金这个名字刻进他的脑际,源于《憩园》中被妻子与大儿子赶出家门的杨梦痴瘦长褴褛的影子,在夕阳下慢慢移动,而他的小儿子寒儿为寻父爱的情节,震撼着当年同样年少的陈思和的小小心灵。从此,朦雎中的少年陈思和觉醒了。

陈思和的恋父情结是与生俱来的。在他20个月的时候,父亲便“支内”常年居住西安。他随母亲、外祖父母与两个妹妹居住上海。父亲烟酒厉害,有时寄些钱回家有时就不寄。母亲毎月都愁家里的开销。14岁的他不得不担当家庭“主管”,由母亲给他60元左右,负责开销全家生活。小小陈思和要承担一个大家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与三顿饭菜、房租水电费,实在是件不容易的事。但他承担了下来。这苦难的日子,引起我的共鸣。当读到他因为没有钱,只能买6分钱一只的酱麻雀权当是酱鸭时,我的童年的、少年的苦难场景,如同电影一样一幕幕展现在眼前。书读到此,我与作者的心灵完全相通了。就像作者当年刻进“寒儿”与“杨梦痴”一样,我的脑际里刻着一个小小少年为全家的开销用空火柴盒分门别类地写着“房租费”、“水电费”、“菜金”等,以及他拎着一串酱麻雀时,那种想告诉妹妹权当是酱鸭的欣喜与苦涩的心情。

读罢《黑水斋漫笔》,我得出了一个结论:他是一个海。于是我决定在这个海里,做一块海绵。当天便去图书馆外借部,借来了他著的《人格的发展:巴金传》、《马蹄声声碎》、《中国新文学整体观》。这三本书我尤其喜欢《人格的发展:巴金传》,它是我所看到众多巴金传记中最具个性和学术特点的作品。全书以“人格的发展”为主线,勾勒巴金前半生人格形成、发展与高扬的历程,表达经过“五四”洗礼的一代知识分子,在20世纪上半期中国风云变幻背景下,探寻真理、寻找道路的艰难历程。让我们看到作者笔下的巴金,是立体的、有着信仰与理想的。而这信仰与理想,又是极其真诚的。它使我们很平实、很朴素地接近巴金。它又为我们能够明白无误地解读巴金作品,开启了一把钥匙。

我漫游在《人格的发展:巴金传》中,在字里行间呼吸着;感觉着作者是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触摸,用自己的智慧去明白、去接近巴金、懂得巴金的。懂得巴金多么不容易。作者能透过外表看内质,透过时代背景看思想深度,透过明白易懂的文字,看藏在语言背后的力度。特别当作者谈到巴金晚年撰写《随想录》时,由于年岁大,手颤抖得厉害,每写一字都很痛苦。有时右手停在那里一个字也写不出,要用左手推一下才可以写下去。我顿时感到了一个老人的忏悔、艰难与固执,这艰难与固执让我体会着老人“以血代墨”的沉重。这样沉重的人生,老人度过了一辈子,却仍然紧紧守住不愿放弃。不放弃,老人在痛苦中才能感到生命的疼痛、充实与力量。这是多么高贵的人格魅力,不由得让我想起老人晚年强调的“说真话”。

《中国新文学整体观》,是陈教授1987年6月出版的一部纯理论著作。这许是他第一部理论著作。它让我看到当年一个青年学者用“整体观”的视角,探索与阐释中国新文学史的野心。我一章章地读下去,发现每一章都有着从“五四”到“新时期”的历史环节,它们不是局部的、某一历史阶段的问题,而是贯穿整个新文学史的现象。这对当时“西学东渐”,不少学者追随萨义德、德里达、海德格尔等西方热门理论家时,年轻的陈思和却有着自己的设想与对中国新文学整体观的探索。这不能不说其出发点与生命内核,都是在为后来属于他自己的理论体系,打下扎寒的基础。

我始终认为理论有别于评论,理论是创造思想体系的。而一个学者要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又何其艰难。陈教授的这本理论著作,不是大而无当的空头理论。它让我感到一‘实在,一种能够触摸中国新文学史“前三十年”与“后三十年”的关系,中国新文学现代主义思潮与现实主义思潮的关系,中国新文学当代意识与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正如他在此书第68页中所说中国新文学每完成一个圆形的轨迹时,总是高于原来的起点,而不是封闭住自身。”读完全书,我并没有感到理论书的枯燥。这在于陈思和写得比较“贴”。他在阐述其观点的同时,总是有具体的文本实例,让读者有枝可依。即使写到西方文化在宇宙观上的差异,他也会写得比较具体而形象。这便是我后来一本又一本,阅读他的理论与评论著作的理由。

然而我生性怯懦,多年来与陈教授的交往并不多。除了给他寄我的新书,便没有什么联系了。读他书后的一些感想,一些观点,也一直藏在心底,一年年积累。我知道陈教授很勤奋、很用功。他自小遵循“黎明即起”的古训,为让自己不睡懒觉,十几岁时便苦读得有点儿自虐。毎天临睡前必喝一大杯白开水,不到“五更”,非醒来入厕,接着就披衣而起。他常常敲自己的警钟:“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在他看来,睡个懒觉便是何等的堕落了。

2001年初,我买到陈教授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此书是大学中文系必读之书。它打破了传统文学史的写作格局,将文学史知识压缩到最低限度,以共时性的文学创作为轴心,在对具体作品把握和理解的基础上,以文学史多元化的整合视角,对作品做出多义性的解读与途释,从而探究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在国家意识形态的强行整合下曲折地延续、生存与发展的流程,力图将文学史成为一部知识分子的灵魂史。显然,这是一种陈思和在杭州文化史文学观的体现,它所强调的是打破以往文学史一元化的整合视角,以共时性的文学创作为轴心,构筑新的文学创作整体观。书中有不少作家图片,以及作家的简介,读之感到亲切。

《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都是作者近些年的作品。在《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中,我对他那篇《当代文学观念中的战争文化心理》,尤其感兴趣。作者谈到从抗战爆发到1949后,到“文化大革命”这40年,是中国现代文化的一个特殊阶段。战争因素深深地锚入人们的意识结构之中,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形态和思维方式。当带着满身硝烟的人们从事和平建设事业后,文化心理上依然保留着战争时代的痕迹。作者准确无误地道出了那个年代,人们对外来文化的本能排斥。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讲述了现当代名著12部。《狂人日记》、《生死场》、《电》、《雷雨》、《边城》等,其中也谈到文本细读与文学史教学。关于教学,让我想起陈思和自2001年9月任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在半年时间内就做了两件实事:一、改革系务,实行系务决策民主化和公开化。建立中文系内部局域网,将系里所有决策计划上网公布;将所有牵涉到职称评定、出国讲学、进人留人的事情全权交给学术委员会,由民主投票决定,再成立全体教授会,共同策划系里事务。二、课程改革,重新建立以原典精读为核心的中文系课程计划,计划在中文系一二年级阶段共开设20门原典精读课程,让学生掌握一套扎扎实实的“看家本领”,不讲宏大叙事,老老实实读文本。

陈教授的才能是多方面的。除了教学上的改革,他还出任《上海文学》主编。这与他崇尚巴金有关。他说:“巴金不仅仅是作家,他还是出色的编辑家,编辑出版活动贯穿了他一生。”当然陈教授之所以受聘出任刊物主编,首先是对《上海文学》20多年坚持纯文学道路的钦佩,其次是源于对把一生献给文学的已故前任主编周介人的怀念。同时他有自己的主张与理念,并一定要像巴金一样,给文学作者搭建一个好的平台。

第一次见到陈教授,是他来杭州“浙江人文大讲堂”演讲前。那天已经是晚上九点多了,我一下出租车,便远远地看见陈教授站在大厅里等候我们。他与图片上的形象没什么两样,但他的个子比我想象的高。我们就坐在宾馆大厅的咖啡厅里闲聊,此时咖啡厅只坐着我们三个人,很安静。虽是第一次见面,但彼此都有一种见过的感觉。

我女儿今年考上北大中文系,陈教授赠她一本《谈话的岁月》。我们的闲聊就从我女儿的学习、弹钢琴、写小说开始,聊着聊着,时光不知不觉已过去了两个小时。陈教授第二天一早要演讲,我们便起立合影留念。告别时我说明天我们一定来听您的演讲。”与陈教授见面,只感到时光匆匆。我满脑子想着他一整套有关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理论,如:战争文化心理、民间文化形态、潜在写作、共名与无名等文学史理论新概念。本想与他好好探讨,见到他时却只字未提,留下深深的遗憾。第二天上午“浙江人文大讲堂”,近千名来自社会各界的观众,倾听了陈教授关于《人文教育的位置》的演讲。我与女儿都是第一次听陈教授演讲,只觉得他的演讲流畅、朴实又幽默风趣。什么是人文教育?陈教授的观点是没有人文理想是不行的。什么样的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什么样的人才产生什么样的社会,教育永远是最重要的。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世界就是心灵世界,也就是人性的世界。”这些天我又从图书馆借回来了陈教授的《不可一世论文学》,及他与杨扬编著的《90年代批评文选》,很想读他2004月4月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草心集》,该书有他为纪念母亲去世而写的《母亲的手》。亦有他的导师贾植芳与师母感天动地的夫妻情,还有怀念杭州籍作家无名氐先生与论述鲁迅的《野草》等。说起鲁迅’我的思绪就跑得快。鲁迅20年代不在教育部做官,靠赚稿费为生。《野草》是鲁迅转型期的作品。它的语言旋律与节奏感,使人感到时而铿锵、时而悠扬、时而跳荡急促、时而舒缓沉重。这节奏感无疑是鲁迅灵魂游离了躯体的杰作。

记得陈思和写过《三论鲁迅骂人》一文,他对鲁迅的了解与理解都是透彻的。他说:“我有时候总会情不自禁地感到庆幸:幸而中国20世纪文学有了鲁迅,就如同欧洲的20世纪文学有了卡夫卡。后者在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中真实地感受到了压抑与绝望,而前者则对本国的精英们梦寐以求的西方现代化的样板左一为林白抱着深深的疑虑。似乎只有鲁迅才敢说:‘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意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意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一种哪儿也不向往,没有第二的空间也没有第二的时间,就只是牢牢地粘在现实的土地上,与种种鬼魅死缠烂打,并由此,升腾起中国知识分子的良知与灵魂。”这部《不可一世论文学》的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作家心迹探讨,有论述王安忆、阎连科、张炜、莫言、韩少功、林白的小说。下编:跨越世纪之门,是一些“序”文。

同类推荐
  • 怒放的爱恋

    怒放的爱恋

    民国名人是名副其实的风流一代,其婚恋故事更是长久以来后人关注探索的焦点。他们留下了大量文字优美,情感真挚、又自然流露出学识趣味的情书,这些文字便成为一份岁月的动人遗赠。名人们的日常生活、心灵世界在其中得到了最至情至性的展现。
  • 蓝色火焰(纪伯伦全集)

    蓝色火焰(纪伯伦全集)

    本集整理了对纪伯伦影响较大的人物与之互通的书信,这些书信在纪伯伦短暂的一生中给予他鼓励与慰藉。在亲人中,本集收录入了纪伯伦与父亲、与堂弟奈赫莱·纪伯伦的书信,在这些书信中,纪伯伦传递出了对亲人的浓浓亲情。在友人中,本集收入了纪伯伦与诸多良师益友的通信,表现了他们之间纯洁、珍贵的友谊。
  • 读者精品(生活百味)

    读者精品(生活百味)

    生长在大江北岸一个城市里,那儿的园林本是著名的,但近来却很少;似乎自幼就不曾听见过“我们今天看花去”一类话,可见花事是不盛的。有些爱花的人,大都只是将花栽在盆里,一盆盆搁在架上;架子横放在院子里。院子照例是小小的,只够放下一个架子;架上至多搁二十多盆花罢了。有时院子里依墙筑起一座“花台”,台上种一株开花的树;也有在院子里地上种的。但这只是普通的点缀,不算是爱花。
  • 抒情散文精品文集

    抒情散文精品文集

    读一篇优美的散丈,优如品一杯好茶,那沁人心脾的芳香令人久久难忘。经典的散文总是闪烁着智慧和哲理的光辉,这光辉如同夜空中的星星,照耀着我们人生的旅程。每个人在走向成熟的路上,都应该沐浴这种思想的光辉,接受这种精神的洗礼。
  • 时间背后的河流

    时间背后的河流

    《时间背后的河流》收录了叶延滨最重要短诗作品,主要包括《干妈》、《环行公路的圆和古城的直线》、《囚徒与白鸽》、《寺中扫帚声》、《蜜月箴言》、《时间到了》、《最后的年轮》、《现代生态学》、《月族》、《石碑与青藤》、《一个人在城外》等百余首,供文学爱好者欣赏。
热门推荐
  • 孔子传(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

    孔子传(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小女子闯江湖

    小女子闯江湖

    【此文很纯、很痴情】左手江山,右手美人,他想拥抱美人,奈何江山阻拦了他的脚步。她,一个小女子,独闯江湖去。美男求爱,我是否能在红尘中,忘却曾经的爱?罢了!我独独难忘,你!京城内,你是否和我一样,在思念着,我?
  • 皇后有令:皇上清仓大甩卖

    皇后有令:皇上清仓大甩卖

    原书名【皇帝欠管教之冷帝的宠后】某皇后很痞,很无良,很没节jie操。打得过流mang氓,斗得过小三,开得了鸭dian店,泡得了门主,气得死帝王。后妈曰:爱她就要虐她。俗话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过程不悲怎能衬托结局有多甜。一睡皇帝误终身,某皇后嘴角一勾,“皇上,你敢娶我么?”管他是门主还是宫主还是皇帝,只要他是男的,活的,而且是美男,本宫都要不顾一切的抢回家!爱情来了不要等待,come,快把他装进碗里来~~~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方圆

    方圆

    从而引来无数的责难和阻挠,然而他们并没有选择逃避与委曲求全,一对希望得到自由和爱情而又“不相般配”的男女梁世云和林霞“不合时宜”地走在了一起,而是选择了“大逆不道”的私奔之路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狂性总裁

    狂性总裁

    言冷煜的故事,《负情总裁》爱情,可以经得起等待吗?一次相遇,让他的影子刻印在她的心里,无法磨灭。她知道那是爱情。她也知道,他心里一直住着一个人。而那个人并不是她。看着言冷煜忧郁的面容,她的心也跟着痛着。所以,她决定守护他。她会用她的爱,她的付出来抚平他心中的伤痛。可最终换来的却又是什么?一次又一次的伤害。“把孩子打掉。”当言冷煜看到那张体验单的时候,无情的说道。“冷煜,你再说一遍。”欧雨芬听到了自己心碎的声音,可是她从始至终都不肯让眼泪掉落下来。她不相信言冷煜会如此的狠心,那是他的孩子啊。“说一万遍,我也不会改变主意。”“好。言冷煜,如果把孩子打掉,我们之间的关系就到此为止。”心痛得止住了呼吸,他真的是如此的狠心。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心里爱着的那个人。既然如此,那么她会放手的。但是她不会像他那样狠心,她会把孩子生下来。但是这个孩子是她一个人的,不是他。她的生命里,再也容不下言冷煜这个男人。为了爱,她嫁给了他,即使知道他的心里一直住着其他人。他恨她,她爱他。所以加诸在她身上的,她都一一承受,无怨无悔。新婚夜,被他强暴。抱着她,可是却喊着其他女人的名字。无怨的忍受着他的花心,无悔的忍受着他加诸在她身上的种种污辱。可她的心不是无坚不摧的,也会伤痕累累的。她一直在等待,等待着属于他们的幸福重现。可她还要等多久?为什么时间一直在流逝,却什么都没有改变。唯一改变的是她认清了她一直不愿意承认的事实。既然在一起只会互相伤害,只会更加痛苦。那么就让她离开吧,让他们彼此成为陌生人。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狂性总裁》有视频了,非常感谢,亲爱的宝宝哦,谢谢你帮我制作这么精致的视频。爱死你了!连接地址:更新时间:晚上五点半至七点已完结的文:《囚情索爱》朋友的文:江渔:《救赎》
  • 盗墓修神

    盗墓修神

    他是个幸运儿,奇遇、历险中能挖出绝世功法、奇珍异宝、灵丹妙药、神器法宝、惊天秘密、甚至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强者之路,这都是挖出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书《龙象传说》发布了,目前急需推荐票与收藏,希望兄弟们能多多支持下新书!!!!★★★★下面有直接链接地址,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一湘春

    一湘春

    自打出娘胎起便缺了一魄怎么办?是找国师,还是找国师那妖孽横生媚骨天成的得意徒儿?抑或安安心心待在萧颛羽翼之下?每当我思考这个问题时,师兄总是笑着戳我,随即仰天长啸道:要补魄,请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