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7800000024

第24章 灰色的历史底片(3)

罪犯王建荣,现年26岁,白水县农民,因婚姻问题产生悲观轻生思想,留下遗书,携带爆炸装置,于3月19日中午1时许来到秦俑馆附近的华岳摄影部秦代服装照相点。当工作人员为其拍照时,引发爆炸。除王犯当场炸死外,另两名照相点工作人员也被炸成重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省公宣)

《陕西日报》的这则报道,实则是临潼县公安局于前一日所发通报的改写,其内容基本重复。只是《陕西日报》在报道中将临潼县警方通报中的“在仿造的铜车马上照相”几个字悄悄地隐去了,其目的是为防止读者将仿造的铜车马误为真正的铜车马,而引起不良的社会效果。

但是,作者的这番苦心最终还是没有达到目的。就在爆炸案发生的不几日,当地农民以及西安市众多的市民、游客,还是把假的当作真的流传开来。直到十几天之后,仍有不少乘客还在议论“秦俑馆铜车马被炸”的消息,其活灵活现、令人大惊失色的描绘与叙述,仿佛让听众觉得他们似乎亲眼目睹了秦俑馆铜车马被炸的惨象,如此演说使得四座皆惊,为之哗然和感叹不已。然而,所有的演讲和宣传者都不过是以讹传讹而已。真正的现场目击者或许正是本书的作者。

3月19日上午11时40分,我结束了对秦俑馆一位工作人员的采访,像往常一样手提采访包,来到馆外当地群众开办的饭摊前津津有味地吃着兰州拉面和夹馅烧饼。12时半又来到了一个茶摊前品尝关中的大碗茶,此时的我断然不会意识也不可能意识到,20米开外的不远处,将在40分钟后发生特大爆炸案。

但事实毕竟发生了。

当我捧起大碗茶,准备一饮而尽并向主人告别时,身旁突然响起了一声惊天动地的炸雷,我的身心在雷声的震撼中蓦地颤抖了一下,不等在懵懂中醒过神儿,手捧的大茶碗里已不偏不斜地飞人了半截手指,淋漓的鲜血将大碗茶染成殷红的浆汁。

我抬起头,向爆炸声的中心部位寻声望去,只见刚才还完好无损、专供照相使用的“铜车马”随着腾起的硝烟和尘土顷刻化为无数块碎片,在天空中飘荡、翻滚。透过浓浓的烟尘,依稀可以看到两条大腿和一个人头从树梢和房顶上慢慢滑下,几条身影如同在电影中播放的特技镜头,先是蹦跳起来,再是张扬着双臂缓缓倒下去……

硝烟散尽,人群从四处涌来。“铜车”已荡然无存,“铜马”则伤痕累累。令人惨不忍睹而又胆战心惊的是,那从树梢上落下的人头和半截臂膀仍在微微颤动,四周仰躺着十几个被炸伤和惊昏的男女。黄色的土地上涌起黑红的血水。

惊骇、迷惑、恐怖……现场一片混乱。

有清醒者拨开骚动不安、惊恐不已的人群到附近的派出所挂通了医院和公安机关的电话。几十分钟后,医院的救护车和临潼县公安局的警车相继开来,并迅速投入了各自的营救和侦破工作。

我在帮助医护人员将受伤者抬上救护车后,留在原地跟踪公安刑侦人员的侦查足迹,并打开了采访本记下了侦破此案的详细经过。

有目击者向刑侦人员反应:中午1时左右,有个长发高个身披大衣的青年人,手提一个不大的棕色皮箱来到“铜车马”照相服务人员面前问道:“秦俑馆的铜车马在哪里?”两名专管招揽生意的年轻服务员立即答道:“这就是秦俑馆的铜车马,快照个相吧。”

提皮箱的青年人望望面前的“铜车马”,没有吭声和动作,冰冷的面部表情给人一种淡漠和犹豫的感觉。

“快照吧,机会难得,你看这铜车马多好。”服务员以惯有的招揽顾客之道,自以为已准确地猜中了青年人踌躇不前、犹豫不决的表情是吝惜钱财的心理反应,于是又极力鼓吹劝说,终于使年轻人来到了开票处,拿起笔写下了“白水县尧禾镇北草村王建荣”的地址和姓名。身边的服务员露出了淡淡的微笑,似乎在暗自庆贺又一次胜利。

可惜,当青年人放下手中的笔,以和服务员同样的笑容大踏步踏上“铜车马”之时,死神悄悄地降临了。

青年人刚刚坐稳,摄影师便举起早已准备就绪的相机。一声“咔嚓”的轻微响动还没有落下,便是一声惊天动地的雷吼。青年人的碎尸乱骨飞向天空的同时,“铜车马”的木片和铁筋毫不留情地楔入两个服务员的胸部和小腹下方的致命部位。其实,当救护车匆匆赶来时,医护人员和目击者心中都一样地明白,这两个均为19岁的青年男女,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这个繁华的大千世界再也不属于他们了。

值得庆幸的是,为青年人照相的摄影师尽管在爆炸的轰响中倒入了尘埃之中,但死神没有收留他,依然让他在这个世界上暂时留存下来。因而,他怀中相机里那个摄有青年人面貌的底片也成为刑侦人员迅速、准确查清罪犯的重要依据。

当然,这只是部分目击者向刑侦人员提供的一些情况,与事实小见得完全相吻合。而另一种说法却让人更感到惊恐:罪犯王建荣乘车来到秦俑馆前,他将装有烈性炸药的小型手提箱隐藏在身披的大衣内,走进秦俑馆并越过两道警卫防线进入一号坑展厅,结果发现展厅中只是站立着一片泥塑的“瓦爷”,便不感兴趣地走了出来,寻找他要找的爆炸目标--铜车马。但当他踏上铜车马展厅门口的台阶时,他的手提箱由于身体的抖动从大衣内暴露出来,并被守卫人员及时发现。因秦俑馆早已制定了不许游客提包进入铜车马展厅的规矩,故此他的爆炸阴谋没有得逞而转向馆外的假铜车马。

从实际勘察和大量的走访调查推断,这种说法也不是没有可能。如果不是这样的过程,那么,罪犯从上午11时进入秦俑馆停车场到下午1时实施爆炸,在这长长的两个小时内他会干些什么?

在遍地血污、碎尸、残片的爆炸现场,几乎所有身穿警服和便衣的公安人员都在忙碌着勘察、测绘、照相、化验……只有一个人没有动。他站在现场一侧静静地观察着面前的一切,面部表情沉重而严肃,忧虑而焦躁不安。我知道,在这极为复杂的情愫中,最能使他感悟的是什么。

我轻轻来到他的面前交谈起来,我和他早已认识并打过数次交道。他是秦俑博物馆公安科科长冯得全。

“又给你敲了一次警钟。”我说。

“嗨!”他打了一声招呼,“何止是一次警钟,简直是在我心里捅了一刀子。前几年在上海湛江饭店发生过一起爆炸案,凶手是个女犯,炸死了两个人。后来公安机关审问罪犯时,她说最初是想来秦俑馆引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来成,结果在上海实施了犯罪行动。早在那个消息传来时,警钟就在我心里敲响了。”

“如果这个罪犯真的将出土的铜车马炸毁,我看对你这个公安科长的处理绝不会轻。”

他苦笑着轻轻摇摇头:“对我怎么处理倒不重要,也无所谓,只是遭受的损失和影响恐怕不呈能想象的了。”

“我们应该在兵马俑坑和铜车马展厅安装像机场检查站那样的检测器,这样或许就能避免恶性事故发生。”我望着他阴沉的脸,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他长叹了一声,又摇摇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难了。不用说安装检测器的投资问题,即使安上,这么多的游客又以怎样的方式和程序进行检测?秦俑馆毕竟不是机场。现在惟一的办法就是提高警卫人员的素质和辨别能力,加强责任心与使命感,别无他法。”

我点点头,心想他说的也许符合秦俑馆的实情,在这块满是血污的土地上,他惊恐而又威严地站着,他在为整个秦俑馆的安全而陷于深深的不安与沉思之中。

秦俑馆前的爆炸案,不仅给秦俑馆领导人和工作人员又一次敲响了警钟,也在他们心中蒙上了一层浓浓的阴影,增添了一分沉重的忧虑。就在爆炸案发生的当天晚上,正在西安办理公务的袁仲一馆长,立即返回秦俑馆,召开了全馆工作人员紧急会议,在强调了全体人员要提高警惕的同时,又对公安科和警卫中队格外叮咛一番。

会停了,人散了,袁仲一的心情依然无法平静。他曾几次从宿舍里走出来,仰望时隐时现的星斗,独自一人在漆黑、寂静的夜幕中徘徊。他深知,只要秦俑馆存在,罪恶还将会在这里发生,如果哪一天秦俑博物馆的文物遇到不幸,他这个一馆之长该如何向中国乃至世界人民交待?

同类推荐
  • 叛逆的灵魂(纪伯伦全集)

    叛逆的灵魂(纪伯伦全集)

    此书将纪伯伦的小说及话剧作品首次完整集结,并配有纪伯伦为该书特别绘制的插图,十分精美。纪伯伦的小说及话剧作品充满了反叛的精神,正如他所说:是在深渊最深处对自由之神的呼唤。《叛逆的灵魂》呼吁人民打破奴性的桎梏,纪伯伦也因此激怒了当局政府而被驱逐;《草原新娘》歌颂了爱情的纯洁,并控诉舆论与礼教对爱情的摧残;《被折断的翅膀》是作者以自己的一段经历为蓝本而作的凄美的爱情故事,文中的哀恸与绝望扣人心弦。此书没有纪伯伦在《先知》等其他作品中一贯的包容、温柔的模样,而是满满的愤怒与不平,他将他一生中所有的无奈与绝望都借文中主人公的口呐喊出来,震撼人心。
  • 生命第一:5·12大地震现场纪实

    生命第一:5·12大地震现场纪实

    许多人不想重现汶川大地震的灾情,是因为人的生命在那一刻变得极端的脆弱与痛苦、无助与悲恸。但这是历史,这是客观。不记述这生命之苦,就不知道人类从动物世界走向衣冠楚楚、讲吃讲穿的文明历程的每一步痛苦与辉煌,这对人类更好地走向未来也是无益和有害的。
  • 中国船

    中国船

    军人加诗人,他的诗,首首都饱含着对祖国的热忱,对历史的关注,对生活的深情,他是把自己整个心灵都放进诗句中写作的诗人,因此写出的诗有血肉、有骨骼、有痛感、有生命,有极大的情感冲击力和震撼心灵的力量。
  • 解放石家庄(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石家庄(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石家庄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心旅拾遗(高平作家丛书)

    心旅拾遗(高平作家丛书)

    出国,一个新鲜而梦幻的字眼。出国之旅,其心情的激动可想而知。赫尔辛基、巴黎、卢森堡、慕尼黑、佛罗伦萨、罗马、梵帝冈、威尼斯……一个又一个城市,一个又一个国家,天涯路漫漫,融入了她的脑海,融入了她的浮光掠影的记述里。
热门推荐
  • 郭沫若的青少年时代

    郭沫若的青少年时代

    郭沫若的少年时期,生活在“从封建社会向资本制度转换的时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阵痛,塑造着一个叛逆的性格;时代大潮的激荡,则玉成了一个弄潮儿的辉煌。郭沫若在文学、历史学、古文字学、书法艺术等领域都成就斐然。他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卓越超群的文化伟人。
  • 儿子太绝色

    儿子太绝色

    如卧冰上,刺骨的寒从身下透来,冷的我想在多睡一会也不行,不得不睁开眼睛想寻一床被褥。这是哪儿?不是熟悉的蓝粉色天花板和那盏水晶吊灯,取而代之的是黑乎乎的石顶和满布的钟乳石。昏黄的灯光下看不清楚,隐约可以知道这里应是一座洞府。怎会这样?绞尽脑汁也想不起自己为何会在这里。记得上学的途中,因一辆飞速而来的大货车刹车不及,撞上了人行道,最后的记忆就是扩大的车头和众人的惊呼,来不及疼痛……
  • 宅女妖妻:这个夫君有点坏

    宅女妖妻:这个夫君有点坏

    突然而来的赐婚,伴着清晰的梦境,入了轮回。洞房花烛,竟见了那一身久藏于心的皮相。费力的讨好,只求一分安守,却不想步步走错,没了退路。在这深宅府院,吞噬了七情,了却一颗玲珑心,却独独留下了蛇蝎。心狠上位的烟尘女子,纯真无邪的林家姊妹,一个当家夫婿,纷纷收了身旁。众人各房心思,身边还偏得个机灵小姑子,分分推着上前搅。一个又一个阴谋,一环又一环心计,等心明之时,早已由不得自己。和尚说,了了这众生之缘,方得回返之道。可眼见了这些,心痛,心狠,心惜,心绝,心念,又何能得来了却?“这一步,走出去万劫不复,退回来,则后患无穷。”鸟为食亡,人自相争,后院深宅,自来便不是安心得理之所。
  • 灵罗戒

    灵罗戒

    大毅力,走上强者之路!一步一步,踏上最强掌控者!
  • 异常生物见闻录

    异常生物见闻录

    郝仁,人如其名,是个好人,理想是平平安安过一辈子,当个穷不死但也发不了财的小房东——起码在他家里住进去一堆神经病生物之前是这样。一栋偏僻陈旧的大屋,一堆不怎么正常的人外生物,还有一份来自“神明”的劳动合同,三要素加起来让郝仁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忙碌的房东和最高能的保姆,最混乱、最奇怪、最不正常的房客房东的故事就此开始。“自打在劳动合同上摁手印那天起,我就知道自己是上贼船了……”
  •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三十六计·孙子兵法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三十六计·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是“中华国学经典读本”之一,由孙武编著。《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存最早、最负盛名的古代兵书。《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谋略著作。
  • 一个女人的回忆录

    一个女人的回忆录

    这是一个女人的故事,记录的却是跨越了大半个世纪的变幻风云。貌似平静的叙述背后,娓娓道来的是一个普通女人在中国新旧交替的历史大潮中,被托起,被摔下;被折磨,被消耗……她个人的悲喜剧中,隐藏的却是整个社会的动荡。本书的文字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个人命运和整个国家的命运是那样的息息相关。与当下红男绿女们的喜好相比较,作家似乎更愿意去回眸历史的浮云,关注我们当代人内心的浮躁不安与惶恐。阅读过去,正是为了更好的迎接未来。
  • 外星人大图说(天文科学丛书)

    外星人大图说(天文科学丛书)

    《天文科学丛书:外星人大图说》主要包括外星人丢失的婴孩、外星人青睐地球人、外星人目击报告、外星人频访美国等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科学性、前沿性和新奇性。
  • 一个人去旅行

    一个人去旅行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走进微生物(生命百科)

    走进微生物(生命百科)

    缉拿传染病的元凶抗菌良药青霉素的发明走进微生物生物分界林耐研究分类系统时,将生物分成了两界:植物界和动物界。但当显微镜应用于生物学后,人们发现了更多新的生物,细胞间的一些微小差异也被一一识别。这样,两界系统也就不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