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7600000024

第24章 我从哪里来

北京的知青大概有两伙人,有来自胡同里的,有来自大院的。来自胡同的多数为平民子弟,当然胡同深处也有些旧王府和达官贵人的私宅,后来住进些高官和名人。来自大院的一般都是军队干部的子弟,什么总参大院、总政大院、海军大院、空军大院的。大院的知青返城比较早,当兵了、上学了,这方面他们的门路多。兵团也算是部队系列,反正家长总能找到门路。苦了那帮“胡同串子”,家长都是寻常百姓,也想让孩子早点儿回来,可干没招儿,就靠孩子自己熬了。

我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冯敬兰自称是个“胡同串子”,小时候住在人民大会堂西边的一条胡同里,虽然也说着一口纯正得和皇族一样的京腔,但过的却是和老百姓一样的日子。先辈也曾吃香过,后来家道衰落,日子一天不如一天了。父亲也算是世家子弟,祖上先后有二十多人考取过功名,一位高祖是道光丙申年的武进士,后为道光的御前待卫。父亲本来已经当上了察哈尔解放区一个非党的副区长,可后来在一次政治运动中自杀了。那一年,敬兰只有六岁。没享着一天福,后来她却因此受株连,没少遭罪。

还好,“胡同串子”冯敬兰考取了北京当时最好的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女附中”,那是北京的“皇族学校”--共和国元勋的女儿基本都在这个学校读书。平民子弟都是因为学习成绩特别优异才进入这所学校,但他们被歧视的地位是不能改变的。1966年,文革刚刚开始时,敬兰是初三的学生,却受到那些当然的“革命可靠接班人”的批判,罪名是“作文总当范文,太清高”、“偷看《参考消息》”、“仇视干部子弟”,最严重的是她竟公开反对“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的口号。她在辩论会上说:“什么是混蛋?如果说,有点儿资产阶级思想的人是混蛋,那么我们都是混蛋!”当然,只是同学们互相批判,北师大女附中也不会出名,冯敬兰后来在一篇纪念母校的文章中说--

“八月初的一天,我们学校的党支部书记、48岁的女校长经历了一天的非人折磨后惨死。当年最好的女子中学,精英式教育,女校长最爱、最呵护的革命后代,来自为共和国流血奋斗的家庭,她们制造了北京乃至全国最早、最骇人听闻的惨案。”

也许为了摆脱心灵的伤痛,1968年6月,冯敬兰下乡来到了宝清县南横林子的852农场(20团)6营4连当农工。一个月后,队里安排她当气象员兼出纳,主要工作是每天四次记录风向、风速、湿度、温度,到月底时给大家发工资。

敬兰回忆,当时我找连里领导说:“我不行!我是初中生,出身不好,不是团员。我们同学中有不少出身好,又是高中生的,怎么让我‘脱产’?再说,我还没过劳动关呢!”

指导员说:“你太单薄了。等你长大一点壮一点,再过劳动关也不晚!”

那时,我身高168厘米,体重47公斤。一个月后,连里又安排我到连里的小学当老师。看到战友们下地回来晒得面红耳赤,衣服后背全是白花花的汗碱,我觉得自己不下地干活,好像做了亏心事。当时我负责教六年级和一年级,一年级的30个学生,是我挨门挨户招来的,大的12岁,小的才5岁。要命的是当时没有课本,每天教什么,全凭自己想。一年级还好说,从1、2、3和A、B、C开始。六年级很伤脑筋,只能从《毛选》中挑选短文,再自编些应用题,算作语文算术两门课。上课时,我给一年级讲课,六年级抿着嘴看,好像是上边来听课和检查指导工作的领导。给六年级讲课时,一年级的小孩就瞪大眼睛瞧着我。我看到他们神秘地交头接耳,于是拉了一个长声问:“你们在说什么?”小孩转过身指着六年级:“他们说,你的外号叫‘麻杆儿’。”课堂上一片哄笑。现在我还能想起他们的笑脸。

第二年春天,连里召开大会宣布营里任命的干部。冯敬兰一听,自己还是小学校的老师,她立刻跳到指导员面前大吵大闹。连里实在没办法,让她到了农工排。

敬兰说:“当时我就想让别人看一看,我也是能吃苦的,什么活我都能干,我和你们一样也是革命的。现在一想起当年连里干部对我的照顾,我的眼泪不禁从眼眶中流出,涌上心头的是感谢、感激和感恩--谢谢你们对一个18岁女孩子不懂事的宽宥!”后来,因为冯敬兰的文字能力强,被抽到团里参加工作组,派到种兽站搞“一打三反”。在那里,她认识了浪漫的诗人郭小林和他漂亮的恋人、当地姑娘小杨,他们的友谊一直持续了三十多年。这次又是小林介绍我结识了京城才女冯敬兰。

工作组完成任务后,冯敬兰被安排到团供应站当了文书,尽管全团都知道她是个难得的才女,可连入团都很难。指导员拿着她的外调材料对她说:“你妈和你说过没有,你爸是畏罪自杀的,你家是和共产党有仇恨的!”她含着眼泪向指导员说明父亲死亡的真实情况,可组织上还是把她划到了另类。

冯敬兰像背着沉重的十字架在泥泞的路上跋涉,想付出更大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她热心为全连职工家属服务,取暖期到了,她跟着车到煤矿为各家拉煤,顶着“大烟泡”为各家送布票。连里搞基建,她晚上忙自己的活,白天在工地上抬砖、拉石头。连里修水利时,她和大家一起到工地,挑淤泥,脸都冻肿了。1972年,在她22岁时终于入了团。这时冯敬兰看到了自己人生路上的一线曙光。紧接着,在1973年的推荐大学生中,她又面临着一次严峻的考验。

文革粉碎了一代中学生的大学梦,可这个重点中学的学生并没放弃自己的理想。在全连推荐时,冯敬兰在三个侯选人中得票最多。可到了团里被卡了下来,管事的组织股长说,冯敬兰的政治表现有问题。其实问题出在她曾给团领导写过信,反映一些现役军人的家属飞扬跋扈,主要批评了这位股长的夫人。结果这封信又转到了这位股长手里,这回他得到了报复的“机会”。在他的压力下,没办法,连里又进行一次推荐投票。这之前,已经有人散布,冯敬兰的父亲被人民政府镇压而死。结果敬兰的票又掉下来了。在决定自己命运的关键时刻,冯敬兰勇敢地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她到团里上访,揭露个别人的阴谋,团里派人来调查,又组织重新投票推荐,这次冯敬兰还是得票最多,团党委批准冯敬兰上学。可惜经过这一折腾,只剩下个齐齐哈尔医士学校的名额了。作为北京重点中学的初中毕业生,再去读一个中专,实在有点委屈。可她还是去了,因为这是正义的胜利。

在那个并不着名的学校里,冯敬兰过了四年平静的学习生活。那是个不平静的年代,文革的余波还时常在学校掀起波浪。冯敬兰还扮演着“反潮流”的角色,学生们要批判老师,她坚决反对,因为她目睹过自己的校长死在大批判中。学生要求学校废除考试,她坚决维护必要的考试。她在所有的考试中都是名列前茅,连年是三好学生。在学校期间,冯敬兰和依安县的民办教师、她的同学王守先相恋并结为连理。他是一个下放农村的“右派”的儿子,兄弟六人,家里一贫如洗。下乡后母亲一再告诫冯敬兰:搞对象不要找排行老大的,不要找农村人,不要找东北人!这几条她全违反了。

冯敬兰说:“当时我可能正处于逆反的青春期,和我妈就是对着干。为此我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整个命运都改变了。后来,因为我,老王一家也改变了命运。”

因为嫁给老王,冯敬兰毕业时不可能回北京,连留校或分到一个比较好的城市的可能都没有。1975年7月,她和老王到条件还不如南横林子的逊克县逊河公社卫生院报到了。这个黑龙江畔极小的村镇很有名气,因为在这儿插队的上海知青金训华就是因为捞被逊河水冲走的电线杆而牺牲的。他们和老乡的感情比金训华还深,因为这对夫妻医生为老乡们的生命和健康起早贪晚、随叫随到。他们医术高又心地善良,把每一个病人都当成自己的亲人。

但是他们还是走了,因为他们的女儿出生了。和许多人一样,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把她一生都扔在这僻远的山乡。

敬兰能走出逊克,是因为她当年的同桌、和她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叶维丽(现美国马萨诸塞州州立大学教授)。那时,绝大多数北京知青都返城了,让自己如此有才华的老同学留在北大荒,叶维丽心里不安!正好她在《人民日报》当记者的母亲和华北油田的领导很熟悉,在女儿的强烈要求下母亲找了一位领导,那位可敬的油田总指挥写了条子,就这样冯敬兰和老王于1978年2月南下到了任丘,成了燕翎一个基层油田卫生所的医生。

说实在的,那里的条件远不如逊河卫生院,只有一顶帐蓬,简单的设备,加上他们两个人。老王天天和她吵架,闹着要回逊克。那时女儿在北京的母亲家,他们饭都不想做。就是做饭,吃完后谁洗碗,要下棋决定,当然经常是老王代劳了。实在没事干,老王和工人去打篮球。

冯敬兰无聊中拿起笔,她想当年我作文不错,不信就不能写点出东西。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一次参加在任丘办的文学创作学习班,她写了一篇反映知识分子经历的小说,晚上十点多钟河北文联主席、老作家徐光耀来找她说:“读了你的小说,我睡不着觉了。看来这一趟我没有白来!”后来这篇名为《路这样走过》的中篇小说发表在1983年第三期文学季刊《长城》上。这位曾写过电影《小兵张嘎》的老作家,从一篇中学生作文中发现了铁凝的才华,这次又从众多油田作者中发现了一位潜力丰厚的女作家。

后来,冯敬兰一发而不可收,佳作不断,在河北和全国石油系统都得了最高的文学奖。就这样,她加入中国作协、进鲁迅文学院学习、到北师大读研究生、其作品开研讨会就顺理成章了。在讨论会上,着名评论家唐因说:“冯敬兰的作品是一流的,我说的不是指她的所有作品,我指的是她的文学素质和文学品格。她有这样一些优点:对生活敏锐的感受,深沉的思考,有一种真诚的激情和一种广大的柔情。”

和那些文艺界的女名人一有名就离婚的惯例不同,冯敬兰和老王经过二十多年的磨合,过得越来越有滋味了。老王在一家医院当门诊部主任,冯敬兰通过自己的影响,把他的父母和兄弟都调到油田安排了生活和工作。

当然,最让老知青们佩服的是她对自己女儿的培养。这个网名叫“燕七”的姑娘,本来冯敬兰想安排她到母校借读,而且她的考试成绩斐然。可因为拿不起赞助费,又没有北京户口,她不能入学。敬兰曾给北京市委写信,要求给知青子女平等的待遇。1988年政府出台了可以为北京知青子女落户口的政策。当冯敬兰在西城区公安局为女儿落上户口那天,她竟在街上泪流满面。后来,“燕七”名正言顺地考进了着名的北京四中。四中毕业后,她又考上了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大学毕业后又考取了中国社科院的新闻研究所读研究生。这个特立独行的姑娘,读高中时就自己打工挣钱在外租房子住,大学还没毕业就自己挣钱买了房子。现在这位《中国青年报》的“白领”,在网上相当有名气,许多人是通过“燕七”知道她的母亲冯敬兰的。

应该说,中国石油界文坛的领军人物冯敬兰(中国石油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石油文联主持工作的秘书长)着作等身,知名度相当可以。但是她特别引起大家关注的是她在网络(搜狐博客:“看了又看”)上发表的那些特别有人文情怀的散文。比如她写女儿“燕七”的那篇《你是否相信陌生人》,还有《春游台湾--那个更“中国”的地方》。那篇《有感于林晓霖代父谢罪》就更火了(也是北师大毕业的林晓霖看了老同学章诒和的散文集《往事并不如烟》,马上给她打电话说,我的父亲对不起你的父亲,共产党对不起民主党派,我们共产党对不起所有挨整的知识分子。两位校友都泪流满面。就此,冯敬兰发了一番感慨。)。还有那篇《最后一课》(关于校长之死)像铁锤在敲着我的心,我还想抄录下来,让一代人勿忘--

“她们是谁?至今没有一个参与者站出来,说明真相,公开道歉。她们忘了吗?她们已经原谅了自己?是的。她们在努力忘却。她们用‘我当时是孩子,文革的责任凭什么要我承担?’来抵御社会良心的拷问,原谅自己。同时他们也念念不忘并放大着文革中父母被迫害给他们带来的伤痛。这是奇怪的一段历史啊!

校长之死虽然与我无关,作为那所中学的学生,我永远感到耻辱。女校长死于自己女学生的手下,是我们一代人的罪恶和羞耻。几十年一晃就过去了,如今我们的年龄已经超过女校长。用成熟的眼光审视自己,我们人性中那些丑陋的东西--私欲和野心,过分张扬的个性,强烈的表现欲,女人的嫉妒心、虚荣心和病态的虐待狂的心理,已是我们生命中的毒素。只有清除它们,我们的生命才更加健康;只有用理解和温暖去善待别人,我们的人生才会变得更美丽。”

我在另一篇知青故事中曾说,如果每一个知青在和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在经历许多苦难之后,能敬畏大自然,能爱护大自然,能养成惜天悯人的情怀,那么我们就不枉为北大荒人。

现在我要说,冯敬兰作为一个北大荒老知青,在饱经人生风雨后,能透彻地认识自己,认识我们这一代人,并毫不迟疑揭开我们的伤疤,我以为她是知青中的智者。

她的人文情怀,是我们的共同财富。

同类推荐
  • 冰海荣光--“雪龙”号南极救援脱困全纪录

    冰海荣光--“雪龙”号南极救援脱困全纪录

    本书全景式地再现了"雪龙"号船在严酷的南极冰海上演的惊心动魄的一幕一幕:"零经验"救援--身陷险境--抓住时机--脱困突围,在大片式展现的同时,将事件置于人类南极探险史、中国30载南极科考史、中国海洋战略发展成就和对南极科学考察的巨大贡献等宏大背景下,较好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思想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体。全书汇集280张极其精美的相关图片,让本书极富现场感、震撼感。
  • 中华诗词名句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中华诗词名句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本书搜集了大量的中华诗词中的经典名句,并配有解析,如“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树欲静而风不止”、“英雄一入狱,天地亦悲秋”等。荟萃了流传久远、脍炙人口、有欣赏和实用价值的名言佳句两千多条,编选的典籍从孔子整理的《诗经》到民国时期的著作,历两千多年。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诗文词曲千古绝唱;开卷有益,领略宠中华民族文化千年辉煌。注释准确疏通词义,言简意赅,权威考证。鉴赏精辟,深入浅出,优美精当,陶冶情操。
  • 人皆有错:名家经典

    人皆有错:名家经典

    科学是美丽的,科学中有对真善美的追求。《人皆有错(名家经典)》所辑文章,既有对自然奥秘的探索,也有科学研究的心得体会;既有科学与艺术、科学与人类文明、东西方科学的对照,也有对科学未来发展状况的争辩与沉思。读之,可以开拓科学视野,可以深味科学思想与精神,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块好奇、怀疑、智慧的疆域吧!
  • 村夫野话录

    村夫野话录

    《村夫野话录》旨在让形形色色、光怪陆离,有着怎样闪光的头衔、动听的言辞、华丽的外衣都显示出本来面目。具体内容包括《更要提倡听真话》、《重举轻落官员笔》、《善事也要讲“成本”》、《活出味儿来》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美丽的散文

    美丽的散文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巅峰权臣

    巅峰权臣

    周世平,小公务员,犯错弃世,穿越来到大周朝,凭借着过人的认知,特殊的运气,纵横四方,且看他掌握权柄,辅佐皇室、振兴家族、对抗世家、统一中原,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博弈,直至巅峰。权臣是什么,上可以挟天子令诸侯,下可以护全家人,享受荣华富贵,醉卧美人膝,醒掌杀人权,快意人生,谁人不羡慕。
  • 一个女人的江湖

    一个女人的江湖

    ,作品追溯一名女子和高中时期的四个伙伴曾经的那段叛逆而激烈、最终走向逃亡与妥协的别样青春,层层悬念逐层拨开,故事始末抽丝剥茧:黑帮人物与中国新闻记者之间发生的这段美仑美奂、凄美决绝的爱情故事,不仅是无法释怀的青春记忆,更是对人性的剖白和解析,看似潇洒,却分外苦涩……值得一提的是,本文作者的语言颇有风格,故事自我,情感独立,不管是情爱描写还是生活片段,嘻笑怒骂信笔拈来。议人议事老到深藏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佛王妃

    佛王妃

    隐忍如他,却愿为了她锋芒毕露,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疏离如他,却将真心附上,怜她、惜她、宠她;冷静如他,却敢为了她与天地为敌,冒天下不韪;多虑如他,却相信她说的每一句话,不疑有它…佛王:江山为聘佛为媒,待我长发及腰,孩儿她娘,你嫁我可好?乐璇坦然浅笑,既然倾心已付,陪他打个江山当嫁妆又有何难!◆◇◆◇◆◇◆◇◆◇◆◇◆◇◆◇◆◇◆◇◆◇◆◇【片段排队梳头篇】乐璇睡眼朦胧地睁开眼睛,大吼一声:“你们三个,赶紧给我起床,一分钟内排排坐好等我给你们梳头,否则就都给我披散着头发去见人!”“娘,我要梳双环髻!”某女包子乖乖坐好。“娘,我要梳总角!”某男包子眼睛还闭着。“我…梳顺扎上就好!”玄凌珏冲乐璇浅笑,还俗最快乐的事儿就是等着媳妇给梳头!“好!”乐璇一通捯饬,两包子兴高采烈地离开,玄凌珏望着镜中的自己,脸色比酸菜还青:“你能不能解释一下,这双环髻出现在我头上算怎么回事?”【片段熊孩子篇】某女送某男出征,没有依依惜别,没有哭哭啼啼,有的却只是威胁:“必须凯旋归来,否则我立马带着你的儿子闺女改嫁!”旁边的某小包子顿时眼睛放光,可以换爹爹了么?那他可得好好筹划!“四皇叔跟娘亲青梅竹马,感情深厚!”“可惜脾气太臭!”“十四皇叔年富力强,统领千军万马!”“可惜不解风情!”“八皇叔重情重义,家里金银无数!”“可惜弱不禁风!”“西陵国新帝位高权重,真心真意!”“弟!”一直唱反调的某女包子鼓脸,“他虽然老了点儿,不过是本小姐看上的,管他是娘亲的初恋还是同类,谁也别想跟我抢!”【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身心干净,文风偏正,但也不缺狗血欢脱。】
  • 绝色江湖:凰之舞纪

    绝色江湖:凰之舞纪

    【一对一,宠文】无虐点慢热她本圣女,冷傲高贵,嫉恶如仇,阴差阳错与他结识于江湖;他本不要情爱,唯独遇见了她,将尘封已久的心再度打开;因误解而相识,因美好而相恋;美好的情爱让两人心神向往。失忆突变,蟾蜍救命,往事追忆,携手共进。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前事种种,因爱生妒;武林大会,恩怨情仇;因爱生恨,生离死别;重逢之喜,再见之乐,只有体会过才会明了。身在其中,当知其味。她之祝福,他之成全,共谱美好乐章。唯有随你走在天际,看繁花满地,爱永恒。
  • 品牌营销8大实战攻略

    品牌营销8大实战攻略

    本书适合于企业经理人、品牌管理者、品牌经营策划机构以及其他对品牌塑造与品牌营销有兴趣的读者阅读。本书凭借专业、权威、实用的独特优势,以期提升中国企业的品牌营销理念和操作方法,为企业增强品牌竞争力提供有力的支持。
  • 嫡庶争夫

    嫡庶争夫

    亲娘不亲,嫡姐不善,莫名其妙的一觉醒来,成了卓府不受宠的二小姐。她小心翼翼的生活,意改变上辈子富人中女流氓形象,却不想终身大事,也要成为嫡姐的替罪羊。她不争不抢,隐忍不言,并不代表她任人可欺,看温文尔雅的庶女再次成为女中流氓,誓要为自己的终身大事而奋斗!是换亲还是替嫁?既然是一潭混水,那她就再搅的混一点。看庶女如何在古代求生存,谋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盲妃十六岁

    盲妃十六岁

    她是丞相府人人可欺的瞎子三小姐。她的生命里只剩下那只陪伴了她三年的狗。她不知道他的颜色,但却问过下人,他们告诉自己,这是一条黑色的狗。她不知道黑色到底是什么颜色,却依然相信。所以给它取名:小黑。还记得,娘临终前抓着她的手,对她说,“唯一,不要难过,上天关上了一扇门,必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她那时才六岁,她不懂,却依旧点头。十六岁这年,她明白了。娘说的这扇窗,就是龙殇彦。她不懂,丞相府里的大姐和二姐都被夸的美若天仙,可他却依然要娶她,他就像天上的云,而她,就是地上的泥。她不懂,为什么每次他都霸道的抓着她的手,任凭她怎么挣扎,都不放开。她不懂,不懂的太多太多…她像个受伤的小兽,习惯了孤独,习惯了黑暗,喜欢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屋子里,抗拒着任何人的靠近,包括他。可他却硬闯入她的心中,不肯离开。他会抓着她的小手,放到他的脸上,告诉她:“唯一,记住我的样貌,一点点的记住。”他会在她跌倒之际,紧紧的抱住她,告诉她:“唯一,不要怕,我永远在你身边…”他还在伏在她耳边,轻轻的说道:“唯一,今生,我就是你的眼。”后来的后来,他再次告诉自己,陪伴了她那么长时间的黑狗,其实是白色的。这次,她相信,因为她明白了,这个世界,只有他,永远不会欺骗她。你是我的眼,带我领略四季的变幻。你是我的眼,带我穿越拥挤的人潮。你是我的眼,带我阅读浩瀚的书海。因为你是我的眼,让我看见,这世界就在眼前…★【片段一】“不要…不要过来…”她像只受惊的小鹿,听着耳边渐渐朝着自己走来的脚步声,吓的抱着自己的身子,惊恐的瞪着前方,晶莹剔透的眼睛里却没有任何焦距。“唯一,不要怕,我不会伤害你。”他一身大红喜袍,清隽的面庞满是怜惜。“不要…不要过来…求你了…”她感觉到了他的呼吸,离自己好近,吓的啜泣,身子不停的颤抖。“好,我出去,别哭了,我出去…”人人敬仰的谪仙三王爷,大婚之夜睡书房,人人传言,新王妃不受宠。却不知,其实是他们的三王爷被赶了出来,不受宠的…是他。【片段二】他将她手中脏兮兮的‘黑’狗提了起来,唯一立刻像乍了毛的猫,抓着他的手臂,“还给我!把我的小黑还给我”。“你亲我一下,我就还给你。”他故意将脸凑到了她的嘴边,坏坏一笑。“你…你…你…”唯一的脸控制不住的红了起来。“唯一,就亲一下脸,我就还给你,好不好嘛?”他竟然会撒娇,而且是对她撒娇。
  • 酒店规范化管理全书

    酒店规范化管理全书

    《酒店规范化管理全书》以管理理论为引入点,重点以管理制度、工作规范、岗位职员与管理表格等实用工具的形式,全面而具体地介绍了酒店规范化管理要点。全书分为酒店概论、酒店前厅部、客房部、餐饮部、康乐部、商场部、洗涤部、保安部、后勤部、内部职能管理等几大板块,全方位展示了酒店实施规范化管理的各个方面与细节。《酒店规范化管理全书》的突出特点是:内容详实、全面、具体、易于操作、实用性强,是酒店从业人员及管理人员案头必备的参考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