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7600000015

第15章 长眠在你的怀抱里(1)

我站在久违的站台上,等待并不相识却十分亲密的朋友。

三十九年前,我在这里登上北去的列车,走向那遥远的荒原。八年后,我又从这里走下火车,回到家乡。

今天,他要从这里路过,然后再次走向荒原,永远也不再回来。我们--四五十个哈尔滨的老知青列队在站台上,手里举着沉重的标语:“两鬓已秋,情怀如旧。”“北大荒精神永驻我心。”“情系黑土地,魂归北大荒。”“高志强一路走好。”

列车徐徐地进站了。车厢上走下一个年轻人,他双手托着父亲的照片,后面跟着他的母亲,她提着一个大旅行袋,那里面装着的就是他--北京老知青高志强的骨灰盒。她看到从未谋面的我们,看到我们手上的标语,她哭了,泪流满面。我们迎上去,和她及一行的十几位北京战友握手拥抱。我们的心都在流泪。

“谢谢你们来接送高志强。谢谢!”在哈尔滨火车站贵宾室,当年和高志强一起到北大荒下乡的战友、妻子傅玉玲对来接他们的哈尔滨的知青战友说。“我们是来完成高志强的一个遗愿,没想到这么多的战友来接我们!”

哈尔滨知青联谊会会长李淑梅代表我们讲了这样的话:“高志强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北大荒,如今他的亲人和战友又把他的骨灰送回北大荒,这代表着几百万知青的一种精神,一种永不褪色的奉献精神。”

半个多小时后,傅玉玲抱着高志强骨灰和战友们又登上了3141次列车,他们要去建三江,那是高志强的魂归处。我的耳边响起了歌声--

“啊,北大荒北大荒,

我把一切都献给了你!

你的果实里有我的生命,

你的江河里有我的血液,

即使明朝我逝去,

也要长眠在你的怀抱里。”

列车在歌声中渐渐远行了,留在站台上的我们在向远方招手。我没有走,在静静地等待那一列也是来自北京的客车。那是40年前的大雪纷飞的1967年12月,那列车在歌声中进站,那歌声是--

“迎着晨风迎着阳光,

跨山过水到边疆,

伟大祖国天高地广,

中华儿女志在四方。”

唱歌的是来自北京西城区13中、丰盛中学和38中等学校的104个中学生,他们是自愿报名到北大荒的“红卫兵小将”,他们是文革中上山下乡运动的先驱,毛主席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指示是在第二年的12月。当列车在北京站启动的那一刻,许多知青哭了。激情燃烧后总要冷却,他们有些茫然地望着冰冷的东北大地。高志强是这帮知青中的老大哥,他是老高三的学生,一路上安慰着小同学们,领着大家唱歌,为他们送饭送水。这时,一个丰盛中学女知青正注视着他,她叫傅玉玲,也是老高三的学生。她为这个13中男生的行动所感动。在以后的日子里这种感动变成了深沉的爱。还有一个叫于光的小伙子跟着高志强跑前跑后的,他是13中初三的学生,却比别的孩子更坚强,因为他的父亲于宝合是位抗联老战士,是赵尚志、赵一曼的战友,在白山黑水之间,打过仗,流过血。到前辈战斗过的地方去革命,是于光长久的心愿。而坐在傅玉玲身边的那个小姑娘林东升,也在注视着他,后来也把这种感动变成了爱--那是以后的故事。

满载着青春梦想和革命激情的这列火车,12月8日上午,停靠在双鸭山火车站,那一百多个北京知青成了集贤农场(后来的三师29团)的职工。傅玉玲回忆说,那一天刮起猛烈的“大烟炮”,风声呼啸,大雪扑天盖地,冻得我们浑身发抖,脸上像有刀子在刮。看来,我们要在北大荒的风雪中成长了。我和林东升被分配到了良种队,高志强和于光上了8队。于光回忆说,到了队里,高志强当上拖拉机手,他文化水平高,又对物理感兴趣,动手能力强,很快成了连里的技术高手。我也当上了拖拉机手,开胶轮拖拉机,给队里跑运输。那时农场也在搞文革,开始我们这帮红卫兵也跟着闹腾,后来干活一累,我们也没那个心思了。一到休息日,我们北京这帮学生总是互相走动,我和老高常到良种队看傅玉玲和林东升,她们俩也到我们队来看我们。我们到了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虽然远离家乡但并不寂寞。开始队干部和老职工看不惯北京知青的高谈阔论、夸夸其谈,可我们干起活来,都争强好胜,一点儿不比别人差,他们也佩服我们了。

又一场风雪考验着高志强和他的战友们。1969年1月,高志强自愿报名到抚远荒原建新连队。他和于光等十几个知青跟着几个连队干部,冒着风雪开进二(二龙山)抚(抚远)公路43公里处,在一片桦树林旁支起两顶帐篷,用树杆搭起床铺,再支锅点柴化雪水做饭,晚上用旧油桶烧火取暖。他们在摇曳油灯下写下扎根荒原的誓言,歌声从帐篷中飞出,唤醒了沉睡的处女地。

冰雪消融后,高志强开着全连惟一的“东方红”拖拉机,领着他的班组,向荒原开战。红色的拖拉机拖着沉重的铁犁,翻开被荒草和树根纠缠的黑土地。那场面十分壮阔,但拖拉机卷起的灰尘把他们吹得人鬼难分,24小时连班作业,他们经常饥寒交迫。于光说,最难忍受的是夏天蚊虫的叮咬,他们把黑泥涂在脸上。最渴的时候,水洼里有小虫子游动的混水也是最好的饮料。那一年,高志强他们创造了奇迹,当年开荒、当年种地、当年打粮,虽然产量不高,也算有了收获。更大的收获是他们在荒原上站住了脚,盖了房,打了井,建了食堂,修了场院,有了几万亩自己的耕地,成了一个像样的农业生产基地--61团1连。当年也在这个连队下乡的哈尔滨知青、现省人大农林委副主任李伟对我说,高志强这帮北京知青是机务上的骨干,他们开出的三万多亩荒地,成了现在创业农场一队的基础。现在这个队已建成全国农业现代化的样板队和建三江重要的粮食基地,当年的北京知青也功不可没。

1976年10月,在北大荒奋斗了十年的高志强,含着眼泪告别了这片他曾洒下无数汗水的土地,告别和他结下大地一样深情的战友们返城了。他不想走,又不得不走了。女朋友傅玉玲已于三年前被抽调回北京当老师了。尽管她早就申明,她在北大荒有男友,可还不断有人给她介绍对象。她曾给高志强写信说,如果他回不来,她可以重回北大荒。但他不忍让她为自己做出这样的牺牲,她家六个兄弟姐妹,五人下乡,她好不容易返城了,有着很重的家庭负担。为了坚守北大荒,高志强曾一次次放弃升学招工的机会,这次他却以困退的方式返城了。他心里有一股说不出的滋味。

由于是当年重点中学的学生干部,高志强一回北京就被安排到西城区知青办工作。那时,落实知青政策的任务非常繁重。当年,为了解决国家的困难,数以千万计的城市青年上山下乡,现在文革结束了,国家情况好转了,应该安置更多的知青返城。这是邓小平的一个伟大的决策。作为一个老知青,他被返城政策所感动,更要尽最大的努力,让这个政策能落实。那时,他白天在单位忙着为返城知青办手续,晚上家里成了知青家属接待站,他不厌其烦地讲解政策,帮那些符合条件的战友研究尽快返城的办法。战友们返城后,高志强又帮助他们安排能发挥作用的岗位。

傅玉玲说,那些年得到高志强真诚帮助的知青,真是数也数不清。后来知青办的工作并入劳动局,高志强还像当年北大荒耕地的牛一样,扎扎实实勤勤恳恳工作了三十年。他曾担任过就业科长、培训科长、区职业技术培训学校的校长、书记,无论在哪个岗位上他都全心全意、尽职尽责。这么多年他获得多少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和各种荣誉称号,他自己也说不清。

人们说高志强是标准的国家公务员、尽职的党的干部。一看他朴实扎实真诚的样子,就知道他是个老知青。然而不幸正向他袭来。2004年区劳动局要把旧办公室改建成职业技术学校的校舍,作为学校领导的高志强天天在现场跟着。午休时,他就躺在装涂料的小屋眯一会儿,回家时满身都是油漆味。装修工程是上半年开始的,到七八月时,身体一直健壮的老高突然感到浑身没劲儿,傅玉玲多次督促他才到医院检查,结果把他们惊呆了,他得了白血病!血液里癌细胞含量已达24%。

高志强只好听从医生的意见,12月6日,住进北大附属的人民医院血液病科。那一天正是37年前高志强下乡到北大荒的日子。难道,这就是命运的安排,他又一次走近北大荒?傅玉玲劝老高不要多想,好好治病养病。经历过北大荒风雪考验的高志强十分坚强,他对自己的身体有信心。他忍受着化疗的苦痛,身体稍有好转就出院,情况严重后被迫再次住院。

听说老高病了,同连队的战友来看他,当年得到过他帮助的知青来看他。面对大家,他总是说:“病好了,我一定回北大荒看看。”战友们也对他说:“没问题,病好了,我们陪你一起回去!”傅玉玲说,“病好了,回北大荒!”成了高志强战胜疾病的精神力量。一见到战友就说这句话,就像二战时期***占领区坚持地下斗争的战士见面就说:“消灭***,自由属于人民!”然而信心并没有改变残酷的现实,高志强病情越来越重了。

2005年8月,同一个连队的战友章伯滔要带着几个老知青回建三江,他们到医院来和高志强辞行。高志强说,我明年身体好了,再和你们一起回去。章伯滔说,到2007年,我们下乡40年时,咱们一起回去!十几天后,他们从建三江回来,马上来见他,给他看在北大荒的照片和录像,转达了连队老职工对他的问候,他激动地说:“变化太大了!在我们开荒的土地上,庄稼长得这么好!那么多人还惦念着我,只要能走路,我一定回一趟北大荒。”他在当天的日记中写到:“又有这么多的战友回建三江了,我真羡慕他们,如果我真的回不去了,那将是一生最大的遗憾!”那些天,他很忧郁。老战友们排成班,每天轮流来照顾他。在傅玉玲和战友面前,他总是很泰然。那天姐姐来看他时,他又说起北大荒,他说:“姐你不知道,我对那片土地真的太有感情,太让我怀念了!”说着他竟号啕大哭起来,也许他已经感觉到,自己再也不能回北大荒了!这是他得病以来,第一次大哭,也是最后一次。

12月24日,上午,轮上张民阜和爱人上海知青谢晓蕴来医院照顾高志强,当年他们都是61团1连的。小谢望着面容青癯的老高说:“好好养病,明年我们下乡40年,一起回北大荒!”老高轻声地说:“明年39年,后年才40年。”小谢又说:“你要挺住,40年时,我们回去!”这时老高伸出瘦骨嶙峋的拳头说:“要挺住!”他尽量把拳头举高,声音也很坚定。没想到,这就是高志强留给战友们的最后一句话!中午时分,在傅玉玲给高志强喂饭时,他昏迷了。几个小时后,20多个战友们都从全市各处赶到了他的床前。他们呼唤着他的名字,可他再没能回答。下午6时,高志强那一颗顽强的心终于停止了跳动。

随着傅玉玲和战友们低沉的哭泣,北京下了一场雪,那雪和北大荒的雪一样的白,一样的大。天色暗淡,寒风萧飒。

战友们在八宝山给高志强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一个多月后,傅玉玲在整理高志强的遗物时,在他的“病中日记”的最后一页发现这样几句话:“把我的骨灰洒在东北大地,捐献我的眼角膜,在我父母坟前替我种一棵树。”傅玉玲立刻泪流满面,接着放声大哭,她后悔没有在高志强病中知道他的遗嘱。那时他表现得很坚强,从不说死,而她也不忍心当着他的面安排后事,更没想到他死得这么突然。她后悔,没有实现他捐献眼角膜的遗愿。她马上给章伯滔、张民阜、于光等老战友打电话,他们都哭了,都说:“我们一定实现老高骨灰洒在东北、洒在北大荒的愿望!”经过精心的准备,又得到建三江农管局和创业农场(原61团)的支持,他们终于有了本文开头所说的这次送战友魂归北大荒之行。他们实践自己对高志强的承诺,在下乡40年时,陪他一起回北大荒。

同类推荐
  • 最美不过诗经2

    最美不过诗经2

    最唯美的诗经读本,最动人的爱情史诗。国学大师汤一介倾情推荐。翻开一卷古老的《诗经》,两千年前的爱情在田园牧歌里生根发芽。沐浴温暖的午后阳光,轻轻吟诵那些唇齿留香的诗句,体会其中不加修饰的旋律,无一粉饰的爱恨,原来,爱情只不过是生活,它只需要我们尽情哭笑,安然相守,最后淡然相忘。
  •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4)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2)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为了弱者的尊严

    为了弱者的尊严

    文主人公梁雨润到任山西省信访局副局长,主抓群众接访工作,经他之手处理的民事案件和化解的难题数以千计,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在中央、省里挂名的“老大难”问题。由于文章的篇幅限制,笔者不能一一记述。但在采访日子里,所到之处,感受最深的一点是梁雨润同志在百姓中的威望之高,令我常常敬佩与感动不已。
  •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如果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算一算,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有人说100天,有人说25天,无论多少天,答案都是让人那么心酸。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去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吧,哪怕是父母累时端上一杯水,寒时送上一件衣,痛时的一句贴心话,也会让我们操劳一生的父母感受到欣慰和幸福。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谋略全本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谋略全本

    政治家、军事家、商界领袖最推崇的传世之作!超越军事理论,原来兵法是最生猛的处世教科书。权威原文:以历史上最权威的版本为底本,准确可靠;经典重现:放大重现当时的历史情境,还原原文诞生的史实真相;白话译文:精致、流畅,严格忠实于原著;案例解读:揭示原著思想精髓,解析古人千年智慧对现代职场、官场、商场等领域的应用价值。
  • 琴弦疏影

    琴弦疏影

    乱世枯骨,亲情淡薄,死亡阴影,卑微成长,她不求天下,不求荣华,只求平安,只希望活下去。可是天命却将她带入无尽漩涡。。。王府争斗,人不欺我我不欺人。江湖恩怨,阴差阳错一段孽缘。战争铁蹄,因一缕善念成灾难。异国他乡,柔情留恋终须归还。
  • 初一四班那些事儿

    初一四班那些事儿

    山子结束小学生涯,升上了初中一年级,住进学校宿舍,开始了集体生活。山子刚进学校便因歌声美、作文好一炮而红,受从人瞩目。可是,初一上学期的生活并不平静:丢了书、赔了钱,因为一把飞刀引发同学的误会、刁难,在上学路上遇到大黄狼……经历了这些事情之后,在父母、老师、朋友、乡亲的关怀下,山子渐渐变得坚强,渐渐成长为一个有理想的小男子汉。
  • 萧瑟流光

    萧瑟流光

    小说由女主角耕烟和男朋友陆茗骏山洞探险开始,因为触动了奇异的芙蓉石而被卷入不同的时空。耕烟一心找寻失散的恋人,结识了宽厚善良的少年白矜云,于是卷入了一场武林的腥风血雨。当终于重逢昔日的恋人,却发觉各自的心中已有所爱。
  • 妃常为贼:扑倒压寨相公

    妃常为贼:扑倒压寨相公

    某女:“我有孩子了。”某配角:“小狸这么可爱,我愿意当她的爹。”某女:“我不想做什么皇后,后宫心计烦死了。”某配角:“没事,后宫只你一人。”某男:“滚开,小狸是我的,她也是我的。”某女:“这样啊?我要怎么选择?不如你们都说个条件吧!”某配角:“三千弱水,只取一瓢饮,小狸会继承皇位。”某男:“我答应做你的压寨相公。”某女:“……”
  • 农家贵妻

    农家贵妻

    渣男爹无情无义不是人,可怜娘亲软弱无能任人欺,家徒四壁穷不铃铛,还有不知歪瓜裂枣未婚夫。不怕相公穷,不怕相公丑,只怕烂泥扶不上墙。为了娘亲和弟弟,一心要把家富。打到毒辣公主后娘,舅母贪婪撒泼样样精,斗倒强悍婆婆,忽悠精明公公。只要相公听我教,带着宝宝住皇宫。舅舅软弱无能耳根浅。此文乃种田文,且看,重生古代农家女,女主如何从一个不起眼的村姑,一步步走上高处吧。结局绝对的一对一,还有快乐小宝宝。亲们可以果断跳坑!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礼仪常识悦读

    礼仪常识悦读

    严谨务实的原则,总结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礼仪常识和礼仪规范。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礼仪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活动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快来看看这些礼仪常识吧!
  • 冷少的小甜妻

    冷少的小甜妻

    失而复得的那种喜悦感你曾经获得过么?或许你丢失的心爱钢笔又找到了,或许你闹别扭的好友来与你握手言和了,或许你找到了很多年没有得到过的母爱了,又或许你爱的那个人又回来找你了……只怕其中任何一件小小的事情都会让你在梦中笑醒吧?握着电话,脑中回响起了和阿轩在一起的点点滴滴,从相识到相知再到相恋……他的包容,他的温柔,他的宠爱,他的一切都是那样的真实。从来没有这样将一个人放在心窝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