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7600000013

第13章 荒原深处有个“乌托邦”(1)

“乌托邦”这个词,如果翻译过来,是“最美好的地方”或“不可能有的地方”。十六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奠基人、英国人托马斯·摩尔写了一本书《乌托邦》,一方面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一方面,鼓吹要建立一种没有剥削、人人平等、社会和谐的世外桃园式的社会制度。摩尔和后来的许多空想社会主义者,极尽努力,都没有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因此“乌托邦”和“陶花源”一样成为梦想的美好地方的代名词。

然而,我却在北大荒的荒原深处,真看到一处“乌托邦”,那里生产发展、生态平衡、人人平等、个个幸福。

8月,正是北大荒的最好季节,我到建三江农垦分局采访老知青,王道明书记领着我从西向东穿过三江平原的腹地,路过一个个绿翡翠似的农场,一直向东进发。开始是水泥路面,后来是沙石路面,过了859农场场部,就是越来越难走的乡间土路了。过了别拉洪河后,一片茂密的树林吸引了我们的目光,走进树林,恍如走进一个神奇的世界。挺拔的杨树簇拥着一个村落,树墙和鲜花掩映着一栋栋房舍,房前铺展着数千平方米的晒场,晒场由金属和玻璃组成宽敞的篷盖遮罩。再向前看,那巨大的场地上摆放着一大排世界最先进的农用机械,最显赫的是那台有二层楼高的意大利纽荷兰公司生产的菲亚特牌的大马力拖拉机。我们的造访让宁静的庄园一阵狗叫鸡鸣。

身材高壮、满脸古铜色的庄园主葛柏林和他的夫人林莉跑出来,一边喝退狂吠的那几条黄狗,一边和我们打招呼。

在老葛家,主人向我介绍了这个家庭农场的传奇创业史。他们家和员工宿舍同在一栋房,里面的陈设和城里我们常见大开间的住宅,没什么区别,客厅、卧室、餐厅、卫生间,一应俱全,装饰得很讲究。这里是老葛的“行宫”,场部还有楼房,儿子一家常住,他们老两口已习惯了这田园里的生活。“啸歌弃城市,归来事耕织。”“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就是他们的生活状态。

葛柏林的父亲是1958年转业到北大荒的部队干部,他追随父亲从浙江的一小山村来到北大荒,因父亲当时在佳木斯的东北农垦总局工作,他就在那个城市读书。1968年6月18日,高中毕业而无法继续升学的他下乡来到了859农场(后来的23团)。在连队,柏林和北京10中的1968届高中生林莉相识并相爱。林莉说爱上老葛的原因是,他朴实能干,总能冒出新思想,还特别有激情。我想柏林的身材魁梧、仪表堂堂,为人仗义,也是打动这个美丽的北京姑娘芳心的原因吧。

问起已经从连队农工、统计员、排长、连长、指导员当到分场场长兼党委书记的葛柏林,为什么去办家庭农场?他说到了美国电影《荒原小屋》和前苏联的小说《金星英雄》对他的影响。一个家族从美国西部荒原上的一个草屋起家,开发荒凉的草原,建设家庭农场的故事让他心潮难平。而那个苏联退役的一级战斗英雄,把落后的集体农庄变成富足的家园的事迹,他总是念念不忘。他记得小说中的描写:在庆丰收的宴会上,长长的木桌上摆着大筐,那里面装着香气扑鼻的面包和金黄色的烤鹅,桌上还摆着一瓶瓶自己生产的蜂蜜和大杯的葡萄酒……

在一次佳木斯青年的中秋节聚餐时,葛柏林又想起了苏联集体农庄的那个丰收宴会,他对大家说:“我真想自己拥有一片土地,自己耕耘,自己收获!”同学们都说:“你这是梦想!土地是国家的,怎么能让你自己耕种,怎么能让你自己收获!”

也许因为柏林从小在农村长大,也许是因为他是开发北大荒的老战士的后代,他太热爱土地,太热爱黑土地上的一草一木了。他梦想在自己拥有的土地上,建设自己梦想的美丽富足的家园。那时,他和农场的许多职工一样,日子过得很苦。穷则思变。

没想到,他的梦想真的可以成真了。1984年8月,来北大荒视察的胡耀邦同志,对建三江农垦分局的干部说:你们也可以搞家庭农场嘛!那时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创造的联产承包的经营形式已经给中国广大农村带来一片生机,长期经营形式单一的国营农场还陷于长期亏损的因难中。总书记这石破天惊的号召,让早就对农场生产经营形式的弊病有切肤之痛的葛柏林“揭竿而起”了,毅然辞掉分场长和书记的职务,要办家庭农场。

当时老葛的行动在八五九农场引起很大反响。1985年那个难忘的春天,葛柏林在离场部50多公里的荒原上包了一片荒原,领着几个工人,挖沟排水,开荒种地。当时他借居在37连,在大食堂起伙。那一年就开荒近400亩,种上了小麦大豆。在丰收在望的时候,上级来到连队查账,有人怀疑葛柏林侵占了连队的利益,结果一算,连队还欠葛柏林一万多元钱。

葛柏林回忆说,那时大多数农场职工认为办家庭农场就是走邪路,我们像后娘养的,处处受气。葛柏林怕人说他占公家的便宜,一气之下,扔下已开好的地,又跑到20多公里外、别拉洪河畔的一片当年开荒的废弃地,干了起来。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连一棵树都没有的荒原上,葛柏林满怀信心地安营扎寨了。已经在农场当工会副主席的林莉也辞去职务,跟着老葛干起来。

那时,林莉在四棵木杆挑着的一块帆布下,脚站在泥水里,给工人们做饭,老葛开着拖拉机和工人们一起挖沟开地。那时他们喝的是泡子里的水,住的是草棚,吃的是粘牙的馒头,再次感受第一代创业者的艰辛。到1986年,葛柏林的家庭已经开荒2000多亩。1987年,他们遭遇大涝,地面存水80多厘米,当年他们只收了20多吨粮食。葛柏林毫不动摇地继续排水开荒,改进耕种方式,粮食产量不断增加,可卖粮很难。因为他们是家庭农场,列不上计划,价格得不到优惠,可葛柏林还是找到了克服困难的办法,卖出了粮食,生产规模越来越大,使那些想把他们挤垮的人一次次失望了。

葛柏林的家庭农场经过十多年的奋斗,现在有耕地7000亩、林地2000亩、湿地900亩,共挖排水沟150公里,土方30万立方米,田间路15公里,在农田建设方面投资120万元。这个农场的规模当然大大超过那个在荒原小屋起家的美国家庭农场。

同作为农业专家,葛柏林深知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道理,1996年,他投资了48万元购买了纽荷兰公司生产的菲亚特牌的M160大型拖拉机,成为中国第一个购买进口大型农机的个体农户,第二年根据生产的需要,他又买进了一台菲亚特。现在操纵这台世界最先进农机的是老葛的儿子葛麦。这个已回北京工作的年轻人,要继承父业,在北大荒施展自己的才华。他在父亲手下当技术总管,他的治下有包括拖拉机、收割机、播种机、深松机、割晒机、扬场机、输送机、喷药机等全套世界一流的30多台农业机械。他的接班人,就是还抱在她妈妈怀里的3岁的葛豆豆。真想象不出,到她那个时候,会操纵什么样的农业机械,农场会建设成什么样子。

葛柏林“自己拥有一片土地,自己耕耘,自己收获”的理想实现了,更重要的是他还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为自己的祖国做出了贡献,显示了一种生产经营方式的生命力。建立家庭农场以来,他们已生产粮食1.2万吨,从2000年以来,每年产粮豆1420吨,能装40节车皮。如果按每人每年150公斤口粮算,他的农场给养近一万人。他们农场的粮食商品率95%,优质品率100%。王道明书记是葛柏林的老朋友,无论是在859同农场或在建三江工作时,都给这个示范家庭农场很多支持,他说,在全垦区二十多万个家庭农场中,无论规模、现代化程度、粮食产量、销售收入,葛柏林家都是独占鳌头的。说着,林莉拿来两个奖状给我看,那是2003年农业部颁发的“全国粮食生产大户”、“全国种粮十大标兵”的奖状。葛柏林指着窗外说,还奖给我一台拖拉机呢,那不,正停在场院上呢!

同类推荐
  • 不可不知的文史知识(中国篇)

    不可不知的文史知识(中国篇)

    丛书以探求万事万物的知识为切入点,浓缩了读者应该知道的中外文史知识精华;以丰富的文化知识和历史资料,对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逐一展开,娓娓道来;集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内容包括古今中外著名作家、作品、文学人物、文体知识、神话传说、语言文字、俗语谚语、教育常识、新闻出版、称谓官衔、艺术、节日民俗、饮食、天文历法、山川地理、经济科技、邮政交通、竞技体育、历史知识等方方面面的文史知识。
  • 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宋词三百首鉴赏辞典

    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灿烂文化,代代相传,继承发展,影响着世界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光芒万丈的瑰宝。唐朝的诗歌、宋朝的词、元朝的曲,它们是时代精神的凝聚与升华,拥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长久地为人民所赏爱,如列岳峥嵘,百花竞艳,美不胜收。
  •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如果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算一算,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有人说100天,有人说25天,无论多少天,答案都是让人那么心酸。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去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吧,哪怕是父母累时端上一杯水,寒时送上一件衣,痛时的一句贴心话,也会让我们操劳一生的父母感受到欣慰和幸福。
  • 沉船

    沉船

    在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长诗”写作版图上,阿尔丁夫·翼人的长诗写作具有启示录的价值和意义。但似乎有很多专业研究者对他以及他多年来的长诗写作缺乏必备的了解。
  • 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热门推荐
  • 月光下的人生

    月光下的人生

    948年6月,影响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年轻的读者。他的诗文“语言洗炼”“文笔秀丽”,爱国家。尤其是他那无悔的一生,是一部活生生的人生教科书。他一生追求真理,寻找光明,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赞扬了他的这种民族气节。,爱人生,平凡而又高尚。他虽贫病交加,朱自清的诗文,表现出他对黑暗时局的强烈不满,对现实人生的深沉思考,对光明未来的殷切期待,却在抗议美国扶植日本和拒绝接受“美授”面粉的宣言上签名,能给人以美的愉悦,情的感染
  • 买个王爷来种田

    买个王爷来种田

    都说千里姻缘一线牵,她是千年姻缘一线牵,这也太让人瞠目了点吧,都说恋爱年龄不是问题,不过这家伙年纪也太小了点吧,样子又帅得天上有地下无的,身份地位了不得,该是算她捡了个便宜吧,不过,自家的心理还是有些接受不了,这月老一定是醉糊涂了,摆这么大个乌龙。再加上有人要向她借寿一会又改成换魂,她在前头使劲跑,几路人马卯足的力气地追,稀里糊涂的怎么就上了贼船了,上了还不许下,有没有这样的规矩啊?!…
  • 神奇植物大揭秘

    神奇植物大揭秘

    植物世界奇花异草,多有神秘面纱,有许许多多的奇异植物,是很多人闻所未闻的。它们的神秘,让青少年朋友感到兴趣盎然,又迷惑不解。为了满足青少年朋友的需要,本书特此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青少年朋友深入理解,使青少年朋友在阅读过程中犹如身临其境,轻松、愉快地探索植物的奥秘。
  • 黑白盐

    黑白盐

    《黑白盐》是建国以来全国第一部涉及私盐犯罪的小说作品。故事情节曲折离奇,语言风格朴实,对文字难以驾驭的犯案破案,却能娓娓道来。文笔沉着稳练,生活功底深厚,整个小说波澜起伏的结构与布局被作家运筹于帷幄之中。
  • 神之契约

    神之契约

    龙腾大陆,一个拥有很多《魂之契约》的大陆。当那传说中战神与杀伐神的《魂之契约》出现在萧玉龙身上时,他又将面临什么样考验,与妖兽与仙界,神界又会有什么样事情发生,让主角一次次陷入危机,其看萧玉龙怎么化解危机,而走向真正强者之路。
  • 网游之我是工作室老大

    网游之我是工作室老大

    一场游戏就如同一场梦,人生何尝又不是一台戏呢,睡了这么久,我终于从一场梦中醒来。梦是一个好东西,它可以让你忘却现实中的烦恼,也可以回到现实来摆脱梦境中的恐惧。如今我已经摆脱了一个梦的恐惧,接下来的日子里,等待我的将会是另一场梦,一场会延续百年的美梦……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落日劫

    落日劫

    在遥远的云端,那是人类可望而不可即的世界。神的世界。诸神像天地一般存在于那个高高在上的世界里。他们掌握着天地的变化,他们主宰着日月星辰,他们掌控着生死祸福,他们看似掌控着一切。但是他们的命运由谁来掌握,他们的幸福用什么来获得。大地女神,执掌人间。她是代表希望的女神,她是“生”的象征。冥王,冥界的最高统治者,他是死亡的代名词。当大地女神遇到了冥王,当时空的轨迹发生了诡异的偏转,这次的相遇,是缘,还是孽。大地女神:我愿意用永恒的生命去换取你的幸福,但是我的职责是保护脚下这片土地,所以我放弃了生命守护人间,却又用灵魂与你相伴。冥王:因为你的出现,将我的生命带来了一丝鲜活的气息。你的离开第一次让我感受到这个生活了亿万年的冥王大殿是如此的寒冷漆黑。只有失去,才能体会到拥有时的珍惜,只有失去光明,才知道黑暗是如此的阴冷。大地女神与冥王,不该有交集的轨迹,他们之间,注定是一场虐恋…
  • 毛泽东妙评帝王将相鉴赏

    毛泽东妙评帝王将相鉴赏

    本书主要以毛泽东读史评点为线索,透过历史的沧桑风雨,去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钥匙;了解中国的昨天,从而把握中国的今天,并展望中国的明天,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美好。
  • 捡宝

    捡宝

    一块通灵玉牌,无数奥秘开来。王鼎在获得一块神奇的通灵玉牌后,开始了彪悍的捡宝之路。捡宝,不仅是收藏圈,珠宝界,还囊括矿产、赌石、盗墓、实力雄厚了就去外国“抢”宝。从此,用华夏五千年的文化装点自己这个大收藏家,然后捎带着经经商,顺带培养投资几个女明星。何为捡宝?凡是我王鼎认为是宝贝的统统都是宝,都可以捡。不一样的捡宝,不一样的好看。且看一个古玩店的小伙子如何玩转古玩珠宝界,成为名符其实的大收藏家!(建个捡宝群,书友有兴趣可进群91071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