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7500000015

第15章

香港历史上曾分属东莞县和新安县,这两处地方都盛产一种叫莞香的香料。莞香产自莞香树,其树属双子叶乔木,高可达六七米许,干如兰树,叶似黄杨,子如边翘而质黑,莞香木种下三年后,砍去正干,留下根部,再过三四年就可以凿出其半朽部分,然后用土盖好,使其复生。这半朽的部分就是人称为檀香的香料,因产自东莞,所以又称莞香。

莞香既可赏玩,又可焚烧,其味妙不可言,香气隽永,到清代被列为贡品,因此,一些富商墨客都争相购买,以装点芝兰之室。莞香业在当时是东莞一带重要的经济支柱。

商家购买,皇室征用,莞香大批云集九龙尖沙嘴,用船渡海集中在港岛西南部的一处港湾,然后换载官船或大眼鸡船运往广州,此后又换车马,销往内地。这个港湾和九龙一带就成了香料的集散地,转运港,人们就称此地叫香港。这就是香港名字的由来。这是在对比中产生的较为准确的地名解释。香港在英入侵之前既非小渔村,又非荒岛。宋神宗时,江西吉水人邓符协考取进士赴广东阳春任县令时,曾由海道经过今日新界的屯门,对当地的风土之美十分欣赏。他任满辞官之后,举家迁至锦田,在此置田园、筑庐墓,从事农业开发。到明朝万历年间,邓氏后裔邓元勋已富甲一方,拥有良田万亩。

北宋末年,进士侯五郎搬至东莞县,其子侯卓峰迁往今日河上乡筑茶寮,做小生意。其后人目前居住在新界的河上乡、燕岗、金钱、丙岗等地。宋代以后,廖、文、彭等陆续迁入,与邓、侯两族,合称新界五大族。

东莞香港和内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历代的民族大迁徙,几乎都会波及这里,这里是华夏民族河流壮美的一脉分支。

现在东莞市政策研究室工作的方达文主任,在他厚街镇家中的河南堂上,还供奉着祖上的籍谱。厚街镇方姓、陈姓、黄姓都是大姓,它们都是从中原迁徙而来的。

香港现住居民中,有60多万人都是东莞去的。

东莞香港早年不仅盛产莞香,而且盛产莞草。

方达文的叙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一带的地理环境和自然风貌:

我们这一带因盛产莞草,故日东莞。莞草通常都是晚上割。这是一种劳动强度颇大的体力活,割草的镰刀有十多斤重,长长的、弯弯的,挥动起来半径很大。莞草白天受太阳光照曝晒,叶茎发软,不好收割,一到晚上就硬实起来了,也脆得很,就容易收割。割好后捆成捆,用碗口粗的竿杠挑着,能有好几百斤重,挑到水边,放在河冲里,等水涨潮后,形成草龙,顺着涨潮的水势,沿着河冲,拉到川里,最后再提拉到各自家的草棚里边。这些都是男人们的活,到草棚以后,就交给妇女们啦。女人们将三角形铜尖刀,挟在胳膊下,手握莞草,将其一劈两半,然后摊晒晾干,以后用来编织草席。编的时候经用黄麻,纬用莞草,织成的席子经久耐用,凉爽宜人,是农家必备之物。

还有一种叫做禾虫的小东西,浑身是脚,很像蜈蚣。它是高蛋白,营养价值很高。它生长在稻田的泥巴下面,到了成熟期,潮水涨得高时它就出来了,顺水游动,一片一片的。只要发现禾虫,大家便奔走相告,人们就带着水桶,拿着沙网在河边等待它。退潮时,它们很踊跃地向海里游去,我们就截住它的去路,一网一网把它们捞上来。一次,碰上下大雨,刮着大风,我家草棚边的晒场被水淹了,全家人就去收刈莞草去。草收拾完,大风把禾虫赶到一块了,好大一片,村里的乡亲都不知道。我们全家齐上阵,把水缸捞满了,锅捞满了,盆满了,凡是能装东西的器皿都盛满了,这才不装了。

回到村里送给左邻右舍好多,几乎半个街道都吃了我家送的禾虫。禾虫不能存放,一碰就烂,肚子里尽是蛋黄。用油煎或者蒸都行,都是上等的美味。

东莞香港一带过去有叫吃三禾的说法,就是禾虫、禾花鲤、禾花雀,海陆都有。这些年,三禾很少见到了,那样的口福不多了。

这就是我们东莞一带的草棚文化。人们在草棚里吃饭睡觉,儿童在草棚里读书学习,在草棚周围尽情玩耍,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慷慨赐与……

方达文的叙述有助于我们了解香港地区的民情风俗和自然状况。毫无疑问,那里是富庶和美丽的,文化是发达的。宋朝邓符协曾在桂角山下创办了力瀛书院,比广州的禺山书院、番山书院还早100多年。清朝时期,香港地区建成的书院、学舍达449处之多。直到如今,东莞香港一带的教育仍是花开两枝,双峰并峙,始终走在国内其它地区前头,说明它是有着历史传统的。这就是香港。

这就是令英人垂涎已久的香港。早在一百多年前,它就是熠熠闪光的东方明珠。1841年1月24日,在义律的密谋下,英军侵略的魔爪终于伸向了香港……

1841年1月25日上午8时15分,英舰琉璜号在该舰舰长爱德华,贝尔彻率领下,从大屿山西南部驶来,悄悄登上香港岛一处叫大笪地的地方。

正是冬日,太阳醒得很迟。爱德华从望远镜里辽望大笪地,除了稀薄的雾霭奶油般抹在岛上外,几乎看不到任何人的踪迹。没有兵丁在游走,没有居民在忙碌,甚至没有鸡鸭牛羊,整个岛静寂得令人恐惧。

爱德华有些迟疑,他拿不准是否下命令开始攻击。一个月前,他们攻占虎门的时候,情况和眼前一样,谁知当陆战队发起攻击的时候,却遭到炮台守军的顽强狙击。爱德华想,不能掉以轻心。

爱德华发出了攻占大笪地的命令。士兵们狼群般窜上了滩头,继尔又攀上了山势陡峭的峰顶。一直到全部占领了大笪地,竟没有发现中国的一兵一卒。

爱德华和士兵们嗷嗷叫着,将米字形国族插在了峰顶,并将此峰称之为占领峰。

欢呼声响彻香港岛的西北角。

爱德华们从舰上取来香槟酒,每个士兵的杯里都斟满了酒,在爱德华的提议下,为遥远的女王连干三杯……

在英军侵华史上,似这样的攻城掠地可以说无计其数,但如这样一枪未发的占领仅其一例,而且谁也未曾想到,它竟由此改变了这个小岛运行的轨迹……

1841年1月29日,义律和伯麦乘坐复仇女神号军舰来到香港。军舰的名字为复仇女神,它非常符合义律此时的心态。他在华的全部意义非常简约而又经典地凸现出来,并且被不断地实现着。

军舰围绕香港岛转了一圈,义律宣布香港从此姓英。过去有跑马占地一说,现在英人用战舰绕岛占地,可以说开创了帝国主义侵略的新纪录。

1841年1月30日,伯麦向清发出照会说:照得本国公使大臣义律,与钦差大臣爵阁部堂琦,说定诸事,议将香港等处全岛地方,让给英国主掌,已有文据在案。是该岛现已归属大英国主治下地方,应请贵官速将该岛各处所有贵国官兵撒回,四向洋面,不准兵役稍行阻止,难为往来商渔人民。

香港岛上的居民大都集中在赤柱、黄泯涌、香港村一带,而西北部则人迹罕至。侵略军上得岛来,岛人都不知英人为何物,以为它们不过是路过歇脚或是暂时避风等待暧季,都没有太大在意,仍然我行我素,不把这些洋人当回事。于是义律和伯麦就张贴告示宣喻岛人本公使大臣奉命为英国善定事宜,现经与钦差大臣爵阁部堂琦善议定诸事,将香港等处全岛地方,让给英国寄居主掌,已有文据在案。是尔香港等处居民,现系归属大英国主子之子民,故自应恭顺乐服国主派来之官……

香港岛上的老百姓看着由中国文字书写的英国告示不禁怒火中烧,好端端的,怎么一夜之间就成了英国的子民?人们无不切齿痛骂卖国贼。

南粤一片叱骂之声,千夫所指祸国殃民的新任钦差大臣琦善。

琦善的确是千古罪人。

两年前,在尚未接触洋人时,他就对林则徐南下禁烟颇有微辞。他说,那些洋人,都是吃牛羊肉磨的面,吃到肚里不能消化,就会大便不通倒地而死。它们为什么万里迢迢来我们中国呢,因为我们有茶叶。茶叶能治它们不消化的病。我们中国既然掌握着它们的生死大权,那还不是想让它们干什么就得干什么吗?这样一来,鸦片一事何足道哉?用得着费那么大的功夫折腾吗?我们一说不通商,那夷人就得乖乖俯首听命,我们给它们贸易,是对它们的恩典,它们就得屁颠屁颠的……

英人在大沽口发难,琦善第一次和英人接触。他认为英人的坚船利炮固然可怕,但他们使用这些利器的目的还是来敲通商的大门,因为我们掌握着它们的命脉,这仍然是中方的法宝。只要恰当地掌握分寸,适当地给予它们点通商便利,就会安抚其退兵。这有何难哉?而林则徐不明事理,自作聪明,非常简单的事情弄得复杂纷繁,完全是故弄玄虛引人注目。现在洋人兴师问罪,皇上也降旨说他无理可恶,他自己陷入四面楚歌的地步,活该!如今皇上宠信自己,让自己南下任钦差大臣和英人谈判,这是天赐良机,合该自己立功讨赏了。

一到广东,琦善就采取孤立打击林则徐的策略,凡是林则徐制定的政策,他一律废除,凡是林则徐制定的方案,他一概推翻。

广东一带兵民在林则徐、邓廷桢、饴良等主战派将领带动下,众志成城,组成了反英抗敌的铁壁铜墙。这个铁壁铜墙是琦善苜要的攻击目标。

赞善来粤之前,道光帝曾下过洋人船只凡过往各海防要塞不得擅放枪炮的旨意,琦善以此为据,对广东各炮台浓浓的火药味大加挞伐,他诘问沙角炮台指挥官陈连升为何要炮轰英军船只,并要给以处分。琦善派张殿之、白含章为代表,依义律的要求须令协镇登舟服礼,并给与印文,以后凡白旗船只,均不得开炮轰击,而前去英舰登舟服礼,向他们解释沙角炮击英舰一事,皆系兵丁错误,我们正严肃查处。其辱国丧权之状令国人心凉。

对中国官员的登舟服礼,义律并不以礼相待。他早把握了琦善这类软骨头的脉搏。他以傲慢的口吻向张殿元等正式提出了十四项议和条件,并且威胁说:倘苦有一条不允,我们就要攻打虎门、香港……

义律如此欺负中国,琦善并不愤然。他下令一定要好生配合,一切力反前任所为。他撤去了海防兵丁,遣散了林则徐招募的数千壮勇,拔除了横挡海口的江底暗桩。倘若有民众报官缉拿汉奸,琦善就叱责来人说,我就是汉奸,你怎么不拿我?

就这样,林则徐等人辛辛苦苦建构的铁壁铜墙坍塌在琦善等人的手中。人心散了。士气没了。广东再无抵抗可言。

而这时,义律的黑手再一次悄悄伸了过来。1840年12月29日,义律向琦善要求另给口外一所,设馆自治,琦善拒绝说:我们天朝皇帝准许你们洋人前来贸易,已是天大的恩典了,怎么还能给你们以领地?义律说,那好,我们开仗。

琦善哀求说,你我同为臣子,虽然你是英王的臣子,我是道光皇帝的臣子,但道理都是一样的。我们说的话能算数吗?你提出的要求,我不能马上答复,还要奏请圣上之后才能决定。因此,你现在提出的问题得等一些时日……我想这个道理阁下应该懂得吧?我现在就是答应你也不作数,如果自己擅自决定,还会受到皇帝老子的重责甚至杀头。因此,我希望您不要苦苦相逼,以免似这等通商好事给化为乌有。请阁下明察……

义律并不心软,先打下大角炮台,又猛攻沙角炮台。沙角炮台之战空前惨烈。守将正是被琦善点名处分的陈连升。

英军陆战队用大炮猛轰守军的营盘,兵营草棚烈火熊熊。中国守军被琦善陆续撤走所剩无几,只有六百多名官兵,而英军则有一千四百多人,且有轻重火器等优良装备。陈连升沉着指挥守军,用地雷、火绳枪多次打退敌人的猖狂进攻。后来,敌人渐渐占了上风,全部守军撤入炮台抵抗。

敌人占据了后山,舰上的敌人又纷纷登上岸边,和突入炮台的英军相会合,一同攻杀中国守军。各炮台间的联系完全中断了。一个个炮台被敌军攻陷。

陈连升多处负伤,但仍不下火线。子弹打完了,炮药没有了,他就挥动砍刀和敌人拼杀,英军多人排枪向他射击,他身中数弹,壮烈牺牲。其子陈长鹏呼喊着冲入敌阵,浑身如血人一般,他一连剌倒五六个英军士兵,自己也被英军砍中数刀,最后惨遭破腹而亡。经过近一天的血战,沙角炮台终于被敌人攻占!义律攻下沙角、大角后进一步要挟琦善,紧接着又占领了香港岛……

琦善一步步陷入被动,被义律牵着鼻子走进了他事先准备好的圈套。手中没有可资之兵,心中没有抗敌大计,只靠一味取悦英人,洋人内心又把他轻看,把他像面团般捏来捏去。国人皆日可杀,把他当作十恶不赦的国贼。琦善内外交困,完全没有了当初的威风。

琦善懊恼万分,后悔来粤投机不成,弄不好还要丢掉前程,终日阴云密布,叹声连连,风光不再。

沙角、大角被英占领,琦善一直没有驰报京城,他想把此事隐下来。他心里清楚,英人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是想打别的主意,等过些天,只要答应他们别的条款,他们会归还的。现在报京,就会在朝廷里多一份怪罪和埋怨。道光就会知道自己的无能和懦弱。于是他就守口如瓶。

然而,沙角、大角失落的消息还是传到了北京。

是广东巡抚怡良上奏这一消息的。

当林则徐得到沙角、大角被洋人攻陷的消息后,立即写信给怡良,让他将实情单衔上奏,不然的话,将来朝廷追查,恐不免于波及。琦善极有可能采取不报官的态度或是不实事求是的态度,也极有可能诿过他人,这些对怡良都是不利的。林则徐的话起了作用。怡良是广东巡抚,在自己的辖区出了事,如果不报,就是欺君之罪,如果等琦善去报,谁知道他会胡吣些什么?

消息传到北京,道光帝知道了琦善在广东向英军卑躬屈膝失地求和的实情。

一道又浓又重的恼怒写在了道光帝的心里……

然而英军并不就此罢休。

同类推荐
  • 当仓央嘉措遇见纳兰容若

    当仓央嘉措遇见纳兰容若

    这是两个人的传记和诗歌合集。此书记录了他们俩的主要诗歌作品和人生经历。两人分别是仓央嘉措与纳兰容若。著名电影《非诚勿扰》播出后,仓央嘉措的诗歌被人们重新拾起,并受到广大年轻人的狂热追捧。他是最令人尊敬的转世活佛,却深爱着一个平凡的姑娘。“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成为千古绝唱。而几乎在同一个时期,另一个出身显赫,却向往平凡的词人——纳兰容若,也是文坛上闪亮的星星。被多少幽怨的才子佳人常挂口头的“人生若只如初见”,就是出自这位奇才之手。
  •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5)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秘境探踪

    秘境探踪

    ” 俐侎人没有文字,保留着传统的爱情观念,是分保守,李有旺以大纪实的手笔,全书透露他的对思考和探索,也有着自己的解读。《秘境探踪》是一部典型的乡土文化作品,但有自己的语言,读后无不使人对俐侎人淳朴生活的向往,他们是精神守卫者,有着原始的崇拜,也是浮躁灵魂的追寻。一席黑衣,男女一般自幼就指腹为婚(现在已有所改观),全景式地再现了一个名叫“俐侎人”(彝族的一个支系)的神秘部落的生产生活概貌,反映了李有旺在深入探索这个部落,悉心研究这个部落之后的发现与思考
  • 无极较量:英国情报组织(绝密行动)

    无极较量:英国情报组织(绝密行动)

    它是世界情报组织的开山鼻祖。破解超级机密,使盟军反败为胜;“月亮女神”一纸密码改变二战进程;风靡世界的007詹姆斯·邦德就是它的代名词; 它是“鼹鼠”最活跃的谍报机构,叛徒层出不穷;它也是最笨拙的情报组织,北极行动损失惨重,黄金计划成为世人笑柄。迷雾重重,鲜花与阴影相伴,揭秘世界情报机构的开闪鼻祖。
  • 胡适文选:演讲与时论

    胡适文选:演讲与时论

    “我就这样出门去了,向那不可知的人海里,去寻求我自己的教育和生活——孤零零的一个小孩子,所有的防身之具只是一个慈母的爱,一点点用功的习惯,和一点点怀疑的倾向。”这个孩子长大后叫做——胡适,生前身后都处于盛誉与非议交错中,他说,“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叶君主编的《演讲与时论(胡适文选)》便收录了胡适一生中精彩的演讲文稿和时评文章若干篇。《演讲与时论(胡适文选)》的这些演讲文稿充分展现了胡适的基本思想观点以及对学术研究、时事政局的观点和态度,可以从中领略大师的风采及了解大师的缜密思维和独到的见解。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婚姻救赎(已出版)

    婚姻救赎(已出版)

    婚前,叶可凡是优雅脱俗感情至上的完美主义者,婚后,丈夫林东对她从当初的百般宠溺呵护有加到怀孕生子时以工作应酬为理由沉溺于声色犬马场所...面对他带来的感情伤害,她渐渐变得敏感多疑爆躁易怒,歇斯底里几近偏执...不仅如此,婆媳矛盾、孩子问题、第四种感情的犹疑……更是让他们的婚姻千疮百孔岌岌可危。争吵、冷战、纠缠、愤怒,直至发展到两人动不动就恶语相向、大打出手......疲惫绝望后的叶可凡向林东提出离婚,却又因不忍让儿子受到伤害而迟疑。进退两难之际,另一个男人欧皓然出现……怎样的际遇和心路历程,让叶可凡最终把握住自己婚姻和生活的走向,赢得真正幸福的生活。《婚姻救赎》实体书已出版上市,当当网、卓越网,各大中城市新华书店均有售。
  • 临高启明

    临高启明

    穿越到乱世不是被雷劈,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有人想称王制霸,有人想解民于倒悬,有人想以己之力,阻止最后一次野蛮对文明的征服,从而改写中华民族的历史。当然也有人想得只是三妻四妾,过现世过不上的极度腐败的生活。这群三心二意,各怀抱负的普通人,没有虎躯、没有王八之气更没有弱智光环道具。乱哄哄的挤在一艘旧船上,有的只是现代机器、科技还有各式各样的理论。穿越者们怀着现世无法达成的野心、梦想和理想,向着明末的乱世进发。目标:海南。
  • 天香:圣经中的女人

    天香:圣经中的女人

    这是一本比较特殊的书,我们在一个女作家笔下,第一次看到一组圣经里的女性群像圣洁的圣母、英勇的女士师、温柔幸福的妻子、沦落又皈依的女子、给人间带来灾难的少女、给民族带来福祉的王后……
  • 医务工作者不可缺少的15种职业精神

    医务工作者不可缺少的15种职业精神

    医务工作者不能不看的职业精神准则!服务意识、细节意识、责任意识、奉献精神、感恩心态、执行力,一个都不能少!以病人的生命为重,做医学的仆人;高尚的人文品格和人文修养;合理的知识结构;虚怀若谷的胸襟;超越世俗的爱人之心……这是医务工作者修炼自身的超级法宝!
  • 薰衣草物语:刻上的记忆

    薰衣草物语:刻上的记忆

    他原本是被人疼爱,捧在手掌心的美丽小公主,亲眼目睹最亲之人遇害,转瞬间从天堂到地狱。为了复仇,他遗弃小公主身份,抹去之前所有,蜕变重生化作复仇小王子,为复仇不惜任何代价,只要得到金牌保镖的头衔,为复仇添加更大的筹码,也是接近仇人便利通道,他加倍努力朝着目标前行,顺利成为仇人之子贴身保镖,可当见到仇人儿子时,所有一切全被搅乱,内心防线在不断瓦解吞噬,爱恨情仇相互纠葛,宛如薰衣草香气,纠缠难忘却只能默默等待。
  • 踏天之行

    踏天之行

    逆行,一个觉醒血脉的少年,他有绝佳的天赋,利用觉醒的能量在这个大陆上为种族寻找未来,为了种族,也为了自己的亲人!独战群尸,夺得异宝,在惊险中的他一步步的成长为响当当的男子汉!成为破天踏地的巅峰强者!
  • 生肖守护神

    生肖守护神

    十二生肖,象征着十二个月份,但是,没有人知道,他们也象征着十二位守护者。十二位传承着生肖血脉的守护者。他们拥有着自身属相的能力,默默的守卫着东方。麒麟,东方的祥瑞,当拥有麒麟血脉的王者降临时,他将统御十二生肖为守护东方而贡献出自己全部的力量。痞子麒麟,纵横人间,都市神话,十二生肖,尽在本书之中。
  • 凰女妖娆:盛宠逆天王妃

    凰女妖娆:盛宠逆天王妃

    她是上古神兽凤凰的转世,虫窟中百毒噬心凡体变毒体,火山熔岩的侵蚀毒体变神体。驭兽?斗气?自然元素?看她信手拈来!他是杀伐果断的王爷,唯独对她绝宠一世,绝处逢生洗髓逆天,霸气狂妄神魔皆诛!为了她,神挡杀神,佛挡灭佛!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凤凰觉醒,她们又该掀起怎样的篇章?
  • 荣宠

    荣宠

    直到情爱错付,帝大昭天下,姐妹反目,她才真正明白,云朝,深宫之中,唯“权宠”而已。却一朝得幸,卷入后宫波谲云诡的争斗之中。且看锦绣朱门之中,繁衍皇家子嗣。她本无心,平凡宫妃沈云衣如何从一介不入流的宫嫔成为一呼百应的旷世宠妃,演绎古代版宫廷升级记,乾德八年,成就后宫女人传奇。庭院深深,多的是明眸善睐的虚伪、尔虞我诈的纷争。驭皇帝、斗诸妃、除异己、惊艳后宫,步步荣华!--情节虚构,按祖制广招秀女充裕后宫,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