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0600000027

第27章 长篇平台(4)

《白鹿原》的出现,给当今寂寞的文学界带来了新的震撼和自信,它告诉人们,我们民族的文学思维并没有停滞,作为社会良知的作家们,也没有放弃对时代精神价值的严肃思考。这样大气的作品,没有足够的沉潜和冷静,没有充分的积累和学养,是断然写不出来的。它是那样地饱满、厚实、绵密,又是那样地古拙、苍凉、沉郁。尝有读者说:“看《白鹿原》有听秦腔的感觉。”这是准确捕捉到了它的风格特质。《白鹿原》确实深入到了秦汉文化的魂魄,以至它使我们蓦然想起这样的诗句: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五陵北原上,万古青蒙蒙……。

然而,《白鹿原》的出现又绝非偶然。它不可能在80年代出现,但正是80年代为它准备了条件。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到,凡是新时期文学发展中的重要的积极变革成果,都对《白鹿原》的创作发生了或直接或隐蔽的影响,倘若没有思想解放运动,没有深长的政治反思、经济反思和文化反思,没有文化寻根,没有现代主义思潮的激荡,没有外来文学的广开思路,《白鹿原》是不可能产生的。所以,在充分肯定作者的厚积薄发的同时,应该看到它是新时期文学发展到现阶段的一次飞跃。它在人们盛谈“后新时期文学”的时候出现,似乎又一次证明着物质发展与精神生产的不平衡。

读《白鹿原》,对它的艺术形态会感到几分陌生。作为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它的现实主义不是原有的概念、范畴、方法、特征可以轻易概括的,就像一个正处在嬗变中的新东西难以命名一样。它无疑在认识方式和概括方式上继承了传统现实主义的优势,但它又明显地、有意识地克服着以往现实主义(主要是“革命现实主义”)的某些局限,例如,对政治视角的过分推崇;突出理性、意义、本质的要求对表现生活原生态的削弱;戏剧化和两极化的倾向;强调社会属性轻视文化属性和自然属性的倾向,等等。以往许多作品的一个突出弱点是,在捕捉生活时,往往只抓住了理性的经络,却让大量生命的活水和层次丰富的“生活流”从指缝间漏掉了。《白鹿原》除了用文化眼光统率全局、化解全局外,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找到了一种有能量、有张力的叙述方式。它有如一股叙事流,融动作、心理、质感、情绪于一体,推动情节,充满动势,浩浩乎漫流而下,取代了笨拙的对话和慢悠悠的描写。它的意义决不限于叙述语言,它是一种浓度很大的、致力于回到事物本身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表现。这也许是新写实小说对作者的启发吧。

但《白鹿原》决不是跟在新写实小说身后亦步亦趋,它的气度要大得多。如果说,新写实小说对传统的典型观深表怀疑的话,《白鹿原》的作者对之仍然尊崇,典型人物的刻画仍是他惨淡经营的核心。不过,他对典型性格的理解更侧重于典型的文化人格。在对人的描写上,《白鹿原》有两方面极其突破性质。一是强烈的、不可臆测的命运感。每个人物都沿着自己的命运轨迹在运动,到处都是活跃的元素,而每个人的命运又都不是直线,无不极尽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冲波逆折,腾挪跌宕之妙,好像九节鞭似的曲折。这里并无人为的编造痕迹,而是人生的复杂、曲折、丰富的真实显现,是深化了的现实主义的表征。不是深刻地洞悉人物,不是大力排除“理念”和“本质”的干扰,人物是不可能如此充分地暴露自我的。

第二个方面更加重要。那就是,随着作者对人本身的重新发现,人的自身世界的扩大,作者表现人的手段也更加丰富,突破了拘守理性的传统现实主义的疆界。作者把潜意识、非理性、魔幻、性力、死亡意识等现代主义感兴趣的领域和手段,大胆借进了自己的方法世界。其中以通过性意识活动展示人物的文化精神和生命活力显得突出。作者力图写出社会属性、心理属性、生物属性相统一的完整的人性。在死亡大限面前深掘灵魂,更是《白鹿原》的一大特色。它写了很多生命的殒落:小娥之死,仙草之死,孝文媳妇之死,鹿三之死,白灵之死,兆海之死,朱先生之死,黑娃之死;……真是各有各的死法,充分表现了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人,一反过去有些作品在死亡描写上的大众化、平均化、模式化的平庸。这些死亡,决无雷同,它通过“无”让人看到“有”的价值,且能超升到文化境界中去,真所谓“知死方能知生”。这不也是现实主义的具体面微的发展变化么。

当然,《白鹿原》也时有驳杂、生硬、不协调的部分,借鉴和糅合的功夫还不到家。不少论者指出他受《百年孤独》的影响,事实上,他受俄苏现实主义文学史诗观的影响更为明显。《静静的顿河》里流荡着哥萨克民族的犷悍之气;仿佛受了葛利高里的启发似的,《白鹿原》里的白嘉轩,则浸润着秦汉文化的血脉,以及那块土地上的山水风云和艰苦卓绝、忍辱负重的精神。作者一再说,他写的是“白鹿精魂”,一部《白鹿原》展示给我们的,不正是宗法文化废墟上的民族精魂吗!

在我国当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中,《白鹿原》无疑带有过渡性、不确定性,它的作者致力于原生态与典型化的整合,文化审视与社会历史概括的整合,现实主义方法与某些现代主义手法的整合,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站在今天的历史高度来看,开放的现实主义具有多种可能性,更高的峰峦还在前面。

1993年6月初稿

8月30日抄改

余华的《活着》

《活着》,余华着,见《收获》第6期(1992)。这是一部九万字左右的大中篇小说,以第一人称,质朴而深沉地倾诉了一个农家的苦难史,有强烈的情感冲击力最。主人公福贵年轻时,家道尚殷实,但他生性顽劣,嗜赌成性,竞至将祖产一百多亩水田赌尽,老父为之气死,全家由富户转眼沦为赤贫。福贵被抓丁,在战场上苟全了性命,被俘后遣送回乡。然老母已逝,妻儿病弱;所幸土改中成了贫农,而靠赌博暴发的穷汉龙二:却早被枪毙了。但生计仍然艰辛。儿子在给人输血时猝死,妻子病与悲交加,随之身亡;女儿出嫁后生活稍定,却义在难产中故去,女婿不久也死于事故,老年的福贵惟与外孙苦根相守不意苦根也在疾病和饥荒中夭殇,福贵就只能与同样起名为“福贵”的老牛厮守了。

这故事够悲凉的。我在阅读时,一面为大故迭起而悲哀,一面又觉得是否偶然因素太多了,凶讯过于频繁?但纵观全篇,感到作者的手法虽属写实,但立意却不在常见的政治批判、文化批判,而具有某种超越性,旨在表现中国农村的家族颓败和生存境况。是否一种不动声色的生存批判?作者的着眼点,始终是研诘中国农民的“活法”,始终在表达一种危机重重的命运感。如果是这样,那么可以认为,《活着》在表现农民的历史命运方面,有一些新的想法。像这种时间跨度大的作品,故事模式已很难有多少新意,关键就在于怎样理解,怎样处理了。它的故事其实是一个带象征性的框架。

在余华的创作中,《活着》是一个变调,与他以往的荒诞、推理、神秘、非逻辑、非理性不同,此篇是一色朴素、细密的写实,很少留出空白。另一不同是,由以往的独白、冷静旁观转换成现在的对话、倾谈。由于转述人“我”和叙述人“我”这两个“我”的交流,恳谈的气氛很浓。

1992.12.20

荒诞而凝重--评《日光流年》

莫言浇,去年的文坛上有三个“劳动模范”,都是河南人,他们是《故乡面和花朵》的作者刘震云,《第二十幕》的作者周大新,还有这部《日光流年》的作者阎连科,这倒也是实情。这三个人,都有股“狠透铁”般的韧劲,其吃苦精神是常人不能比的,但他们拥有的义决不仅是勤奋,他们都有大的思考和气魄,有驾驭大结构的能量,有各自独异的看生话、看人生的眼光。即以《日光流年》而论,堪称是一部奇书。

王蒙说,全书充满一种紧张感,又说,喜剧化的悲剧和悲剧化的喜剧的处理方式,以及把愚昧神魔化,奇幻化、夸张化的手法,殊为难得。的确,这本书怎么能不使人感到紧张呢:隐蔽存耙耧山脉深处的三姓村,没有人能活过四十岁,可怕的“喉堵症”必在每个人四十岁之前夺去其生命,“死就像雨淋样终年朝二姓村哗哗啦啦下,坟墓如雨后的蘑菇蓬蓬勃勃生”,三姓村也就像疫区一样与世隔绝。这自然纯属作者虚构的一个象征语境。问题在于,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假定,他命意何在?我以为,作者要剥离观念的遮蔽,把人推向最根本的境遇--人的生存是一种面向死亡的生存,但他并不是抽象地写,符号化地写,而是紧贴着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来写,尤其是掺和着他所熟悉的中原地区农民的贫困、苦难和艰辛来写,故而虽然脱离了写实主义的时空结构,处处指向形而上,却并不玄虚如一般的现代派作品。它的民族化色彩依然浓郁,它是中国化的乡土上长出的一棵荒诞之树。这部书的正面是写死亡的,其实是面对死亡写生存的,它要追寻生命的本源意义,它要回到起点,回到土地。小说从主人公司马蓝之死写起,然后倒着写,如同在时间隧道中逆行,最后写到司马蓝回到母亲的子宫。这是关于生命的一个大寓言。在这里,人的两种本能: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被突现出来,生存意识是与死亡意识紧紧伴随着,尽管人必有一死,但怎样死,何时死,却是个体性的,旁人无法代替的。

《日光流年》给人陌生、奇异、惨烈、苍凉、冷硬的强烈感受。死亡的恐惧贯穿全书。由于死亡悬置在每个人的头顶,所以这里每个人的行动都带有生之挣扎的性质。人们也曾在司马蓝的带领下修灵隐渠,企图引来好水改换生态环境,延长寿命,但迎来的渠水恶臭,人们仍然无法逃离死亡的怪圈;三姓村人并不绝望,就像生命从不绝望一样,他们周而复始地反抗宿命。村长司马蓝和他的情人蓝四十,青梅竹马而终不得结合,那原因并不像其它作品,出于小人拨弄或封建习俗,而是死亡威胁和战胜死亡的努力。作者也没有把司马蓝英雄化或神化,他也被死亡恐惧攫住,但能坚韧的抗命,最后回归了土地。第四卷“奶与蜜”的每一章开始之前,都要引用一段《圣经》“出埃及记”,有人赞之日“以写圣经的方式写小说”,也有人认为不必如此。此书之所以给人陌生感、冷硬感、荒凉感,还与它在语言上的陌生化大有关系。试看这种句子:“嘭的一声,司马蓝要死了”,“他的唇上挂着哆嗦,怨气在嘴角青枝绿叶,像被人摘挂上去的一串葡萄,眼里的泪汪蒙蒙得仿佛要决塘的池水”,“两个人的目光在半明半暗的屋子里砰砰啪啪,撞落在地上如红火落地一样,一个屋子都燃烧起来了,院里那男人催促的咳声像汽油一样喷过来”……写这样的句子作者一定很累,因为它把声、光、色、味都打通了。倘若追求每字每句都不寻常,那不但作者殚精竭虑,读者必也需有咬核桃般的狠劲。说它有紧张感,与此也有关。但无论如何,《日光流年》是一部荒诞而凝重、奇异且含义深邃的文本,足以供研究者披阅其艰涩,探索其本义。

王蒙的《狂欢的季节》

我向读者推荐长篇小说《狂欢的季节》,自然还包括“恋爱”“失态”“踌躇”共四个季节,并和是因为为王蒙的名气之大,也不是因为作品的篇幅之长,而是了出于它在文体上--归根结底是在思想容量和文学语言上的独创性、兼容性、丰富性的原因。就小说的精神内涵来说,我认为它表现了从50代到70年代这漫长而坎坷的近三十年间,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痛史,心灵流变,及其种种曲折离奇幽微怪异的常态与变态,虽充满了调侃与反讽,却内蕴着惨痛的血泪。在剖析中嘲知识者的灵魂方阿。“季节系列”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和广度。就小说的文体意义来看,《狂欢的季节》更像足一种巨型的思想随笔,一种反小说的小说,一种作家主体精神大爆炸后的遗物、几乎可以肯定,由于阅历的差异,审美趣味的差异,对《狂欢的季节》,自有人喜欢,饱尝快感,也有人厌烦。以为庞杂不纯,不合小说之范式。对于它在文体试验上的重要意义,我们可能估计不足。

我以为《狂》是大作,纵横捭阖,视通万里,急管繁弦,如泣如诉,反讽调侃,夹枪带捧,寒彻肺腑,清夜高歌,临风狂舞,滔滔不绝。每一小事,每一感遇,都可能成为作者借题大发挥的由头;种种流行语,生活语,政治语,套语,忌语,咒语,皆被作者搭配之、挪借之、倒置之、镶嵌之,织成一道道话语的瀑布;“镜头”的推、拉、摇自如:或将人“推”进60、70年代,频频“摇”过北京--边疆,或“拉”到眼下的90年代。它把叙事抒情议论研理剖心格物致志玲嘲热讽整合为一。一切似乎都基于一种推解:“革命就是狂欢,串联就是旅游,批斗就是摇滚乐,霹雳舞……”,“文革是一次集中的词语狂欢,字词拉练”,从而将文革的破坏性,荒诞性,悖谬性的揭露推向极致。

博采众长、独辟新径--二月河的手腕

二月河的“帝王系列”大气、凝重、浩荡,读来没有那种过分拘泥于历史的板滞、沉闷之态,相反给人一种龙腾虎跃、自由不羁的欢悦之感。他写康、雍、乾三帝确与以往的写法不同。这也就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尤以对雍正一书争论最大。雍正曾被认为是个“谋父、逼母、弑兄、屠弟”的刻薄寡恩、阴险奸狡之徒,是大面派,大伪君子。这里道德化评价的成分很浓。二月河却创造了另外一个雍正,一个深沉莫测极具性格魅力的“冷面王”,并正面肯定了其客观的历史功绩。事实上,这个问题很难争论清楚,这个雍正是否一定逼肖于历史上的雍正已无可对质,且变得不重要了。这里牵涉到二月河在其历史小说创作中对真实与想像、正史与野史、雅文学与俗文学、认识功能与娱乐功能等一系列非常重要的关系的处理方式。

在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资料真实与想像真实之间,我以为二月河比较侧重丁后者。当然他并没有走到野说、反说、戏说的地步,他还是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也就是说,大的历史关节力求要真实有据,形象的部分则尽量施展小说家的手腕,靠细节和想像来丰富。我觉得二月河是个很敏感的人,内含悲剧气质,他在研究清史的过程中一定是被一种伟大的文明所震撼,又因其无可挽救的衰落,遂感到一种悲回风般地美丽和苍凉,于是心摹手追,欲重现那一片绚烂无比的晚霞。说到底,他的帝王系列只是他作为艺术家心目中的帝王系列。二月河很懂得,尽管对帝王将相批了又批,批得也不无道理,但人们对帝王还是感兴趣,其原因盖在于,帝王毕竟是历史的领结,戏眼,矛盾的交汇点。读六大部的《乾隆皇帝》,看乾隆平边患,振农桑,清吏治,救灾民,宽猛相济,柔剿并举,直到其晚年,阴影遮蔽,大厦将倾,不能不对作者重构历史的才能表示赞赏。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3)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我的N种生活

    我的N种生活

    我崇拜痛苦和不公,生活深处的隐痛,它们唤起了我以及我的语言,让我的休闲有痛的感觉。我的隐痛是无限的,语言对于我来说是阶梯,经过攀登,我希望尽头是一扇门,打开它我就可以看到那些痛楚和不公了。这种感觉比做爱、喝酒、游荡、读书更重要,它来自语言,语言深处居住着的理解自己、安慰自己、灭掉自己的冲动和愿望。
  • 在自己心中盖一座花园

    在自己心中盖一座花园

    16位超人气作者,34篇风格迥异的美文。三个篇章,分别讲述现世家常、生活态度与温情励志,给你一次温暖、清晰、沁人心脾的文学享受。它不会为你打开新的世界,也不会让你增长见识,更不可能教你花草的培育方法,它给你的只是一种短暂的享受,一种或温暖、或体贴、或柔美的感觉。这里有对爱情的剖析,对青春的反思,对世态的感叹,以及内心的挣扎,些许自嘲、自怜、自叹,以及自我鼓励,还有一些小色色、小羞羞。这就是现实,就是现在的年轻人所思、所想、所见、所经历的真实,我们柔软、犀利、纠结,但满怀希望。34篇不同感觉,不同色彩,不同香味的美文,犹如34朵鲜花,请你轻轻摘下,栽种在心里。
  •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3)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会说话也要懂礼仪

    会说话也要懂礼仪

    《会说话也要懂礼仪》是一本指导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既要做到会说话,还要懂礼仪。从说话和礼仪两个角度来阐述做人做事必须懂得两大智慧——会说话、懂礼仪。《会说话也要懂礼仪》贴近生活、娓娓而谈,以生动的事例和形形色色的故事,深入浅出地展示生活中直接、便利、有效的说话技巧和礼仪规范,让你在阅读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说话水平,也掌握了生活中的必要礼仪,让你在以后的为人处世中更顺畅、更和谐!
热门推荐
  • 安徒生童话精选(世界最美儿童文学第二辑)

    安徒生童话精选(世界最美儿童文学第二辑)

    一代童话大师安徒生倾尽毕生心血打造了一个瑰丽的幻想王国,在这个“献给未来的一代”的神秘世界里,有为了心上人的幸福甘愿化作泡沫的小美人鱼,有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变成了白天鹅的丑小鸭,有全心全意解救变成野天鹅的哥哥们的小公主艾丽莎……她们扣人心弦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爱情、梦想和勇气的惊人力量。与此同时,冻死在新年街头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穿着根本就不存在的“新衣”的荒唐皇帝、活活变成自己的影子的附庸的可怜学者……又让我们动容于底层劳动者生活之艰辛、社会投机者手段之奸猾和普通民众认识之浅薄。安徒生的童话充满了诗意的美和戏剧性的幽默,是一部集浪漫与现实、歌颂与讽刺、希望与幻灭于一体的跨时代经典巨著。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十年成婚:三少宠妻成瘾

    十年成婚:三少宠妻成瘾

    一纸契约,她成为他生孩子的工具。明明相爱,却互相纠缠。“尉迟夜焰,你想要我的心脏,我给你!从今往后,我们互不相欠!”她绝望而悲痛的嘶吼。“女人,一颗心脏你就想撇清我们之前的关系,你想得美,这顶多算你爸爸的!”他咆哮如困兽。他冷眼看着她被推进手术室。“总裁,预备的心脏还没送来。强行手术,柳小姐会没命!”“挖!死了算我的!”——你死,我赔命!一场手术,他残忍的把她的心脏,摘给他心爱的女孩。…最后,到底是谁的眼泪湿润了心……
  • 铜雀春深

    铜雀春深

    【经典文学】今日风行,明日经典【流光飛舞】编辑旗下出品千金系列之一<铜雀春深>如果不让她直面那些血腥伤口,也许她有一天真的能当他手心里的豌豆公主;如果不是自己亲手种下这些仇恨,也许他真的能心安理得霸占她一辈子。他们是倒霉的演员,剧本泡在两代人的恩怨里几经篡改,剧里的爱情故事终于面目全非,走投无路。也许,公主和王子撕破脸后,还不如烟花与恩客的故事干脆利落。于是,豪门公子的铜雀台,再也锁不住她安小樵了。书友和读者可加雍樨QQ群168178604
  • 沟通无极限

    沟通无极限

    本书避免了一般口才读物中常见的那些枯燥的理论教条,也没有罗列那些可望而不可及的口才奇迹,而是从大家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深入浅出地探讨了“沟通无极限”这个口才理念,将一系列提高口才的方法清晰地展现在您的面前。这一过程遵循了“了解-学习-实践-应用”的科学学习步骤,并且力图让每一位读者将本书提出的106个智慧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去,为每一位读者切实提高自己的口才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并且有助于读者从中有所感悟,提高锻练口才的积极性。
  • 奈何重生:不愿为妃

    奈何重生:不愿为妃

    作为穿越人,从一开始她就告诉自己<br/>珍爱生命,远离宫廷,玩不起的就不要玩<br/>可是她忘了墨菲定律说<br/>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br/>其实墨菲还告诉我们,你往往找到的,并不是你正想找的东西。&nbsp;&nbsp;
  • 剑荡九天

    剑荡九天

    肉四重,神通九重,五行至尊!三千大道便有三千世界,昊天乃是三千世界之中一方小界。因为弱小,竞争变得更加残酷。楚昊本为楚家庶出弟子,郁郁不得志。却因母亲遗愿不愿自甘堕落,机缘巧合之下融合了一枚远古留存的滴血琥珀,从此学什么都比别人快。狂蟒天罡,问道难寻,轮回纪元。以低劣资质,寻得大道三千,踏足武道巅峰,一人一剑,仗剑天涯,横扫环宇,名震八荒,问三千世界,诸般新奇,谁能挡我剑荡九天。
  • 谁是你心中的唯一

    谁是你心中的唯一

    本书为中国有名的招牌大学335所最新揭密,是千百万高考生、考研生必读的一本书。
  • 神级小商贩

    神级小商贩

    新书《我的吃货商店》开始上传——胖子沈麒麟在手机里下载了一款软件,名字叫:吃货商店。这款软件神奇的很,只要每天完成不同的吃货任务,就可以兑换商店里新奇的商品。想要魔术手套?一斤木耳两管芥末,一口气吃掉即可。想要东海避水珠?让活章鱼在你嘴里蠕动一会儿吧!想要末世旅行卡?这东西可贵重了,你得吃个丧尸才能得到!对于沈麒麟来说,吃是件幸福的事儿,只是这么吃下去,脂肪堆积,唯恐健康。吃货商店发来一条新的消息:您可用身体脂肪兑换抽奖机会。有了吃货商店,胖子变男神高富帅就不再是梦了。一句话简介:一个吃货的欢乐发展史。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