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0600000023

第23章 世纪交响(23)

渴望精神的飞翔--对新世纪文学的几点思索

以世纪为单元来划线,来言说文学,也许是件颇可怀疑的事,它未必能真正深入到文学内在的规律之中。这首先因为,时间像无始无终的河流,不会根据人为的划分而突然断流或突然提速,每日子该怎样还怎样,不会因新世纪的钟声一敲,就一切都万象更新或人人皆改头换面了。万事万物只能循着质量互变的规律发展。其次,文学有它不同于其它门类的特殊性,虽然它必然受到政治、经济、军事、民族、道德、风俗等等方面非常重要的影,但文学史绝不应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历史(遗憾的是,不少的文学史似乎过分地遵循社会历史的分期方法,或政治历史的分期方法了)。前些年钱理群、黄子平、陈平原三人提出以20世纪为单元研究文学,欲打通多重人为的厚障壁,将文学研究置于一更为开阔的时空背景中,应该说启人心智,令人豁然。不过细加思量又会怀疑,这是不就是最科学的划分法?还有没有更贴合文学自身规律的界线?

然而,在世纪之交的切割点上来谈论文学,毕竟又是很难绕开的话题。这就像到了该过节的时候总得过节,该盘点的时候就该盘点一样,更为重要的是,人不该是时闻的仆役,世纪的划分并非只是简单的时间的度量,它应是人类的伟大理性和人对时间的主动把握的一种表现,人必将施加积极影响于历史的进程。对文学来说也一样。新世纪的来临对于人类、社会、科技的意义,包括对于文学艺术的意义,虽小一定在新世纪开始的头一天就马上表现出来,却必然要在未来的发展中显露出来。就这个意义来说,回顾和展望都是很有必要的。

文学不会萎缩和消亡,其概念和外延正在扩大

面对新世纪,我们当会首先检视文学的生态环境和实际处境。视听化语言对书面语言的强烈冲击,已是尽人皆知的事实。这不能不动摇到传统文学的稳固地位。就这方面说,文学所受到的威胁从来没有今天这般严重,说它正在移向边缘,并不算错。如果说书本方式和书面语言作为印刷文化的辉煌一页的话,那么它在电脑、电视、网络等为主要语码的电子文化时代就显然难有大的作为了,再难保持主角的位置。现在的作家,手写的稿件已很鲜见,欲觅其“手迹”甚难,恐怕不要太久手迹要变得如书法般珍贵了。然而,我却想强调两点不同看法:一是,随着现代科技发展,文学的概念和文学手段的外延其实也在迅速扩大,不能认为只有书面语言印成的书或报刊上的作品才叫文学,图像化和网络化的作品就不能叫文学。第二,更重要的是,文学乃是一种人类艺术地把握现实的精神,决不能仅以物质外壳和媒体形式来判断什么是文学,什么不是文学。依我看,印在纸上的东西若缺乏文学精神只能算伪文学,而渗透在其它传媒中的东西若充满了文学精神,就一样可以视为真正的文学。我的上述看法倘若可以成立,那么我们就大可不必悲观了,新世纪的文学不但不会萎缩、消亡,而且会有更广阔的前途。所谓WTO来了,也无甚大碍。

研究人们审美意识的变化、在多元并存中求发展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谈论新世纪的文学,其实只能从当下的文学现实出发,否则不过是大言空言的戏说而已。我认为,从发展眼光看,有三方面的问题也许是值得思考的。首先,不能无视当今审美意识的剧烈变化,但应强调多元并存中的发展,不要满足于繁杂中的贫乏。过去了的一个世纪(除去最后的十多年),其总特点被有人称为是启蒙与救亡的变奏,有人不同意,又提出应是启蒙、救亡、翻身的三重变奏。在审美上,则被认为是以崇尚革命理想和营构革命史诗为目标,以政治话语、群体话语、英雄话语为主导话语的时代。这样说大致不错。而在世纪之交的今天,在市场化、商品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审美意识的变化实在是太深刻了。应该说,今天是进入了一个以世俗化、日常化、个人化占据较大份额的文学时代。有人说,现在是个没有史诗的时期和大众消费文化汹涌的时期。我觉得,在文学上也确实存在着一些偏向。比如:以个人化排斥社会化,以世俗化排斥理想化,以后现代性排斥现代性等等。即以“个人化写作”来说,作为一种叙述姿态,它确实打破了大一统的话语方式,拓展了个人的精神空间,是市场化为写作带来的新的自由度,在此世纪之变它有着特定的人文内涵,它体现着爱、宽容和悲悯,表现为走自己选择的路和情感的独特性,富于深切的甚至是痛苦的生命体验。可是,个人化写作倘不能与真实的生存、真实的需求相应和(这种需求绝对是多样的,但须有一定力度和高于自身的某种东西),那只能是令人跟花缭乱却无法动人。再以“后现代话语”的极力鼓吹者匆忙宣布以启蒙话语为特征的现代性话语已经结束,大家应一齐走进后现代的观点而论,究竟又有多大现实性的根据呢?或再以“史诗消亡”问题来看,创作上的实际情形是,有很多作者正在苦心结构宏大的史诗型的作品,特别在长篇小说方面。你当然可以批评他写得不好,或力不从心,但你没法否认这个时代仍然需要史诗及其风格类型。所以,我主张在新的世纪里,不要轻易宣布什么又过时了,而应强调在多元并存中发展的思想。

关注现实,关注生存,用“精神化”抚平“欲望化”

文学的有无充分的“人文关怀”无疑是个大问题,而对新世纪文学来说,就更是一个重要问题。我们知道,“欲望化”在20世纪90年代的文学文本中显得很突出,到了新世纪恐怕也不会有多大改变。于是,怎样用“精神化”抚平“欲望化”就很重要,说白了,就是我们的文学能否提供可靠的精神家园。我认为,人文关怀其实是非常现实的,它应该体现在密切关注现实,关注生存,关注现实境遇,关注普通人的命运上,不必搞得那么不可企及的玄妙,也不是精英知识者的专利。那种宣称文学不必承担任何使命、责任,不必坚守良知,只为自己写作的主张,未免过于自我了。另一方面,追求纯粹而又纯粹的美感和“文学自身”,把文学分为内部关系(语言、文体、叙述、结构等关系)与外部关系(与社会、政治、道德、历史等关系),并认为内部关系高于外部关系的观点并不科学,也同样无法体现充沛的人文关怀。近些年来,自新写实到现实主义冲击波的创作思潮,总体上应予肯定,因为它们渗透着人文关怀,平民意识便足其表现,它们都很关心普通人的生活现状和心灵世界。然而,人文关怀也有个精神高度问题,有个能否超越世俗化,进入更高精神理想的问题。仅以《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为例,这小说中的“幸福”原先充满了反讽,包含着对“文革”中平民遭受艰窘匮乏生存的批判,后来改编成电视剧和戏曲,有的被改成一种自得其乐、知足常乐、自我调适、自我解嘲的甜腻作品,“幸福”也变成一种比较肤浅的满足感,甚至有点阿Q相。这虽然也是一种理解,并赢得了共鸣,却难以有更深的寓意和更高的提升。

切莫把心灵化、艺术化演变为事件化、新闻化

我的另一个感想是,随时警惕切莫把心灵化、艺术化的创作,演变为事件化、新闻化的写作。这可能是一个需要长期注意解决的问题。近看叶兆言在《围城里的笑声》中说到这样意思的话:非常时期引起轰动的作品在艺术质地上都比较粗糙,而“轰动”过后一些真正的文学却被人们忽视着。在中国,这几乎成了一个文学起伏的规律。对此我颇有同感。回顾新时期以来的文学,一种思潮,一种创作态势,只要一成气候,不要多久就变成模式了,特别是那种贴近现实,政治功利性较强的创作思潮。想想“改革文学”,乔厂长出来后,出了多少大大小小的乔光朴啊,都像一个模子里铸出来的。其实何止“改革文学”?大凡称为思潮性的写作,大率如此。最近“官场小说”、“反腐小说”又大批涌现。它们当然是现实生活与人心诉求的反映,可是,大同小异的故事又来了,新模式又来了,追求短时效应的事件化、新闻化的写作又来了。老是这样,文学就没法丰富、深刻、博大起来。

由此使我联想到,这些年来。现实主义一直处于开放、多元、发展之中。在这个越来越陌生的世界里,人们希望多看到揭露世相和直观自身生存的作品,质朴的写实往往能满足这一要求;但对新世纪的人们来说,也许更渴望的是一种超越,一种激发,一种鼓舞,一种精神的飞翔。

同类推荐
  • 春天巴士

    春天巴士

    涵盖了亲情,爱情,友情中的各种细腻感受,本书内容是作者十年之间的诗歌选,主题多以生死,轮回,自由,以抒情为主,传说为主,穿插现代人的情感状态和矛盾纠葛,最终指向人与人之间的珍重和内心的宁静
  •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3)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王维·孟浩然诗选(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王维·孟浩然诗选(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王维和孟浩然都是不可多得的诗人。王维的诗歌描写山川美景,抒发融入自然的喜悦,读来清新自然;孟浩然的诗描写田园风光,表达对农家生活的热爱,读来朴质感人。他们是盛唐时期的田园山水诗的代表人物,有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歌流传了下来,深得大众喜爱。
  • 蒙田随笔集

    蒙田随笔集

    蒙田是文艺复兴后期法国人文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之一,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尊敬和接受。《蒙田随笔集》于1580-1588年分三卷在法国先后出版,它开创了近代法国随笔式散文之先河。全书语言平易通畅,妙趣横生,充满了作者对人类感情的冷静观察。
  • 无私话自通(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无私话自通(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热门推荐
  • 伐道击法

    伐道击法

    石猴出,天地震,乾坤动,宇宙崩。一猴一术万道屈,一妖一棍神魔亡。亦仙亦妖伐万道,亦神亦魔击万法。创不朽,显伐戮。眨眼天地裂,抬手星辰陨,伐万道,破万法,挥手逆乾坤。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重生混元道

    重生混元道

    大梦不觉醒,周成溺水后幸运地回到了开天辟地之前。天地未开,大道未定,生灵未出,诸多天材地宝也散落在混沌各方。万般重宝,俯拾皆是,一一收入囊中。盘古开天后,周成杀仙屠神,斩妖镇魔。大战元始天尊,逆天证道,最后成为天地间最强至尊。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若夫天地相忘,则为混元大道。
  • 雷军:人因梦想而伟大

    雷军:人因梦想而伟大

    人生充满着期待,梦想连接着未来。雷军一直有个梦,就是建一个受世人尊敬的企业。他不仅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受人尊敬的企业,也在帮助别人实现心中的梦想。
  • 听见灵魂的声音

    听见灵魂的声音

    ?一次意外,被所有人厌弃的“抹布女子”,和站在商界顶端的“极品男人”,相遇了。【宠文】
  • 龙魂战神

    龙魂战神

    一个从埋龙之地爬出来的少年,意外获得绝世龙魂之体。至此,横行无忌;雄霸天下;败尽英雄;翻掌之间,天地色变。他是一个传说,一个永恒不朽的传说。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三少爷的剑(古龙文集)

    三少爷的剑(古龙文集)

    天下第一的剑客,神剑山庄三少爷谢晓峰,厌倦了江湖,决定抛弃自己的身份与地位,隐姓埋名,化身为“没用的阿吉”,在社会的最底层打拼。然而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即使是做一个“没用的阿吉”,也会遇上无法预计的事,最终他不得不重现江湖。更多精彩,尽在古龙武侠经典巨作:《三少爷的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