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0300000027

第27章

所以北大毕业生卖肉也很正常,任何行业都需要知识,同样的事情有知识的人就比没有知识的人做得更好。

什么学校毕业的无所谓,关键是要弯下腰来干活!

1.地球是人类的“公共墓地”吗--“公地”的悲剧

自有文字记载以来,撒哈拉一直是一个大沙漠。“撒哈拉”在阿拉伯语中意思就是“大荒漠”,所以千百年来从未有人想到过,这里曾经有过一个非常兴盛的时期。1933年,法国的布莱昂少尉的一个偶然发现打破了这个亘古至今被人们深信不疑的定论,以充分的理由证明,这里曾经是一片雨量充足,溪流潺潺,草木茂盛的肥沃草原,在这块草原上,勤劳勇敢的人们饲养牲畜、种植五谷,创造了非常辉煌的古代文化,是人类文化、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是什么原因导致昔日的大草原变成了今日的大沙漠呢?是过度的放牧。时间似乎冲淡了人们的记忆,如今在世界的很多地方,类似“撒哈拉”的愚蠢行为仍然在毫无节制地上演着。

1968年,格里特·哈丁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他设想了一个公共牧场。从牧羊人的角度进行考虑,多放一只羊就会多获得一份收入,虽然牧羊人知道过度放牧会产生草场退化的后果,但是他同时也知道自己不增加羊的数量,别人同样会增加羊的数量,而自己同样要承担草场退化的后果。每一个牧羊人都可能会这样想,最后都同样做出这样的决定:增加放牧的数量。哈丁在他的文章中最后这样说:“在信奉公用地自由化的社会中,每一个人都追求各自的最大利益。这是灾难所在。每个人都被锁在一个迫使他在有限范围内无节制地增加牲畜的制度中。毁灭所有人都奔向的目的地。”明代的刘伯温在他的《郁离子》里面也讲过一个类似的故事:有一个官员从吴地回故乡广东,可以享受免费乘官船的待遇。他来到渡口发现水中有上千条船,不知道哪一条船是官船。送行的人却说,这容易啊!只要看船篷是旧的,船橹是断的,船帆是破的,那一定就是官船。这个官员按着送行人的话去寻找,果然如此。官员大为叹息。

官船是最破烂的,国营企业是亏损最严重的,城市公用设备是最容易破损的,公共场所的卫生是最让人头疼的……公共物品因为缺乏明晰的产权,所以大家都不关心它,理性的经济人知道,对这些公共物品来说,你不从中获得收益,他人也会从中获得收益,最后损失的是大家的利益。所以人们只期望从公共物品中捞取收益,但是没有人关心公共物品本身的结果。

地球可以说是人类最大的公共物品,每一个国家都期望本国的人民从地球的自然资源中获取最大的利益,使本国人民享受最大的幸福,所以各个国家都疯狂地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甚至不惜采用战争的手段从他国手中夺取资源的开采权、使用权;为了享受高级的人类生活,享受自动化、电气化给人们带来的幸福,人们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温的增高;人们排放大量含有氟氯烃的气体,使大气中的臭氧层遭到破坏,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大量倾泻到地球,危及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人们向空中排放大量的酸性气体,生成了号称“空中死神”的酸雨,使无数热带雨林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无数的化学物质被倾倒到河流之中、海洋之中,大量的汽车向我们的城市释放着有害的气体,生成光化学烟雾……各国人们在寻求自己国家幸福的同时,将地球环境当做公共场所,人们盲目地追求自己国家GDP的增长,追求自己国家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自己国家环境质量的最优化,在这种永无休止的竞争中,地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灾害频繁,公害不断,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疾病不断向人类发起了充满仇恨的反击。

为了寻求合作,沟通信息,在各种各样的世界性组织的努力下,人们想方设法制定了一些地球人共同遵守的条约,以防止在地球这个最大的“公地”上出现“过度放牧”的悲剧,比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21世纪议程》等等重要的国际性公约。但是这些条约在签订生效之后,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具有严格的约束力,偷偷地或者公然地到“公地”中“放牧”的人们依然大量存在。甚至有一些发达国家根本就拒绝在这些条约上签字,因为条约中的规定限制了他们对地球这个“公地”的破坏,限制了他们对自身幸福的追求。联合国为了控制全球气候变暖,曾经制定了一项《京都议定书》,限制各国温室气体的排放。但是排放温室气体数量最大的美国却拒绝在《京都议定书》上面签字。

2001年美国总统小布什上台,面对各国政要对美国不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的诘难,竟然大言不惭地说:“我们美国人的生活方式是不容置疑的。”根据经济学原理,在市场经济社会里,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遵守规则的人吃亏,不遵守规则的人会受益。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那些发达国家为什么不喜欢在这些条约中签字了吧。

非洲的大草原是各种野生动物的天堂,野生动物在各自的领地生活得非常滋润。比如非洲狮,平均需要方圆40平方公里的草原可以养活一头狮子。草原中的食草动物靠食草生存,而热带雨林中的百兽之王的狮子又以这些食草动物为食,所以要想养活一头狮子就需要40平方公里的草原。草原中的狮子并不懂得过度放牧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但是丛林有丛林的生存法则。虽然狮子是一种喜欢群居的动物,但是它们也是一种“理性”的动物,不同的狮群为了各自的生存会严格坚守自己的领地,而不越位破坏丛林的秩序。因为“理性”告诉它们,一旦使草原超过它的负荷,食物链就要发生断裂,生态平衡就必然要遭到破坏,狮子就必然要挨饿,所以百兽之王从来都严格地遵守丛林法则,各自在自己的领地悠闲地生存。

人是万物之尊,他们应该比百兽之王更具有理性,更清楚地懂得过分掠夺地球资源的严重后果,但是我们看到的实际情况却常常不是这样,人类比狮子更容易破坏规则,更容易产生机会主义倾向,更容易利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使自己获得利益。所以人类使自然界中的森林、草原、河流、空气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破坏。

从一个家庭的公用客厅、一个楼口的楼道卫生、一个小区的公共绿地、一座城市的公用设施,到一条河流的污染、一座森林的毁灭,以至于南极臭氧空洞的扩大、整个地球温度的增高,我们看到了“公地”的悲剧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全人类的一个通病。如果现在人类还不能觉醒的话,那么在不远的将来,地球完全有可能由现在全人类的“公共牧地”变为全人类的“公共墓地”。

其实,公用地的悲剧并不是不可避免的,为什么有些国家就没有或者少有这种现象?无非是减少“公地”的存在丽已,“公地”越少,浪费的社会资源就越少。但是一点“公地”没有也是不可能的,像美国、日本这些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公地”仍然是存在的,只是人们对这些“公地”的管理形成了非常严格的制度约束,“公地”虽然是公共的,但是管理的责任却落实到了具体的人,这样,想要在“公地”里过度“放牧”的人才会收敛自己的行为,才会在干预之下做到合理“放牧”。

虽然世界上总会有一些美国式的强词夺理的人们、有一些不受条约约束的人们,可能我们对他们没有办法,联合国也没有办法。但是大自然自会有它自己的办法。面对人类对自然的胜利,自然界哪一次没有严厉地报复我们呢?当全球变暖,当人们只能待在空调房里的时候,也许人们会有所醒悟;当两极的臭氧空洞逐渐蔓延,当人们只好穿着防紫外线的衣服、戴着防紫外线的帽子在外面娱乐的时候,也许这个时候人们会有所思考;当地球因人类的掠夺而走向毁灭,当人们躲在太空的某一个星球上的时候,也许人们会学得更聪明一些吧?

同类推荐
  • 资本的逻辑:应对风险的黄金定律

    资本的逻辑:应对风险的黄金定律

    经济萧条是否是经济转型时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呢?过去35年来经济所获得的空前发展,为这一疑问奠定了基础。在转型时期,生产交换的方法和工具会发生变化,并增加有效的产品及设备;然而,新环境的适应也会造成混乱和损失。研究所谓的危机和萧条的周期,并调查这些纷乱的发生是否的确有其规律性,是一份不无裨益的工作。
  • 魅力经济学

    魅力经济学

    经济学是简单的,一杯咖啡、一辆汽车就可以解释它。经济学是迷人的,它的理论充满智慧,也不乏诗意的想象。经济学是体贴的,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形影不离。经济学是实用的,从柴米油盐到经营管理无所不包。经济学是精彩的,从温莎公爵的旷世恋情到惊心动魄的货币战争。
  • 从零开始读懂经济学

    从零开始读懂经济学

    本书是一本通俗的大众经济学读物。它从最基础的概念开始,将经济理论和经济现象相结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对经济学做了细致全面的解析。引导每一位读者入门,从此让你面对经济学不再望而生畏。本书包含经济学基础原理、经济学常用术语、市场经济学、市场结构经济学、消费经济学、生产要素经济学、厂商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经济学、金融经济、经济形势11篇内容,包罗万象,是经济学爱好者的首选读本。
  • 经济学与生活全集

    经济学与生活全集

    为什么美女更爱打扮,而剩女却越来越多?为什么易中天能成为“学术超男”,凤姐能一夜走红网络?为什么站票与坐票享受不同,价格却相同?为什么年夜饭价格大涨特涨,春节票价却纹丝不动?最见怪不怪的生活案例,最意想不到的趣味解读,为你揭开日常生活中鲜为人知的经济学秘密和潜规则。
  • 18岁以后懂点经济学

    18岁以后懂点经济学

    18岁以前,你的经济条件由你的父母决定。而等到18岁以后,贫穷还是富有,就由你自己负责了。《18岁以后懂点经济学》不只是为年轻人编写的,它同样适用于所有的不分年龄段的经济学“门外汉”,以及作为大学里经济系相关专业的预科教材书,它起着开启经济学“大门”的作用。《18岁以后懂点经济学》的重点不在于要求你能掌握那些深奥的理论或者学会使用数学、图表之类的工具分析经济问题,而是在于逐步引导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学会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现实经济中的各种问题,并做出决策。“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换句话说,就是“用合理的方式去思考”。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型世言

    型世言

    《型世言》为明代陆人龙创作的一部优秀白话短篇小说集。所记皆为明代时事、风俗人情,情节曲折,笔调清新,可读性强,达到较高的艺术成就。此书在国内早佚,历代书目从未著录,近年发现于韩国汉城大学奎章阁。
  • 管理你的老板

    管理你的老板

    挖好了坑把老板推进去是不现实的,应该远远地设好包围圈,慢慢地从四面围起来,诱导老板自愿按照你的意思走进去,才是一种智慧。
  • 海底捞的秘密

    海底捞的秘密

    书中深度剖析了“海底捞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海底捞是中国服务业的学习标杆,揭示了海底捞为什么能够做到——“人人都是管理者”、“传递给顾客一份感动”、“把员工当家人看”、“用服务倍增利润”、“有双手就可以改变命运”,力图透过现象看本质,等等。帮助读者洞悉海底捞的成功奥秘,真正做到“知其然”,更是中国企业经营创新的成功典范。相信本书一定能给中国企业的广大管理者以有益的启示。本书以“海底捞你学得会”为立足点,更“知其所以然”
  • 大魔头

    大魔头

    玩召唤,炼阴魂,血祭万鬼幡。且看雷动从一个无名小辈,加入邪宗后,一步一步从一个普通少年成长为惊天大魔头,纵横于天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 心有灵犀梦江山

    心有灵犀梦江山

    【女强、宠文、、爽文、美男超多】她本神族族女,却有灾星之体,极阴之质,带来灭门之祸毁谷之患,世人却皆趋之若鹜,为了得到她,不惜血溅三尺,踏碎一地尸骨!五行之男皆上品,眉眼如画之润下,孤冷怪异之曲直,热血单纯之炎上,妙手神医之从革,神秘鬼魅之稼穑……为让自己体质改变,平了那血雨腥风,求一个世间和平,她必须寻齐五男并与之结合。然,一生一世,只能有一双人,情与义之间,终难平衡。她爱的,只有他,怎去管世间刀光剑影、乱世纷争……
  • 嚣张坏女生:别惹我,校草们!

    嚣张坏女生:别惹我,校草们!

    MD!某某某,别惹ME,否则,让你死的很有节奏感!!——女主很另类,很拽、很酷、很疯,很狂,也很伤……其实,她也没什么,只是有一点点坏而已!!(*^__^*)...
  • 中国古代用人故事大观

    中国古代用人故事大观

    每个深谙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自古以来,历朝历代凡成就大业的领导者不以“江山社稷、用人为先”为准则,从而因用人而兴——齐桓公重用管仲,成就了一番春秋霸业;秦始皇利用韩非、李斯横扫六国,一统天下;刘邦有张良、韩信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智谋而成为西汉的开国之君;刘备以隆中对识得诸葛亮,而得“三分天下”之势;唐太宗正是采用“慎择”的用人方式,终有“贞观之治”的盛景;朱元璋凭借自己的真诚感到了心如死灰的前朝落魄士子刘温,使他终归自己账下……举不胜举的领导者在挥洒着他们的用人艺术,以至于无数后人为此拍案叫绝。
  • 文学会消亡吗:学术前沿沉思录

    文学会消亡吗:学术前沿沉思录

    中编为“观照文艺学学术史”,对美学界、哲学界、文艺界热切关注的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的成果。 本书分上、中、下三编。上编为“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主要关注并深刻研究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美学学术史等前沿问题。这是当前文艺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它要追问的是当下的电子媒介时代文学会不会消亡的问题。下编为“美学的沉思”,这实际上是百年美学学术史的缩写,本书正是在关注和研究这些(以及其他相关的)前沿问题的基础上,是在总结以往美学研究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价值美学的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