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8000000015

第15章

墩子不再问啥,一双手灵巧地揉捏着。他问女人觉得咋样。女人说好多了。他知道淤血还没有散尽,手便使了点劲。女人叫一声,身子扭动起来,把盖在身上的衣服蹬腾光了,光洁的身体呈现在他眼前。刚才那次交欢他被欲火的烈焰焚烧得无暇顾及其他风景。此时看到这道风景,他的目光一下变直了,贪婪而毫无忌惮地流连忘返。女人的裸体如同洁白无瑕的美玉,自上到下曲线优美流畅,两只奶子高高耸立,两颗乳头似两颗熟透了的草莓冲着他微笑;腹部柔滑平润,臀部丰满结实,两条玉腿圆润修长,就连那只受伤的脚也让人爱怜不已。他双膝跪倒在地,小心地把手掌贴在女人的裸体上,由上到下轻轻地抚摸着。最后,一只手停在了乳峰上,另一只手停在了令人心醉的三角地带。

女人的胴体来回扭动起来,不能自已地大声呻吟着,一双眼睛燃起了难耐的渴望,示意他快点给她。他便扑倒在女人的玉体上……

这一次持续了很久很久。终于他困倦了,翻身下马。他们并排躺着,谁也不说话。一番云雨交欢,他们都疲惫不堪。

不知过了多久,女人忽然说她饿了。墩子也说肚子饥了。女人说能到啥地方找点吃的就?辉?了。他说这有啥难的,翻身坐起找到褡裢,从里边拿出几块锅盔来,递给女人一块。女人坐起身,接住锅盔,笑道:“我还以为褡裢里装的是银元哩。”

墩子也笑道:“银元这阵能吃么?”

锅盔是表叔表婶给墩子带的干粮。表婶的手艺不错,锅盔烙得又厚又酥又脆,只是放了些时日,变得干硬难啃。好在他俩牙口正好,肚子又饿,一时三刻就吞下了几块锅盔。

渐渐地,窑里的光亮昏暗起来。墩子钻出窑洞,夕阳已挨住了山尖。他环眼四顾,四周几乎没有什么人影。他琢磨这正是上路的时候,刚想进窑洞喊女人,只见女人也钻出了窑洞。女人看看天色,问道:“走么?”

“走。”墩子回过头问,“你的脚能走么?”

女人来回走了几步:“好多了,不咋疼了。”

“你这是在盐店门口试担子哩。”墩子皱着眉说,“七八十里路,你能走下来?”

女人一想也是,脸上就显出忧愁来:“那咋办呀?”

墩子抬眼远眺,说:“到前边那个村子雇辆车子吧。”

女人问:“有钱么?”

墩子说:“雇车的钱还是有的。”

走出几步,女人回头看那口窑洞。墩子感到奇怪:“你看啥哩?”

女人喃喃地说:“不知往后还能不能再来这地方。”

墩子笑道:“你舍不得那口破窑?”

女人说:“我到死都会记住这个地方的……”

墩子一怔,明白了女人的心思,不再说啥,也回头看那口破窑……

两人来到前边的村子。一连打问几家,都是穷家小户,无车可雇,却家家都喂养着毛驴,帮人驮运东西。墩子和一个五十开外的陈姓老汉讲好,用毛驴送女人去岐凤清庙镇。

陈老汉不想赶夜路,让他俩暂在他家住一宿,明天早晨再上路。墩子撒谎说他们有急事,耽搁不得,要老汉千万辛苦一趟,脚力钱可以多出一点。

陈老汉同意了,牵出一头叫驴,备好鞍子。女人走到驴跟前,那驴突然昂头叫了起来,后胯刷地长出来一节黑黢黢的玩意儿。女人羞红了脸,目光慌忙移向别处,陈老汉看着女人,噙烟锅的嘴唇裂开了,无声地笑着。墩子有点恼怒,在叫驴的屁股上狠拍一巴掌。那一巴掌很重,驴不叫了,胯下那玩意儿也倏地收了回去。

女人接连几下上不去驴背。墩子走过去把女人抱上了驴背。陈老汉用鞭子打了一下驴屁股,那驴便撒开了四蹄。

陈老汉是个健谈的人,一上路,那嘴便不肯闲着。

“你们小两口上岐凤走亲戚?”

墩子只能将错就错,点头作答。

陈老汉看了一眼女人垂在驴肚皮上的大脚片:“你媳妇念过洋学堂?”

墩子又点了一下头。

“你小伙有艳福。”陈老汉赞叹道,“你媳妇长得真心疼(漂亮)。”

墩子这时恰好和女人的目光相遇。女人眼神里透出含羞得意的微笑。墩子心头禁不住一热,冲女人笑了笑。

陈老汉吧嗒着烟锅,唠唠叨叨地说:“你们找我算是找对了人。赶夜路要是找个愣头小伙子赶脚,你就招祸了。”

墩子问:“为啥?”

陈老汉看了一眼驴背上的女人:“这么心疼的媳妇,哪个小伙见了不动心。走在半道上,他能老老实实!我老汉老了,有贼心没贼胆,有贼胆也没那个贼劲儿了。”说罢,呵呵地笑了。

女人在驴背上捂嘴偷笑。墩子也忍不住笑了。他看出陈老汉是个有嘴无心的爽快人,便跟老汉谝了起来。老汉告诉他,他们那个村是个脚户村,十家有八家以赶脚为生。他赶了快四十年牲口,岐凤这条道走了个数不清,闭着眼也能摸着去。墩子问:“青庙镇离岐凤城有多远?”

老汉说:“五里多路。”

墩子又问:“天亮时分赶得到?”

老汉说:“抄近道能行。”

于是,抄近道赶路。果然依陈老汉所说,太阳冒花时分他们到了青庙镇。女人下了驴背,墩子付钱打发陈老汉返家。他看着老汉渐渐远去,转过脸来,女人正呆呆看他。他硬了硬心肠,说:“你姑家不远了吧,你自个儿去吧。”

“你就不去认认门?”

墩子摇头。他不愿陷得太深。

“你的心比石头还硬……”女人泪水盈盈。

墩子不敢看女人。他害怕女人那柔情似水的目光,他害怕那泪水溶化了他。

两人相对而立,垂着目光,谁也不看谁。

良久,墩子打破了沉默:“你多保重,我走啦。”说罢,转身便要走。

“墩子!”女人叫了一声。

墩子止住步,回眸看着女人。女人俊美的面庞上挂着两行泪水,拉住他的手说:“从今往后,不管你走到天涯海角,有一个叫杜雪艳的女人时刻都念着你,不论你是否在这个世上,她都是你的女人……”

“雪艳,你别这么想……”墩子鼻子发酸,眼睛发潮。

“你走吧……”雪艳松开了他的手,转身走开。没走几步,又回过身来,猛地叫了声:“墩子!”

“嗯,你还有啥事?”

“有个紧要事,往后你可不能再叫墩子这个名字了。”

“为啥?”

“你想想,罗玉璋要追杀你,刘十三也饶不了你。你得改个名,再要叫墩子,非倒霉不可。”

还是女人心细,墩子感激地看着雪艳,用手挠着后脑勺:“改个啥名哩?你念过书,干脆就给我改个名吧。”

雪艳说:“让我想想,得给你改个叫得响的名字。”

墩子说:“啥叫得响叫不响的,猫娃猪娃狗娃随便叫就成。”

雪艳沉思半晌,说:“文化,你改名李文化吧。”

墩子大笑:“我两手画不来个八字,还文化哩,这个名字我叫不出去。”

“叫得出去,叫得出去。”雪艳笑着,叫了声:“李文化。”

墩子没有反应过来,呆看着雪艳。

“我叫你哩。”

墩子不好意思地笑了。雪艳又叫了一声:“李文化!”

墩子应了一声,随后说:“往后我就是李文化了?”

雪艳点点头:“往后你就是李文化了。”

“多亏你提醒了我,谢你了。”

“你咋跟我说谢字哩,要谢我得谢你。”雪艳又拉住了墩子的手,半晌才松开,“你多保重,我走咧。”

墩子愣怔半晌才醒过神来。他砸了自个儿一拳,狠着心肠扭头就走。走出老远老远,他回过头去张望,只见雪艳站在路边的高坎上,雕塑似的朝这边凝望。他再也禁不住了,热泪夺眶而出。在心里大声喊道:“雪艳,我的好妹子,哥对不住你!”

岐凤城是专署所在地,比西秦县城自然要气派一些。大街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店铺作坊一家挨着一家,生意兴隆红火。

新二师的师部设在较为清静的北街。师部门口两旁各站着两个持枪卫兵,那枪刺在阳光下闪着威严的亮光。行人和商贩走到这里都脚步匆匆,唯恐生出什么麻烦。

一个青年汉子,肩搭褡裢,风尘仆仆,穿过热闹非凡的东街,跟一个老汉打问一下,脚步移向北街。

青年汉子在新二师师部门前止住了脚步。他迟疑地朝里张望,看看守卫森严的大门欲进又止。

忽地一声厉喝:“干啥的?”随着喝喊声,大门口侧房里走出一个年轻剽悍、腰挎盒子枪的军官。

青年汉子一惊,环目四望。

“问你哩!”年轻军官走到青年汉子近前,猛喝一声。

青年汉子一怔,随即赔上笑脸说:“长官,这达是新二师的师部吗?”

年轻军官一双目光冷森森地盯着青年汉子:“你打听这个干吗?”

“找人。”

“找谁?”

“李师长。”

“找李师长?”军官的手下意识地去摸腰间的盒子枪。“李师长是你找的么?”

青年汉子有点恼火了:“我咋就找不得李师长!”

青年军官一怔:“嗬,好大的口气!你是干啥的?”

青年汉子眼珠子一转,答道:“李师长是我舅,我是他外甥。”

军官的脸色缓和了一些,上上下下仔细地打量着青年汉子,忽然问了一句:“李师长是哪里人?”

青年汉子开口就答:“李师长家住西秦县李家集,官名李信义,小名叫狗剩。”

年轻军官笑了,说:“你跟我来。”

穿过三道门,绕过一个花坛,军官把青年汉子带进一个颇有气势的两层小洋楼。走进客厅,军官对青年汉子说:“你先等等。”抽身上了楼梯。

青年汉子站在客厅,环顾四周,心里说这地方比刘十三的聚义厅阔多了。清一色的红木家具,几排铺着软垫的矮椅,摆设得井然有序。脚地铺着大块方砖,正中墙上挂着一幅猛虎图,配着一副对联:柳营春试马,虎帐夜谈兵。两侧墙上挂满着字画,最惹人注目的是挂在墙上的自鸣钟,一双猫眼骨碌骨碌地转动,十分有趣。

青年汉子正在细看那自鸣钟,楼梯响起了脚步声。他便抬眼去看,刚才上楼的年轻军官在前,身后是一位五十开外年纪的人,一身戎装,中等身材,有些发福,却不臃肿,留着八字胡,嘴角叼着雪茄烟,面无表情,没戴帽子,大背头梳理得纹丝不乱。青年汉子估计这就是他要找的人,诚惶诚恐地站直了身子。

李信义来到客厅,一双眼睛很威严地注视着青年汉子,半天,问道:“你是啥人?”一口地道的关中西府口音。

“我是西秦李家堡人,叫李文化。”

“你寻我干啥?”

“吃粮当兵。”墩子从怀中取出一封信。年轻军官接过,呈给李信义。

李信义看罢书信,抬眼重新打量墩子,忽然问道:“刚才你咋冒充是我的外甥?”

墩子挠着头,憨笑着说:“我是怕守门的卫兵不让我见你,再说,从刘先生那里论辈分,我是叫你舅。”

“你的心眼还不少哩。”李信义笑了笑,问:“你为啥要当兵?”

“为父母报仇!”

“为父母报仇?”李信义脸上的笑纹不见了。

“土匪杀了我全家,此仇不报,枉为男人!”墩子瞒了实情,撒了个谎。他听教书的刘先生说过,李信义早年家里遭土匪抢过,而且爷爷死在土匪手里,他平生最恨土匪。

“师长,你一定要收下我!”墩子“咕咚”一声,双膝跪倒在地。

李信义脸色一沉:“男儿膝下有黄金,咋说跪就跪。起来!”

墩子一怔,惶恐地站起身。李信义来回踱了几步,走到他跟前说:“当兵吃粮是很苦的。”

墩子挺直身板说道:“怕苦我就不来投你。”

李信义看了他一眼,缓缓地说道:“肃清匪患,除暴安良也是军队义不容辞的职责。”

墩子茅塞顿开。他听人说过,有个小伙家里被一个恶绅欺辱不堪,小伙斗不过恶绅,一气之下投到李信义名下当兵吃粮。小伙卖命地干,深得李信义宠信。后来李信义让小伙带着一个排的人马去把那恶绅除了,为小伙报了仇。

墩子恳求道:“师长,我是慕你的大名来投你了,请你一定收下我!”

李信义不语,一双锐利的目光上下左右地打量墩子。好半天,问道:“你练过功夫?”

“练过,以前在镖局干过几年。”

李信义在墩子肩膀头拍了拍,脸上显出笑纹:“身胚子不错,使几下拳脚让我看看。”

墩子明白此时讲不得客气,卸下肩上的褡裢,把腰带往紧扎了扎,运气扎势,使出平生所学。一套拳下来,他脸不红气不喘。

李信义含笑点头:“使得不错。好,我收下你了。”又说:“刘先生引荐你来,我本该给你个好点的差事。可你心怀大志,应该先吃点苦。常言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嘛。你会打枪吗?”

墩子在镖局时大多都用刀剑,有时也用枪,但却是独撅子(打一发的手枪)和猎枪,从没用过快枪和盒子枪。他摇头说:“不会。”

李信义说:“现在已是火器时代,刀刃再残,脚拳功夫再好,也难敌住枪弹。”他从抽屉取出一把左轮手枪,笑着说:“凭你敢说是我外甥,这把枪送你了。”

墩子惊喜万分,双手接过枪,挺直身子朗声说:“谢谢师长!”

李信义一笑,转脸对身边的年轻军官说:“楞子,我把他交给你了。你要用心调教调教他。”

年轻军官打了个立正:“师长放心。”

李信义笑道:“把你那两手传给他,一点都不能藏着掖着。”

楞子笑着说:“这话不用师长吩咐。”

李信义又对墩子说:“楞子是手枪营营长。他的枪指着哪儿打到哪儿,你要跟他好好学。过些日子我要考考你。”

墩子学着楞子的样,打了个立正,朗声说道:“请师长放心!”

刘十三做梦也没想到他的压寨夫人竟然跟着墩子私奔了。

那天刘十三带着人马扑下山,原想打王怀礼一个措手不及,端了他的窝。他们出兵向来是出奇制胜,快进快退,从不耽搁。王怀礼却不是等闲之辈,防守森严,使他无机可趁,不得不耽搁些时日。最终,他胜王怀礼一筹,击毙了王怀礼,取回了赵七的首级。

同类推荐
  • 穿裘皮的维纳斯

    穿裘皮的维纳斯

    《穿裘皮的维纳斯》是马索克最主要的虐恋作品。这是一位贵族男子自愿成为一位女士的奴隶的故事。他愿意受她的驱使,受她的惩罚,使自己成为她对之握有生杀予夺权利的财产。在他们两人相处的过程中,女方始终比较勉强,最后她移情别恋,残忍地结束了他们之间的关系。
  • 天堂别墅区

    天堂别墅区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锅庄

    锅庄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
  • 传世经典白话小说精编:名贤奇遇

    传世经典白话小说精编:名贤奇遇

    本书从三言二拍中辑录了有关名士高人题材的短篇小说22篇,其中不乏脍炙人口、被后来戏曲改编流传下来很有影响的篇目,如《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庄子休鼓盆成大道》《灌园叟晚逢仙女》《大树坡义虎送亲》,还有描写济公和尚的《南屏醉迹》、描写苏东坡和佛印友谊的《明悟禅师赶五戒》。这些带有神灵传说的小说想象丰富,构思巧妙,可读性强,体现了中国古代小说的艺术成就,为后代其他的艺术形式所借鉴。
  • 伴娘团团转

    伴娘团团转

    经常有人说,伴娘当多了,会嫁不出去……那又怎么样,再悲催的生活也不能阻止我们彪悍的斗志和坚定的笑容,何况只是做做伴娘!
热门推荐
  • 幸福背后的心理秘密

    幸福背后的心理秘密

    你不可不知的“幸福指数”——“幸福指数”的概念起源于30多年前,最早由不丹国王提出并付诸实践。他认为,不丹这样的小国不应该跟着别人走,不应只是单纯注重GDP的发展,而应该更全面地重视人们的幸福感。幸福比GDP更重要。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多年来,人均GDP仅700多美元的小国不丹,人民的生活总体来看算得上比较幸福。
  • 最搜奇·萌萌小志怪

    最搜奇·萌萌小志怪

    志怪,就是记录怪异,主要指魏晋时代产生的一种以记述神仙鬼怪为内容的小说,也可包括汉代的同类作品。从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天仙配》《窦娥冤》到我们儿时熟悉的《田螺姑娘》《崂山道士》,其实都源自志怪小说。在古代,写小说一般会被看成不入流的行为。然而上至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魏文帝曹丕,下到低调奢华有内涵的一代名臣纪晓岚,都曾忍不住寄情于志怪,可见它的魅力有多大。志怪小说不仅是天马行空的想象,更是先人托物言志的工具,体现了世间百态,承载着一个时代的特色。透过魏晋时代的故事,我们体会到的是令人倾慕的魏晋风流;在唐朝的故事中,我们看到的是大国气象;而到了清朝,故事则变得更加多样也更加世俗。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神纹道

    神纹道

    万古神山之上,上书四字“天道昭然”!稚嫩少年,梦观神山,参悟神纹大道,创千百神通,以悍然之姿,横行天下,成就人族浩荡气运。人族不朽,大道永昌!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假面

    假面

    学期中,小区搬来一对特殊的母女,女儿叫莫雅子,来自一个母亲有着病史的单亲家庭。雅子因优异的成绩成为学校重点补助的对象,但是她并不知道这所学校里学生的游戏规则——新生必须被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