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53200000026

第26章 《绿化树》主题随想曲(2)

那么,“拷问”出了什么呢?--这就是《绿化树》全篇结构转动的枢机。章永磷从对“狼孩心理”的否定发现了自己的“堕落”,从诅咒堕落到寻求“比活着更高的东西”;从“看着生命怎样如抽丝一般从我的躯壳里抽尽”到意识到自己是“被献在新时代的祭坛上的羔羊的悲壮感”。然而,这个时候,他还没有获得初步的“自觉性”。只有当马缨花、海喜喜、谢队长们作为一股生活的汹涌激流,马克思的《资本论》作为一股思想和智慧的激流,交织着、相互印证地冲激着章永磷的灵魂的时候,他才真正爬过了生与死的门槛,以仿效筋肉劳动者的自尊,以内省的智慧,以对自己软弱的“依赖感”的厌恶,迈开了,“超越自己”的艰难的第一步,有所“顿悟”。精神的碎片重新凝聚,他开始了紧张的思考。应该说,在当时的条件下,不管是汇合着个人的家世体验阅读《资本论》,还是随着海喜喜的马车去领受旷野的风的吹拂,他对“必然和自由”的争取和认识都是极有限度的。从外界环境说,要想从被凌虐、被歧视中完全解脱是不可能的;但就内心世界来说,则有相对的自由天地,达到某种对“必然”的认识是可能的,也是可信的。

我不认为作品描写章永磷的阅读《资本论》是矫饰的和牵强的。即使从知识分子须臾也离不开书本的“惯性”及当时允许阅读书籍的可能和范围来言,也是真实的。章永磷在弄通了一些原理之后,“象吃了兴奋剂一样”的愉悦心情,在读到描述资本家和工资劳动者的关系时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叔祖们的可笑形状时的忍俊不禁,特别是他由于读《资本论》获得了某种心理上的优越感,因而在其他“右派”不指名的批评他时,他倒产生了“外界对我施加的侮辱、嘲笑、蔑视,只不过针对我的躯体,与‘我’无关”的超然之感……这些都真实而风趣地描绘出内在的智慧的威力。当然,我们的文学传统还不习惯这种读书心得式的穿插,一般把它看作是小说中的赘疣。其实,在一些篇制宏大的作品里,放入这些片断是不奇怪的。

是的,章永磷只能在苦难中追求灵魂的变化。上升、超越、否定之否定。这是一个极其复杂多变的、充满反复和迂回的过程。《绿化树》是系列中篇的九部之一,因而章永磷的“超越自己”也顶多是一个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而已。马缨花在目睹章永磷忍受住了海喜喜挑战似的“劳动”,并以维护尊严的,一反温文尔雅的姿态与之恶斗的场面后,戏谑地说:“你倒象是咱们的人!”这个评价出自马缨花之口,自然比当时的“政治审定”宝贵得多,可以证明这位“右派”的实际性质和价值。可是,马缨花毕竟看得太简单了吧。带有嘲讽意味的是,当海喜喜怀着情场败北的失落感,来与章永磷悲壮地辞别时,章永磷忽然萌生了这样的念头:“我和他,谁高尚?”这是一个极其尖锐和严肃的问题!这并不是评判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孰高孰低的幼稚问题,也不是受血统论的支配对劳动者的盲目称赞,而是关于灵魂的高尚和卑下的道德哲学问题。果然不久,章永磷继刚刚建立的“自觉性”之后,便产生了由衷的新的忏悔:“我的心里只有我自己,即使想‘超越自己’也是为了自己。”《绿化树》写到这里打了一个逗点,作为章永磷的思想历程的“中继站”而停下了。可以想象,今后等待着章永磷的思想风暴和灵魂洗礼还要远为酷烈和浩大。

在《灵与肉》里,张贤亮写过一个许灵均;在《土牢情话》里,他写过一个石在;在《绿化树》里又写了章永磷。从这个形象系列里可以窥见张贤亮对受苦受难的知识分子精神探索的一贯性,也可看到这些人物精神上的相近相邻之处。但是,《绿化树》的思想艺术成就也可从这样的比较中认识。许灵均似乎更接近于章永磷,但许的思维处于一种定向结构,更多地用了“人民--土地--根”的单向线索;许灵均缺乏纵横变织的网络状意识层次,他的“出国”还是“回乡”,他的与李秀芝的感情纠葛,都缺少必要的充分的冲突,多少被简化了。而章永磷则大为不同,他更倾向于内省式的哲理思考,他的精神活动层次更丰富,他与马缨花的内在分化趋势同许灵均与李秀芝的融合无间加以比较,就不能不承认,章永磷的形象的涵盖力要更为深厚。

有的同志指出,张贤亮“有一种对苦难的病态崇拜”,而“那种通过受苦而净化灵魂的观念实质上的一种宗教心理”。这的确是抓住了张贤亮创作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缺乏分析和鉴别。我也觉得,强调苦难中的超拔,刻意发掘“伤痕上的美,痛苦中的欢乐”(张贤亮语),倒也确是张贤亮重要的审美追求和创作着力之处。我想,问题不在于是否写了苦难,而在于划清“苦难的历程”与虔诚的宗教心理的界限。所谓宗教心理,是指人们不敢正视或不能理喻自己的痛苦的根源,因而认定痛苦的产生乃是自己犯了罪,只有忍耐、赎还,才可脱离苦海。这自然是病态的。但是,假若正视忧患,同忧患斗争,成就为一种伟大的人格,则是一种反宗教心理的积极姿态。我不否认章永磷最初具有病态的宗教心理;但我认为张贤亮对章永磷的这种宗教心理除了不无悲悯,更重要的还是否定和批判。

苦难,对于中国大多数知识分子来说并不陌生,多少年来,不公正的歧视,人为的“苦难”和压抑还少么?不是应不应该描写“苦难”,而是苦难已经接连不断地发生过。虽然不能推论为:“越是遭受不公正的歧视排斥反倒越激发革命意志”,但也不能不承认,中国知识分子假若没有受到如许的苦难,也就不会象今天这样愈益成熟和清醒了,所以,描写“苦难的历程”也就是不可避免的。对于“苦难”也要分析:打成右派是“难”,不被信任是“难”,精神压抑是“难”,“左”的毒害是“难”,思想禁锢是“难”;九九八十一难,都是“苦难”,都是客观事实。所以,章永磷的道路是特殊的,也是典型的。他的道路之不同于林道静,《绿化树》之不同于《青春之歌》,乃是因为章永磷与林道静所处的历史条件不同,而绝不是如某些论者苛责的:说它“很难象《青春之歌》那样能够概括当时青年知识分子走上革命道路的一般的规律性的历史”。可忧的正是这种拿着“一般的规律性”尺子的评论。须识,典型也是多种多样的,并非一种。即使是林道静,也不过是民主革命时期知识分子的典型之一;那么章永磷呢?作为六十年代初期的知识分子的典型之一,难道没有存在的权利吗?

“人民意识”与野性的赞歌

直到现在,为了在思想倾向的最根本之点上划清评价《绿化树》的界限,我们还没有顾得上正面地、仔细地端详马缨花呢(虽然在前面已多次提到过她)。然而,我们怎能稍稍遗忘这位飞扬流动,奔放不羁,情如烈火,性如野风的女主角呢?离开了她,一部《绿化树》将会黯然失色。如果说,章永磷是九部系列中篇的贯穿着的中心人物的话,那么局限在“这一部”《绿化树》来看,马缨花则是它的主人公。她不仅体现着该部作品的思想底色和根基,而且以她为中心,由章永磷和海喜喜共同构成鼎足而三、缺一不可的人物关系。难怪作品要以她来命名了。

在“这一部”里,章永磷象一个在荒原上冻僵了的迷路人,是马缨花把他搀扶起来,温热了他的躯体,恢复和激发了他求知的欲望和继续生活的勇气。章永磷,这当时最卑贱的灵魂,在接过了当时最昂贵的白面馍馍的时候,不由流下了两行清泪。从此,“宝石般的指纹溶进了他的血液”,他在这位富于伟大同情的野性女子面前,怀善无限感激之情,低下了他沉重的头颅。

仅仅是感激而已!章永磷曾经苦恼而困惑地自问:“我和她,目前是一种什么关系呢?”我认为,弄清这种“关系”同样是理解《绿化树》的核心问题之一。许多文章都把章永磷和马缨花的关系称为“爱情”,对此,我在感情上不能接受。我认为这至少是对“爱情”的一种滥用。当我看到章永磷说“她对我的感情使我很困惑”的时候,当我听到章永磷的“她和我两人是不相配的”内心自问的时候,当章永磷突然产生要把马缨花让给海喜喜的念头的时候,我几乎不忍卒读了。马缨花啊,如果你知道了这一切,你的心会碎的!

同类推荐
  • 麻辣水浒

    麻辣水浒

    以“麻辣”来给水浒命名,大概想赋于水浒以新的味道。人们对于味道有多种需求,一种味道尝久了,就想换一种味道。我猜晓东的意思,是要给水浒的读者们换换口味。麻和辣都是重口味,都是刺激性的口味,读者诸君小心了,别被晓东麻翻,别辣出汗来。
  •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是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 蒙文通经学与理学思想研究

    蒙文通经学与理学思想研究

    《蒙文通经学与理学思想研究》系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科研规划重点项目,该研究课题的立项,得到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领导和有关人员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本书具体包括了:蒙文通的生平与著述、关于清代经学、蒙文通经学之特色、蒙文通理学范畴探讨等方面的内容。
  • 有一缕阳光就要灿烂:最抒情的中外散文

    有一缕阳光就要灿烂:最抒情的中外散文

    本书编入了中外百余篇抒情散文,或优美动人,或朴实真挚,或意味深长,如日暮黄昏的天空中升起的袅袅炊烟,让你在掩卷之际,不禁回味咀嚼。这些抒情散文从平常生活、旅途见闻等方面作为切入点,以精简准确的心灵咖啡作为提示和点拨,让您在读完每篇散文之后都回眸和感悟,灵魂被陶醉,思维被熏陶,文学修养也更上一层楼。
  •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如果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算一算,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有人说100天,有人说25天,无论多少天,答案都是让人那么心酸。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去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吧,哪怕是父母累时端上一杯水,寒时送上一件衣,痛时的一句贴心话,也会让我们操劳一生的父母感受到欣慰和幸福。
热门推荐
  • 大魔术师

    大魔术师

    我相信奇迹,但从来没有想过,奇迹会真的发生在自己的眼前,2009年的一天,我受邀参加一个电视魔术秀的评选,当评委,这并不是因为……
  • 小心楼下:那些妖孽的爆笑回帖

    小心楼下:那些妖孽的爆笑回帖

    黑色幽默系列,本书精选了网络上最新、最经典的爆笑回帖。在网络这个平台上有很多集体娱乐的奇迹,其搞笑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艺术形式。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精选个股就这几招

    精选个股就这几招

    选股,是投资者买卖股票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选对了股票,投资者才有获利的机会。如果选错投资对象,那么再高明的投资者,也只能感叹“无力回天”。对于投资者而言,如果没有一种自己信任而且习惯的选股方法,那么,即使选出了黑马股,也会因为缺乏自信心而过早斩仓出局,只能看着“煮熟的鸭子”飞走了。一种好的选股方法,不仅能够告诉投资者应该买进什么股票,还能告诉投资者在何时以及何种价位买进股票。如果还能够提示投资者在什么情况下卖出股票,那就更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 销售的45个黄金技能

    销售的45个黄金技能

    如何从普通的销售人员成长为顶尖销售高手,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销售从业人士,这是萦绕在所有渴望成功的销售人员心中的问题。本书从销售工作的实际出发,在多年企业实践经验和培训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销售人员自我提升的45个必备技能。这些技能适合各行各业从事销售工作的人士学习和借鉴,是所有销售人员打开销售成功之门的金钥匙。本书在讲述每一个销售技能时,开发了一套由五大板块组成的学习体系,以保证读者科学有序地进行自修与学习。
  • 我愿意生活在这三个朝代

    我愿意生活在这三个朝代

    假如给你一次机会,你愿意生活在历史中的哪个朝代?恢弘的大汉?绚烂的大唐?静谧的大宋……如果说,历史有道门槛的话,任何人都不过是槛外痴人,企及遥望。拈起脚尖,伸头探望,总能于门缝问窥及些许的意境,宛若发现新大陆般,惊喜连连。现在,就在这窥望中,让我们的思绪走进另一个美妙的天地……
  •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1)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婚礼进行曲

    婚礼进行曲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帝凰傲凤:废柴神医惊天下

    帝凰傲凤:废柴神医惊天下

    她是前世有名的军医,一朝穿越成了凤家的废柴小姐!婚礼前夕,未婚夫上门退婚,不但如此还要娶她庶妹?更更更过分的是极品继母说她被人退婚难再出嫁,做主把她许给家里挑粪的旺财!!尼玛,还当我是小白菜呢,任你们烹炒油煎?家有奇葩一朵朵,凤锦珞,只奉行三个字,斗斗斗!他是大华朝最尊贵的寒王,不近女色,却唯独对她另眼相看!说她是废柴不配嫁他?哼!我偏要与他披肩,共掌天下!
  • 豪门婚宠老婆别想逃

    豪门婚宠老婆别想逃

    林宝儿忍受着浑身的酸痛,蹑手蹑脚的朝着门的方向走去。同时,心中祈祷着,某个还闭着眼睛的大人物,一直这样闭着眼睛,不要睁开,至少,在她离开前,不要睁开。该死的,怎么会这样?不就是和同事聚会一下吗?不就是不小心喝高了吗?怎么就变成了眼前这样?话说,有她这么倒霉的人吗?喝高了也就高了,可是,为什么偏偏让她睡了他们公司最大的,最终极的boss?呜呜,她可是有男朋友的人啊,可是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