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9700000035

第35章 如入宝山:永远读不完的书

人,大概在下面两种情况下读书。一种是求知,一种是消闲,当然,这两者也不是截然分开的,求知者,未必不能从书本中获得消闲的乐趣;同样,消闲者又何尝不可以从那些扯淡的书里,得到一知半解呢?但通常来讲,这两类书仍有严格的分工,求知的书侧重于知,不考虑你读起来是否伤脑筋。消闲的书偏向于闲,只要帮你消磨掉时光,有无学问,是无所谓的。

还有一种情况,叫做只有这一本书,你看也得看,不看也得看的读书。

这似乎是荒谬的假设,第一,这是一个信息社会,文字是信息的主要载体,怎么能没有书呢?只有喜欢读的书,和不喜欢读的书,不可能没有第二本书。第二,即使仅仅有一本书的话,你也可以不看嘛!

我读过一本革命回忆录,是一位老前辈写的,描写他被国民党抓起来时,在关他的单人牢房的墙夹缝里,发现了一部未被抄走的,已经很零散的《反杜林论》,显然是前一位坐这牢房的革命者,有意留存下来的。他在那好几年关押期间,惟一可读的书,就是这部极其枯燥乏味的哲学书籍。后来抗日战争爆发,党把他营救出来,他成了研究《反杜林论》的哲学专家。

这则故事说明了上面提到的假设情况,不是不可能存在的。

老实说,生活的千变万化,什么想不到的,绝不应该发生的事情会发生,什么想到的,应该发生的事情却偏偏并不发生。所以如果万一碰上这样情况,给你只能拥有一本书的权利,那么这本书,我推荐你选择《红楼梦》,那是绝对明智的。

有些艰深的书籍,是毫无疑义的好书,但啃起来十分吃力。有些很精彩的,也能带来阅读兴趣和快感的书,可是多看几遍以后,便索然无味了。依我管窥之见,只有《红楼梦》称得上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书。它既能满足你求知的欲望,也能让你饱享消闲的愉快。而且《红楼梦》的伟大之处,不论你从哪一页翻起来读,都能很快进入角色;也不论读过多少遍以后,再捧起来读,都能找到与前不同的新鲜感觉。你学问大,你阅历深,你能感应到这部书的恢宏堂奥;你初初涉世,你天真烂漫,你也能在书中找寻到共鸣点、兴奋点而沉醉迷恋,流连忘返。

一个人生也有涯,知也有涯,不可能下此断言,《红楼梦》是绝顶之作。但全世界研究者络绎不绝,前赴后继的两门所谓“显学”,一个是莎士比亚的“莎学”,一个便是《红楼梦》的“红学”了。既然有这么多的学者专家投入其中,那么肯定是大有研究探讨之处的。

我读《红楼梦》较早,但认真读《红楼梦》却很晚,那时我已经开始写东西了。记得是1957年,由于发表了一篇小说,赶上了反右运动而受到批判。那时搞运动,据我所知,比之后来,应该说是较为文明的。仅是停留在开会批判、口头声讨、停止工作、隔离审查、大家和你划清界限,以及铺天盖地的大字报上。按理,做了反复的检查,再也挖不出什么新鲜东西,该罚该打,应该进行处理。但政治运动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具体单位搞运动的人,也不能超越决策者的整体安排。于是,我也用不着天天写检查,领导也不再天天召开批判会,而我又在停职之中,除了惩罚性的劳动外,我只有读书一道。后来有一个专门术语,叫“挂起来”,就是说这种尴尬状况的。

认真地一字一句地读《红楼梦》,就是那时候的事了。我从来不曾把一本书,读得如此投入,以至书中每一句人物对话,在哪一回说的,都能记得下来。那是解放后,人民文学出版社(标作家出版社)出版的第一版《红楼梦》,我至今还收藏着,不时翻阅的。

这部《红楼梦》定价四万元(相当于四元),据说是早在1953年就受到批判的俞平伯先生和他助手校订注释的,分上中下三册。在我被批判的日子里,从头看到尾,又从尾看到头,翻来覆去,也不晓得看了多少遍。

当时还不像随后更趋极端的文化革命时期,禁绝了一切的封资修的书,别的书我也看的。但所以如此热衷《红楼梦》,因为没有哪一本书,能使我在读的时候,哪怕让我暂时忘掉一下身边的烦恼。如果把书比拟成一个空间,你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就等于进入了作家笔下的天地。那么这些书所能留下的余地,还是比较局促,以至我读进去了,但外界声严色厉的声音和敌我分明的面孔,仍使我不能忘怀。只有《红楼梦》,不但那空间像浩瀚的星空,无有止境,而且无独有偶地,是曹雪芹和莎士比亚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两位文学巨人,从身世到文字都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这些谜,更像宇宙黑洞,把读者紧紧攫住。

这时候,就好像跌进了《红楼梦》里去,什么什么都不在话下了。

我是赞成不必抱着太高远的目的,去读这部不朽之作的。当然,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读,从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教科书角度读,从追求人性、爱情和自由的角度读,从护官符、四大家族、贵族与奴隶的阶级斗争角度读,从“红学”诸家考证的角度读,也不是不可以。若从文学创作的角度读,我倒偏向晋代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的阅读方式。像《红楼梦》这样的不朽之作,只有不断地读,经常地读,才能自然而然地熟悉它,了解它,然后,再读,而且多读,积累到一定程度,可能有更深入的体味,也许对于自己的写作有所助益。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是很有道理的。有志文学的年轻朋友,不妨这样试试。

不管如何,《红楼梦》这部不朽之作,是值得每个人认真一读的。这部书的伟大之处,便是你投入多少功夫,也必将获得多少教益,不会落空的。

尤其,当你在人生路程上,碰到了碧落黄泉巨大反差的时刻,这部“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书,会给你许多感悟,许多豁然开朗的启发的。

同类推荐
  • 66个你所不知道的《聊斋志异》之谜:玩·聊斋

    66个你所不知道的《聊斋志异》之谜:玩·聊斋

    本书分为纵横聊斋、文本探微、神鬼天地、旁论杂说,从作者、版本、寓意、考证、索引、典故、杂艺、比较研究等各个方面,带你细细赏《聊斋志异》的异想世界。换个阅读角度,本书替经典文学抽丝剥茧。换个阅读方式,揭开作者、人物、故事之迷。换个阅读视野,享受更完整的文学之旅。蒲松龄也有过婚外情吗?卡夫瞳的创作是受到《聊斋志异》的启发吗?趣谈蒲松龄的养生术。66个谜底,带你重新认识《聊斋志异》。
  • 红都拾遗

    红都拾遗

    本书是作者对文博(文物与博物馆)和苏区史的研究,从大量公开发表的作品中挑选出60余篇,内容丰富,涉域宽广。全书多篇文稿较为详细记述了瑞金革命纪念馆机构开格、更名和改扩建,以及瑞金文博事业蓬勃发展的过程。
  • 我想试着理解这个世界

    我想试着理解这个世界

    每个人都在问,这世界究竟怎么了。为什么我们生存的盛世,让我们感觉迷惘、不安和焦虑?郭宇宽带着自己先锋媒体人的多年观察和思考的累积,给国人提供了观看当今世界的富有同理心的视角,在他笔下,所有的歧视、崇拜、误解与敌意都化作深刻的“理解”。
  • 山水的启迪:中国古代散文的人文情怀

    山水的启迪:中国古代散文的人文情怀

    这套丛书由8本书构成,是国内文学和语文教学论方面的知名学者优势互补,为中学生提供的“青春读书课”。它克服了文学专家文选式读物可……
  • 中国古典散文集2

    中国古典散文集2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回不去的夏天

    回不去的夏天

    青春是夏日里一道明媚的忧伤。是黄昏时响起的人鱼挽歌。是幻觉里衬底的海市蜃楼。明晃晃暖暖的阳光里,突然抬头的瞬间,正看到你扬起的清澈的眼眸。恍惚的一个转身,只见你隐入人海的衣袂。抬头的时间,转身的距离。一瞬间,一恍惚,天空深处唱起伤感悠扬的骊歌。回不去的夏天,触目可及的是明媚,挥之不去的,是忧伤。
  • 生活卷(文摘小说精品)

    生活卷(文摘小说精品)

    这是读者俱乐部主编的一套书籍,里面包含青春、情感、家庭、校园、情境、师生、社会、父母、智慧等诸多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阐释了它们的意义,是一本伴随人生的书籍,也是一套不可多得的好书系。在《智慧卷》里面,文字充满智慧,让读者在阅读的同时,感受到来自智者的声音,启迪我们去探寻生命以及生活的意义,值得一读!
  • 弃妃冷魅:独霸帝王宠

    弃妃冷魅:独霸帝王宠

    祈敛玉,普普通通千金小姐一枚,小时拜师学艺,会毒术,第一次嫁人只因为她是宰相的女儿,可惜后来家道中落,便受了冷落;第二次又为了公主和自己师弟能顺利在一起,不得不嫁人拉关系,可是却被一把大火终结了一切……终于经历了风风雨雨才找到那个对的人,殊不知他却陪着她经历了两朝颠覆,默默在背后支持她,只是没想到这么一个爱自己的人却还要被另一个喜欢自己的人背后刺了一剑......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我为伊人狂

    我为伊人狂

    以大型百货商场为背景,讲述男主从学生时代的纯洁初恋,到进入职场的勾心斗角,十几年间经历了感情的跌宕起伏,事业的峰回路转……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强嫁腹黑老公

    强嫁腹黑老公

    她,是始至今日第一个成功脱离‘绝密’组织的王牌,再隐蔽,藏不过她指尖一划;再精密,识不破她的巧手伪装;一手神出鬼没的电脑技术,高科技武器遍布的世界她照样如鱼得水!他,外人只能仰视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