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8100000018

第18章

访问团此次主要访问卫立煌将军所辖的第一战区。他们先后对中条山、太行山两战场从官到兵,从司令部到战壕掩蔽处,从伤兵医院到俘虏收容所都做了认真的采访、慰问,并向“抗战第一功”的长官司令卫立煌先生献上“民族干城”的旗子。向曾在娘子关、韩侯岭、琉璃河、大别山以及唐河建立下伟大战功的孙连仲将军献上“中原屏障”的黄缎锦旗。在献旗仪式上,卫立煌将军激动地说:“‘一支笔可抵十万矛瑟’,诸位来到前方,无疑给兄弟增加了一百四十万雄兵……”

在宝鸡,他们访问了中国工业合作协会西北分会主持的各种工业合作社;在西安,他们访问党、政、军各机关,受到各界的热情欢迎。在绛县,采访了带迷信色彩但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抗日组织--红枪会;为了看看公教在中国所作的人道救济工作,访问团拜谒了中国人民所感激的比利时友人雷鸣远神父,并听他报告华北战地督导民众服务团的工作。

战地生活紧张而艰苦,甚至险象环生。然而,革命者永远有颗年轻的心,在他们集体生活的日子里,随处有欢乐,随时有幽默。现在看了当年留下的文字记录,仍然让你羡慕,让你向往,让你忍俊不禁。

访问团的集体日记《笔游击》7月9日记载:夜是很静,风也很猛,屋子是空空落落,鬼气森森,一意味到鬼,就谈起鬼故事来了。谈鬼之余,骚公便乘机声言,他不仅在睡梦里喜欢唱唱京戏,有时候还要在睡梦中起来到地上、桌子上、乃至屋顶上散散步的。他的身边凑巧就放了一把刀,“小心吧,我杀了你!”他对以群说。以群倒没甚么,可苦了白朗。她吓得一夜没好睡,怕鬼,也怕骚公的梦游。妈妈在《我们十四个》一书中,7月18日记录:警报!

礼锡刚好去理发。

警报没解除,他被一个勤务兵接回来了。据说他刚坐好,理发师的剪刀才剪了几下,警报的笛声就无情地响了。

他大模大样地走了回来,大家也大模大样地笑了一阵。

独立旅的车子来接了。他没有来得及去把头发理好,便大模大样地随着大家上了小汽车。一下汽车,独立旅的官长们列队敬礼。我们的礼锡团长甩着宽大的裤角大模大样地还礼,也大模大样地走进了窑洞,满不在乎,似乎忘记了脑后那青灰色的长长的一条剪痕了。

这却苦了我,我忍得肚子好痛,终于忍不住了,偷偷地笑得喘不过气来。吃饭的时候,我不敢看他一眼,也不敢想他一下,终于他向高旅长把剪发的故事说了,我才随着大家又笑了个痛快。

头发缺了一条并不十分好笑,好笑的是他那大模大样,满不在乎的神气。

他讲了一个故事:一个英国人专心研究中国,他酷爱中国的一切,一切都学中国人的作风……

突然,对面的晓南咯咯地笑了,他悄悄地对我说:“要是那个英国人看见礼锡的头发,也一定要学着剪去一条呢!”

在中条山,某副军长告诉他们一个有关“师爷的故事”。

老百姓问副军长:“他们这一群没带枪,又没系武装带,骑着马跑来跑去,究竟是做什么的?”

“他们是作家,是写文章的。”

“写文章的?不懂……”

他们摇着头。“就是写字的……”

“写字的?哦,哦,明白了,师爷,他们就是师爷啊……那么,那两个女的呢?”

“女的也是一样啊。”

“哦,也是师爷,女师爷!”这回他们可彻底明白了。

而在8月26日的描述尤其精彩:路几乎完全是下坡,我们牵着马,踏着没胫的泥泞向下滑着走,因为大家穿的都是胶底鞋,就更增加了滑的程度。摔倒的一个接着一个,弄得满身泥污,狼狈不堪!

晓南在前面跑,袁勃在后面警告着:“喂!晓南,不要跑,小心滑倒啊!”

“不要紧,我不会跌……”晓南话还没有说完,竟噗咚一声倒了下去。后面的袁勃胜利地哈哈大笑,他张大的嘴还不曾合拢,一个不小心就着实地坐下了,当他站起来的时候,竟沾了满屁股稀泥。

艰险与欢快交相编织。

访问团在中条山遭到最大的不幸是王礼锡先生因积劳成疾兼之误诊,救治不及时,于8月18日发病,8月25日清晨去世,礼锡先生的墓地选在龙门。国民党政府中央社28日向全国播发了这个沉痛的消息。在临时首都重庆举行了隆重而又肃穆的追悼大会,参加大会的有中央宣传部长叶楚伧和陈铭枢、黄少谷等,中共代表有陈绍禹、吴玉章、何凯丰和新四军**将军。文艺界有沈钧儒、邹韬奋以及其他名流几乎全部到会,《新华日报》潘梓年、吴克坚、戈宝权、许涤新等也都参加了大会。礼锡的突然病逝对访问团是个沉重的打击。礼锡大殓后,军政部的名医对全体团员进行了一次体格检查。妈妈因贫血、心脏衰弱、气管发炎等病需要马上休息就医。无论她多么眷恋着前方、眷恋着这个战斗的团体,多么不甘离去,但是,医生的诊断已使她别无选择。她不能拖累团体的行动。葛一虹也因气管炎加重,在登车的前一刻决定退出。

作为丈夫,爸爸理应陪护病中的妻子回后方。是服从亲人的需要,还是服从于“前方”的需求?在私与公之间,爸爸再次选择了后者。9月5日,爸爸、妈妈在渑池车站含泪握别。爸爸在《别》中写到:七八年来的生活,总像含着一枚青果,穷困、灾难与别离,塞满了一啃的苦涩。今天,你我又是皱一皱眉,微笑里暗藏着几行酸泪,谁能骗谁呢?你我都饱尝过“别”的回味。渑池分手后,宋之的、罗烽、杨骚、以群、杨朔、袁勃、陈晓南7人进入晋东南的太行山区,进而直指长治、长子最前线。ll月抵达老河口访问驻军,同时还与文艺界举行座谈会。恰逢美国作家史沫特莱由赣、皖、豫达老河口,也参加了座谈。而后,访问团转道湖北襄樊、随枣一带,于12月12日返归重庆。16日,“文抗”开欢迎会,到会七十多人。23日,“文抗”在青年宫招待各界,并请南北两路慰劳团的参加者及作家战地访问团报告观感。郭沫若主持,各界来宾共140余人。宋之的首先对王礼锡不幸病故表示哀悼,然后报告该团访问情况及感受并指出急待解决的问题。为此12月26日《新华日报》发表《积极加强战地文化工作》的社论。社论充分肯定了访问战地这一行动,同时号召:“一切从事文化的人能到战区去,负起加强文化宣传的工作,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粉碎敌人的一切进攻和阴谋!”

访问团不辞辛苦、风餐露宿、千里迢迢访问战区、慰劳官兵及民众,“给予前方军民以异常的兴奋与鼓励”,“使得战地的文化工作更有了辉煌的发展。组织了文抗通信处,晋东南更成立了文抗分会”。同时作家们经过这次访问,深入生活,为创作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素材。

1940年1月,爸爸与戈宝权、罗荪等主编《文学月报》,并与在渝文艺工作者老舍、宋之的、欧阳山、沙汀、杨骚、葛一虹等组织作家合作出版社,爸爸被推为该社社长。遗憾的是因为欧洲战局的影响纸张无来源,印刷、发行均感困难。虽经5个月的筹划,不得不暂行忍痛停办。

3月,敌机持续狂轰南岸。兵慌马乱中,爸爸和宋之的两家同迁北岸的宝胜寺(宋之的夫人王萍的娘家住在此)。4月10日,妈妈生女儿傅华。9月初,迁回华裕农场。

1940年秋冬两季,是大后方进步文艺期刊蓬勃发展的时期。10月,周恩来在曾家岩八路军办事处召集文艺、文化期刊编辑联席会。为了加强四大进步刊物的力量,为了有计划地配合作战,会中组成了联合编委会,爸爸为联合编委会的编委之一。会议决定:《文学月报》(戈宝权、罗烽、罗荪主编)要尽力吸收并提携青年作家,开展文艺活动;《七月》(胡风主编)继续团结七月派作家;《文艺阵地》(茅盾主编)争取成名的作家,担负文艺界的领导作用;《艺术工作》(郭沫若、冯乃超主编)要加强艺术的研究。

这一年爸爸出版了短篇小说集《粮食》,在《新蜀报》上陆续发表近百首《战地诗草》。长诗集《碑》、杂文集《蒺藜集》在桂林出版。秋患疟疾至冬,写完长篇小说《满洲的囚徒》第一部,交读书生活出版社。

这期间,妈妈在《大公报》、《抗战文艺》、《东北论坛》等发表大量报告文学、散文和评论等,并分别由上海杂志公司出版中篇小说集《我们十四个》(1940年2月),中国文化服务社出版中篇小说集《老夫妻》(1940年4月),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散文集《西行散记》(1940年初版、1941年再版)等。他们以上作品的中心内容,都是以暴露日寇侵占东北的残酷罪行及人民英勇反抗为主题,以鼓励人民参加神圣的抗日战争为主题,以反映大后方人民抗日的高昂热情为主题的,也都是与中国共产党每个阶段的政治任务密切相联系的。

在圣地延安

爸爸晚年送我一枚中央党校校徽。校徽比我的年龄大,那是爸爸1943年在延安中央党校学习时佩戴的,背面的别针已破损,无法别戴了。但是,多年来他却像传家宝一样珍藏着。校徽不大,长3厘米,宽2厘米。斑驳的铁皮从背面包着一片透明的胶片,中间镶嵌着一面红旗。旗子左上方是中国共产党党旗标志--镰刀斧头;右上角是毛泽东免冠头像;镰刀斧头的下面从右至左横书“学习”二字。

面对这极不起眼的小小胸章我痴想:当年拥有校徽的主人,历经一次又一次的“革命”,几乎人人都发生过这样或那样的变故。一个多甲子年过后,它的孪生兄弟存世几何?接着又宽慰自己地想象着,即便它们从物质的层面上不复存在,但它们的灵魂已然融入其主人的胸膛里,永远别挂在主人的左心坎上。

历史进入21世纪,“自由、民主”作为时代潮流势不可挡。当初,共产主义理想对人们思想的冲击究竟多大、多深,无法估量。在那个年代,革命先辈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要牢记历史。

1941年1月6日“皖南事变”发生后,国民党加紧对文化领域的统治。他们封闭书店、禁止进步文艺出版物。国民党特务则开始疯狂迫害重庆的左翼文人和进步文艺工作者。周恩来为保全文化干部,决定进步作家及文艺家秘密退出山城。事变未几,周恩来派宗群通知妈妈带家眷先期撤退。妈妈带着一双小儿女和老太太被接到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准备行装。两天后,化装成办事处家属随十八集团军家属乘汽车奔赴延安。妈妈化名罗秀芬,同一汽车的有艾青夫人韦荧和欧阳山妻子草明等人。出发前,妈妈和祖母认为自家的棉衣可以抵挡风寒,所以没有要办事处发给的棉大衣。然而,卡车越往北行驶天气越冷,孩子冻得哇哇叫。

陕北的1月,气冻霜凝。可是,天寒地冻挡不住那一颗颗怦然跳动的“归家”之心。

2月14日到达延安,妈妈被分配在“文协”工作。表弟刘柏罗当时在安塞茶坊的兵工厂,听深入生活的作家师田手说罗老太太和白朗到延安了,他匆匆赶了七十多里路跑到杨家岭去看望。武汉一别几年,又重逢了!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妈妈一边忙前忙后招待一边听他讲述在西安与表哥罗烽分手后的情况,组织分配他到一一五师军政干部学校学习,1938年4月随学校突围行军两千多里到延安。一个个的游子回“家”了,罗烽什么时候能归来?亲人们殷切地期盼着。

2月,罗烽、艾青和画家张仃奉周恩来的指示去延安。他们搞到一张绥蒙指导长官公署开的去榆林的护照。榆林在延安北边,由国民党的杂牌军管辖。25日由山城出发,行前周恩来赠千元路费并嘱咐他们走大路,不要走小路。万一被扣留就打电报给郭沫若(时任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三厅厅长)。持护照者的身份是绥蒙指导长官公署文化组组长,出发时将护照的人数由一改为三。考虑张仃在榆林呆过又刚从延安出来,情况比较熟悉,就让他充当持护照者,遇上情况也好应付。因为艾青在大后方有一定影响,尽量少露面,算是秘书。机敏而沉着、有多年地下工作经验的爸爸自告奋勇充当马弁。上路前做准备的时候,爸爸到理发铺剃光头。理发师傅可惜地说:“你的头发不是很好吗,做啥子剃光?”艾青在旁搭腔说:“他让你怎么剃就怎么剃,管他做啥?”就这样他剃了光头,穿着褪了色的棉军衣,跟在轿窝子后边,手脚麻利,活脱脱一个老练精干的勤务兵。为此他得一绰号--天才演员。

三人到达宝鸡,住画家张执中家阁楼上。爸爸想得周到,他到街上给自己的“上司”们印了一些名片。恰逢严辰、逯斐夫妇也在宝鸡,他们要求向行。这样,护照上的人数又将三改为五。从宝鸡搭火车,经咸阳往北到终点站耀县。在城门洞里,爸爸扛着行李,张仃递过去印有他头衔的名片和护照。检查人员打开行李、箱子,见里面装满高级点心、礼品还有一封封给某些大人物的函件,就懒洋洋地让他们进去了。找到旅店住下,爸爸先把第二天上路的轿窝子雇好。听说军警还要来查房,他不敢睡,一直拿着护照在房门外候着。半夜,他领着查房的警察核对过人数后,对方却要拿护照回去给局长过目。爸爸心里着急,可表面却沉静地说:“已经雇好车,明天清晨赶路,我随你到局子里去。”来到警察局,局长不在,护照被扣下。

黎明时分,爸爸把大家叫起来做出发准备后,独自一人去找那个警察,口气强硬地说:“我们长官发脾气了,看个护照还用一夜吗?耽误了我们办公事,谁负责?”那入睡眼惺忪地从局长室取了护照还给爸爸,发牢骚说:“局长打了一夜牌,才回来,啥法子?”一路上像这样有惊无险的检查、盘问,不知经过了多少。

同类推荐
  • 凯丰传

    凯丰传

    凯丰诞辰一百周年那年,他的长子何明从北京回到家乡,提出要在凯丰曾经就读过的萍乡中学为父亲塑像。萍乡市政协领导特别热情,在同意派人帮他实现夙愿的同时,还提议为凯丰作传。
  • 马歇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马歇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乔治·卡特莱特·马歇尔(George Catlett Marshall,1880.12.31~1959.10.16),美国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陆军五星上将。他于1901年毕业于弗吉尼亚军校,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
  • 我的生活

    我的生活

    《我的生活》,真实记录了冯玉祥将军一九三零年以前的政治生活。全书从他降生写起,直到弱冠从军、滦州起义、兴兵讨袁、力挫张勋、驱逐清废帝、参与北伐等,采用作者自述形式,绘声绘影、真切而感人。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叙述形式上,均有历史特色。
  • 为自由而战:南非国父曼德拉

    为自由而战:南非国父曼德拉

    是领袖还是战士?单枪匹马拯救一个国家!是圣人还是枭雄?用微笑让全世界都爱他!曼德拉作为全世界政坛最知名的文化符号,他何以让所有大国领袖都对他推崇备至?人人都爱曼德拉,他的出生背景和童年生活相比常人又有哪些不同?作为全世界的精神偶像,他是否也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强人?在完美而耀眼的圣人光环下,他的个人生活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缺憾?一切的一切,这本书都将为您解答!
  • 诗人哲学家:叔本华

    诗人哲学家:叔本华

    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本书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名人——叔本华,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热门推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水

    罗伟章, 1967年生于四川宣汉县,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作家研究生班。曾获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奖、中篇小说选刊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四川文学奖等,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被有关专家称为“活跃的同辈当中分量最重、最突出、最值得关注的作家之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居成都。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原来爱情,并非姹紫嫣红

    原来爱情,并非姹紫嫣红

    本书为超级畅销书作者编剧人海中的最新一部爱情小说,以一个高富帅和白骨精的小资女性爱情故事展开。留白,一个26岁离婚一年的单身妈妈,一次相助朋友的过程中,留白邂逅了年轻的楚承,两人开始了一段姐弟恋。其间,留白又认识了肖,留白放弃了自己最爱的男人,选择了最爱自己的男人,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 艺术文化论

    艺术文化论

    针对当代艺术存在的新现实,针对多元文化语境中的艺术变相、艺术表现,试图从哲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人类文化价值系统中的艺术文化进行新的诠释,其目的是为了某种意义上的解蔽。
  • 天才宝宝之奶爸攻略

    天才宝宝之奶爸攻略

    以卖假画为生的她替朋友参加一场豪门宴会,却误惹人人惧怕的暗帝,都说暗帝奇丑无比,而且冷酷嗜血,可是她面前这个俊美男子到底是谁?而且他还跟她说:“来给我画假画吧,包吃,包喝,包穿,包住,无上限XX卡随便刷,年中还有不定时旅游福利,干不干?”她犹豫着,难道暗帝是贩卖假画的?某宝宝眼冒金星的冲上来说:“粑粑,麻麻不干,我干。”
  • 小故事大哲理

    小故事大哲理

    在一本普通的书中,除了我们放进去的东西之外,我们找不到别的什么。但是在一本好书中,心灵能找到存放大量东西的空间。书的内容轻松幽默,而故事的内涵却令人回味无穷。只有精品细读,方能有所收获。此书最适合常备案头,能够使你在茶余饭后,睡前醒来,工作的间隙,休闲的时刻,心情舒畅的瞬间,郁闷烦恼的时候,随手翻阅其中的小故事,相信能给你心旷神怡之感。
  • 丫鬟代嫁

    丫鬟代嫁

    第一次,迷晕代嫁进宫,正好遇上皇帝大赦天下,宫闱之内的众女高兴的返乡,她却是耷拉着脑袋依依不舍的走出朱漆宫门,原因是皇后,妃子梦破灭了。第二次,胁迫嫁进王府,做不成皇上的女人,混个悠闲自在的王妃也行,只可惜,人家管家一句王爷不喜欢指腹为婚,一纸休书,连个面都没见到,就被扫地出门了。第三次,同情心泛滥,将军夫人,好歹也是官太太,不做白不做嘛!新婚之夜,丫鬟来报,将军不好女色,让她独自解决。我靠,不干了,再怎么地,咱也是要身材没身材,要脸蛋没脸蛋的一健全女人,还怕没男人要啊!再说了,代嫁三次,多少私藏些珍贵首饰,怎么地也饿不死人啊!包袱款款,闪!什么叫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啊!那就是,在你决定独自逍遥快活时,皇上邪邪的说:“朕说大赦天下,可没说要赦你!”王爷坏坏的说:“指腹为婚的又不是你,何来不满意之说?”将军霸道的说:“我还没休了你,你还是我的妻!”太子纯真带邪道:“我虽幼于你,却能疼你一辈子!”清冷男淡然道:“爱上我,你注定要。。。。。。”既然各位人中之龙凤都那么有眼光,同时看上她这一无是处的份上,“勉为其难”水玲珑笑兮兮的建议道:“比一场!规则由我定!”。。。。。。。混乱之中,各路帅哥,陆续出现,拉帮结派,明争暗夺,阴谋阳谋,看平凡小女子,最终花落谁家。。。。。。。感谢亲亲蓝做的视频:?pstyle=1-------------------------------------------------------------------------------------------------推荐自己的VIP书:《丫鬟王妃》《假婚总裁》《冷艳丫鬟色王爷》《男色》耽美推荐自己的公众书:《隔世情缘》耽美《野蛮夫君泼辣妃》==========================================友情链接妃若涵的《祸月》:大力推荐紫玉流光的《相公N-1》:姐姐柳少白的文《烟雨一千年》:四星级作者,错过可惜哦!徒弟梦幻的色彩的文《替身情妇》:调皮小妹静窗幽恋的文《混混王妃傻王爷》:好友樱淘晓玩字的文《谁动了朕的娘亲》:徒弟飘泊的天使文《我的王爷我的夫》:孤月如我的文《宿世情债》:
  • 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漂流记

    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59岁时发表的第一部小说,享有英国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美誉。该书首次出版于1719年4月25日,在当时社会赢得了广大的读者群,一年之内就再版三次。随后的几十年当中,它一版再版,成为继《圣经》之后出版的英语语言读物中阅读范围最广的图书之一,而且在西方文学史上没有任何一本著作像《鲁滨逊漂流记》一样产生数目如此巨大的译本和改写本。其文学影响及对人类社会的深远意义是许多其他著作所无可比拟的。这部作品通过作者丰富的想像力,鲜明·反映了18世纪英国社会的时代特征,真实地描写了离开社会28年之久的人所经历的逆境和绝望感,还有对信仰的体验和对生活无尽的挑战。
  • 异世炼狱修罗

    异世炼狱修罗

    杀手修罗重异世重生,化身成龙.修罗完本大鬼新书仙擎,小小书童以一只灵虫,玩转修仙世界!一步步走上封仙之路.巨灵神,以力破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