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8100000012

第12章

爸爸、妈妈两家搬到黑龙江后,孀居的外祖母不顾公婆反对为大女儿东芝和外甥大存订下婚约,当时他们都在读书。订婚后,表兄妹见面反而拘谨、不自然了。1926年东芝因肺结核(旧时叫肺痨,几乎是不治之症)病故。出殡那天,按民间风俗未婚夫不能参加葬礼。大存隔着玻璃窗看着人们把大表妹东芝抬走。他的眼前模糊了,除了远去的哭泣声,院子里空荡荡的。爸爸的初恋在朦胧和痛苦中结束了,1986年冬,爸爸回首往事作《哭东芝姊逝世六十年》:

极北“望江楼”,

未作少年游。

百年遇本世,

相逢古渡头。

嫁衣化殓衣,

红颜伴白首。

狂飙挟黑雪,

夜半走沙丘。

丙寅冬

东芝去世后,三姨又将就读于黑龙江省立第一女子师范的东兰许给他做未婚妻。东兰性格和姐姐完全不同,她爽朗、外向,品学兼优,特别在数学方面尤为突出,常是班里第一名。大存与二表妹再续姻缘引来刘紫阳更强烈的反对,他坚决不同意。在世俗的观念里,一个是官宦人家的小姐,一个是贫寒子弟,确实门不当户不对,但外祖母摒弃这些世俗观念,坚决支持两个年轻人,同时表兄妹也做了“鱼死网破”的准备。经过他们的奋争,老人让步了。有情人终成眷属。

新天地,新生活

爸爸不止一次对我说,他更喜欢第二故乡--哈尔滨,并流露如果可能,宁愿合弃京都生活而重新回到松花江畔。愈到晚年,他的思乡之情愈重。在他的诗词--《道情篇--哈尔滨,并念靖宇同志》中,这种思念愈显浓烈:

乱风冻云雪打楼,

寒江一夜筑冰洲。

每忆壮岁凛冽地,

冷在肌肤暖心头。

情傲晨霜气傲剑,

亘世同仇结同俦。

将军岂有封侯意,

慷慨书生孺子牛。

一九七六年十月一日

从诗中人们不难看到他对故乡浓浓的依恋之情,他怀念早年哈尔滨的战斗生活,他眷恋哈尔滨迷人的北国风情,甚至他喜欢吃俄国风味的黑列巴、苏波汤。他时刻不曾忘记为之献出青春年华的那块黑土地。

1928年初,刚满18岁的爸爸,只身一人由齐齐哈尔考入哈尔滨呼海(呼兰--海伦)铁路传习所。呼海铁路不是官办而是中国商人自己开办的,此铁路于1928年正式通车使用。呼海铁路局为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在修筑铁路的同时创办了自己的传习所。前后共办四期,学制一年半,爸爸是传习所的第二期学员。哈尔滨在20世纪20年代被称为东方的莫斯科,有23个国家在这里设有自己的使、领馆。5年前当13岁的爸爸随祖父母由奉天去黑龙江途经哈尔滨时,虽然是一瞬间的印象,但哈尔滨的影子时常像一朵彩霞似的浮耀于他的眼前,它富丽堂皇的外貌深深嵌在他的脑海里。说起来哈尔滨的历史并不悠久,但在不长的经历中却遭受了过多的磨难。

1898年哈尔滨沦为沙皇俄国的殖民地。殖民者为利用铁路侵略、掠夺这片富饶的黑土地,1903年沙俄修建的中东铁路通车。通过这条铁路,沙俄经西伯利亚东通绥芬河,西达满洲里,南抵大连,哈尔滨是连接东西南北的中心。1904年,在中国的东北土地上发生“日俄战争”,腐朽的清朝政府却像局外人一样宣布中立。战争以沙俄失败结束,1905年“日俄”签订条约,沙俄将长春以南段的中东铁路划归日本,并把旅大租界权转让日本。长春以北仍然是沙俄的势力范围。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各国许多谋生之人包括一些“白俄”纷至沓来,哈尔滨成为欧亚大陆的交通枢纽之一。俄国“十月革命”胜利,苏联分别在上海和哈尔滨建立总领事馆。由于上述地理和历史的缘故,使哈尔滨成为东西方政治、经济的冲撞点,同时也使它成为文化水准较高的新兴城市。在这里,新思想、新思潮异常活跃和兴旺。早在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初(1921年秋天)就派马俊来哈尔滨考察,哈尔滨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在东北开展工作的根据地、大本营。从1918年开始,中东铁路连续发生几次罢工运动,此时,负责北方局的***首先在哈尔滨开展工作。1923年大罢工之后,中共在哈尔滨建立东北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中共哈尔滨独立组,直属中央。接着北方局相继在大连、沈阳建立党组织。党内又有北满、南满之分,北满地委设在哈尔滨,南满地委设在大连。1927年北满地委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但旋即恢复组织机构。1928年,日本人准备以吉林(当时哈尔滨属吉林省)为中心修五条铁路,整个哈尔滨掀起轰轰烈烈的“抗五路运动”。当时,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的传播如同燎原之火,来势迅猛。许许多多的有识之士和知识青年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和追求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正是这些因素为爸爸选择人生之路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呼海铁路局和传习所校址位于松花江的北岸,属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在松花江的南岸,属于吉林省。传习所同学共有七十多人,在一个小镇子(松浦镇)中新盖起的一排房子里上课。七十多个同学中大多是刚离开学校的学生(高中程度者居多),少数是从其他职业中来的,其中有三个年纪较大、社会经验较多的学生。一个叫郭子修,自称老大哥的温情主义者,他是班长,曾在日本留学一年;是非常重感情的正派人刘崇让,是从北京来的(中共地下党党员)胡荣庆,也叫胡起,他是乐天的、幽默的,也顶会讽刺。这三个人都喜欢与爸爸接近,因为他是孤僻的,郭子修给予他手足般的温情;因为他是求进取的、刚直的,刘崇让给予他事业上的鼓励;因为他好读“闲书”,胡起吸收他加入读书会,开始介绍他读《茵梦湖》、《少年维特的烦恼》、《苦闷的象征》,后又介绍他读蒋光慈的《鸭绿江上》、《纪念碑》、《战鼓》,鲁迅的杂文和柔石的《二月》等。

1929年3月,一年的文化课结束,开始为期半年的实习。爸爸先被派到呼兰车站实习,3个月后又调回总局车务段做练习员。在学校里那些文艺书籍、自然科学书籍给予了他很多思想上的启迪和对革命信仰的追求,而接触社会之后的所见所闻更使他认识到“为富者皆不仁”;反之,那些在贫困中出卖劳动力的人们才是纯洁的。于是他更加同情码头工人、洋车夫、船夫、清道夫以及那些扶老携幼的行乞者,他从来不和洋车夫、船夫计较价钱的,坐船时常常替船夫搬桨。与此同时,他开始利用诗的形式诅咒黑暗和赞美光明,并用象征的表现方法预见未来大同世界的喜悦。这些诗发表在哈尔滨《晨光报》副刊《江边》上,笔名洛虹,意为“乐红”。

1929年2月间,祖父因病退职,携祖母来哈尔滨投奔儿子,赁居于松花江北岸呼海铁路启程点--马家船口。当时胡起在马家船口车站当站务员,爸爸在车务段当办事员。因为彼此居住的地点接近、工作接近,于是接触的机会比较多,了解也更深了。夏日的一天,在胡起家里由省委姚茂才(外号姚秃子)代表组织举行简单的入党仪式,同时入党的还有徐乃健。介绍人是胡起,没有候补期。姚当场宣布成立呼海铁路支部,胡起任支书,罗烽任宣传委员,徐乃健任组织委员。支部直属中共哈尔滨市委领导,1930年改属北满特委,直接领导人是北满特委的老马(即冯仲云同志),冯仲云公开身份是江北商船学校的数学教员。

支部建立后第一个任务就是扩大组织,吸收新党员。于是他们决定利用职业关系在总局成立了一个《知行储蓄合作社》。它是以储蓄为名完成个人事业为宗旨的团体。内分储蓄、贷款、编辑、图书四个部分。以储蓄团结同寅,以贷款惠及同寅。每月编辑《知行月报》,以公布出纳为主掩护思想宣传,又以贷款的盈余购置新文艺、社会科学书籍以及各种刊物。许多职工都是他们的社员。另外,爸爸负责铁路局的工会工作,他利用工作之便组织起足球队和田径队。通过体育活动掩护党的活动,扩大共产党的影响,团结进步力量。别看爸爸平时斯文儒雅,一旦进入运动场就变得生龙活虎,势不可挡。当年他曾获铁路局职工运动会十项全能第一名,他还是足球队的主力队员,常带球队征战哈尔滨和昂昂溪。在呼海铁路提起“老傅”(罗烽本名傅乃琦)没有不认识的。

半年之后,他们吸收了18名新党员,而且建立了三个分支,两个深入到下层--工厂和路工(岔道夫和车童),一个属于职员方面的。1930年2月,胡起调任车队长,爸爸留车务段工作,同时接任党支部书记职。此时,呼海铁路为北满铁路线重要一环并兼工作开展顺利,乃将支部扩大为“特支”。

1929年秋天,爸爸遵照祖父母之命与二表妹东兰完婚。虽然,当初妈妈的祖父并不满意这门亲事,但孙女出嫁老人仍然尽其可能使孙女高兴,嫁妆很丰厚,婚礼办的还算热闹、排场。在饭店办了几桌酒席,一些亲友专程从黑龙江赶来出席,妈妈的闺中女友羡慕她找到如意郎君。新娘子也对未来充满希望,她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然而,蜜月尚未度完,新娘子开始心神不宁,愁绪万千。她对丈夫的行为产生疑惑,她发现表哥变了,变得捉摸不透,常常下班后胡乱吃口饭又匆匆出去,深更半夜才回来,而且每次出去都要改换服饰。妻子眼中的丈夫原本不讲究穿着打扮,婚后居然一改常态,翻箱倒柜找衣服。更令她不解的是他经常一个人关在里屋,不是写就是看。妻子进去又躲躲闪闪将东西藏起来,晚间外出回来常常带着酒味,难道他另有新恋?

开始,她不便说什么,因为毕竟是新婚,家里还有公婆。时间一长,女性的自尊、女人的嫉妒让她忍无可忍。她想:不能呆在家里当花瓶儿,自己念过两年师范,总可以找个教书的职业。她吵着要自立,要去谋事做,甚至也想过要像易卜生笔下的娜拉那样--出走。可是不管她怎样使性子、闹别扭,丈夫总是不愠不火。

她还记得那难忘的夜,她和他偎依着坐在松花江畔褐色的堤石上。江水沉静幽深,月色皎洁如银。可是,她的心却回到远方的故乡--沈阳。祖父去世后,寡母和弟弟就南归了。她想起了小河沿儿的荷花,想起儿时和表哥嬉戏的东陵。她劝丈夫离开满染罪恶的哈尔滨,重返儿时欢乐的伊甸园。令她失望的却是丈夫反常的一句话:“你想它,你回去好了,我却不愿意离开‘满染罪恶的哈尔滨’。”

她生气了,气鼓鼓地说:“不!哈尔滨有你的情人?”

一天,晚饭后丈夫又出去了,时钟已敲过10点。她躺在床上寻思着,今天非要弄个水落石出不可!一会儿,房门被轻轻推开,她佯装睡熟了,其实她每根神经都在关注着周围的一切。丈夫悄悄打开桌子上的台灯,见妻子睡着,便安然地从西装上衣内兜里拿出什么在读。妻子蹑手蹑脚地走近丈夫。当丈夫准备把“隋书”藏起来时,她一跃把“隋书”夺过来。这突如其来的动作将毫无防范的丈夫吓了一跳。她愤愤地说:“我要看看有多少海誓山盟要写?”

她满以为把柄在手,可以兴师问罪了,但看着看着,一下子愣住了,这哪里是什么情书?这分明是共产党的传单!面对眼前的一切,她茫然不知所措。她委屈地哭起来,问丈夫为什么不早把真相告诉她?这一夜,他们一宿没睡,他告诉妻子这是党的秘密,他不想让妻子为自己担惊受怕。从此,丈夫在家坦然多了,方便多了。有时妻子还在公婆面前为丈夫掩护。“娜拉”不再苦闷,也不想出走了。她从丈夫那里接受许多革命道理,读了许多进步书籍,慢慢地她知道丈夫是中共地下党员。1931年“九一八”之后,由丈夫介绍她加入“反日同盟会”,她像凤凰涅盘一样获得了新生。

风风火火闹滨江

由于蒋介石采取不抵抗的卖国政策,致使日寇长驱直入,占领南满又进犯北满。爱国将领马占山率部奋起抗战,嫩、江桥一战给骄横跋扈的日本关东军以沉重打击,马占山名声大振。吃了亏的坂垣大佐不敢轻举妄动了,于是软硬兼施,大耍诡计。

这年11月天气出奇的冷,坂垣先派副官在松浦镇呼海铁路局会议室与马部谈判,表面讲和,暗地调兵遣将。爸爸他们及时向马占山部队提供日军沿江兵力部署等情报。马占山准确掌握敌情,没上敌人圈套。

谈判失败,坂垣又秘密向庙台子火车站运兵。日寇多门师团也企图经过庙台子进攻马占山的部队。获悉敌人这一动向,爸爸火速派人给马占山送去情报,同时发动铁路员工配合马部抗日。他们组织一部分火车司机和司炉,连夜将松浦总站新旧机车和各种车皮全部拉往绥化。机车和车皮拉过呼兰桥后,立刻焚毁了木桥,同时把呼兰到海伦的涵洞桥也炸了,切断铁路交通,使马占山得以安全北撤。

事后不久,爸爸以路警为基础建立松花江北岸别动队。大刀会的首领官长海在哈尔滨保卫战中率先奋勇杀敌,经常带着队伍沿江活动。一天,他们出其不意将驻守松浦镇的日军一个中队聚歼之后迅速撤退。日军挨惨痛一击后,打算歼灭这股武装力量。他们派了将近一个营的兵力,乘坐运输船“公济轮”向江北迸发。爸爸针对这一紧急情况,马上派松浦别动队的同志携带枪支弹药在江北岸向轮船上的敌人不停地射击,打得敌人晕头转向,哇啦哇啦乱叫,鬼子怕中了埋伏,不敢靠岸,不得不夹着尾巴逃了回去。

1932年1月,爸爸党内职务由呼海铁路“特支”调任哈尔滨道外区(也叫东区)宣传委员。为了地下工作的方便,家也由马家船口搬到松花江南岸道外十六道街。当时中共哈尔滨分道里、道外两个区,东北反日同盟会会长***还是道外区区委书记,修鞋工人苏新民是组织委员。道里区(西区)区委书记姚茂才,金剑啸是宣传委员,西区没有组织委员。

20世纪30年代初的哈尔滨,爸爸身上那套铁路制服挺唬人的。他常常掩护穿长袍、夹着地图册的“地理教员”***出入中东铁路工人住宅区三十六棚和江北的工人区搞宣传发动工作。由于爸爸有稳定的职业、优厚的薪水和较好的社会关系,这些条件自然成为地下活动的保护色。他的家既是危险品(送往松花江下游游击队的大批手电筒、胶皮鞋、红旗、文件等)的储藏库又是地下党的印刷机关。

同类推荐
  • 比尔盖茨传

    比尔盖茨传

    本书是根据众多有关比尔·盖茨的传记资料编纂而成。比尔·盖茨,出生于1955年10月28日,与两个姐姐一起在西雅图长大。他们的父亲,是西雅图的律师。盖茨的母亲是学校教师,华盛顿大学的董事。盖茨在很小的时候就显露了在计算机方面的天才,并以自己的远见卓识将这一天才充分地发挥出来。他曾就读于在西雅图的公立小学和私立的湖滨中学。在那里,他发现了他在软件方面的兴趣并且在13岁时开始学习计算机编程。1973年, 盖茨考进了哈佛大学,在那里和现在微软的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结成了终生朋友。在哈佛的时候,
  • 血胆将军:巴顿

    血胆将军:巴顿

    《血胆将军·巴顿(插图版)》: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绝代风华

    绝代风华

    从萧红到林徽因。从关露到张爱玲…….阐述光鲜表面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女性故事。,2013年度,最为女性读者热衷的精品读物!收录民国最全最完备知识女性生平事迹的畅销力作!揭开民国时期那些神秘莫测的女性们面纱下的真实容颜。讲述民国时期具有影响的知识女性,讲述其事迹、著述及影响
  • 多情爱因斯坦

    多情爱因斯坦

    正如有句话所说的那样:“你不会因为大师的走下神坛而否认他的价值,反倒会因为他的真实而更加热爱他”。三开情窦,两次婚姻,本书本着不“为尊者讳”的出发点,N次情感走失、多场黄昏恋,特别是近期随着一批爱因斯坦私人信件的公开,带你走进爱因斯坦鲜为人知的情感世界,终于掀开了相传已久的M夫人神秘的面纱;揭秘了爱因斯坦与前苏联女间谍码加丽塔及“末代女友”——普林斯顿大学图书管理员范图娃不为人知的地下情。客观、公正与生动地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血肉丰满的爱因斯坦
  • 科学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科学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科学家成长故事》精心挑选出古今中外著名科学家的成才故事,以简明、流畅的语言展示了他们光辉的一生。他们有勤奋的头脑、不屈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他们所取得的成就如同历史天空的启明星,永远被人们所追求和敬仰。我们应当以他们为榜样,从他们的经历中汲取教益,提高自身素质,有意识地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热门推荐
  • 圣魂骑士夜

    圣魂骑士夜

    始于中国都阳市的都阳第七中学,17岁女生胡蝶在平凡的世界不平凡地生活着。一天上学的路上,她被一只女鬼和一个古代男纠缠,好不容易摆脱后,却又遇见了来找她的风听苍和花莲见。他们告诉她,她的另一个身份是神镜宫的公主,她的双胞胎姐妹因受了魔法重创而长眠不醒,正等待她拯救;还有衰败混乱的魔法界,也正等待她救赎。就此,胡蝶变成了琉璃蝶,从高中生变成了魔法女王,从平凡的普通人界踏入了未知的魔法世界,也踏入了一系列探险和情感纠结的世界……
  • 幸福年代

    幸福年代

    《幸福年代》这部30余万字的小说真实记录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中有别于插队知青的另一重要群体——回乡知识青年的经历、磨难与感情生活,原汁原味再现上世纪七十年代前期陕西渭北农村的生活状貌,堪称一代回乡知识青年的心灵史诗。《幸福年代》讲述风华正茂的回乡知识青年群体,深深打上时代烙印的农村干部,淳朴坚韧而又难逃宿命的主人公一家人,青春美丽柔情似水的女子,亦庄亦谐秉性各异的乡邻,以及来到乡下手足无措的城市下放居民、经改造后释放的“战犯”和曾经的“鸡奸犯”等等,各色人等以黄土地为共同的舞台,演绎一段壮阔历史,诠释生活的诡异斑斓。本书由杨团华著。
  • 锦宫春

    锦宫春

    宫闱纷乱,尔虞我诈,他怀着柔慈的呵护之心,解她于危世。内局倾轧,吞血噬骨,她却带着复仇的杀戮之心。当冷情宫婢遇上心机王爷,究竟谁算计了谁?当旧日的闺友倒戈相向,是谁成为了谁的棋子?机关算尽,留下的真心又有几何?
  • 棹歌

    棹歌

    南宋乱世,洞庭湖畔,我愿一生做个泛舟的船女,然而命运却让我手持利刃,刺向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英雄,家仇,国恨,如何取舍,硝烟燃,鹿逐中原,天下英雄纷纷起。渔舟荡,璧叶莲田,棹歌一曲离人影。
  • 运程学

    运程学

    命中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运里求。“命”是不变的种子,而“运”却是可变的土壤;只有被淘汰的车,没有被淘汰的路,让命中注定的你因选择而发生改变。
  • 拒嫁豪门:训服亿万大亨

    拒嫁豪门:训服亿万大亨

    她不过是三围标准了点,脸蛋漂亮了点,竟然被帅总裁相中,塞进车里拉回别墅……还,还逼她做他未来宝宝的妈咪?该死的老天爷,又给她上演人间悲剧,让她不得不签了这卖身契……
  • 爱因斯坦自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爱因斯坦自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将通过爱因斯坦的自述和其书信。真实地反映他的生活经历、事业理想、喜怒哀乐、特立独行及其辉煌的一生。,爱因斯坦不仅是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一位具有很高天赋和独特风格的德语写作家、音乐爱好者、哲人和社会活动家。他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位传奇人物,集多种角色于一身:丈夫、父亲、儿子、情人、良师、益友、犹太人、世界公民、社会良心、和平主义者、业余小提琴手、统一场理论的独行侠……总而言之,是“生活在他自己世界里的个古怪天才”
  • 小康农女

    小康农女

    算啦,既来之则安之,不去想做王侯将相,只安心过好小日子足矣,顺带拐了个忧郁的帅哥,但却拥有健康的身体。一边致富发家奔小康,少女意外穿越,父母早亡,兄嫂早逝,只留下一个年仅七岁的小侄子,虽然生活困苦,一边改造忧郁贴心的小相公。哎呦呦~这个小日子呀!,和信赖自己的亲人
  • 天外飞仙

    天外飞仙

    小昌,80后新锐作家,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山东冠县人,1982年出生,大学教师。曾在《北方文学》、《黄河文学》、《延河》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若干。现居广西北海。
  • 小子,你是我的

    小子,你是我的

    QQ群:107583527本群有爱,欢迎来驻【敲门砖】璇文任意小说人物名字!“不准你看除了我以为的女生三秒,不准说别的女生漂亮,出门的时候你要时时刻刻拉着我的手,要宠我,爱我,包容我,保护我,一辈子都不准作出伤害我的事……”霸道的小公主拎着某人的衣领,大声的宣誓着……某人无奈,只能狠狠的将她抱在怀里……当豪门小公主撞上草根校草……他们的撞见一定会是火星撞地球般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