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6100000026

第26章 一个使别人大惑自己也(2)

房子装修完了,师傅们要帮助我把老家的东西搬到装修后的新家。我说老家没什么东西,只要一辆小卡车就能装下了。到了老家,师傅们简直迈不进屋--一地我捆的书籍、资料等。我才知道我这个二居室里的东西其实很多,这一小卡车是装不下的。建筑行业里有句话,叫:搬家不是活儿。意思是搬家这活儿简直累死人。装一次车,鼓鼓劲儿也豁出去了。再要回来装第二次车,怕是再也挤不出力气的。于是决定,塞吧,说什么也要把东西全塞进去。但是这么塞那么装,说什么也不可能把东西全装上车。张师傅跨进车帮,不知怎的把柜子、床板等等家什交叉穿插在一起,又往柜子里,往一切的缝隙里“尽情”地塞进或捆或“散装”的书刊。好像他能发功,使我那二居室缩小身子塞进这个小卡车里。然后他抱起四个书柜的一摞玻璃门,连人带玻璃一起嵌进仅剩的缝隙。

张师傅似也压成扁平了。然后找到身体的支点,然后使每一块玻璃都有了安全感,然后又如有轻功似的离开玻璃门,抽身下车。我简直想去接住他,他是五十六岁的人哪!但是他返身又上楼。我说不用再上楼了,那上边没东西了。他一回头,天,大冬天的满脸挂着成串的汗珠!他说去看看还有什么落下的。我想说,我已经检查过了,什么也没落下,你根本不用再上楼。但我竟然说不出话来。我看他右手拽着楼梯扶手,拉一下,迈上一级。他那脖颈前倾着,也想使劲把身子拽上楼去,背就驼起了。我望着那驼起的背和弓着的腿,要哭。张师傅一级一级地自己拽着自己上楼,一边往身后甩下一句淡淡的笑话;“我就喜欢给人搬家。”于是我更想哭。

张师傅端着一盆花和一把锄花的小铲子下楼了。

卡车上只能塞一个人押车。似乎没有太争论谁上卡车的问题。似乎最累人的活儿就是强劳力张师傅。浑身热汗的张师傅再度嵌进冰冷着面孔的玻璃门中间。一路刺骨寒风把他从城南欧向,或者说刺向--城北。那天我累晕乎了。没有想到他刚刚大汗淋漓的怎么能这么吹?

到了新居楼下,他的身子冻得冰冷僵硬如玻璃板,需要别人把他搬运下车了。我丈夫几乎把他抱下了车。他身子动不了嘴还能动,说:搬家时真热,这会儿还真挺凉快。

第二天,所有的活儿都于完了,师傅们明天要撤离我家。我记下张师傅的名字,叫张铁栓。还有一位李师傅,叫李国顺。活儿完了,大家都轻松。这么些日子以来才想起世上除了劳累、紧张之外,还有--轻松。张师傅笑着,厚厚实实地笑着。但他可瘦了。他的手指怎么是弯曲变形的?脚趾也变形了?相当严重的肌肉萎缩症!还有高血压、胃病、心脏病!哦,我怎么想得到,我怎么没想到!再细问,几位老师傅都有病。赵师傅,严重的关节炎,腿瘸过几年。李头,拿下了一个肺。李国顺师傅,退休前眼睛受了工伤后,手术没动好,一只眼睛是瞎的。我直叫:都是手术没动好!李师傅只极温和地一笑,一句没怨言。大概在他,觉得手术总有动好总有动不好的。正好他没给动好,怨谁?好在靠一只眼睛,也能干活,也熬过来了。李国顺在我家干活时,经常外出购买欠缺的材料、物品,给我一种什么都乐意干要跑腿就跑腿的小伙子感。他有个孩子般的习惯动作:两个胳膊肘在腰际一挤,提一提裤腰,不像六十三岁的人。一说话就脸红,更不像六十三岁的人。何况他多次援外,一身技术。

这些给北京盖了三十几年房子的工人,身子都像年久失修的房子了。

我送张师傅和李师傅到楼道里,让他们坐电梯下。他们说,不麻烦人。当然,是指不麻烦开电梯的人。他们摸黑走下楼梯。楼梯一层层的全都没灯,他们一级级的用脚摸索下去……

最后一天的上午,广厦公司会来车把工具和剩余的材料全运走。张师傅用不着一早来了。但是刚过七点,张师傅又开门进屋了。原先用作他们工场的大屋,已经收拾停当。张师傅都不愿踩进屋子,只站在大屋门口。微微驼起背,朝里看着,看着。然后走回堆放工具的过道里,挤挤地坐下。哪里就绪了,他们就撤离哪里。三十几年了,为人建筑,为人装修,然而我多么希望他们能更多地拥有!

张师傅从衣兜里掏出我家的钥匙,交还我们。“张师傅,你真正退了休,住我们家!”“好咧,我会去的。”他说。

我和我丈夫常念叨广厦公司的师傅们,旁人总以为我们和他们早就认识或是有什么曲里拐弯的关系。其实呢,我们要装修刚分到的房子,跑了几家公司,大都嫌我们不贴壁纸什么的,赚不了大钱,提不起神来。那天我丈夫外出开会,偶尔经过东四十条,看见有个广厦公司。如此这般一说,李头当下就讲,下午两点到你们家。

还有这样痛快的人。

那几天,我们跑累了。这下心里有了底,便想中午小憩一下。平时在文学界,很少见到准时的会。文人以不准时为潇洒。我也不认为李头真能两点到。譬如他找我们家也得找一会儿吧?但是两点整,敲门声响起。而且不光是一个李头,他竟是带着张师傅、赵师傅、李师傅等一群师傅说到就到了。我也分不清谁是谁,只一迭连声地全叫师傅。看那李头,弯弯的元宝嘴,透亮的猫儿眼,不拘,不滑,不俗,不傲,眉宇间飘逸着仙气。快六十岁的人,说话很快,几句定下大局,不扣细部。那元宝嘴笑起来,嘴角向两边弯上去,眼看就要咧到后脑勺去会合了。这样的飘逸洒脱,使我对他产生一种不带回扣的信任感。有他在那儿运筹,我何须操什么心。朋友们为我捏汗:事先不说好价钱,你们肯定被“宰”!我说不会的,绝对不会的。你们不知道他们这些师傅有多好!其实我当时一点不了解他们。只是凭直觉。尤其是凭对李头的直觉。

李头自然不能盯在我家。他在他们公司包活儿的各个工地跑。但是也常来。他快步走进屋,带着寒风,也带着仙气。他把短大衣一脱,顺手搭在干活用的木梯上,然后就指点江山,说地线还不够直,说装电表的那块木板也得一样刷白了……经他一指挥,整个工地交响乐趋于高潮。李头说:做活儿总要人家满意。人家不满意就是没做好。高潮之中,他却在刚扫出来的垃圾中挑拣出一个小纸包,里边有一个电钻上备用的橡皮圈,一分钢币那么点儿的。

李头名李德丰,十六岁在建筑行业当徒工,后来当师傅,当组长、工长、队长、几千人的党支部书记,住宅一公司的副经理。但是评职称,只是助理工程师。刚从大学毕业的小屁孩儿都可以是助理工程师,可是谁让李德丰没有小屁孩儿的文凭呢。1988年李德丰五十九岁,离开规定的退休年龄还有一年,就退了。退了以后更忙。他组织退休的建筑工人,成立了广厦公司。这些老工人,都是50年代就在一起的三十几年的同行同伴了。大家都想做一些事,都能做一些事。建筑业这行,这些年发展很快。李德丰说:“我们这行没底。”新材料,新工艺,从建筑材料到壁灯窗帘,看不过来也学不过来。那么多建筑公司、装修公司,像流行歌曲似的一下流行开来。不紧着学,能吃饱活儿?

广厦公司又做上纺织部、轻工部、肿瘤医院等几家的活儿了。已经够他们“吃”上一年了。

这支施工队,随着1988年的离去离开了我家。1989年2月初,春节,我和我丈夫给一个个老师傅去拜年。走进李德丰师傅家,觉得这与其说是家不如说是一个热气腾腾的工地。一盘盘饺子冒着热气,窜来窜去的人都冒着热气。这么多亲戚?不,有李头过去的同事和现在的同事。但是我分不出哪是亲戚哪是同事。屋子本来就不大,人一多,每一间屋便如一屉刚出锅的蒸饺。李头在我家时,挑剔油漆,挑剔涂料的,满口新名词、新材料。自个儿家里,什么新也看不到,感觉上仍像50年代的房间。其实我要装修应该讲是比较方便的,他说。他显然看出了我在想什么。他也显然并不想装修什么,依然在这蒸饺般的房间里飘逸着仙气。

赵师傅--他叫赵敦田--他家似乎最多80年代的印记。冰箱是东芝的,未出嫁的小女儿刚买来落地组合音响。买彩电的钱早就交给一个朋友了,就是至今没有买到。他说。里间桌上摆着十来份显然是亲友们来拜年时送的点心水果,真不知怎么吃得完?赵师傅的老伴不认字。每天赵师傅下班回到家,老伴早给他把酒菜准备好了,连茶都从来不用他自己泡的。老伴善眉善眼的像菩萨,赵师傅滋滋润润的像寿星。看到老人果然不亏了嘴,果然生活得很好,我和我丈夫非常地放心了。

年初三下午两点多,我和我丈夫敲着张师傅家的门。张师傅一见我们,他的眼睛、鼻子、嘴全都微微向上弯起,全都成了笑纹。不过并不惊讶,也并不欢快。只听他咕噜了一句什么,仔细听来,是说他和他老伴本来也是今天午饭后要去看我们的,因为拌嘴了,干脆睡了。

我随他往屋里走。一眼看见过道里摆着几个不知是大碗还是小脸盆,反正里边全盛着吃剩的菜。看过去糊涂涂的,也搞不清是什么。只最近的一盆,是炖的带鱼,汤很多,一看就不入味。我想起“文革”时,北京市民爱吃这种汤汤水水的炖带鱼。怎么都用铝制品盛?柜子,这都是“文革”牌的。他的结了婚的儿女们,常常白来吃住。没结婚的儿子今年二十八岁了,还没有工作。终于可能联系到一个工厂当工人,儿子不干。儿子要当个体户,譬如设一个街头的台球桌。只要张师傅买一张台球桌,儿子就可以赚钱了。他老伴问我们怎么办呢,我们说不要摆街头台球桌,容易惹事,不定哪天就不让摆了。老伴说儿子没工作,搞对象都叫人担心。儿子的对象去东北学手艺了。去了以后就没来过信。这到底是怎么了。那姑娘走之前,我们还塞她好几百元呢!唉!

老伴说得多,张师傅像个惊叹号似的重重地坐在那里。心绪不好,说什么都容易戗戗起来。老伴从儿子说到丈夫,说他这几十年-老是得奖状可老是不大被领导喜欢。累死累活地干,末了一抗上,干了也白干。张师傅很不满意老伴的数叨。我说,男人尤其应该有个性。我第一次见到张师傅,就觉得张师傅的妻子真是福气呢!他一身病,可要让他吃好休息好啊,然而老伴很忙,哪有这个工夫?

我想起赵师傅六七十岁了,两颊喷红的。而张师傅却胃病、心脏病的,得了一些由伤神烦心引起的病。

春节后我们去看李国顺师傅的时候,怎么会想到张师傅和他老伴正拎着十斤香蕉走向我家。等等我们不来,老两口走回汽车站。想想又不甘心,再返回我家门口。如此徘徊在车站和我家之间。后来老伴累得只能坐在冰凉的水泥地上。两小时后老两口冻得蔫头耷脑地走了。两天后那十斤香蕉在他们家阳台上冻烂了。老两口又去买了冬季身价百倍的大西瓜,又来到我家。这次我和我丈夫都在。我丈夫平素见了人少言寡语,很少情感的外在流露,独独张开双臂抱住张师傅,眼睛红着……我赶紧取出美国烟万宝路。我以往连春节都不买烟的,来客想抽烟的都得自带烟卷,只在张师傅撤离我家前,我说,我要随时买好烟等着你随时来。

我每和人讲起师傅们,竟是常常要掉泪。别人大惑,我自己也不好意思。但还是要掉泪。张师傅呢,他老伴说,一走进我家这楼,他高兴着呢,电梯也不坐,一直走了上来。

同类推荐
  • 潘家华诗文选

    潘家华诗文选

    潘家华诗文选是潘家华的一部纪实文学作品,生活气息浓烈,文学功底深厚,内容真实感人。管道作家杨德勇为文选作序。潘家华希望在纪念“八三”工程会战40周年的时候,将这本书奉献给为中国能源通道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石油管道人。
  •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4)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思无邪

    思无邪

    《思无邪》是畅销书作家安意如对《诗经》的赏析作品,此次出版,作者对其进行了大量修订,并增加了部分篇章,此版为增订版。“用诗的清雅去寻找,用经的深邃去看待,它也许是前世的前世,我们心底曾经响过的声音。我们在一起曾经唱过的歌谣。”在书中,安意如挑选了《诗经》中部分篇章,加以现代解读,用今人眼光领略其中的诗歌之美,多有时尚化的思考、语言间杂其中,并融入现代女性的独特视角,文章清新可人,让古典诗词面目一新,使习惯了刻板教育的年轻读者真正走近了诗词的意境。这也是安意如系列图书受到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追捧的根本原因。
  •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3)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徐志摩诗文集

    徐志摩诗文集

    被称为“中国布尔乔亚开山的,同时又是末代的诗人”的徐志摩,是一位独抒性灵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一生,致力于追求“爱、美、自由”,这成为他诗歌的主要内容和基本主题。本书精选了徐志摩最具代表性的诗歌和散文,在诗情画意中感受作者那诗人的气质和文人的儒雅,尤其是那自由浓厚的浪漫气息,独具神韵的唯美意象,幽雅清逸的语言风格,读来更是让人沉醉。在欧州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徐志摩,不仅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也是独具风格的散文家。比起诗歌,他的散文更直接、更全面地反映了他的复杂思想和人生态度。他眼界开阔,兼收并蓄,散文更是融合了东西方散文小品的特性和风格,在中国现代散文的园地中自成一家。
热门推荐
  • 我是钢筋工能手

    我是钢筋工能手

    本书为“金阳光新农村丛书”之一。本书以钢筋工常用技术介绍为主体,突出钢筋工的操作方法与技巧。主要介绍建筑工程钢筋识图,钢筋材料的基本性能,钢筋的代换,钢筋的配料、成型与绑扎,钢筋的焊接及新型连接技术等内容。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自然养生法

    自然养生法

    治病不如防病。对于中老年人自身来说,在晚年患上的疾病基本上都是会留下后遗症的,它会使原本美好的夕阳蒙上一层阴影。所以预防疾病的发生,是对中老年人十分重要的事情。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富春山居

    富春山居

    娘家爹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女婿一定要读好书做高官。婆家爹说: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儿子一定要赚大钱做富翁。相公说:哥又不想做官,又不想太有钱,就想在家读读书陪陪老婆。翰林小姐说:奴家还想要个貌比潘安才压宋玉富比石崇官居一品的相公呐——这个家,到底听谁的?古代当家主母的糟心事
  • 古龙文集:圆月弯刀(上)

    古龙文集:圆月弯刀(上)

    丁鹏凭“天外流星”剑扬名江湖,怎知被柳若松设计骗去剑谱,败于柳若松手下,并被冤枉盗窃武功。丁鹏侥幸逃命,被“狐女”青青所救,进入狐的世界,又习得青青祖父的魔刀刀法。丁鹏与青青回到人的世界,不仅大败柳若松,还设计使他的无耻嘴脸败露,柳若松而后拜丁鹏为师。丁鹏的刀法已入化境,决定前往神剑山庄挑战谢晓峰。而他也暗中发现,青青他们根本不是什么狐,而是多年前江湖人惧怕的魔教。从此,他卷入了魔教、神剑山庄、名门正派三者的争斗中去。柳若松则在暗中进行着他的阴谋……
  • 扁鹊的禁方

    扁鹊的禁方

    神秘的千年秘方,居然会引起诡异的杀机!? 千年前,医祖扁鹊将记载惊世医术的秘笈《禁方》传于弟子,溘然长逝。其弟子创立神医门,修建古城,将《禁方》深藏其中,世代守护,再不外传。数十年前,侵华日军占领古城,挟持神医门,疯狂寻找《禁方》,却丧生诡秘地穴。如今,遗失数十年的神医门……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