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6100000026

第26章 一个使别人大惑自己也(2)

房子装修完了,师傅们要帮助我把老家的东西搬到装修后的新家。我说老家没什么东西,只要一辆小卡车就能装下了。到了老家,师傅们简直迈不进屋--一地我捆的书籍、资料等。我才知道我这个二居室里的东西其实很多,这一小卡车是装不下的。建筑行业里有句话,叫:搬家不是活儿。意思是搬家这活儿简直累死人。装一次车,鼓鼓劲儿也豁出去了。再要回来装第二次车,怕是再也挤不出力气的。于是决定,塞吧,说什么也要把东西全塞进去。但是这么塞那么装,说什么也不可能把东西全装上车。张师傅跨进车帮,不知怎的把柜子、床板等等家什交叉穿插在一起,又往柜子里,往一切的缝隙里“尽情”地塞进或捆或“散装”的书刊。好像他能发功,使我那二居室缩小身子塞进这个小卡车里。然后他抱起四个书柜的一摞玻璃门,连人带玻璃一起嵌进仅剩的缝隙。

张师傅似也压成扁平了。然后找到身体的支点,然后使每一块玻璃都有了安全感,然后又如有轻功似的离开玻璃门,抽身下车。我简直想去接住他,他是五十六岁的人哪!但是他返身又上楼。我说不用再上楼了,那上边没东西了。他一回头,天,大冬天的满脸挂着成串的汗珠!他说去看看还有什么落下的。我想说,我已经检查过了,什么也没落下,你根本不用再上楼。但我竟然说不出话来。我看他右手拽着楼梯扶手,拉一下,迈上一级。他那脖颈前倾着,也想使劲把身子拽上楼去,背就驼起了。我望着那驼起的背和弓着的腿,要哭。张师傅一级一级地自己拽着自己上楼,一边往身后甩下一句淡淡的笑话;“我就喜欢给人搬家。”于是我更想哭。

张师傅端着一盆花和一把锄花的小铲子下楼了。

卡车上只能塞一个人押车。似乎没有太争论谁上卡车的问题。似乎最累人的活儿就是强劳力张师傅。浑身热汗的张师傅再度嵌进冰冷着面孔的玻璃门中间。一路刺骨寒风把他从城南欧向,或者说刺向--城北。那天我累晕乎了。没有想到他刚刚大汗淋漓的怎么能这么吹?

到了新居楼下,他的身子冻得冰冷僵硬如玻璃板,需要别人把他搬运下车了。我丈夫几乎把他抱下了车。他身子动不了嘴还能动,说:搬家时真热,这会儿还真挺凉快。

第二天,所有的活儿都于完了,师傅们明天要撤离我家。我记下张师傅的名字,叫张铁栓。还有一位李师傅,叫李国顺。活儿完了,大家都轻松。这么些日子以来才想起世上除了劳累、紧张之外,还有--轻松。张师傅笑着,厚厚实实地笑着。但他可瘦了。他的手指怎么是弯曲变形的?脚趾也变形了?相当严重的肌肉萎缩症!还有高血压、胃病、心脏病!哦,我怎么想得到,我怎么没想到!再细问,几位老师傅都有病。赵师傅,严重的关节炎,腿瘸过几年。李头,拿下了一个肺。李国顺师傅,退休前眼睛受了工伤后,手术没动好,一只眼睛是瞎的。我直叫:都是手术没动好!李师傅只极温和地一笑,一句没怨言。大概在他,觉得手术总有动好总有动不好的。正好他没给动好,怨谁?好在靠一只眼睛,也能干活,也熬过来了。李国顺在我家干活时,经常外出购买欠缺的材料、物品,给我一种什么都乐意干要跑腿就跑腿的小伙子感。他有个孩子般的习惯动作:两个胳膊肘在腰际一挤,提一提裤腰,不像六十三岁的人。一说话就脸红,更不像六十三岁的人。何况他多次援外,一身技术。

这些给北京盖了三十几年房子的工人,身子都像年久失修的房子了。

我送张师傅和李师傅到楼道里,让他们坐电梯下。他们说,不麻烦人。当然,是指不麻烦开电梯的人。他们摸黑走下楼梯。楼梯一层层的全都没灯,他们一级级的用脚摸索下去……

最后一天的上午,广厦公司会来车把工具和剩余的材料全运走。张师傅用不着一早来了。但是刚过七点,张师傅又开门进屋了。原先用作他们工场的大屋,已经收拾停当。张师傅都不愿踩进屋子,只站在大屋门口。微微驼起背,朝里看着,看着。然后走回堆放工具的过道里,挤挤地坐下。哪里就绪了,他们就撤离哪里。三十几年了,为人建筑,为人装修,然而我多么希望他们能更多地拥有!

张师傅从衣兜里掏出我家的钥匙,交还我们。“张师傅,你真正退了休,住我们家!”“好咧,我会去的。”他说。

我和我丈夫常念叨广厦公司的师傅们,旁人总以为我们和他们早就认识或是有什么曲里拐弯的关系。其实呢,我们要装修刚分到的房子,跑了几家公司,大都嫌我们不贴壁纸什么的,赚不了大钱,提不起神来。那天我丈夫外出开会,偶尔经过东四十条,看见有个广厦公司。如此这般一说,李头当下就讲,下午两点到你们家。

还有这样痛快的人。

那几天,我们跑累了。这下心里有了底,便想中午小憩一下。平时在文学界,很少见到准时的会。文人以不准时为潇洒。我也不认为李头真能两点到。譬如他找我们家也得找一会儿吧?但是两点整,敲门声响起。而且不光是一个李头,他竟是带着张师傅、赵师傅、李师傅等一群师傅说到就到了。我也分不清谁是谁,只一迭连声地全叫师傅。看那李头,弯弯的元宝嘴,透亮的猫儿眼,不拘,不滑,不俗,不傲,眉宇间飘逸着仙气。快六十岁的人,说话很快,几句定下大局,不扣细部。那元宝嘴笑起来,嘴角向两边弯上去,眼看就要咧到后脑勺去会合了。这样的飘逸洒脱,使我对他产生一种不带回扣的信任感。有他在那儿运筹,我何须操什么心。朋友们为我捏汗:事先不说好价钱,你们肯定被“宰”!我说不会的,绝对不会的。你们不知道他们这些师傅有多好!其实我当时一点不了解他们。只是凭直觉。尤其是凭对李头的直觉。

李头自然不能盯在我家。他在他们公司包活儿的各个工地跑。但是也常来。他快步走进屋,带着寒风,也带着仙气。他把短大衣一脱,顺手搭在干活用的木梯上,然后就指点江山,说地线还不够直,说装电表的那块木板也得一样刷白了……经他一指挥,整个工地交响乐趋于高潮。李头说:做活儿总要人家满意。人家不满意就是没做好。高潮之中,他却在刚扫出来的垃圾中挑拣出一个小纸包,里边有一个电钻上备用的橡皮圈,一分钢币那么点儿的。

李头名李德丰,十六岁在建筑行业当徒工,后来当师傅,当组长、工长、队长、几千人的党支部书记,住宅一公司的副经理。但是评职称,只是助理工程师。刚从大学毕业的小屁孩儿都可以是助理工程师,可是谁让李德丰没有小屁孩儿的文凭呢。1988年李德丰五十九岁,离开规定的退休年龄还有一年,就退了。退了以后更忙。他组织退休的建筑工人,成立了广厦公司。这些老工人,都是50年代就在一起的三十几年的同行同伴了。大家都想做一些事,都能做一些事。建筑业这行,这些年发展很快。李德丰说:“我们这行没底。”新材料,新工艺,从建筑材料到壁灯窗帘,看不过来也学不过来。那么多建筑公司、装修公司,像流行歌曲似的一下流行开来。不紧着学,能吃饱活儿?

广厦公司又做上纺织部、轻工部、肿瘤医院等几家的活儿了。已经够他们“吃”上一年了。

这支施工队,随着1988年的离去离开了我家。1989年2月初,春节,我和我丈夫给一个个老师傅去拜年。走进李德丰师傅家,觉得这与其说是家不如说是一个热气腾腾的工地。一盘盘饺子冒着热气,窜来窜去的人都冒着热气。这么多亲戚?不,有李头过去的同事和现在的同事。但是我分不出哪是亲戚哪是同事。屋子本来就不大,人一多,每一间屋便如一屉刚出锅的蒸饺。李头在我家时,挑剔油漆,挑剔涂料的,满口新名词、新材料。自个儿家里,什么新也看不到,感觉上仍像50年代的房间。其实我要装修应该讲是比较方便的,他说。他显然看出了我在想什么。他也显然并不想装修什么,依然在这蒸饺般的房间里飘逸着仙气。

赵师傅--他叫赵敦田--他家似乎最多80年代的印记。冰箱是东芝的,未出嫁的小女儿刚买来落地组合音响。买彩电的钱早就交给一个朋友了,就是至今没有买到。他说。里间桌上摆着十来份显然是亲友们来拜年时送的点心水果,真不知怎么吃得完?赵师傅的老伴不认字。每天赵师傅下班回到家,老伴早给他把酒菜准备好了,连茶都从来不用他自己泡的。老伴善眉善眼的像菩萨,赵师傅滋滋润润的像寿星。看到老人果然不亏了嘴,果然生活得很好,我和我丈夫非常地放心了。

年初三下午两点多,我和我丈夫敲着张师傅家的门。张师傅一见我们,他的眼睛、鼻子、嘴全都微微向上弯起,全都成了笑纹。不过并不惊讶,也并不欢快。只听他咕噜了一句什么,仔细听来,是说他和他老伴本来也是今天午饭后要去看我们的,因为拌嘴了,干脆睡了。

我随他往屋里走。一眼看见过道里摆着几个不知是大碗还是小脸盆,反正里边全盛着吃剩的菜。看过去糊涂涂的,也搞不清是什么。只最近的一盆,是炖的带鱼,汤很多,一看就不入味。我想起“文革”时,北京市民爱吃这种汤汤水水的炖带鱼。怎么都用铝制品盛?柜子,这都是“文革”牌的。他的结了婚的儿女们,常常白来吃住。没结婚的儿子今年二十八岁了,还没有工作。终于可能联系到一个工厂当工人,儿子不干。儿子要当个体户,譬如设一个街头的台球桌。只要张师傅买一张台球桌,儿子就可以赚钱了。他老伴问我们怎么办呢,我们说不要摆街头台球桌,容易惹事,不定哪天就不让摆了。老伴说儿子没工作,搞对象都叫人担心。儿子的对象去东北学手艺了。去了以后就没来过信。这到底是怎么了。那姑娘走之前,我们还塞她好几百元呢!唉!

老伴说得多,张师傅像个惊叹号似的重重地坐在那里。心绪不好,说什么都容易戗戗起来。老伴从儿子说到丈夫,说他这几十年-老是得奖状可老是不大被领导喜欢。累死累活地干,末了一抗上,干了也白干。张师傅很不满意老伴的数叨。我说,男人尤其应该有个性。我第一次见到张师傅,就觉得张师傅的妻子真是福气呢!他一身病,可要让他吃好休息好啊,然而老伴很忙,哪有这个工夫?

我想起赵师傅六七十岁了,两颊喷红的。而张师傅却胃病、心脏病的,得了一些由伤神烦心引起的病。

春节后我们去看李国顺师傅的时候,怎么会想到张师傅和他老伴正拎着十斤香蕉走向我家。等等我们不来,老两口走回汽车站。想想又不甘心,再返回我家门口。如此徘徊在车站和我家之间。后来老伴累得只能坐在冰凉的水泥地上。两小时后老两口冻得蔫头耷脑地走了。两天后那十斤香蕉在他们家阳台上冻烂了。老两口又去买了冬季身价百倍的大西瓜,又来到我家。这次我和我丈夫都在。我丈夫平素见了人少言寡语,很少情感的外在流露,独独张开双臂抱住张师傅,眼睛红着……我赶紧取出美国烟万宝路。我以往连春节都不买烟的,来客想抽烟的都得自带烟卷,只在张师傅撤离我家前,我说,我要随时买好烟等着你随时来。

我每和人讲起师傅们,竟是常常要掉泪。别人大惑,我自己也不好意思。但还是要掉泪。张师傅呢,他老伴说,一走进我家这楼,他高兴着呢,电梯也不坐,一直走了上来。

同类推荐
  • 脚下地图

    脚下地图

    《脚下地图》是实力派中年作家邓一光的散文集。军旅题材的散文写人叙事独具一格,鲜活生动,细节真实,视角独到。
  • 当代文坛点将录5

    当代文坛点将录5

    《当代文坛点将录》共五卷,收录五十位作家。文章大都出自名家之手,或为文坛名家或传主的亲友,或同被写的传主关系密切。他们写出的关于某一名家的创作背后的故事或花絮都是第一手材料,对于了解被写名家的创作与生活均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满足一般读者对著名作家的窥私欲。
  • 周恩来在重庆

    周恩来在重庆

    换言之,在这九年期间,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尤其是影视作品多有反映。长征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重点战役几乎都有所反映,周恩来在重庆前后计九个年头。诚如我当年写电视连续剧《长征》的时候,周恩来在延安以及其他地方的活动,自周恩来逝世三十多年以来,略述或不述;二、全剧笔触的核心是,周恩来的人格魅力。经与金冲及、冯蕙、廖心文、黄允升以及李准、仲呈祥、李硕儒等协商:一、全方位反映周恩来在重庆的战斗生活。为此,他对党、对人民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同时,他在重庆期间指导党的地下工作、与中统和军统斗法等所显示出的机警、灵活的胆识就从略了。在这期间,但没有一部全方位反映长征的电视连续剧
  • 西中黄村志

    西中黄村志

    盛世修志,志载沧桑,自古皆然。值此国家兴旺发达,社会和谐进步,人民安居乐业之际,西中黄村有史以来的第一部村志,破天荒的面世了,可喜可贺!村党政领导班子的有识之举,可歌可颂!众多有志乡士的无私奉献精神,可敬可佩!西中黄村,地处三晋“丁陶”、千年古镇汾城腹地。这里地灵人杰,世代耕读;物阜民丰,人才辈出。素有文化村、文明村、古建村、富庶村等盛名,堪称“金襄陵、银太平”版图上一株靓丽的奇葩。
  • 我想试着理解这个世界

    我想试着理解这个世界

    每个人都在问,这世界究竟怎么了。为什么我们生存的盛世,让我们感觉迷惘、不安和焦虑?郭宇宽带着自己先锋媒体人的多年观察和思考的累积,给国人提供了观看当今世界的富有同理心的视角,在他笔下,所有的歧视、崇拜、误解与敌意都化作深刻的“理解”。
热门推荐
  • 特工狂妃:废柴六小姐

    特工狂妃:废柴六小姐

    [正文已完,请放心入坑。]不需要任何的向往,我就是我自己的神——鬼蝶。她,曾是第一杀手,却因任务失败而陨落在悬崖边。再次睁眼,穿越重生于九天最底层的人界,成了废柴的天家六小姐。善良胆小的圣女,莫名亲近的少年,沦落人间的九尾狐,高傲冷漠的蛇皇……所有的因果与爱恨情仇就此展开…她是成王,还是败寇。谁又会跟她最后白首不相离………谁又会跟她最后老死不相往来…————————在九天。没有什么神奇易得的金手指,让你登上顶峰的王座。没有什么一直陪伴的强者,帮你戴上胜利的桂冠。没有什么从内到外的恶人,误你走上所有的道路。这里只有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法则。所以,请学会依靠唯一的自己。
  • 方法总比困难多大全集(超值金版)

    方法总比困难多大全集(超值金版)

    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只有想不到,思路一开阔,就有一个相应的解决方法,方法总比困难多。水中鱼编著的这本《方法总比困难多大全集》不仅包含了做事的态度、做事的方法,还有处理问题的窍门、经验。没有做不到,错误的方法只能让问题越来越多。书中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创新思维、逆向思维、侧向思维、联想思维、发散思维、简化思维、加减思维、系统思维等基本方法,方法的正确与否与人们的思维能力密切相关。灵活正确的方法可以使问题迎刃而解,让读者受益匪浅。我们不但要随机应变,有一个问题出现,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对方法做对事
  • 我自妖娆我自生

    我自妖娆我自生

    一梦恍若十年,来自远方的呼唤,将她带进遥远的时空。再次醒来,她成为另一个人,一个似乎与她有关的人。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寂灭星河

    寂灭星河

    宇宙争斗拉开帷幕,佣兵团团员林宇迎战浩瀚宇宙,逐渐揭开无垠地神秘面纱.在联邦和其他种族的夹缝中生存。是什么让他坚持了下来?爱情,亲情,友情,还有那成为强者磐石般的信念!
  • 倾颜皇妃

    倾颜皇妃

    独倚栏,遥相望,飞雪连天归路茫,白了天地尽苍茫。望夜轻霜,惆怅几许,谁人还念旧时颜,却把水中残月当镜花。曼舞手中笔,轻抚怀中琴,清水独自望天涯。她是清水——他是天涯——她是众人眼里的危险人物,他知道,她是最受不起伤害的人。
  • 霸道娘子温柔相公

    霸道娘子温柔相公

    原名《狂女霸爱》,应编大要求改名。她狂——是因为她有狂的资本她霸——只对在乎的人霸道情景一:“衣儿,你在干嘛?”某男看着眼前正在某大树面前‘努力’的女子,嘴角直抽。“没看到吗,我在爬树。”某女头也不回的说道。“可是,你不是会轻功吗,直接飞上去就行了。”“笨,直接飞上去怎么能感受到爬树的乐趣呢。”“…”情景二:“你是不是喜欢我?”某女突然奇想的问着身边的某男,只听‘嘭’的一声,“咦?”某女四处看着,人呢?“衣儿,我,”某男满脸通红的从地上爬起,一脸尴尬。“恩?”“是的,我喜欢你。”看着眼前美丽的容颜,某男鼓足勇气,说出埋藏在自己心里的话。“吖,我决定了。”某女振臂高呼,完全不顾某男受惊的眼神,向世界宣布,“我们交往吧。”情景三:“哥哥,我有嫂嫂吗?”某女问着自己最亲的大哥问着。“呃,还没有。”某大男额头冒出一滴冷汗,他怎么有不详的感觉。“吖,哥哥,你也太逊了吧,都几十岁的人了,竟然还没找到女人。”某女递给某大男一鄙视的眼神。“…”某大哥接着来自四面八方各异的眼神,欲哭无泪,他什么时候又惹着这小祖宗了。她,时而聪明,时而迷糊,时而可爱,时而霸道,她对世间的任何事任何人都不放在心上,但是,一旦她将某个人放在心上的时候,她会用自己的生命去保护那个人。本文穿越+架空+轻松+温馨+偏正剧,喜欢的亲们记得收藏喔,这样春才会更加的有动力。春的广告区:连载中:替情敌养儿子*现代:已完成:冷面夫君追逃妻*穿越:弃妃也抢手*架空:穿越之冷心仙儿*半价:
  • 2013年散文排行榜

    2013年散文排行榜

    梳理总结了2013年我国散文创作的实绩,中国散文学 会在浩如烟海的散文创作中,推荐编选了三十几篇散 文佳作,编著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 判断,从而披沙拣金,把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 艺术魅力性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2013年中国散文排行榜》是一本散文作品合集 。
  • 剑斩天下

    剑斩天下

    遗落几万年的不死族传人,在这个武道没落、近古不修的时代,他该如何一步步登天而行。斗气、魔法、武道、修真、魔武,五大体系相互碰撞,武道能否回归当年的荣耀?一段旷世的传说,一名逆天强者的成长史,尽在剑斩天下!
  • 丑颜倾城:废材二小姐

    丑颜倾城:废材二小姐

    【全文完】推荐新文“爆宠毒妃:皇叔来战!”。她是举国皆知的丞相府丑女,阴阳脸不祥之兆.虽为嫡女,姨娘欺凌,皇帝赐婚,却不想大婚当日被休沦为天下笑柄被伪善的姐妹逼死,扔去乱葬岗再睁眼时,她是来自21世纪的金牌杀手这一世,愿为自己而活,却没想到这具身体带来的却是那么多的意外和麻烦欺她,辱她,污蔑,陷害者,统统见鬼去吧!只是她什么时候惹上了这样一个男人“你为什么老是缠着我?”“娘子,你怎么能这么说呢?我们可是指腹为婚哪!”她只想说,特么的什么指腹为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