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6100000013

第13章 一只皮球和万家灯火(1)

我好像触动了社会的一条敏感的神经--住房问题。我的眼前是这条神经的末梢--一位叫于书香的房管局的工作人员。这位矮矮胖胖的不起眼的“末梢”,他的触觉却灵敏地反映了上至名人领导、下至三教九流的各色人物。他在闲谈之间实在是描绘了当今社会的一幅风俗画……

“我觉乎着,分房比盖房还难……”

我是搞拆迁工作的。我觉乎着,分房比盖房还难。你知道为什么?因为那些年先治坡后治窝的,结果是坡没治,窝更不治。人口按乘法在递增,可生产呢,连加法都难说。这几年盖的住房够可以的了,可是欠的债太多啦!一个,得落实政策,像科学家啊,你们作家啊--你不是?反正得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另一个,50年代诞生了一大拨孩子,如今都是大儿大女了,都憋着要房子结婚呢。另外,一些住户想逮住拆迁这个机会多得好处,多要房子,恨不得一下子解决几代人的房子似的,要不说赶上拆迁,一步登天么!不称了他们的心,就不搬。有什么办法你们房管局就尽管使吧!

好比有一个拆迁户,我们都答应了他对住房的要求了,他还不搬。这为什么呢?他说我在想一个问题--搬家费。我说你搬家时我们公家给你出汽车、出人。他说:那我也费钱。譬如我这大衣柜,要是不搬动它,是个静物,可以延年,这磕磕绊绊的一搬家,可能少用两年。你们得给一百元钱的搬家费,否则我就不搬!

他们就好用这句话拿人。

还有个拆迁户,提出的条件是离机关远了不行,近了也不行。瞧你,把眼睛都瞪大了!你也不明白吧?为什么近了也不行?原来按北京规定,家离机关四站地以上的才能每月有两元钱交通费,太近了交通费就没了。我就得以四站地的距离为半径来给他选住房。

现在有些人真是以为社会主义软弱可欺啊!我气急了就想起拳打镇关西!

不怕你笑话,我也就是这么想想。干我们这行的,什么人都见过,什么气都受过,也惯了。就好比那天天洗冷水澡的人,也不觉得水凉了。如果我哪回去做拆迁户的工作,特别顺当了,我反而要嘀咕了,反而不踏实了。

三伏天的时候,我们上一位领导干部家。他正歇晌呢!他一边穿衣服,一边给我们拿烟。可我一说给他四间房,他把脸一沉说:“那就算了!”一下就说成了?可他那脸沉的!连烟也不拿了。你说他同意我们的拆迁条件不就行了?可他心里别扭,到时要变卦了呢?我说:“咱们今天来的意思是商量,不是宣布。”他说:“既然是商量,那好办。抽烟。”我说:“您是领导干部--”他说:“在这儿我是你的拆迁户。我也不想利用拆迁额外增加房间,我只要求维持现状--五间。”

好吧,就五间!

我走出机关门是房管局的工作人员,可走进家门也是个居民啊。是居民谁不愿意住舒坦些?拆迁户的要求只要还近情理,我还是能体谅的。我这人又只会跟自己生气,不敢和拆迁户闹僵了。否则我怎么再登人家的门,把人家请走啊?你不知道,我们做一个“钉子户”的工作,就不知得往这家跑多少趟!不过,其实拆迁户也不敢真得罪我们,他也想找个好房子啊!这么着,我们往往保持一种不战不和的状态。我得用人家地皮,就得硬着头皮去哄地皮!没话也得跟人找话说!还得察言观色,猜测人家的心理,观察人家的情绪。气氛紧张的时候,少说两句;对方心情好的时候,就多说几句。其实谁也有个自尊心。可是我们要把工作做好,只能委屈自己的自尊心了。没法儿!

你们搞写作的是专门和人打交道的,我们也是专门和人打交道的。我们也得琢磨心理学呢!

我研究了各个拆迁户的情况,发现如今一般都是“内政部”当家,“外交部”听“内政部”的。有一回,我们跟一个“外交部”--就是说那家的男同志--谈妥了拆迁的条件。这时女的下班回来了。我说:“大嫂,你回来了!”这也是套近乎。女的说:“你别走啊!”我说;“我们和老张谈妥了。”女的嘴一撇说:“和老张谈妥了?老张说了不算!”那男的坐一边儿吧嗒吧嗒抽烟,蔫不几儿地也不敢言声。刚才老张跟我说话时还人儿似的,这下威风全完了。可咱们得给人体面哪!我对女的说:“行啦,大嫂就是爱说个笑话儿。你们家外交部办事,向来是很体面的,不过今儿咱也得听听内政部的。”我得缓和缓和气氛,试着步地来,天真无邪的可不行。

一个家庭里,也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喜好。好比说男的愿意离大街近,交通方便,可又嫌汽车吵得慌,下了夜班白天不能睡觉。那好,找一个胡同里的房子。可女的说了,她下了夜班走胡同,怕流氓。那好,找一个挨着交通中心的。老人又说了,小孙孙过街撞了车怎么办?我说,那你们指个地儿,我给你们盖!你们指得出来吗?唉,哪有样样儿都称心的?八九不离十的就行了呗!

我发现拆迁户的思想有三个阶段。一个阶段是“文革”以前。那时候政府说话谁都信。要建人民大会堂了,市长在中山公园给拆迁户开会,说拆迁后很快给安置,大家都信。那时人的荣誉心又强。“你是党员。”“你是老工人。”有这一句话对方就不提什么条件了。对方就是群众,我们说你还得替子孙后代想想,要算政治账。如果名声闹坏,子孙们脸往哪儿搁?他们往后还要入团、入党呢!对方就老实巴交地说:可也是。咱服从国家!人都是国家的,个人利益算得什么?

第二个阶段是“文革”,那时的拆迁工作也好做,不过用的是高压政策。一问拆迁户的出身,对方说是地主,这他就矮了半截。如果对方说是工人,那敢情是领导阶级。领导阶级不带头谁带头?你知道那时的积极分子积极到什么程度?有人说了,党指向哪里我就搬向哪里!我不用去看房,拉上我的行李家当,把我拉到什么房里都行!你瞧我忠不忠?

第三个阶段是现在。思想活泛了,说话也快当了,也没顾忌了。可是也别出格儿啊!我说是国家征用你家这块地皮,国家国家还是国在前头么!谁知我这话也犯了忌了。人说了,别拿大帽子压人!我心想怎么了?好像人人都受伤害了!可是再怎么着,这人总得向着国家不是?要不还有个人情味儿没有?兴许那些年把人情味儿都批没了?

碰到这号怵头的人物,我在“文革”前或“文革”时,就找他领导,很管用。可现在我说找领导,人说了:“你去找呀!你要找哪个领导?就在那屋!我带你去!”人不在乎了!赶上领导也缺房,领导就同情他们;赶上领导做人情,也向着职工。结果这职工更来劲儿了!所以我现在只是拿找领导来探对方的口气。他要说你找呀,我就先不找了;他要说别价,那我就非找不可!这是一种没办法的侦察手段。话得说回来了,对一些上了岁数的老党员、老工人,或者知识分子,用不着这个侦察手段,他们是知情达理的。就怕那不讲理的刺儿头,领导还怵他们呢?

拆迁工作不顺利,就影响施工日期。竣工迟了,又影响居民搬入新居。有时本来给居民许的愿:一年后上新楼!结果一年后才开工!于是我信不过你,你信不过我;没信用带来没信用,没信心带来没信心,造成恶性循环,信用危机!这个问题你们写东西的得反映反映啊!

其实,这两年盖的房还少吗?我们北京市光是住宅区就有劲松、团结湖等七处!如果每户都能匀个一米两米的,兴许就能多解决一些人的问题。可现在让人匀都不干啊!好像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甭说匀了,就是让人别出格儿都不易啊!有个拆迁户我去了多少次他就一句话:“你就行行好,给四间房,否则我不搬!”

什么叫行行好?真是宁跟明白人打顿架,不跟糊涂人说句话。可是我们这工作不就得说吗?好,过两天我再去。一进门他说:“怎么又来了?话不都说过了?”我说:“我少不了还得来。你是没请我来,可我得请你走啊!”

于书香不无得意地笑了。

“碰到这种拆迁户还不把人给气死?”我愤愤然了。

“我这不还没死吗?惯了。而且我对前景是非常乐观的。国家现在这么重视盖房,住房问题会慢慢缓和的。”

我想起我在北京各处经常看到像变魔术似的突起的一幢幢高楼大厦。物质的东西被破坏后,还容易建设起来;但精神的大厦呢?有些人认为现在的精神危机比“文化革命”时更甚。这也未必吧?那时候很多人是麻木,现在很多人是迷惑。(我都用“很多人”这个说法,那就是说还有不少人,或还有很多人不在此列。任何时代都不能一概而论。)唐代的韩愈就说过:“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问题是为什么很多人迷惑到从膜拜神一下变为只信自己,甚至从对共产主义的追求一下变为只要物质的满足,只要自己活得痛快,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人总是从自己的所见所闻来认识世界的。不正之风刮过后留下的痕迹,是多少“五讲”、“四美”也难以弥补的。我们的宣传机器,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曾经像一个说假话成性的机器人,现在却是再怎么说真话,很多人(注意,这里又是说“很多人”)也置若罔闻了。你讲你的道德,我讲我的价值;你讲你的精神,我讲我的物质。我又不违法,我又不乱纪,我也没特权,我也没职权,我只不过要我家的住房宽敞些,你管得着吗?

好,管不着。可是当你这么想、这么做的时候,你也正在助不正之风一臂之力。风势蔓延开来,于是又齐声大喊:“精神危机!现在的人不行了!”

看问题又是这么绝对!现在同样有很多人虽然不会用笔去宣传精神美,却在用自己的行动去平衡这个不平衡的社会,去支撑起新的精神大厦。就像于书香说的:要紧的不是如何宣传社会主义好,而是如何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三国志·蜀书》里有句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于书香的工作恐怕谁也不会注意到,善“小”啊!但是他日复一日地行了多少“小善”?这样的人就像那新盖的一幢幢高楼似的,虽然绝不能一下子解决全部居住问题,但是毕竟给人带来了希望和慰藉啊!

“他直跟我道谢!我说得了,得了。我别的不落,就落这一声谢了!”

我看,别瞎耽误你工夫了。你尽找人采访什么的,你知道的不比我多呀?你还非要我谈下去?那好,接茬说。

我觉乎着,现在有些人的需要,脱离了现实。结果是给别人找麻烦,他自个儿也不舒坦。

有一个人,身为领导--我想想这人叫……名字不必提了?好。他原先五口人住四间房,赶上拆迁,他要八间!说是因为儿女要结婚,说现在结婚不比以前了,儿女都得一套沙发、大立柜,多少件、多少腿的,那得多少占房面积?我说过去我结婚时就是两块床板拼在一起,挂一块镜子,搞点红绿纸,齐了。他说现在还回到过去啊?咱得向前看!生活得步步高。步步高找谁去?就得找你。我说你这话不错,可是步步高就得一步步来,下次再提高一步嘛。他说这次就说这次的。我说你那小儿子才八岁,离结婚还有多少年?不能给他留房。等到了年龄再说。他说到年龄了我上哪儿找你去?我说你得相信国家也会步步高的嘛。你没看新房一批批地盖起来了?他说别别,少来这一套!用不着跟我上政治课!我看的《红旗》杂志不比你多?你瞧你像念经似的得吧得吧的,你自己也未必就信这一套!我不听将来,只说现在。我要的间数行不行?

你听听,他只说现在!可我觉着,我们也得说说过去,看看我们的起点很低,我们这两年已经很有起色了。看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对将来有信心啊。

解放前我租私人的房住。常有这事儿,房东说:下月房钱不用交了,我要把你住的这间房卖了。他卖房咱就得搬家!可搬家又得花钱啊!急得我把房租折成礼物,给房东买肉,买点心。房东说,这也不行!你要不搬走就轰你。这种房东就是人称吃瓦片的--老是捣腾房子,买卖房子。像我们这种穷人,叫串房檐的,就是说老在这家那家房檐下串来串去,哪儿也住不长,与其说是房客,不如说像旅客。另外,每次租房都得交几份房租:当月房租、下月房租,还得给拉房纤的人一份钱。你问什么叫拉房纤的?就是租房的中人。唉!要不那会儿流行一句话:搬家三年穷。

解放了,我听说农村搞土改--不怕你笑话--我还想,城里能不能搞“房改”,平分房子?我是让房租整治苦了!

以前老百姓租房愁的就是房租!这会儿生活提高了,谁还把房租当回事儿?唉,要是大家都体会体会当年我们串房檐的苦,就会体谅一些国家的难处,也不至于尽想逮着几间是几间,恨不得八岁的儿子也给他准备好结婚的房子了。如果人的胃口都这么大,你怎么满足他?也不应该满足他!因为他不想着别人的需要啊!

就说9月30日那天,有一个拆迁户要搬家,我跟车去了。这人叫--你笑什么?你说怎么这么些拆迁户的名字我都能记住?我也五十岁的人了,记性不行啦,可就是能记住那些刁难户的名字-印象太深啦!就说我们到了那家,木工把门卸了,电工把电线摘了,那个一家之主冷不防地又翻脸不认账了,又要我们给他再增加一间房。你说为什么?不为什么,他说他需要!

这下我真要抓瞎了!你想,明儿就过国庆了,电工、木工的都想七里咔嚓地帮他搬得了好回家过节啊!这会儿跟他不战不和地僵持着也不行了,我只好装傻充愣地说,天不早了,大家伙搭把手好好搬家!我说着拿起一只痰盂就往卡车上放。人家说:“老于真热乎啊,进门就端尿盆!”我说:“这是职业病!”你不明白什么意思?我这是试探性的行动。你想,我要是搬碗盏,那位一家之主万一过来一拦,碎了谁赔?我要是卷铺盖,万一铺盖下压个存折呢?咱也得回避着点。所以我单挑那碎不了的搪瓷尿盆。我看他拦不拦!他要不拦,我就越搬越大。先头那一家之主还撑着,后来见我们搬炉子、搬桌子的,他说:“得了,看你们哥儿几个也不容易,算了!要不我还非找出个真理来计较计较!”

他也下了台阶了。这个真理就让他独个儿上新房里去找吧!

同类推荐
  • 人畜之间

    人畜之间

    动物为了繁殖后代,只对同类有性要求。让它们对人类的“性趣”,是人类培养出来的。不知这是文明的进步,还是文明的倒退?许多人一一中国人外国人都有,总觉得人民币的坚挺“挺”得有点悬乎。议论最多的是中国产品的出口受到遏制,数额急剧减少。我亲眼见到的是,因为人民币的坚挺,把大量中国人“挺”出了国门,坚挺着下巴和肚子到东南亚去旅游。
  • 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身心之毒

    身心之毒

    这是一部随笔集,分为暗自成长、狮子的心、无限之路、演讲与对话四个部分,基本可以视为作者从童年到成人之后的心路历程。作者童年时是一个顽皮、聪慧的乡野少年。在红色年代的大环境下,崇尚军队和武力,喜欢在山野间自在地玩耍。儿时的记忆影响着作者一生的行为模式,大学时期的自我、拘谨,成年之后对人性的基本信任,对时代、历史的深刻认识,都表现出作者细腻、理性不失赤子之心的性格。
  • 你总会路过这个世界的美好

    你总会路过这个世界的美好

    这是一本站在青春的尾巴上的回顾和总结之书。直面内心,砥砺成长,献给80、90两代人的青春自白书。毕业十年了,但我们的青春依然不老。学生、中学教师、出版社编辑、北漂、作家、创业者……伴随着这些不断转换的身份标签,得到或者失去,辛酸还是荣光、荆棘或是迷茫,不管经历着什么,一路走来,我们都在变得越来越强大。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致敬我们都曾路过的青春,致敬回忆里想见却不能再见的人。
  • 文学与戏曲(和谐教育丛书)

    文学与戏曲(和谐教育丛书)

    本书从我国古代的神话与仙话开始,介绍了文学戏曲产生的背景和经过,以详实的历史记录和客观的文字笔调书写了文学戏曲的种类、内容,给读者展开一幅全面而生动的总览图。
热门推荐
  • 惠姓春秋

    惠姓春秋

    400年前,西班牙人门多萨写完《中华帝国史》,发出“中国社会是世界一个奇迹”的感叹,感叹“统一始终是中国的主导”。黑格尔比较各国历史后说:“只有黄河、长江流过的那个中华帝国是世界上唯一持久的国家。”中外历史学家共同思考,在中国以外的世界里,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封建的大帝国,但它们分裂后,再没有统一过,而中国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合合分分,“合”,始终是主旋律,这是为什么?答案是纷呈的,其中中国宗族的族规思想与国家维系的思想体系大体协调一致是一个重要原因。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姓氏产生最早的民族,其起源可上溯到远古母系氏族社会,经过漫长的发展,蕴藏的文化博大精深,有糟粕,更多的是精华。
  • 世界最具可读性的短篇小说(3)

    世界最具可读性的短篇小说(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中国父母培养孩子易犯的600个错误

    中国父母培养孩子易犯的600个错误

    本书列举了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经常易犯的约600个错误,既分析了错误产生的原因,又提出了解决错误的方案。一书在手,父母必能茅塞顿开。这是一本可以伴随父母一生的书,天下的父母们可能每天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实践着书中的内容——用自己的心灵和行动;这也是一本影响孩子未来的书,它将伴随孩子一天天地成长。当孩子长大成人,我们不苛求获得丰厚的回报,只希望他在回忆儿时的经历时能发自内心地说:“假如有来生的话,我希望下辈子还做你们的孩子。”
  • 圣经故事1

    圣经故事1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王后重生了

    王后重生了

    【全文已完结,放心看】云洛雪,代号冷刹,二十一世纪铁血佣兵之王。从来都是爱我所爱,恨我所恨。在一次执行任务时她意外穿越,成为了云家庶出三小姐,自小便被云家弃之在边境小城生活。修炼灵力,王者比试,潜入敌营……当倾世雇佣兵在异世大|陆展露锋芒,她一步一步走向强者之路。当绝世天下的他出现,男强女强,强强对阵。他心狠手辣霸气横溢,她冷酷绝情颜倾天下。她说:“逆我者,杀。犯我者,诛。”风云汇聚,天地变色。凤临九天,绝世天下。(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仙路芳华

    仙路芳华

    侍女:小主,姑爷靠不住,怎么办?含笑:把他甩了!侍卫:主子,隔壁那山头欺负上门了,怎么办?含笑:给我欺压回去!水瑄:娘,那个男人还在找我们,怎么办?含笑:把他灭了!想好好嫁人过日子,结果老公发疯杀子;想带儿女自己过自己的,结果邻居瞧不起孤儿寡母;想发展二度桃花,结果前夫又来纠缠搞破坏;丫的,姑奶奶不发威,你们就当姑奶奶是兔子;星光,给我斩!!!且看世俗名门贵女如何斩断荆棘,踏上问道修仙路;遨游各界,一路风华;---------------------------恍恍这是第一次写文,亲们有意见的尽管提;不过亲们喜欢什么类型的男主主啊?
  • 魍魉世界

    魍魉世界

    抗战时期。陪都重庆。黑暗混乱,鬼蜮横行。 区老先生一生读书,也教育四个子女认真读书,用学得的知识谋生。然而,重庆物价飞涨,物资奇缺,民不聊生,靠工资生活实难度日。于是,区老先生的三儿子弃文开车跑运输,发了大财;二儿子弃医经商作买卖,生活小康;长子仍然是机关公务员,穷愁潦倒。其周围的朋友、同事、邻居、亲戚,无不投机钻营,唯利是图,为挣钱发财苦度时光而日夜奔忙,真正是“前方吃紧,后方紧吃”!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逆天:杀手娘亲强悍宝宝

    逆天:杀手娘亲强悍宝宝

    她本是道上公认的杀手女王,一朝穿越,直接成为了孕妇!还在雷海中生下了宝宝!什么?她是先天灵体?可为什么拥有那么强大的体质,却不能修炼?不能修炼,那她还偏偏逆天而行!宝宝强悍,带着娘亲夺宝抢物!娘亲强大,直接领着儿子搅得异世天翻地覆!修武者!炼器师,赌晶师,通通不在话下,什么宝贝,什么神器,全部抢来给她宝宝当玩具玩!娘亲:“不要问宝宝他爹是谁!让我找出来,非得揍的他连儿子都不认识!”宝宝欲哭无泪:“娘,爹他现在就不认识儿子我!”(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