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6000000016

第16章 抒情文选(15)

记得第一次随张诗剑匆匆来到唛罗街,觉得它并不如想象得那么堂皇,顶多相近于北京的荣宝斋,却又破旧得多,好像它本身就是被繁华遗忘的一件古董,特意留下来做见证,逗人遐想老香港的模样。老街名的铁牌子居然还在,嵌在土墙上,然油漆快掉光了,斑驳如一块废铁皮,不知是何年何月所制。放眼望过去,你得承认,这条街虽小而旧,它的东西却丰富异常,满登登地要把小街撑破了或挤歪了似的。每个橱窗后面都是琳琅满目,光怪陆离,叫你不知道该进哪一家好。我看到有一家,店面清爽,店堂里只坐一满头银丝、面目雍容大方的老妪,便踅了进去。

即使粗粗看去,这不大的店面也让人不断惊讶,红山文化的硕大老玉,盆底能隐约见出铭文的青铜器,以至宋塑,明佛,皆奔来眼底。嗬,成双的恐龙蛋也赫然在目,还有一只精妙的玉碗,好像哪本文物书里介绍过的,全在这儿集合了。至于高高矮矮的古瓷瓶,姿态各异的唐三彩,奇形怪状的紫砂壶,更令人目不暇给。我除了看,不复有问价的勇气,更消尽了购买点什么的想法。老妪闭目养神,对我的到来并无兴趣,她那张饱经忧患又风韵犹存的脸,好像凝结了某种历史的神秘,看一眼就让人忘不掉。临出门时,我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一看,原是一尊黑漆漆的大木雕,用一根红绳拴在门槛边的地上,落满尘土,好像主人的弃儿似的。我低头细看,不觉一惊,这多半是紫檀的,木锈斑斑证明它的古老,而那舞蹈着的东南亚女子的姿容,用“聊斋”里的话形容,便是秋波流慧,羞晕朝霞,美极矣。我当即有了感应,想买,想为香港之行留个纪念,便举着木雕问老太太多少钱,老人慢睁双眸,缓缓伸出四个指头,我知道,这是要四百港币,我马上按内地砍一半之惯例还价,伸出两个手指,不料老人轻轻摇首,我一再坚持,老妪不为所动,只缓缓伸出三个指头,遂不发一语。到底买不买呢,三百元不是小数,何况这不能算文物,只属老工艺品,我得想一想,于是才有了这第二次的独闯唛罗街。

这次却不见了老妪,一中年男子身穿背心,摇着蒲扇。我先疾眼瞥去,发现红绳系着的木雕硬硬的还在,就松了一口气。我是决定了要买它的,见老妪不在,我产生了侥幸心理:是不是上回老妪贪财,抬高了价?不妨趁老妪不在,与中年人商讨一番。谁知这家伙一张嘴就是五百,且纹丝不动。我急了,只好说出上回老太太答应三百就卖的事。他不信,进到里面,不一会儿,老妪复出,还认识我,还认旧账,还是伸三指,中年人始无词,卖给了我。买卖成交后,双方的脸色都放了晴,相互问长问短了。老妪仍沉默不语,但她脸上的舒展,似在鼓励我们谈话,她只做听众就很满足了。

我问中年汉子,老人是你的母亲吧,高寿几何?汉子说,母亲快九十岁了,耳不聋,眼不花。我们祖籍是福建泉州,老人还是小姑娘时,就被人贩作为“猪仔”,用货船运到东南亚做劳工,吃够了苦头,后来才定居香港做古玩生意,她在整个港岛的古玩业都很有名噢。听至此,老妪露一浅笑。我又问道,你们的生意还好吧,这里的真东西可真多啊,都是从内地来的吧?汉子笑道,大多是从内地来的,但你也许有所不知,香港早就有古玩业的传统,香港不是文化沙漠,你们那里的文物热,或许还是我们带动起来的呢,内地的老百姓原来哪有文物意识,你知道吗,有种小恐龙化石,珍贵极了,山里的老乡竟拿它当石板砌房子,你们那里有一专家路过,乘凉喝茶时突然发现了,这就是有名的“贵州龙”。改革开放初期,因为你们那里的人不识货,港岛的古玩商确实发了一笔财,现在就不那么容易了,红木家具用车皮运的好事不会再有了。

听他的口气,我忙问道,这么说,你的生意现在不景气?不料他说,不能简单地这么看,只能说现在正常了。生意好不好,要看货源。他指着自己的货架说,你就不懂了,这里摆的,乾隆以上的真货很少,不少是仿真的,乾隆以下的允许出关,倒有一些。我母亲一直在说,国家保存文物有限,因为文物太多了,国家的博物馆饱和以后,最好的保存法是保存在私人手里,因为私人更懂得珍惜。我们听说过内地的博物馆整箱的字画,整箱的清瓷,因为保存不善全风化了、粉碎了的事,很是痛心。你知道吗,我们现在的行情变了,主要是“回流”,流回内地的收藏家手里去。中国人的珍宝始终在中国人手里,毕竟是好事啊。香港回归,我们是一家人了,国宝外流的危险会减少许多,如果货源能扩大,我们的生意还是有的做。

这时,沉默有顷的老太太忽然说起话来,她说的可能是最古老的客家话,我是一句也听不懂,只能由她的儿子充当翻译了。她说的大意是:你莫拿我们当只知道赚钱的商人看,钱是要赚一些的,但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的文物,才做了古玩生意,不爱就不做这一行了。我这一辈子,经我手的绝品、孤品也有几件,我从来不卖给外国人。树不能无根,人不能忘祖宗啊……

她的这番话太出乎我的意料了,回想刚才与她儿子讨价还价的情形,不免有些尴尬。我有种隐隐的震惊感。古玩这一行,既产生奇货可居、利欲熏心的市侩,也能产生品行卓特、忧国忘家的奇人高士。尝听说,国外有贪啬之徒,买了梵高的名画就赶紧藏起来,秘不示人,待价而沽,为一己之私利,夺世人之眼福,他不是爱文物,爱艺术,而是爱钱,实在可恨。但也听说,张大千到了敦煌,不忍伟大的艺术再流失,甘愿留下来吃苦,在昏暗的洞窟里不倦地临摹;郑振铎发现了小贩手中珍奇的宋版书,深怕流失,全家紧缩口粮,也要买下,然后献出去。这又是怎样的情怀!还记得,内地有一普通的司机,见路边一饭馆正欲屠宰一巨蟒,毅然掏钱买下,送给动物园,虽非文物,其爱国爱文明的精神完全是一致的。

告辞店主出来,我手捧着那尊优美绝伦的木雕,心情激动。在我看来,这木雕的形象,并不亚于维纳斯,无名艺术家的手艺太惊人了。凝视着这个低鬟微笑、凝神结想的南国女子肖像,真是可以忘饥,可以解颐啊。我想,不管什么时候,只要看着这尊雕像,我就会想起那位慈眉善目的香港老人,想起她和她儿子诉说的一切。再见了,唛罗街,再见了,可敬的老人,但愿不久我还能重新造访你们。

写于一九九七年六月三

十日香港回归祖国之夜

18.旦夕祸福论

十二月十二日夜晚,短短四小时内,命如悬丝的中国队,沉沉浮浮,死死生生,做梦般地跌进了“八强”,把“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的古训,演绎得淋漓尽致,无以复加,恐怕莎士比亚再世,也未必能设计出如此奇巧的戏剧。荧屏前的球迷们好像荡秋千,坐天车,一会儿冰凌上卧,一会儿蒸笼里坐,跟着出生入死了一番。

是夜共有两场球,均系决定命运之战。头一场,中日交手,此役对已经出线的日本队意义不大,而对中国队却是宝贵的一线生机,赢了、平了都行,惟独输不得,只要一输,可就葬身绝谷,万无生还之望了。这场球踢得乏善可陈,但进展还算顺利,眼看和局已定,中国队总算可以“出线”,球迷们大都长吁了一口气。可谁料到,几乎就在最后数秒钟,中国队的城池竟被不可思议地攻破了,连射进球的那位日本球员相马直树,也像闯了祸似的呆愣了一瞬,好像上帝假手于他在故意捉弄人。这一脚球,等于把中国队踢出了八强,连戚务生教练也不讳言,下一场叙利亚对乌兹别克斯坦,对中国队而言,已是无利也无望了。可谁承想,第二场球的结局竟给了中国队一个近乎无理的“还阳”机会:叙利亚人居然赢了,且赢得恰到好处。当叙利亚人踢得越来越卖劲的时候,中国的球迷们也就越来越心中窃喜,渐渐喜上眉梢,待到叙利亚人把第二个球送进乌队的网窝,另一道上帝的神谕便也突然飞至--叙利亚人一脚又把中国队踢回了八强。事后,叙利亚人和中国人都庆幸自己的胜利,不同的是,叙利亚人虽无缘晋级,却通过西绪福斯式的挣扎,悲壮地维护了自己的尊严--这是很可能要被人目为傻瓜的;而中国队则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侥幸地,或者说,终归并非侥幸地闯入了下一轮。

我总算知道足球的魅力在哪里了,那简直就是人生精义和奥秘的最艺术化的浓缩。人生有多少山重水复,它就有多少柳暗花明,人生有多少苦辣酸甜,它就有多少云谲波诡。我也总算是知道了足球与地球的关系了,它们,一个是另一个的象征,不然足球何以与地球同圆?其实还有一个八卦,也圆圆的,怪怪的,它们都把宇宙人生的盈虚消息含纳其中。这一切,委实神秘得很哪。

但我还是想勘破这神秘。纵观中国队在此次亚洲杯的表现,起伏极大,反差极大,一场与一场迥然不同,想赢的,没赢了;想保平,难保平;已绝望,生机现;大功成,亏一篑。而每一具体场次,那跌宕之势就更为奇妙,胜负之间,祸福之间的转场,常迅如电光石火一闪,命耶?运耶?因耶?缘耶?人力耶?天意耶?实难说清。然而,我们是否也可从中掬出一二教训加以咀嚼品尝呢?

先说开赛第一场,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之役。按说,乌队因缺乏新手而渐呈老态,仅凭着经验和捕捉机会苦熬苦撑,就像年纪比较大的那种老鹰,只能碰运气静候地面出现动作更迟缓的猎物。但某些传媒却把该队渲染成一个膨胀的神话,弄得我队教练三心不定,不知怎么对付。于是乎,中国队采取程咬金三板斧式的策略,一而再、再而三地刮起了“急急风”,好像也奏了点效,好像也占尽了风光,其实掩盖着某种盲目和浮躁。既然对手已呈“黔驴”之姿,何不先以稳守试探之,继而以不变应万变引诱之,最终以鹰视虎越吞噬之?然而,终场前我们反倒被更疲惫的对手轻赚两球,惟有扼腕沙场,仰天长啸的份儿。这不由让人想起《曹刿论战》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中国队之得势不得分,终致引火烧身,很像最后旗靡阵乱的“齐师”,而乌兹别克人倒像是事先读过《左传》似的,来了个“彼竭我盈,故克之”。可叹啊可叹!

据说戚务生教练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是:“技不如人,技不如人哪。”言下之意,一年内在新加坡和阿联酋的连连失利,主要原因是输在了技术和体能上。我决不这么看,我以为,没有比这次亚洲杯更能说明问题的了,亚洲各强技术水准虽有差距,但并不很大,而关键在心理、意志、胆魄、气势上,再深究下去,在于国民性或民族心理素质的正负面因素的影响,这才是最值得反省的。摘取了桂冠的沙特,够顾盼自雄的了吧?但据资料显示,在中沙一战中,我方的各项数据皆强于沙队,这该怎么说呢?谈起中国队,我们当然可以说,后卫刘越虽然踢得十分卖力,但个子太矮了;魏群虽然身强力壮,但踢得太老实太缺灵气了;区楚良虽然机警且弹跳如猿,但太爱盲目出击了。我们还可以说,郝海东状态不佳,黎兵缺乏想象之类,可这能算根本原因么,谁都能找出一大堆自我解嘲的理由。且看,在同一天,同是在终场前意外地被弱旅攻入一球,日本队就表现得镇静,倒使对方慌神了,惶急中自己给自己灌了一个,日队再趁势攻入一个,遂奇迹般地反败为胜。而我们呢,被乌队捡漏般地攻入一球后,便如惊弓之鸟,找不到感觉了,接着好几分钟连球也摸不到了,于是在同一位置以同一方式又奉送对方一球。同是面对失败的威胁,气度判然不同。其实,细细想来,中国队之经常溃败于须臾,与它老是在最后五分钟出问题有关。中乌之战如此,中日之战更是如此。或曰:与叙利亚的那场总没慌吧,总算够沉着了吧?也不见得。又是最后五分钟左右,又要重演故事了,幸好范志毅眼疾腿长,将快压门线的球扫出。不夸张地说,范志毅此举比攻进一个球还有价值。这一切告诉我们什么呢?也许是:上帝最不愿帮助的,是那种过于注重功利得失和守株待兔的人。换言之,在人生战场,中庸之道或无往而不胜,但在足球场上,上帝蔑视“中庸”。

中国队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道路,是多么漫长啊。中国队又是何等地多灾多难啊。为什么等待着球迷们的,总是失望复失望?为什么担心的事总是发生,希望的事总是落空?为什么演出的节目永远是“一场欢喜忽悲辛”?

我自然无力回答如此巨大的问题。我只是隐约感到,一个阴影在中国足球队游荡,它的名字叫“中庸”。它是肇祸之由,拒福之端。它是功利主义的,因而被过多的算计压弯了腰;它是瞻前顾后的,因而总是缩手缩脚顾虑重重;它是中和的,慎审的,因而压抑了灵感、才华和爆发力;它不自觉地把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人际关系的智慧运用于足球,结果大错特错,例如它总想保平争胜,却总也保不平,它或会奇怪,在人际关系领域无往不利的哲学,一碰上足球何以就全不灵了;它还常常忘记了足球是圆的,是艺术的,审美的,非理性的,而错把足球当成方的,四平八稳的,遂用过于精密的规范和过于冷静的理性去治理它,焉能不凿方纳圆?大约正因为如此,中国队显得既承受不了失败的痛苦的折磨,也承载不了胜利的幸福的冲击。有人将之称为脆弱,但根子仍在中庸。中沙之战中国队被挤出四强,是再明显不过的例子了。仅开赛十五分钟,中国队就势如破竹般攻进两球。中国队还极少这么漂亮这么利落地收拾过一个强队。但接下来的情形就让人不可思议了:中国队忽然不知该守还是该攻了,于是又是在十五分钟里,被对方连灌三球,真是目未及交睫,已转胜为败,化福为祸了。可哀!有球迷挖苦说,中国队就好比从未挣过多少钱的人,忽然发了、不知怎么花好,难以承受亢奋、失重和晕眩,只好赶快输光了事。语近刻薄,却未必全无道理。我们且莫用阿Q式的口吻说,比起这回韩国二比六败在伊朗脚下,咱们强多啦。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足球场上既没有永久的赢家,也没有逢凶化吉的万全之策。汲汲于胜败的算计,很有可能掉进功利主义、商品化和机会主义的泥淖。足球也有它的精神危机。委曲求全,心照不宣,渔翁得利,苟且偷安之类,均与足球精神无缘。也许,不为胜负所困的最好办法是超越胜负,不为祸福所累的最好办法是超越祸福。我们宁可要高歌、狂舞、酣醉的酒神式的审美精神,也不要那种挨够九十分钟捞到出线权的卑微心理。高于一切的并非祸福与胜负,而是国家的荣耀,民族的自尊,奥林匹克的精神!

一九九六年十二月

同类推荐
  • 思恋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思恋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守望精神

    守望精神

    《守望精神》是由郭运德编写,《守望精神》共分3个章节,旨在警示国人,大力提倡读书。具体内容包括《历史遭遇娱乐潮》、《打造文化产业的菱形结构》、《尴尬的文艺批评》、《从风光到文化的深刻置换》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美丽的散文

    美丽的散文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孽缘

    孽缘

    就在这天早上,草上的霜针还没有被阳光融化。那只临产的母羊叫声凄厉。舅舅叫我转过脸去。母羊的叫声变了,低沉而叉深长。群羊在早上料峭的寒风中和我一起轻轻颤抖。待我转过脸时,看见母羊正在替刚刚落地的羊羔舔净身上的血污…… …
  •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如果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算一算,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有人说100天,有人说25天,无论多少天,答案都是让人那么心酸。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去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吧,哪怕是父母累时端上一杯水,寒时送上一件衣,痛时的一句贴心话,也会让我们操劳一生的父母感受到欣慰和幸福。
热门推荐
  • 我读

    我读

    本书不是一本简单的书评性质的书,而是近似于一种社会时评的文集,作者从某本书出发,从中引申出对社会、人生等各方面的看法,语调轻松有趣,以说故事为主,启发读者:书可以这样读。
  • 少年丞相本红装

    少年丞相本红装

    二十一世纪顶级杀手的她魂穿异世,双亲早逝,爷奶相依。她不信神不信佛更不信命!是女子又怎样,女扮男装行天下,书院青楼任穿梭!即便女儿身被识破,她仍旧做着世人眼中惊世骇俗之事,只因为她本就是属于异世的魂魄!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为报家仇,看女主如何穿梭于几国,经历了怎样的光怪陆离,才能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一国丞相!★★★他,一身黑衣,俊美如雕刻般的俊脸冷如寒冰,身为南宫国的冷面皇子,却只为她一人展开笑颜。▲▲▲万山丛林之间,万丈悬涯之上,一席白衣的她遗世独立,风华绝代。只见她一手捂着受伤的腹部,面对着千军万马,笑容浅浅淡淡。“我夏候宣要不想被你们捉到那你们就是妄想!”狂傲的话语让听见的人都为之一振,这人莫不是……只见她转身一跳,在众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之时,她已经向悬涯之下扑去,给众人留下一个白色弧度便消失不见。“不……”远远的一黑衣男子骑马而来,人未到,声先至,那撕心裂肺、痛入骨髓的声音让所有人都震撼当场!……此文美男多多,但绝对的1对1~~~~~~此文文讲述的不只是爱情,更有亲情与友情。◆◆◆请各位亲动动你们的小食指,收一个,嘿嘿……★
  • 你是我的,唯一

    你是我的,唯一

    被富有的前男友家庭踢出局,女主患上嫌富爱贫症。偏偏,跟着有财俊哥哥勾搭在前,倜傥弟弟凑热闹随后。轰隆隆继续上演现代灰姑娘童话大剧……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庶妃绝世惊华

    庶妃绝世惊华

    妖孽满地走,又天才又妖孽的绝世变态,这年头天才多如狗,非白夜莫属!炼丹师稀缺?她一不小心混了个神级。神兽罕见?她身后跟着好几只,个个都是极品美兽。骂她废物?瞎了他们的X眼!便宜徒弟是个骚包,有钱有权人人膜拜。基友团里都是奇葩,呆萌蠢贱全都聚齐。意外生了个小娃娃,仗着一身变态武力帮着老娘横行无忌!搭个讪都能遇到萌娃他爹,宛若谪仙,却腹黑欠扁!大小恶魔围在身边,她连日常生活都成了问题。谁来拯救姐?
  • 妖孽帝王腹黑后

    妖孽帝王腹黑后

    她是尚书府来历不明的二小姐,阴沁也是让人闻风丧胆的冥宫宫主,魅姬早已厌倦了前世的算计斗争,只想安分过活,却被他一手戳破很好,做不成闲人那就做恶人!阴谋,杀戮,争权,夺位,她一样不沾,暗地里却样样做尽他是与皇帝并驾其驱,权大于天的一字并肩王俊美如谪仙却无女子敢喜爱难得遇上心动的人,又怎么会放过?想要逃离他?下辈子吧!霸爱,诱宠,争风,吃醋,他全然不顾身份,表现得淋漓尽致精彩片段:1、所谓的嫡姐好不容易做上了贵妃,高傲的得像只花孔雀,恨不得将她狠狠践踏。“凌王妃,见到本宫为何不跪?”“能让我跪的人要么死了,要么权力大于凌王。你占哪行?”“本宫……”“噢,错了。就算你死了,也没资格让我跪。至于想要权大于凌王,相信你永远没那个命。”2、“主子,阴后想要管国库库银。”“准了。”因为她总是说女人要掌管经济大权才有安全感。“阴后跟公主说不想要皇子……”“为何?”终于,他眸子里闪过一道凌厉的光。“额…她说生了孩子就会老……”“就算老,朕也爱她一个!”这是一个男追女,男宠女,女欺男,女做主的故事。本文一对一,存稿足,坑品有保证。欢迎跳坑!喜欢的话请点击【放入书架】谢谢!
  • 警句

    警句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
  • 猫咪总监很凶残

    猫咪总监很凶残

    安炎焰,人如其名,是个性子火爆到有些凶残的姑娘,毕业后就职于立浅集团B市分部,从小小设计师一路斩杀到设计主管之位,然后总部一张白纸黑字调职书,将她揪回老家T市,任职设计总监,目前正寄居在青梅竹马的公寓之中,故事正式进入正轨,看官们且等着…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