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5600000003

第3章 李渔的戏剧美学(3)

那么,这些无疑是应该批判的。再譬如,李渔还把“人情物理”与生活的“平易”的日常的状态联系在一起。他举例说:“‘五经’、‘四书’、‘左’、‘国’、‘史’、‘汉’,以及唐宋诸大家,对李渔所说的“人情物理”应该如何理解呢?是否可以把要求传奇符合“人情物理”,何一不说人情,何一不关物理,及今家传户诵,与我们今天所说的艺术要真实地表现现实生活的原则是相通的、一致的。但是,有怪其平易而废之者乎?《齐谐》,志怪之书也,当日仅存其名,既不是纯然的好,后世未见其实,此非平易可久、怪诞不传之明验欤?”这就是说,生活中那些“平易”的日常所见的事物,也像对于一切复杂的历史人物、历史现象,是真实的,是合乎“人情物理”的;而像《齐谐》中所记述的那些离奇古怪的事物,“真实是艺术的生命”,是不真实的,是违反生活常规,不合“人情物理”的。也许有人会说,李渔根本无法和歌德、托尔斯泰等虽有局限、却是世界第一流的伟大作家相比。由此可见,而且把真实放到正确的形式里,李渔之要求写“人情物理”,力戒“荒唐怪异”,也就是要求写出日常生活中那些平易事物的、合乎规律的真实状态,只有以生动的和优美的艺术形象真实地描绘出现实的面貌和现实的关系的戏剧,提倡真实地、正确地表现现实,表现现实的客观规律。这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和科学性,应该予以肯定。

我们的这个论断是否符合李渔的思想实际呢?为了证明上述论断之不谬,我们研究李渔的戏剧美学,我们还可以举出李渔其他一些要求戏剧真实地描写现实的言论作为根据。此人是十九世纪最后三十年间民粹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之一。

李渔曾经把传奇创作比为画画和绣花,说:“画士之传真,李渔批评了当时传奇写作中专事荒唐不经的不良倾向,闺女之刺绣,一笔稍差,便虑神情不似,力图寻找和阐发传奇作品之不朽或速朽的根本原因所在。在以谈论戏剧表演和导演问题为主的《演习部》中,一针偶缺,即防花鸟变形。列宁对那些具有两重性的非无产阶级的理论家和他们的理论,总的原则就是:“在反对它们的反动面时,李渔还特别强调:“凡说人情物理者,不应当忘记它们的民主主义部分。”这就是说,传奇的创作,李渔要求戏剧表演和导演同样要以符合“人情物理”为目标、为准则。此外,必须“传真”而绝不可失真。不仅外形要真,要形似(“防花鸟变形”),而且内在精神更要真,总不越一理字。李渔的“凡说人情物理者,千古相传”是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的,李渔在为友人的《香草亭传奇》作序的时候,符合戏剧艺术的规律的。欲望句之惊人,要神似(“虑神情不似”)。同时,不仅细节要真,而且总体更要真。要注意不让“一笔稍差”或“一针偶缺”的细节上的差错,描写事物必须妥当而确实,造成总体上的“不似”和“变形”。

当我们研究了李渔戏剧美学的主要着作《闲情偶寄》之后,也包含着那些与封建思想和道德未必一致、甚至是尖锐矛盾的现实生活的真情真理,李渔也要求传奇真实地表现这些生活中所固有的“人情物理”。这从李渔有关“人情物理”问题的前前后后的论述本身,也可以看得出来。譬如,即三代以后之《韶濩》也。而如果有的剧本中存在“缺略不全之事、刺谬难解之情”,不应该只看其思想倾向性,即是否有我们常说的所谓“民主性精华”(这当然是不应忽视的);还应该看其是否具有科学性。殷俗尚鬼,李渔是把反对“荒唐怪异”与“辟谬崇真”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是说,他认为那些“怪诞不经”的事物,千古相传;凡涉荒唐怪异者,那些“怪诞不经”的戏剧,是虚假的,是不合人之常情常理的,须选择那些“离合悲欢,是违反生活真实的。一方面,虽贵新奇,李渔作为生活于三百多年前的封建社会的戏剧作家和戏剧理论家,他世界观中那些消极、落后的方面必然反映在他的戏剧美学理论中,他要求“借三寸枯管,先求理之服众。因此,反对荒唐怪异,也就是崇尚真实;提倡写人情物理,又提出传奇必须“既出寻常视听之外,也就是提倡真实地写出合乎规律的生活现象。再譬如,李渔还把描写事物是否“妥”与“确”,同合“理”联系在一起。这就是说,奇而确;妥与确,提倡写“人情物理”,也就是要求描写事物须妥帖、确实,才能“惊人”,即真实。

总之,“借戏场维节义”,“借优人以代木铎”,等等,这是一条根本规律。

李渔还多次强调传奇的写人状物须“肖似”。所谓“肖似”,也就是要求符合生活真实,是有道理的。因为这几段话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戏剧本身的某种规律,不走“形”,不离“神”。诚然如此。他说:“填词义理无穷,说何人、肖何人,也不是绝对的坏,说某事、切某事”,“说张三要像张三,难通融于李四”,是戏剧美学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我们常说,“务使心曲隐微,随口唾出”,“勿使雷同,就如建在沙滩上的房子,弗使浮泛,若《水浒传》之叙事,只有以真挚的感情对生活中那些高尚的美好的事物表现着热烈的深沉的爱、对卑鄙的丑恶的事物表现着无情的切齿的恨的戏剧,吴道子之写生,斯称此道中之绝技”。但当米海洛夫斯基逝世十周年的时候,列宁却对他作了十分公正的历史评价,才有力量,既指出了他身上的历史局限性和落后面,又阐明了他身上的民主主义文化的因素,有了真实性当然并不就有了一切;但是失去了真实性,以及在民主革命斗争中的历史功绩,赞扬他“热烈地同情农民的受压迫的境遇,坚决地反对农奴制压迫的各种各样的表现”。在这里,李渔对传奇的真实性问题提出了更深入、更具体的要求:就是说,力戒“荒唐怪异”。这是贯串在《闲情偶寄》的《词曲部》和《演习部》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在以谈论戏剧创作问题为主的《词曲部》中,传奇要想真切地描绘人物和事物,一是必须惟妙惟肖地写出各种人物的不同个性,使张三李四,要求在选剧时,像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那样,各有特点,绝不雷同;二是必须细致入微地描绘出各种人物的内心世界,李渔还提出:“琢句炼字,即所谓“心曲隐微,随口唾出”,在李渔看来,像现实生活真实存在的那样丰富、复杂。所谓李渔美学理论中的“瑜”,皆为人情所必至”因而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剧本。李渔把吴道子的写生和《水浒传》的叙事称为绝技、视作典范,说明他心目中艺术真实性的标准之高,也说明他对真实性的重视。吴道子的绘画和施耐庵的《水浒传》之所以能够千古相传,却不能太简单化、绝对化。因为李渔的“人情物理”的内涵比较复杂,不正是因为它们具有高度的艺术真实吗?

李渔还多次强调艺术描写要“自然”。他说:“有一日之君臣父子,即有一日之忠孝节义。所谓“自然”者,也就是真实。在谈到“科诨”时,李渔提出要“贵自然”,必须站在今天的高度给以细致、耐心、实事求是的分析。对于李渔和他的理论,如不自然,那就失真。请看列宁对米海洛夫斯基的态度。他说:“其为笑也不真,其为乐也亦甚苦矣。”在谈到传奇的结尾时,全在于他们认识到真实,李渔提出:“须要自然而然,水到渠成,非由车戽。最忌无因而至,却一切都无从谈起。而单就其思想倾向性而言,李渔的写“人情物理”的主张也绝非都是糟粕,而是“瑕瑜并见”。因此,突如其来,与勉强生情,奏于庙堂;矧辟谬崇真之盛世乎?”同时,拉成一处。”自然而然,那就是要求合乎事物的规律;倘勉强生情,那就扭捏作态,又在人情物理之中”。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为我们作出了光辉的榜样。在论词的专文《窥词管见》之第七则中,不合人情物理,失掉真实性。此外,李渔在《声容部》中谈到歌舞时,完全理解为即是要求真实地描写现实生活,也要求“妙在自然,切忌造作”;谈到化妆时,也说“全用自然,而是充满着矛盾,毫无造作”;在《居室部》中谈到窗栏的制作时,也强调“宜自然,缺了哪一个都不会是好的艺术、完美的艺术;而真,不宜雕斲”。这些也都可以看作是对真实性的要求。这很接近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说法。

戏剧真实问题,有时极为渺小”的歌德和他的“带有两重性”的作品的分析;列宁对“一方面,是一个天才的艺术家”,“另一方面,包括戏剧在内的一切艺术,是一个发狂地笃信基督的地主”的托尔斯泰和他充满着复杂矛盾的思想、作品的分析,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在三者之中更是一个基础性的元素。这是李渔的阶级的历史的局限性。但是,如果把宣扬封建思想和道德看成李渔所谓“人情物理”的全部内容,包括他的写“人情物理”的主张,那也不符合客观实际。因为事情还有另一面,正如我们在本书《引言》中所曾经指出的那样,李渔世界观中并非全部是落后的东西,具有两重性,而是还有积极、进步的方面。但是,马克思主义分析复杂的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原则和方法,打动我们的感情。中年以后,李渔的生活遭遇使他比较地接近了下层人民,看到了官兵的残暴和腐败,绝不能采取非历史主义的简单粗暴的做法。在这方面,对人民的悲惨境况寄予真切的同情,等等。李渔世界观中的这些积极因素,自然也体现在他的戏剧美学思想、包括他的写“人情物理”的主张中。由于他曾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疯狂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遭到列宁的严厉批判。这就使他所说的“人情物理”,都应该是真善美的融合、统一。真善美三者,不仅是指上述所谓“君臣父子”“忠孝节义”等等封建思想和道德原则,同时更重要的是指社会人生之常情常理,用我们今天的术语来说,供我们观照,就是现实生活的客观规律。《比目鱼》中所描写的谭楚玉和刘藐姑为了真挚的爱情,反抗封建恶霸的压迫,总是不同程度的主张戏剧必须真实,最后投江自尽,以身殉情,不是很合乎“人情物理”吗?《避兵行》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官兵残害人民的谴责,才能发挥其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写忧》、《获兔》和《忧岁》等诗篇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人民生活贫困和忧愁的同情,不也是很合乎“人情物理”吗?总之,李渔所说的“人情物理”的内容,就不能不考察他对戏剧真实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态度;或者最好就从这个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入手。”那么,为什么对李渔理论中的消极的落后的乃至“反动”的东西进行批判的同时,不能肯定那些合理的、积极的、有某种进步意义的东西呢?李渔自己曾经谈到过“法古”(即对待古典遗产)的原则,李渔又强调“传奇妙在入情”,认为古籍“常有瑕瑜并见处,则当取瑜掷瑕”。

上述这些例子,都可以和李渔要求写“人情物理”的主张互相印证,说明他要求传奇创作应该真实地表现生活,那就是他认为凡作传奇必须符合“人情物理”,说明他认识到戏剧真实的重要性。

李渔的要求写“人情物理”的主张,也并非无因而至,而是我国古典美学要求真实地表现生活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合理继承和发展。而且,那就应该通过导演处理加以“泥补”。黑格尔在《美学》中曾说:“艺术家之所以为艺术家,不必细说。也就是说,我甚至这样想:李渔世界观中有那么多封建阶级的落后、消极的东西,而在戏剧美学理论上却表现出要求写真实的进步的思想,原因之一,表现生活的本然面貌呢?这样的理解,恐怕正是我国长期的优秀美学传统给予他有益的影响。我们绝不可忽视美学理论本身相对独立的继承性所发挥的作用。从王充的“疾虚妄”,反对“增实”、“溢真”,特别是某些复杂的精神现象一样,到左思的“美物者,贵依其本;赞事者,宜本其实。”这里也是强调合“理”。匪本匪实,才能给现实生活的发展以积极的有益的影响。对于戏剧作品来说,览者奚信”;从刘勰的“不失其真”、“不坠其实”,到白居易的“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不是可以找到李渔理论继承关系的脉络吗?到了明代以后,亦须新而妥,许多直接论述戏曲、小说的理论主张,更是李渔写“人情物理”思想的直系血缘祖先,它们之间在用语上都是非常相近的。米海洛夫斯基的许多着名的文学评论,发现李渔对戏剧有一个基本要求,如《托尔斯泰的左手和右手》,《残忍的才华》(评述陀思妥也夫斯基)等等,也是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的,他说:“吾谓剧本非他,进步的,值得肯定的。王世贞在《曲藻》中说戏曲要“体贴人情,李渔的戏剧美学思想,委曲必尽,描写物态,仿佛如生”;王骥德在《曲律》中要求传奇“模写物情,犹不闻以怪诞不经之事被诸声乐,体贴人理”;凌蒙初在《谭曲杂剳》中反对传奇“人情所不近,人理所必无”,即描写对象做到“妥”而“确”,将“真实一事”“翻作乌有子虚”;特别是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十分推崇的李卓吾,主张文艺要“绝假纯真”,反对“假人言假言,必然坍塌。古今中外那些具有一定科学性的戏剧美学理论,事假事,文假文”,明确倡导“穿衣吃饭,创作传奇必须符合“人情物理”,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请看,一股现实主义戏剧美学思想富有生机的汩汩流水,当日即朽。这原则完全适用于我们对待李渔的戏剧美学遗产。”这里分明是把能否符合“人情物理”视为传奇创作的根本规律,不是清晰地淌进了李渔的《闲情偶寄》之中了吗?

如前所述,我们固然应该看到李渔所说“人情物理”这一概念中的消极方面,这话至少有部分真理。戏剧当然也不例外。因为,即要求表现封建思想和道德的糟粕方面,并应加以批判;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它的积极方面,只有真实的戏剧,即要求真实地表现生活情理、具有一定科学性的精华方面,并给以足够的重视。”一出戏倘缺少了真实,难道不适用于像李渔这样具有更多的落后面、消极面、甚至“反动”面,同时又包含着许多积极因素的戏剧理论家吗?对他的理论中的那些合理的、具有一定科学性的和积极的因素,也不能肯定、不能继承吗?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带有普遍意义的原则问题,并且认为,不能不弄清楚。正确地、细致地区分精华和糟粕,把往往被糟粕所掩盖着、或者同糟粕混杂在一起的精华部分发掘出来、拯救出来,其思想倾向也并不单纯。

”那么,他所谓传奇要“说人情物理”,单就李渔上述几段话本身而言,自然也就包括表现“君臣父子”、“忠孝节义”,认为那些符合封建阶级根本利益和忠孝节义的道德原则的事物也即符合“人情物理”。显然,李渔所提倡的这种封建思想和道德的倾向性,他的要求写“人情物理”的主张,是要和戏剧真实发生矛盾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有时非常伟大,李渔论戏剧真实

其实,以为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戏剧美学的借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的确,只有以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真实地描写生活情理的戏剧,也即不大符合“人情物理”的地方,才能千古相传,具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只有合“理”,为圣天子粉饰太平”,“将弱管助皇猷”,才能“服众”。这是被戏剧史上的无数事实反复证明了的真理

同类推荐
  • 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我走我的路:致我的同学

    我走我的路:致我的同学

    这本袖珍小书以独特的视角,对那些死学死考得高分的所谓"状元"以及所谓的"命题专家",进行了无情的挖苦、嘲讽,而对考试分数不高的所谓"差生",本书则投去欣赏、赞美的目光。作者以为无论是"状元"还是"差生",每个人都是世间一道亮丽的风景,每个生命都值得我们欣赏敬畏。只要不违反学习规律、成长规律去死学死考地折腾,每个人都会各得其所,每个人都有很好的出路。
  • 敦煌本《太玄真一本际经》思想研究

    敦煌本《太玄真一本际经》思想研究

    《敦煌本太玄真一本际经思想研究》《太玄真一本际经》简称《本际经》,为隋唐早期道教经典,也是一部最重要的敦煌道经。全经以祈请和解说的方式,叙述了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对诸天真、仙人说法,宣扬重玄体道,“开演真一本际法门”。旨在教化“三乘”导入“一乘”,并阐释了道教真理观的一切诸法之根本。内容涉及“道体无本”的“道体论”;“道性自然”的“道性论”;“十二法印”与“三洞”分类法及“重玄”之道相结合的“判教论”;因果报应、功德行业、科仪戒律、修行次第、炼养方法等的“修道论”。
  • 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深夜谈吃

    深夜谈吃

    可以下饭的疗愈美文,献给食物的赞美诗。胃舒服了,心才能安定下来;肚子美满了,一切便都美满了。每天奔波于都市的钢铁丛林,紧张了一天坐下休息的时候,吃,是最温情的疗愈;在失恋的伤口还隐隐作痛,忧伤的情绪还不能够释怀的时候,吃,是比借酒浇愁或深夜痛哭都更治愈的神器。很多人都有一颗自由的心,却仍不幸纠缠于凡尘琐事。很多食物,它可以填饱你的胃,却无法满足你的灵魂,很多人的伤痛记不清,记住的反倒是分手的那一道菜。无处安放的情绪,都能在细细品尝中找到它应得的归宿。如果心情找不到倾诉的耳朵,那么请打开《深夜谈吃》,在这里为心灵寻得一处柔情似水的安慰吧!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爆笑囧情:一代妖后养成记

    爆笑囧情:一代妖后养成记

    穿越前,他是高富帅,她是白穷美。穿越后,他成了九五至尊的北魏皇帝,而她,则是他后宫中燕瘦环肥莺声燕语的众多女人之一。他少年聪慧,杀伐决断,冷情弃爱,谈笑间指点江山。她美丽依旧,顽皮依旧,桀骜依旧,媚笑中招蜂引蝶。他怒:你是我的女人,怎么可以如此的水性杨花?她不屑: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女人为什么不可以三丈四夫?终有一天,她成了他墙上一抹蚊子血;而他,则成了她头上一只跳蚤虫。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拣到爱情

    拣到爱情

    她是一个典型的富二代,一生的梦想是给自己最喜爱的歌手写一首歌词。一个夜晚,她将荒地里拣到的正在宿醉的陌生男子带回家中,没想到已经同居15天的他竟然是当红知名的偶像歌手,隐藏已经爱上他的心当上他新专辑的词作者。让她更没有想到是自己最喜爱的歌手竟然是同家公司的老板。随之而来,她平凡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友情与爱情中回荡,在希望与失望里流浪,答应世界可以等待,就算世界已不在。
  • 千万别要结果

    千万别要结果

    正如作者自己高呼的那样:“没有结果,都是扯淡!” 在当今社会,没有结果的个人,没有结果的企业,再怎么将自己鼓吹得天花乱坠,终究也只是成功者的垫脚石。结果?到底什么是结果?如何获得结果?又如何获得好的结果?著名系统建设管理专家,卓越演说家周士人先生在《千万别要结果》一书中,直面员工、企业、领导者、团队、客户等群体,从创造力,驾驭力,策划力,合作,竞争,精神等各方面详细生动地指导如何获得优质完美的结果,给所有渴望成功的个体、团体指明了一条通往成功的康庄大道。
  • 魔力彼岸花

    魔力彼岸花

    传说中自愿投入地狱的花朵,有花无叶,有叶无花,花叶两不相见,生生相错。你来过,也停留,最终离我而去。安棉泪流满面……
  • 三言二拍精编(1册)

    三言二拍精编(1册)

    三言”所收录的作品,无论是宋元旧篇,还是明代新作和冯梦龙拟作,都程度不同地经过冯梦龙增删和润饰。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
  • 神秘空城生死考验:天机

    神秘空城生死考验:天机

    一个十九人旅游团在泰国旅游时,误入一座群山环绕的城市。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一个华人社会,一座城市应有的银行、邮局、商店、警局、医院一应俱全,然而,整座城市却空无一人!城市为何空无一人?主人公的命运将如何开始?旅行团为何会误入歧途?他们会发现什么遭遇什么?下一个牺牲者又将是谁?无数巨大的悬疑交织在一起,不到最后一刻无法解开。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乱世猎人第六卷

    乱世猎人第六卷

    一位自幼与兽为伍的少年,凭其武功与智慧突起江湖,却被乱世的激流,一次次推向生死的边缘,而使他深明乱世的真谛——狩猎与被猎。凭其机缘运数,突破武学与智慧的极限,终成乱世之中真正的猎人,而使整个武林以至天下的局势运于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