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5600000029

第29章 李渔的园林美学(7)

对园林花木的种植与观赏,在我国有长期的历史传统。汉武帝修上林苑时,群臣远方各献名果异卉三千馀种植其中。梁元帝在子城(今湖北江陵县)造湘东苑,池中植莲蒲,池岸植奇木。李格非《洛阳名园记》中记述了宋代洛阳着名园林所植树木有栝、松、桐、梓、桧、柏,以及竹、葛、藤等多种,而记花,则至千种。“今洛阳良工巧匠,批红判白,接以他木,与造化争妙,故岁岁益奇且广。桃、李、梅、杏、莲、菊各数十种。牡丹、芍花至百馀种。而又远方奇卉,如紫兰、茉莉、琼花、山茶之俦,号为难植,独植之洛阳,辄与上产无异。故洛中园圃花木,有至千种者。”而且北宋时,人们种花,要四季常开,以时时供人观赏。童雟《江南园林志》中引《西清诗话》记述的一则故事:“欧公(欧阳修)守滁阳,筑醒心、醉翁两亭于琅琊幽谷,且命幕客谢某者,杂植花卉其间。谢以状问名品,公即书纸尾云:浅深红白宜相间,先后仍须次第栽,我欲四时携酒去,莫教一日不花开。”南宋赵翼王园中,花竹繁鲜,奇花异草,千姿百态。后来的元、明、清的官家和私人园林,更是用尽心机,广植花木。

我国古籍中谈到花木的也不少,但涉及花木观赏价值、审美价值的却不多。据我所知,除明末文震亨《长物志》外就数李渔《闲情偶寄》了。《长物志》卷二为《花木志》,计有牡丹、芍药、玉兰、海棠、山茶、桃、李、杏、梅、瑞香、蔷薇、木香、玫瑰、紫荆、棣棠、葵花、罂粟、薇花、芙蓉、萱花、薝卜、玉簪、金钱、藕花、水仙、风仙、茉莉、素馨、夜合、杜鹃、秋色、松、木槿、桂、柳、黄杨、芭蕉、槐、榆、梧桐、椿、银杏、乌桕、竹、菊、兰、瓶花、盆玩等四十几节。文震亨特别注意花木配植的艺术布局和审美效果。他认为:“繁花杂木,宜以亩计。乃若庭除槛畔,必以虬枝古干,异种奇名,枝叶扶疏,位置疏密。或水边石际,横偃斜坡;或一望成林;或孤枝独秀。”李渔《闲情偶寄》之《种植部》洋洋数万言,如上所述,则更详细、深入地论述了园林花木的审美价值和观赏意义。

李渔论窗栏的审美价值

造园作为一种艺术创造活动,其主要目的就是创造园林的审美价值。这就需要调动和运用一切手段,组织空间、布置空间,变普通的、现实的空间为特殊的、艺术的空间,变非审美的空间为审美的空间。在这个过程中,窗栏起了重要作用,对此,李渔在《居室部》“窗栏第二”中作了专门论述。

当然,窗栏的设置在建筑中不只是为了审美,还为了实用。如果说在一般的房舍建筑中,窗栏的实用意义更为突出的话;那么,在作为一种艺术创造活动的园林建筑中,窗栏的审美意义则更为突出。园林建筑中的窗栏,从来都是作为创造园林美的一种重要手段而存在的。

对园林建筑中窗栏的审美意义,李渔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园林建筑中的窗栏本身就是园林美的重要组成因素。我们知道,在李渔那个时代,窗户主要是用纸来糊,而不是使用玻璃。这样,窗户的制作,就要在窗框间作上许多窗棂,便于糊窗纸。窗棂的设计,既要坚实耐用,又要注意采光效果;在这个基础上,还必须讲究美观。园林建筑中的窗棂设计和建造,如果不美,如果与房屋和总体园林不和谐,那就是对整个园林美的破坏;如果美,那就会使园林的审美价值增值,成为园林美的有机成分。园林建筑中的窗棂设计,特别讲究装饰美的效果,窗棂本身就常常是一个个美的图案。栏杆的设计和建造也同样如此。在李渔以前,明代计成《园冶》一书中,就特别注意到门窗、栏杆的装饰美、图案美。《园冶》卷三设计了数十种门窗式样,并附图示。如,方门合角式、圈门式、上下圈式、入角式、如意式、长八方式、轨圭式、葫芦式、莲瓣式、贝叶式、剑环式、汉瓶式、菱花式、梅花式、葵花式、海棠式、八方式、六方式、片月式、月窗,等等。《园冶》卷二专谈栏杆,说“栏杆信画而成,减便为雅”,所谓“雅”,即讲究美。计成也设计了笔管式、横环式、套方式、三方式、锦葵式、波纹式、梅花式、镜光式、冰片式等多种栏杆式样。李渔显然继承了他的先辈在门窗、栏杆设计方面的美学成果。李渔除了提出“栏杆以玲珑为主”之外,着重论述了窗棂的美学设计。例如,在他所设计的“纵横格”图下,作了如下说明:“是格也,根数不多,而眼亦未尝不密,是所谓头头有笋、眼眼着撒者,雅莫雅于此。”在说明“欹斜格(系栏)”和“屈曲体(系栏)”的制作时,也着重从审美角度(如窗棂的着色效果等)提出要求。不但窗棂、栏杆的设计和制作,讲究装饰美、图案美,而且李渔还把窗子从整体上变成一幅幅绘画。李渔设计了花卉式便面窗和虫鸟式便面窗。在制作说明中,李渔要求“棂不取直,而作欹斜之势;又使上宽下窄者,欲肖扇面之折纹’,“中作花树者,不失扇头图画之本色也”,又通过着色,将花树绘以五彩,“俨然活树生花”。这样,在游园者眼中,窗子便成了一幅幅扇面画。此外,李渔还设计了梅窗。此窗以老干作外廓,中间是两株梅树状的盘曲枝柯,一从上生而倒垂,一从下生而仰接,保留疏枝细梗而不加戕斫,在其上剪彩作花,分红梅绿萼二种,俨然活梅之初着花者。

其次,园林建筑中的窗子不仅本身就是园林美的组成因素,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转换器”而发挥作用。这里所说的“审美转换器”,意思是指能够通过窗子将普通事物转换成审美对象。李渔说:“同一物也,同一事也,此窗未设以前,仅作事物观;一有此窗,则不烦指点,人人俱作画图观矣。”这就是说,通过窗子的转换,由非审美的对象变成了审美对象。李渔是以湖舫的便面窗为例来说明这个道理的。他说:“此窗不但娱己,兼可娱人。不特以舟外无穷之景色,摄入舟中,兼可以舟中所有之人物,并一切几席杯盘,射出窗外,以备来往游人之玩赏。何也,以内视外,固是一幅便面山水;而以外视内,亦是一幅扇头人物。譬如拉妓邀僧,呼朋聚友,与之弹棋观画,分韵拈毫,或饮或歌,任眠任起,自外观之,无一不同绘事。”

为什么通过窗子就能把普通事物转换成审美对象呢?这种转换是如何具体实现的呢?这里包含着一个很深刻的美学道理,即窗子一方面为主体提供了一个特定审美视角,使主体进入某种特定的审美情境之中,采取审美态度去进行观照;另一方面,窗子又为客体划出了一个特定的范围,使漫无边际的对象有了边际成为被窗子所限定的相对独立和孤立的对象,通过窗子,对象被隔离出来、强调出来,成为可以进行审美观照的对象。在这里,窗子所起的作用与画框所起的作用相似。

更具体地说,窗子作为一种审美转换器,是通过它的相辅相成的两种机制实现其审美转换的任务的:一是窗子可以进行审美间离,一是窗子可以进行审美选择。关于窗子的审美间离和审美选择机制,我们先看看李渔如何论述。李渔在谈到湖舫便面窗的设计和制作时曾这样说:“……四面皆实,独虚其中,而为便面之形。实者用板,蒙以灰布,勿露一隙之光。虚者用木作匡,上下皆曲,而直其两旁,所谓便面是也。纯露空明,勿使有纤毫障翳。是船之左右,止有二便面,便面之外,无他物矣。坐于其中,则两岸之湖光山色,寺观浮屠,云烟竹树,以及往来之樵人牧竖,醉翁游女,连人带马,尽入便面之中,作我天然图画。”李渔在这里所说的“四面皆实,独虚其中”,“实者用板,蒙以灰布,勿露一隙之光”,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隔”;所谓虚者“纯露空明,勿使有纤毫障翳”,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通”。通过窗子的这一“隔”一“通”,相互为用,既进行了审美间离,也进行了审美选择。

所谓进行了审美间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就对象本身来看,窗子的这一“隔”一“通”,就把对象中被隔的部分和通露的部分离间开来。那通露的部分处于某种相对独立和孤立的地位,因而也就与现实整体拉开了距离。这种距离严格地说不是指物理距离,而是指心理距离。而这种心理距离,正是使普通对象变成审美对象的必要条件。就对象与主体的关系来看,窗子的这一“隔”一“通”,也在对象与主体之间造成了距离,使对象与主体相对间离开来。本来,当窗子不存在的时候,主体就在现实事物、人物之中,主体与对象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浑然一体的;然而,一有窗子,情况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窗子里面是主体,窗子外面是对象,窗子把主体与对象分隔开来,使主体与对象拉开了距离。这种距离也不是指物理距离,而是指心理距离。主体与对象之间的这种心理距离,是使主体脱离现实情境而进入某种审美情境的必要条件,是使主体摆脱现实态度而采取审美态度的必要条件。

所谓进行审美选择,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就对象本身来看,当窗子发挥它的“隔”的功能时,也就意味着它把被“隔”的部分舍弃,把这一部分对象排除在审美观照的对象范围之外;而窗子发挥它的“通”的功能,也就意味着它把通露的部分选择出来,提供给人们作为审美观照的对象。出现在窗框范围之内的对象(或者说被窗框所划定的那部分对象),正是进行审美选择的结果,这种选择是通过“隔”与“通”两个方面相互结合而实现的:没有“隔”,也就无所谓“通”;没有“通”,“隔”也就失去了意义。当然,被掩藏在窗框之外的那部分对象,绝不是在现实中不存在了,而只是被阻挡在审美视线之外,不能被直接感知到。表面上看,这似乎减少了对象的审美信息量;实则不然。艺术总是以有限见无限。看得见的部分是有限的,通过这看得见的部分,唤起人们的想象,去体味、创造那看不见的东西、那无限的东西。所以,经过窗框的掩挡,人们可以更多地去想象窗框以外的无限空间,馀味无穷。相反,假如没有什么掩挡,使人一览而尽,可能反而兴味索然。就主体方面来看,窗子的这一“隔”一“通”,也为主体选择了一个特定的审美观照的角度。游园者透过窗子向外观看,一方面固然是受到了限制和约束,使他看不到窗框以外被隔离的景色;另一方面,如前所说,却也为他提供了想象的馀地,提供了更大的审美创造的空间。而且,园林建筑中通过窗子为游园者选择观赏角度,常常是造园者有意为他提供一幅立体图画,提供一处最佳景观。

总之,通过窗子的审美间离和审美选择,普通对象转换成审美对象,主体也从现实态度转换成审美态度,于是一种特定的审美活动在窗前得以进行。李渔所描述的坐在湖舫便面窗前,“两岸之湖光山色,寺观浮屠,云烟竹树,以及往来之樵人牧竖,醉翁游女,连人带马,尽入便面之中,作我天然图画”,正是通过窗子的审美转换作用得以实现的一种审美活动。

再次,窗子的另外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借景。李渔在“窗栏第二”中专列了一条,题目就叫做“取景在借”,而这一条的第一句话就是:“开窗莫妙于借景。”

同类推荐
  • 背影(朱自清作品精选)

    背影(朱自清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相逢如初见 回首是一生

    相逢如初见 回首是一生

    追思家乡的亲人挚友、灵山秀水、民俗风情和童年趣事,以唯美的语言寄托浓浓的乡愁,既有对回不去的年少时光的感叹,又有对自然纯朴乡风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小院竹篱,春水秋月,一切还是初时模样。外婆于花荫里闲穿茉莉,外公于厅堂独自饮酒,母亲在菜圃打理她的蔬菜瓜果,父亲则背着药箱,去了邻村问诊。而我,坐于雕花窗下,看檐角那场绵长得没有尽头的春雨。原以为星移物换的岁月,只老去那么一点点沧桑。
  • 打开另一扇窗户

    打开另一扇窗户

    此书中相当一部分篇什作于立勤生病前后。生动地记录下她面对疾病、面对死亡的心态和她向疾病和死亡抗争的经历。生与死本是人生难免碰到的课题,然而,当一个正处于人生灿烂季节的二十九岁的女人面对死神狰狞面目时,她的心灵该承受着何等的重压和磨难呢?
  • 唐诗宋词元曲300首鉴赏

    唐诗宋词元曲300首鉴赏

    唐诗,大气;宋词,婉转;元曲,明丽。唐诗、宋词、元曲,作为我们民族诗情“高峰体验”的结晶,足以唤醒沉睡在每一个炎黄子孙心灵深处的诗魂。诗情画意,词韵墨香,完美演绎传世经典;曲风赋骨,文锦书绣,全新展现华夏文明。
  • 胡适:做最好的学问

    胡适:做最好的学问

    本书选取了胡适著作中关于读书、治学、教育等方面的篇章,既有轻松的读书趣味,也有科学的治学方法,同时也包括对经典名著的点评,考注等,对青年人读书做学问有很好的引导作用。胡适的名言“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在这里得到充分阐释;他的“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们自己”,在今天依然振聋发聩。
热门推荐
  •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3:十全武功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3:十全武功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系列第三部,描画了自康熙末年诸子争立至嘉庆初年平定白莲教约80年间的历史。其中以雍正、乾隆两朝的政治斗争和军事征伐贯穿全篇,而乾隆帝所谓的“十全武功”则是作者全力论述的重头戏。书中,雍正帝矫诏篡位,残杀兄弟,屠戮功臣,摧残士人及神秘被刺,乾隆帝两平准噶尔、大小金川之战、缅甸之役等丢人现眼的“十全武功”,惨烈的文字狱及各种宗教起义,都得到最优特色的体现。作者眼毒心明,无情地拆穿康雍乾三朝所谓盛世的谎言,将雍正、乾隆内心的阴暗与变态淋漓尽致地剖露出来,足以令深受教科书毒害的读者大跌眼镜,脊背发凉。
  • 绘画天才:毕加索

    绘画天才:毕加索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蒙古王的眷恋:落雁谣歌

    蒙古王的眷恋:落雁谣歌

    “无论你是谁都是我的夫人,我的谣谣!”好听的嗓音在耳畔沙哑响起。他的霸道与执着不肯承认她是替身的事实。耳鬓厮磨间她惊慌的发现自己已无法脱身,斑驳的意识闪现:穿越人,女高中,古怪的锁扣,为寻好友穿越到此……命运之轮启动,她的命定恋人在等,她却被蒙古王牢牢禁锢于此。
  • 18岁前应该体验的18种经历

    18岁前应该体验的18种经历

    人生的历程就像攀登一座高山,所有的人生经历仿佛在铺就一条通向山巅的道路,其中的每一种经历都好比是人生的一道台阶,如果我们没有经历过什么,就只能永远在山脚下徘徊。体验我们应该体验的经历,会让我们的人生变得厚重、深刻,也会启发我们更理性地思考人生。只有经历过,我们才能睿智,才能练达,才能有所发现。只有睿智、练达的人才会拥有卓越的人生,生命才会因此而不同凡响。
  • 殿下本是女儿身

    殿下本是女儿身

    【完结】为了报仇她化身成为那云贵妃苦苦寻找的八皇子李墨,与同是杀手的子柏、雪筑混进皇宫。只是,看似平静的深宫里实则充斥着血雨腥风,足以颠覆这皇朝的舍利子出现又引得众人争夺,不知身份神秘人的表白更让她乱了心弦。她,最终能够在尔虞我诈的深宫里头全身而退吗?
  • 妈妈好抢手

    妈妈好抢手

    醉酒迷乱之后,连男人的面貌都不曾看清,就仓惶逃走。她竟然走了狗屎运,第一次就中了奖,怀了孕,还生了娃儿。三年之后,竟遭遇孩子他爸,一份错误的DNA报告,将会上演怎样的故事……【故事中心人物】★★百里浅绿---迷糊可爱女,最大特点迷路。【由亲:淡然猫咪领养】★★百里傲天---天才宝贝,天使面孔,古灵精怪。【由亲:筱月蝶和剑舞者共同领养】【五大爸爸候选人】:★欧阳止---冷清冰山,生有怪癖,不近女色。【由亲:q1ng扯淡养】★卫珈蓝---坏坏型男,霸道成性,花花公子。【由亲:桃姿妖妖养】★顾漫天---好好先生,深藏不露,双重身份。【由亲:果果粒粒养】★安天一---谪仙美男,腹黑无敌,蜗居近邻。【由亲:是new领养】★慕容冥---观音岛主,温润如玉,偶尔邪恶。【由亲:秋竹韵领养】------------------------------------------片段一:“浅绿,为什么你儿子长的像我?”欧阳止不可置信的看着天使般的孩童,那张小脸简直就是他的缩小版。浅绿:…………我也不知道……傲天:喂!我长的比你帅好不好!再说,你都老了,草还是嫩的好!片段二:“冥哥哥,你做什么?”浅绿被他困在沙发上动弹不得,他不是要找她商量事情?脱她衣服做什么?“绿儿,冥哥哥喜欢你。”慕容冥的眸第一次如此火热,仿佛要将她融化,用大手固定住她挣扎的小手。“可是绿儿当你是哥哥啊!”“可是我从没有将绿儿当成妹妹!”
  • 重生之超级测谎师

    重生之超级测谎师

    前世,身为测谎师的沈怡,因罪犯的狡诈从容而落败,最终命丧于罪犯之手。这一世,她要血债血还,决不再做屈死鬼!测谎天瞳?哈勃星神秘的催眠术?这两样东西,注定是沈怡的!有了它,还怕智商极高,心理素质极好的罪犯,骗过测谎仪,逍遥于法外?有了它,就算是杀一百人之后,万般从容淡定的恶狼,也将命赴黄泉,乖乖伏法!终于,凭它,沈怡报尽前世之仇。终于,凭它,沈怡一眼看穿世间的撒谎者,百试百验,屡试不爽。何为热血神才?沈怡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你,胸怀热血,虚怀若谷,就是天塌了,你也还活着!
  • 如果医生得了高血脂

    如果医生得了高血脂

    书中结合了作者在心内科多年的问诊经验,总结了高血脂患者提问频率最多、最关心的问题,科学地讲解了导致高血脂的危险因素、如何在生活中控制血脂、降脂过程中需要知道的注意事项、怎样避免将来患上高血脂等核心知识。此外,作者还对患者采取书中诊治意见后,复诊的情况和取得的效果加以说明,更能让读者汲取其中的经验教训,全力将本书打造成最有亲和力的高血脂治疗和预防指南。
  • 风水与巫术

    风水与巫术

    巫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期的山顶洞人,在那个时代就有鬼神崇拜观念以及相关的丧葬巫术仪式。民间巫术是经过岁月的积淀流传下来的一种民俗,企图借助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对某些人、某些事施加影响,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对“风水”抱有敬畏之心……让我们走近风水与巫术,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风水与巫术》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坐吃等死的穿越人生:玉儿传

    坐吃等死的穿越人生:玉儿传

    【本文纯属虚构】她坐车怕撞、过桥怕倒、走草地怕蛇咬、怕楼塌、怕天压…最大的心愿,就是活到自然死!可她只顾向老天祷告,忘记跟鬼差交好。当某鬼差很不负责的将她勾进地府,她只能哀怨的看着他…“我还你一命,再给你一个补偿!”判官无奈…而她,带着补偿的特异功能,穿越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