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500000062

第62章 摧枯拉朽旧朝亡,改弦易辙新世生6

(六)摧枯拉朽旧朝亡,改弦易辙新世生6

黄龙早丧赤城中——预言“百日维新”与光绪喋血瀛台

黄龙早丧赤城中,猪羊鸡犬九家空。

——《烧饼歌》

紫禁城养心殿西暖阁

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十二月初五戌时,同治皇帝驾崩后一个时辰

慈禧和慈安两宫皇太后,召见醇亲王奕譞、恭亲王奕等二十九人,颁布懿旨曰:“文宗无次子,今遭此变,若承嗣年长者,实不愿;需幼者乃可教育。现在一语即定,永无更移。我二人同一心汝等敬听。醇亲王奕譞之子载湉,著承继文宗显皇帝为子,入承大统,为嗣皇帝。”听闻此讯,醇亲王奕譞顿时“碰头痛哭,昏迷伏地,掖之不能起……”

大清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的倒数第二位皇帝——载湉即皇帝位,世称光绪帝。他在位期间重复了同治帝的悲剧,十七岁亲政,但慈禧规定,光绪必须每隔一日向她奏报政务,听候训示,还经常派人监视他的行踪。贵为天子的光绪帝在慈禧太后眼中,不过是一个她借以实现权力欲望的玩偶与傀儡。在他三十八年的悲剧人生中,最具光彩的一笔就是“戊戌变法”。

甲午战败之后,中国思想界刮起了大旋风。邓世昌的同学北洋水师学堂总办严复,发表《救亡决论》,喊出:“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第一次向国人提出“救亡”的口号。同年严复的《天演论》轰动全国,其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学说,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清政府的专制政体。正如谭嗣同在《仁学》里说的那样,封建专制制度是“大盗”之政,而君主则是“独夫民贼”。

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在清朝日渐衰落的时候,发出了最强音,成为引领那个时代的思想先锋。他们的领导者康有为连夜起草了一份一万四千多字的上皇帝书,这是一篇个人血泪与对国家民族忠诚交织的文章。在各省举人一千三百多人的集会中,他发表了激情澎湃的演说,从民族命运、国家大势说到世界形势,从古代的改革说到今日的变法,说到伤心处,声泪俱下,全场的举人聚精会神地倾听者,狂呼,跺足,鼓掌,乃至悲号。梁启超宣读了康有为的万言书,文章气势磅礴,热血洋溢、纵论古今中外,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气概引起共鸣。这篇万言书被全体举子一致通过,并联名上书,这就是历史上闻名的“公车上书”。

由于顽固派的阻挠,康有为连续上书三次,才传到了光绪帝手中。此前代表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的李鸿章,曾向光绪帝转达过日方代表伊藤博文对清廷的看法:“贵国之弱,在于固守旧法。如欲自强,必须将明于西学年富力强者委以重任,拘于成法者一概撤去,方有转机。”所以,当光绪帝看到康有为的上书时,似乎找到了振兴清朝的希望,于是他决定变法,执行新政。

此时,虽然名义上已经归政于光绪皇帝,但实际的权力还在慈禧手中,要实行新政必须征得她的同意方可。出乎意料的是,慈禧对新政竟没有反对,“凡所施行之新政,但不违祖宗大法,无损满洲权势,即不阻止。”或许是她也认识到了大清王朝山河破碎,也希望变法能够带来实际的好处,故而同意变法,但必须以“不违祖宗大法,无损满洲权势”为前提。获得慈禧同意且心急变法的光绪帝,并未特别注意慈禧开出的两个条件,便于1898年6月11日颁布了《定国是诏》,“戊戌变法”由此开始。

变法的内容非常全面,包括文化教育、经济、军事、社会风习以及政治方面的改革。主要就是废除八股文考试,改试策论;在各省设商务局,促进商业发展;废掉军队中用的弓、刀、矛等传统工具,改用枪炮;改变社会上崇拜鬼神的不良风气。政治方面则开放言路、精简机构、任用新人等,这相对洋务运动来说是一个突破。

然而,正是由于戊戌变法的完整,不可避免地越过了慈禧开出的两个条件,触犯了一些守旧派的利益,他们先是公然反对,紧接着就跑到慈禧的心腹——直隶总督荣禄那里诉苦。荣禄也正在担心由于光绪帝掌握实权后,自己失势,于是就乘着这个机会派人散布“皇上病重”和“皇上与维新派阴谋加害慈禧太后”的谣言,又去向慈禧报告新政的流弊以及众大臣的意见。

原本持观望态度的慈禧,听到荣禄散播出的谣言、感觉自己手中的权力即将受到威胁后,就再也坐不住了。9月21日,慈禧与荣禄借天津阅兵之机发动了她人生中的第二次政变——“戊戌政变”,将光绪帝囚禁在瀛台,她第三次垂帘听政。“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只经历了103天,故史称“百日维新”。

光绪帝在去瀛台之前,给维新派下了一道密旨,让他们逃难。接到密旨后,康有为逃到了香港,梁启超到了日本。谭嗣同没有逃,他说:“各国变法,没有不流血的。”决心以死抗争。七天后,慈禧下令将谭嗣同、林旭、杨深秀、刘光第、杨锐、康广仁等维新派人士处死,这就是历史上的“戊戌六君子”。

学者袁野分析戊戌变法的失败时说:“从康有为的三本著名著作和他整个的思想当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产生于近代中国特殊历史条件下的学者和思想家,他所进行的政治改革,都是以他这些思想为指导原则的。然而他并非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仅凭这些奇思妙想,书生意气,终究难成大事,所以最后戊戌变法走向失败,也是顺理成章的。”确实,从康有为指导变法的两部理论著作——《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中可以看出,“康有为的思想是用‘西学为营养,哺育出来的思想’。但是他又披上中国古老学术的外衣。”这就导致中西思想在结合的时候有些脱节,有点理想化,结果只能是失败。

戊戌变法是清政府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主动的、全面的变革,但是由于守旧派的阻挠,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清政府失去了最后一次发展的机会,政府更加腐朽,民间正在策划反清复明的起义运动,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即将走向灭亡。正如学者彭勇所说:“戊戌变法的失败,把人们依靠朝廷本身的改革来强国的最后一丝梦想彻底击灭了。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更趋激烈,错过了最后一次变革维新的机会,同时也丧失了选择发展道路的机会。清廷拒绝维新,其结果只能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

随着之逐渐走向尽头的,还有光绪皇帝的生命。变法的失败,令他大受打击,再加上之后令京城“猪羊鸡犬九家空”的八国联军侵华时的西逃和珍妃辞世,身体和心灵经受双重折磨的光绪帝本就羸弱的身体更是每况愈下。在张功臣选编的《历史现场:西方记者眼中的现代中国》一书中,记录了西方记者眼中此时的光绪皇帝:“在最近接见外国使节时,他没精打采地坐在御座上,甚至无法在座位上挺直身体。很明显,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他都在经受疾病的折磨,而且病情持续恶化。”

被疾病困扰多年后,光绪皇帝于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酉正二刻三分(公元1908年11月14日午后6时33分)在被囚禁了长达十年之久的瀛台停止了呼吸,暗合了刘伯温预言的“黄龙早丧赤城中”,享年三十八岁。苟延残喘了许久的大清帝国,终于迎来了它的最后一位帝王溥仪。

事件纪:

康有为七次上书

1888年,康有为进京参加顺天乡试,虽未能考中,却写了《上清帝第一书》给京师的大官。结果,被户部尚书翁同龢和礼部尚书徐桐拒之门外。甲午战败、《马关条约》签订后,康有为连夜起草了一份一万四千多字的上皇帝书,被全体举子一致通过,并联名上书,这就是历史上闻名的“公车上书”。1895年5月底,他第三次上书,终于得到了光绪皇帝的赞许。之后又第四次上书。德国占领胶州湾后,他第五次上书光绪请求变法,得到光绪帝首肯,开始准备变法。1898年的1月29日,康有为第六次上书,要求光绪走日本明治维新的道路。同年3月12日,康有为最后一次上书光绪帝,明确提出要效仿俄国变法图强。之后,他又通过各种办法积极推动变法,但最后变法被镇压,康有为只得流亡海外。

同类推荐
  • 明乱

    明乱

    江山代有神棍出,各自妖孽数百年!且看,泱泱大明,数路妖孽,为我独风骚!江山如画,美人倾城,一步两步三步敢笑红尘!
  • 清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清朝十二妃

    清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清朝十二妃

    本书挑选了清代深宫对满清乃至中国的影响绝不亚于“清朝十二帝”的十二位女性。通过对她们故事的讲述,让大家准确、快捷地了解清代后妃,特别是理解她们身处于自己时代中的困境与局限。
  • 拔剑

    拔剑

    三国之后,中原大地尸骸遍野,人口锐减;到了西晋,又发生了八王之乱。北方游牧民族乘机南下烧杀抢掠。汉人从2000万急剧下降到400万。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五胡乱华。
  • 最秦

    最秦

    赳赳老秦,舍我其谁?他还是胡亥,只不过不是那个教着历史课,没事儿上上网的闲散老师,而成了这个末世帝国的皇帝,千古第一昏君胡亥。是胡亥又不是胡亥的他,决定挽救这个濒临灭亡的时代,与赵高斗智斗勇,重用蒙氏家族,大胆启用新人,与刘邦、项羽逐鹿中原。大秦老臣泪流满面,我大秦终于看到希望!大秦甲士群:215208375唠嗑,聊天,说话,O(∩_∩)O哈哈~
  • 霸宋西门庆

    霸宋西门庆

    泱泱大宋,水深火热,朝政腐败,民不聊生,烽烟四起,外族觊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且看我,凭手中长剑,青锋三尺;唤世间好汉,铁血一心。虎贲三千,复收燕云旧地;龙飞九五,重开华夏新天!
热门推荐
  • 中华药酒配方大全

    中华药酒配方大全

    酒与文学艺术、养生保健的关系密不可分。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妙酒奇香,引得无数文人墨客吟诗作赋。药酒的应用更是祖国医学的一朵奇葩,古往今来不少养生医家借酒之功配以良药,使得久疾之人得以康复。
  • 绝世神偷:嚣张四小姐

    绝世神偷:嚣张四小姐

    穿越遇上歹毒嫡姐,喂下媚药将她丢给五个乞丐,怎么办?是任由人欺凌,还是仓惶逃命?NONONO,那都不是她北堂蓝幽的个性。她北堂蓝幽信奉的是人若欺我,双倍奉还!三言两语的挑唆,使得乞丐们自相残杀,打死打残,那是他们活该;潜入嫡姐房间,喂药将她丢给十名乞丐,这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当然,前提是双倍!前世,身为世界修真界综合排行前十的高手兼神偷毒王的她,就算换一个地方,她一样能够活得精彩,一样能够将这世界玩转。只是,那个腹黑妖孽,为何要一直纠着她?而她肚子里的那个宝宝他爹,又是谁?老天,原谅她,那天晚上,她真的是没有看清楚啊!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七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七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和褒义,当然,也有中性的。“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汇集了众多的成语,详细地讲解了其释义及相关出处,使读者在增长知识的基础上、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 武炼巅峰

    武炼巅峰

    武之巅峰,是孤独,是寂寞,是漫漫求索,是高处不胜寒逆境中成长,绝地里求生,不屈不饶,才能堪破武之极道。凌霄阁试炼弟子兼扫地小厮杨开偶获一本无字黑书,从此踏上漫漫武道。
  • 五个孩子和一个怪物

    五个孩子和一个怪物

    五个兄弟姐妹到乡下度假,在那里,他们碰到了一位能帮助他们实现所有愿望的沙地精灵,孩子们这下高兴坏了……沙精作法他们变得漂亮无比,可保姆却不认识他们了,还把他们赶出家门;沙精给他们变出很多钱,可这些钱不但不能用,还害得他们差点被警察抓走……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买卖王妃:娘亲是我的

    买卖王妃:娘亲是我的

    天才制香殒命权势钱财下,一朝穿越,她是为救家人爬上王爷之床的罪臣之女,一纸上诉王爷大罪,带着儿子索要精神损失费!皇权之战,他立她妹妹为妃,却赐下她毒酒一杯!饮毒酒,摔金盏,浴火重生!钱财?权势?统统踏在脚下!归来之日。丑颜笑看:“这皇后之位多少钱?本宫……要了。”乱世风云。双龙夺香,各显神通,金玉小儿叉腰直指:“娘亲,是我的!”
  • 重生之踹了渣男去种田

    重生之踹了渣男去种田

    前世,她误信良人,最后落了惨遭折磨,悔恨至死的下场;重生大学时,她斗恶人虐残渣,却意外多了一对萌宝;落跑回乡,带领乡亲脱贫致富;眼见着日子红红火火,只不过,这缠着跟着的又是谁?片段一:某男:"嗨,姑娘,你妈妈没告诉过你,看热闹的时候别盯着人的胸肌看,小心我认为你暗恋我呢!"某女:"你妈妈也没跟你说,喜欢这种话不能当着别的女人面前说,瞧,你女朋友咬牙切齿的样子,老兄,晚上回家肯定跪搓衣板了。"片段二:“老婆,我饿!”某男抱着肚子打滚。某女:“滚,三分钟前不是刚吃过饭吗?”“我饿。”某男继续打滚。某女:“你是怀孕了吗?”某男:……
  • 犬神传

    犬神传

    也许你会看到一段匪夷所思的故事,也许你会看到一些稀奇古怪的事物,也许你会看到独特的修炼历程,也许你会看到不同的世界,也许你会看到太古之始,也许你会看到你想看到的。
  • 古龙文集:火并萧十一郎(下)

    古龙文集:火并萧十一郎(下)

    《萧十一郎》问世三年后,因古龙不满意结局,又作《火并萧十一郎》以续之。全篇故事极尽离奇曲折之能事,但前后照应,环环相扣,皆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却绝不荒唐无稽,是一部“讴歌至情至性、鼓舞生命意志的超卓杰作,具有永恒的文学价值”。在《火并萧十一郎》中,萧十一郎再次出现在风四娘和沈璧君面前,但他却从不修边幅的落拓浪子,摇身一变,成了衣着华丽的富家公子。萧十一郎是不是还是从前那个萧十一郎?在敢爱敢恨的风四娘和为他舍弃一切的沈璧君之间,他究竟会作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