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500000049

第49章 马背英雄踏中原,满清盛衰日渐斜5

(五) 马背英雄踏中原,满清盛衰日渐斜5

留头不留发,路上行人一半僧——预言剃发留辫的争执

雨水草头真主出,路上行人一半僧。赤头童子皆流血,倒置三元且听说。

——《烧饼歌》

中国自古以来都不缺少如文天祥、史可法般舍生取义的人,也不缺少如诸葛亮、张居正般为了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英雄与硬汉,正如鲁迅所说,他们就是中国的脊梁,只要有他们在,天地间就会充满正气,即使国家危急,而民族的精神不会因此灭亡。

与此同时,背叛者的身影也总是混杂其间,单是明清两朝更替时的秦淮河边,便有几位因风流也因背叛传世的“贰臣”。才子侯方域,虽有贞烈的李香君相伴左右,却还是没能超然物外,投降了满清;文人钱谦益,面对曾想投水自尽以换取丹心一片的柳如是,最终还是选择做懦弱的叛逆者;大将吴三桂,将有着倾国倾城之貌的陈圆圆拉来,做了自己引清兵入关的借口……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他们都因自己背叛的选择而像封疆大吏洪随畴一样,被收录于《贰臣传》中,被永远地钉上了历史的耻辱柱。

他们的背叛,本身就是一种伤害。然而,还有一些背叛者甚至会拿起手中笔、操起腰间刀,将矛头指向原本的“同类”,孙之獬便属此辈。

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五月的一天,早朝的金銮殿上,满汉两班大臣依次入列,明朝降臣孙之獬则尴尬站在两列当中。本为汉朝官员的他,不知何时竟然剃发易服想要混入满族大臣队列,满族大臣自然不会接纳他;悻悻地想要回归汉臣队伍的他,又不为汉臣所容。本想接近与满清距离的孙之獬,此时竟弄得两边不是人,受尽满汉官员的嘲笑。既羞且恼的孙之獬愤然上奏道:“陛下平定中国,万事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犹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从陛下!”孙之獬不知道,他这一“愤然”,导致江南百万生灵尽膏锋刃。

其实关于“易服剃发”之事,满清刚入关之时,便曾发布过相关的檄文:“檄文到日,剃发归顺者,地方官各升一级”,“凡投诚官吏军民皆着剃发,衣冠悉遵本朝制度”。但鉴于满清立足未稳,实在不宜引发“民皆愤怨”,便很快再下檄文,改弦更张:“予前因归顺之民无所分别,故令其剃发以别顺逆。今闻甚拂民愿,反非予以文教定民心之本心矣。自兹以后,天下臣民照旧束发,悉从其便。”

“易服剃发”一事,就此搁置。多铎进入南京之时,甚至还曾颁布告示:“剃头一事,本朝相沿成俗。今大兵所到,剃武不剃文,剃兵不剃民,尔等毋得不道法度,自行剃之。前有无耻官先剃求见,本国已经唾骂。特示。”所以明臣仍冠服如旧,上朝时与满清官员分列两班。

至此,天下稍定。庙堂之上,“雨水草头(即“满”)真主出”,朝堂渐稳。江湖之中,民心尚安,当时江南很多城镇在投降后,“结彩于路,出城迎之”,且还用黄纸书“大清顺民”四字贴于门上,毕竟只要一切按明制进行,老百姓对于谁做皇帝并不太计较。然而,这种情形维持了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清政府的政策就发生了180度的转变,颁布“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强行剃发令,全体官民,“尽令薙发,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向逆命之寇,必责重罪”,“其衣帽装束,许从容更易,悉从本朝制度,不得违异”。

清政府此次的政策调整,自然不是单由孙之獬的上奏引起,却也与其脱不了干系,若不是像这样背叛者的推波助澜,刚刚入主的在位者断然不会如此朝令夕改地发布“薙发令”。因为挥师南下的进展迅速得令他们吃惊不已,用柏杨先生的话说,“满洲民族大为惊奇,惊奇他们自己的满洲兵团竟是如此的英勇,也惊奇汉民族竟是如此糟透了的懦弱”。在他们看来,汉人是懦弱得连砍头都会配合的,“易服剃发”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困难。所以,他们希望大清帝国中,不只是“路上行人一半僧”,而应是所有的人都采用满洲人的发式。

事实上,清政府高估了汉人的忍受力,也低估了汉族的伦理观。剃发对当时的汉人而言,心理上是难以承受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这是千年以来的伦理观,也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这些根深蒂固的观念不仅主宰着传统知识分子,而且在千年的岁月里也在下层民众心中扎下了深根。

所以剃发不仅有违传统,而且是一种侮辱,对自己父母、祖宗的侮辱。民众被激怒了,本已逐渐平静的江南又骚动起来。各地地方官和民众纷纷揭竿而起,逐走清政府派来的县令,占据了城市,喊出“宁为束发鬼,不作剃头人”的口号,摆出一副与清政府决一死战的架势。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道:“(剃发令)一下子触发起疲惫不堪的汉人的民族情愫,原来对砍头都驯服得像一群羔羊,忽然间只因为要剃掉他们头上一部分头发而怒吼如虎。”一位西洋的传教士马丁尼在他的《鞑靼战争记》一书中也写出了他的惊讶:“鞑靼这时候下令,强迫新近归降的汉人剃发,于是所有汉人,无论士兵和市民,都愤怒起来,手执武器向鞑靼反抗。他们对国家和皇帝都没有这种热爱,为了保护自己的头发,却舍生命去抵抗强大的敌人。”

这场看似对“剃头”的反抗,实际上是根深蒂固的汉族文化和异族文化两者之间的对抗。汉人的强烈反抗完全出乎清政府的意料,但他们并未停下“剃发”的脚步,反而举起了血腥的钢刀,所有拒绝“薙发令”的人,无不是“赤头童子皆流血”。单是嘉定一城,清军就接连屠杀三次,杀人20万,这就是“嘉定三定”,此外还有著名的“江阴三月”。随着清军对反抗的血腥镇压,稍微缓和的满汉矛盾又被激化了。刚刚扫平的江南各部,又举起了“反清复明”的大旗,南明鲁王监国政府、隆武政府、绍武政府、永历政府,降清的明军将领,农民大顺军、大西军余部,海上郑成功等,他们之间交错联合,相互呼应,掀起了波澜起伏的抗清斗争,曾一度使新立的清政府几乎面临灭顶之灾。

然而与清朝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铁骑相比,反抗剃发的百姓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毫无组织和战斗力而言,所以满清很快就压制住了激烈的反抗,“远近始剃发,称大清顺民云”。而那些坚持不肯剃发者,就像清代胡蕴玉在《发史?序》中所说“薙发令下,吾民族之不忍受辱而死者不知凡几,幸而不死,则埋居土室,或遁迹深山,甚且削发披缁,其反折不回之令,腕可折,头可断,肉可腐,身可碎,白刃可蹈,鼎薙可赴,而此星星之发,必不可薙,其意岂在一发,盖不忍视上国之衣冠,沦于夷狄耳。”

“剃发”一事就此告一段落,然而,由此引发的民族矛盾、“反清复明”的势力,清军用了长达二十余年的时间才基本肃清。但汉族人心中的痛却久久无法愈合,即便是到了清朝末年太平天国起义时,翼王石达开仍然对此耿耿于怀,写下了“忍令上国衣冠海于夷狄,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的对联。灭亡的种子,从一开始便已种下了。

事件纪:

江阴三月

江阴降清后,不久便接到了“薙发令”。当地诸生共同立誓:“头可断,发决不可剃!”义军则以“大明中兴”为旗号正式反清。消息传开后,清廷派兵镇压。江阴六万义民在江阴典史阎应元的率领下,面对二十四万清军,孤城困守八十一天,使清军连折三王十八将,死七万五千人。城破之日,义民无一降者,幸存者仅老幼五十三口,史称“江阴三月”。 阎应元被俘后坚决不向清廷贝勒下跪,被刺穿胫骨,“血涌沸而仆”,却始终没有弯下膝盖,终英勇就义。

同类推荐
  • 穿越之无敌舰队

    穿越之无敌舰队

    什么美帝,谁说我大中华那般盛唐的气势不在,敢于挑衅我大中华者虽远必诛!亲华夏,天下,世界都在我大大中华的控制之下,爱中华!有我无敌舰队,什么日寇,只要我的舰队存在一天,重返我盛唐傲视全球之气象!,有我无敌舰队
  • 惠姓春秋

    惠姓春秋

    400年前,西班牙人门多萨写完《中华帝国史》,发出“中国社会是世界一个奇迹”的感叹,感叹“统一始终是中国的主导”。黑格尔比较各国历史后说:“只有黄河、长江流过的那个中华帝国是世界上唯一持久的国家。”中外历史学家共同思考,在中国以外的世界里,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封建的大帝国,但它们分裂后,再没有统一过,而中国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合合分分,“合”,始终是主旋律,这是为什么?答案是纷呈的,其中中国宗族的族规思想与国家维系的思想体系大体协调一致是一个重要原因。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姓氏产生最早的民族,其起源可上溯到远古母系氏族社会,经过漫长的发展,蕴藏的文化博大精深,有糟粕,更多的是精华。
  • 清代嫁妆研究

    清代嫁妆研究

    中国传统社会,嫁妆于婚姻意义重大。首先,它在女子出嫁时必不可少,无论家庭贫富,人们都会尽力为女儿筹办嫁妆;其次,嫁妆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婚姻的缔结,丰厚的嫁妆往往使女性在婚姻市场上得到更高身价;再次,嫁妆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一系列影响,如助长了整个社会的奢靡之风、导致婚后的奁产纠纷等。
  • 我的吕布兄弟

    我的吕布兄弟

    章辕某日醒来,意外发现穿越到汉末,成了九原县令公子张援。幸机缘凑巧,结识了杀虎救杜鹃的吕布,与他结拜兄弟,并且爱上杜鹃。杜鹃却爱着吕布。吕布杀仇人判徙边。
  • 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

    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

    《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是郑振铎先生重要作品之一,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及时总结了国外自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重大考古发现,例如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等重要遗迹的发现和发掘历程,资料详尽,条理清晰,文辞生动,具有很强的文化价值和可读性。
热门推荐
  • 妃常无敌:腹黑王爷下堂妻

    妃常无敌:腹黑王爷下堂妻

    身为大将军嫡女,却要受姨娘受庶妹欺负?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欺我,我必双倍还之,身为现代社会杀手界的头等人物,她楚子乔岂是那么好欺负的!未婚夫被庶妹抢了?是我的就是我的,即使不是我的,也轮不到你!硬是塞给她一个病秧子?没关系,她可以保护他……但是,谁来告诉她,这个腹黑狡诈的男人是怎么回事?难道是她的错觉……她不过就是想过安稳的生活,岂料天不从人愿,阴谋诡计接踵而来,连番欺凌不休,既然这天不是她要的天,那便翻了这天又如何!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且让红尘风化爱的虚名

    且让红尘风化爱的虚名

    她是身世飘零的美貌女子,年幼时承蒙奶奶收留,才得以长大成人。她有心心念念的男友,对方却对她有所保留。奶奶弥留之际,希望看到她成婚,她找到男友却遭遇拒绝。一直在身边默默守护的富家子弟,主动提出要和她假结婚,其实是想慢慢拉近和她的距离。她会放开心结接受幸福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川菜杂谈

    川菜杂谈

    《川菜杂谈》是车辐先生九十岁高龄时推出的美食著作。书中自称为“好吃嘴”的车老,不仅把他多年来总结下来的川菜绝活毫无保留地展现给读者们,而且还收录了不少车老写的名人谈川菜的文章。书中将车老早年发表过和未曾发表的关于川菜的文章收入其中,用川菜表现老成都的文化。既有川菜的具体做法,也有川菜的故实旧闻,既有名流交往中的美酒佳肴,也有蕴藏在饮食中的文人雅识与情趣。
  • 轮回之再掌乾坤

    轮回之再掌乾坤

    天劫降、灭苍生、众神陨、战轮回,身死后灵魂意外穿越战天大陆。天尊神体、炎龙随行、兄弟相伴,战天神斧再战天。苍穹滴血凌云志,我命由我不由天!看我重登神界,待我再掌乾坤。
  • 独步天下:异能六小姐

    独步天下:异能六小姐

    他是鸣忠国最强势的博王殿下,今生只为她而降生,成了大陆上百年难遇的狂战士。为博她一笑,废物是她的代名词,小野种是她的别名。凤凰涅槃,带着异能穿越的她,注定一辈子对她纠缠不休。,更是人人闻风丧胆、谈之色变的亡灵法师,同时也是大陆上为数不多的召唤师
  • 洪荒战神

    洪荒战神

    项问,一个角斗士。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受尽屈辱嘲笑。生死存亡之际得到未知兽魂的认可,成为一名兽魂师。从此,风云再起。魂徒,魂士,魂者,……魂尊,且看项问如何一步步迈入强者之林。寻身世,灭强敌,拳战四野,脚踏八荒。既然天下人皆负我,那我为你孤战天下又如何?屹立在傀灵山颠,怀抱昏迷的采儿,项问眼眸如水,战意滔天!
  • 英雄联盟之竞技之心

    英雄联盟之竞技之心

    “5L代打,中野求位,不送包赢,谢谢合作。”而在蓝色方的1到4楼,全部都是艾欧尼亚的最强王者玩家,打到现在还没听过谁在这个段还敢称“代练”的。这个神秘的王牌代练到底是谁……谁曾想过王者局的神秘代练会是乡下来的神级天才呢?王牌代练,神级天才,顿然间燃起的竞技之心,又会在这片职业圈中掀起怎样的风波巨浪?
  • 潇洒四季满年华(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潇洒四季满年华(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学生时代,是一个充满理想的季节,也是人体发育的转折关键期,这一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生理变化,怎样面对生活和生理的各种烦恼,是决定青少年身心是否健康的关键。
  • 凤凰盘涅:第一夫人

    凤凰盘涅:第一夫人

    前世她身负家族使命,只为家族而存,无欲无求,一场拯救,一场摧毁,一场邂逅,一场携手,只因那句“你的存在是我的骨血”,这便是爱,无怨无悔,上天入地,有你的地方便是家。
  • 依米花

    依米花

    A村是一个很小的村子,只有百来户人口。四面环绕着茂密的山林,中间是一片绿油油的稻田。一条黄色的马路像黄金蟒一样从村子的最里头爬到村口的公路。山麓下稀稀疏疏的坐落着青砖青瓦房。村口站着一颗要四五人才能合抱的樟树,像一个垂暮的弓着背的老人,等待着归家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