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500000041

第41章 枝枝叶叶皆色朱,混混沌沌世难明11

(四) 枝枝叶叶皆色朱,混混沌沌世难明11

八千女鬼乱朝纲——预言魏忠贤乱朝

《推背图》第三十一象 甲午

谶曰

当涂遗孽 秽乱宫阙

一男一女 斯送人国

颂曰

忠臣贤士尽沉沦

天启其衷乱更纷

纵有胸怀光坦白

乾坤不属旧明君

谁人任用保社稷,八千女鬼乱朝纲。

——《烧饼歌》

宦官,是中国权力社会的一大特色,是帝王专制制度培植出来的畸形毒花。中国历史上有三个宦官时代,这几次宦官走上历史的前台,用他们的方式干涉国家的政治。第一次是在东汉后期的二世纪;第二次是在唐朝后期的九世纪。

鉴于宦官曾经造成的危害,太祖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的第十七年,特地在皇宫中立了一块三尺多高的铁碑,上面刻着“内臣(宦官)不得干预朝事,预者斩”,同时还规定宦官不得担任文武官,不准读书写字。朱元璋试图以自己的一言一文约束后世的子孙远离宦官,不料从他的儿子朱棣当政时开始,宦官就堂而皇之地进入了朝堂,并使明朝成为了历史上宦官为害最严重的朝代。

对于明朝与宦官的关系,柏杨先生说得最精彩:“宦官好像是明朝的灵魂,明王朝皇帝不能没有宦官,犹如一个人不能没有灵魂。”尤其是到明朝中叶以后,那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君王对宦官的依赖性就更强了,形成了一种宛如双簧表演的模式:皇帝是权力的拥有者,而宦官则是权力的使用者。熹宗与魏忠贤之间,就是这种模式。

熹宗朱由校,和明朝诸多不务正业的皇帝一样,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标识——“木匠皇帝”。或许是受万历朝大兴土木耳濡目染的影响,自幼便因得不到爷爷欢心而连读书的机会都没有朱由校,对建筑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而且在建造房屋与木工、油漆工艺方面,朱由校显示出极高的天赋与聪明才智,“巧匠不能及”。

据史书记载:熹宗在位时期,匠人所造的床极其笨重,十几个人才能移动,用料多,样式也极普通。朱由校便自己琢磨,设计图样,亲自锯木钉板,一年多工夫便造出一张床来,床板可以折叠,携带、移动都很方便,床架上还雕镂有各种花纹,美观大方,为当时的工匠所叹服。他还善用木材做小玩具,他做的小木人,男女老少,俱有神态,五官四肢,无不具备,动作亦惟妙惟肖。朱由校还派内监拿到市面上去出售,市人都以重价购买,皇帝更加高兴,常令身边太监“朝夕营造”,“每营造得意,即膳饮可忘,寒暑罔觉。”

朱由校几乎完全沉醉在他自己木匠工艺之中,如果说还有什么能将其注意力从木工活中转移开来的事情的话,那就只有朱由校视若亲母的乳母客氏了。《明史纪事本末?魏忠贤乱政》中写道:“上(熹宗)即位数月,一夕,忠贤与朝争拥客氏于乾清宫晓阁,醉詈而嚣,声达御前。时上已寝,漏将丙夜,俱跪御榻前听上会。客氏久厌朝狷薄而喜忠贤憨猛,上逆加之,乃退朝而与忠贤。”

经过此次的事件,客氏如愿地摆脱了老情人魏朝,投入了“形质丰伟,言辞佞利”的魏忠贤的怀抱。而魏忠贤不仅得到了皇宫中最有权势的女人,也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司礼秉笔太监一职。从此之后,魏忠贤与客氏这对“当涂遗孽”,揭开了“秽乱宫阙”的序幕,就像民国通俗历史学家蔡东藩在《明史演义》中写的那样:“自古权阉,莫甚于魏贼;自古乳媪,亦莫甚于客氏……魏阉虽未篡国,实足亡国,百世而下,犹播腥闻,不特为有明罪人已也。”

然而,这个后来一度权倾一时的“九千岁”,与先前的专权宦官相比,显然算不上个人物。要想在宫中飞黄腾达,识文断字、富有心机和野心勃勃是必不可少的三个条件,而在娶妻生女之后,“与群恶少博,不胜,为所苦,恚而自宫”的魏忠贤,不具备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从学识上来说,他没上过一天学,即便在入宫之后仍然是目不识丁;从心机上来说,热情豪爽的他,在与那些奸猾太临的相处过程中获得的评价竟是一个“憨”字;从野心上来说,他之所以冒着生命危险在成年之后自宫,只不过是希望能丰衣足食,令妻女衣食无忧而已。

但正是由于没有学识、心机和野心,他才会心甘情愿地守在曾经颇不受宠的朱由校及其母亲身边,才能在朱由校登上帝位之后,成为熹宗最信赖的代言人。毕竟完全痴迷于工艺世界的朱由校,需要一个“守门人”,以阻挡那些乏味可怕的政治与俗事。对朱由校溺爱有加的魏忠贤,自然而然地就担负起了“守门”的工作。

《明通鉴》载:“上(朱由校)性好盖房屋,自操斧锯凿削,……当其斤斫刀削,解衣盘薄,非素昵近者不得亲视。王体乾(司礼临太监,魏忠贤的忠实助手)等每闻其经营鄙事时,即从旁传奏文书,奏听毕,(皇帝)即曰:‘你们用心行去,我知道了。’所以太阿下移,魏忠贤辈操纵如意。”

魏忠贤无心插柳间,一跃成为了整个朝堂真正的主宰。然而,更出乎意料的是,他竟成为了熹宗一朝个人崇拜的对象,最为突出的表现便是朝廷内外众多的官僚掀起为魏忠贤建造生祠的活动。祠,原本是祭祀死去的祖先或先贤的宗庙,为活着的人建造的祠堂,称为“生祠”,是那个专制时代畸形心理的产物,以满足祭者和被祭者各自的政治功利目的。

除此之外,塑立金身、义子成群、称号“九千岁”…… 无不是大明王朝的病态表征。正如《明史》所言:“明代阉宦之祸酷矣,然非诸党人附丽之,羽翼之,张其势而助之攻,虐焰不若是其烈也。”崇祯帝也曾叹息说:“忠贤不过一人耳,外廷诸臣附之,遂至于此,其罪何可胜诛!”

当代历史学家樊树志在《读史明世》中这样说:“中国历史上宦官专政屡见不鲜,然而晚明史上的‘阉党专政’有着十分独特的地方,那就是大大小小的官员们演出了一幕幕魏忠贤个人崇拜的丑剧。”就连边防大将袁崇焕在形势的逼迫下,也不得不从众跟风,向魏忠贤低头,可见,此时的大明朝堂已真的如李淳风和袁天罡预言的那样:“忠臣贤士尽沉沦,天启其衷乱更纷”了。

幸而,无论世道多么黑暗,总有奋起之人振臂呐喊,此时与阉党死命抗争的便是东林书院的代表人物,即明朝党争中不可不提的东林党。东林党人在腐朽的大明针砭时政,颇得民心,给乌烟瘴气的王朝带来了一缕清风。天启初年扶植熹宗即位有功的东林党人,曾从在野的清流成为过主持朝政的主要力量,然而,他们没有尽快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国方案,又对阉党缺乏警惕,以“笼络群阉”的一步之错功亏一篑。另外,他们对党同伐异的过分关注,无疑也是错失挽救大明的又一重要原因。梁启超说过:“明末的党争,就好像两群冬烘先生打架,打到明朝亡了,便一起拉倒。”此话不无道理。

不可否认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一书中说:“魏忠贤当权仅仅七年,但已经足够把明王朝的根基全部挖空。”然而,大明王朝的绝境并非单纯的“八千女鬼(即魏)乱朝纲”而致,也非 “一男一女,斯送人国”而致,那些“雄姿英发的伟丈夫”——东林党人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毕竟,魏忠贤只是朱由校的一个“守门人”,当初之所以选择他,目的显然不是为了“保社稷”。《正说明朝十六帝》中提到:“明代的太监,无论如何专权对于皇帝本人,却总是无条件地服从。相比较汉唐时代的宦官动辄杀死皇帝,这种专权充其量也只能说是滥用了皇帝的授权而已。”手握宦官生杀大权的皇帝,才是将大明王朝逼入死角的罪魁祸首。

常识纪:

东林党

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被革职还乡的顾宪成在常州知府欧阳东凤、无锡知县林宰的资助下,修复宋代杨时讲学的东林书院,与高攀龙、钱一本等人,讲学其中,“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朝士慕其风者,多遥相应和。这种政治性讲学活动,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三吴士绅”、在朝在野的各种政治代表人物、东南城市势力、某些地方实力派等,一时都聚集在以东林书院为中心的东林派周围,时人称之为“东林党”。

同类推荐
  • 明清时期的进退定律

    明清时期的进退定律

    如何在风云变幻的政坛存身?爱情、亲情、仕途,古人如何抉择?少年皇帝,是勇夺皇权还是沦为傀儡?《三千年来谁著史:明清时期的进退定律》带你回到帝国最后的时刻,看古人的官场进退,权利得失!
  • 清史译丛(第四辑)

    清史译丛(第四辑)

    清史研究的中心在中国,优秀的清史专著,应该出自中国历史学家之手,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这也不排斥了解和有选择地汲取外国学者研究中的积极成果,及时地介绍和评析海外清史研究的学术思潮、前沿问题、热点问题和重要成果,加强海内外清史研究学者的交流。
  • 高平之战(高平作家丛书)

    高平之战(高平作家丛书)

    大唐末年,官吏普遍腐败。他们不思朝政,靠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贿赂上司,得到提拔重用后再变本加厉欺压百姓,从而导致了公元877年的黄巢起义。各地农民揭竿而起,战火迅速燃烧了全国十几个省,动摇了唐王朝的根基。
  • 掌上帝国之三国鼎立

    掌上帝国之三国鼎立

    风云变幻时,更需耳听其音,脑思其意,但着小人道,必死无疑。三国的故事恐怕是中国人民最熟悉的一段历史故事了,原因自然是罗贯中老先生出版的发行量无与伦比的巨作《三国演义》。不过《三国演义》这部书,归根到底还是七分真三分假,有一些人物被演绎过了,有一些事件被夸大过了,现在咱们来还原他的本来面目!
  • 鬼王的七夜绝宠妃

    鬼王的七夜绝宠妃

    史上最诡异的穿越,莫过于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华丽的棺材里。不仅如此,身旁还躺着一个“死人”。   史上最狗血的相遇,莫过于稀里糊涂的在棺材里失身。不仅如此,那死了七天的鬼王夫君神奇的活了过来,从此将她宠上天。   只是历经七夜绝宠后,原来,这一切不过是一场天大的阴谋。她失了身,被剜了心,从此万劫不复。
热门推荐
  • 吕雉:后宫天下

    吕雉:后宫天下

    我原本只是项羽身边一个侍妾,对于项羽,我投入全身心的爱意。直到一个名叫虞姬的女人的出现,改变了一切,甚至改变了我的一生。一个无名无分的侍妾如何一步一步攀上权欲的高峰,在后宫中摇曳生姿最后坐上汉朝第一太后的位置……(不予正史,不符野史,纯属虚构)QQ群:56879695
  • 凡间的毒药:嬴政的女人

    凡间的毒药:嬴政的女人

    迷离是一只未得道的狐狸精,却爱上一个冷漠无情,又心有所属的男人,他说,“我的温柔,只会对待一人,那便是阿房,我的爱也只会对待一人,那也是阿房,而你迷离,什么都不是。”清楚他所爱的迷离,丝毫不计较付出……当赢政与迷离相爱时,可恨的王母娘娘竟然将迷离送往千年后,并惩罚她一辈子得不到所爱人的真心,身处千年后的迷离,该怎样面对生活种种痛苦与磨难……
  • 花凤戏修罗

    花凤戏修罗

    原名<恶女硬上轿>不以风骚惊天下,就以淫荡动世人这是她放浪形骸的行事标准,也是她的至理明言谁让她生来就是尊贵的皇姑婆受尽万千宠爱,特权一堆宫内,调戏美貌妃子、待嫁公主、俊俏皇子人人闻而丧之宫外,浪荡青楼倚卧美人膝是众家美女姐妹都爱的风流俊俏公子苏十三少某一天路上偶遇一美男――惊艳当下扬州将之掳来做驸马哪知他人前温文尔雅,好欺负得很人后却是富可敌国拥有神秘势力的北方修罗推荐好友茶茶JOJO的(我们离婚吧)很好看哦,各位亲亲要去瞧一瞧才行.......嘿嘿
  • 花香引蜂来

    花香引蜂来

    无意卷入一场仇恨纷争的世界,成就一段凤与凰的爱恋步步为营争天下,等到歌舞升平,我已青灯古刹,你曾经的诺言,何时才能兑现?(慢热文,完美结局。作者群号:104264237)[另推荐穿越文:何方妖孽之王爷:妃诚勿扰],【皇上万福:极宠仙妃】新书,请多支持他是弑君的刺客,是朝廷的重臣,也曾是所向披靡的将军,妖孽孤傲,深不可测,却只为她动情。“谭香,若能将你留在身边,不择手段又何妨?”他以情为枷锁,爱为镣铐,缚住她的一生。她是地主家小姐,救了他却做了他的贴身丫鬟,还要陪他一起打天下。一朝穿越,命中注定。花自飘香,何引蜂来。寂寞梧桐,凤凰栖息。两情绻缱,情系姻缘。
  • 父亲的墓志铭(原创经典作品)

    父亲的墓志铭(原创经典作品)

    善读精品美文,拾取久违的感动;体悟百味人生,感受成长的快乐。阅读其间,时而在惊险悬疑的案件中悚然而惊,时而为体察入微的真情潸然泪下,时而又涌动着想针砭时弊的激情……掩卷而思,人性的美丑,世事的善恶,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鬼才帝后,皇帝靠边站

    鬼才帝后,皇帝靠边站

    这是一部苦逼皇帝奴隶翻身的奋斗史;这是一个鬼才帝后搅乱后宫的养成史;新婚之夜某女穿越而来,于是某皇帝的苦逼生活就此开始。证据一:“月月,那个蓝色官服的帅哥是谁?!”“皇嫂,不许打他的主意,那是我看上的。听说要和左相的千金成亲。我要抢亲!”“那个紫纱衣的美男是谁啊?这么远看都能看出来他的绝代风华。”“百里王朝最年轻的右相,长的是绝代风华,实则阴险狡诈精明的很,小狐狸一只。连左相那个老家伙都拿他没办法。嘿嘿嘿,皇嫂。打个商量呗。”“那那个黑衣服的是谁啊,丫的帅的掉渣,靠,这里是不是专产帅哥啊,一个比一个销魂。。。”“皇嫂!做人不可以这么无耻,你已经是有夫君的人了,还在这里对夫君的下属指指点点心存不轨,要是皇兄知道的话你会死的很难看。所以皇嫂,你要是帮我抢亲的话,我就把右相展风华剥光了送到你床上去!这个交易怎么样?”“记得把展风华洗白白。”于是,前朝乱了。
  • 责任胜于能力

    责任胜于能力

    本书是一本体现完美职业态度的培训经典!强调责任不意味着可以忽视能力,空有忠诚与责任,但是缺乏专业知识与业务能力,同样不能给企业创造价值,反而会成为企业的包袱与累赘。换言之,一个员工的责任感只有在自身能力的展示中才会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本书站在员工的立场,着重从什么是责任、责任与能力的关系、忠诚、细节、方法、绩效等多个方面展开论述,全面揭示了“责任胜于能力”这一重要工作理念。
  • 沙陀三王朝

    沙陀三王朝

    中史称“沙陀三王朝”的后唐、后晋、后汉,都是由沙陀人建立的政权。沙陀人以战略要地山西为根据地,在唐末五代的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演绎了三个王朝的兴衰,不能不让人惊叹。
  • 智商潜能激发(婴幼儿0-1岁)

    智商潜能激发(婴幼儿0-1岁)

    本书介绍了0~1岁婴儿智商和潜能开发的方法,包括:婴儿智能开发、胎教影响胎儿智能、充足的营养培育婴儿智能、婴儿智力潜能开发游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