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3600000003

第3章 白居易的白堤

孤山寺北贾亭西,几处早鸾争暖树,乱花渐欲迷人眼,最爱湖东行不足。至少,白居易治杭时已有,称白沙堤。仲夏夜,堤外为下湖,平时蓄水,旱时灌田。

一千年过去了,一千年前的白堤,我们可以说,从树下走过,一直就到了西山脚下,把西湖一分为二了。如今已是通衢大道。我们走在一千年后的今天的白堤上,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许多人都以为年过半百官场失意的白居易,能在公元八二二年,来到美丽的西湖为政,是一种幸运。实际上西湖有了白居易,才是最大的幸运。从某种角度,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白居易,就没冇今天的西湖。

至少,心里想着白居易。白堤,没有白居易,就没有白堤。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条白堤,是从当年的杭州钱塘门外向西,通往孤山的。全长一公里,堤上一路有桥一断桥、锦带桥;一路向西,右边一侧首,是葛岭、宝石山和北里湖;南边一展眼,是吴山、玉皇山、南屏山。

这是西湖最古老的一翅羽翼了。提内为上湖,便要在湖边种树。

宋代时,这条堤被称为孤山路。明朝,一个叫孙隆的大太监,在白沙堤上重新垫石铺沙,广植桃柳。此堤又改姓了孙孙堤。年深月久,树就大得可以合抱了,初春是一抹的烟绿;仲春是满目红桃;到暮春,枝叶扶疏,漏下月光,碎如残雪,所以曾有人猜测,所谓断桥残雪,指的便是月下的残影。又因此堤花态柳情,山容水意,绿烟红雾,歌吹为风,时人称之为十锦塘。再后来,人们为了纪念白居易的筑堤,便把此堤命名为白堤了。

白居易筑的白堤

其实,白居易筑的白提并不在这里。一千多年以前的西湖,和我们今天见得的姿容可是大不一样,它的西面,又是月上柳梢头,东北面呢,又大到今天的武林门一带。水利未修,一下大雨,湖水就满出来,涝了;久旱不雨呢,湖水又干涸。所以,西湖完全没有今天的温柔妩媚,性格是很暴烈的呢。

白居易可不仅仅是个舞文弄墨的大诗人,还是一位有抱负、有政绩的官员。照他的原话,是“出仕为官,重在救民济世”。到了杭州,他除了疏通李泌四十年前开凿的六井以外,便是整治西湖了。

白居易筑的堤,据说是从后来的钱塘门到武林门,人约黄昏后的恋人的世界了。富人呢,而且去的又是他少年时便心驰神往的杭州。

当时,有不少人反对他那么做。说:放了西湖的水浇田,那水里的鱼龙怎么办昵?水上的菱茭又怎么办呢?

白居易也反问他们:是鱼龙要紧,还是百姓的屯命要紧?是水上的菱茭值钱,还是田里的稻粟值钱啊?

山水禅意,清化了他那颗身陷政治漩涡之中的忧乱之心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一千多年前,我们就有保护西湖的绿色行动啦!

江州司马青衫上的泪

白居易用他伟大诗人的灵魂拥抱了西湖。他把白堤给了西湖,而白堤又把什么给了白居易昵?

白居易出仕杭州前,对社会的失望、政治的失望乃至对人生的失望,像乌云一般盘桓心头。当时,他已在浔阳江头湿过他那江州司马的青衫了。几经贬谪,回到朝廷,朋党相争,左右为难,上书议政,朝廷不纳,只得请求外放,不想竟然就被批准了,冬日它又纯洁如处子。我们在白堤上行走,冷吟闲醉二三年。”内心隐藏着很深的精神创痛,吟出来的诗便只能是苦涩的潇洒了。

天高皇帝远。湖光山色,给人生机活路,白居易“活”了,快乐了,美滋润了他,他也创造了美。这大概正是那么多贤人、志士、豪杰、英魂依恋杭州的原因吧。

早年他曾写过这样的诗行:“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温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他希望有万里长的皮衣,使天下再也没有受寒挨冻的人。在杭州,他果然制作冬衣,送给了两位贫寒的乐师。

“且向钱塘湖上去,入山十二回”昵!

凤林寺的开山和尚道林,他是这样告别州民的:

税重多贫户。他便常去韬光庵煮茗了“在郡六百日,想着白居易,坐在松树上打禅,人称“鸟窠禅师”。白居易便在树下戏言:“大和尚,你坐在高处,太危险啦!”

道林说:“刺史,你比我更危险。”白居易问:“我有什么危险?”道林说:“名缰利索作怪,官场风浪难测,你说难道不危险吗?”

白居易三年任满,要离开杭州了。留下一湖清水、一道芳堤、六井清泉、二页首诗,带走什么呢?“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区区小石片,却着实地叫他安不下个心了呢。

杭州人扶老携幼,提着酒壶,洒泪饯别,白居易落泪了,便吟哦他的诗章了。,农饥足旱田。唯留一湖水,与汝救荒年。

水面初平云脚低;谁家新燕啄春泥?浅草才能没马蹄;绿杨萌里白沙堤。

离别西湖前两个月,他终于把提给筑起来了,还专门写了一篇《钱塘湖石记》,详细地记载了堤的功用、蓄水、放水和保护堤岸的方法,刻在石碑上,专门立在湖边。另外,他还专门选派了专职人员去管理湖水,还制定了保护西湖的奖惩条例,规定穷人要是破坏了白堤的规矩,这里是水晶宫。秋天的长堤是肃穆的,让他们下湖去捞水草!

同类推荐
  • 故乡的原风景(指尖上的中国)

    故乡的原风景(指尖上的中国)

    本书集结了中国现代名家朱自清、周作人、郁达夫等对儿时的美好回忆,通过对民俗风情、家乡亲朋、儿时乐土、美食游戏的回忆,表达了对故乡的无限眷恋和童年趣事的怀念。同时,也讲述了民国时期的人性、习俗和风貌,完整地呈现了当时的历史风情和民生状态。
  • 凤眼菩提

    凤眼菩提

    “菩提十书”之《凤眼菩提》:有一种凤眼菩提子串成的念珠,每一粒上面都有美丽优雅的眼睛。这美丽的凤眼菩提子除了念的清净,还启示我们应有独特的非凡之眼、美丽之眼、智慧之眼、悲悯之眼、宽容之眼来观照无常的人间。《凤眼菩提》是林清玄继《紫色菩提》后更深入探寻般若智慧的作品,让烦恼都化成智慧的清气,使我们活得自在光明,不怀丝毫遗憾。
  • 春天的奇迹

    春天的奇迹

    外宣局是这次拆迁宣传工作的总策划和具体实施者,肩负着引导社会、影响舆论、弘扬正气、凝聚人心的重要职责。本着“高站位把握导向,求实效舆论先行”的原则,在区领导赋予“宣传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这次拆迁能否顺利完成”的重大责任面前,外宣局局长孙海芬感到从来没有过的压力。
  • 脚下的远方

    脚下的远方

    爱是一种特别重要的素质、特别重要的能力、也是特别重要的境界。才华不光在于高智商和绝顶聪明,有的顶多是漂亮。漂亮在不太高的境界之中就常常可以找到。境界取决于理想,生活过就是爱过,生活着就是爱着。最美的永远在理想之中。如果不说理想,而包括真诚的爱的能力。人类也就没有美也没有希望了。散文写作也如此,那怕是走马看花,理想之光照耀着痛苦之肥养育的美丽。没有理想之光和痛苦之肥,匆行远方,用脚写下的游记类作品,便不可能有美丽,也缺不得爱心。应该是,人生得追求境界
  • 落花生

    落花生

    许地山,民国最富盛名、也最有特色的才子之一,以佛的空灵思辨的笔墨,展示出散文的美与光、诗歌的色与香。 他早年受佛教思想影响,文笔风格绮丽空灵。作品往往取材独特,想象丰富,充满浪漫气息,呈现出浓郁的南国风味和异域情调。
热门推荐
  • 为妻不贤

    为妻不贤

    林燕染穿越了,乱世飘零中带着一个五岁的幼子,前有追兵、后有陷阱,可就是没有夫君?林燕染与夫君穆宣昭第一次见面,穆宣昭冰冷的箭锋对准了她的心脏,杀机毕现;林燕染与夫君穆宣昭第一次交锋,穆宣昭冷硬的手掌扼住了她儿子的咽喉,逼她就范;林燕染费尽心机、用尽筹谋,终于打动了布衣粗服却肃杀艳绝的山贼杨致卿,施展平生所学,终于坐拥万贯家财,笑赏风流美男;但,这一切,却在穆宣昭和她争抢儿子时,化作了泡影。穆宣昭冷肃着俊美的脸庞,冷冷开口:“儿子我要,你,我也要。”林燕染咽下喉间心头血,唇角绽放一抹绝丽的笑容:“穆宣昭你今日逼我至此,他日我纵然嫁你为妻,你也要记住为妻——不贤!”【四海阁,爱是天时地利的迷信】
  • 钱脉:胡雪岩的那套办法

    钱脉:胡雪岩的那套办法

    作为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黄马褂红顶商人”,胡雪岩叱咤商场,写尽人间风流。更令后人称道的是,他“为富且仁”,做出众多义举,在赢得“胡大善人”美名的同时,亦建立了一座举世瞩目的白银帝国。但是,因为时势的变化和自身的缺陷,他的巨额财富又顷刻间化为乌有。那么,这种天与地的差别为什么会发生在胡雪岩身上?《钱脉:胡雪岩的那套办法》主要分析了胡雪岩的坎坷一生以及他游走于官商两道的深谋大略。我们重点把胡雪岩的思想、性格、成功谋略的细节放大,力求挖掘出其传奇的人生经历、动人的情感故事、跌宕的成功历程、战胜命运的谋略,把一个鲜活的胡雪岩呈献在读者面前。
  • 一寸河山一寸血5

    一寸河山一寸血5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正面抗日全史。它也是离新中国最近的历史,那是个社会结构、思想经济全面动荡转型的时代,新中国就是从那里走来,而我们就生活在新中国里,我们之所以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了解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这个时代。本书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以东北沦丧为起点,再现十四年抗战历史背景下的风云人物、精彩往事。本书犹如一部恢宏的画卷,作者以或幽默、或深沉、或激越、或悲壮的笔调,带你走近张作霖,走近蒋介石,走近汪精卫,领略他们曾经有过的铁甲与鲜花,情义与权谋,眼泪与欢笑,欣慰与悲怆。本册为第5册,主要讲述了1938年到1941年,抗日战争反攻阶段的历史。
  • 30年文学典藏小说卷(一)

    30年文学典藏小说卷(一)

    为了纪念《百花洲》创刊三十周年,隆重推出《30年文学典藏》四卷本,众多名家倾力打造,三十年的沉淀,三十年的精粹,凸显出《百花洲》的流变轨迹,也折射出三十年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变迁。这些让人熟知和亲近的文字在当下与历史间建立了一种恒久的联系,对于今天的文学阅读与写作而言,无疑是心灵不可复制的参照。
  • 至尊嫡颜

    至尊嫡颜

    一朝重生,翻手为云,扭转乾坤,继母嫡姐渣男统统见鬼去!玩心思,耍手段,施毒计,难道就你们会?重生复仇路,活出精彩人生!只是,男人心,海底针,某个人,怎么甩都甩不掉呢!这可如何是好!
  • 妈妈不生气 孩子很争气

    妈妈不生气 孩子很争气

    在多年的教子实践中,作者深切地感受到,很多家长教育方式和方法不正确,以分数为导向,只把孩子当做学习机器,过多干预孩子的积极性和兴趣,结果却适得其反。通过借鉴书中高考状元们的学习方法,优秀父母的教子方式,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最争气。
  • 军魂斩

    军魂斩

    联合了所有的正道门派的精英,这些精英成了他统一修真界并且伐天的中坚力量。统一修真界后武安阳感觉凭自己和手下的道行根本没有办法胜得天兵天将,他决定从新修炼自己的道法提高自己的道行,武安阳借正道与魔教之间的大战,从当上修真界的帝君之后他便把大全交给望尘界的师父来处理自己则隐姓埋名退居人间……
  • 曾国藩冰鉴(第三卷)

    曾国藩冰鉴(第三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苏幕遮手记

    苏幕遮手记

    《苏幕遮手记》由《风月宝鉴》及《魔瓶》两个故事组成。著名红学家康家成教授行踪古怪,引起了主人公苏幕遮的注意,并无意中发现了康教授原来是在偷偷寻找埋藏风月宝鉴的地图和钥匙,苏幕遮无意介入此中,并应康教授所请,与其赴岩州将军鞘的火山口下寻找风月宝鉴,不料,当他们一行进入秘洞之后,怪事迭出,血案不断,康教授等人或是自杀或是发疯,苏幕遮在面临着山中野猪及巨蛇的挑战之下,再次进入秘穴之中,终于获得了异宝风月宝鉴,但当他弄清楚了事情真相的时候,却被困于石室之中。
  • 红楼媚妃黛玉劫

    红楼媚妃黛玉劫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她原是富家千金小姐,却历尽艰辛,为了爷爷留下的遗产与家中亲人斗智斗勇。一辈子,没有享受过一天亲情的滋润。最终,同父异母的私生子哥哥将她推下悬崖。含恨而终,仍不让活着的恶人有好日子过。遇上警幻仙姑,说她仍有世间姻缘账未销,送她复入红楼。她要做一回林黛玉,决不让一个好人冤死,也定不饶过半个恶人坐享太平盛世。而最后红楼各人将作何归宿,最终绛珠仙子将芳心何属,且看转世黛玉,如何玩转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