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3600000029

第29章 茶之旅

可以清心处

都说杭州西湖的茶是品的,其实,它也是游的。只是杭城游线,北达灵隐寺,南至六和塔,天下人皆晓。唯独那茶之旅,一路寻寻觅觅,若隐若现,草木之胜,总在宠辱皆忘有无随意之间,需得用心才是。

世界之最的茶坊茶铺

茶之旅,不从足行起,偏于坐茶室始,也是有一番来历的。南宋之时,杭州城的大街小巷,便四时卖奇茶异汤了。逢初一或十五,人若遇到吉凶二事,就要给邻里点茶送汤。清河坊有个叫蒋检阅的,茶肆开得最为有名。正月十五日,茶肆里点上了月色的大泡灯,光辉满屋,人来人往的,都看得目不睱给。

到了明代,市井中茶馆,可以说是星罗棋布了。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提到过的那个马二先生,上了吴山不禁赞叹:“喝!这一条街,单是卖茶的,就有三十多处。”杭州,真是个世界之最的茶坊荼铺之地啊。前人有诗曰:“一市秋茶说岳王。”说的便是这天、地、人的绝妙结合吧。

沿袭至今,坐西湖茶室,依旧是杭州一重要习俗景观。故游人来杭,切勿将杭州茶室仅当作渴时饮、累时歇、聚时会的游客集散地。杭州山水人文景观密集,游人来去匆匆,疲于奔命,这是笨游。要识山水真性情,不妨选一茶室,凝神半日,湖光山色,自然沁脾。

你若三月访杭,春城无处不飞花,你可去“花港观鱼”品茗。此时蔷薇、牡丹、玉兰、山茶此长彼消,争相夺艳,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

你若夏至,又可去植物阔沐森林浴,一架吊床-杯香茶,蝉噪林静,人面皆绿。

你若秋来,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妨去满觉垅。白日人闹,夜憩最佳。细细微微,听那满树桂花雨直下杯中,绿是绿,黄是黄,尽为禅意。

你若冬游,日暮乡关,烟波湖上,且上望湖楼,大红灯笼高高挂。若一夜北风紧,断桥正可残雪。此时虽天寒地冻,热茶一杯在握,离愁别绪,一并消矣。

你若热闹,夏夜到镜湖厅,有流行音乐卡拉OK;你若幽静,拾阶上烟霞洞,与服务员两两相坐,此时无声胜有声;你若闻莺,人柳浪茶室,一树鸟鸣,啼声婉转,绿杨村里悠扬;你若恋水,一定要去虎跑,虎跑水龙井茶,人称西湖双绝;你若望月供茶,自然是平湖秋月;你若爱莲沁茗,少不得曲院风荷;你若慕鱼,有玉泉茶室设栏围坐;你若人道,葛岭抱朴道院茶室自可静心;你若老夫老妻,去梅妻鹤子的孤山,也清静也方便;你若俊男倩女,二十七路车到底上龙井,那里人又少,茶又正宗,最好谈恋爱;你若从未来过杭州,不妨小舟一叶,船上品茶,山光水色,尽收眼底。阿庆嫂有名言曰:“这茶喝到这会儿才喝出味儿来了。”可见喝茶需要时间。三杯过后,再走不迟。此时风情,或可解得一二?

茶路行

茶路实际上是没有的,但寻的人多了,茶路也就显现出来了。我们不妨以当年许仙与白娘子初次相遇的昭庆寺为起点。望湖楼为第一站可望湖,且目睹断桥,也可遥想当年人神的爱情悲剧。下楼上山,小径一条,直通保俶塔。塔下有室,室内有茶。从山头横过,-路逶迤,便到了抱朴子葛洪炼丹处。抱朴茶室有道士上茶,隔壁便是李慧娘闹鬼的红梅阁,如今人间正道,鬼仙相安无事,这里倒是个品茶的好去处。下,经贾似道半闲堂遗址,至北山路。前行数里,到镜湖厅。镜湖厅喝茶,最妙在那架大紫藤,春暮时分,紫藤累累,风吹枝叶动,疑是玉人来。又有大樟树一株,湖上暖风,树下落叶,纷纷扬扬,此为伤春。再前行,左曲院,右玉泉,直至洪春桥“茶人之家”,世界上最大的石茶壶就在那院中。

自茶人之家,折入龙井路。两旁茶园逐渐显露,茶农耕作,姑娘采茶。阳春,你看着新芽今日爆绽,明日舒展。深秋,龙井一路,银杏树金黄,衬着满坡茶园,如凝固的浓绿瀑布。盛夏,南高峰一带风烟变幻,白云苍狗。严冬,又有溪畔芦花在阳光下闪着透明光泽,拔一蓬回家插人瓶中,几年也不凋落。这条龙井路,实在是不亚于南路北路的风景线。路好车少人马稀,你可骑车,也可步行,山荫道上,应接不睱。近年考证,被军阀所害的申报主编史量才也葬此山中,康有为先生的人天庐也在此间丁家山中,水竹居刘庄紧挨其旁。

再正路前行,便是当年林彪的“五七一”工程,现在的浙江宾馆,早就对外开放,任人参观。宾馆对面早先曾是一大片葡萄园。葡萄熟了的时候,游人自可入内采摘,出门论斤称买。葡萄园旁边,白墙红瓦、错落有致的庭院式建筑群,已非茅舍,也非竹篱,这就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中国茶叶专题博物馆了。

因我在此馆中工作过,参与了该馆的筹建、开馆的过程,情感自不一般罾那年老作家汪曾祺先生自京来,想到他是作《沙家滨》的,有那脍炙人口的春来茶馆老板娘阿庆嫂的唱词: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便带了他们去那里。回来时,汪老先生对我说:茶好,你们这个博物馆好。我听了心里高兴,陶醉茶中了。

茶博馆,坐落在杭州西郊双峰村,有茶史、茶事、茶萃、茶具、茶俗五个厅,又有各种风味茶室数座,一九九一年四月正式对外开放,一直就是元首级人物来杭州光顾的地方,如今却又成了杭人度假的热点去处了。

从茶博馆出,车路渐人山中,林深茂密,树影绰约,大有吴冠中所画之袅娜的南方之树的风格。然后,过辛亥义士墓,上风篁岭,便到了龙井茶室。我在《龙井问茶》一文中专门讲了龙井是个值得细游之处。

从风篁岭下到落晖坞,倒是有两路可走。或沿当年辨才翻山过来的路倒溯,走十里郎当岭,到“咫尺西天”,一路经上、中、下三天竺,再到灵隐寺。这里,恰是当年陆羽所说的茶叶“钱塘生天竺、灵隐二寺”的地方。然后到传说中骆宾王吟“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的韬光。韬光的那眼泉水,百姓以为仙水,取来泡茶是最好的。再往上到北高峰顶,杭州连绵茶山尽收眼底,此为一路。游这一线,要翻山,年轻人益。

另一路则沿九溪下,到落眸坞,观御茶室,再渡九溪十八涧。赏那高高下下树、丁厂冬冬泉。一路行来,茶林铺地,鸟儿在茶蓬中鸣叫。行至林海石亭,见一副对联,实在是绝:“小住为佳,且吃了赵州茶去;日归可缓,试同歌陌上花来。”

茶乡梅家坞

一路息息停停出了九溪。若尚有兴趣,切勿打道回府,可坐车去茶乡梅家坞。梅家坞在狮、云、龙、虎四号中属云栖,是产茶量最大的地方,也是一个大有旅游潜力可挖的景点。当年周恩来先生陪同外宾来这里五次,说明这里确实不凡。另外,中国茶叶研究所也坐落在此山中。漫山遍野的茶园与那些辛勤为华茶作贡献的科技人员,默默无闻地相守了几十年,这正是茶人的精神啊。我们再往梅家坞里走,又会发现两旁茶闶特别苍翠,空气中弥漫着特殊的茶香。当年音乐家周大风先生也来过这里,还写了名闻遐迩的《采茶舞曲》。你若冬天来这里,会看见家家门口堆着柴禾,挂着腊肉,浸着年糕。但等春来,各地的采茶姑娘进了山,找到各自的老主顾,身背茶篓,两手上下翻飞,就开始了采茶。同时,炒茶的工作也就开始了。

炒茶,也是一件具备了观赏价值的劳动,特别是龙井茶的炒制,有十大手法之多。许多人知道龙井茶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的四绝品格。这个形美,就是靠炒茶人一双厚茧的手创作出来的。

这一路的茶之神游,往往会使游人萌生买些龙井茶回去的念头。这个念头肯定是极好的,但要谨防假冒。林子大广什么样的鸟儿都有。本地人有心访茶,不妨随身带几只空的塑胶桶瓶,过龙井虎跑,汲点水回去烹煮泡茶。水为茶之母,用自来水泡荼,究竟不鲜。至于茶具,宜兴有紫砂,景德镇有白瓷,浙江则有龙泉青瓷。按照陆羽的说法,青瓷泡茶,方能映出茶的神色。这样一路跑下去,你又是茶又是水又是器壶,收获如此丰富,回去就再也忘不了了。

茶圣陆羽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为饮最益精行俭德之人。”在许多方面,茶代表了中国人的精神。茶之旅途上欣赏愉悦的过程,又是寓教于乐的过程。长此以往,日夜薰陶,这才叫绿色和平乡,潇洒走一回呢。

同类推荐
  • 在全世界的边缘呼唤爱

    在全世界的边缘呼唤爱

    本书讲述作者因为爱情、家庭等变故,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里的场景美轮美奂,醒来后,她决定去找寻梦中的地方,借以疗伤。她走遍欧洲,最后来到非洲,终于找到了自己梦中的地方!书中记载了她旅行期间的思考和感悟,以及对过去美好爱情的回忆。在非洲野性天然的美景中,她对人生、爱情都有了新的顿悟。全书文字优美,感情充沛,堪称一部关于爱与人生的逐梦之旅。
  • 半山一眸,世界真奇妙

    半山一眸,世界真奇妙

    进入这本书所描写的场景,这是一个需要静心的时代,可以让你静下来,远处的喧嚣和近在咫尺的焦躁与急迫,慢慢发现身边那些生活的美。已经让我们不能正常呼吸
  • 背包十年

    背包十年

    一段历经十年、终见彩虹的梦想旅程,一个以旅行为生的“狂徒”日记,一名网络时代成就的新文艺青年,一部梦想拥有者的青春读本,中国版的凯鲁雅克,中国版的《在路上》,让读者看到自己曾经的梦想。从借个背包出发,到频频甩掉八份工作上路,整整十年,小鹏没干过太正经的事儿,除了旅行——这是他人生中唯一严肃对待的事情。经纬之间,他用最节俭最自助最深入的旅行方式,将半个地球统统塞进了背包。背包十年,小鹏由最初的菜鸟背包客,变成为内首位职业旅行家。
  • 就这样,我去了海外生活

    就这样,我去了海外生活

    移民,从来只是手段,或者生活方式的一种。如何移民,如何在移民之后生存,并且是尽可能舒适地生存下去,才是最重要的问题。
  • 邂逅大师

    邂逅大师

    本书就是其中的一本,记录了著名报告文学作家贾鸿图近年来游历世界名胜之地,每每“邂逅”那些大师的经历。在人生中,在书业和读者中颇具影响的“文汇原创丛书”,与大师同行,你会像钢铁一样坚强,又推出新作,你会像大海一样坦荡,你会因像他们一样献身自己热爱的事业而永远幸福
热门推荐
  • 道尊

    道尊

    不知昏迷了多久,马真听耳中依稀听见一阵吱吱吱的叫声,慢慢醒转过来!醒转过来时,马真不敢相信的环顾着周边的环境!他穿越了!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帝皇帝后

    帝皇帝后

    皇帝:“夜了,皇后是不是该侍寝了“挑着眉看着床上的美人皇后;“侍寝可以,皇上废了这后宫,臣妾就如皇上所愿”然后打开屋门,示意他可以滚出去了皇帝:“灵儿,朕真的受不了了,朕好辛苦”皇后:“想好废了后宫?没想好就去找别人,外面有一堆女人正在等你”皇后:“你这卑鄙的小人,趁人之危”皇帝:“皇后,朕问过你愿不愿意啦,你没有拒绝”男人一脸无辜,心里早乐开了花。
  • 百事可乐

    百事可乐

    本书是作者老那的中篇小说集,收录了10余篇小说,内容为基层乡村普通百姓的艰难生活,以及基层海关小公务员的琐碎人生和官场日常工作的微妙关系。作者立足自己熟悉的生活,写出了底层人们生活的艰辛,对美好生活的渴求,现实人生的残酷和无奈,官场的载沉载浮……作者的构思巧妙,语言流畅,绘声绘色,很会讲故事,使作品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可读性。
  • 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

    这是抗日战争中足以令每一个中国人自豪的事件,也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对抗战做出的卓越贡献之一。《细节见证历史·抗日战争》之《百团大战》着重从中国抗战最艰难时期的大背景——1940年的中日对峙态势、国际局势特点和中国国内形势出发,来进一步凸显百团大战的意义。正面战场四次会战的失利,令中国民众抗日士气受挫;由于看到抗战胜利的可能性大增,蒋介石认为日本迟早必败而又动起反共的老念头……在这种形势下,百团大战打破了“囚笼”,鼓舞了士气,表达了决心,也击退了国民党的反共企图。百团大战就像一把剑,划破了日军的“囚笼”,也划破了笼罩在中国抗日军民头上的阴霾。
  • 金岗山麓的追忆

    金岗山麓的追忆

    经过一年多的征稿、搜集、访谈和整理,将文化部丹江“五七”干校部分文化名人的访谈等汇编成册。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前世今生爱相随

    前世今生爱相随

    【本故事纯属虚构】林青青同学意外坠马,竟然穿成了一朝废后,不就是一个皇后吗,她不稀罕!她要做一个混吃混喝的小米虫!她要活色生香地调戏美男!哦!NO!她不要和顺治玩亲亲!什么?他胆敢接乌云珠入宫!这还没完,他竟然和乌云珠夜夜狂欢!好你个顺治!我惹不起还躲不起吗?我穿回现代当明星去!呃!怎么顺治的影子总在她眼前晃呀晃,晃得她忧心忡忡......好吧!她当他已改过自新,在穿越之门开启的时刻重新穿越回去......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