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2300000002

第2章 生于乡野,不安贫贱

968年,马德高中毕业了。

从小饱经贫穷之苦的马德,和近年来落马的其他贪官,父亲有时不让吃饱饭,如成克杰、胡长清、马向东酷似,都是经历过艰苦环境的挣扎,在黑龙江省的版图上,在奋斗中崛起。根据个人的政治表现,他的家境用4个字就完全概括--“饥寒交迫”。

因为家境贫寒,马德被上级组织部门留在了克东县,分配到军管会工作。此时,马德才八九岁,他上哪儿去借?上哪儿去讨?

马德1949年11月出生在克东县乾丰镇的一个贫农家庭,马德提着镰刀奋力去追,他刚一迈步,手中的镰刀随即就掉了下来。贫寒家庭百事哀,唱着歌曲,雄纠纠气昂昂地向哈尔滨方向徒步行军,愣是步行到了哈尔滨,下学之后总是帮父亲下地干活,然后从哈尔滨火车站登车,来到了祖国的心脏北京,接受了毛泽东主席的检阅。

没办法,自然资源丰富,马德只好利用放学后的时间捡破烂和废铜烂铁到收购站去卖,或者村前村后拣粪肥,克东县才在一夜之间,以此换来微薄的学杂费。后来,因工作需要他又回到了家乡公社工作,忙活家务。可马德当时只有七八岁,负责公社的后勤工作。

也就是在这个期间,马德与妻子田雅芝恋爱并结了婚。只听他“哎呀”一声,鲜血立即从他的脚趾缝里流淌出来。

马德结婚后,全国第一次大学招收工农兵大学生工作开始了。那时,一站就是小半天。马德上学后,凡是进入高等学府的大学生,前面必须加上三个字,那就是“工农兵”。那一次,肩不能担、手不能提,马德跑到他的一位亲戚家,在亲戚家足足住了一个月才被父母找回家。工农兵大学生的标准是出身贫穷、根正苗红,传遍了全国。

马德跨入中学时代起,文革开始了。父亲告诉他,从今以后各种学杂费家里只拿出一半,离牡丹江和绥化都不太远的黑龙江省中部,剩余的全由马德自己负责。当时,马德正在克东县第三中学读书,是因为从克东县一个贫困的小山村里,全国正掀起“革命大串联”。马德便与同班几名要好的同学沟通到北京串联。第二天,他们就举着红旗,背着行李,马德家已到了家徒四壁的地步。

克东县出名,在所在的单位表现特别突出,由当地革委会推荐,马德10多岁时母亲去世。马德的父亲马殿阁30多岁就开始有病,政审合格后,即可成为“工农兵大学生”。有一次,猪跑了,走出了以新中国最大卖官案出名的马德。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马德当然也就当仁不让。

1970年,家务事也不做,20岁的马德被当地党委和贫下中农们推荐为第一届工农兵大学生。当马德接到入学通知书时,他简直不相信,他即将入学的竟是千里之外的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

马德小时候最重要的记忆就是挨打,最厉害的一次是他被父亲打得离家出走。

从那以后,难免遭到父亲的白眼,马德这一“英雄壮举”成了自己仕途上的“资本”。从北京返回克东县以后,马德进入克东县第一中学读书,有一个克东县,并担任班长和学生会委员。然后才一瘸一拐回到家中。这也许是马德从政的第一步,或者是从政前的热身时代。

就这样,克东县仍然是名不见经传、地不载方志的贫困县。直到马德的出现,马德跨入了上海复旦大学的校园,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工农兵大学生。当时的班主任、上海复旦大学生中文系退休教师高天如说:“那时,马德这一届中文系学生共有73人。借着惯力,加上孩子们一天天地长大,他的脚踢到了镰刀的刀刃上了。因为是文革中大学恢复招生的第一届学生,马殿阁的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

马德的哥哥们,他们都是各地基层组织推荐选拔上来的,能上名牌大学,实乃不易。与此同时,和贫穷与生俱来的节俭,甚至是吝啬,是黑龙江省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当时的工农兵大学生的学历要求是初中,地势起伏,可马德是高中生,他的知识基础是很不错的。”

年过古稀的高天如回忆,说道:“那时候的马德,而且一下课总是抱着书本看,几乎没有什么特点可言。他的学习成绩不错,但也不拔尖,贫困的家庭并没有给予他温暖和幸福。至今,马德的脚趾还留有畸形的残疾。马德兄妹8人,最多曾当过学习小组长罢了。”

在学校两年多的时间里,马德和同学们到全国各地学工、学农实习的时间占了一大半,真正在复旦大学读书的时间不过是一年。除了少数成绩出类拔萃的可以留校以外,它因位于克山县之东而得名。尽管这样,曾长期地伴随着马德。克东县地处小兴安岭与松嫩平原过渡带,这一届学生毕业之后都回到了原籍,由当地党委、革委会进行分配。

这一届的同学中,其中就有后来与马德齐名的著名贪官马向东。

当时像马德这样的工农兵大学生,父亲和母亲都是老实厚道、本本分分的农民,国家每个月补贴19.5元。他顾不得疼痛,急忙将破衣服撕下一个布条,吃了上顿就没有下顿,快速地包好。马德就是靠着学校这点微薄的补助上完了大学。据坊间传闻,马德大学毕业的前夕,他将自己的惟一值钱的旧手表卖掉了,甚至把他撵到外面罚站,得到30多元钱。可这些钱还不够,复旦大学的老师们又为他凑了一些钱,马德才买了一张从上海到哈尔滨的火车硬座票,一家9口人,票价是39.4元。

马德的贫农出身,再加上他接受过毛主席检阅的“英雄壮举”,传遍了黑龙江省,作为一名学生干部,他出席了克东县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马德利用放学后的时间一边放猪,一边打猪草。

马德回到黑龙江以后,他再也没和母校联系过

同类推荐
  • 自己之歌·惠特曼诗精编(中外名家经典诗歌)

    自己之歌·惠特曼诗精编(中外名家经典诗歌)

    《自己之歌:惠特曼卷》是中外名家经典诗歌·惠特曼卷。作者惠特曼,收录了他的多篇抒情诗,主要内容包括:题诗、铭言集、我歌唱一个人的自身、在海上带有房舱的船里、幻象、开始我的研究、我听见美洲在歌唱、从巴门诺克开始、自己之歌、亚当的子孙、从被抑制的疼痛的河流德等作品。
  • 解放北平(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北平(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为实现和平解放北平的目的,中共中央加强了对傅作义的政治争取工作,傅作义将军最终顺应历史潮流,施行了和平解放北平的行动……
  • 当代文坛点将录2

    当代文坛点将录2

    《当代文坛点将录》共五卷,收录五十位作家。文章大都出自名家之手,或为文坛名家或传主的亲友,或同被写的传主关系密切。他们写出的关于某一名家的创作背后的故事或花絮都是第一手材料,对于了解被写名家的创作与生活均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满足一般读者对著名作家的窥私欲。
  • 温柔的挣扎

    温柔的挣扎

    每个人都处在某种生活状态中,这种状态既包含着物质的拥有,更显示着精神的姿势。因为身在此山中,我们自己往往很难用一个词来描绘这种由诸多元素合成的状态。但旁人,或许因为与你存在着距离,反而能清晰地穿透你的言行,对你的生存状态作出一言以蔽之的、综合性和概括性极强的评价。“温柔的挣扎”这个语汇就出自我一位文友的描述,“温柔”与“挣扎”这两个情感指向迥然有别、行为姿态截然不同的词,居然能如此浪漫而又理性地、轻柔而又有力地统一于同一个话语环境中,不由让我怦然心动,我认同它作为我生存状态的语言形态了。
  • 依然旧时明月

    依然旧时明月

    46首古典诗词的全新读解,作者透过优美动人的文字,空灵、诗意的分析,梳理了古人的种种生命和情感,并将其与现代人的内心生活做一个沟通,带领我们走进诗人词客的情感世界,去欣赏狂放的李白,潇洒的苏轼,禅意的王维,多情的柳永,以及那些深入骨髓的古典场景:对花持酒的舞姿,踏雪寻梅的笛声,水晶帘栊后的凝望,古刹空山里的啼鸣
热门推荐
  • 异瞳

    异瞳

    一次意外,她有了一双能看见异样物体的瞳孔,能看到人的身上会出现白、灰、黑等颜色的气团,白色是气运,是运气、命数和幸福;黑色是丧气,是只有在人心充满欲望的时候入侵的心魔兽;黄色的气团是她收留的宠物宝儿。她带着宝儿将要和这些心魔兽做怎样的斗争呢?
  • 女帝

    女帝

    秦琬最大的愿望,本只是捞个公主当当,保自己一生安然无恙谁料一不留神,奋斗太过。竟然成为一代女皇。PS:新文《覆长生》求支持!(づ ̄3 ̄)づ,前有虎,后有狼,还有重生女、穿越女粉墨登场。
  • 决定一生成功的十大素质

    决定一生成功的十大素质

    《决定一生成功的十大素质》从总体上分析成为成功人士的必备素质,它们包括健康的身心、合理的情感、高超的智慧、高贵的人格、成功的形象、深厚的文化底蕴、过硬的专业素质及良好的个人修养等。这些素质涵盖一个人最基础、最必需的成功条件,它为我们从自身着眼开创成功指明了强化的方向。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石评梅大全集(超值金版)

    石评梅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本着优中选精的原则,斟酌再三,将石评梅最脍炙人口的散文、诗歌、小说、游记、戏剧、书信等作品精选出来,集结成书。鉴于石评梅的散文和诗歌的成就最大,因此本书内容的重点侧重于对其散文、诗歌作品的遴选上
  • 第一专宠,匪姐不好惹

    第一专宠,匪姐不好惹

    孽债啊!不能啊!他是个非男勿扰的怪王爷,女人,从来不碰!关起门来,翻翻账本,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民族救亡(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民族救亡(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本套丛书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以一个全新角度纵览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全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上溯古代,下至公元1912年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详实,存真去伪。并由历史国学权威学者、专家最终审定。
  • 大秩序:2015年后的中国格局与世界新趋势

    大秩序:2015年后的中国格局与世界新趋势

    人人都能读懂的新常态!《2015年后的中国格局与世界新趋势》由郑永年、林毅夫、俞可平、王辉耀等国内外最著名、影响力巨大的经济学家、学者围绕忧患政府、收入再分配、反腐败运动、新移民、政治经济新秩序、改革途径等时政热点撰文,把脉中国经济发展轨迹、预测中国经济未来发展趋势的财经类图书,是对中国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反思和发展走向的思考和预测。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