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叩问陌生
1981年岁末,中央军委决定在三〇四医院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创伤外科中心。这是中央军委适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的转变做出的重大决策。
盛志勇奉命调到三〇四医院任副院长兼任创伤外科中心主任。
这确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眼前的世界正显示出一种似乎大开始与大抉择的气象。
然时,这又是让一个人或一个群体乃至一个社会的良知良能面临挑战和机遇的寸代,一个需要存人承担历史性的苦役甚至承担牺牲的时代,一个需要把灵魂放在大平上或是祭坛上,义无返顾地去叩问陌生的时代……但是请相信,在这个历史与现实昏晓交割的寸期,一个让历史和现实还听不太懂的陌生故事,也许就是一首走进未来世界的史诗。
中央军委做出组建创伤外科中心的重大决策给盛志勇和他的同事们带来的不仅是喜悦、振奋和鼓舞,还有优虑、困惑与茫然:执行这个决策,就意味着他们将从此不再属于解放军总医院的序列,在一个陌生的“领地”重新打天下;就意味着在开辟一条陌生的路上继续去“摸着石头过河”,沟沟坎坎地跋涉,就意味着一切还要从头再来!
一个人的命运和一个群体的命运就这样紧紧地维系在这个决策上。
命运的陷落与突围就在此一举了!
这个决策出台之前,盛志勇问总后卫生部部长张汝光(后任总后勤部副合长)就组建创伤外科中心之事谈了两点建议:
一、创伤外科中心不能脱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若是脱离了军医进修学院,那么,创伤外科中心在学术研究上的地位就丧失了;而将创伤外科巾心与军医进修学院结合在一起,不仅在学术研究上可以进行系统的规范传授与探索,而且可以培养和造就创伤外科研究生,为我军创烧伤医学事业提供人才资源。
二、希望能将烧伤科“连人带枪”成建制地迁至二〇四医院组建创伤外科中心。即作为创伤外科中心的主打力量,同时也将成为三〇四医院一个崭新的富有特色的创烧伤外科门诊。
张汝光部长听罢沉默良久。
张汝光部长接着微微点头。
张汝光部长最后发出一声感慨:盛教授您真可谓用心良苦啊!
两点建议皆被采纳了。这才有新年伊始中央军委郑重颁布的关于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创伤外科中心的决定。很快,在三〇四医院大门前就挂出了一块新的牌子: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创伤外科中心而烧伤科毕竟是解放军总医院的一笔财富啊,眼看着就这么“连人带枪”搬走了,真是一千个舍不得,一万个舍不得呀!但是,不管有多么舍不得,摆出多少理由想挽留或不想走,却都要服从人局,服从中央军委的决定。
此时,盛志勇也被另一种“陌生”所困扰,感到“心里没底”:要不要当三〇四医院的副院长,这个“头衔”能不能接?
“我是搞临床的,从事专门研究的,说白了,就是专心致志为病人治病的,既没有行政经验,又不懂行政管理,要是整天忙于医院繁多的事务中,还怎么进行创伤外科研究?当时我心里很矛盾,这个副院长的职务究竟该不该接,我心里没底……”
为此,他征求了很多人的意见。大部分人的意见是:要当,必须当。
有一位老八路,也是抗美援朝的英模李兰丁劝他说:“你还是要当这个副院长,如果你不当这个副院长,你就进不了医院常委,而常委讨论决定的一些事情你根本不知道,也参加不进去,你没有这个权力呀!你光当个创伤外科中心主任,你讲什么话都没有用,好些事情很难办,也办不成。这个副院长你要当,当,一定要当!”
盛志勇接受了大家的意见,走马上任当了副院长。他的体会的确如此:有了副院长这个职务,办一些事情确实方便多了。
在与这位可爱可敬、和蔼可亲的院士不断接触中,你就会发现,他身上蕴藏着一种特立独行的质彩一一只有进入他的“领地”方能领略:他在创伤领域敢为人先的超前思维总是要产生一种波澜壮阔的效果,并且发生奇迹。
也有人曾对他种种陌生的研究设想产生疑问:你追求的那种至善至美的境界能够一一实现吗?他不好问答。
而当一个又一个罕见的病例,在他主持的“刀斧丛中”从死亡的谷底托上岸时,你会再一次感受到他心灵的飘荡与奔突一那是一个真实的所在,一种出类拔萃的思想的精灵在向你昭示:
“应该说,世界就是这样,你从事的任何科学研究也是这样:在对现状不满、突破和重建中获得进步。”
人类文明的进程,就是不断地走进科学。经过二十多年来的努力,创伤外科中心于1996年10月晋升为令军烧伤研究所。研究所的成立标志着我军对战伤、创伤及烧伤的探索和临床救治分别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收治的7000余例患者总治愈率为98%,近儿年来达到99.6%(欧美两个最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意大利治愈率为94.44%,美国为94.86%;烧伤面积90%,三度烧伤70%的治愈率从25%提高到50%(而美国只有36.5%);而且并发症发生率低。特别是烧伤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休克、肾衰、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国外的报道。
上述数字在同行们的眼里是极有分量的,那是用精湛的医术和高超的智慧建造的里程碑!
难怪美国烧伤学会秘书长Mc Manus教授在参观留言簿。
上写道:“三〇四医院烧伤治疗与研究堪称世界一流。”
我们不能不为之欣喜,不能不为之钦佩,不能不为之惊叹:盛志勇和他的弟子们操握回天之术的秘笈在哪里呢?
2.美国人的感叹
盛志勇说,还没等创伤外科中心的牌子挂起来,这个中心就开始紧张地运行了。那年4月底,“家当”刚搬到三〇四医院,5月初就从石景山送来6个烧伤病人,是煤气罐泄漏燃起大火,其中3人没等送到医院就死掉了,另外3人硬是从死亡谷里拉出来了……
其实,在烧伤科向三〇四医院搬迁的同时,还要小心翼翼地转运一位危重烧伤患者。那是前不久,航天工业部总机房意外起火,6名女活务员被严重烧伤,在紧急送往海军总医院抢救途中,已有5人死亡,剩下的一个也12生命垂危,只有微弱的心跳证明她还活着。
海军总医院紧急向解放军总医院烧伤科求援。盛志勇即刻派郭振荣等前去急救。
这位青年女工叫孙波,她被无情的大火烧得儿乎体无完肤,全身焦黑犹如木炭,烧伤面积95%,其中三度烧伤达90%,并伴有重度呼吸道烧伤。一一眼前的现实竟是如此的残酷,一场火灾之功把这位青舂妙龄、对爱情对人生充满憧憬的姑娘推到了死亡的边缘。
郭振荣诊断了她的伤势后说:送她到三〇四吧。
于是,一场与死神争夺这位青年女性生命的搏斗开始了。一架16毫米的电影摄像机跟踪记录了这个全军首例治疗危重烧伤患者的完整过程--
盛志勇与手下的几位强将在对她因危重烧伤引起的并发症进行了精心治疗之后,终于使她转危为安,保住了生命。
接着,先后为她做了8次植皮手术和整容手术,最长的一次植皮手术达8个多小时。植皮时要在巴掌大的异体皮上挖160到200个小孔,再把小米粒一般大小的自体皮相间植入孔内……
仅为她做头皮移植就达30多次,而愈合后竟奇迹般地长出了满头乌发!
为使孙波完全康复,烧伤科一直坚持了20年的追踪治疗……如今,孙波能与正常家庭妇女一样,用失去手指的双手包饺子、织毛衣、打乒乓球,过上了温馨幸福的生活,有一个聪明可爱的孩子。
--当记录这位青年女工救治、康复的资料片在中央电视台播放后,一封封祝贺、感谢的信寄给十分幸运的孙波,寄给三〇四医院。
当这个资料片在美国召开的国际烧伤会议上放映时,就有了本书开篇序章里写到的情景:一位美国教授看完影片十分激动,竟把介绍情况的中国学者、时任二〇四医院烧伤科主任的郭振荣教授抱起来转了三圏,热泪盈眶地说:烧伤面积如此之大,治愈恢复如此之好,这是发生在中国的人间奇迹!这样的患者,在美国只能放弃治疗。
笔者在采访盛志勇院士的得意门生、现任三〇四医院烧伤整形科主任、全军烧伤硏究所副所长兼临床部主任柴家科教授时,他对发生在身边的这一个又一个的“人间奇迹”,下的是这样一个“注脚”:
在盛老那种严谨治学、执着追求的至善至美精神的感召下和勉励中,我们的要求是,要把全部的精力和心血都倾注在抢救大面积重度烧伤病人的病理研究和临床治疗上,不仅仅限于是如何治好患者的伤痛,保住生命就完了,而且要使患者恢复体能,生活自理,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如果你只是救活他,他却成了残废人一这样活下来的人越多,留下的后遗症就越多,给家庭给社会造成的“包袱”就越大!这不就等于制造了一个一个遗憾甚至遗恨吗!所以,所谓奇迹,也就是把因烧伤致残的非正常人,尽最大可能地恢复成为正常人……
奇迹,就是这样诞生了!
奇迹,就是这样从他们手上一个一个地制造出来,释放出来!
奇迹,就是这样被他们视为平常!
不能不说,这样的奇迹,依然是世界的一个难题。事实是,盛志勇和他的问事他的弟子们不仅攻克了这个难题,而且在国内最先研制出适用于烧伤患者涂用的保健化妆油彩,解决了烧伤愈合后皮肤色素沉暗或脱色素的问题。比如他们发明的护膜膏、疤痕霜、肤净乳、康合营养粉蜜等多种药物化妆品,颇受患者的青睐。这些药物化妆品,能不断地为皮肤输送养分,同时对皮肤具有保湿作用,可增加皮肤的滋润性;能补充维持皮肤水分不对缺少的要素,防止黑色素沉积;能有效地淡化疤痕斑迹的生成,保持皮肤柔润、富有弹性。还有,他们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根据烧伤的不问时间、不同部位、不同年龄、不同心理状态等情况,总结出一套不同手法的体疗按摩规律。如结合温水浴疗法、器械疗法、加压疗法、注射疗法、牵引疗法等,达到无疤预防、有疤平治,促使功能康复的效果。
这一切,不仅仅是为患者寻回生命体的康复,更重要的是为患者缝补心灵的“碎片”,找回患者的尊严与自爱,以一个健康的人格面对大地上所有的人!
从此,一个个四肢疤痕、满目疮痍、挛缩畸形、长年病卧的患者,从他们的“手下”重新站立起来!
国内外烧伤专家评价说,这些研究成果“推动了学科的发展”,是对烧伤治疗的重大贡献。
3.来自空军的信函
一封来自空军政治部的信函在总后政治部、卫生部和总后首长那里批转传阅。很快,这封信函便发到三〇四医院。信函的内容如下:
总后勤部政治部:
今年8月18日,空军太原某军械仓库发生了雷击失火事故,17名干部战士被严重烧伤。总后三〇四医院领导和医护人员发扬白求恩同志全心全意为伤员服务的精神,全力以赴参加抢救,做了大量工作。事故发生的当晚,该院就派烧伤科郭振荣教授带领抢救医疗组赶到太原。下飞机后,他们顾不上吃饭、休息,立即检查每个伤员的伤势,研究提出了具体方案,承担了整个抢救工作技术指导的重任。他们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争分夺秒地为伤员做植皮手术,有时连续工作12小时以上,郭振荣教授还带病坚持工作。该院在皮源紧张的情况下,提供了4.9万平方厘米的异体皮和价值2万余元的药品,保证了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此,特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三〇四医院的先逬事迹,充分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大协作精神;充分体现了人民军队紧密团结互助友爱的新型内部关系;充分体现了在总后勤部党委、机关的直接领导下,医护人员所具有的良好精神风貌。我们要教育部队向他们学习,振奋精神,扎实工作,把空军部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空军政洽部1991年8月30日。
这是一起罕见的烧伤事故!《空军报》就此登出了《来自太原8.18烧伤救治现场的报告》的头版报道。
1991年8月18口,夏令时15时17分至16时40分,太原东部上空隆隆滚过一阵暴雷。某军械仓库的17名干部战士,正在工作间加班拆毁过期的飞机座椅弹,突然,一团硕大的火球伴着震耳的雷声从门外滚入,刹那间迸发出刺眼的火花,紧接着响起一声沉闷的爆炸,17名官兵此刻陷入熊熊燃烧的火海……
大火被扑灭后,17名严重烧伤的官兵全部被抢救出来,紧急送往坐落在太原市中心地带的北京军区第二六四医院和山西省人民医院。
经会诊,烧伤面积之大,烧伤程度之罕见,今人震惊:4个100%,3个90%,其余的86%以上,烧伤程度均为三度,并伴有严重呼吸道烧伤。
两家医院深感力量不足,遂即向太原钢铁厂医院求援。迅速赶来的太钢医院烧伤专家会诊后认为:要想抢救过来,相当相当难!
于是,二六四医院向北京军区卫生部直接报告,请求三〇四医院给予支援。
8月19日7时30分,一架直升机徐徐降落在太原机场的跑道上。走下飞机的是全军烧伤专家、三〇四医院烧伤科主任郭振荣,硕上研究生、主治医师柴家科,护士长刘淑华以及空军卫生部、空军总医院等有关领导和医务人员。
此时已是54岁的郭振荣前天刚从东北出差问来,身体有病,发着低烧,19日零时30分接到院领导的电活,立即做好了出发的准备。临行前,盛志勇对这支由精兵强将组成的抢救小组成员嘱咐道:你们不仪代表三〇四医院,而是代表全军创伤中心,医院领导和全院人员相信你们,一定能打好这一仗!
郭振荣一行下了飞机,乘车直奔医院察看伤情。察看的结果,不禁使郭振荣感到十分沉重:最轻的一个伤员烧伤面积达86%,深三度占65%,且全部伴有呼吸道烧伤,有的还并发内脏衰竭,有的烧伤面积高达100%……像这样大量集中在这几个档次上的严重烧伤,他还是第一次见到。他知道有呼吸道烧伤的伤员与同一档次上的没有呼吸道烧伤的伤员比,死亡率卨出30%至505,这就更增加了治疗的难度。有几个伤员虽然烧伤面积只有90%和95%,但头部全部烧伤,给植皮手术带来的难度很大,因为头皮是人身体的一个皮库,没有自体皮的伤员无法进行植皮手术。但他鼓励大家尽全力抢救,遂又重新制订厂救治方案。
8月19日下午,军委秘书长杨白冰指示:应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紧急抢救烧伤人员。
8月21日,军委主席江泽民作了指示,要求一定要从血的教训中吸取经验。
8月22日,军委副主席刘华清指示:请空军首长安排好受伤人员的治疗。
仅事故发生4天之后,就有6位将军抵达太原,看望烧伤的官兵。
经过3天紧急抢救,伤员的病情基本稳定。按照治疗方案和伤势发展,必须马上进行植皮手术。可是,太原没有足够的复力乳和同种异体皮。情况很快报到北京,经有关首长批准,决定动用中央首长专机:挑战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