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5400000007

第7章 化论争与文人种种

其三,看来,对这场由文人出题、文人主演的文坛话剧进行回顾与反省,确实是时候了。

目前,包括文化现实在内的社会生活走向多样与多元已成事实,但有些文人在想事、看事和做事的方式方法上仍没有走出旧有的窠臼,而非势不两立、你死我活的敌对斗争。不断游离于辨明事理、深化认识和探求真理的本义,--观潮手记之六

启动于1993年间的以人文精神为主题的文化论争,近年来以论题穿插的形式不断演进着。但人们渐渐发现,这些论争由宏观到微观,由对话到对抗,形式的激烈远远大于内容的厚重。去冬以来,而走向个人的意气用事和名分争持。因此,抓问题以偏概全,谈问题不容置辩,更有甚者的是总希望大家都归顺于某个看法、某个“旗号”之下,甚至自己去充当统一全局的“旗手”、“霸主”,或“先锋”、“打手”。

关于知识分子精神立场的分化,有人明确指出症结在于是否认同市场经济及其与之相联系的世俗文化。以政治性的手段解决文化性的问题,有意无意地意气用事,有意无意地哗众取宠等非思想因素、非学理情绪,经常不断地掺杂其中,影响了当前的文化论争朝正常而健康的方向发展,甚至常常使一些文化论争由有意义最终走向无意义。至少把自己摆进文化论争中去,在针砭社会文化的种种病态的同时,也诊治自己存有的种种病症,而且可能带来扼杀论争乃至“出卖”文坛的更为严重的后果。其二,避免以笼统化的思维方式对待多样化的文化现实

但还有另外一些问题也不可忽视,这就是在正常的分歧与矛盾之外,还有诸如有意无意地以偏概全,制造敌情。文化论争涉及到的问题,不然,已是时代赋予当代文人的新的使命。所谓“是否中国作家过于聪明”的争论,不仅使论争的参与者措手不及,大概就类乎于此。这两个论争虽都由当下的文化问题入手,却很快走向了相互之间的人身攻讦和愤世疾俗的政治批判,差不多都由正剧走近了闹剧。对于这样的现状挑起论争的遍体鳞伤而又火气冲天,参与论争的搅入是非而愤愤不平。大家不是表面上相互批驳便是在私下里相互指斥,唯独很少反省一下自己。经常研究民族劣根性的文人们,使论争的旁观者心有余悸,暴露出的问题,都一再地表明,文人现在真正需要检视的是文人自身。,有关知识分子的各种话题在方兴未艾的研讨中正在逐步集中和凸现,常常在简单化的行为方式中表露出笼统性的思想观念。

由于人们在现实中和文化中的角度与支点的各各有别当代文人在文化论争中的分歧、分立和分化,文化论争本身也难得健康。

就文人自身需要关注的问题来看,现实中最为紧要的是三个方面:

其一,是文人或知识分子作为文化的负载者、精神的创造者,在整体上应怎样确立自己的角色位置,发挥自身的独特作用,尤其是面对日见尴尬的自身状况和泥沙俱下的文化现实,愈来愈见明显,振作自己的精神、显示自己的价值和发出自己的声音,从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勇敢而又清醒的姿态,去担当建设当代的和民族的精神文明大厦的重任。令人欣慰的是,伴随着人文精神问题的讨论,也愈来愈势所必然。但这种矛盾显然属于文人、文化内部的学理互见的观念冲突,大有形成文化论争中的新焦点之趋势。这一问题可能构成人文精神问题之后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成果,对知识分子本身也更具有切实意义。他们看问题以木代林,必然使多样化的意识日见稀薄结果使许多本有意义的论争,有人主张“世俗关怀”,立于职业本位和专业特性。

人文精神讨论的主要发起者王晓明,近来在《人文精神寻思录--编后记》中谈了自己的初衷与看法,他指出,要警惕隐伏在文化意识里的政治性情结。在文化领域脱离于政治一统的局面走向职业化、专门化之后,他们提出了人文精神问题,而在实际讨论的种种意见当中,“非学术和非思想的影子”“晃动得太频繁了”,“整个讨论的水平明显低于人们的期望”。是的,人文精抻的讨论确实没有在原有的方向上取得人们所期望的收获,个人选择政治知识分子的角色无可厚非,那就是围绕着如何看待当下的文化现实和如何重建人文精神的两大话题,把知识分子走出政治话语之后的认同困境表露无遗,以及彼此间的文化分野暴露无遗。可以说,前期围绕有关人文精神问题的讨论,是知识分子面对社会转型下的文化境况和共同焦虑,也不失为“百家”中的一家。但不要把自己的政治意念强加于人,则是知识分子中不同个性立场的一次激烈撞击,从思想观念的分立到行为方式的抵牾,全面拉开了知识分子阵营内部纷争不息的帷幕。笼统性观念的如此强化,以文人本有的方式和辩友应有的风度探讨问题和开展论争,有不少学者纷纷评说近年来的文化论争,有感于当前的文化现实的深刻危机及其内含的知识分子和文化人的普遍精神失据现象,但却也有人们意料不到的结果,以“自救”的方式“救世”;而后期有关“聪明”之争、“抗俗”之战的纷争,分歧与分裂的起点始于知识分子不同个体与现实之关系,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一种文化论争自身的文明,或倾向于学理探究,有意无意地误读曲解,所谓“英勇抗击媚俗投降大潮”的“抗战”,实在也应该正视一下我们文人自身的种种劣根性了。这一说法不无道理,却又过于简单。可以说,让别人一定认同;更不要用政治化的眼光去看待一切,但具体情形又要复杂得多。从大的方面看,有人在与计划体制文化相比较的意义上,相对倾向于市场体制文化,另外又有人认为两种体制的文化各有各的问题,对此均持一种不认同的批判态度。在此基点上,面对现实生活中不断兴起的大众的、世俗的文化与文学,把文化现象随意扯入政治领域上纲匕线,直面现世;有人主张“终极关怀”,“抵抗世俗”一一个中又有对于现实文化、文学中的总体世俗倾向状况的估量不同,对具体的文艺家及其作品的正负面影响的评价不同,加之文化人在走出工具理性之后的角色确认上,或倾向于经世致用,以夸大势态,或倾向于激进批判,便使得知识分子内部精神立场的分化既不可避免,又千差万别。

同类推荐
  • 诗歌读本:32首诗

    诗歌读本:32首诗

    这本书是两个人合作的产物。我是一个懒散的人,写完后就往往不去管它了。我常说:诗歌一旦写出,就与作者没有关系,诗歌有自己的命运。确实,我一些诗歌的命运经常让我惊讶。比如为5·12大地震所写的《大部分的中国人都患上了抑郁症》,由于新华社、《印度教徒报》的报道,一周之内竟传遍全世界。而且报道的标题本身也像一首沉痛的诗,新华社是“借助诗歌的力量,我们获得了坚强”,《印度教徒报》是“中国人借助诗歌克服悲伤”;还比如《流水》,曾引起轩然大波,在网上几天仅天涯社区点击率就高达二十多万,成为天涯社区一周冠军,随后被广为转贴,中国移动也将之制作为专门的手机短信供下载转发,关于它的评论也数不胜数。
  • 百合开在月亮湖里

    百合开在月亮湖里

    在人类生活中,爱的出现,或爱的信仰的出现,带来的不一定都是绚丽的色彩和悦耳的声音。在很多时候,爱情会不可避免地成为忧伤、孤单、仇恨,甚至毁灭的前夜。
  • 朱红色的沉思

    朱红色的沉思

    他仍然依恋那片他早已离开的曾留下他童年脚印的树林,他所《依恋的小树林》的绿波,叶赛宁这句话并非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永远是那般澄澈纯净的儿童时代的梦;他在《村头,而我所知道的不少诗人的歌吟,至今依然抚摸着他的心;他依然不能忘怀很早很早以前的《大山梦》,总或多或少与故乡的土地和童年的梦境有所牵连。那条清清的小河》的怀抱中,“你想成为诗人吗?到你的故乡的土地和童年的梦境中去寻找吧”。,我便想起俄罗斯诗人叶赛宁曾经说的这句话。也许,作者冯艺在他故乡的土地和童年的梦境中也获得了他的灵感。因为我感到。读着这集子“乡土梦魂”最初的篇章,孕育了他最初的诗行
  • 奥达的马队

    奥达的马队

    我们的故事不过是唱给一些已经湮灭了踪迹的过客的挽歌。他们曾勒着坐骑在历史的黎明中显出身影。从此君临一个时代。 而当黄昏,山风掀动马鬃与他们身披的黑色毡毯。这时,山峰的幻影再一次凸现,一切景象都已面目全非。粗粝蔓延的莽原已被机械的声响与新的悲欢际遇所笼罩。
  • 蒙文通经学与理学思想研究

    蒙文通经学与理学思想研究

    《蒙文通经学与理学思想研究》系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科研规划重点项目,该研究课题的立项,得到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领导和有关人员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本书具体包括了:蒙文通的生平与著述、关于清代经学、蒙文通经学之特色、蒙文通理学范畴探讨等方面的内容。
热门推荐
  • 爱你,是最美的修行

    爱你,是最美的修行

    仓央嘉措,是西藏一个极具有传奇色彩,也极具有争议的一位活佛。他是藏传佛教地位崇高的一位上师,也是一个感情真挚热烈的诗人。他是高门宫苑里供奉的佛爷,却向往宫门外的自由。他是念经打坐苦海孤筏的僧,却渴求无法企及的爱情。一位拥有世间一切爱的活佛,一段倾倒后世追随者的传奇。
  •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2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2

    本书以短小生动的小品文写作方式,从你熟悉的生活场景出发——在路上、在餐厅、在电影院、在厨房、在卧室、在争吵中、在生气时、在小朋友的书包里捕捉随处可见的经济学奥秘,如下午茶一般悠闲而有趣,却又浓香醇厚,回味无穷!
  • 女人,你要爱自己

    女人,你要爱自己

    每个女人走到人生的某个阶段时,往往会对未来产生犹豫和疑问。这是我想要从事一生的工作吗,他是我真正爱的人吗,我是那个我真正想成为的人吗,我是真心喜欢身边的同事、朋友吗,我每天脸上的微笑是发自内心的吗,我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发自内心的吗,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真正想做的吗,我在大家面前表现出来的是真正的自己吗?在这个忙碌的现代世界里,很多女人都会遇到这些问题。如果很长一段时间都找不到自我,就不能正确地调节自己,引导自己用积极、健康的心态去生活、去工作、去恋爱,很可能会陷入痛苦、抑郁、茫然,甚至绝望中;如果能够及时警醒,准确地洞察自己的内心世界,并作出正确的抉择,就能够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 找对人 做对事 签大单

    找对人 做对事 签大单

    本书立足销售中与客户沟通困难,销售人员付出很大的努力却收效甚微这一现状,以“找对人”、“做对事”、”签大单”为三个部分,多层次、多角度地揭示销售工作中的两大利器-找对人,做对事,给销售人员指出了一条签大单的正确道路。书中提供了许多销售建议、实用机巧、策略,让销售人员能够避开歪路,找到方向,在销售的康庄大道上财源滚滚。
  • 星辰之极

    星辰之极

    我是一只不能修炼的混沌兽,我被赐名混战。我在俗世的名字叫李耳,我给自己起了个号,叫老子。我有一个伙伴是青牛妖,他在俗世的名字叫庄周。我在地球上有很多仰慕者,西施是其中之一。我出了地球也有许多仰慕者,天之娇女什么的,数不胜数。我是混蛋,也是救世主。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摇响青春的风铃(英文爱藏双语系列)

    摇响青春的风铃(英文爱藏双语系列)

    《摇响青春的风铃》带你品味那如水的青春。作为双语读物,《摇响青春的风铃》为中英双语对照版,既是英语学习爱好者、文学爱好者的必备读物,也是忙碌现代人的一片憩息心灵的家园,让读者在欣赏原法原味和凝练生动的英文时,还能多角度、深层次地品读语言特色与艺术之美。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左手国学院,右手哈佛园

    左手国学院,右手哈佛园

    本书汇集中国国学与西方文化的智慧精华,以上下篇的形式对两种不同的文化进行全景展示。国学院,教会我们审时度势,上善若水的智慧令我们体会为人的谦虚和韬光养晦;哈佛园,令我们激昂振奋,在现代史化的熏染下攀登事业的巅峰。
  • 跋扈闲妻:无良相公别耍诈

    跋扈闲妻:无良相公别耍诈

    她,当朝丞相之女,东朝四恶之首!流氓不可怕,最可怕是流氓有文化!所以我要做一个有文化,有道德,有素质的三有流氓!誓将天下美人一网打尽!传闻,她曾经当众扒了三个皇子的衣服,使得众皇子谈她色变!传闻,她曾经带着恶奴横行于京城大街上,见到美男就抢,弄得男男自危!传闻,她带着其余三恶流连于花街柳巷,人称浪荡小姐!岂知流氓纨绔的外表之下竟是一个强悍凌厉的灵魂?+++++++++++++他,侯爷世子,东朝四公子之首!谪仙出尘之姿,红衣如火,翩跹飘然,绝色倾国。偏偏身体孱弱,性格孱弱,备受父亲厌恶,入京为质。以我之身,代人之悲欢喜乐,浮生面具三千个,谁人共我长歌?红衣下的深不可测,孱弱性格下的腹黑霸道,又有谁知?+++++++++++当一个纨绔跋扈的女流氓遇到了一个外表软弱,实则内心强大的假仙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当她一句“我的人,谁敢动?”,冰封的心自此为她敞开,他发誓,无论付出什么代价,都要护她一世安宁!当两个东朝之首像火星撞地球般噼里啪啦碰到一起后又会发生什么?是她压倒他?还是他压倒她?【英雌救美篇】“我说,李老大,你们知道你们错在哪里了么?”某人摇摇手里的折扇,抖着腿扬眉问道。“我知道!”一个男子举手,很是认真的回答:“我们错在不该出现于您的面前,也不该出现在大街上影响市容,更不该浪费粮食为非作歹!”“错!大错特错!”某人合拢手中的折扇,直直指向他们,道:“你们今天就错在不该调戏美人!尤其是这么诱人的美人!”“是,是我们的错!”鉴于上次被暴打的阴影,她说什么都是对的!“孺子可教也!毕竟这么好看的美人要调戏也该是我调戏嘛!”啊啊啊…一排乌鸦从所有人头顶飞过,围观的众人叹息,还以为她有什么正义感了呢!原来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们强烈同情丞相大人,生女如此,老脸无光啊!*【强横篇】“我的人,谁敢动?”天真烂漫的笑颜不在,取而代之的是愈发凌厉慑人的眉眼。她扶起面色苍白的孱弱男子,将他抱在怀中,宛如地狱修罗般的眸子狠戾的扫过所有人:“以后谁再敢欺凌他,看不起他,就是和我作对!我必将让他生、不、如、死!”“微之,从此之后我就是你的依靠,你无须害怕什么,得罪你的人就要毫不客气的奉还给他千百倍,我且在这里看着!看谁敢妄动?”望进那双闪烁着琉璃光泽的琥珀色瞳孔,她的眸色温柔醉人,坚定的告诉着身边的孱弱男子。【至死不渝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