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3200000009

第9章 写实性文学:愈演愈烈的风潮(1)

对目前文学创作稍作浏览,人们就很容易发现,一股奔涌的写实性文学激流正漫向文学的各个领域。报告文学的勃兴,纪实文学的扩展、传记文学的新进以及写实性电影电视乃至小说创作中的“新写实主义”的萌生等等现象,都无不与写实的内核相关联并进而推动着写实性文学潮流的发展。

任何一种文学现象的萌生与发展都不仅有单纯的,学原因,还有着深刻而复杂的社会原因。文学自然有其自身的独立性,然而,在根本上,文学的发展与更新终究还是要依赖于社会人生这样一个母体。一方面,文学在不断地寻找着自己反映表现社会人生的方式方法;另外一方面,社会人生的现实也在不断选择着适宜于自己的文学。这是一种相互依附,相互选择的关系与过程。在某一个历史阶段中,某一种文学得到了大步的迈进,那一定是这种文学适应了这个历史阶段的需要。汉赋的兴起、唐诗之繁盛,不都与那个浩荡的时代和雄强的岁月有关吗?时代生活对于文学的选择,是一种严格而又无声的挑剔,它对于那些远离社会生活自身的文学会给以冷漠,对于那些乐于接触并热衷于表现社会生活的文学则给予微笑,而给予那些在很大程度上认识、揭示并表现着现实社会生活本质的文学的,则是热情的欢迎和情有独钟的厚爱。在我们的这个新的历史时期中,写实性的文学,正是得到了时代生活欢迎与厚爱的文学。

写实性文学之所以会有如此的境遇,原因之一,是在这股文学潮流兴起之前,有过太多虚伪造作的矫情之作,甚至还出现过一些瞒和骗的假文学。在这些文学风行之时,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社会人物的真实细腻心理及感情变化,全被掩盖起来乃至被严重歪曲;或者是以某些纯然出于理想的蓝图和人为的冲突,替代着严峻的生活现实。这些文学把人们与社会生活隔离开来,它们在试图超越生活的同时,也就无情地脱离了社会生活的本质。随着这种虚假文学的升腾,写实文学却只有在冷峻的社会环境中蛰伏。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犹如春天的惊雷,声动大地,使万物复苏,生命萌动,压抑多时的说真话,作真文,直面严峻的社会人生的文学创作时代终于到来了。

回想当初,“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的相继提出与发展,究其内在本质,无一不与作者说真话、抒真情、求真理这个核心有关。可以说,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就是以求真而始,又在求真的过程中发展自身的。目前奔浦的写实性文学之潮,可以说是此前文学的某种延续,也是文学的某种归宿。在“反思文学”之后,虽然小说创作中还有“改革文学”出现,但已露出颓势的痕迹。那些渴望在形式花样上翻新的努力,那些试图深入到人的自我深层寻找波澜的做法,似乎都未能唤起社会与读者的巨大热情与呼应。然而,伴随新的历史时期而崛起的报告文学这时却愈加显得一枝独秀,傲然挺立。具体地说,到了1985年以后,报告文学就一直占居着文学舞台的中心,以主角的形象活跃并影响着文学与社会的各面。在别的文学或艺术形式拉开了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之后,写实性文学依然把自己紧密地与现实社会人生连结在一起,与其共患难,同呼吸,从而勇敢而又顽强地表现了自己对社会人生的责任,表现了文学本应有的追求真实、寻求真理的品格。至今,人们依然不会忘记那些被冠之以“社会问题报告文学”的作家作品的巨大震动和影响,像《中国的小“皇帝”》、《神圣忧思录》、《阴阳大裂变》、《丐帮漂流记》、《历史沉思录》、《强国梦》、《爱河横流》、《唐山大地震》、《志愿军战俘记事)、《北京失去平衡》等作品,都因为严肃的写实态度及深刻的分析思考而显得十分厚重,它们让读者接触了生活的真面,又引导读者深入到社会现实的肌理之中,给人许多足可以据之以再研究的信息,又给人提供了很多有益的思考,改变并影响着人们惯常的思维,影响并促进着观念及行为方式的更新。社会生活的诱惑和写实性文学作家们对这种诱惑的呼应,造就了我们文学创作的一次奇观:写实性文学的迅速崛起和它持续不断的发展,长时期成为文学创作的主流。

在写实性文学舞台上热闹纷繁并日见升腾的时候,那些自感门庭冷落的文学创作者开始自省,开始了新的观察和思考。为什么写实性文学坚挺不衰?为什么写实性文学如此地深入社会,深入读者并引发出那么强烈的震动?此前,有不少的文学研究者和非写实文学作家,都几乎不谋而合地把写实性文学的崛起看成一种怪异的现象,以为它不过是一个特殊的环中的短暂现象,与文学并不一定有多少内在联系,故而就有人怀着一种不屑的微笑或是嘲讽着活跃的作家和那些走红的作品。在这些人的头脑观念中,小说是文学的正宗,诗歌、散文是文学的家庭成员、而起步不久的写实文学算什么?不过是“边缘文学”“亚文学”。然而,让这些人料想不到的是,写实文学以显赫的实绩显示了自己的不可漠视,显示了自身存在的价值,显示了貞己鲜明的个性品格。历史上,由先秦至明清的文学理论家们似乎并没有把哪种文学形式确定为正宗。可也许是一种集体无意识吧?也许是由于四部古典小说的高超技艺,影响了人们的文学观念吧?久而久之,在不少人的心目中形成了小说是文学正宗的观念。可是,今天写实性文学发展存在的现实正有力地冲击着这种既成的观念,文学的各种形式相互并存,其实并不存在谁为正宗,谁为偏枝之类区分的。“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过去曾经有过诗歌、散文和小说鼎盛的时代,如今写实性文学崛起并蔚然壮观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现象了。

一种文学样式的勃兴发展,极为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它在多大的程度上与时代、与社会、与人生的现实结合到了」起,看它所具备的个性特长是否能够承担包容得起社会人生现实对它的期待和重托而可以表现出这个时代的精神品格来。写实性文学以它的现实性、真实性和形象艺术性诸特点,正好适应了今天这个高科技、快节奏、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它能够较之其它文学艺术形式为读者提供更快、更丰富的真实生活动态和信息,它又能比新闻报道更具艺术感染力,还能在这一切的实施过程中为读者提供作家对社会人生现象的自我辩识和思考,给人以理性的启迪等,再加上它与读者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和自身的灵便特性,就使它在今天这样的时代中行动快捷、游刃有余。可以说,写实性文学创作能有今天这样的机缘与表现,是文学对时代呼唤的一种回应,是生活与文学双向选择的结果。当生活现实变得让人们不能不时刻关注并参与,以达到准确地认识并把握自己生活环境的时候,表现真实的信息和对这些信息作辩析的作品就会显得比那些平庸的虚构作品更加直接和有益。所以,读者在一定程度上疏远虚构性的文学作品,而把热情倾注于写实性的文学作品上面来,实在是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选择,事实上这也是一种渴望得到满足后的表现。真实是真理的外延,真实性所具备的魅力时常较之其它艺术要素更富诱惑力、感染力和冲击性。当写实性的文学在真实性的旗帜下集结运作而为社会、读者广泛而强烈地欢呼拥戴时,引起更多作家,包括从事虚构性文学创作的作家的沉思就十分自然了。

写实性的文学缩短了社会与读者的距离,使三者构成某种整体,产生某种共振和共鸣。在文学涉及了某种问题并对这种问题表示了一种新的见时,读者就会耳目一新,社会就会受到震动。这种二位一体、互相影响的关系,其结合的纽带正是真实性。然而,我们也不应忽视,由于写实性文学对于现实社会人生全面而多角度的介入,在某些时候也造成了作品流于生活表层、浮动于大量尽管真实却不一定接近本质的生活现象之上,理性的精神、犀利强焊的品格及浓重的感情色彩也会相应削弱,影响了其在艺术方面的努力和追求。我们一再地申明,不应当用人们已熟习了的文学性规范来要求写实性文学,因为,可以虚构和必须真实二者之间是有着很大区别的。我们向不能虚构的写实性文学作品要求故事的完整性、情节的丰富性、形象的典型性、细节的生动性等等,这是一种超越它自身特点的苛求。但是,既然归属于文学家族,写实性的文学理应在着重接触和报告社会人生现实的时候,毫不放松对于文学形象生动性的努力,寻找一种使自己从真实走向艺术的途径,从而创造和建立起自己个性化的文学体系来。当写实性的文学作品已不仅仅是因为其内容的真实性、现实性与社会和读者密切关系,同时乐通过其鲜明的艺术特性吸引感染着读者,给读者许多美的享受时,那么,它就会走到一个新的、高层的精神文化境界中来了。

文学自理想走向现实,从虚构移向写真,这是文学的一次醒悟,是文学切实自觉地参与生活变革的一种实际努力。若是我们反思一下过去文学那种驯服的、被动的、乃至丧失了自己独立性的状态,就会感到这种参与是何等珍贵及重要了。敢于面对严峻的现实人生,敢于向传统的习俗观念及行为方式提出挑战,这是作家的社会责任感和无私品格的表现。“八千里路云和月”,能走到这一步,是我们的作家和文学付出了巨大牺牲和越过许多艰难崎岖才达到的。如果人们不敢面对现实,文学在现实面前蒙上自己的眼睛时,那么,社会与文学的悲哀也就同时到来了。记得克罗齐说过:“任何历史都是现代史”。由此也许可以引发出一种认识:真正的文学也许只能是那些撣入而准确地反映了特定时代的文学。各个时代文学都会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但每个时代的文学无论如何是别的时代文学所不能替代的。写实性的文学,在我们中国的现时,正书写着当代社会和人生。

据说,文学中的写实之风,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学现象,在国外读者中的影响也十分强烈。随手翻了手边的一本(世界文学》,上边就刊登着一则消息,说1991年美国《纽约时报书评)杂志评出十本最畅销书,其中有4本就属于写实或报告文学的书。英国人科‘瑞安所写的《最长的一天》,真实准确而又十分具体细致地报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斯间,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战役的情形,作者大量占有材料,叙事写人有条不紊翔实生动,1959年出版之后,至今印行1000万册,在各国引起轰动。后又改编成电影,更是名噪一时。我们的写实性文学与这种世界性的文学潮流有多少联系,这是个有待研究的题目。但是可以这样说:写实性文学在我国兴起,既是历史给文学以机会,也是我们的文学与世界文学潮流接通的一种表现。

“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写实性文学挟着风雨雷电正驰骋于我们的社会生活和文坛,这是令人快慰的事。然而,大江东去,沙泥俱下。那些浅层次的猎奇补轶;那种借写实以达急功近利之目的的行为;那种缺乏严肃态度,不敢接触生活的矛盾冲突而流于表层生活的浮光掠影,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削弱着写实性文学的品格和作用。这一切都叫人不无忧虑。

1994年8月

新格局与新境地

--报告文学创作现状分析

目前,报告文学正得到社会各方的关注,成为人们谈论文学肘的热门话题。报告文学所以被读者如此看重与厚爱,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若是作一些简单归纳,大致有如下几点:

一 对于现实社会人生毫不回避的介入行为及能动报告。

对于报告文学来讲,这样的行为也可以说是不应擇脱的责任,历来的坪多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家作品大都具有这样的品格。俾是,当社会人生的现实矛盾与冲突变得激烈复杂的时候,报告文学是否都能始终保持这样的品格却是无法确认的。例如,在五十年代后期,以刘宾雁为代表的报告文学作家作品的遭遇,就直接影响了多年时间内报告文学这种品格的发挥,或者说使报告文学的这种品格在发挥过程中具有极大的片面性(如过多地歌舞升平而极少去揭露矛盾生活现象)。报告文学这相品格的比较正常发挥,是自新时期以来才曲曲折折地转变过来的。但是,前些年,因为较为贴近现实生活是整个文学的特点与趋向,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都在以各自的方式方法与现实沟通起来,发生共振。所以,报告文学的这种品格似乎也并不突出。可是,近两年来,由于其它文学形式,特别是小说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渐渐地同现实社会生活,同广大人们的情趣及思想感情发生疏离,以至于不同程度的脱接,从而使报告文学的品格得到分明地表现变得非常醒目了。这似乎是一种水落石出的突出,其实,这正是报告文学对自己应有品格采取的始终不渝的坚定态度造成的。报告文学在自身的发展中,也时时在寻求着更新和变化,但是,不管如何变化,作家们对现实生活这种毫不回避的介入及能动反映的精神始终如一。著名的报告文学作家祖慰,是在表现形式技巧方面变化最多的一位。然而,却不见他那一篇作品游离于生活之外。在报告文学作家的队伍中,一大批年轻的新手已经站起,可在这些新手眼里,一些老年、壮年的报告文学作家与他们的作品依然令他们敬佩,依然被视为优秀之作,因之,他们从上一批人的身上和作品不光继承了这种注重现实的精神和品格,而且把它愈加发扬光大,使其更见深度与光采。“问题报告文学”作品的出现和迅速兴盛,正是极好的例证。

同类推荐
  • 得与失的智慧

    得与失的智慧

    这本《得与失的智慧》讨论的事情与我们的世俗生活至为接近,诸如健康、财富、名声、荣誉、养生和待人接物所应遵守的原则等。因此,这本书适合大众阅读。叔本华将人生视为痛苦的悲剧,对人生持悲观态度,但其一生却保持奋斗进取的精神。他虽然生活孤独却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年青时虽然学术遇挫但坚持到晚年终获成功。他一直在探寻人生得失的奥秘,他对诸如幸福、人格、地位、荣誉、财富、教育、妇女、政治、伦理、爱情、不幸等一系列困扰人生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提出了独到见解,启迪后人。
  • 你值得拥有最好的一切

    你值得拥有最好的一切

    幸福,不是长生不老,不是锦衣玉食,不是权倾朝野。幸福是每一个微小生活愿望的达成。我会不断成长,经历风霜,经历挫折,一次次沉入深渊,一次次饱尝痛苦,更会一次次重新站起来。我不会认输,不会放弃。不压抑,不逃避,更多地品尝悲伤的滋味,饱尝痛苦的感觉,让悲伤治愈你的悲伤。信仰自己的人,终将与最好的一切相遇。关于梦想,关于爱情,关于自己,meiya把那些宝贵的生命体验记录下来,也写下自己的压力、焦虑、迷茫和不安全感。35段人生感悟,35次流着泪成长,在她的文章里,我们看到别人,看到自己,庆幸最终明白一个道理:爱自己,是与一切美好相遇的开始。关于自己:你的第一个责任,就是让自己幸福。
  • 朝花夕拾(天津人民出版社)

    朝花夕拾(天津人民出版社)

    鲁迅作品,历来总是强调其战斗的一面,而忽略他文学中闲适的一面,优美的一面,甚至游戏的一面。新版《朝花夕拾》精选鲁迅先生48篇优美有趣的散文,全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朝花夕拾》,儿时美好记忆牵挂一生;第二部分,选取鲁迅先生随手拈来美文小品,余闲时,赏玩风筝、秋叶、江南雪;第三部分,看先生风趣妙谈古今历史;第四部分,记忆中的那些人那些事,在先生笔端随波荡漾,静谧安好。请阅读这些鲜活的文字,认识一位活生生的鲁迅,欣赏他的好玩,丰富,优美,温柔。
  • 心中风景

    心中风景

    本书当代名家散文丛书:心中风景内容包括:亚美利加天空的温情;辉煌的震撼;依稀明晰的梦境;在维也纳感到失落;维也纳的“金戒指”;那里的高雅羞辱了我;临近赤道的故乡;拉让江畔的约会;“长屋”的节日;香港的启示;金马伦山麓;“水果刀”的祝福;维多利亚海滨绿意;夜香港的魅力;登太平山看香港夜景;说不尽的西子湖;绍兴的感动;深厚的中原腹地;寻找雨花台;消隐了的桨声灯影;有关北京城墙的话题;被遮蔽的风景;电话亭上的招贴;消失的故乡;崇武半岛
  • 素怀诗草

    素怀诗草

    我与高升同志相识已经多年。最初,他给我的感觉是气质儒雅、为人谦和,后因工作关系接触多了,感到他勤于思考干事练达。近日有幸读到他的诗作,让我对他又有了新的认识,感到他才思敏锐、心存高远,大气荡然。这部《素怀诗草》小诗集,是他发自心底对学习、工作、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知感悟。内容涉及较广,既有从政从经的体会、对当代人情世故的诠释,也有对世事国事家事的观察和理解。特别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变化的讴歌和赞叹,表达了对祖国、对事业、对家乡及对朋友的深厚情感。
热门推荐
  • 不良世子妃

    不良世子妃

    大婚之日那混蛋相公不见了踪影,她忍。相公喜欢逛窑子睡美人,成,睡就睡吧。婆婆作威作福,好吧,让就让吧。皇后欺压,婆婆刁难,郡主叫板,这些她都不在乎。但是,当她们把注意打到那个温润如玉的男子身上时,她佟卿歌终于怒了。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卓越之道:杰出人物领导艺术全书

    卓越之道:杰出人物领导艺术全书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出了无数的杰出人物,正是他们用他们卓越的领导艺术改变了历史,领导着那个时代的人民坚定而勇敢地前进。而今天,我们应该乐于从这些曾经改变了人类发展历史进程的杰出人物的事迹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更应该乐于从他们的事迹中去学习他们的思想和品德,铭己之心,壮己之志。"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望台娇

    望台娇

    嫡母刻薄,生母懦弱,在众美女姐妹中最不起眼的‘丑女’,没有关系!!被老爹忽略,嫡母不喜,姐姐妹妹鄙视中,连丫鬟都看不起她,真的没关系。她这一生,经历曲折,堪称惊心动魄,在这礼教严谨的古代,硬生生的被她老爹和嫡母嫁了三次,夫家一个比一个有权势。一嫁定远大将军,还没圆房,丈夫死翘翘了,被冠上克夫的恶名送回了娘家!二嫁冷面美丞相,还米有弄清楚嫁的何许人也,新婚第二天,一纸休书把她休回了娘家,只因为她长得丑!!三嫁花心风流武皇帝,结果女主害怕深宫锁玉,折磨不休的生活,没志气的投水自尽了,然后某人华丽丽的穿来了。。。重生的柳湘颜看着镜子里自己占据的倒霉的原主人身体,无奈的叹口气,很是搞不懂,明明不是倾国倾城的美人,为什么每一次嫁的男人越来越显赫呢?好吧,既穿之则安之,人不犯我,相安无事,人若犯我。。。逃跑了事。。。不过,若是逃不过,嘿嘿。。。也别当我是好捏的软柿子~~~老坑链接:本文的姐妹篇杜月城的故事《妻妾斗:正妻不下堂》连续两月位居月票榜第二!
  • 重生之封神演义

    重生之封神演义

    定海神针任他千江万流,岿然不动;混沌钟一声轻吟,万籁俱寂;翻天印能把天砸出一个窟窿;谁能想到世上还有背生双翅的可爱铜钱,竟是落尽天下法宝的凶残煞星?这是封神的世界!且看重生而来的李燕北,如何在封神榜之中啸傲神州!***********************书友群:285527046,欢迎喜欢本书的朋友加群。
  • 名人的交友之道

    名人的交友之道

    现代中国的文化建设是一个庞大无比的历史命题,需要几代、十几代甚至几十代中国人尤其是他们的人文学者,进行长期、艰难的心血智慧投入的伟大工程。中国精神的博大精深而又生机蓬勃的现代体系,建立它的特质和内在逻辑,它的品格和气度,它的价值观和范畴,它的理论积累和运行机制,这些都是不能一蹴而就的。就其本质而言,文化工程是一种“人心工程”,有关人的素质、情趣、价值追求、终极关怀、精神家园和人生设定的工程。可以说,文化是民族的标志,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正如一位学者所说:文化是我们的生命,以及外延如平原、山脉、湖泊、河流这些构成我们存在空间的核心。这种诗一般的语言深处,蕴含着历史的理性,读来有一种深邃厚重之感。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最能赚钱的9种男人

    最能赚钱的9种男人

    男人赚钱可用四个字来概括:勤、恒、智、诚。本书主要讲述最能赚钱的9种男人是:敢冒险善于抓住机会的男的;善于编织人际关系网的男的;讲诚信的男人;有头脑会算计的男人;不断提升自我的男人;能说会道的男人;善于创新,有点子的男人;知己知彼,了解竞争对手的男人;有贵人相助的男人。